问一下,国内目前已经投产的污泥焚烧干化焚烧...

旗下网站:||
浙江环兴机械与清华首创污泥喷雾干化技术
日,“污泥干化焚烧集成装置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评估会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召开,该科技成果由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完成。评估会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持召开。国家住建部城建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地方发改委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内著名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的技术领导,以及从事水污染治理和固废治理的相关企业技术领导组成了评估委员会。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其林和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做技术研究工作汇报。评估会现场浙江环兴机械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经过对典型污泥干化工艺的比较,共同开发了喷雾干化关键技术,形成了“雾化干燥技术进行污泥干燥+回转式焚烧炉进行焚烧”的技术路线,研发出包括新型喷雾干燥设备、回转窑焚烧设备和尾气净化设备的集成装置。该装置的直接干燥机制具有干燥迅速、热利用效率高、可大大降低干化过程粉尘爆炸风险、减少有机物挥发、安全性好等优点。目前,处理能力为360t/d、1200t/d(一期600t/d)、250t/d及300t/d等不同规格的“污泥干化——焚烧集成装置”分别已在萧山、绍兴、嵊州、无锡等地顺利建设或投产、运行,最长工艺已运行五年。绍兴1200t/d的污泥喷雾干化焚烧项目是目前最大的干化焚烧工程之一,运行一年半以来,运行结果表明,该集成技术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干化污泥颗粒均匀,呈粉末状,干化的热效率高,经检验,二噁英和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均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勿让控制标准》(GB)。该项污泥干化焚烧集成装置的重大成果是企业投资自主研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作为技术支持,经过六年的产-学-研相结合,最终实现装备研发及工程放大,并成功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领域。该污泥喷雾干化焚烧集成装置在国内外首次将喷雾干化技术应用于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并获得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全部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全密闭连续运行,设备购置及运行费用远远低于国外污泥焚烧装置,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污泥干化——焚烧大型化和国产化技术独立开发和生产的能力。浙江环兴机械联合清华大学开创了国内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的新方向,装置具有原创性和集成创新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评估委员会专家及与会领导对该技术给予厚望,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以促进该科技成果在污泥处理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水商圈工程案例百科
建设地点:上海
建设地点:北京
建设地点:浙江-宁波
建设地点:广东-深圳
建设地点:广东-深圳
Copyright & 2000- http://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商务热线:010- 传真:010- E-mail: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刘文义律师
&&京公网安备:757.6 污泥干化焚烧 - 水世界 - 中国城镇水网  水处理所剩污泥进入干化厂制成可燃烧物,将燃烧物运到热电厂发电,灰渣送到水泥厂成为建筑辅材。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隅,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厂和热电厂相邻而建,污泥在这里变废为宝,100%得到利用。从污水处理剩下的难消化废料,到最后变成发电用的燃料、建筑材料、热电厂的热水,又粘又臭的污泥在小小的污泥处理厂走一遭后,就实现了100%物尽其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迅速发展,但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技术难题、资金不足、意识欠缺,都成为最终将污泥一埋了之的因由。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对污泥完全处理利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国内部分城市也逐渐开始有了世界一流的污泥处理厂。在中国,污泥处理事业逐渐开始起步了。
  合理规划污泥在区域内被完全消化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处理能力1.25亿立方米/日,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4%。但长期以来,&重污水、轻污泥&的现象,让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污泥无处藏身。目前较为常见的填埋式处置方式,不仅需要占用耕地,还可能因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建在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污泥干化厂于2011年5月投产,目前已经能够实现污泥干化焚烧发电的全方位利用。这个2009年开始建设的污泥处理项目建设在苏州东吴热电厂内,紧邻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厂,大大缩短了湿污泥与干污泥运输距离,省去了新建污泥焚烧炉的同时,还能做到三厂&资源共享、循环利用&。
  苏州工业园区的前瞻性规划非常巧妙。记者了解到,工业园区在建设规划时,就把污水厂、热电厂、污泥厂等公用设施规划在一起,使得在实现园区污水100%收集,100%处理、100%达标排放、所产生的污泥100%收集、污泥100%安全环保处置的同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彼此间的产物互为资源,真正实现了&泥水并重、水泥统筹&的目标。
  像切面条一样将污泥切碎处理
  污泥含固率达不到合规标准是污泥干化中的一个重点难题,很多污泥干化项目都是栽在这道门槛上。目前国内一些匆匆上马的污泥干化项目就是因为含固率不达标而搁浅,进退两难。
  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益辉介绍说:&该节能污泥处置项目是由和中新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法水务共同投资建设的,经干化处理的污泥含固率可以达到90%,主要是因为其采用了得利满专利的的&薄层蒸发加带机干化&(&二段法&)二段式干化工艺,该工艺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之一。
  &二段法&就是首先将含水率80%的湿污泥用卡车运至污泥干化厂污泥料仓,泵入第一段薄层蒸发器,蒸汽间接加热将污泥干化至含固率45%,经切碎机成型后进入第二段带式干化机,干化至含固率为70-90%的干污泥。&这种工作原理,和揉面切面条做挂面类似。将大块的污泥切成小段,这就破解了污泥处理含水率居高不下的难题,也更安全。&
  记者了解到,第二段干化所用热能大部份来自第一段干化所用蒸汽中回收的废热,相对其它传统工艺可节约30%的能耗。 含固率90%的干污泥类似指甲大小的煤渣,几乎没有异味。
  最终干污泥直接送到东吴热电的煤棚与煤混合后焚烧发电,焚烧后的灰渣可作为建筑辅材循环利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热水回到热电厂循环利用,整个污泥干化过程的废气全部经收集至臭气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回到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也就是说,整个生产过程无二次污染产生。
  污泥&人间蒸发&带来的经节能环保济效益
