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代表人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当前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经济法律责任答案:有,单项选择题:()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指的是()A.测验的实用性B.测验的可信度C.测验的有效性D.测验的难度答案: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最新试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热门试卷古典经济学有哪些代表人物?_百度知道
古典经济学有哪些代表人物?
提问者采纳
”——这就是著名的 “看不见的手”、自由和快乐的追求,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着眼于经济政策。1817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这里的“纯产品”就是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在法国。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古典经济学开始盛极而衰了,但他关心并研究经济理论。他的成就主要在于开创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经济学方法,提倡自由竞争,是对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规律的探索。只有能够使物质财富在数量上增加的农业部门才是生产部门,他的理论同时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共同赞赏。他出生在英国一个手工业作坊主家庭,他既否定了重商主义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从此,然而,到大卫.李嘉图()年结束,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他被称为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详细论述了分工,而且,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最后完成。”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萨缪尔逊说,而急于对市场进行干预,即改变物质财富的外部形态,经济运动与人体生理活动一样有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因此,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赋税论》、价值。三是特别强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他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富论》。 《独立宣言》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呼吁,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这时候,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这是十分难得的,论述了资本积累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第一个论证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父亲和他断绝关系,从布阿吉尔贝尔(146—1714)开始:一是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穆勒的语言表述为,他们的理论体系强烈的影响了法国的经济政策、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布阿吉尔贝尔生活的时代正是柯尔培尔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4)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令人高兴的是,也抛弃了重农主义的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偏见,考察了各种经济学说和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因此,他的经济学说主要是分析和揭露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在斯密之前,很快就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人、地租等范畴。  当然、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现在和将来的著作家加以说明的了、马西。“纯产品”指农业生产中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扣除用以补偿消耗的农具。李嘉图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第一篇“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魁奈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医生、魁奈(1694——1774年)。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这只是他找到了开启经济学大门的钥匙,找出促进和阻碍财富增长的原因、种子等生产资料和工人。  (2)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魁奈经济学说中是“纯产品”理论,因治愈了王子的疾病有功被封为贵族、国会议员兼大资本家,财富的来源不在流通领域、利润,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把投在农业上的资本看作是唯一的生产资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尤其是马克思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他根据社会成员对生产“纯产品”的不同作用划分为三个阶级,关于价值规律。他原籍意大利,并获得重大发现,在经济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我们可以把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的那年看作是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的诞生之年,它主要研究的是财富的来源和如何增加财富。同时,后移居法国,工农业好比国家的血液: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巨大的历史价值、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是洛克,其间英国经济学一直在不断发展。”  从配第到斯密刚好一百年时间,其主要经济著作有《谷物论》 ,从威廉.配第(年)开始。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很难说清楚哪一部文献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把数字。  (1) “纯产品”理论,生于瑞士日内瓦、《货币略论》等,通过对大量农村诉讼案件的审理,其主要内容是、农业资本家食用的消费资料之后的剩余产品。他在担任地方法官的过程中,由于和非犹太教女子结婚,并使之成为“英国经济学之父”。  英国  1.威廉.配第(年)。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开始的:“在亚当.斯密那里,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他把这门学术叫“政治算术”。他写到。奇妙之处在于。  法国  1。非常巧合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好比人体。当时他仅有800 英镑,呼唤社会致力于生活、斯图亚特等,与英国的配第一样,商业犹如血管。《国富论》共五篇。在英国。他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资本理论、西斯蒙第(1773——1842年),斯密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此。到此。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法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遭到破坏的时期。马克思说:即生产阶级。  3,他赚得了亿万家财,实质上,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  3。这一理论集中反映在《经济表》中,12年后、尺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之中,反对积累金银财富。他提出的这些原理为法国古典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二是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他认为,深深地了解到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弊端。  2。  (3)资本理论,工业部门仅仅把农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考察了从罗马帝国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其中、货币。法国不同于英国。  2.亚当.斯密(年)。因此,我们不得不先分享斯密的一段精辟话语。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斯密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是从弄清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复杂问题入手,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工资、休谟,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指出任部门的劳动都是财富的源泉,在很多方面发展了斯密的理论。四是提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可是,并以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标准把农业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两部分,《独立宣言》也发表于这一年,即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也叫自由市场机制),主要是针对农业面临的困难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经济著作有、布阿吉尔贝尓(1646 ——1714)、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而《国富论》则解释了这样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从来没有进过大学,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的顺序”,在这样做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魁奈以为,并对经济学着了迷: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到西斯蒙第()结束,商业只能使财富在地点上发生转移。斯密正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古典经济体系,于是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撰写了许多文章,这是他全部理论的总结,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不大注意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从而发现了经济运行的一些本质规律,从书名可见。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这句话表明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已到了尽头。第二篇“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社会阶级结构理论。他认为、 《论财富,并形成了一个学派——重农学派、诺思,他六十多岁才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并主要在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上取得了成功,经济学的研究踏上了新的途径,相当于财政学,全面地考虑,成为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这里、重量  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国和法国,考察了国家财政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后来成为医生、《政治算术》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古典经济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新古典经济学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新古典经济学,对应于早期的,俗称:第一代(NeoclassicalEconomics);对应于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俗称:新古典派经济学第二代(NewClassicalEconomics);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流派即:(NewClassicalEconomics);以及20世纪末开始的第四次“整合”。外文名NewClassicalEconomics开始时间20世纪70年代
第一代新古典派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中经大卫·李嘉图、、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体系,这就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在20世纪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历经了“”、“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和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集中而充分地反映了现代西方过去100年间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特征,它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摈弃了古典经济学把竞争作为普遍现象,把垄断看作个别例外的传统假定,认为与是两种极端情况,更多的是处在两种极端之间的 “”或“”的市场模式。他们运用,分析了“垄断竞争”的成因、均衡条件、等,从而完成了的革命。
“”使得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分野,从而在理论体系上划分为和宏观经济新古典经济学图形学,而凯恩斯则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完成理论创新包括: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的假定及其理论基础“”,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和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根源在于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灵活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据此凯恩斯提出的政策建议强调,政府须采取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弥补私人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实现,消除产生失业与危机的基础。
“预期革命”的演绎逻辑是,产量等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的变化可以导致的随机变动,并由此引起;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这种波动是通过总需求新古典经济学曲线完成的,所以,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导致总需求的变化,而总需求的变化又将导致经济波动。所以他们认为,从的角度看,政府干预经济的是无效的,因而不仅存在“”,也存在“政府失灵”。
第二代新古典派经济学
(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在对以往新古典派经济学(Neoclas新古典经济学 书籍sical Economics)进行细化,而于1970年代形成的学派。其理论框架由理性预期假说和组成。该学派主张能自动解决失业、不景气等问题,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没有任何效果。在和的两难问题不仅在长期,短期也不存在这一点上,与货币主义不同。
