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仪器疗仪器设备出口渠道有哪些?

国产&&各类工业院、医用源、仪表源
 进口&各类仪表源及带源设备
 出口&各类仪表源及带源设备
放射性同位素及放射性药品的运输
公司所销售带放射源仪表的维修
代办各类手续
代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申领手续:流程
 代理购买放射源申请手续:流程
业务一部:
陆军 [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7
边庆海 [ANA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3
生命科学部:
高云 [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4
邬栋栋 [MD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9
来凯凯 [AB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6
业务二部:
郑晓峰 [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1
丁钰钦&[GE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2
武晋宣 [原子荧光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9
苏国贺 [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9
楼玉成 [梅特勒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4
胡祎侃 [IKA产品经理]
联系电话:5
业务三部:
李明 [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0
汤海芳 [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1
出口业务部:
高波[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7
同位素业务部:
丁凯[部门经理]
联系电话:4
宁波办事处:
朱挺 [区域经理]
联系电话:5
地址:宁波市江东区悦盛路359号滨江商业广场9-10, 9-11
页面版权所有 & 2011 浙江省科学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
网站维护:TEL:9 EMAIL:& |请选择工作地点
热门城市其它城市
呼和浩特市
鄂尔多斯市
呼伦贝尔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锡林郭勒盟
齐齐哈尔市
神农架林区
西双版纳州
日喀则地区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吐鲁番地区
阿克苏地区
阿勒泰地区
图木舒克市
花地玛堂区
圣安多尼堂区
选择行业 (最多只能选择5项)
没有您要搜索的关键词,建议重新搜索
医疗设备/器械/生物医疗
选择意向岗位 (最多只能选择5项)
没有您要搜索的关键词,建议重新搜索
在结果中筛选
北京市/朝阳区
广东省/广州市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市/徐汇区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盐城市
江苏省/淮安市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杭州市
西安/未央区
北京市/海淀区
上海市/闸北区
重庆市/开县
吉林省/长春市
江苏省/昆山市
武汉/洪山区
沈阳/铁西区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云南省/昭通市
浙江省/温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
陕西省/西安市
浙江省/杭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北京市/平谷区
北京市/海淀区
天津市/河北区
四川省/成都市
江苏省/南京市
共3939条/132页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版权所有-OFweek人才网()实验室家具设备出口渠道有哪些?_百度知道
实验室家具设备出口渠道有哪些?
提问者采纳
有专业的进出口交易类的展会 比如参加广交会或中国科学仪器博览会(红方块科博会)是最好的 ,因为这一类的展会都是国外的采购商居多 ,广交会和红方块科博会 是 以 进出口交易为主的的展览会 。
我们公司 现在常年参加这些展会!效果比较好,你也可以百度一下中国科学仪器采购网上面有免费下载科学仪器采购商名录等做营销效果都特别好!
提问者评价
谢谢。红方块科博会我知道,但是没参加过,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实验室家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來源:199IT 責任編輯:yuanpan
第一章2014年中國器械政策綜述
第二章2014年中國行業發展綜述
第三章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分析
第四章 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并購分析
第五章 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六章 器械發展展望
2014年,醫療器械的非常規“巨變”,已經深刻影響到行業與企業。
伴隨著行業“母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出臺,各類相應的政策也密集出臺;雷厲持久的“五整治”彰顯新任行業監管者的執法力度和執政新理念;醫療器械分類標準及行業標準的頒布,則預示著標準化時代的來臨。
監管者開啟了醫療器械創新扶持綠色通道,以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器械新應用火山大爆發,行業的創新可謂日新月異;基因測序從喊停到開放、華大20億元大融資,將開啟醫療器械億萬新市場;在CFDA醫藥新政及背景下,醫療器械也迎來了全新的市場營銷改變。
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親自考察醫療器械企業、國家支持采購國產醫療設備、商務部提起“反傾銷”,更是顯示出中外企業交鋒迎來新轉折點。
識大局、看大勢、大變革、大調整--政策、執法、標準、創新四位一體的監管新理念,將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新醫改、新、新應用將為醫療器械市場帶來怎樣的擴容與新藍海?中國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從低端邁向高端有怎樣的路徑選擇?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醫療器械企業,讓企業了解新形勢、把握新政策、建樹新思路、調整新方略,順勢而為、與時俱進,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經過深入廣泛的行業調研,編輯出版了《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
由宏觀政策、發展綜述、市場分析、投資并購、存在問題、前景展望六個部分組成,力求通過政策解讀和市場分析,對行業發展進行梳理和觀測,供業界參考。
第一章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政策綜述
2014年,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名符其實的“政策法規年”,完成了歷時多年懸而未決的行業母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修訂,同時還先后出臺了4部部門規章,這些成為了全年影響行業發展的最為重要的文件。從行業監管上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14年對醫療器械行業的規范與監管提升了一個大的臺階,為行業未來數年甚至10年的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法規匯總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
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
體外注冊管理辦法
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
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規范性文件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現場檢查工作指南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基因分析儀等3個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生物電導掃描儀等11個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加強臨使用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管理的通知
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高風險醫療器械經營使用關鍵環節監督檢查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認真貫徹實施《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通知
關于收集報送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相關資料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醫療器械召回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角治療儀等12個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
關于2014年國家醫療器械抽驗產品抽樣方案和檢驗方案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實施《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和《試劑注冊管理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實施《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和《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電子宮腔觀察鏡等30個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醫療器械檢驗機構開展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預評價工作規定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境內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審批操作規范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境內第三類和進口醫療器械注冊審批操作規范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實施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有關事項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啟用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許可備案信息系統的通知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分類分級監督管理規定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監管醫療器械目錄的通知
