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非统计抽样时,为什么yy一定要更新一定要考虑抽样...

 下载
 收藏
百度道客巴巴及豆丁文档资料汇集,全面优质,包括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论文,试题,试卷,电子书,模板,教材教辅教程等;涉及管理,广告营销,技术,艺术,教育,考试,出国,新闻,电脑,网络,手机,健身,娱乐,休闲等全方位内容;适合营销,广告,管理,公务员,会计师,建造师,金融师,经济师,教师,学生,家长,职员,研究生,养生家,艺术家,自然及社会学者,娱乐者等各种人士阅读,下载,分享,打印或收藏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GBT3统计抽样检验标准
下载积分:608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06: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GBT3统计抽样检验标准.PPT
官方公共微信随机抽样为什么比普查更为精确?统计学课上老师说不清楚,望指教。_百度知道
随机抽样为什么比普查更为精确?统计学课上老师说不清楚,望指教。
提问者采纳
你的困惑来自于对“精确”的理解,对误差控制而言。至于说“精确&quot,对认识事物本质而言普查肯定更“精确”,随机抽样肯定更“精确”,就是十三亿,普查肯定比随机抽样精确。使用抽样调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除了政府很少能做到普查,想像一下人口普查吧,普查太费钱了;应该指的是对于误差的控制,根据随机抽样我可以说有95%的信心认为十三亿人中有多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本质而言。因此,每人耗费一块钱,十三亿人,如果普查流程严格控制的话,随机抽样比普查更常用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普查精确但有些统计不适合普查如检测灯泡寿命,抽样省时省力但是估算不精确
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随机抽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点搜索:
&历年试题 &&& 注册会计师
备考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课后作业 第八章 审计抽样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审计抽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抽样是对交易和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审计抽样是为了评价某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C.审计抽样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都可以使用
D.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解析】审计抽样并非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都可以使用,在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以下关于抽样风险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抽样风险伴随着抽样技术的运用而产生
B.抽样风险影响审计效率,非抽样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C.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D.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解析】抽样风险既影响审计效率也影响审计效果,选项B不恰当。
3.以下关于非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B.在任何一种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都不能量化非抽样风险
C.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D.非抽样风险是在审计抽样中一直存在的,无法消除
【解析】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4.关于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确定使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方法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不可以考虑成本效益
B.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C.统计抽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及定量评价样本结果
D.统计抽样的成本通常较高
【解析】注册会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选项A不恰当;统计抽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另外,统计抽样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及定量评价样本结果,但统计抽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所以选项BCD正确。
5.统计抽样的方法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有关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B.属性抽样主要用于控制测试中
C.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D.通常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
【解析】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一般用于控制测试中,选项AB正确;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用途是进行细节测试,选项C正确;一般而言,属性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而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的金额有关,所以选项D不正确。
6.在实施抽样之前,注册会计师必须仔细定义总体。以下确定抽样总体的范围不正确的是(
A.如果应收账款中没有单个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直接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所有项目
B.如果注册会计师已使用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将应收账款中的单个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独测试,则总体仍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所有项目C.如果总体是某一测试期间的销售收入,代表总体的实物就可能是记录在销售明细账中的销售交易,也可能是销售发票
D.如果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测试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总体可以定义为构成应付账款期末余额的所有项目
【解析】如果注册会计师已使用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将应收账款中的单个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独测试,只对剩余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只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部分项目,所以选项B错误。
7.在细节测试中,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将总体分层以提高审计效率,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层后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B.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
C.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可以推断整体项目的结果
D.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分成不同的层,需要对每层分别推断错报
【解析】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只能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如果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与构成整个总体的其他层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选项C错误。
8.被审计单位销售发票的范围是1~ 2400,设定的样本量是100,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系统选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如果抽样起点是8,那么第4个样本是(
【解析】选样间距为24(),抽样起点是8,那么样本对应的发票号码依次为8、32(24+8)、56(32+24)、80(56+24)、104(80+24)……。
9.以下选样方法中,只能用于非统计抽样的是(
A.使用随机数表选样
B.系统选样
C.随意选样
