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lm曲线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

第一章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章 收入―支出模型
第三章 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
第四章 IS―LM模型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六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第七章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第八章 通货膨胀理论
第九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
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
第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IS与LM曲线的由来,及其移动对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推导、IS与LM曲线的斜率、影响IS和LM位置移动的因素及其移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所谓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中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各经济变量的状态。
1、二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
根据前面的分析,二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可以表示为:
以上(4.1)就是二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
2、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
根据前面的分析,三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可以表示为:
I=I(r)=e C dr
S=S(y)=-α +(1-β)YD
二、IS曲线的推导
1、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从(4.1)可以看出,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一点。
设投资函数I=80-20r,消费函数c=40+0.5y,即储蓄函数为s=y-c=-40+0.5y,根据(4.1)式,于是有:
如果以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收入,则可得到一条反映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IS曲线。如图4-1
2、几何方法推导
(1)总需求―总供给法
根据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原理推导出IS曲线。
(2)投资与储蓄相等法(有两象限法与四象限法两种方法)
三、IS曲线的斜率
IS曲线则表示社会经济活动中产品市场出现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国民收入y与利率r之间变动的数量大小,实际上可通过IS曲线的斜率来表示。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曲线平缓,则收入对利率变动敏感;反之,则相反。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斜率为,所以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d、β、t的变化。
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d越大,则Y对r变化相应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β越大,则Y对r变化相应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t越小,则Y对r变化相应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西方学者认为,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倾向β较为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因而在决定IS曲线斜率大小的因素中,主要是投资的利率弹性d。
四、IS曲线的移动
引起IS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投资需求变动。当厂商对未来的经济前景看好时,其投资支出e会增加,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IS曲线就会平行地向右上方移动,其移动量等于自主性支出变动量乘以乘数。
2、储蓄函数变动。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而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即自发性消费α下降,则储蓄水平的提高,会以一定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下。
3、政府支出及税收的变动。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IS曲线移动的幅度等于增加的政府购买支出乘以乘数之积;政府增加一笔税收,则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4、净出口额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净出口额增加,其作用相当于增加了自发支出,因此,IS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移动的距离为净出口额的变动量乘以相应的乘数。
由于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都属于增加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都属于减少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因此,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表现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运用IS曲线分析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正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IS曲线的重要目的之一。
五、产品市场的失衡
在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这就是说,IS曲线上任何一点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表明产品市场实现了均衡的组合,而在IS曲线以外任何一点上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产品市场的失衡。
IS曲线外的任何一点均处于失衡状态,在IS曲线右上方的任何一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产品市场存在过度供给的情况,即S〉I,同时总需求〈总供给;而在IS曲线左下方的任何一点新对应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产品市场过度需求的情况,即I〉s,同时总需求〉总供给。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种失衡状态最终回复到产品均衡状态。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一、货币市场的均衡
所谓货币市场的均衡,是指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状况。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L=L1(Y)+L2(r)=KY―hr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供给为常数
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时,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只能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从(4.3)式这个等式中可知,当m为一定量时,若L1 增加,则 L2 必须减少,否则就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若国民收入增加,将使货币交易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总之,当m给定时,m=ky-hr就是表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二、LM曲线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推导出:在货币的供给m为既定时,用以表达货币市场货币供求达于平衡时的国民收入y与利率r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式。那么描述y与r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就称为LM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m=ky-hr,因此,LM曲线代数表达式就是:
由于LM曲线在图形上以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国民收入,因此一般用公式(4.5)式代表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从(4.5)式可以看出,要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如果以纵轴代表利率,以横轴代表国民收入,则可得到一条反映国民收入与利率间相互关系的LM曲线,如图4-2所示
三、LM曲线的几何推导
LM曲线的推导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两象限方法,另一种是四象限方法。
四、LM曲线的斜率
LM曲线总体来讲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货币总需求(L=L1+L 2 )等于既定货币总供给(ms=m)的条件下,国民收入越多,利率水平就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国民收入y增加时,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量L1
就会相应增加,在货币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只有提高利率才能使投机需求的货币量下降,最终使货币供给等于需求,即L=M。
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反映了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数量关系。从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4.5)式中可以看出,就是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
1、其它条件不变,h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小,LM曲线平缓,意味着利率较小变动,收入较大变动;反之,则相反;
2、其它条件不变,K越大, LM曲线的斜率越大,LM曲线陡峭,意味着利率较大变动,收入较小变动;反之,则相反。
西方学者认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一般变化不大,即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一般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就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
五、LM曲线的三个区域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根据不同利率水平下货币的投机需求大小,可将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三个区域。
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0或与横轴平行的区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有效。
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无穷大的区域。在此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另外,在此区域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由于古典学派认为,人们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所以被称作古典区域。
六、LM曲线的移动
从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我们可推出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
第一,货币供给量(m)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就会向右下方平行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是因为,在货币需求不变时,(包括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货币供给增加必然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货币供给量是指实际货币供给,也就是说,它是剔除了物价水平影响的货币供给。若是名义货币供给,还应考虑物价水平的升降对LM曲线的影响。
第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动,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的变动不仅会影响LM曲线的斜率,而且还会导致LM曲线的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h值增大,LM曲线就会向左下方移动;h值减小,LM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
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变化。同样,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的变动也会导致LM曲线的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k值增大,LM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k值减少,LM曲线就会向左下方移动.
