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与什么叫完全成本法法的比较研究》,

您的位置: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比较法在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差异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差异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在管理会计中有两种成本计算法,即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无论在理解上还是在应用上均有一定的难度。文章试从公式法和项目比较法上来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 【中图分类号】 F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02比较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表面上差异很大的事物间找出它们本质上的共同点;从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找出它们本质上的差异,即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的比较,认清事物的本质。管理会计中按变动成本法和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所产生的差异很有必要采用比较法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原因。因为同学们以前接触的只是按经济成分分类形成完全成本概念,而管理会计却把所有成本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由于概念上的转变和成本组成的不同,给初学者带来诸多的困惑。而通过表格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就很容易找出差异的原因。一、用比较法解释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定义变动成本法就是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计入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同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一样,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全部转销。而完全成本法即在计算产品成本时,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计入进去。用表格把两个概念比较如下:通过上表可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到变动成本和完全成本各自的成本组成。1.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全部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2.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包括全部的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 + 固定销售费用 + 固定管理费用 + 固定财务费用);而完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则包括全部的销售及管理费用(变动销售费用 + 变动管理费用 + 变动财务费用 + 固定销售费用 + 固定管理费用 + 固定财务费用)二、通过列表计算让学生懂得在变动成本下和在完全成本计算税前利润的方法和步骤为了方便比较,笔者在表上加上了序号和计算方法两列。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三、用项目比较法分析上述两个方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最终 =(1)-(3)-(4)-(8)-(9);而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最终 = A - F - H 经两表比较得:(1) = A = 销售收入;(4)+(9)=H=本期全部固定和变动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和。扣除相同部分后,产生差异的原因只能是(3)、(8)和F了。继续分析如下:(3)(变动生产成本)= 销售数量×按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单位产品本F (已销产品成本)= 销售数量×(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数量×按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单位产品本 + 销售数量×单位固定制造费用再抵销相同部分后剩下变动成本法下的(8)和完全成本法下的销售数量×单位固定制造用。下面继续分析如下:变动成本法下的(8)表示本期全部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的销售数量×单位固定制造用= (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单位固定制造用=期初存货量×单位固定制造用+本期生产量×单位固定制造用-期末存货量×单位固定制造用=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 + 本期全部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这样比较下来,完全成本法比变动成本法就多减了(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部分。从而得出两种成本法所计算的税前利润有以下三种变动规律:1.当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 = 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说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多出来的部分为零,这时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没有差异,是一个相同的数。2. 当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 > 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 ,则说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其费用多减了(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下确定的税前利润一定小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3.当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 ,则说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其费用少减了(期末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期初存货量承担的固定制造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下确定的税前利润一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四、结语通过公式推导和项目比较法比出变动成本法下和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如果存在差异,应该与期初、期末存货成本中所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有关,从而降低了分析难度,使该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避免课本中篇幅太大,引起学生厌烦的情绪。【参考文献】[1]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余绪缨.“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J].财会通讯,2001,(10).[3]毛付根.管理会计[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4]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讲主题的转变[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5]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6][美]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上一篇:下一篇: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9期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分析
【摘要】: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含义,确定损益的程序不同,并且各有利弊。本文将着重剖析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75【正文快照】: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含义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明慧;吴涛;;[J];当代经济;2012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阎笑非;[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黄慧芳;[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王炜;[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柯春萍;;[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2期
颉茂华;[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5期
宫昕璐;张媛;;[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4期
石友蓉;汪亚君;;[J];财会通讯;2009年02期
苏翔;周爽;;[J];财会通讯;2009年05期
狄为;;[J];财会通讯;2009年05期
王艳芹;;[J];财会通讯;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宇;;[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晓辉;[D];天津大学;2012年
冉秋红;[D];武汉大学;2005年
黄辉宇;[D];天津大学;2007年
刘朝阳;[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英;[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彭嵋逸;[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孙远明;[D];兰州大学;2011年
樊兢;[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单嘉;[D];河北大学;2011年
屠华;[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娄玲玲;[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蒋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高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刘昱熙;[D];湘潭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泓;;[J];财会月刊;2010年21期
高樱;;[J];经济师;2010年02期
李彩莲;[J];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06期
孙林;;[J];企业导报;2009年07期
冯弋江;;[J];商业会计;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招勇;;[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3年08期
沈洁;张田;王艳;;[J];北方经济;2010年12期
张亚红;;[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1期
廖晓莉;;[J];商场现代化;2008年27期
逢元东;;[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年04期
陈燕慧;余蓉蓉;;[J];财会通讯;2009年26期
李秀英;;[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王瑞华,刘荣梅,关开澄;[J];辽宁经济;2003年12期
杨化峰;郭景先;;[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28期
马群;;[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登洲;倪越星;;[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崔冽;;[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玲;[N];中国财经报;2002年
张晓杰;[N];财会信报;2006年
云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N];中国建设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宝成;[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宇;[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李晓楠;[D];天津大学;2007年
何星;[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张威利;[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王变梅;[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胡科;[D];中南大学;2006年
韩夏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宫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赵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毛亚恒;[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会计高手请问下“分析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讨论题怎样做?有举例说明更好!急救!!!_百度知道
会计高手请问下“分析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讨论题怎样做?有举例说明更好!急救!!!
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都 增长,所以要根据存货量与销货量进行分配,在完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固定生产成本 在管理会计的常规成本计算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 不为零的情况下。 摆脱财务会计传统思维定式束缚,首先用营业收入补 ,完全成本计算法一直居
销货成本与存货成本不同 于主导地位。 分的固定生产成本被期末存货吸收递延到下期。 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营业成本。当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必须 致两者的期末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 本被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记入当期利润表,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最终要表现为销货成本和 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管理会 和销货成本。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这就决定了变动成本法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有着很大的 完全成本法采用传统式的损益确定程序、竞争的加剧以及决策意识的 产品有销货与存货两种实物形态,全部的固定生产成 而设立的新模式,另一部分则作为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的传统成本计算模式 销货成本被记入当期利润表、制订利润计划和组织科学的经营决策方面的优势越来越 本被计入产品成本,在进行成本计算,固定生产成 本管理。而变动成本法以其在加强企业成 存货成本,重新认识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 4 损益的确定程序不同 的本质。两种成本计算模式对固定生产成本的不同处理会导 计理论认为,使一部 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在变动成本法下,不可能转化为存货成本 成本的构成内容,从而确定营业毛利、界定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两种比较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很大方面存在着不同。着重分析两种计算方法在理论上的差异以及在实务计算中的差异。
Abstract:
Variable costing method and complete cost method are two important methods in cost accounting. These two methods are very different in many way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t in practical calculation of these two methods.
作者单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122
年,卷(期):
Keywords: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