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中菜粕基本面分析与豆粕菜粕价差棉粕的差别

  现货供应紧俏 菜粕期货具备牛市潜力
  字体:小
大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现货供需持续偏紧,步入旺季市场价格频频走高。背靠坚实的基本面,远月大幅贴水的菜粕(,1.33%)期货有望走出一波大牛市。
  重拾涨势的菜粕期货近两日表现抢眼。截至昨日收盘,菜粕期货主力1401合约收报2280元/吨,较前日结算价上涨30元/吨或1.33%。市场资金流入明显,主力合约当日增仓7.9万手至32.9万手,成交量亦有所放大。
  上海中期分析师邓宁宁表示,菜粕期货昨日整体表现强势,后市易涨难跌。从盘面上看,虽然近月1309合约受现货支撑较强,但因国储收购在9月份临近尾声,且菜粕购销也逐步转向淡季,1309合约2600元附近接近托市价格,多头追多仍显谨慎。主力1401合约期价大幅增仓上行,表明多头看涨信心坚定。
  现货紧俏是市场看涨期价的重要原因。据中华油脂网监测数据显示,6月17日江苏地区菜籽(,0.19%)市场大体平稳,安徽地区菜籽价格总体稳中上涨,新季菜籽收购竞争激烈,湖北菜籽销售较快,目前收购挂牌2.50~2.55元/斤(水杂15%)。全国菜粕市场比上周均提高出厂报价,江苏、安徽报价元/吨(蛋白36%),其中安徽巢湖地区当地大平厂家菜粕成交2850元/吨,湖北公安中粮及老河口奥星新菜粕报价2900元/吨,涨150元/吨。
  另据了解,中储粮日前已向各地收储加工企业明确通知,今年菜粕统一收购价为元/吨,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但平均售价在2630元/吨。
  “虽然菜粕指导价格低于此前市场预估的2700元/吨,但在菜粕购销旺季,油企对菜粕挺价格局不变,6月份以来国产菜粕现货报价坚挺在2850元/吨左右,这给予期货市场继续逢回调做多菜粕的信心。”邓宁宁称。
  夏季是下游水产养殖对菜粕饲料的需求旺季,短期内消费季节性趋暖将对市场形成很强支撑。而从中长期看,新年度国内菜粕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仍难以改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远月菜粕期货贴水幅度较大,做多相对风险较小,而从基本面分析,菜粕毫无疑问具备牛市潜力。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年度,我国菜籽粕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029万吨,其中菜籽粕产量预计为994万吨,进口量预计为35万吨。该年度菜籽粕国内消费量预计为1030万吨,与上年度持平;出口量预计为10万吨。该年度菜籽粕供需缺口预计为11万吨。
  据海通期货[微博]分析师叶云开介绍,饲料厂当前库存较低,前期都不看好杂粕价格,现在尽管价格上涨也只能被动补库。“目前市场上菜粕资源并不是很多,菜粕价格走高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企业利润,不过近期下游肉禽价格回升有助于菜粕价格的传导”。
  现货偏紧的基本面支持菜粕期货走强,不过市场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宏观面风险首当其冲,最为直接的是资金面影响。业内预计,国内资金面偏紧的情况在6月底前难见明显改善,短期对投资市场形成整体压制;国际市场上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市场关注本周将要召开的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结果。
  此外,由于6、7月份国内进口大豆(,-0.11%)到港量大幅上升,豆粕(,0.09%)供应量阶段上升或对菜粕市场形成冲击。相关机构统计,6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690万吨左右,由于部分船期延误,实际到港量可能会超过700万吨,创下月度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菜粕1401合约受豆粕走势影响,波动性或较大。1405合约在季节性上强于1401合约,期价呈现升水格局。且在走势图形上,1405合约价位偏低,后期易涨难跌,可布长线持有1405合约头寸。”邓宁宁认为。
楼主发言:19次 发图:0张
  菜籽类每日评述:菜粕逢低买入,菜油暂且观望  期市评论上海中期 10:20我要分享 0  操作建议:国内菜籽主力1309合约在5100点政策性支撑位以上,偏强震荡,短多轻仓跟进,支撑位抬高至5150点;菜粕现货市场挺价格局不变,近月09合约接近托市指导价,市场追涨显谨慎,2600点阻力显强,多单止盈。主力1401和远月1405菜粕合约仍呈增仓趋势,期价回落跌幅有限,维持逢低买入;菜油缺乏上行动能,1401合约延续止跌震荡整理,暂且观望。
  现货供应紧俏 菜粕期货具备牛市潜力(图)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关闭日04:44来源:《证券时报》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大|中|小打印1   水产养殖备货旺季来临,菜粕价格稳步走强。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现货供需持续偏紧,步入旺季市场价格频频走高。背靠坚实的基本面,远月大幅贴水的菜粕期货有望走出一波大牛市。  重拾涨势的菜粕期货近两日表现抢眼。截至昨日收盘,菜粕期货主力1401合约收报2280元/吨,较前日结算价上涨30元/吨或1.33%。市场资金流入明显,主力合约当日增仓7.9万手至32.9万手,成交量亦有所放大。  上海中期分析师邓宁宁表示,菜粕期货昨日整体表现强势,后市易涨难跌。从盘面上看,虽然近月1309合约受现货支撑较强,但因国储收购在9月份临近尾声,且菜粕购销也逐步转向淡季,1309合约2600元附近接近托市价格,多头追多仍显谨慎。主力1401合约期价大幅增仓上行,表明多头看涨信心坚定。  现货紧俏是市场看涨期价的重要原因。据中华油脂网监测数据显示,6月17日江苏地区菜籽市场大体平稳,安徽地区菜籽价格总体稳中上涨,新季菜籽收购竞争激烈,湖北菜籽销售较快,目前收购挂牌2.50~2.55元/斤(水杂15%)。全国菜粕市场比上周均提高出厂报价,江苏、安徽报价元/吨(蛋白36%),其中安徽巢湖地区当地大平厂家菜粕成交2850元/吨,湖北公安中粮及老河口奥星新菜粕报价2900元/吨,涨150元/吨。  另据了解,中储粮日前已向各地收储加工企业明确通知,今年菜粕统一收购价为元/吨,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但平均售价在2630元/吨。  “虽然菜粕指导价格低于此前市场预估的2700元/吨,但在菜粕购销旺季,油企对菜粕挺价格局不变,6月份以来国产菜粕现货报价坚挺在2850元/吨左右,这给予期货市场继续逢回调做多菜粕的信心。”邓宁宁称。  夏季是下游水产养殖对菜粕饲料的需求旺季,短期内消费季节性趋暖将对市场形成很强支撑。而从中长期看,新年度国内菜粕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仍难以改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远月菜粕期货贴水幅度较大,做多相对风险较小,而从基本面分析,菜粕毫无疑问具备牛市潜力。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年度,我国菜籽粕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029万吨,其中菜籽粕产量预计为994万吨,进口量预计为35万吨。