在影响LM曲线移动的诸因素中,货币供给量通常是一个较活跃的因素,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往往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和国民收入,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
七、货币市场的失衡
在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这也就是说,LM曲线上任何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表明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而在LM曲线以外任何点上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货币市场的失衡。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前两节分别论述了IS曲线与LM曲线,在这一节中把IS曲线与LM曲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一、LM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在这本著作中,凯恩斯说明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与总供给相等的总有效需求。由于凯恩斯的理论在逻辑推理中出现了循环推理的矛盾:即利率通过投资影响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又通过货币需求影响利率;反过来说,国民收入依赖于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国民收入。为了解决循环推理的矛盾,凯恩斯的后继者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通过产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IS―LM模型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希克斯()在1937年发表的《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文中提出的,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在《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以及1953年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对这一模型作了解释,因此,这一模型又被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通称修正凯恩斯模型。此外,对这一模型作出解释,补充与发展的还有F.莫迪尼安尼在1944年发表《流动偏好与利息和货币理论》,克莱因在1947年写的《凯恩斯革命》,以及萨缪尔森在1948年写《收入决定的简单数学表述》等。
IS―LM模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与政策分析都是围绕这一模型而展开的。
二、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同时均衡
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知道,在IS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使产品市场实现均衡,在LM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使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由于在IS 曲线中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在LM曲线中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因此,把IS曲线与LM曲线在图上结合起来就会有一个交叉点,交叉点上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表明,在这一点上不仅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而且货币的供给也等于货币的需求,即这一点是使产品市场及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的国民收入。如图4―4所示:
图4―4中,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或IS―LM模型)
在图4―4中,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决定了均衡的利率为ro,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yo,这时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即在产品市场上有I=S,在货币市场上有L=M。
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一、IS-LM模型的失衡
当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正好是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时,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但如果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不是这一交点时,两个市场就无法同时达到均衡。换句话说,就是除了IS 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组合外,所有不在这个交点上的组合都是失衡点。
因此在四个不同的区域内,失衡状况各不相同,具体如表4-1.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失衡
(其中,ESG―excess
supply of goods,为产品供给过剩即I<s;EDG ―excess demand
of goods,为产品需求过度,即I>s ,ESM ―excess
supply of money ,为货币供给过剩,即L<M ,EDM-excess demand of money,为货币需求过度,即L>M 。
由此可见,两个市场的均衡是特例,而失衡是常见的情况。但经济一定要由失衡调整到均衡。这个过程可以是经济体内自发力量调整,也可以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析这种调节过程。
二、均衡的调节过程
(一)均衡的自发调节过程
当经济运行中出现各种失衡时,市场经济本身的力量将使失衡向均衡状况调整,IS不均衡会导致国民收入变动:投资大于储蓄(I>s)会导致国民收入上升,投资小于储蓄(I<s会导致国民收入下降。LM不均衡会导致利率变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L&M)会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L〈M〉,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调整最终都会趋向均衡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即一直至IS=LM为止。因此,IS=LM就是一般宏观均衡理论的均衡条件。
(二)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各种影响IS曲线与LM曲线位置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三大类情况: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IS曲线由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或税收减少而向右上方移动时,则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如果IS曲线由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购买支出的减少或税收增加而向左下方移动时,则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或货币投机性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减少而向右下方移动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反之,当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则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
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移动,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情况,则由IS 曲线和LM曲线如何同时移动而定。若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LM曲线同时向右下方移动时,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的变动则主要取决于IS 曲线与LM 曲线两者之间的变动幅度。