關于進一步加強裝飾性彩色平光監督檢查的通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腹腔鏡手術用內窺鏡自動調控定位裝置等61個產品分類界定的通知
表1:2014涉及醫療器械的部分重要政策法規
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解析
新修訂《條例》共8章80條,《條例》的修訂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精神。《條例》以分類管理為基礎,以風險高低為依據,在完善分類管理、適當減少事前許可、加大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的責任、強化日常監管、完善法律責任等方面做出了較大修改。
新修訂《條例》明確,對醫療器械按照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按風險從低到高將醫療器械分為一、二、三類。第一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備案管理,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實施產品注冊管理;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實行備案管理,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實行審批管理。同時,放開第一類醫療器械的經營,對第二類醫療器械的經營實行備案管理,對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經營實行許可管理。
新修訂《條例》加大了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的控制責任,建立了經營和使用環節的進貨查驗及銷售記錄制度,增設了使用單位的醫療器械安全管理責任。同時,強化了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職責,規范了延續注冊、抽檢等監管行為,并通過增設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制度、已注冊醫療器械再評價制度、醫療器械召回制度等,健全了管理制度,充實了監管手段。在法律責任方面,通過細化處罰、調整處罰幅度、增加處罰種類,增強了可操作性,加大了對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此外,新修訂《條例》不僅沒有增設新的許可,而且結合歷次行政許可清理,將原條例規定的16項行政許可減至9項。
新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醫療器械的研究與創新,促進醫療器械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條例還從優化審評審批、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創新等角度進行了一系列具體制度設計,為促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和政策基礎。
作為與社會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的一個產業領域,醫療器械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既包含壓舌板、紗布等低值易耗產品,也包含多排CT、PET-CT、超導磁共振、質子加速器等高技術、高價格的設備。目前,我國常規的醫療器械已基本實現自主生產,高端醫療器械也已有涉足,但以低技術含量、低技術層次的中低檔產品占主導的局面并未改變。截至2013年,全國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近1萬6千家,其中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占17%,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占54%,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占29%。由此看出,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中,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的企業相對較少,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三、《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解析
《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作為新《條例》的配套規章之一,在修訂的總體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四點:一是適應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方向。既能適應主要流通業態的模式,也能適應當前已經出現以及今后可能發展的多業態模式的特性化要求,確保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二是滿足醫療器械監管工作需要。既強化程序規范,也加強實體規范。三是順應簡政放權要求。力求體現和適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需要,簡化許可和備案程序。四是加大對違法違規處罰力度。進一步明確違法行為認定、違法責任追究,提高罰款額度,增加違法成本。
該辦法修訂體現了以下原則:
一是堅持分類管理原則。經營第一類醫療器械不需許可和備案,經營第二類醫療器械實行備案管理,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許可管理。
二是堅持企業主體責任原則。為了突出企業經營環節責任,要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建立覆蓋質量管理全過程的經營管理制度,保證經營條件和經營行為持續符合要求。
三是堅持嚴格監管原則。通過綜合運用抽查檢驗、質量公告、飛行檢查、責任約談、“黑名單”等制度,豐富監管措施,完善監管手段,推動監管責任的落實。
四是堅持追蹤溯源原則。規定企業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從事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業務以及第三類醫療器械業務的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銷售記錄制度。鼓勵其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建立銷售記錄制度。從事醫療器械批發業務的企業,其購進、貯存、銷售等記錄應當符合可追溯要求。
經營辦法對企業經營質量管理方面提出了兩項核心要求:
一是強化了企業質量責任。要求企業按照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建立覆蓋質量管理全過程的經營管理制度,保證經營條件和經營行為持續符合要求。同時,對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提出了自查和制度。
二是更加注重經營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嚴格控制采購和銷售環節的資質審核,確保醫療器械的合法流通;重點突出了進貨查驗、銷售環節的記錄要求,保證產品的可追溯;強調了對低溫、冷藏醫療器械的儲運要求,確保產品質量;對經營企業的售后服務提出要求,確保產品的使用安全。
同時,對為其他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提供貯存、配送服務的經營企業應當具備的條件、第一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醫療器械批發與零售企業的區別、對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特殊要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立與合并后需要辦理手續、醫療器械注冊人及備案人或者生產企業銷售醫療器械相關規定等各個方面也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四、《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解析
該辦法作為《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配套規章之一,在修訂的總體思路上,一是遵循《條例》風險管理和分類管理的原則,在具體制度設計上突出管理的科學性;二是借鑒國外先進監管經驗,綜合考慮當前醫療器械監管基礎,體現可操作性;三是結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的市場成熟度和社會誠信體系情況,注重調動和發揮企業的主體責任,構建以企業為主的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體現管理的引導性。
新修訂的生產辦法體現了以下原則:一是風險管理的原則。二是落實責任的原則。三是強化監管的原則。四是違法嚴處的原則。
辦法對開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提出了前置條件:一是有與生產的醫療器械相適應的生產場地、環境條件、生產設備以及專業技術人員。二是有對生產的醫療器械進行質量檢驗的機構或者專職檢驗人員以及檢驗設備。三是有保證醫療器械質量的管理制度。四是有與生產的醫療器械相適應的售后服務能力。五是符合產品研制、生產工藝文件規定的要求。
辦法對申請開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醫療器械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增加生產產品時應當如何辦理、對生產出口醫療器械企業有哪些規定等各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規定。
五、《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解析
2007年頒布的舊版《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試行)》較好地反映了體外診斷試劑這類特殊醫療器械的特點,且多年來運行情況良好,獲得了監管部門和行政相對人的廣泛認可,因此,除符合新《條例》的基本要求外,新版《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中的部分特殊條款仍然較多地延續了舊版本的相關要求。
新《辦法》共分12章90條,明確了體外診斷試劑的定義、注冊和備案的含義、申請人/備案人的基本條件、產品技術要求和注冊檢驗、臨床評價、產品注冊、注冊變更、延續注冊、產品備案、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事項。按照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對第二類和第三類體外診斷試劑進行注冊管理,對第一類體外診斷試劑實行備案管理。其中,有關體外診斷試劑注冊和備案的含義、申請人/備案人的基本條件、產品注冊的工作程序、監督管理及法律責任等內容與《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基本一致。結合體外診斷試劑的自身特點,《辦法》中對體外診斷試劑的概念、分類命名、研發、產品技術要求、注冊檢驗、臨床評價及變更事項等內容,做出了較特殊的、有針對性的要求。