该年度菜籽粕国内消费量预计为1030万吨,与上年度持平;出口量预计为10万吨。该年度菜籽粕供需缺口预计为11万吨。  据海通期货分析师叶云开介绍,饲料厂当前库存较低,前期都不看好杂粕价格,现在尽管价格上涨也只能被动补库。“目前市场上菜粕资源并不是很多,菜粕价格走高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企业利润,不过近期下游肉禽价格回升有助于菜粕价格的传导”。  现货偏紧的基本面支持菜粕期货走强,不过市场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宏观面风险首当其冲,最为直接的是资金面影响。业内预计,国内资金面偏紧的情况在6月底前难见明显改善,短期对投资市场形成整体压制;国际市场上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市场关注本周将要召开的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结果。  此外,由于6、7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大幅上升,豆粕供应量阶段上升或对菜粕市场形成冲击。相关机构统计,6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690万吨左右,由于部分船期延误,实际到港量可能会超过700万吨,创下月度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菜粕1401合约受豆粕走势影响,波动性或较大。1405合约在季节性上强于1401合约,期价呈现升水格局。且在走势图形上,1405合约价位偏低,后期易涨难跌,可布长线持有1405合约头寸。”邓宁宁认为。  作者:沈宁
  三农直通车 & 财经 & 市场预测  近期豆粕价格大涨 菜粕有望乘胜而上  日来源:期货日报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有0人参与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近期美豆疯狂上涨的行情,对国内市场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与进口豆紧密相关的豆粕。豆粕价格大幅上升,也将引发植物蛋白粕在饲料需求上的替代效应,对菜粕价格形成提振。  在新季菜籽开榨,国产菜粕供应压力逐步增加的背景下,5月末菜粕期价依然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菜粕现货价格坚挺,短期供需紧张以及期价大幅贴水为上涨提供了空间。同时,近期豆粕价格大幅上升,也将引发植物蛋白粕在饲料需求上的替代效应,对菜粕价格形成提振。  菜籽油粕比回落或成趋势。过去四年,菜籽油粕比整体维持在3.5~5.5的区间波动,当前油粕比再次来到3.7的历史低位区域,考虑到加工企业行为和油脂供给总体宽裕的情况,预计今年菜籽油粕比仍有下跌空间。假设当前菜油现货价格维持在元/吨的区间波动,油粕比回落到3.4时,菜粕现货价格有望提高至3000元/吨,较当前市场平均价2750元/吨仍有250元/吨的空间。  替代需求提供支撑。同为植物蛋白粕的菜粕在饲用需求方面对豆粕价格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豆粕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饲用需求对菜粕的采购。从菜粕、豆粕过去四年的价比走势来看,菜粕价格与两者的价比在大部分时间内成正相关关系,仅2012年5月至8月间豆粕价格疯涨期间出现了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豆粕非极端行情下,菜粕对豆粕的饲用替代需求对菜粕价格的提振作用非常明显。目前菜粕、豆粕的现货价比正处于高位,在豆粕价格不出现极端上行的情况下,菜粕期货价格当前的反弹有望跟随豆粕价格走势。  U型期限结构的套利选择。目前菜粕盘面价格的期限结构呈现明显的U型,1307合约到1401合约价格呈逐步递减,但1401合约到1405合约价格逐步递增。同时,处于U型底部的相邻合约间价差较小,而处于U型两段相邻合约价差却相对较大。我们认为,菜粕的U型期限结构体现了菜粕最主要的水产养殖需求季节性特征,1月因气温影响水产养殖需求最差,而5—9月合约处于水产养殖旺季时菜粕价格相对较高。  这种U型期限结构为我们提供了菜粕跨期、菜籽压榨套利以及与豆粕跨品种套利的结构性机会。当看空菜粕/豆粕价比时,选择菜粕、豆粕1月合约进行套利的空间比5月至9月间合约的利润空间更大。反之,则应选择5—9月间的合约进行套利。在进行菜籽油粕比套利时,更应关注菜油、菜粕1月合约在当年10月至次年2月间价差的扩大。
  菜籽粕  目录  来源  感官质量及分级  菜籽粕的营养价值  动物对菜籽粕的利用展开  来源  感官质量及分级  菜籽粕的营养价值  动物对菜籽粕的利用展开  编辑本段  来源  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其粗蛋白含量应在32%以上,粗纤维含量应在12%以下。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的95%都用作生产食用油。目前油菜籽的常见榨油工艺有动力旋转压榨和预压浸出工艺两种,前者的副产物是菜籽饼,后者的副产物是菜籽粕。95型、200型、一次粕、二次粕、黄菜粕区别:  1、定义方式不同  95型和200型,是加工设备的型号,或着说是指榨油机的榨腔直径。不管95型的还是200型的榨油机,都是先得到的菜饼,二次用轻油浸提其中的残油,而后得到的菜粕。当然现在油厂用的生产设备,还有202、204型等预榨机,预榨出来的菜饼更厚,残油约为13-15%,然后经二次浸提后得到菜粕。因为95型的菜粕外观及内在品质不佳,油脂厂多称95型的菜粕为二次粕,而把其它型号机器生产出来的,称为一次粕。在市场上还有浸提菜粕和压榨菜枯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从而制成所谓的混合菜粕。  黄菜粕是油厂根据使用的菜籽的颜色来定义的,国内菜籽有黑色和黄色,由黄色菜籽压榨出的菜粕称为黄菜粕,由黑色菜籽压榨出的菜粕为黑菜粕。  2、加工工艺不同  200型菜粕是经过浸提或预压浸提而生产的,其营养价值较好;而95型菜粕又称油枯,是直接经过压榨而生产的,其加工简单,没有进行任何其他的处理,生产过程温度高,营养损失大,毒素较高。  项目  压榨  预榨后浸提  95型  200型  95型  200型  干物质(%) 91.1  9.7  88.9  89.1  粗蛋白(%) 37.1  36.9  38.6  38.8  粗纤维(%) 12.3  12.4  12.2  12.5  粗脂肪(%) 7.5  7.5  1.4  1.5  无氮浸出物(%) 27.0  26.3  29.1  29.1  粗灰分(%) 7.2  6.6  7.6  7.2  钙(%) 0.7  0.66  0.71  0.70  磷(%) 1.02  0.99  1.00  1.00  铁(毫克/公斤) 351.9  305.3  302.1  300.0  铜(毫克松斤) 2.4  3.9  3.9  4.0  锰(毫克/公斤) 54.5  46.8  54.1  55.3  锌(毫克/公斤) 113.2  87.5  84.7  132.1  赖氨酸(%) 1.35  1.43  1.06  1.13  蛋氨酸(%) 0.64  0.63  0.63  0.61  胱氨酸(%) 0.40  0.50  0.51  0.48  硫代葡萄糖苷*  iic(毫克/克) 4.07  5.58  1.5  2.53  ozt(毫克硫) 2.20  3.66  0.98  1.48  合计(毫克碗) 6.27  9.24  2.54  4.01  3.