D.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解析】随机数选样和系统选样属于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即对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选取样本,因而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当然也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而随意选样虽然也可以选出代表性样本,但它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因而不能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10.注册会计师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收入确认是否存在问题,决定采用非统计抽样的方法,账面收入金额是200万元,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错报为30万元,保证系数为3,则注册会计师利用模型确定的审计样本规模是(
【解析】样本规模=总体账面价值×保证系数÷可容忍错报=200×3÷30=20(个)。
11.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账面金额为1 000万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个项目作为样本。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为280万元,样本账面金额是300万,利用均值估计抽样方法推断总体错报是(
【解析】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1.4(280/200)万元,计算存货余额为1.4×万元,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是400()万元。
12.在细节测试中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
A.比率估计抽样
B.差额估计抽样
C.均值估计抽样
【解析】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因为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对一般的审计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13.甲注册会计师拟运用PPS抽样测试被审计单位存货项目余额,存货总体账面价值是500 000元,误受风险是57%,可容忍错报是25 000元,预计总体错报是6 250元,风险系数是3.0,扩张系数是1.6,则利用公式法确定的样本规模是(
14.以下关于PPS抽样中货币单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货币单元即是逻辑单元
B.货币单元为抽样单元
C.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D.货币单元起到一个类似钩子的作用,从而带出与之相关联的一个实物单元
【解析】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它只起到一个类似钩子的作用,从而带出与之相关联的一个实物单元或逻辑单元,实际注册会计师检查的是实物单元或逻辑单元,选项A错误。
15.A公司应收账款的情况如下:注册会计师采用PPS抽样,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数字为1468,则选取的逻辑单元的序号是(
【解析】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数字为1468落在358~1638元之间,所以对应的逻辑单元的序号是2。
16.统计抽样的方法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有关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B.属性抽样主要用于控制测试中
C.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D.通常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
【解析】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一般用于控制测试中,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用途是进行细节测试;一般而言,属性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而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的金额有关,所以选项CD正确。
17.在细节测试中,关于影响样本规模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B.预计总体错报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C.总体变异性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
D.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
【解析】预计总体错报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选项B不正确。
18.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项目进行检查,总体规模是6000个,样本规模是100个,样本账面金额是10000万元,审定金额是12000万元,则利用差异法推断总体的错报是(
【解析】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是2000万元,样本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的平均差异是20()万元,推断的总体错报=20×(万元)。
19.以下针对PPS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发生率得出结论
B.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
C.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
D.任一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
【解析】PPS抽样是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选项A错误。
20.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金额为1 000万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个项目作为样本。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200万元,样本账面金额是250万元,利用比率估计抽样方法推断总体错报是(
【解析】样本审定金额与样本账面金额的比率0.8(200/250),注册会计师利用总体账面金额乘以该比率0.8,估计的总体存货的账面金额是800(0.8×1000)万元,则推断的总体错报是200()万元。
21.以下关于细节测试中样本结果评价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将被审计单位已更正的错报从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中减掉后推断的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B.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样本中发现的实际错报来推断总体错报并,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
C.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样本中发现的实际错报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面记录金额,并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
D.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样本中发现的实际错报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
【解析】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根据样本中发现的实际错报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面记录金额。将被审计单位已更正的错报从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中减掉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调整后的推断总体错报与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可容忍错报相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选项A正确。
多项选择题
1.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审计抽样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都可以使用
C.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D.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答案】ACD
【解析】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审计抽样并非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都可以使用。
2.通常情况下,以下程序中可能适宜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的有(
