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国债,啥时候还会有?每年一般啥时...

购买国债逆回购一天的,周五买的,什么时候钱能到手(能转回银行卡上的),利率又是如何计算的啊-金斧子看后大家会知道什么时候再去买国债了。
前些阵子很多人都对国债趋之若鹜,原因吗?很简单,5年期国债利率6.15%感觉上真的很不错了,而且还没有风险。一时间,很久以来没人问的国债成了香饽饽。其实影响国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咱们的基准利率,或者说存款利率。存款利率涨了,国债的票面利率自然就高了,同样的存了利率降了,新发的国债利率也会随之下降。这一点大家都明白。
一说到债券肯定会提到债券的折价和溢价,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比如1年前5年存款利率3%,同时间发行的5年国债利率为4.5%,1年之后的现在利息上涨了,5年期存款利率为5%,发行的5年国债利率为6%了。那么就是说咱们现在能买到的5年国债为6%了。我想没人还喜欢4.5%的国债了。那么1年期发行的那些国债我们买的时候为100元,现在可能也就是95元了。因为过去的国债利率比现在的低,不值钱了。这就是债券的折价。反之,利息下调。我们再也买不到过去利率这么高的国债了,那些东西就成了香饽饽,受人追捧,自然100元买的可能现在卖110元也有人买。这就是债券的溢价。
其实债券不光是一种买了放那里吃利息的东西。他的价格也会随着很多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在这里估且不说如何去做债券的交易,单说我们什么时候去买国债最合适。
&&&&&在加息稳定之后可适当进行国债购买。1年中连续加息次数越多,购买国债年限可以越长。请不要在利息进入低谷后或在加息通道时依然选择国债,那样之后让我们骂国家玩弄老百姓。现在我们身边的投资产品越来越丰富了,没必要非找那一棵歪脖树。您说是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除美国国债之外,中国还能买什么?
伴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飙升,从2008年9月起,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国债的最大持有国。2009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约为200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国GDP的18%。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发达国家的最重要债权人。这一现象在经过媒体、分析师、和政客们的炒作和拔高后,成为诸如G2或“中美国”(Chimerica)等概念滥觞的重要论据。
关于中国增减持美国国债的动向,以及中国如何扮演美国最大债权人这一角色等问题,更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例如,在2009年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首次公开对美国国债的安全表示了担忧,并迅速引发了奥巴马总统的回应。再如,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可以将减持美国国债作为砝码,与美国在双边问题上讨价还价。又如,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将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局面称为中美之间的“金融恐怖均衡”,一旦谁主动改变这一均势,双方都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此外,最近克鲁格曼撰文指出,欢迎中国政府减持美国国债,宣称这甚至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并号召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打一场贸易战。
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国债与美元资产之外,可供中国投资者选择的币种类型和资产类型,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从币种多元化来看,除美元资产外,中国投资者可供选择的一大资产是欧元资产。但在投资欧元资产上,中国投资者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目前欧元的汇率风险并不比美元小。主权信用危机除在希腊愈演愈烈外,很可能继续扩展到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家。主权信用危机已经对欧元区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未来一段时期内欧元仍可能对美元显著贬值;第二,欧元区内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也非常有限。中国自然愿意购买德国国债,但德国却是一个对举借外债比较敏感的国家,德国国债供应量有限,且主要被国内投资者购买。希腊倒是希望中国投资者能购买其发行的国债,但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率还是一大难题。与美国统一、庞大的国债市场相比,欧洲债券市场是分散的,而且相比于银行系统规模有限。除欧元资产外,可供选择的只有英镑与日元资产了。英国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发主权信用危机的国家,因此英镑目前难以摆脱跌势。日本虽然政府债务高企,但同样绝大部分国债为国内投资者所持有,外国投资者能够购买的规模非常有限。
从资产多元化来看,能够对冲未来利率风险的,是美国股票;能够对冲未来美元贬值风险的,是原油、大宗商品与黄金。事实上,早在2008年年底,我们就提出了让中国主权投资机构大举投资发达国家蓝筹股的政策建议。当时的具体建议是,选择财富500强的股票,剔除金融类个股(当时金融行业的风险依然很高),每只股票购买3%-5%。总的投资规模为数千亿美元,能够显著分散中国外汇资产的风险;而且当时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估值很低,能够以较低价格买入。现在,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指数已经平均上升了40%左右,估值水平大幅提高,盈利空间有所下降。但持有更多的股权资产,仍应成为中国投资者多元化的方向之一。原油与大宗商品固然也是选择对象之一,但危机后原油与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显著上升。而且原油与大宗商品价格受期货市场投机影响很大,如果中国投资者持续购买原油与大宗商品的动向为市场获悉,则投机力量会迅速把价格抬升起来。黄金市场的问题在于盘子太小,即使中国投资者仅拿出1000亿美元来购买黄金,也会把黄金炒至天价。
简言之,对于一个拥有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主权投资者而言,除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之外,尽管我们能实施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可供我们选择的投资机会不多。预计在很长时间内,美国国债以及美元资产,都仍将在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何摆脱金融恐怖均衡?