使用价值不同  95型的消化吸收、适口性等指标低于200型。200型菜粕较好,因为PS(蛋白质溶解度,即在一定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解的蛋白质质量占试样中总蛋白质量的百分数,它的值反应了蛋白质的可利用率。)95型味苦,蛋白溶解度低,适口性差。使用价值:200型菜粕&混合型菜粕&95型菜粕(油枯)更高  编辑本段  感官质量及分级  我国饲料用菜籽粕国家标准(GB 10375-89)  (1)感官形状:黄色或浅褐色碎片或粗粉状,具有菜籽粕油香味,无发酵、霉变及异味异嗅。  (2)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3)质量分级标准:一级:粗蛋白≥40%,粗纤维&14.0%,粗灰分&8.0%;二级:粗蛋白≥37%,粗纤维&14.0%,粗灰分&8.0%;三级:粗蛋白≥33%,粗纤维&14.0%,粗灰分&8.0%  菜籽粕的营养价值  菜籽粕的主要营养素含量  菜籽粕的粗蛋白含量36%左右,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含硫氨基酸含量高,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但低于豆粕,且精氨酸含量低。  菜籽粕的碳水化合物多是不易消化的戊糖,含有8%戊聚糖,粗纤维含量10-12%,因此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低于豆粕和花生粕的能量,但高于棉粕。  菜籽粕的烟酸和胆碱含量高,胡萝卜素、维生素D等含量低;矿物质中钙、磷、硒、锰含量高,但磷含量的60-70%属植酸磷,利用率低。  菜籽粕的抗营养因子  菜籽粕含有较多有毒有害物质,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如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腈,芥子碱,单宁、植酸等物质。不但影响日粮适口性、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利用,还可引起动物甲状腺肿大,抑制动物生长。  编辑本段  动物对菜籽粕的利用  鸡  在鸡的配合饲料中使用菜籽粕,应根据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制其用量。如摄入有害物质过多,则可能造成鸡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及肾脏上皮细胞脱落,肝脏出血等现象,表现为生长抑制,破蛋、软蛋增加,死亡率上升等症状。一般幼雏应避免使用菜籽粕,肉鸡用量在10%以下,蛋鸡、种鸡在8%左右。  猪  一般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籽粕在日粮中用量应控制在5%以下,母猪应控制在3%以下,而经脱毒处理的菜籽粕或新型“双低”、“三低”品种菜籽粕,其用量可到10-15%,但有可能引起猪体脂变软。  反刍家畜  菜籽粕对牛、羊的适口性差,长期过量使用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影响不如单胃动物严重。一般肉牛、奶牛精料的菜粕用量应不超过5-20%,10%的菜籽粕对肉牛的生长、胴体品质和奶牛产乳量、乳脂率无不良影响。
  中信建投:菜粕后市看好 低位大胆接买  
中信建投  生意社06月20日讯  一.市场概况  江苏  6月19日,江苏地区菜粕价格总体稳定。镇江市场上菜粕出厂报价280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常州溧阳地区菜粕货源甚少,惜售高报285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盐城红蜻蜓公司菜粕出厂报价275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南通地区油厂菜粕在2800元/吨,较昨日持平;东台地区菜粕报价在2800元/吨,较昨日持平。扬州宝应地区菜粕出厂报价2750元/吨(蛋白36%),持平。苏州地区菜粕量大成交280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南京地区菜粕价格报价在285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  安徽  6月19日,安徽地区菜粕报价元/吨,与昨日持平,滁州定远地区菜粕出厂价2750(蛋白36%)元/吨,马鞍山含山地区菜粕出厂报价2800元/吨(蛋白36%),合肥地区菜粕报价在2800元/吨(蛋白36%),走货困难。巢湖地区当地大平厂家菜粕成交在2850元/吨,库存不大。淮南地区36%蛋白菜粕报价在2750元/吨(蛋白36%),走货不快。芜湖地区厂家菜粕成交在2800元/吨(蛋白36%),较昨日持平,库存不大。  二.操作建议  菜粕1309多单逐步止盈换月到1401,主力合约1401逢低加买,着重在此合约重仓进场,中长线趋势多单不变,下方支撑2200,回调大胆加买,具体操作,盘中交流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
  6月20日国内部分地区菜粕价格发布时间:
  湖北  荆州地区菜粕2850元/吨。  宜昌菜粕成交2800元/吨。  武汉菜粕出厂价2900元/吨。  岳阳地区菜粕现货2620元/吨。  湖北大型油厂报价2850元/吨。  四川  新津地区95型菜粕报价2000元/吨,200型菜粕2600元/吨。  达州地区油厂95型菜粕2170元/吨。  四川德阳6月元/吨, 有成交的,但量少。  安徽  安徽地区国产菜粕:3100元/吨。  河南  郑州地区贸易商报价菜粕2980元/吨。  卫辉地区二次菜粕2850元/吨。  内蒙古  呼伦贝尔地区菜粕出厂价2550元/吨。  乌兰浩特地区菜粕贸易商报价:2800元/吨。  海拉尔地区菜粕贸易商报价:2880元/吨。  辽宁  鞍山地区国产加籽粕2780元/吨。  营口地区国产加籽粕2950元/吨。  广东  广州地区贸易商国产菜粕到厂价3150元/吨。  湛江中纺菜粕12月2400元/吨。  东莞地区富之源菜粕周末3150元/吨。  福建  漳州地区现货3100元/吨。  厦门地区菜粕2650元/吨。  福州地区菜粕3050元/吨。  陕西  渭南合阳地区菜粕2600元/吨。  江苏  南通地区油厂国产加籽粕3100元/吨。  南通地区加籽粕贸易商报价2900元/吨;成交好。  泰州地区菜粕2850元/吨。  江西  九江地区菜粕基本售完。  南昌地区贸易商报价:菜粕2840元/吨。  广西  南宁地区加籽粕贸易商报价2660元/吨。  防城港地区3050元/吨。  广西钦州地区2700元/吨。  广西贸易商3080元/吨。  云南  昆明地区菜粕元/吨。
  英国或将成为油菜籽净进口国发布时间:
  6月18日,英国联合油籽公司(United Oilseeds)称,2013/14年度(7月到次年6月)英国油菜籽产量可能降至150到200万吨。这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上年为256万吨。  英国可能四年来首次成为油菜籽净进口国,因为过量降雨导致油菜籽耕地积水严重,而作物也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据英国海关数据显示,截止到三月份,英国已经出口了约57.25万吨去年产的油菜籽,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9%。同期油菜籽进口量为1.62万吨。英国农业及园艺发展局分析师称,油菜籽作物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天气条件非常恶劣。  英国油菜籽作物成熟要比正常慢两到三周。一些农户种植油菜籽的时间比正常晚了一个月,因为去年九月份多雨天气耽搁了小麦收获,也制约了油菜籽播种。  英国气象局称,去年英国降雨量创下了历史次高水平,而今年春季的温度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最低。分析师称,英国一些农户在歉收的冬季油菜籽耕地重播了春季油菜籽,而春季油菜籽单产通常偏低。  据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称,200万吨的产量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150万吨的产量将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欧盟农场游说团体Coceral称,本年度英国将成为欧盟第四大油菜籽生产国,落后德国、法国和波兰。
  近日市场前期一致看空,美豆近月挤仓、远月天气炒作行情引出第一波涨势。5月美豆整月维持上扬走势,而国内豆粕、菜粕上半月横盘整理,主要原因仍是市场前期过分看空后市,饲料厂认为随着大豆大量到港和新菜籽收割,现货价格将逐渐回落。然而预期中的大豆集中到港一再推迟,因菜籽晚到、停机检修、收储政策迟迟未定等原因,菜粕同样面临现货供应紧张的情况。5月17日,美豆软逼仓及5月底天气炒作行情终于带动国内豆粕、菜粕上涨,终端采购商被动跟盘购买。  政策逐渐明朗,或支撑三季度国产菜粕价格筑底。6月以来,主导菜粕1309合约大涨的主要因素则是收储政策。据称,为防止进口菜油掺混进国储,中储粮很可能将统销菜粕。同时,中储粮曾建议企业菜粕售价不低于2700元/吨,据此市场推测与往年菜粕结算价远低于市场价格(去年为2150元/吨,之前三年多在1900元/吨左右)相比,此次统销菜粕价格将与市场价比较接近。  基于大豆到港压力,且各地报价普遍已超过2700元/吨,后期现货价格再度上涨空间不大,但因基差高企,盘面压榨利润仍处于较大亏损,菜粕1309合约仍会振荡偏强,除非国储托市收购政策有新的变化或与传言有较大偏差。  ICE加拿大菜籽跌破关键价位,有利于下半年进口,打压远月合约。前两周ICE加菜籽盘面在前期跟随美豆强势上涨后出现明显回调,主要因新菜籽播种基本完成,未受到之前不利天气的影响。受此消息打压,6月初加菜籽录得八个月来最大单周跌幅,上周,近月7月合约及主力11月合约分别跌破600加元及550加元的关键水平,有利于后期菜籽进口。目前进口成本约元/吨,菜粕1401合约将明显弱于政策支撑下的1309合约。
  1世界油菜籽生产情况  最近10年中,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除06/07年度出现同比减少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增长态势,08/09年度增幅分别达到15.27%和10.07%,2008/09年度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万公顷大关。自2007/08年度以来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已经连续4年保持增长,且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预计,2011/12年度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为3312.6万公顷,同比降低2.31%,但较2001/02年度的2328.7万公顷增长983.9,增幅达42.3%,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亚种植面积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最近几年全球菜籽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菜籽和菜油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欧盟使用菜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数量快速提高,不仅导致本地区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大幅增加,而且对进口菜籽的需求持续强劲,进而推动全球三大菜籽出口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菜籽种植面积的大幅提高。此外,中国政府加大对菜籽等油料作物种植的政策扶持力度,农户种植菜籽积极性明显提高,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持续增加;最近三年全球菜籽主产国天气状况相对较好也是导致全球菜籽产量不断增加的两个重要原因。  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中预测,年度全球菜籽产量将达6163万吨,较上年度的6055万吨增加108万吨,减幅为1.78%,较2001/02年度的3601万吨增加2562万吨,增幅为71.15%。过去十年全球菜籽产量同比增幅最大的是2008/09年度的19.19%,其次为04/05年度的18.56%和16.93%。  2011/12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增加主要得宜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的快速增加,但欧盟和中国菜籽产量下降,其中欧盟受春季干旱影响,油菜籽平均单产大幅下滑,同比减少超过6%,总产量同比减少8.7%至1880万吨,其中与德国减幅最大;中国主要因种植效益较低,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滑。
  2世界油菜籽主产国生产情况  过去10年,全球主要油菜籽生产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加拿大新增种植面积最多,预计2011/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将超过中国成为最大生产国。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为720万公顷,同比增长10.8%,连续第2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较2001/02年度的379万公顷增加342万公顷,增幅达90.22%,该国休耕地复垦是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欧盟27国的油菜籽种植面积从2001/02年度的416万公顷增长至2011/12年度的680万吨,增幅达63.5%,2010/11年度欧盟油菜籽种植面积曾达到创纪录的698万公顷,由于欧盟生物柴油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欧盟油菜籽种植面积仍将保持增长态势;2011/12年度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较2001/02年度的525万公顷增加175万公顷和33.33%。  乌克兰是过去10年中全球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幅最大的国家。