新《辦法》中規定了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申報及備案的基本程序與要求,明確了申請人的責任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體外診斷試劑注冊和備案工作的職責,并包含了對違反規定的罰則。在中國境內辦理體外診斷試劑注冊或備案均應按照《辦法》要求辦理。
六、《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解析
修訂后的《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于日起施行,該辦法與舊版本相比,呈現出了12大變化:
一是管理方式變化,第一類醫療器械實行備案管理,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仍然實行注冊管理。
二是特別審批和應急審批變化,新增規定,對創新醫療器械實行特別審批,用于治療罕見疾病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需的醫療器械實行應急審批。特別審批程序、應急審批程序另行制定。
三是注冊樣品委托生產變化,新增規定,按照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審批的境內醫療器械申請注冊時,樣品委托其他企業生產的,應委托具有相應生產范圍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其他樣品不得委托生產。
四是新研制的尚未列入分類目錄的醫療器械變化,新增規定,未列入分類目錄的醫療器械可直接按第三類申請,或先申請分類界定后再辦理注冊或備案。國家局依據評審結果確定為二類或一類的,將材料轉交相應的省局、市局辦理。
五是審批時限變化,據新法規,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的注冊審批,由于臨床評價環節、技術審評環節調整,時限大大增加。
六是注冊檢驗變化,新法規規定依據產品技術要求進行注冊檢驗,舊法規規定依據產品標準進行注冊;新法規要求出具檢驗報告和預評價意見,舊法規要求出具檢測報告。
七是臨床試驗要求的變化,新增規定明確臨床豁免的規定;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臨床試驗對人體具有較高風險的,應當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
八是技術審評環節變化,新增規定,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時可以組織產品研制、生產有關的質量管理體系核查。
九是明確注冊事項變更問題,新法規規定,注冊事項包括許可事項和登記事項,許可事項的變更應當進行注冊變更,針對變化部分進行技術審評,登記事項的變更申請“登記事項變更”即可。舊法規規定實質變更應當重新注冊,非實質變更進行注冊變更。
十是注冊證有效期變化,新法規規定醫療器械注冊證有效期為5年,舊法規則為4年。
十一是延續注冊變化,新法規規定注冊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申請延續注冊,食藥部門在有效期屆滿前決定,以同意延續為原則,但逾期申請者不予延續。舊法規則規定應在注冊證書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內申請重新注冊,按照注冊審批程序辦理,逾期申請需進行產品檢測。
十二是管理類別調整,新增規定,由高類別調整為低類別的,注冊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延續注冊時按調整后的類別申請延續;由低類別調整為高類別的,按照調整后的類別申請注冊。
七、2014年,政策重點支持優秀國產醫療設備
1、習近平考察聯影醫療
5月24日,習近平先后考察了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聽介紹,看產品,進車間,問市場,重點了解了企業自主創新情況。在公司超導MR系統、超高分辨率PET-CT系統、數字化DR機等大型醫療設備面前,公司負責人向總書記介紹這些產品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習近平稱贊他們為國爭了光,要求有關方面做好政策引導、組織協調、行業管理等工作,加快現代醫療設備國產化步伐,使我們自己的先進產品能推得開、用得上、有效益,讓我們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上海聯影總裁張強表示,在高端醫療設備市場上,屬于中國自己的高端醫療設備公司缺席,直接導致了大型醫療設備在中國的銷售價格和維修價格高居不下,這也是中國人“看病貴、看病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2、遴選優秀國產醫療設備
5月1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司委托中國裝備協會啟動第一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工作,并通過衛計委官網公告。事實上,該項工作從2013年年底即開始了前期調研、遴選程序的擬定、起草標準等準備工作,遴選范圍包括儀器設備、器械、耗材等3類。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遴選是國家衛生主管部門積極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與應用的一種表態,更是在緩解“看病貴”問題上的一種實際措施。據悉,目前高昂的檢測檢驗費用與醫療設備的采購、維護成本息息相關,一旦高端醫療設備的國產化比例大幅提升,相關費用有望縮減三分之二。
衛計委在公告中稱,遴選旨在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促進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降低醫療成本。遴選公告要求,按照公開透明、客觀公正,質量優良、售后完善,點面結合、重點突破,科學分類、動態調整的原則,遴選出一批符合臨床需要、產品質量優良、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國產醫療設備,形成優秀產品目錄,逐步建立國產醫療設備應用科學評估體系,為全國衛生計生機構裝備工作提供參考。
綜合考慮國產設備產能、市場發展空間和產品利用率等因素,選擇數字化X線機、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3種基本醫療設備為第一批遴選品目。根據工作安排,適時開展其他品目遴選工作。
8月18日,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表態“將重點推動三甲應用國產醫療設備”。9月28至2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預算管理醫院建設工作會在上海召開,44家委預算管理醫院主要負責人、基建工作分管院長和處長參加了會議,會后代表們還到上海聯影醫療進行現場調研。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在會上指出,要以需求為導向,促進產學研醫緊密結合,建立高水平醫院參與國產醫療設備研發、創新機制,對于國產醫療設備發展壯大十分重要。衛計委新聞稿中引述了這些預算醫院負責人原話稱:“調研收獲很大,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設備發展情況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增強了使用國產醫療設備的信心,今后要更多地采購國產醫療設備,發揮示范效應,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基礎上,不斷降低醫療成本,支持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
12月15日,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公示了首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結果》,經過專家組嚴格評審,三個品目共遴選出27家企業的96個產品。備受矚目的是華潤萬東、新華醫療、迪瑞醫療、東軟集團、和佳股份等上市公司的多個產品,分別入選數字化X線機、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三個品目遴選名單。
八、2014醫療器械“五整治”回顧
為解決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器械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決定自3月中旬開始,在全國集中開展為期5個月的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整治醫療器械虛假注冊申報、違規生產、非法經營、夸大宣傳、使用無證產品等五種行為。
截止6月30日,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核查注冊申請真實性品種3318個,發現虛假申報品種11個;檢查企業單位273632家(次),其中生產企業7904家(次),經營企業130434家(次),使用單位135294家(次);警告、責令改正26736家,責令停產停業319家,撤銷證件250張。
總局還有針對性的選擇了天然膠乳、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帶針)、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管(導尿包)、用濃縮物和一次性使用(含靜脈針)5種產品進行了國家專項監督抽驗,并由具有相應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了檢驗。此次專項監督抽驗共抽驗產品1417批次,其中符合標準規定的1373批次。不符合標準規定的44批次,共涉及31家企業,總合格率為96.9%。監督抽驗不合格的44批產品主要是反映在環氧乙烷殘留量超標,滴斗與滴管不合格,包裝標識不規范等這方面的問題。
九、2014醫療器械/高值耗材招標政策分析
據鯨彩醫療器械商統計,2014年,醫療器械招標區域集中于華南和華東地區,廣東、福建、、、、、、、上海、位列前10位。
鯨彩醫療統計,2014年醫療器械招標主要還是以醫療設備為主,占83%,但醫用耗材的比例較2013年上升了4個點。這是由于2014年,全國各地陸續開始以省為單位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如、浙江、、福建、等,而在2013年只是開展市為單位的試點;省也已在日起開始網上集中采購高值醫用耗材,預計2015年,醫用耗材的比例會進一步上升。根據2014年醫療器械主要產品的招標頻次,我們可以看出彩色多普勒、DR、病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T、監護儀、口腔設備、呼吸機、血液透析系統、x光機、眼科設備是前十名招標頻次最高的產品,但相比較2013年,部分產品招標頻次下降明顯,比如病床、呼吸機和監護儀。
2014年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北醫三院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椎體植入術、北醫三院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樞椎椎體置換手術、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利用3D打印輔助先天馬蹄足矯治手術、首家3D打印臨床應用研究所在湘雅醫院成立…2014年對3D打印技術的科研需求和臨床運用大為增加,這也導致2014年3D打印系統的招標頻次較2013年增長近8倍!
據鯨彩醫療統計,2014年光療設備的招標頻次增長率位列第二,光療設備即利用光線的輻射能治療疾病的理療設備。光療主要有紫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紅外線療法和激光療法。光療設備由于其安全有效,逐漸受到醫療機構皮膚科、婦科、外科等科室的青睞。
熏蒸治療機是根據中醫理論,利用與熏蒸器的結合,產生并輸送熱藥蒸汽,借熱力和藥力的雙向作用實現“皮膚吃藥”的治療設備,臨床上常用于外科、皮膚科、婦科、理療科以及肛腸科疾病的輔助治療。熏蒸設備主要分熏蒸治療機和熏蒸床兩類。作為中醫藥特色設備,熏蒸治療機被廣泛引進,2014年的招標頻次超過2013年的2倍!