参考书目:
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2、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3、梁小民编著,《宏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4、(美)平迪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5、(美)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6、(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西方经济学答案[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西方经济学答案[1]
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IS-LM模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IS-LM模型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贸​易​辅​修​ ​宏​观​经​济​学​ ​陈​元​清​老​师​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8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查看: 4689|回复: 11
阅读权限150威望12 级论坛币3946339 个学术水平2264 点热心指数2731 点信用等级1963 点经验401628 点帖子9782精华在线时间57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百家姓王兄
积分 27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 &[原创论文]对IS-LM模型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IS-LM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也很有帮助。可以说IS-LM模型的形式并非只有一种,实际上应该有六种;所以当人们只用其中的一种探讨各种相关的问题时,必然会遇到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关键词:IS-LM模型,利率,收入。
& & 一、引言
& & IS-LM模型是一个分析国民收入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图示方法,最早是由希克斯在1937年发表的《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种解释》一文中提出的,后又经过汉森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成为了完整的IS-LM模型,所以这也叫希克斯-汉森模型。当然,最先全面研究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正是凯恩斯,因此可以说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学说就是凯恩斯理论或主义的核心内容。但因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一著作中对这方面的论述似乎很不完善,颇具争议,所以很多人就试图深入研究并重新表达出凯恩斯原有的结论。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除了希克斯提出的IS-LM模型的雏形之外就是汉森在1949年提出的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这个模型经萨缪尔森的改进后就成了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也叫汉森-萨缪尔森交叉图,或简称萨缪尔森交叉图。在此基础上经由新古典综合派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了完整的IS-LM模型,像是证实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好像发展了凯恩斯的学说。所以学者们一般都认为IS-LM模型高度概括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标准解释,在宏观经济问题研究方面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这里面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些问题,以便我们重新认识IS-LM模型。
载入中......
阅读权限150威望12 级论坛币3946339 个学术水平2264 点热心指数2731 点信用等级1963 点经验401628 点帖子9782精华在线时间57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百家姓王兄
积分 27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王志成2010 于
20:45 编辑
&&二、IS-LM模型
& & 下图(图1)就是一般形式的IS-LM模型,纵轴的单位是利率,横轴的单位是总收入或总产出。与需求曲线和供给需求曲线非常类似,IS-LM模型中的两条曲线实际上是由IS曲线和LM曲线绘在一起形成的。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商品市场的均衡,即I(投资) = S(储蓄)。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货币需求) = M (货币供给)。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对应于E点的国民收入(Y0)与利率(i0)就是同时能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具体数据,除此之外其它的各点都不会满足这种要求。这样从图上不难看出,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已知的即确切的话,那么其交点E就不难求得。
20:45:36 上传
& & 在这一模型中,IS曲线的方向始终向下,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较高的利率会影响投资的积极性,这样会使收入减少,所以较高的利率理所当然地应该对应较低的收入;反之,较低的利率应该对应较高的收入。与之相对应的是,LM曲线上的方向始终向上,其原因是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得到的“必然” 结果:即当收入提高时所需的货币量会增加,这会迫使利率上升,因而从货币的角度来看似乎较高的利率理又该对应较高的收入;相反,较低的利率应该对应较低的收入。
& & 作为一种方法或模型,这就像运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是要决定两种物品到底都应该买多少一样,那么根据IS-LM模型是否真的能够决定出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呢?同样与无差异曲线的分析结果有些类似的是,结论是如此地简单明了,经济学家用此也从未决定出真实的、又是可信赖的收入与利率的对应关系并付之与实际,顶多只能在理论上进行定性分析而已。
对此我们还可以这么思考,凯恩斯对马歇尔式的图示分析方法并非不熟悉,应该说是非常熟悉,那么凯恩斯为什么就没想到这种结果呢?或者说,这确实是基于凯恩斯理论的必然推论吗?因为这些问题都与凯恩斯的理论有关,所以我们要先分析一下有关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阅读权限150威望12 级论坛币3946339 个学术水平2264 点热心指数2731 点信用等级1963 点经验401628 点帖子9782精华在线时间57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百家姓王兄
积分 27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三、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凯恩斯认为:
& & 收入 = 产量的价值 = 消费+投资
& & 储蓄 = 收入-消费
& & 因此,储蓄 = 投资[1]
& & 这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只有当储蓄 = 投资时,它才处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状态中:其价格和就业都是均衡的,总收入也就可以确定下来。当然,就一个已经存在的经济体系来讲,这实际上是从定义到定义,并没有论证为什么非要如此均衡。之所以储蓄 = 投资,这是从两个定义收入 = 消费+投资和储蓄 = 收入-消费而来的,其结果只能如此。这就像凯恩斯说明的那样:“储蓄和投资系以如此的方式加以定义,以致它们在数量上必然相等,因为,对整个社会而言,它们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2]
& & 那么,这“必然相等”吗?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思考,把抽象的结果还原到具体的事实中去,这种相等究竟意味着什么必然的过程呢?
