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宽松货币政策策和适度宽松的宽松货币政策策的区...

中国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  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  中国银监会指定披露信托信息报纸  中国保监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报纸  证券日报官方网站
适度宽松应是当前货币政策的基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更新时间:
&&&&■文风&&&&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需没有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稳增长&的紧迫性随着新一轮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而凸显,因此,上上下下的目光齐聚央行&&货币政策如何调整以确保经济稳增长。4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要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政项目、实体产业部分资金循环不畅问题。&&&&如何把握好度?这就涉及到货币政策的松和紧。人们往往习惯于从银行贷款的增减去看待贷币政策的松紧,其实判断贷币政策的松紧并非这样简单。货币政策是央行的行为,它运作的基本工具是货币供应量、利率和&窗口指导&。在定向宽松、精准滴管的基础上,央行开始降息,这被市场解读为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量化宽松(QE)的呼声渐起,要不要实施QE?其实,央行此前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出,目前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的空间,能够有效调节和供给流动性,无须以量化宽松的方式大幅扩张流动性水平。不量化宽松不代表货币政策不放松。也就是说,央行管控&水龙头&的工具多种多样,降准、降息、MLF、SLF、PSL等,这些政策组合拳绝对可以保证银行间资金面维持在宽松的状态,从而引导各种利率下行。据统计,央行4月27日至4月30日当周没有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跌,隔夜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债券质押回购利率跌至1.8%之下,创两年多来的低位。&&&&因此,适度宽松应该是当前货币政策的基调。
新闻热搜词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适应&新常态&经济,那么,我国的&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微调
  伴随经济增速稳中趋缓,2015年消费物价涨幅将进一步收缩,不排除个别月份CPI当月同比涨幅低于1%的可能,生产领域仍延续实质性通缩,且通缩压力进一步加大,速度和物价双双下行,使两者间冲突基本消解。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趋于改善,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以及&理财热、实业冷&等结构性压力进一步加剧,速度与结构的矛盾突出。  同时,过高的货币存量与社会总杠杆率仍在上升,债务风险与银行不良风险逐步显露,&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任务艰巨。在风险高压下,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形成良性循环,以改革红利来释放增长潜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有效结合是宏观调控面临的艰巨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宏观金融调控要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协调起来,配合使用信贷政策与监管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处理好速度、结构和风险的关系,为经济和金融平稳运行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条件,实现信贷资金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向&宽松&方向微调。  2011年以来,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渐繁重的调控任务,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强调&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通缩隐忧,货币政策要坚持这一有益经验,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及时向宽松方向预调微调,保证社会流动性状况与实际利率水平中性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根据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等市场化融资增长情况,确定合理的表内信贷新增规模,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考虑到2015年GDP增速与CPI涨幅略低于上年,货币流通速度将放缓,作为货币投放重要渠道的外汇占款进入低增长阶段,预计2015年M2增速在12%左右。监管层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与规范,压缩表外融资效应在2015年将继续显现,表外融资将继续向表内信贷转移并推动银行信贷规模增长,预计全年新增信贷1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19万亿元。  需要看到,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使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难度加大,宽松空间受到一定挤压,经验来看,货币政策传导在经济下行期梗阻状况会更为严重。因此,要客观看待货币政策的执行困境,对其作用不能期望过高。  2、综合运用各类结构性调控工具,引导银行调整与优化信贷结构。  在&调结构&方面,金融调控的政策工具日益丰富。除传统的信贷政策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以及新创设的抵押补充贷款等都可以对信贷结构发挥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未来应综合运用上述工具,引导商业银行&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实现信贷资金结构&有保有压&的调整。重点鼓励科技服务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新兴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支持与民生有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棚户区改造,支持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继续加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和投机投资性购房贷款。通过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手段来提高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3、搭配使用各种短期流动性调节手段,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适度。  新增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与银行负债市场化程度提高使央行在基础货币投放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调控方面掌握了主动权。未来应根据外汇占款增长情况以及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变动情况灵活搭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流动性调节工具,相机使用常备借贷便利(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流动性调节手段,保证基础货币投放合理适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充裕、金融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努力将隔夜SHIBOR稳定在2%-3%的水平。  4、构建利率间接调控框架,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2014年利率调控加快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避免使用直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行政性较强的调控手段,而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更为市场化的手段,调节短期利率,并引导中长期利率联动,最终实现对社会融资成本的调节。央行致力于构建&短期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这一间接利率调控模式,即以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为下限,以正回购、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利率为上限,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和引导市场短期利率稳定在上下限构成的目标区间(利率走廊)之内,并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利率等作为中期政策性利率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2015年利率调控将延续这一模式,继续引导社会融资成本走低。考虑到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时间尚短,原有的贷款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如果经济下行与通缩风险加剧,也可通过直接降息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以降低信贷资金成本,同时释放宽松信号和鼓舞信心。  5、关注中美货币政策差异,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  各国经济状况与货币政策取向未来可能进一步分化,尤其是美联储加息可能诱发国际资本&异动&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我国金融调控需要密切跟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政策变化,密切观察中美之间货币政策背向而行的影响,通盘考虑国际因素对我国政策效果的影响,全面权衡国际因素对各种政策工具的制约。在美元强势周期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要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提早进行政策储备,通过加强外汇监管并强化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来增加套利者套汇的难度。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稳健的货币政策
什么是稳健货币政策 2015年继续稳健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日期: 18:25:18 && 编辑:小七 && 来源:27军事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中央政治局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
  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要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特别要重视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出既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提高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质量,抓好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落地。要释放内需潜力,促进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八大信号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要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
  ●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特别要重视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
  ●抓好经济体制改革措施落地。
  ●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政治局此次开会代表什么?