第二章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綜述
一、2014中國醫療器械10件焦點事件
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實施
6月1日,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被認為是行業“母法”,此前的舊條例已經運行了14年。新修訂的《條例》共八章80條,體現了風險管理、全程治理、社會共治、責任治理、效能治理的基本原則,完善了分類管理、產品和生產經營企業注冊備案、使用環節監管、上市后管理等制度,健全了有獎舉報、信息公開、部門協同等機制。
2、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
3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啟動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整治醫療器械虛假注冊申報、違規生產、非法經營、夸大宣傳、使用無證產品等五種行為,整個行動持續5個月。
3、習近平考察上海聯影醫療
5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考察調研了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并倡導使用國產醫療設備。
4、商務部決定對歐日進口血液透析機進行反傾銷調查
6月13日,商務部發布2014年第42號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和日本的進口血液透析機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此次反傾銷調查涉及的產品英文名稱為HemodialysisEquipment,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該稅則號項下血液透析機以外的其他產品不在本次調查產品范圍之內。
5、CFDA頒布120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
6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2014年第30號公告”形式頒布了《子宮刮匙》等120項推薦性醫療器械行業標準。標準的正式頒布將推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對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促進醫療器械產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6、CFDA公布查處的10起重大醫療器械典型案件
7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被查處的10起重大醫療器械典型案件,包括:湖南省查處“4?23”非法制售避孕套醫療器械案;江蘇省查處的“6.10”非法制售軟性親水接觸鏡案;江蘇省查處的“6.26”非法生產、銷售貼敷類產品案;北京市查處的史密斯公司非法經營美國進口無證醫療器械案;.省查處的跨省產銷假醫療器械案;江蘇省查處的卞某非法生產、銷售無注冊證書醫療器械案;廣東省查處的廣州安仁公司非法經營無證醫療器械案;浙江省查處的非法經營無證藥械、銷售假藥案;省查處的三個義齒加工黑窩點案;廣西區查處的張某非法生產銷售義齒案。
7、《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等五部規章同期發布
為配合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在深入調研、多次論證、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制修訂了《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等五部規章。五部規章已于6月27日經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7月30日分別以總局令4、5、6、7、8號公布,于日施行。
8、中美就醫療器械進口與注冊問題達成共識
12月16-18日,第2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在美國芝加哥成功召開。中美就醫療器械進口與注冊等問題達成共識。雙方均同意凡是涉及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法律法規草案,按照世界組織有關規則需要通報的,提供不少于60天的征求意見期。中方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開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相關管理。將根據監管實際需要,進一步加快調整、擴充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的目錄產品,擴大免于在中國境內開展臨床試驗的醫療器械范圍,減少開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數量,提高進口醫療器械在中國上市的效率。
9、東盟10億美元訂單投給國產醫療器械
東盟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2014年9月與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達成一致意見,從2015年起,東盟將從中國進口10億美元的醫藥器械。訂單中,有B超機及各種透析用的高分子管、X光膠片、X射線乳腺機等。
10、魚躍科技11億入主華潤萬東
據華潤萬東9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北藥集團當日與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魚躍科技受讓華潤萬東11150.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1.51%。交易價格為10.2441元/股,交易總價萬元。
二、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統計
1、2014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分析
過去13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12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3年間增長了11.84倍。
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抽樣調查統計,2014全年全國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約2556億元,比上年度的2120億元增長了436億元,增長率為20.06%。
圖1: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統計(單位:億元)
2、醫療器械市場集中度分析
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不管在生產還是在銷售領域,集中度相對都比較低。2014年,20家上市公司全年銷售收入預估為372億元,占到行業總銷售的14.55%,而在醫療器械零售市場上,目前還沒有一家上市企業。
統計顯示,世界排名前10位的醫療器械企業分別是強生、西門子、GE醫療、美敦力、百特醫療、飛利浦醫療、波斯頓科學、碧迪、史賽克、貝朗醫療。
2014,中國本土醫療器械企業中,邁瑞醫療、魚躍醫療、威爾科技、九安醫療、東軟股份、樂普醫療、威高股份、微創醫療、陽普醫療、長峰股份、威達醫用、新華醫療、萬杰高科、中國醫療、上海醫療等是相對領先的企業品牌。
全球醫藥和醫療器械的消費比例約為1:0.7,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達到1∶1.02,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占據國際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并有擴大之勢。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2014年約為2556億元,醫藥市場總規模預計為13326億元,醫藥和醫療消費比為1:0.19。比2013年的1:0.2還略低一點。可以判斷,醫療器械仍然還有較廣闊的成長空間。
中國醫械產業呈現‘多、小、高、弱’的特點。第一是生產企業多,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5698家;第二是企業規模小,2013年醫療器械產業市場總產值為2120億元,平均每個企業產值約1350萬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50萬元;第三是產品集中度高,醫療器械產品種類3500多種,平均每種產品十多個注冊證。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市場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國市場80%的份額,顯示了醫療器械行業較高的地域集中度。以上海、江蘇為代表的長江三角地區和以北京為代表的渤海灣地區主要是招商引資,以外資企業為主體而形成的優勢產業集群。長江三角地區以一次性注射和輸液器等產品在全國占絕對優勢;北京地區以GE公司為代表的CT機占絕對優勢;深圳的醫療器械產業從無到有,在短短的10余年內,已發展成為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如醫用影像、血液分析儀、病人監護儀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發展勢頭強勁。
3、2014中國醫療器械終端銷售渠道分析
在國內銷售醫療器械的主要渠道是醫院、藥店及專業的醫療器械店。2014年我國的醫療器械終端銷售渠道中,零售銷售渠道分散的情況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就血糖監測市場來看,在2014年出現了首個血糖監測產品單品類銷售額過億的企業“康復之家”,其銷售業績為其后三個渠道的總和。很大的打破了醫療器械零售終端區域性強,銷售過于分散的特點,做到國內首家全國性醫療器械零售商的全國性的渠道布局。