& & 很明显,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人们一定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生产,这就必然有了产值即收入;同时人们为了生存要消耗一大部分的产品,这就必然有了消费。余下的当然可以储蓄,所以其理论的最大储蓄额就是:储蓄 = 收入-消费。从统计的角度来讲,不考虑进出口问题,收入 = 产量的价值 = 消费+投资这一式子也成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两个式子都是关系式而不是方程式,其中的变量并不都具有惟一的对应关系。例如,在储蓄 = 收入-消费这一关系式中,当储蓄增加时我们不能反推一定是收入增加了或是消费减少了;只能说当收入-消费增加时储蓄一般会增加,反之则必然减少。同样的道理,在收入 = 消费+投资这一关系式中,我们也不能由收入的情况反推消费和投资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当投资增加时收入并不一定就增加;如果投资是亏损的,那收入就有可能减少。实际上这三个变量都有各自的独立性,只是在事后的数量上即统计上有这种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实际的消费+投资就是如此的话,那收入必然等于这一数值。换句话讲,收入是由具体的生产决定的,这与消费和投资有关但并非完全直接相关。例如,我们投资了某一数额,其收入就未必仅仅是这一数额,这还要视具体的生产结构和市场的变化而定。对此可以概括为,投资了一笔资金,所得很可能要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数额,其原因正是由生产的结构和市场的变化决定的。再比如,消费增加了一些(动用的是库存或储备),可同期并没有增加生产或不能增加生产,当期的收入就有可能减少。
& & 由此可见,凯恩斯推出的I(投资)= S(储蓄)只是一个关系式而不是恒等式或方程式,两者并不能任意决定。因此可以说,增加储蓄未必一定增加投资,只是随着储蓄的增加能为增加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大额);反之,储蓄减少了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也将减少;如果原因是消费在增加,那正可以刺激投资。具体情况到底任何,完全要看市场的变动情况。至于其中的相等关系,显然只有在事后的统计中才总是成立。这就像高鸿业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 的“译者导读”中总结的那样:“最终的定论是:二者时刻相等系指事后的或统计数字的相等,但这并意味着事前的或意愿的储蓄和投资的相等。事实上正是由于事前的或意愿的储蓄和投资的不等,所以才导致了事后的或统计数字的储蓄和投资相等于不同的国民收入的水平。”[3]
& & 因此可以说,笼统地谈论I(投资) = S(储蓄)很容易出错,在一般情况下两者确实并不一定相等。
阅读权限150威望12 级论坛币3946339 个学术水平2264 点热心指数2731 点信用等级1963 点经验401628 点帖子9782精华在线时间57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百家姓王兄
积分 27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王志成2010 于
20:49 编辑
四、新的分析
& & 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中,特别强调了有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问题:即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应该递减,并且边际消费倾向会低于其平均消费倾向。不过库兹涅茨用统计资料证明,1869年~1898年、1884年~1913年、1904年~1933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867、0.867、0.879,还发现长期内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一样,两者都相当稳定。这就与凯恩斯认为的消费“原理”相矛盾,所以成了所谓的消费函数之谜。如果把储蓄看成是某种意义上的为了“损失”的准备,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平均消费倾向应该是越大越好:即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应该是递增而不是递减才对。因为家庭储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支付得起像子女教育费用、个人医疗费用、退休养老费用等各种各样的“损失”,再加上一些其它的考虑节省下一部分收入而进行储蓄是必须的。如果收入高的话,相对来讲为此所需的储蓄占收入之比当然会小一些,这样有可能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适当提高。假设市场是稳定的,价格也是合理的,平均消费倾向也就没有变动的必要从而也就相对稳定。
& &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如果生产能力很高的话,这就意味着投入产出比比较大,即通常讲的生产技术含量非常高,此时对于维持一定的GDP来讲当然就不必再增加那么多的总储蓄(M2/GDP会降低),所谓的储蓄率应该是越小越好。正因为不必再增加那么多的储蓄,所以就能实现很大的平均消费倾向。试想一下,如果平均消费倾向不是87%而是67%,两者的GDP相同,前者的储蓄率会低一些,后者的储蓄率无疑会很高,但哪个国家或地区更富裕呢?单看收入是一样的,似乎后者的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会多一些,仿佛后者的发展潜力要更大。假设两者的生产结构相同,那说明这很有可能,即后者未来的发展潜力确实将更大一些;但要是生产结构不同,这就说明后者的生产落后,投资效率低,为了得到一定的GDP每年必然要积累那么多。当然,经过一定的发展后,落后的生产能力会提高上去,这也就意味着不必再增加那么多的储蓄了,平均消费倾向自然要上升到比如87%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储蓄率低而平均消费倾向高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在1980年之前平均约为8%,“但从1980年开始,储蓄率开始下降,直到90年代末,储蓄率很少为正。”[4]其实这并不奇怪,储蓄率为负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特别是以前没有)储蓄,像是把收入都花光了。只要储蓄率不是连年为负其总的储蓄额一定还在增加,只不过增加幅度要小一些而已。发达国家的总储蓄的绝对值都相当大,人均GDP就更高,这说明投资能力并不一定随着某几年的储蓄率为负而必然减弱。