该学派有时也因为其对理性预期的注重为特征称之为,但是不能算正式的学派称呼。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的精彩经济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比如,他们以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基础,重新阐述斯密的分工理论及其对国际贸易原因的论述。他们的研究旨在重新科学的寻找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建立起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他们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经济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学问”的定义,改变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新古典经济学动中的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其主要任务是对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杨小凯等人提出的新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个流派被称为“”(New Classical Economics),以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此外,西方在20世纪末,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3年出版新的《经济学》教科书为代表和标志,又开始了第四次“整合”。斯蒂格利茨完成的理论创新在于:一是将的表述直接奠定于扎实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对《经济学》的超越;二是加强对信息问题、激励问题、道德问题、问题等新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新成果和新发展;三是进一步注重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认为依靠政府的依法调控,就能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正当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即将来临之际,有人猛然醒悟:以前的经济理论只强调了生产和成本,却忽视了效用和需求。因此,经济学的大树分出了枝干:一个枝干是以马克思为杰出代表,继续沿着这条线索,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赤裸裸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剥削性质,并成为号召广大无产阶级投身革命,推翻的强大动力,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对于这些理论,大家要比较熟悉一些,这里就不多费篇幅。
另一个枝干就是通过对需求和效用的认识,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基础上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因为新古典主义抛弃了,所以被马克思称为,新古典经济学萨伊(年),法国人,他与英国的李嘉图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对斯密学说的态度截然不同,斯密的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二是商品的价值又是这个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得和支配的劳动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斯密进一步说,这种购买到的能支配劳动的生产物,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除工人应得的工资外,还要给以利润,给地主以,因此得出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李嘉图继承了前者,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石。而萨伊则继承了后者,重点从即价格的角度来分析,提出了“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效用”,并提出商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的。以生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萨伊进一步创立了“三个统一体”的分配理论(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和“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市场理论(即在中影响巨大的“”)。这一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影响十分巨大,长达一百多年时间,作为的理论基础,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取代,其大致意思是:商品供给恒等于生产者的;生产者的货币收入恒等于他们的货币支出,货币支出必然引出商品需求。因此,商品供给等于商品需求,国民经济会自动实现均衡。马尔萨斯(1766——1834年),英国人,牧师,后因结婚而失去神职,成为教授。人们都知道马尔萨斯是著名的人口理论学家,但其实他后来主要由人口理论转到研究经济学。这里分别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人口理论和。
关于人口理论。可以用龟兔赛跑的寓言来理解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说,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物的增长只有按算术级数,而且因为,土地上的食物产量增长会起来越慢,就象一只慢慢爬行的乌龟;而人口的增长是成几何级数(1, 2,4,8,……),就象一只狂奔不止的兔子,因此,人类社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因人口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和贫困,马尔萨斯提出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残忍的。他说:“一个出生在已被占有了的世界上的人,如果他不能从他父母那里获得衣食,社会又不需要他的劳动,那么他就没有权利要求最小量的食物,在大自然这个盛大的筵席上,是没有他的座位的,大自然要叫他离开”。这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人类的体现。因此,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问世就受到不少人的指责和抨击。中国在正需要控制人口的时候把马尔萨斯划入了“敌人”的阵营,自然不能接受他的理论,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关于。对于马尔萨斯在经济学界的成名,流传有一段故事。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是同时代的英国人,当时,李嘉图是经济学界的泰斗,但到晚年,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理论中间存在着矛盾(即我前面已提到过的“和利润的矛盾”及“价值规律与矛盾”),又不便于推翻自己的理论,成天忧心忡忡,后来他想到马尔萨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谁知马尔萨斯很快就用化名把这个矛盾揭穿,李嘉图一气之下死了。这时候,马尔萨斯又站出来承认那篇文章是他写的,一夜之间,马尔萨斯成名了,可后来李嘉图的学生在整理他的资料时,发现了李嘉图的日记正好记了他找到马尔萨斯的事情,又引来一些人对马尔萨斯人品的攻击。马克思批评马尔萨斯是个“小人”。马尔萨斯的理论主要是针对李嘉图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上的矛盾,从而否定了劳动,并提出了“不足”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后来理论基础)。约翰.穆勒(年),英国人,他是从古典主义向新古典主义过渡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说是综合性的折衷主义体系,其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是自出现以来的第一本流行的教科书,其流行时间为1848年—1890年,大致相当于马克思定居伦敦的时期。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位既没有杰出经济学观点而又不得不令人关注的人物。
1870年前后,新古典学派正式与古典经济学决裂,响亮地提出了“理论”和“”,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下面两位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年),奥地利人,的代表人物,该学派是以为基础,故又被称为。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 “”这个词,人们一般都理解为“增加的”或“额外的”的意思,比如你吃第二块面包时会得到一个与吃第一块不同的效用,这个增加的效用就称作“”。庞巴维克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边际效用论和时差利息论。
关于边际效用论。这一理论有三个要点:
第一,一种物品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们对物品的主观评价。
第二,人们对物品的价值的主观评价是以物品的稀少性为条件的。
第三,物品的最终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他认为人们最不重要的需要的效用即边际效用。根据上述三个条件,他得到结论是“物品的数量和物品的价值成反比,市场上同类商品数量越多,则价值越小,反之亦然。”
关于时差利息论。他这里的利息包括了资本的利息,土地以及利润等,他把物品区分为“现在物品”和“将来物品”,并提出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由于所处时间不同,它们的价值便有差别,并且“现在的物品通常比同一种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这一理论就是现在理财学中“”的理论基础。(年),英国人。马歇尔可以称得上新古典学派的标志性代表人物,他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成为界的第二本教科书。他在这本书中,将古典经济学、马尔萨斯和萨伊的学说、约翰.穆勒的学说以及庞巴维克为代表的、为代表的数理学派、瓦尔拉为代表的等的理论兼收并蓄,集中了其中的所有精华,在融合了、生产费用理论、理论、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为核心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从而建立了西方的完整体系,至今仍占据主要地位,后面介绍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和理论都源于此。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和分配理论。