中国投资者必须承认,我们已经不能彻底摆脱未来美联储加息的利率风险以及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了。中国规模如此巨大的外汇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其实是我们过去所选择的出口导向发展策略取得成功而伴生的副产品。如前所述,在存量上要进行充分的多元化,是非常困难的。要摆脱金融恐怖均衡,更现实的选择是双管齐下,一是在流量上抑制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二是在存量上尽可能地进行多元化。
要抑制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调整出口导向的发展策略。第一,中国政府应取消在外贸外资领域的扭曲型激励政策;第二,中国政府应加速国内要素市场价格的市场化,包括利率与汇率;第三,中国政府应该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
要在存量上尽可能地多元化,可供采取的策略包括:第一,在美国国债内部的多元化。中国政府应增持通胀保值类美国国债与短期国债,减持长期国债;第二,在美元资产内部的多元化。中国投资者应增持美国股票与企业债,减持美国国债;第三,中国投资者应在投资组合中增加其他币种资产的比重;第四,中国投资者应逐步增持能源与大宗商品的现货与期货;第五,中国投资者可逐渐增持黄金;第六,中国投资者可以考虑将降低美元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例如,允许外国政府、国际机构与企业到上海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熊猫债券)与股票(国际版),之后允许它们将募集的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后汇出国外,债券到期后再以美元购买人民币后还本付息等。</P
(本文来源: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8085条
评论3819条
评论3772条
评论2021条
评论1953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World Wide
中国不买美国国债能买什么?不久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上任以来首次访华。媒体称,盖特纳此次中国之行扮演的是一个推销员的角色:向中国兜售的,是近来急剧膨胀起来的美国国债。《纽约时报》就说,中国是否愿意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是盖特纳此行的“心头大事”。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中国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截止2009年3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总额高达7679亿美元,占美国可流通国债余额的13.5%。这些巨额的美债资产,面临美元贬值、债券价格和收益率下跌带来的双重损失。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仍继续增持美债,这令很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请确认此资讯内容来自
中国不买美国国债能买什么?奢华亚洲新闻社
中国怎么有这么多钱?自2006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来,外汇储备以月均两位数的速率增长,截止今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1953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1/4强。1、藏富于国的分配模式和西方国家的“藏富于民”不同,中国长期实行低分配、高积累的“藏富于国”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一部分未分配利润以福利性质分流,但随着市场化改革,住房、医疗等原本部分或全部由福利承担的领域进入商品领域,但原有的低分配、高积累模式却未作根本调整,政府负担减轻,开支却未相应增加,居民由于缺少了保障,不得不提高储蓄率,这造成政府财力的提升。
2、外汇制度使储备暴涨&国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复杂的结汇、换汇制度,这不但使中国绝大部分外汇流量控制在政府手中,还能对相当大部分非经营性外汇流入实行有效控制。如果从绝对量来说,中国总体拥有的外汇总量并不十分惊人,但正因为外汇管制,大多数外汇集中于国有,中国政府便很容易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虽然许多人士不断呼吁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但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要这种分配、管制体系一日不变,中国的货币和外汇积累速度,就会随着经济高增长率水涨船高。
做美国“头号债主”的巨大风险1、美元若贬值,中国财富缩水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掌握印钞权,如此庞大的美元投资,显然会令中国的外汇储备陷入身不由己的巨大风险:不论是投资者对美国债券丧失信心,或美国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大量发行新债,从而导致债券价值“稀释”,都会令中国财富缩水;而一旦美国祭起其屡试不爽的“印钞大法”,人为制造美元贬值,以转嫁自身经济和金融危机,最大债主中国自然首当其冲。
2、美国还在不断发新债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一趋势仍在扩大:一方面,美国为筹集救市资金,还在不断发行新债,相关资料显示,美国2009年和2010年发债规模将各达2.56万亿美元和1.14万亿美元,今年9月份前发债规模大约在7000亿左右;另一方面,中国虽抱怨不断,却仍然一再增持国债,而美国则在抱怨“借中国的钱太多”同时,又不断派出要员,游说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从希拉里到佩洛西,再到盖特纳,他们此前对中国的态度、立场相去悬隔,但此番来华,却无不用温和的口吻重复同样的话:再买些美国国债吧,这是最安全、最实惠的投资。
3、美债既不安全,也不实惠美国国债恐怕是既不安全、也不实惠的投资。这里并非要附和“阴谋论”者的论调,认为美国朝野处心积虑,要将全世界财富圈为己有,而是纯粹从事实出发所作的推论:美国政府已积累下11万亿美元的债务,还有四、五万亿的预算外债务承担,平均每一个美国人(包括初生的婴儿)负债18万美元,从某种意义上,美国政府早已“破产”,虽然其债券仍被美国评级机构评为AAA级,投资如此一个烂摊子,显然绝谈不上安全二字。那么实惠呢?美国国债回报率不断下跌,今年一月份跌幅高达3.08%,为5年来首见,10年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到2.5%,这一利率甚至不如国内普通定存。