  此次会议被称&定调会&,主题和决策与随之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一致
  根据惯例,中央政治局会在每年年初、年中和年底针对经济形势召开会议。年底的这次会议,在分析当前经济整体形势之余,也会研判次年经济整体形势,并确定经济工作整体基调。通常,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主题和决策,与随之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一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召开的年度性经济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近年均在12月召开。会议不仅会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也会部署次年经济工作,并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因此从这一会议上,也可以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次年的整体经济政策。
  如何看&稳健的货币政策&?
  分析称,&稳健&意味着可回旋空间很大,不排除明年降息
  昨日会议强调,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将是中国连续第五年实施这一政策。2011年起,中国开始重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直至今日。
  连平认为,中国不可能再实施宽松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增速虽然在回落,但并没有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状态&,他指出,经济可以运行在合理区间范围内。
  会议也提出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果经济运行可以保持合理区间,就不会放松货币政策&,一位金融系统内部人士表示。
  然而,&稳健&并不意味着&收紧&。从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惯例看,&稳健&并不排除稳中略为宽松或收紧。比如2011年,虽然也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一年内却3次加息,并调高准备金率。而经济下滑时,则偶有降息。
  &&稳健&意味着可回旋空间很大&,连平解释。如果说2014年已在稳健中略有偏松,明年仍会延续此基调,利率水平可能会比今年有所下降。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也认为,稳健基调下,货币政策不会特别收紧,稳中会略微呈现宽松。因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而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很难找到,需要财政刺激。
  而北大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系主任曹和平则认为,&稳健&力度要比&积极&低一档。当前我国处于调结构时期,不适合实行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否则处在结构变迁上的企业很可能随着流动性增加而放弃结构调整。曹和平认为,无需刺激政策,通过财政定向支持投资,也可以让结构调整在宏观面上得到效果。
  货币政策的出台通常会附带一系列经济政策与货币工具。央行11月22日启动近两年来首次降息,随后多位业内人士分析预测,中国的降息渠道已打开。连平认为,目前形势看,并不排除明年会降息,但连续多次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对于下调基准利率,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此前曾公开表示,下调基准利率的直接目的是缓解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难题,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也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的放松。
  &一带一路&被重点提及
  分析称,&一带一路&将影响地区乃至世界政策导向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前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提出要求,其中就包括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曹和平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主张已经成为能够影响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政策导向。
  分析认为,当前中国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而&一带一路&,则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通过资本输出,不仅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也可以获取多样化的资源,并稳固中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经济&韧性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称,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抗跌性不错
  昨日的定调会也对中国进入&新常态&阶段的经济情况给出定性,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曹和平向南都记者解释,过去几年中国高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2个百分点,&我们不害怕&。中国经济&回旋空间大&,说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基本变量,如物价、消费、G D P都处在合理区间,&即使摆动一下,也还在合理区间内,不会跃出边界&。
  中国经济&韧性好&,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抗跌性不错。曹和平也说,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趋向于合理,即使中国出口遇到一些问题,但内需补上没有太大问题。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施红也向南都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目前仍然面临着产能过剩,房地产下行压力大和财政金融的风险,地方债也正处于还债高峰,但是中国未来仍然有很多增长点,城镇化率在2020年要达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也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利好,&潜力很足&。
很抱歉没有了
两个小男孩实施&越狱&的场地。  9月10日电 据外媒
 郑州9月10日电(刘鹏)9日晚间,一条&悬挂&6个A&rs
卖淫团伙用暗语,图为捣毁的卖淫团伙  卖淫团伙用暗语!杭州警
 近日,在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边境,一批难民越境进入,匈牙利警方
  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日前,台湾作词人李坤城与
杀妻报假警,资料图   男子袁某君杀死自己的妻子,还报假警为【字号: 】 【】 【】