在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約為2556的市場銷售規模中,醫院市場約為1944億元,占76.09%;零售市場約為612億元,占23.91%。在零售市場中,傳統零售業銷售額約為454億元,占74.18%;電商渠道銷售約為158億元,占25.82%。
圖2:2014中國醫療器械銷售渠道統計
圖3:2014中國醫療器械零售渠道統計
2014年是醫療器械快速發展的一年,互聯網藥品經營牌照的數量比過去翻了一番還多,傳統零售門店的銷售額在2014年幾乎沒有增長,整個零售市場的增量幾乎全部被電商占據。
依據天貓醫藥館發布的數據,僅2014年雙11當天,天貓醫藥館前10名門店的銷售額就高達1.3億元。按照淘寶數據魔方的算法統計,2014年天貓醫藥館全年的銷售額在75-80億人民幣左右,占據了醫療器械電子商務的半壁江山。
魚躍醫療在2014年實現線上交易額2億元,這一數字在2013年僅為3000萬。歐姆龍、羅氏、強生等跨國公司也在2014年成立獨立線上部門,發力電子商務。另據資料顯示,目前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的,在銷售數量上達20萬臺,占到了行業的20%;制氧機方面,江航醫療的制氧機業務從2010年的40臺成長到2014年的近16萬臺,其中傳統的和媒體渠道只占到總量的20%,線下經銷商渠道占到40%,而電商平臺已經占到40%。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利潤率約20%,傳統零售企業的利潤率約22%,電商企業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已幾乎沒有利潤。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實體店的獲利能力,特別是在電子血壓計、血糖儀等互聯網優勢品類上,實體店的利潤率已被腰斬。
4、中國醫療器械注冊:Ⅰ類、Ⅱ類再注冊陡增,競爭壓力大
截至2013年12月,國內持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1.57萬家,其中在國內外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超過35家。國內取得醫療器械的注冊證的醫療器械品種93592種,同比基本持平,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進口醫療器械34655種。
我國對醫療器械實行注冊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年11月公布的2013年度“藥監統計”,當年Ⅰ類、Ⅱ類醫療器械再注冊數量增幅驚人。其中,Ⅰ類再注冊數量為3738個,比上一年度的2739個增長了36.47%;Ⅱ類再注冊達到了5801個,比上一年的3300個增長了75.79%。
該統計對醫療器械產品的首次注冊情況和再注冊情況進行統計,并對這些注冊的器械分為Ⅰ類、Ⅱ類、Ⅲ類、港澳臺和進口五種情況。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結合“藥監統計”對2007年-2013年的醫療器械注冊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如表1)。
表2:中國醫藥器械注冊統計(數據來源:CFDA)
從統計表可以出,2007年至2013年,我國醫療器械Ⅰ類產品注冊總量上升較為明顯,由2007年的3452件上升到了2013年的7990件,增幅超過1倍。Ⅱ類在2009年-2012年間注冊總量變化不大,總體在每年7000件左右,但2013年首次注冊及再注冊均有大幅增長,總量達到了10192種,是2007年的2.62倍;Ⅲ類產品注冊在2012年有大幅增長后,2013年趨于平穩。港澳臺醫療器械的注冊增長緩慢;進口醫療器械的首次注冊和再注冊,2012年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2013年進口醫療器械首次注冊有緩慢增長,但再注冊方面,在%的增速后,2013年已經變成了負增長。
從表2可以看出,Ⅰ類、Ⅱ類醫療器械再注冊數量增幅驚人,表明醫藥企業生產企業在面臨新版GMP認證背景下,企業變化、產品變化正在加速,但生產企業數量上并沒有發生變化,未來的市場競爭環境將更為激烈。
5、中國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數量分析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自2007年以來,我國歷年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無論是Ⅰ類、Ⅱ類還是Ⅲ類都在緩慢增長,6年間總量也由1.26萬家增長到了近1.57萬家。與之相對應的是,持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經營企業6年來也在緩慢增長,從2007年的16.10萬家增長到了2013年的18.38萬家(如表2)。
表3:中國醫藥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數量變化(數據來源:CFDA)
對比一下,2014年醫藥市場總規模約為1.33萬億元,生產企業約為4700家,平均每家為2.83億元;而醫療器械2014年市場總規模約為2556億元,但生產企業1.57萬家,平均每家才1350萬元,僅為藥品平均數的4.6%。可見,醫療器械生產領域市場集中度之低,多、小、散、低附加值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
6、醫療器械進出口市場分析
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貿易總體表現平穩,進出口總額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出口額92.9億美元,同比增長3.15%,出口增勢明顯放緩;醫療器械進口額74.9億美元,同比增長10.01%。醫院診斷與治療用品是我醫療器械貿易主要產品,占56.2%的貿易份額。
出口額(億美元)
進口額(億美元)
表4:2014上半年醫療器械進出口統計(來源:中國醫保商會)
醫保商會統計,2014上半年,我國共向214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醫療器械,出口額92.9億美元,同比增長3.15%,較之前幾年的同期增速明顯放緩。從單一市場來看,美國、日本、德國是我主要出口市場,出口額37.1億美元,占我出口總額的40%。出口前十大市場中,除了俄羅斯和印度市場出現下滑,俄羅斯市場尤為明顯,其他出口市場略有增幅。
從具體產品看,出口額過億美元的產品依然集中在具、醫用導管、藥棉、紗布、繃帶、制一次性或醫用物、X光檢查造影劑、助聽器、彩超、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診斷治療器械上(表2、3)。主要出口公司是泰爾茂醫療產品有限公司、枝江奧美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穩健實業有限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上半年,進口醫療器械74.9億美元,同比增長10.01%,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主,占到進口總額的60%。除日本和韓國進口有下降外,其他國別均表現出良好增勢,其中從馬來西亞進口同比增長194%,達到了2.01億美元。診療設備產品是最大進口品種,其中使用光學射線儀器、彩超、醫用導管、內窺鏡、CT等是主要產品(表4、5)。強生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美敦力醫療用品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東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奧林巴斯貿易有限公司等為主要進口公司。
第三章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分析
一、行業發展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令世界矚目。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產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銷售總規模從2001年的179億元,到2014年預計的2556億元,增長發14.28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經過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善、產業基礎雄厚的產業體系,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近六年來,全國醫療機構數目的穩步增長,而且這種趨勢的具有一定穩定性,未來幾年將帶來大量的醫療基礎設施投入,醫療器械和器具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必然會受益于整個行業擴容所帶來的利好,醫療器械的生產企業也將顯著受益。
雖然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整體發展勢頭迅猛,但仍無法充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大型高端醫療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與世界醫療器械工業強國仍存在不小差距。
二、規范發展、政策促進、市場拉動、前景樂觀
2014年,是中國醫療器械領域真正的“政策大年”,全年不但完成了行業母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重新修訂,還完成了5部部門規章的發布,以及幾十個規范性文件。政策文件將力促行業規范發展,保護遵紀守法的企業公民,雖然可能帶來短暫的行業陣痛,但長遠來看,無疑將是對行業的極大推動。
國家領導人到醫療器械企業考察調研,并提出支持國產醫療設備。同時,優秀醫療設備遴選工作貫穿全年始終,這樣的政策拉動力在歷年來都不曾多見。