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乌克兰油菜籽种植面积为85万公顷,较2001/02年度的10.8万公顷增长74.2万公顷,增幅高达687.04%,2008/09年度该国种植面积曾达到创纪录的138万公顷;俄罗斯油菜籽种植面积十年间增长2倍,2011/12年度达到80万公顷。澳大利亚油菜籽种植面积稳步增加,2011/12年度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175万公顷,同比增长8.69%,较2001/02年度的133万公顷增长31.38%。  欧盟是全球菜籽产量增加最大的地区。  2003/04年度欧盟菜籽产量只有1118万吨,2004/05年度大幅增加至1543万吨,增幅高达38%,此后两年,虽然欧盟菜籽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但继续增长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09/10年度欧盟菜籽产量再次出现大幅增加,2007/08年度欧盟菜籽产量达到183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27万吨,增幅为14.1%;2009/10年度欧盟菜籽产量达到214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45万吨,增幅为12.9%,连续六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与六年前相比,欧盟菜籽产量大幅增加了1027万吨,累计增幅达到了91.9%。2011/12年度由于德国等主要生产国受干旱影响严重,菜籽产量大幅减少8.7%至1880万吨,连续第2年出现下滑。  加拿大菜籽产量增加值最大国。2005/06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首次超过900万吨,达到948万吨,此后,菜籽产量虽然出现波动,但一直处于历史高位,自2008/09年度以来的4年中加拿大菜籽产量一直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2008/09年度曾一度超过中国位居全球第一。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将达到1320万吨,同比增加43万吨和3.34%,较2001/02年度的502万吨增长163.11%,增幅居全球第二,产量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的同时再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由于全球菜籽和菜籽油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加的趋势,预计今后几年加拿大菜籽产量仍可能会继续增加。  乌克兰是全球菜籽产量增速最快的国家。  1999/00年度之前乌克兰油菜籽产量一直维持在10万吨以下的水平,1/02年度菜籽产量超过10万吨维持在13-15万吨之间,但在3/04年度再次下降至10万吨以下,2004/05年度以来乌克兰菜籽产量持续快速增加,创下令世界各国震惊的速度。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04/05年度乌克兰菜籽产量恢复至14.9万吨,较上年度的5.1万吨增长近两倍;2005/06年菜籽产量达到28.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91.3%;2006/07年度菜籽产量达到了60万吨,较上年度大幅增长110.5%;2007/08年度首次突破100万吨,达到10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72.77%,进入世界菜籽主产国行列;2008/09年乌克兰菜籽产量再次突破200万吨,达到287万吨,较上年度大幅增长174.4%,并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全球第五大菜籽生产国。但之后两年受播种面积减少和天气不好的影响,乌克兰菜籽产量连续下滑。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乌克兰菜籽产量为150万吨,同比微3万吨,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印度菜籽自产自销产量位居全球第四位。  印度菜籽产量一直位居全球第四位,排在欧盟、中国和加拿大之后。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国内植物油产不足需的情况与中国十分相似,印度菜籽、大豆等国产油料主要用于国内榨油,几乎很少出口。但由于印度油料压榨行业发展十分缓慢,导致其很少进口大豆和菜籽等油料,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主要手段是,通过大量进口棕榈油、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受天气因素以及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变化的影响,2002/03年之前印度菜籽产量波动较大。1996/97年度印度菜籽产量曾经达到69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但此后几年菜籽产量大幅下降。2000/01年度印度菜籽产量只有373万吨,创下1988/89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2001/02年度印度菜籽产量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2003/04年度印度菜籽产量大幅增加,并达到680万吨的历史第三高位;2005/06年度印度菜籽产量创下了700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虽然07/08年度印度菜籽产量再次出现下降,但最近两年都保持在到640万吨以上的历史较高水平。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印度油菜籽产量为700万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较2001/02年度的450万吨增长55.56%。总体来看,最近几年印度菜籽产量出现恢复性增加后,变得相对较为稳定。  澳大利亚一直是全球传统的菜籽生产国。  受天气因素和全球菜籽价格变化的影响,澳大利亚菜籽产量和出口量变化比较大。1999/00年度澳大利亚菜籽产量曾经达到246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后菜籽产量一直未能突破200万吨,2002/03年度一度下降至87万吨。虽然2003/04年度澳大利亚菜籽产量再次大幅增加至170万吨的,但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尤其是2006/07年度的严重干旱,导致该国菜籽产量下降至57.3万吨的10年来的最低水平。最近五年澳大利亚菜籽产量再次出现大幅增长,2007/08年度菜籽产量快速恢复至121万吨,较上年度增长一倍多;2011/12年度产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50万吨,同比增长16.28%,较2001/02年度的176万吨增长74万吨和42.37%。