构建衡量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新标尺”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一、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历史回顾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逐步抛弃行政调控方式,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由单一的“贷款规模管理”转变为以“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控”为主的多元化市场调控手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等也都不同程度地成为调控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8年至2006年,实施具有灵活性的稳健货币政策;第二阶段自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实施适度从紧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第三阶段自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四阶段,自2010年底至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引入分析指标:货币供给增速差距 按照古典货币理论的现金交易量说,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商品平均价格与交易总量的乘积,即公式“MV=PT”。其中,M是一段时期内的平均货币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为平均商品价格,T为一段时间内的交易总量。 对于以上公式,我们假定一段时间内的全社会交易总量T与同期的产出Y(即GDP)成正比,即T=kY,其中k为系数。 由此,我们可以将公式改为M/Y=kP/V。可以看出,影响M/Y(通常可用M2/GDP估算)的因素,既有价格水平P,又有货币流通速度V,也有交易需求与产出的关系k。其中,影响V和k的因素众多,包括交易成本、交易机制、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等大量的制度性变量。 从古典货币理论M/Y=kP/V出发,为简化问题,假设k与V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同时对两边求对数并差分,即可以得到“货币增速-实际GDP增速=CPI增速”。若将GDP增速移至右边,即可得到“货币增速=实际GDP增速+CPI增速”,这里的货币增速,是一个大致的理论值,或者说参考值。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用货币供给增速(通常用M2增速)与其进行比较,以判断货币供给是宽松还是紧缩。因此,“M2增速-(实际GDP增速+CPI增速)”又可称为“货币供给增速差距”。 (三)1998年以来“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分析结果 1、从长期分析,我国“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均值为5%左右 从1998年至2014年期间的季度数据看,68个季度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算术平均为5.31%;最低值在2007年四季度,为-3.51%;最高值在2009年一季度,达到21.59%。68个样本中,我国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标准差为4.99,峰度为2.47,偏度为1.13,相对正态分布右偏且更陡峭。 2、同时期我国货币供给增速差距与各国比较 同时期来看,美、英、日、韩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基本在1.5%至3%区间。究其原因,在于该时间段内各国大致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其中日韩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而美英为互联网泡沫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货币政策从平均看是偏向于宽松的。同时,各国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分布上普遍呈现右偏的特征。究其原因,在于各国政府对于经济衰退与经济过热时期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的不对称性:即面对经济衰退,各国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力度要显著大于经济过热时期的货币政策紧缩力度。 同时,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速差距要高于发达国家2-3个百分点左右。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融资结构存在差异,我国主要的融资方式是以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而间接融资相较于直接融资而言,存在派生货币的过程;二是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建设阶段,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的保障,而基础设施的发展往往超前于经济发展,因此货币增速会相对较快;三是我国的CPI水平可能存在部分低估。因此,5%左右的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应是一个长期均衡值。 3、用“货币供给增速差距”衡量我国各阶段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 为分析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我们将“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划分为五个区间,以5为均值,上下偏离0.5个标准差以内,视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上下偏离0.5-1个标准差以内视为适度宽松(从紧);上下偏离1-2个标准差视为宽松(从紧);最后上下偏离2个标准差以上,视为极度宽松(紧缩)。 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基调为稳健,此阶段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均值为5.79,符合稳健的政策基调;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从紧到从紧,此阶段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均值为-2.28,符合从紧的政策基调;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宽松,但此阶段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均值为17.12,可视为极度宽松;2010年以来,我国再次回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上,此阶段我国货币供应增速差距的均值为3.50,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为稳健偏紧。 二、M2增速对GDP、CPI的影响 为了分析M2增速变化对GDP及CPI增速的影响,我们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测算并使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进行评估。选用数据为1998年至2014年的季度数据,样本数量为68个。 