& & 如果不恰当地认为总的投资必须与某一年所增加的总储蓄相等就会得出表面上看似非常正确而实际并非如此的结论,即形成合成推理谬误。例如,要是投资不足就不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事实却可能是:以提高生产能力为主的投资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提高效率的投资反倒会增加失业人数。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只在总量上计算投资的数额,那很可能因重复建设带来生产过剩并且也未必很好地解决失业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都是很聪明的,总会自觉不自觉生产一些不同的东西,由此也就基本上解决了生产与消费的对应问题。
& & 从储蓄的角度来讲,所谓的总储蓄不过是已经货币化了的记在账面上的资产,并不一定就代表着这一经济体的总资产。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假设总储蓄是46万亿元,这只是有账可查的或者说是经过了交易的资产或资本存量,显然这并不包括很多自然资源所值的货币数;这一货币数也没法估算,即便估算出来了也只不过是一时的数量。我们真的无法判断一片海域能值多少钱,但只要在此开采石油并为此投入了10亿元的话,那这一片海域起码有了10亿元的资产。因此可以说,通过投资到底能得到什么一定与具体的生产情况有关,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关。这要受到总储蓄的限制但不一定直接相关,而与利率就更不相关。比如,一间已有的地下室或车库可以用来存放物品,但要是经改造后用来开发跟计算机有关的产品那就不得了;很多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IT企业就是如此诞生的,一间房间加技术就远不止原来那么区区几千美元。
& & 当然,从一般的收支核算的角度来讲收入确实与利率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我们会发现,当利率较高时,往往对应着价格上涨的时期,即便是减掉较高的利率利润也未必会降低;有时反而会更高,收入当然会相应地提高。当利率很低时,这说明经济有可能是处在不景气中,价格往往呈下降趋势,即便是有了低利率的优惠政策投资利润也会很低,收入自然会相应地较少。因此可以说,IS曲线真要是存在的话,除了像供给曲线那样有一条方向向下的(静态的)还应该有一条方向向上的(动态的),这样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就是同方向变化的。如下图(图2)所示,其交点E0的意思为:高利率对应着高收入和货币膨胀。在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过程中,利率、收入和货币量就呈现出这种典型的变化特征。
20:49:51 上传
& & 如下图(图3)所示,其交点E0的意思为:低利率对应着低收入和货币紧缩。在一轮经济周期的下降过程中,利率、收入和货币量就呈现出这种典型的变化特征。
20:49:51 上传
& &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LM曲线,看看其真实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凯恩斯是这么具体分析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对货币总量M的需求的:“用M1表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持有的现款数量,M2表示满足投机动机所持有的现款数量。相应于这两种类别的现款,我们会有两种流动性偏好函数L1和L2。L1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L2则主要取决于现行的利息率和预期状态之间的关系。这样:M = M1+M2 = L1(Y)+L2(r)。”[5]
& & 对于M与r和Y的关系凯恩斯是这么认为的:“M的改变可以被认为是能影响r的,而r的改变会部分地通过M2的改变和部分地通过Y的改变,从而通过M1的改变导致出新的均衡。处于新的均衡位置,新增加的现款(新增加的M)在M1和M2之间的分配将取决于投资对利息率的的降低所作出的反映,以及收入对投资的增加所作出的反映。由于Y部分地取决于r,所以M的一定量的改变必然会使r具有足够程度的变动,以便使M1和M2所作出的改变的总和等于M的上述定量的改变。”[6]
& & 具体说来,根据货币数量公式,因为Y = M?V,凯恩斯认为应该用M1定义货币流通速度V,这样自然就能得到:L1(Y) = Y/V = M1。[7]
& & 这样规定就等于肯定了既有的事实,一定的国民在总产值或者说收入(GDP)当然要对应地发行一定的货币,可这到底是由高利率引起的还是由低利率引起的,问题也就无处可查。这就像高鸿业在注脚中说明的那样:“这意味着,凯恩斯认为,L1的形状基本上不取决于r(利息率),而是取决于Y(国民收入),也就是说:L1 = L1(Y)。”[8]
& & 对于函数L2(r)与r的关系凯恩斯已经明确地表示这很不确定,还要看“群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因此,一定量数值的M2和一定量数值的r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数量关系。”[9]只不过就像凯恩斯认为的那样:“虽然如此,还存在着两个理由认为:在既定的预期状态下,r的下降会导致M2的上升。”[10]当然,在静态当中或许如此。