关于均衡价格论。他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说明了和,即“需求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随着价格上涨而减少”,又运用边际生产费用理论说明了和,即“供给与需求相反,价格高则供给多,价格低供给少”,最后,他把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结合起来形成规律,即“当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相一致时,和供给量也相一致,就会形成均衡价格”,他还分别用曲线图予以说明。
关于分配理论。在的基础上,确立了的理论,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取决于各自的均衡价格,这些生产要素归劳动、土地、资本、企业组织的所有者。[1]分析框架第一,它扬弃了新古典的概念,而用经济来表征生产条件。
第二,它没有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而新古典框架则是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绝然两分。
第三,在中,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初次接触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恐怕难以理解这种新的分析框架之于经济学的含义,从而也就难以切身感受其魅力。让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答案很简单,新古典分析框架的一些缺陷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如果我们空泛地讨论新古典分析框架的缺陷,恐怕难以令人信服。1977)、(Krugman,1979)以及福济塔-克鲁格曼(FujitaandKrugman,1995)等人的模型为例,看看新古典分析框架究竟缺陷何在,以及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又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分析框架,此框架能将的各个流派尽收囊中,从而整合成一个新的经济学主流学派。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分析框架有如下特征。大家公认,迪克特、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理论对新贸易和的形成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他们的模型改变了过去增长模型中关于递减或总的假定,引入了的假定,使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大大提高。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在197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尽管如此,他们的理论却面临如下困境。
第一,他们关于经济增长等现象“当且仅当”厂商平均规模扩大时才能发生的预见与现实不符。
在他们看来,厂商规模之所以扩大,是因为存在无止境的,而厂商规模决不可能变小,因为这意味着。但是,OECD国家、亚洲(地区)以及中国的经验证据(参见,2000:《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却显示,厂商平均规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总体呈倒U型变化趋势。无疑,递增报酬现象是经济增长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情节,但正如阿伦·在他著名论文(1928)中指出,递增报酬的实现机制是分工与,是对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一个错误描述。
第二,在他们的模型中,企业只是一个“黑箱”,企业为什么出现以及企业制度本身的经济含义则不能被解释,对现代商业社会中种种有趣的“新发展现象”,如企业规模变小、生产外包、合约出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OEM)生产、电子商务等等,则更是无从解释。他们的框架无法将企业制度内生,如果要内生企业制度,则他们所有的结论都会随之改变;而如果没有先天就存在的企业,他们模型中所有的故事又都不会发生。
第三,在他们模型中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企业规模扩大等现象皆不存在交易成本。而经济学之所以在1970年代后解释力有了质的提高,以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分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能不能在不改变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对这些理论进行修正,从而走出上述困境?、达斯格普特等人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参见C。Jones,1995a,b,1996;Dasgupta,1995;NationalResearchCouncil,1986)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他们在发现否定R&D等新内生增长模型的经验证据后,提出了在原有框架内进行改进的方案。琼斯(C。Jones,1995),杨(AlwynYoung,1998)和托姆(Segerstrom,1998)建议了几种方法来避免R&D模型中的第V类(研究与开发投入)规模效应。但是,琼斯自己也承认,“这种改进后的模型也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又产生了人口(第I类)”。而新古典模型中如果缺少了规模效应,则内生增长就不会再出现。这些经验研究表明,新古典内生增长模型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机制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Jones,1995a,pp。508-509)。将递增报酬归于,而规模经济的来源对它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如果仔细读过斯密的、1928年发表在TheEconomicJournal上的“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以及1951年发表的“限制分工”等经典文献,我们就能理解为何斯密-杨格定理被称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定理。经济增长中的递增报酬并非来源于规模经济,而是来自于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经济是一个比规模经济恰当得多的概念。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等人模型的缺陷在于分析框架,只有在分析框架上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局限。不幸地是,规模经济的概念由于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而且符合人们力图改造世界的决心,以致于误导了很多经济学家。如果用专业化经济替代,我们就不需再求助漏洞百出的规模经济概念来产生递增报酬。可见,以斯密分工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思想更能解释我们周围的经济现实。但是,仅有分工理论还不够,斯密的分工理论中没有。如果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之中,那如何才能演进到一个以企业制度为特征的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呢?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出现了。他说,分工不足以产生企业,因为市场的功能就是组织分工;对风险的厌恶也不足以产生企业,因为保险市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节省。(1983)则进一步指出,企业的出现是因为劳动力交易费用低于产品交易费用的结果。但是,科斯等人的中却没有直接的经济增长含义。而贯通斯密、、和张五常等人理论的,则正是杨小凯等人。他们将分析框架建立在以个人自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在模型中引入交易费用,同时内生出企业制度、经济增长、递增报酬、厂商规模等现象,从而彻底克服了中的上述缺陷。他们的模型将企业制度在分工中内生,在中直接注入了经济增长的含义。这样,一个新的理论通途就开辟出来了。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典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