國務院“十二五”醫改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床位數和服務量均要達到醫療機構總數的20%,在醫療保障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對醫療器械的添加購置,也將很好地拉動行業的發展。2014年,我國還極積推動社會辦醫,重點解決社會辦醫在準入、人才、土地、投融資、服務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實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問題。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努力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以往公立醫院購買大型醫療設備,需要層層報批,但作為社會資本辦醫,購買醫療設備無需再進行申報、審批,這將有效刺激醫療設備的應用。
衛計委于2013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提到未來8年將推出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元的七大醫療體系重大專項一事,當中有1090億元被明確用在了縣醫院建設。
縣醫院建設規劃,與全國“城鎮化”也相輔相成。城鎮化過程中自然要涉及到醫療體系的構建和升級,醫療器械受益在情理之中。
另外,醫療、、住房,一直是三大民生話題。而作為構筑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撐點,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與全球醫療器械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相比,我國醫療器械的占比僅19.21%。老齡化趨勢對一些特定醫療器械如供氧機、血糖儀等生產企業來說,保證了不斷擴張的市場。
三、中低端醫療器械放量基層醫療市場
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2萬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4萬個,鄉鎮衛生院3.7萬個,村衛生室64.9萬個,診所19.0萬個。與2013年11月底比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診所增加,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減少。
根據新醫改的相關方案,衛生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將投資1000億元,支持建設全國約2000所縣醫院、5000所中心衛生院和240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裝備配置開展醫療器械集中采購工作。
目前,全國有7.1萬府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層醫改推動了各級政府把更多的財力、物力投向基層,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健康管理、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中應發揮主體作用。基層醫改的方向是回歸公益性、立足保基本,隨著醫保覆蓋面的擴大和基層看病報銷比例的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市場空間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目前國內中低端醫療設備采購中,本土企業高居榜首,這是因為政府在基層醫療市場上優先采購國產醫療器械,而醫療設備8-12年的更新周期,也保證了醫療器械企業的穩定增長。
值得關注的動向是,以前我國中低端基層醫療市場主要是國內企業在做,現在的情況是,外資企業在保證高端醫療設備市場的情況下開始向低端市場滲透,甚至三、四線城市,進入基層醫院和民營醫院。以飛利浦為例,公司基礎醫療業務主要關注二級、縣級醫院、鄉鎮醫院和民營醫院。
四、家用醫療器械蓬勃興起,智能化成為趨勢
我國正處在老齡化進程加速階段,到2020年,60歲以上老年人的數量將突破2.4億,成為全球老年人比重最高、絕對數最大的國家。
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實際上是一種普及化的小型醫療保健器械,具有一定預防、診斷、保健、治療、輔助治療、康復等作用,老百姓平時所理解的“保健器械”基本屬此范疇。適合于家庭及老年人家居使用。這些簡單的家用醫療器械操作方便簡單、安全可控,方便實用,特別是對于一些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是不可或缺。
巨大的人口和家庭基數、快速增長的老年人群體和以社區家庭為主的模式及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的社區健康管理的推廣,為我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巨大的商機。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庭醫療保健消費市場,家用老年醫療保健器械需求量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近年來約為GDP增長速度的兩倍多,家用醫療保健器械行業正成長為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市場之一,已經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醫療市場,市場規模達到200億,預計未來仍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
目前,家用醫療器械中,家用治療儀、家用檢測器械、家庭護理器具、家庭保健器械、健康遠程預警、家庭醫療康復器具等各種自動、半自動的電子家用醫療器械已經成為普通居民家庭消費的新時尚。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對健康調理的關注度提升,家用康復類健康器械需求量增大是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除了市場增溫以外,行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政策支持。在去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發展健康服務業,其中就包含醫療器械等產業。今年6月1日,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家用醫療器械主要集中為第一類和第二類醫療器械,審批流程更加簡化。
由于醫療器械產品價格昂貴、使用不方便、占地面積大等原因導致我國醫療器械家庭化的步伐并不是很快。但隨著醫療器械產品逐漸向小型化、無人化發展,我國實現醫療器械產品進入普通家庭的夢想已經不那么遙遠。目前已有各種各樣的醫療器械走進了千家萬戶,但器械的智能化程度往往停留在單機水平,很少可以聯網,即使是能夠聯網,也缺乏相關服務;家庭化缺乏有資質的組織和機構運作。
目前,發達國家在遠程照顧、、遠程看護、遠程病人監測、遠程健康、智慧家庭等醫療器械已經比較成熟,有些已經被很多醫院廣泛采用。伴隨著智能硬件朝代的來臨,家用醫療器械的智能也必將成為未來市場爭奪的熱點。
五、健康可穿戴設備開啟“大元年”時代
中國健康可穿戴設備起步于2013年,但到了2014年才是市場大爆發。2014年全年,健康可穿戴設備在中國醫療互聯網融資項目中,每個季度都排在前列,資本對該市場極度追捧。如2014年3月,移動健康創業公司“37健康”首輪融資獲千萬元,主要與多家血壓計廠商合作,研發血壓管家APP。同月,咕咚網獲得A輪6000萬元投資,主要產品則是咕咚運動手環和藍牙秤等,用戶可以用來監測自己的睡眠、運動狀況并建立云端個人健康檔案。
跟,和PC功能相似所不同的是,可穿戴設備可以覆蓋我們身體的不同部分,基于不同的配對設備而完成不同的功能。可穿戴設備首先在醫療健康領域發力乃是順勢而為,心臟起搏器就是最早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對健康數據的收集,被認為是互聯網對傳統醫療行業的一大顛覆。在國內,基于可穿戴設備的信息采集、傳輸和分析體系,更被視為未來家庭醫生制度的技術基礎。
2014年,全球健康可穿戴設備中,作為可穿戴設備的先行者健康手環滿足了用戶的早期場景需求,而隨著市場認知度的提升,目前手環已面臨緩慢甚至倒退的增長,市場即將迎來像的AppleWatch這樣的智能手表時代。僅憑借手表、手環兩類穿戴玩家,想要做到銷量持續增長肯定比較難,想要最終引爆穿戴設備市場,還是要看智能這個后起之秀助力。
目前可穿戴產品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還不得而知,主要原因是缺乏長期調查研究。但不管如何,可穿戴設備要比更加貼近我們身體,既然目前它們的輻射是否有害尚無定論,那么人們應該對可穿戴設備潛在健康風險引起足夠重視。
2014年底發布的《2014智能可穿戴市場白皮書》顯示,可穿戴設備在3個月內的流失率高達87%。用戶黏性差、難以堅持使用成為目前健康可穿戴設備發展最大的瓶頸。同時由于不同品牌的智能硬件設備所采集的數據不統一、樣本量不足,目前尚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分析。
六、區域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深圳醫療器械產業帶。目前,深圳共有6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近2000家經營性企業,擁有專利近3000項,其中發明專利超過1000項。深圳醫療器械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和高質量的產品,全力拓展海內外市場,整個產業保持高速發展。近幾年,深圳醫療器械產業年產值保持著20%以上的平均增長幅度,2013年產值達250億元,涌現出邁瑞、理邦、先健、開立、穩健等優秀企業,其中近40家企業進入“億元俱樂部”,年產值超億元。外銷市場是深圳醫療器械產品的主攻方向。在邁瑞、藍韻、開立、理邦等龍頭企業的帶領下,自主品牌與貼牌加工“雙渠道”進軍歐美、東盟、拉美、非洲等國際市場。從統計數據來看,深圳醫療器械產品基本覆蓋全球,出口額約占總產值的6成。