A.风险评估程序
B.控制测试
C.细节测试
D.实质性分析程序
【答案】BC
【解析】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选项A不正确;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选项B正确;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选项C正确;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D不正确。
3.运用审计抽样产生的抽样风险可能包括(
A.误受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过度风险
D.信赖不足风险
【答案】ABCD
【解析】在控制测试中,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也要关注两类抽样风险: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以上选项均正确。
4.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抽样风险产生的原因的有(
A.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B.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C.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D.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5.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
)特征的抽样方法。
A.随机选取样本项目
B.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C.基于非随机选样的统计评估样本结果
D.对样本结果进行非统计评估
【答案】AB
【解析】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1)随机选取样本项目;(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不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同时,没有对对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估,就不能认为使用了统计抽样看,另一方面,基于非随机选样的统计评估也是无效的,选项CD错误。
6.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所定义的总体应具备的特征有(
【答案】AC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选项AC正确。
7.下列各项中,与样本规模成反比的因素有(
A.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B.可容忍误差
C.预计总体误差
D.总体规模
【答案】AB
【解析】预计总体误差与样本规模成正比,选项C错误;除非总体非常小,一般而言,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几乎为零,所以选项D错误。
8.在控制测试中,运用统计抽样评价样本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
B.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
C.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应该拒绝总体
D.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
【答案】BD
【解析】选项A运用统计抽样应将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必须考虑抽样风险因素;选项C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应当结合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考虑是否接受总体,并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证实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9.注册会计师通常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关于获取剩余期间的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总体定义为整个被审计期间的交易,也可以定义为从年初到期中测试日为止的交易
B.注册会计师可能高估剩余项目的数量,导致部分被选取的编号对应的交易没有发生,可以用其他交易代替
C.注册会计师可能低估剩余项目的数量,导致一些交易将没有被选取的机会,可以重新定义总体,以将样本中未包含的项目排除在外
D.注册会计师必须将测试扩展至在剩余期间发生的交易,以获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否支持其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结论
【答案】ABC
【解析】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总体定义为整个被审计期间的交易,但通常效率不高,所以也可以定义为从年初到期中测试日为止的交易,使用替代方法测试剩余期间的控制有效性也许效率更高,选项A正确;注册会计师可能高估剩余项目的数量,如果部分被选取的编号对应的交易没有发生可以用其他交易代替,选项B正确;如果剩余项目的数量被低估,一些交易将没有被选取的机会,样本不能代表注册会计师所定义的总体。此时注册会计师可以重新定义总体,以将样本中未包含的项目排除在外,选项C正确;在许多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不需等到被审计期间结束,就能得出关于控制的运行有效性是否支持其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结论,选项D错误。
10.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将总体定义为从年初到期中测试日的交易,在确定是否需要针对剩余期间获取额外证据以及获取哪些证据时考虑的因素有(
A.所涉及的认定的重要性
B.自期中以来控制发生的任何变化
C.期中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
D.剩余期间的长短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11.在运用统计抽样方法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对56个项目实施了既定的审计程序,未发现偏差,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风险系数2.3,假设考虑了抽样风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的结果为样本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就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C.总体偏差率上限为4.1%
D.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4.1%的风险为90%
【答案】ABC
【解析】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就可以计算出样本偏差率,选项A正确。样本偏差率就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因而在控制测试中无须另外推断总体偏差率,选项B正确;在考虑了抽样风险前提下,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2.3/56=4.1%,选项C正确;56个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意味着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4.1%的风险为10%,即有90%的把握保证总体实际偏差率不超过4.1%,选项D错误。
12.根据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传统变量抽样可以分为(
A.均值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比率估计抽样
【答案】ACD
【解析】根据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传统变量抽样可以分为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选项D比率法是非统计抽样中推断总体错报金额的方法。
13.运用PPS抽样可能难以实现的审计目标有(
A.应付账款的完整性认定
B.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
C.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
D.营业成本的完整性认定
【答案】AD
【解析】在PPS抽样下,容易被低估的项目很难被选中,所以对于应付账款的完整性认定和营业成本的完整性认定可能难以实现审计目标。
14.PPS抽样的缺点有(
A.PPS抽样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B.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C.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PPS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D.PPS抽样不适用于测试低估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15.根据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传统变量抽样可以分为(
A.均值估计抽样
B.差额估计抽样
D.比率估计抽样