只要不出现严重灾害性天气,预计今后几年澳大利亚菜籽产量将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3世界油菜籽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受油菜籽和菜籽油需求出现变化的影响,最近几年全球油菜籽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传统油菜籽主产区中国、印度和欧盟地区油菜籽产量保持稳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非油菜籽主产区的乌克兰菜籽产量增速放缓,其中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快速增加有望超过中国位居全球第二。2008/09年以前中国菜籽播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  但在这一年尽管中国菜籽产量增长14.4%至1210万吨,但加拿大菜籽大丰收,产量增幅达到31.7%至1264万吨,首次超过中国位居全球第一。过去2年中中国菜籽产量呈恢复性增长,一直保持在1300万吨以上,力压加拿大位居全球第一。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加拿大增加休耕地复垦计划,扩大油菜种植面积8.7%,预计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320万吨,再次超过中国的1280万吨。由于加拿大有大量休耕地和未开垦土地,只要菜籽种植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将能鼓励农场主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共计,而中国受种植效益较低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较低,且耕地、水等资源限制,大幅增加菜籽种植面积可能不大,预计未来加拿大菜籽产量将长期位居全球第一。
  乌克兰油菜籽产量增速放缓。  2001/02年度油菜籽产量达到13.5万吨,之后两年产量下降至10万吨以下。年度以来乌克兰油菜籽产量持续快速增加,创下令世界各国震惊的速度,2004/05年度乌克兰油菜籽产量恢复至14.9万吨,较上年度的5.1万吨增长近两倍;2005/06年乌克兰油菜籽产量达到28.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91.3%;2006/07年度油菜籽产量达到了60万吨,较上年度大幅增长110.5%;2007/08年度首次突破100万吨,达到11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83.3%,进入世界油菜籽主产国行列;2008/09年乌克兰油菜籽产量再次突破200万吨,达到290万吨,较上年度大幅增长163.6%,并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全球第五大油菜籽生产国。然而好景不常,最近几年乌克兰菜籽产量连续下滑,2010/11年因干旱影响产量仅有147万吨,仅为2008/09年的一半,回落至2004/05年度的水平,市场预估2011/12年度乌克兰菜籽产量将微幅增长至150万吨,多年的快速增长已经结束,预计未来近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增幅不会太大。欧盟油菜籽产量高位运行。  2009/10年度欧盟油菜籽产量达到214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45万吨,增幅为12.9%,连续六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与六年前相比,欧盟油菜籽产量大幅增加了1027万吨,累计增幅达到了91.9%。2010/11年度欧盟菜籽产量小幅回落4.6%至2059万吨,2011/12年由于欧盟最大菜籽生产国德国严重干旱,菜籽减产超过150万吨,法国、英国菜籽产量同样下滑,预计欧盟产量为1880万吨,同比减少8.7%,为过去10年最大减幅。由于欧盟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对菜籽油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而全球菜籽产量下滑,可进口菜籽来源有限,欧盟必须扩大自身生产能力来保障生物柴油消费需求,预计未来欧盟菜籽产量将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并将呈恢复性增长。
  油菜种植面积下降 僧多粥少油厂遭遇窘发布时间:
  恰逢人间四月天,记者随郑商所一行走访了湖北、湖南等南方油菜主产区。行至田间野外,放眼尽是油菜花,迎风绽放。  但通过考察,记者发现,湘鄂油菜种植面积普遍下降,随着种植面积的下滑,油菜籽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突显,这使得压榨厂商面临尴尬处境。  湘鄂油菜种植面积下降  近期,油菜正处于开花结荚的关键期,在湖北钟祥市中粮祥瑞的试验田里,种满了密密麻麻的油菜花。春风过处,摇曳多姿。  据钟祥农业局人士介绍,今年风调雨顺,4月下旬若无大的降雨,油菜单产或将略有提升。荆州市的油菜籽长势也比去年好,如果后期天气不发生重大恶化,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尽管长势颇佳,但钟祥、荆州,乃至整个湖北省的油菜种植面积却在下降。钟祥地区去年油菜籽种植面积大概在60万亩,而今年略降至58.5万亩。荆州地区油菜籽种植面积官方数据为378万亩,比去年增加7万亩;而据民间统计调查的数据是325万亩,比去年减少45万亩。  不独湖北,湖南近两年的油菜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减少。记者了解到,2011年湖南油菜籽种植面积,官方数据为1700万亩,而民间实际考察数据大概只有500万亩,2012年的面积预计同比减少10%.  为何油菜种植面积出现减少?湖北钟祥市农业局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小麦和油菜”抢地“竞争太激烈了,为了鼓励农民种植油菜籽,今年免费给农民发放油菜籽的种子。”  据中纺油脂荆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永生介绍,油菜和小麦“抢地”的原因包括:农村劳动力缺乏,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由于小麦基本可实现机械播种、机械收割,而油菜种植机械化的推广还需一个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小麦的收益相对较高。若以湖北油菜籽亩产300斤粗略计算,假设今年收购平均价在2.3元/斤,而小麦亩产800斤,收购价1.01元/斤,那么,湖北油菜种植收益为229元/亩,远低于小麦(360元/亩)。另外,湖北的小麦不用灌溉,还可省下种植成本。  “当1斤油菜籽的价格达到2.5斤小麦的价格时,农民就愿意选择种植油菜籽。”钟祥市农业局专家表示。  而作为收购菜籽的加工企业代表,中粮祥瑞预期每斤油菜籽的收购价位大概是折算成2斤小麦的价格。  “僧多粥少”油厂收购难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谈到收购菜籽环节,多家油厂的负责人均露出无奈神情。  