从GDP与M2的关系看,回归结果表明,上一季度的M2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会拉动本期的GDP增速提升0.186个百分点,这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提升,能通过信贷增长等渠道增加产出,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种传导效果是较快的。但是,上一期的GDP增长加快,会导致本期M2增速下降,这种负效应源于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反向调节作用。而M2自身对滞后4期存在显著负效应,主要是因为同比基数影响因素(四个季度恰好为一年)。 从CPI与M2的关系看,回归结果表明,在我国M2增速对CPI增速具有较为微弱的影响,一方面仅在80%置信度上为显著,同时,M2对于物价的传导具有较长的时滞。从回归结果来看,半年前M2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会对当期CPI增速提升0.101个百分点,而两年前M2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将对当期CPI增速提升0.094个百分点。相反,前一期和前两期的CPI增速的提升,均会造成当期M2增速的回落,这种负效应也源于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反向调节作用。 从古典货币理论的现金交易量理论来看,社会总产出、货币量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是简单而直接的,基于此,我们构建了“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的“货币供给增速差距”指标,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货币政策的实际宽松程度。 但是,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M2增速对GDP与CPI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其中,M2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且传导较快,但对CPI的影响显著性不强,且存在较长的时滞。这一点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速差距的分布倾向于右偏,也就是当经济衰退时,采用货币刺激的力度要大于通胀时期货币紧缩的力度。 我国M2增长率对CPI增长率的不显著性与较长时滞的特点,其主要原因,一是M2的绝大部分由各类存款构成,流通的M0和活期存款M1占比并不高,而CPI主要由八大类居民消费品和服务组成,因此M2的增加并不直接造成物价的提升;二是从较长的传导机制上说,M2增长推动经济增速上升,从而推升全社会投资与消费需求,间接影响物价上升,但这个传导周期通常要1-2年的时间;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增加产品供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需求增长的作用,这也是两者弹性系数仅为0.1左右的主要原因。 三、采取“双强”政策组合 构建货币“新标尺” 第一,采取“强有力改革创新+强有力财政货币政策”的“双强”政策组合。宏观政策组合方面,我们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以“强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为“强有力的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即采取“强改革创新+强有力财政货币政策”的“双强”政策组合,有力扭转当前经济下行局面,稳定和改善各方预期,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构建衡量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新标尺”。将货币政策的着眼点放在管控“货币供给增速差距”,而不是M2、CPI增速等单个指标上,且应按季监控、调整,并根据经济处于下行、上行的不同周期采取反向的调控策略。 在当前GDP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建议“货币供给增速差”应保持在4%- 5%左右,对应M2同比增速当前应提高至13.5%左右;CPI的下限则不应低于1%。当GDP持续下行、且CPI为负值,出现通缩时,则“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应提升至6%-8%。当GDP上行, CPI 上升时,则“货币供给增速差距”应根据GDP的过热程度,降至1%-3%。 在具体措施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较为合适的选择。一方面,我国基础货币供应已由被动的外汇占款投放转为主动投放,基础货币增加的空间有限,需要释放存款准备金来提高货币乘数。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率工具的运用受到中美利差的限制,而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高位,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 同时,考虑完善我国的各项经济统计指标,一是扩展M2的统计口径,目前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支付系统的变化已使M2的解释力度下降;二是设立核心通胀指标,当前M2增速与CPI增速相互影响的显著性不高,也与CPI中食品、能源成分的外生性波动较强有关。 第三,衡量我国通胀与通缩水平应充分考虑经济高增长因素。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左右是温和的通货膨胀,而通胀率低于0%,则为技术性通缩。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GDP常年低增长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面临较大通胀压力时,应当将对通货膨胀的容忍程度与经济增速的高低挂钩,因为此时投资回报率较高,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通常也较快,故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损害较低,建议我国对通胀的容忍度(CPI上限)可设置在GDP增速的一半左右。在面临通缩风险时,我国也应同样制定通货膨胀率的下限,对于7%增速的经济体来说,2%的通胀看似温和,其实已经偏低,甚至已经有通缩风险,我国PPI连续多年低于0%也是佐证,因此,在提出通胀率目标上限的同时,也应设定下限在1%左右。 第四,着重从供给端发力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调控释放空间。我国CPI受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但通常人们却将CPI的上涨归咎于货币的超发,而实证模型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关系是模糊的。为了给货币政策创造更加灵活的空间,应重点从供给端着力,通过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食品价格稳定,降低CPI对货币政策松紧调控空间的制约。一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二是调整出口导向政策,适当加大农产品进口;三是加快农业企业海外“走出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四是积极研究农产品流通问题,适当降低流通成本,减少流通环节;五是完善农产品收储制度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宽松货币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