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率没看住,提超了,请专业帮我...

已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前面那句我理解 后面那句不理解"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固定资产如果提前报废 是否就是下面的这种情况?(对于因出售、报废等原因引起固定资产价值减少)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cc晨晨°OITg
固定资产在核算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元素有:原值 折旧 净残值等,每一项固定资产在购置的时候,都会相应的计算残值,这个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提足了折旧后,剩余的价值(废铁价)。有了这个概念就很好理解即使提足了折旧,一样会有残值,而不是固定资产为0.所以你上面的分录不仅适用于提前出售、报废的,也同样适用于提足折旧后出售、报废的固定资产。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今日新帖:2672 在线学员:22734
论坛等级:★学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9
相关知识链接:《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楼主其他文章
4399主题帖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实习生
回帖:11860
经验:77197
鲜花:<span id='flower75
金币:<span id='medal80
论坛等级: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回帖:4722
经验:11859
鲜花:<span id='flower4
金币:<span id='medal917
按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按照暂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在确定最后入账价值以后是不需要调整已计提的折旧保利公司日开始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工程按暂估价值820万元结转到固定资产成本。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日办理竣工决算,该生产线建造总成本为860万元,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6万元,采用直......烟烟在网校发表于 12:50:2380万a
学习改变命运
论坛等级: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7184
经验:21450
鲜花:<span id='flower7
金币:<span id='medal39
题目做做也就做做了,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问题。譬如,为什么要更改折旧年限。11月重新确定尚可使用年限5年,这就对先前确定的折旧年限做了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该固定资产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题目中好像没有说明。如果不是,那折旧原定的5年不正确,这时应该是会计差错了,应该按会计差错更正处理。如果是会计差错,那就应该追溯重述了。这种业务实务中也曾出现过。宝钢股份也曾将折旧年限做了调整,宝钢是按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的,而许多人士认为,这不应该是会计估计变更,应该是会计差错。所以题目有滥用会计估计之嫌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论坛等级: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会计员
回帖:7184
经验:21450
鲜花:<span id='flower7
金币:<span id='medal39
重大会计差错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宝钢1998年至200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38亿元、22.75亿元、29.92亿元、25.61亿元、42.72亿元、69.76亿元,而公司恰恰在业绩大幅上升的2002年和2003年进行了针对固定资产的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当期利润分别为6.35亿元和19.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变更的原因合理,也就是说如董事会报告所称“国外同类设备更新加快导致进口运输设备维修备件短缺和排污控制标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原预计使用年限与实际存在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公司为什么不在以前年度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呢?  退一步说,即使以前年度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现在才发现其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进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损益,而不是直接按未来适用法冲减本期净利润。这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看似均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的结果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宝钢股份选择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年度调减当年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确实掩盖了变更前折旧费用计提不足对公司以往会计年度表观业绩的粉饰作用。  变更前后数据的合理性  2003中董事会报告称:公司变更前年折旧率为9.6%-16%,全年折旧费用为4.87亿元;变更后年折旧率为9.6%-19.2%,应计入本年度的折旧费用为23.94亿元。仅此变更,公司的折旧费用就较变更前增加了392%,会计变更真有这么大的功效吗?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2001年至2004年上半年的运输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比率如图所示。  公司2003年折旧年限变更前的运输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6-10年,在其净残值率为4%的情况下其年折旧率应该为9.2%-16%,而公司的实际折旧比率在2001年、2002年和变更折旧年限前的折旧比率均不到9.2%(这是全部按照10年折旧的年折旧率,也就是理论上的最小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部分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或者是有一部分运输类固定资产已经提完折旧仍在继续使用?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而又不存在会计变更的情况下两种情况必居其一?。究竟是哪种情况,我们无法确定。  即使2001年和2002年中确有一部分运输类固定资产已经提完折旧仍在继续使用,也就是说2001年和2002年的折旧数据合理的话,那么2003年会计变更前后的数据的逻辑上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因为2003年折旧年限变更后的折旧额是变更前的近5倍之多。且不说公司的运输类固定资产只是有一部分的折旧年限由6年变为5年,即使假设该部分资产的折旧年限全部由6年变为5年,再进一步假设该部分资产变更折旧年限前已经计提了4年折旧,(在以上情况下变更前后的折旧差异是最大的)那么变更折旧年限后的2003年度折旧也只能是变更前的2倍,而绝不会达到现在的近5倍。也就是说,公司变更折旧年限前后的折旧额的差异是不符合数学逻辑的。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2001年到变更折旧年限后的2003年,宝钢股份这3年的平均折旧率为10.83%,这个数字在年折旧率9.6%-16%的区间内,也就是变更后从2001年到2003年折旧总额在合理范围之内,而此后按照2004年上半年推算的全年折旧率是12.04%,也在合理范围之内。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排除一种可能,公司前几年少计了折旧,在业绩大幅增长的2003年又补提这部分少计的折旧。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但这种可能也绝不能排除。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指出,错误包括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而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则属于舞弊行为。  虽然我们不能就此断定宝钢的以上行为属于舞弊,但是此项会计估计变更中的异常现象却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论坛等级:★学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
回复#29楼飞翔之旅的帖子我也想知道是为什么,对于竣工决算后期这个后期衡量的尺度是什么呢?
4399主题帖
论坛等级: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实习生
回帖:11860
经验:77197
鲜花:<span id='flower75
金币:<span id='medal80
会计培训 正保培训项目
  您尚未登录,发表回复前请输入学员代码和密码,或。
学员代码:
密  码:
59.151.113.82:Execute time :0.46固定资产的折旧分录做法,请帮我看一下对不对,如果不对请帮我更正!_百度知道
固定资产的折旧分录做法,请帮我看一下对不对,如果不对请帮我更正!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我是一名会计新手,我入帐时的会计分录是,请问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电脑一台价值3500元;那我计提折旧时会计分录;就把累计折旧提了还转为费用了,对吗: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是每个月都随着折旧而减少吗
提问者采纳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借?——错了;就把累计折旧提了还转为费用了:管理费用贷,对吗: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是对的那我计提折旧时会计分录:累计折旧这样才对 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到固定资产报废或处理时,才一起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我入帐时的会计分录是?固定资产是每个月都随着折旧而减少吗
那就是说固定资产这个科目不用每个月减少呗,只要把折旧计入费用就行了呗?
是的。固定资产这个科目不能每个月减少,累计折旧的金额也逐月增加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管理费用C: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入账第一个月不用计提折旧,你入账时的分录是正确的:D。计提折旧时只需要一个分录不考虑相关税金,另外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也不用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版最新资讯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基础工作做出了详细规定,但因各种原因所限,有些内容或未能包.....
【联盟知识库】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版权所有 & 【联盟知识库】 | 专注分享有价值、实用的生活技术和知识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资产折旧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