湖北荆州地区有大约36家大小不一的油脂加工企业,其中6家属于较大型的,在这6家里,大型的产能可达1000吨/日,而较小型的产能也能达到300~500吨/日。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荆州地区抢购菜籽的现象较为普遍。大油厂收购菜籽采取一次性买断付款的形式;而小油厂可能采取先收菜籽,农民可选择先收款或者延迟按高市价收款的方式交付。目前,小油厂的生存非常困难,已经改变了以前的纯收菜籽再加工的模式,转由菜籽兑换油的方式经营赚取加工费。  “尽管公司与300多名油菜籽经纪人直接合作,但收购量起伏较大,最高年份收购达14万吨,而去年仅有几万吨。”中纺油脂荆州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无籽可榨使得菜油生产只能作为该公司的“鸡肋”业务,迫使企业追求大豆油、棉籽油等多元化加工,传统的油菜籽加工产地正在受到“外来者”的侵袭。  中粮祥瑞荆门公司也同样面临原料收购不足的尴尬境地。该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间,油菜籽收购量分别为15.5万吨、11万吨和10万吨,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  由于近年来国际油籽价格波动剧烈,对国内价格影响较大,油菜籽主产区的压榨企业收购风险加大。湖南岳阳鲁良新元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胡洋林表示,因为菜油企业只能收购压榨国产菜籽,但国内菜籽每年集中收购期只有1-2个月,企业拿2个月去“赌”全年行情,风险很大。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沈国成表示,长久以来,产业链源头油菜遭遇农民弃种、中间环节菜籽价格一刀切、下游环节压榨规模分散、货源短缺、终端菜油市场定价权失衡,已成为我国油菜籽行业的真实写照。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内油菜籽压榨工厂已达819家,年压榨能力超过5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在28%左右,甚至远低于大豆产能利用率的52%.  随着种植面积的下滑,油菜籽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严重,这使得压榨厂商面临尴尬处境。而由于油菜籽压榨效益不佳,菜油市场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导致压榨企业“见风使舵”,菜油品种做大做强仍需苦等时机。  专家称,目前,国民食用油消费的“三个油瓶中,两个拎在外国人手里”,要想摆脱“别人”的控制,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的油菜籽产业就不该沦陷,且必须在土地资源可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油菜种植的普及力度。  企业期待菜籽系列期货进一步完善  众所周知,由于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等功能,完善期货品种,大力发挥期货的功效,无疑成为现货企业的福音。目前,菜籽油期货已在郑商所上市,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菜籽、菜粕等期货品种也有望在今年年中上市。  记者了解到,企业对菜籽、菜粕的上市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现在大豆整个产业链条有完整的套保体系,但国内菜籽产业尚无。一旦菜籽和菜粕上市,套保体系将更为完善,企业可操作的空间和自由度将大大增加。  长江期货分析师童波表示,菜籽、菜粕期货上市,将与菜籽油期货一同覆盖整个菜籽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和投资机构。菜籽系列期货品种完善,可以避免仅有菜籽油期货带来的保值不便,它将更利于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利用期货、参与期货,更好地促进菜籽类期货品种功能发挥,更好地促进油菜产业发展。  以油厂为例,油厂可以在收购、加工菜籽的过程中直接在菜籽期货上进行保值,菜籽加工后可以直接在菜籽油和菜粕期货上进行保值,从而改变过去如何在菜籽油期货、豆粕期货上对菜籽、菜粕进行保值的困境。  美尔雅期货王春泉介绍称,一旦完善期货品种,如果菜籽油价格过高,菜籽价格较低,企业完全可以在期货市场上直接买保,提前锁定头寸。如果菜油和菜粕价格过低,菜籽价格高,说明市场采购菜籽存在较大风险,企业应该积极套保。同时,菜籽和菜粕品种上市,也给市场带来大量的套利机会,有助于活跃市场,增加企业操作的灵活度,更好利用期货市场。另外,菜籽和菜粕上市,也是饲料厂的福音,菜粕上市让饲料厂多了条采购途径和风险规避的手段,有助于企业控制风险,健康发展。  对于油菜籽期货的上市,也有现货企业负责人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不同地区油菜籽的品级标准不一,建议可以通过含油率、酸价(体现霉变情况)等等指标来统一标准。第二,菜籽保管较难,储存要求高,需要解决长期储存的问题。此外,由于南北气候的区别,期货可能对北方有利,这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菜粕现货市场简述发布时间:
  菜籽、菜粕、菜油间的关系类似于大豆、豆粕、豆油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当菜籽、菜粕期货上市之后可以与菜油期货一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保值工具,也可以像豆类系列期货产品一样进行压榨套利及主流的跨品种套利。hdk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若后期菜籽类进口量不断增加,在价格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进口类菜粕可能还会进入长江流域市场,那么国产粕的冲击将会加大。国产粕的深加工或许差异化竞争的一条道路。油菜籽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果实,角果较长,结荚多,粒本饱满。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为37.5%-46.3%。根据油菜的类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油菜籽经过加工后可以获得菜籽油和菜粕两种产品。  菜籽、菜粕、菜油间的关系hdk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作为一种油料,其主要产品是菜油,而菜粕属于副产品。从目前油菜籽加工制油的工艺来看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浸出法是用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取油方式。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hdk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菜籽经过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等流程后,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得毛油,毛油不能直接食用。