& &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M也与利率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那也不是调控者的本意反倒成了一种被裹挟的结果。人们之所以认为LM曲线的方向是向上的,是基于一种并非真实的或者说想象的静态的假设之上了,“反映出中央银行有既定的M”控制政策,同时还得承认利率受供求关系影响。这样当收入增加时,所需的货币也会增加,由于货币增加(余额)是有限的,利率会随着对货币的需求而增加,于是收入与利率变动就是同向的。或者套用公式M = L1(Y)+L2(r)可以这么说明:当利率增加时,L2(r)会减少,这样L1(Y)就会增加,于是收入就增加。
& & 但问题在于,当收入增加时为什么要控制货币的数量而不是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地增加呢(需要多少就增加多少)?很明显,真要这样做在理论上根本就没必要调整什么利率。只不过现实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当对货币需求突然间变得很强劲时,这其实是因为价格上升引起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价格上涨那任由货币增加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人们又认为要想控制货币数量似乎调控利率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结果就形成了犹如想要拉住奔跑的马匹却不得不跟着“奔跑”的同步局面。可想而知,这不是什么正常的情况,即理论上本不该如此。我们用实际数据也很容易证明,当处在通货膨胀、特别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利率与货币数量同向增加但实际收入未必一定会增加。这样LM曲线要是存在的话除了有一条方向向的上(静态的)还应该有一条方向向下的(动态的),这同样会使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又变得很复杂。如下图(图4)所示,其交点E0的意思为:高利率对应着低收入和货币开始紧缩。在一轮经济周期的由上升到下降的拐点处,利率、收入和货币量就呈现出这种典型的变化特征。
20:49:51 上传
& & 如下图(图5)所示,其交点E0的意思为:低利率对应着高收入和货币开始膨胀。在一轮经济周期的由下降到复苏的拐点处,利率、收入和货币量就呈现出这种典型的变化特征。
20:49:51 上传
& & 如果把IS曲线用方向向上的(动态的)表示,同时把LM曲线用方向向下的(静态的)表示,也可以得到有交点的结果(如下图6)。但这已与原来的根据完全相反了,可结果的“均衡”意思似乎没什么变化。
20:49:51 上传
阅读权限150威望12 级论坛币3946339 个学术水平2264 点热心指数2731 点信用等级1963 点经验401628 点帖子9782精华在线时间57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百家姓王兄
积分 27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王志成2010 于
20:44 编辑
& &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用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不可能得到确定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因为它们原本都是被决定的对象,彼此到底呈现出什么关系还要看其决定性的因素将怎样变化。
& &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正是为了投资具体的生产。没有货币也不影响投资,只要用签了字的纸条代替物品就可以。当然,这种纸条在其功能上也就等于货币。因此只要投资本身具有必要性,那就非投资不可;货币不是问题,没有货币确实可以临时创造出任意形式的“货币”。此时除非把投资的必要性降下来,人们对投资的热情就绝不会减退。所以当需要额外增加投资即需要增加货币时,中央银行就会以它固有的能力责无旁贷地帮助投资者把货币印好并发行出来。作为一般银行来讲,当有人需要贷款时,只要抵押品可信,银行就不会寻找什么别的理由而不愿意把资金贷给对方。
& & 如果银行的资金贷得已经不够了,这很好办,中央银行正是在此时可以用贴现的方式发挥其功用——只要一般银行愿意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且又符合某些规定。货币是怎么发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以这种方式发出来的:即一般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额就是所增发的货币量。此外,政府发行的债券也是或多或少地在间接地增发着货币。当然,作为中央银行来讲,都会制定出一些规定以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阻止一般银行的有可能是不顾风险的“申请”。问题在于,还没等触及到这种像是上限的规定之前,仅仅在中央银行经常动用的像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的操作之内,增发的货币有可能早就超出了预期。因为一般的银行没有控制货币数量的责任,其经营目的同样是为了利润;只要有人愿意贷款,在规定范围之内,银行就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贷款服务。利率与贷款数额没什么直接关系,只与贷款时间有关。也就是说,不是利率高到不行了人们才会停止贷款,而是不需要再投资了即已无利可图了也就无须去银行申请什么贷款,货币会随着贷款的过度增加而自动增加,直到不需要再增加为止。只要是市场经济,货币就必须满足也一定能够满足需要;可惜的是,这也包括由投机形成的价格上涨部分的泡沫“需要”在内。如果中央银行真想控制住货币的数量,通常的那些工具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除非把“窗口”连同大门一关了事;或者像中国政府做的那样,对银行的贷款规模进行总量管理(但常常会轻易突破)。