常州醫療器械產業帶。據統計,常州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為270家,該市武進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已經達到156家,占常州市的58%。目前,常州在醫療器械生產規劃上,已經重點打造了西太湖國際醫療產業園的“一城”和“三園”。西太湖醫療產業孵化園主要是以骨科器械、外科手術器材、高分子耗材、康復器材等醫療器械研發、孵化及制造為主的產業園區;亞邦生命科技園致力于打造新型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基地;福隆醫療產業園總投資2.5億美元,主要研發生產種植牙、口腔植入物、生物材料、體外診斷試劑、醫用手術器械、膠囊胃鏡等產品。目前,常州市醫療器械產業前景良好,發展迅猛,2014全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總產值將突破90億元,創歷史新高。
南昌進賢醫療器械產業帶。醫療器械產業是南昌進賢縣傳統產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生產企業達115家、經營企業527家。進賢醫療器械產業比重占全省的70%,一次性輸液器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31%。進賢縣發展醫療器械產業的一大核心優勢,就是在醫療器械銷售環節上占所優勢地位,該縣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大軍達6萬余人。
蘇州醫療器械產業帶。魚躍醫療、中生北控、法蘭克曼、凱迪泰、卡瓦齒科……在江蘇省醫療器械產業園內,這些業內的上市公司、行業龍頭紛紛進駐。截至目前,已有86家國內外公司投資的項目入駐,注冊資金20億元,總投資60億。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坐落于蘇州科技城內,先后被批準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首批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國家“十百千萬”示范產品基地等,并于2013年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此外,江蘇丹陽市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53家,丹陽生產的隱形眼鏡、制氧機、血壓計、聽診器、輪椅和血糖儀試紙的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均為國內第一。地處泰州的中國醫藥城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區近期正式推出,已完工的醫療器械一期總投資4億多元,總用地面積約112畝,可容納40至50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入駐。
七、高端醫療設備融資興起,風險相伴
是指出租人對承租人所選定的租賃物件,進行以融資為目的的購買,以收取租金為條件,將租賃物件中長期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商務部、銀監會、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對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機構有相關資質要求。融資租賃出租方靠收取固定利息獲利。醫療機構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其本質是一種貸款融資行為。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均明確要求公立醫療機構不得貸款購置醫療設備。
國際領先的商業貸款和租賃服務提供商美國CIT集團和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聯合發布的《融資租賃:醫療器械銷售模式創新的助推器》報告,報告分析認為國內逾70%的醫療器械廠商有意進行銷售模式創新,未來計劃深入了解融資租賃服務,借助創新幫助客戶緩解高昂設備采購成本帶來的資金難題。2013年全國醫療融資租賃業務量已達到510億元左右,租賃前景廣闊。
但是,融資租賃模式與衛計委現行的政策沖突頗多。2014年6月初,衛計委發文嚴控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文件要求,為進一步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禁止公立醫院舉債新建醫院或舉債新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在面臨資金瓶頸的情況下,一些公立醫院正通過醫療器械融資租賃來實現業務擴張。
第四章 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投資并購分析
2014年,無論國內外,醫療器械行業均成為健康領域投資的主要領域。據統計,2013年國內醫療器械領域披露的投資并購案例為19起。但2014年,被披露的投資并購案例達到了30起以上。在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論壇上,透露了年共53起醫療器械的投資并購案例,具體如下:
威士達醫療
2013年12月全資子公司華佗國際發展擬3.843億元收購威士達醫療有限公司60%的股權。
2013年6月,3.53億收購上海遠躍90%股權
滅菌包裝及其材料
2013年11月,4000萬元參與上海建中醫療器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發并收購部分股權,持股比例不低于20%
生物醫用材料
2013年11月,出資不超過3500萬,收購上海典范醫療科技部分股份并增資,持股不低于51%的股權
心血管支架
2013年7月,1.397億收購易生科技(北京)29.73%股權,并計劃在2014 年逐步收購剩余股權, 直至持有100%股權
2013年11月,通過增發和現金方式收購艾迪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80%股權,收購對價為5.28億元
2013年11月,2.7億收購馬來西亞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OGAWA
血液透析濃縮液、 血液透析干粉
2013年6月,以超募資金1456萬元收購遼寧恒信生物100%股權并增資1200萬元,合計2656 萬元.
氯吡格雷等
2013年6月,3.9億人民幣收購河南新帥克60%股權
普爾德醫療
2013年8月合計9000萬。5000萬元用于對普爾德醫療增資,取得其30.56%的股權;4000萬元
用于收購普爾德控股持有的普爾德醫療24.44%的股權.
上海華潤醫器
2013年1月,史賽克收購59億港幣創生100%股權成為本年度最大的并購活動。
2013年5月,子公司收購四川思訊的9項軟件著作權資產,涵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臨床
管理信息系統(CIS)及區域醫療衛生服務系統(GMIS)
2013年11月,擬440萬元人民幣收購寧波甬星醫療儀器100%股權,并500萬元增資。交易完成后,甬星醫療注冊資本為800萬元,公司持有甬星醫療100%的股權。
廣州埃克森
2014年1月,中元華電572萬元收購大千生物40%股權,成第一大股東
日,公司現金方式分三期、有條件地對埃克森增資人民幣2853萬元,成為控股股東,持有埃克森51%的股權。
腫瘤診斷試劑
2014年1月,擬9225萬元收購的福建新大陸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5%股權。批文40 多個,其中腫瘤標志物的3個
2014年9月,公司出資額占比95.14%的嘉興清石西隴股權投資擬向永和陽光(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資6046.5萬元,增資后將持有永和陽光53.18%的股權。
泰億格電子
2014年1月,全資子公司北京亞寶投資擬出資3500萬受讓自然人黃昭鳴持有的泰億格電子8.64%的股權,1500萬元增資3.16%的股權,完成后,共持有10.52%的股權。
2014年2月,三諾生物2.64持有不超過20%的華廣生技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2014年2月,復星醫藥全資子公司復星實業:參與美中互利私有化及受讓CML30%股權,拓展與醫療器械業務。
日,收購湖南宏灝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對其增資。本次投資擬以3818萬元。
人工角膜研發
2014年3月,擬分階段向優得清投資共人民幣4,000 萬元,投資完成后冠昊生物占注冊資本33.3%。
美國仿生眼公司
2014年3月,控股子公司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不超過300萬美元參股美國仿生眼公司并取得其16%股權。
影像設備、手術器械、衛生材料等
2014年4月,收購華潤萬東51%股權和上海醫療器械集團100%股權
2014年4月,擬3.7億收購英德公司85%股權
2014年6月,以自有資金1,800萬元對市博奧天盛塑材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占標的公司70%的股權,
日,,擬14.02億元購買深圳一體醫療100%股權,全部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日,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13億。
2014年8月普華和順集團(01358),8億人民幣收購北京天新福醫療公司全部股權。神經外科手術的再生醫用生物材料人工硬腦膜,行業的先驅和領導者
2014年8月,擬使用自籌資金15,381.82萬元投資北京雅聯百得科貿有限公42.11%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1.25億投資北京海合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71.39%的股權,
3642萬投資北京金衛捷科技發展,51%股權。