不买美国国债,能买什么1、抄底战略物资?势必炒高价格以“股神”罗杰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主张,中国应“大胆抄底”,将外汇储备用于在国际市场购买战略物资,进行储备和投资。然而如此庞大的资金流量,和如此明显的投资意图,势必造成市场价格的哄抬,和国际游资的蜂拥而至,回顾近几年来铁、铝、石油等价格走势的轨迹,便不难明白这一点。此外,对一个国家来说,因为实物需要运输、储存,还会产生损耗和折旧,且流动性极差,因而投资实物的成本非常高。作为游资的代言人,罗杰斯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难理解,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但如此冒险,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2、向国际机构注资?恐受到他国抵制有人提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可用于向IMF等国际机构注资,并借机提升中国的发言权。事实上中国也的确有所行动,日前中国外汇管理局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购买至多500亿美元的IMF债券。然而这种注资本身受到相当限制,此次注资受到鼓励,是因为此系4月伦敦G20峰会各国承诺总额5000亿美元增资的一部分,即使如此,BBC财经仍然预计,中国扩大持股和发言权比例的努力,将受到欧洲许多国家的顽固抵制,因为中国发言权和控股比例的增加,势必意味着它们发言权和控股比例的下降。
3、购买收益高的金融产品?风险太高有人建议中国将外汇投放在收益率更高的金融产品,或直接用于控股,以获得更高回报;一些人进而指出,与其把钱交给美国政府,让他们去股市抄底,还不如自己去抄。这种想法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中国在金融投资的海洋里,只是个不谙水性的“新兵”,近几年的一系列失败投资证明,在高风险的市场里,中国的胜算并不大。国债是最稳妥的投资,因为国家政权发生无序更迭的几率很小。于是,剩下的选择无非就是买哪个国家的国债。国债的可靠性归根结底取决于发行国的综合实力。现在还有哪个国家比美国强大吗?
持有美债,“最不坏”的选择1、只有美国能消化这么多钱中国如此惊人的一笔外汇储备,除了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负债消费国,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难以消化,即使中国有意分流外汇投资,也难找到第二个有如此容量的、安全的金融投资市场。事实上,即使做美国“大债主”实际上帮了美国人的忙,美国仍有许多人并不放心,甚至总统奥巴马都免不了要惊呼“再不能借中国人这么多钱”,经济规模和举债规模远不如美国、甚至只是中国一个零头的其它经济体,又如何敢承接这样大的一个“金娃娃”?
2、美国和债主们利益一致尽管美国素有操纵美元汇率和滥发国债的传统,但作为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政府不得不付出努力,确保美元和美国国债体系的大体稳定,以维系庞大经济、金融机器的运转,在这方面,美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债主”们利益是一致的。投入美国国债固然要冒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但不至于如贝尔斯登债券持有者那样血本无归;借钱给美国政府固然要忍受“欠债大爷”的讹诈,但不至于如破产“大限”前的通用或克莱斯勒“债主”那样,面临要么把债券换成一堆废纸般股票、要么干脆连废纸都换不回的无情选择题。
3、中国不能抛售美债中国一旦大幅抛出美债,势必造成其它债主的恐慌,产生足以压垮债券价格的连锁反应,最终吃亏最大的,一是“欠债人”美国,二是“大债主”中国;即使捂着不操作,美国政府依旧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行事,该印钞就印钞,该增发便增发,中国仍无法掌控外汇储备的安全。即使真能抛掉全部美债,但在目前的国际外汇体制下,中国势必无法改变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现实,结果只能是既做不成债主,又保不住财富。尽管持有美债绝非好的选择,但在目前情势下,却的确是“最不坏的选择”。
如何走出美债困局?从长远来看,在国际上,改革国际货币体制、废除美元的一家独大;在国内,改变现有分配模式,实现“藏富于民”,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但这需要时间。从近期看,利用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利用中国经济发展后,中美事实上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之中这些便利条件,充分运用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争取“大债主”应有的利益和保证,是较为现实的。
中美经济目前已经是牢牢捆绑在一起了。中国固然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美国同样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大买主。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达14285.5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值的17.7%,而2007年这一数值约为21%。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确保美国的金融体系不至于陷入崩溃,同样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从长远来看,如果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中国的外币资产将不会像今天那样以美债为绝对大头。但在现有的国际经济格局下,拥有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短期内仍将继续坐稳美国的“头号债主”交椅。
World Wide
&&&&&&&&&&&&&&&&&
&&&&&&&&&&&&&&&&&
www. 版权所有
奢华亚洲: |
&&&&&&&&&&&&热点推荐:
2011国债利率表 国债发行时间
发布时间: 6:25:07 责任编辑:中国黄金投资网 字号: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民生银行T+D
黄金T+D,白银T+D模拟交易系统,最佳练...
中国黄金投资网提供免费的黄金行情分析软件下...
郑重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