菜油加工时,一般先压榨取油,然后将压榨后的饼粕通过浸出再取油。菜籽毛油经脱胶、脱脂、脱杂和脱水后,成为可以食用的四级成品菜油,四级菜油再经过脱酸、脱臭、脱色等精炼后,成为精炼油。一般企业加工的精炼油主要是一级油,一级油主要通过小包装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  菜粕营养品质分析及用途hdk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中国油菜籽加工生产的菜籽粕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蛋白含量高的优良品质,粗蛋白平均含量在37%以上,高于加拿大、欧盟等其他菜籽粕主产国的粗蛋白含量,加拿大、欧盟粗蛋白含量分别仅有35%、34.5%。  菜粕的产销区分布hdk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从菜籽流向来看,多数菜籽企业采取就近加工,就近销售产品。江浙地区每年从安徽、湖北和东北等地区调进菜籽,加工的菜油主要在本地销售,菜粕在本地及长江流域的湖南、江苏等地销售;川渝地区每年需从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地调进菜在本地销售,但四川却是菜粕的净流出省份,只要流向安徽等地;贵州、云南等地由于菜油产不足需,每年也从外地调进菜籽和菜油。内蒙等地的春菜籽主要调往浙江地区加工成菜油、菜粕后在本地及周边销售  近几年,随着南方沿海油菜籽加工企业的新建,菜粕供需市场开始发生变化。沿海油厂加工能力强,主要加工进口油菜籽。在这种情况下,进口菜籽压榨的菜粕和进口菜粕占据了南方的养殖市场,并逐渐的向湖南等长江流域占领。这样的结果是长江流域的国产菜 粕在进口粕的冲击下逐渐退出南方市场只能在长江流域销售。也就是说目前长江流域的菜粕已经很难卖到南方养殖市场了,长江流域的菜粕只能在长江流域销售了;若后期菜籽类进口量不断增加,在价格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进口类菜粕可能还会进入长江流域市场,那么国产粕的冲击将会加大。国产粕的深加工或许差异化竞争的一条道路。
  良运期货:菜粕冲高回落 短期不宜过分悲观  日 15:37
新浪财经 微博 我有话说  【外盘方面】昨日CBOT大豆(,-0.34%)11月合约上涨21.0美分/蒲式耳,收盘价1310.6美分/蒲式耳。ICE加拿大油菜籽(,0.29%)11月合约上涨5.0加元/吨,收盘价558.9加元/吨。  【国内方面】今日菜粕(,-0.40%)RM1309合约早盘开于2592元/吨,最高点2605元/吨,最低点2572元/吨,今日收盘价2576元/吨,下跌16元/吨,跌幅0.62%。  今日菜油主力合约OI401高位震荡,盘中大幅跳水。早盘开于8712元/吨,收盘于8680元/吨,下跌16元/吨,跌幅0.18%。  今日菜籽RS309以震荡为主,早盘开于5177元/吨,收盘价报5182元/吨,上涨2元/吨,涨幅0.04%。  【现货方面】今日国内油菜籽报价较昨日上涨。其中湖北报价5160元/吨,较昨日上涨60元/吨;湖南报价5180元/吨,较昨日上涨80元/吨;安徽、江西报价5100元/吨,分别较昨日持平。各产区均价为5198元/吨。  四级菜油报价较昨日基本持平,个别产区报价下滑。湖北报价9900元/吨,较昨日下跌350元/吨。目前各产区均价在9980元/吨。(四级菜油报价为各地分销价,国产四级菜油目前在元/吨左右。)  国产菜粕现货价格整体较昨日基本持平,个别地区小幅上涨。国产菜粕武汉、长沙报价2850元/吨,较昨日持平。目前各产区均价在2863元/吨,较昨日小幅上涨。(国产菜粕报价是国标二等菜籽粕价格, 蛋白含量37%以上。郑商所交割标准为四级菜粕,蛋白含量35%以上。)  【操作建议】今日菜粕近月合约冲高回落,现货价格仍在拉升,多个产区加籽粕再次站上3000元/吨高点,现货市场供应仍然紧张,对菜粕近月支撑作用较强。中储粮对于国内菜粕的统销动作仍然是近期关注的焦点。短期菜类品种整体表现粕强油弱的格局很难改变,而菜油主力合约今日盘中出现大幅跳水,颓势难改。短期来看,菜粕近月合约在小幅回调之后,如果现货价格居高不下,后期仍有上行空间,投资者不宜过分悲观,近月合约仍可以逢低买入操作思路为主。  大连良运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研发部
  新闻和评论都在说多
就是要落了
玻璃也是这样
比现货价格低
他也能往下砸
因为有人靠这个浮动在挣钱
  生存乃是王道
  Rm29多1手2590今日权益5800元  
  昨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网站更新发布《允许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国家(地区)产品名单》中涉及,暂停巴基斯坦、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有关加工植物源性蛋白饲料产品输华贸易。对日内菜粕走势略有支撑,但因允许进口加拿大、澳大利亚主要国家菜粕,因此,此消息对菜粕影响呈中性为主。  本周进口DDGS通关率提高,打压菜粕期价高位回落调整。但因油厂已预售大部分合同货,实际库存压力不大,整体菜粕现货价格仍坚挺为主。福建福州地区国产加籽粕报3-7月现货合同报2800元/吨;广州地区国产加籽粕贸易商报3-4月合同货元/吨,成交活跃,议价空间有限;防城港地区国产加籽粕3-4月合同货报价2800元/吨;内蒙古地区国产菜粕报价2800元/吨。  
  行情回顾外盘:周三,ICE旗下的加拿大温尼伯商品交易所油菜籽期货市场收盘大幅下跌,其中近期合约创下合约新低。截至收盘,3月合约下跌6.90加元,报收430.10加元/吨;5月合约下跌6.80加元,报收439加元/吨;7月合约下跌6.60加元,报收447.20加元/吨。周四国内菜籽类走势普遍收红,截至收盘,油菜籽1409合约收报4906元/吨,涨2元/吨,幅度0.04%;菜籽粕1405合约收报2578吨,涨2元/吨,幅度0.08%;菜籽油主力1405合约收报6866元/吨,涨26元/吨,幅度0.38%。  现货方面,国内主产区油厂菜籽收购价在元/吨之间,收购价格维持稳定,收购量不大,部分地区菜籽基本无货,厂家暂停收购,得等到明年才会再次压榨菜籽,现在转压棉籽;国产菜粕出厂价格集中在元/吨一线,行情稳定,部分地区无货;四级菜油出厂报价集中在8500元/吨,菜油行情止跌企稳,生产成本高企支撑其市场,部分地区无货。  天气方面,国内方面,冬油菜主产区西南地区东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广西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国外方面,油菜籽主产区加拿大大部有小到中(阵)雪天气。  小结:国内菜籽类期货走势较弱。技术上,油菜籽1409合约成交萎靡,我们不建议投资者进行交易;菜籽粕1405合约MACD指标死叉,盘面转弱概率加大,不过需要下一根K线确认,而持仓看,多方力量依旧不见明显减弱,因此,调整先看短线,中线则应继续维持谨慎;菜籽油1405合约缩量小幅收涨,但是依旧承压5日线,显示多头反攻力度不足,暂时维持短期止跌反抽的判断,因此短线投资者还可继续逢高抛空做短差,而基于目前如此低的价位,中线做多和做空的不确定性都比较大,建议稳健投资者等待企稳,我们认为加速探底之后,止跌时间点正渐行渐近。操作上,建议活跃品种RM1405在5日线附近轻仓抛空,继续反弹可加仓一次,突破2610止损。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豆粕菜粕价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