【答案】ABD
【解析】根据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传统变量抽样可以分为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选项C差异法是非统计抽样中推断总体的错报金额的方法。
16.以下抽样风险中,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率的有(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拒风险
【答案】BD
【解析】信赖不足风险和误受风险将影响审计的效率,而信赖过度风险和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17.注册会计师采用PPS抽样检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时,采用系统选样法选取100个样本,其中某逻辑单元被重复选中3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将样本规模改为98个
B.实际的逻辑单元是98个
C.将98个逻辑单元发现的错报推断总体错报
D.将重复选中的逻辑单元作为单个重大项目,其中发现错报不需要推断
【答案】BD
【解析】重复选中的项目并不会影响样本规模,所以选项A错误;重复了3次,那么对于重复选取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忽略重复的选择,实际的逻辑单元是98个,选项B正确;在评价样本结果时只考虑一次该逻辑单元,将其作为单个重大项目,其中发现错报不需要推断,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18.注册会计师通过统计抽样选取100个样本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样本项目不存在错报,此时可以使用(
)来推断总体。
A.比率估计抽样
B.差额估计抽样
C.均值估计抽样
【答案】CD
【解析】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就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估计抽样或PPS抽样。
19.在PPS抽样中,利用公式法确定样本规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总体账面价值
B.误受风险系数及扩张系数
C.可容忍错报
D.预计总体错报
20.注册会计师拟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下程序中,你认为通常可以采用审计抽样的有(
A.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了解
B.证明被审计单位的赊销审批控制一贯有效运行
C.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D.运用分析程序证实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
【答案】BC
【解析】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了解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选项A不正确;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赊销审批控制是否运行有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选项B正确;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选项C正确;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D不正确。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采用统计抽样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为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从日至日期间的所有已得到授权的项目中抽取样本。 (2)在对所选取的样本实施检查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将抽样单元定义为每一张现金支付单据。(3)在对样本检查的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发现一笔现金支付单据没有后附盖上“已付”戳记的发票和订购单,被审计单位总经理解释该发票因为管理不善丢失,A注册会计师没有将其视为控制偏差。(4)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计算出样本偏差率,样本偏差率就是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5)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8%,样本规模为90。测试样本后,发现3例偏差,当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时,确定的风险系数为6.7,则A注册会计师计算得出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为7.4%,低于可容忍偏差率8%,可以接受总体。 要求: 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1)不正确,A注册会计师如果从已得到授权的项目中抽取样本,不能发现控制偏差,因为该总体不包含那些已支付但未得到授权的项目。因此A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所有已支付现金的项目作为总体。
(2)正确。
(3)不正确,没有后附盖上“已付”戳记的发票和订购单等原始凭证的现金支付应该视为控制偏差。
(4)正确。
(5)不正确,A注册会计师计算得出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为7.4%,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8%,注册会计师应该结合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考虑是否接受总体,并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控制测试范围,以进一步证实计划评估控制的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采用统计抽样在当年10月1日对甲公司的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进行控制测试,相关事项如下:(1)A注册会计师将总体定义为从年初到10月1日为止的交易。(2)截至当年10月1日共发生了交易数量是1000笔,A注册会计师估计剩余期间发生的交易是300笔,但实际发生了400笔交易,导致有100笔交易没有被选中的机会,A注册会计师将这些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样本进行测试。(3)在对截至当年10月1日发生的交易进行测试后,注册会计师发现的误差足以证明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不能支持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4)选取100个样本进行测试后,发现10例偏差,当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时,确定的风险系数为15.4。要求:(1)针对上述第(1)(2)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2)针对上述第(3)项,此时注册会计师最可能的做法是什么?(3)针对上述第(4)项,确定总体偏差率上限。
事项(1)正确,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总体定义为从期初到期中测试日为止的交易,将整个被审计期间的所有交易包括在抽样总体中通常效率不高,有时使用替代方法测试剩余期间的控制有效性也许效率更高。
事项(2)正确,注册会计师可能低估剩余项目的数量,此时可以将这些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样本进行测试。
在对选取的交易进行期中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发现的误差可能足以使其得出结论:即使在发生于期中测试以后的交易中未发现任何误差,控制也不能支持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决定不将样本扩展至期中测试以后发生的交易,而是相应地修正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和实质性程序。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15.4/100=15.4%。
3.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在对存货余额进行测试时采用PPS抽样,相关事项如下:(1)A注册会计师对存货账户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存货账面余额的变异性很大,决定对其分层,以减少样本量。(2)A注册会计师将每个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对货币单元实施审计测试。(3)在选择系统选样方法选取样本时,编号为4的逻辑单元被重复选择了2次,A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考虑了两次该逻辑单元。(4)通过检查后没有发现样本存在错报,则推断的总体错报为零,可以得出接受总体的结论。(5)假如存货的账面价值是100万元,选取了100个样本,发现零个错报时对应的风险系数是3.0。要求: (1)针对上述第(1)至(4)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2)针对上述第(5)项,估计总体错报的基本界限。
 考试工具箱
 相关试卷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yy一定要更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