& & 由此可知,投资的变动与利率并不直接相关,收入也与利率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谓的IS曲线和LM曲线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决定关系,自然其交点处的所谓均衡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另外还在于,这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想要用IS-LM模型决定出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定量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即便是进行定性描述的话,那也需要把上述的情况都分析到。
& & 如果非要用图示把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表示出来的话,可以用下图(图7)的方式表达一下。这实际上应是同一条曲线,而且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对于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确实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利率i 0,其它都是不均衡的,对应着这一利率收入Y0是可以自由变动的。只是当收入增加时,或者说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增加了,为了适应相同的价格波动所需的利率就相对会降低一些。
20:44:32 上传
--------------------------------------------------------------------------------
[1]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页。
[2] 同上,第82页。
[3] 同上,“译者导读”第16页。
[4]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374页。
[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5页。
[6] 同上,第206~207页。
[7] 同上,第207页。
[8] 同上,第207页;译者注。
[9] 同上,第207页。
[10] 同上,第207页。
阅读权限32威望0 级论坛币185 个学术水平5 点热心指数5 点信用等级4 点经验14517 点帖子478精华0在线时间188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24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悲催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I am new in learning economic,
It is strong.
阅读权限24威望0 级论坛币294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4979 点帖子163精华0在线时间27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4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难过签到天数: 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不过经济增长会带动边际储蓄倾向降低?
阅读权限32威望1 级论坛币38044 个学术水平27 点热心指数39 点信用等级24 点经验26231 点帖子1807精华0在线时间73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原创,顶起。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
阅读权限38威望0 级论坛币17546 个学术水平519 点热心指数524 点信用等级448 点经验10364 点帖子8838精华在线时间375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毕业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积分 139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5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我认为,王志成2010版主分析的有道理,对《通论》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所谓IS-LM分析,就是希克斯和萨缪尔森等人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庸俗化。
他们认为,只要用数学分析,就是发展了凯恩斯的经济学,
岂不知他们是在祸害凯恩斯的经济学。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阅读权限26威望0 级论坛币1614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7782 点帖子66精华0在线时间68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7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无聊签到天数: 2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偶尔看看III
太强大了!
三级伯乐勋章
三级伯乐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论坛好贴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s lm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