  千古名城苏州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座年轻的&理想国&,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建造起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因为在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规划和管理理念,成为国内众多其他工业园区建设的样板。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和热电厂建在一起的规划理念,也让企业和工业园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俞益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干化后的污泥作为燃料与煤炭进行混合焚烧及热水回收利用,每年回收的热能共相当于1.2万吨7000大卡煤;在污泥干化工艺中采用了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年节约水资源380万吨;通过回收蒸汽冷凝水及冷凝水热能,冷凝水回送至东吴热电厂重新利用,每年可节约脱盐水约7.6万吨;污泥焚烧的灰渣约1万吨/年,可以成为优良的建筑材料。而污泥最终彻底减量,每年可节约因填埋用地9公顷。
  记者了解到,由中法环境投资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处置资源化及综合利用工程为江苏首个同类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900吨湿污泥,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300吨湿污泥,处理园区一污水厂、二污水厂(总处理能力35万吨/日)所产生的全部生物污泥,实现了园区政府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要求,即五个&100%&,即全区域污水管网100%覆盖、污水100%收集、污水100%处理、尾水100%达标排放、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100%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关文章:&&&&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2月15日电(记者 朱旭东)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合同近日签约,标志着江苏省首个污泥干化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落户。此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天可处理300吨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据了解,随着各地污水处理厂的扩大建设,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污水处理率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生量也在迅速增加,仅苏州工业园区的日
污水处理量就由10年前的日均8000吨增加到目前的日均20万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也从以往每日数吨增至目前日平均几百吨左右,全年总量达7万吨左右。目前污泥处置的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直接焚烧等,填埋污泥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对土地也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堆肥处置方法不适宜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后形成的、重金属成分偏高的污泥;直接焚烧法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辅助燃料,这些方法对环境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针对这种情况,苏州工业园区决定将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污泥处置方式“干化后焚烧”引进园区,污泥干化后焚烧主要是采用先进的干化设备将污水厂含水80%左右的出厂湿污泥干化到含水10%左右的干污泥,干污泥再送到电厂焚烧,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的安全处置。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专家介绍,此次苏州工业园区引进的污泥干化处置工程,设计污泥干化处置总规模为日处理900吨湿污泥,其中一期工程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0年建成投产,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300吨湿污泥。据介绍,干化后的污泥重量和体积将缩少至原先的十分之一,并具有一定可利用的热值,再与煤掺和后送入热电厂锅炉内焚烧,以回收干化后污泥的能量,同时对污泥干化处置过程中需要的冷却水和排放的污水等将全部收集后按环保标准处理并实现再利用。这些污泥除了干化发电外,它的残渣还可用于道路建设、水泥制造,最大限度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完)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新闻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扬州网络电视台”各类新闻p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日报社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 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匿名发表&&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Copyright 199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扬州新闻网
本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江苏擎天柱律师事务所张一军主任污水厂污泥厂热电厂联动 污泥华丽转身变燃煤
苏州污泥干化厂外观。
  中新网11月23日电(能源频道 王珊珊)水处理所剩污泥进入干化厂制成可燃烧物,将燃烧物运到热电厂发电,灰渣送到水泥厂成为建筑辅材。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隅,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厂和热电厂相邻而建,污泥在这里变废为宝,100%得到利用。从污水处理剩下的难消化废料,到最后变成发电用的燃料、建筑材料、热电厂的热水,又粘又臭的污泥在小小的污泥处理厂走一遭后,就实现了100%物尽其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迅速发展,但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技术难题、资金不足、意识欠缺,都成为最终将污泥一埋了之的因由。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对污泥完全处理利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国内部分城市也逐渐开始有了世界一流的污泥处理厂。在中国,污泥处理事业逐渐开始起步了。
  合理规划 污泥在区域内被完全消化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处理能力1.25亿立方米/日,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4%。但长期以来,“重污水、轻污泥”的现象,让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污泥无处藏身。目前较为常见的填埋式处置方式,不仅需要占用耕地,还可能因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建在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污泥干化厂于2011年5月投产,目前已经能够实现污泥干化焚烧发电的全方位利用。这个2009年开始建设的污泥处理项目建设在苏州东吴热电厂内,紧邻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厂,大大缩短了湿污泥与干污泥运输距离,省去了新建污泥焚烧炉的同时,还能做到三厂“资源共享、循环利用”。
  苏州工业园区的前瞻性规划非常巧妙。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工业园区在建设规划时,就把污水厂、热电厂、污泥厂等公用设施规划在一起,使得在实现园区污水100%收集,100%处理、100%达标排放、所产生的污泥100%收集、污泥100%安全环保处置的同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彼此间的产物互为资源,真正实现了“泥水并重、水泥统筹”的目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泥焚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