1400萬與由擬成立公司的核心管理和技術團隊共同投資組建的寧波美聯通投資管理中心, 持股70%;
2014年8月,天目藥業以729萬元的價格將所持深圳京柏醫療設備有限公司60%股權轉讓給該公司股東梁滿初。
2014年8月,擬向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增資3,000 萬元,增資后參股20%的股權
2014年8月,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新華通100%股權
可降解金屬冠脈支架和骨科植入物
2014年8月,3,344.07萬分布增資愛德萬思44.5%
骨科 骨接合植入物
2014年9月,擬用現金10140萬元收購張家港市錦洲醫械制造有限公司66.21%股權。
北京康瑞德
醫療質量檢測及數字信息系統
2014年9月,2000萬增資北京康瑞德獲得40%股權,
2014年9月,利德曼1.8億與3家共同投資方購買德賽診斷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及其持有的德賽產品部分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利德曼將持有德賽系統、德賽產品各25%、31%的股權。
維梧 凱雷基金
海爾特種電器
2014年9月,凱雷投資集團以4.05億元獲青島海爾特種電器有限公司30%股權,維梧資本將持有特種電器8%,海爾創投將持有40%的股權。
2014年9月,擬以2.5億元收購四川馨順和貿易有限公司等23家公司部分股權,收購完成后,占51%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2014年10月,全資子公司藍帆(上海)有限公司聯合公司關聯方福州東澤醫療器械以864.5萬元和435.5萬元分別收購利明醫療66.5%和33.5%的的股權。
表5:近年來醫療器械領域投資并購案例一覽表(來源:醫藥投資并購俱樂部)
2014醫療器械行業投資并購活躍,主要原因:
一是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已經誕生但數量較少,中小型公司數量多、創業型公司多,能順利壯大的公司數量少,存在較多的并購標的。
二是在市場環境方面,一二級市場的估值溢價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發展,大量中小型公司成為并購標的,大量風投催生企業成長并促進并購。
三是醫療器械細分領域眾多、跨度較大,研發和銷售較難;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較低,能長成的巨頭有限,平臺型多產品線更可能長大,并購是最有力有效的擴展途徑。當企業有一定品牌和渠道優勢以后,通過并購的外延式拓展市場,豐富產品線,不斷地增強競爭力和提高行業進入壁壘。
四是醫療器械板塊大多數公司在2009年之后在創業板上市,是創業板解禁高峰期,這些上市公司上市后需要一定時間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消化梳理,公司管理層對于并購邏輯和策略需要時間來理解,解禁后加大投資并購行為。
在國內,外資醫療器械公司收購目的弱化了產品線補充,而更具中國特色:強化終端攔截,觸及基礎市場。而內資醫療器械公司進行海外并購活動則較為穩健,其目的更多是為主營業務需求先進技術:彌補主營業務,銜接技術。國內醫療器械公司之間的整合,更強調的是補充產品線、進入新的細分領域,這也符合中小醫療器械公司的成長邏輯。
據動脈網研究院投融資數據庫統計,2014年全年國內互聯網醫療行業融資事件103起,披露融資額14.18億美元。從全年的互聯網醫療投融數據來看,投資主要傾向10個細分領域。其中,穿戴式設備引領互聯網醫療的投資走向,獲得融資企業有28家,已公布投資額1.99億美元。基因檢測細分領域摘得首位,獲得3.21億美元的投資額。
風險是指影響目標達成的負面因素。醫療器械門類繁多,涉及專業知識比較深廣,技術進步很快。伴隨而來的風險也同樣具有專業性及多變性的特點。總的來說,投資醫療器械產業的風險主要包括團隊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再融資風險及退出風險等。
第五章 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醫療器械制造業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總體偏低,呈現小而散的狀態,還沒有形成規模發展,絕大多數停留在零散分布、低水平惡性競爭的粗放增長階段,呈現零散分布粗放增長態勢。
據年6年間的數據統計,以中低端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的Ⅰ類、Ⅱ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及再注冊總量達到78784個,而以高端、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Ⅲ類醫療器械注冊及再注冊總量僅為10315個,是Ⅰ類、Ⅱ類的13.09%。
截止2013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規模已經達到了15698家,80%以上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是年收入在一兩千萬以內的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中小企業。而生產電子監護設備、超聲診斷設備、心電生理設備、X射線斷層掃描設備、CT等擁有自主品牌的高技術含量產品且收入規模過五億的企業并不多。
低附加值產品雖然擁有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但對行業發展的貢獻不大。不少企業已成為海外市場的“制造中心”,賺取低額的制造費用。加上近年國內用工成本在不斷提高、企業面臨新版GMP實施等原因,醫療器械企業運營成本不斷上升,這給不少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行業不斷規范、新版GMP實施,部分中小型醫療器械企業更是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在國際市場,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已經面臨中國制造低成本優勢逐漸減弱、甚至消失的境地;在國內市場,低成本、低價格的結果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規模企業的成本優勢逐漸得到體現,更多的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問題。
造成國內低附加值產品充斥市場的根本原因在于絕大部分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在各高端醫療設備領域,沒有技術和實力去超越跨國企業及國內主流企業,只能走仿制的道路,大打價格戰。
第六章 醫藥器械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針對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我們未來發展前景如下:
一是行業發展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幅度。醫療器械作為多學科交叉的行業,其產業外延在不斷擴大,這將帶來新增的領域市場。人口老齡時代的來臨,以及消費能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拉動市場需求,導致行業發展增速較高。與發達國家這衡量,中國藥械比仍然較高,器械成長空間仍然較大。
二是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因行業法規日趨完善,監管趨嚴,各省招標不斷啟動,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最終淘汰一批產品出局。
三是國產醫療設備將占據更高的市場比例。在國家自上而下地對國產醫療設備進行扶持、以及開辟綠色創新通道的背景下,國產醫療設備將在未來的公立醫院采購及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國產”的概念預計將包括生產地在中國、內資高比例控股、原料采購基于國內等幾個要素。
四是高值耗材招標降價將成為主流。目前國內已有10省市進行統一的高值耗材招標,而降價自上而下都已逐漸成為主流。特別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耗材招標的“寧波規則”,此舉一旦全面推廣開來,將對大量企業的利潤增長產生巨大影響。
五是互聯網將成為醫療器械重要銷售渠道。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將讓更多的家用醫療器械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電商渠道銷售的比例將不斷增加,但電商渠道的利潤率近期內還是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相關內容閱讀
中商情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非中商情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5 郵箱:
熱門資訊榜
大家都愛看
東京食尸鬼動畫全集改編自石田スイ所創作黑暗奇幻類青年漫畫,又......
歲末年初,備受關注的公務員工資改革正式啟動,有關公務員......
東京食尸鬼第二季第4集動畫劇透真戶曉去喰種收容所遇SS級。為了得......
1月28日下午,市長許勤主持召開市政府五屆一百二十五次常......
【海賊王漫畫775話】海賊王漫畫775話1月29日更新-海賊王漫畫775話......
東莞黃業轉入地下
日前,廣東省公安廳稱,東莞涉黃......
全國各省GDP排名
據統計,已有25個省(區、市)公布......
華友鈷業1月29日(今日)上交所上市,新股上市發行一覽表:
預計于6月開始錄制、7月開播的第四季《中國好聲音》,今日通過官......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導師周杰倫加盟張學友李宗盛考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医学仪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