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人才网为什么这么多人移民能吸引这么多高质量的人...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IC人才网介绍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IC人才网介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6:37: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IC人才网介绍
官方公共微信究竟哪些原因阻碍了留学人才回国报效祖国?-人在职场-娄底人才网
涟钢开发区
涟钢开发区
涟钢开发区
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正文
究竟哪些原因阻碍了留学人才回国报效祖国?
作者:bianji&&时间: 08:31&&点击:1119
  娄底人才网():当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高层次人才。被称为“第六代”的优秀留学人才,能为国家开启何种新气象,备受社会期待。
  图片制作:杨大昕
  我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有关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
  当前,虽然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
  2013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已达109万人,其中,近5年回国的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7%,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归潮。目前,中央层面的“千人计划”已引进3319人,各地也纷纷制定地方吸引人才计划,已吸引两万多名海外人才回流。
  虽然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报告,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科研经费分配比例不合理是阻碍高层次科研人才回国的原因之一。不过,相比目前国外一些研究组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千人计划”等利好政策下,好项目得到支持的机会更大。她坦言自己就是国家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后,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于2004年底回国,时年27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回国后,她带领研究团队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多次赢得国际同行的推荐和好评,2007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我国科研硬件已经和国外不相上下
  中国青年报:您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博士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回国?
  王秀杰:我当时学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比较热门,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相关领域的人才都很缺乏。如果留在美国,我可以想象到未来20年的发展轨迹,在公司或者科研机构一步步做下去,最终做到终身教授。但我感觉即使能做到那样,也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总会有飘在外面的感觉。
  回国除了有文化上、精神上的认同感之外,我国发展很快,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更多,我不太喜欢风平浪静的人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和我爱人都希望孩子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希望她以作为中国人为自豪。所以我们就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觉得放弃了美国一些很好的机会?
  王秀杰:我觉得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批回国的留学生,他们才是放弃了很多机会,因为那时国内外的待遇相差悬殊。他们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回来就是为了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自身利益考虑很少。
  不过当时科研人员回国的待遇,虽然和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不会有太大落差。而现在在付出同样甚至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待遇比很多行业要低许多,并且年轻一代回国的生活压力比以前更大,所以很多留学人员在回国前会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生活质量、事业发展、做事的氛围等。
  中国青年报:您2004年回国到现在近10年,您感觉科技领域的海外人才回国的趋势有变化吗?
  王秀杰:愿意回国的人越来越多了。10年前国内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和国外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的科研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我们的科研经费支持、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已经和国外一些中等水平的科研机构不相上下。
  我认识的一些稍微年长的朋友也有回国工作的想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包括没有特别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能够获得的职位、待遇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等。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或子女教育等原因放弃回国工作,比如小孩比较大了,回来后不适应中文教育。
  住房压力是很多优秀科研人才回国的顾虑
  中国青年报:在招聘科研人员时,您感觉哪些社会环境因素阻碍了一些高层次人才回国?
  王秀杰:住房压力是很多人考虑的一个因素。像我国科研做得好的几个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只有个别大学有提供住房的条件。还有环境状况、食品安全等因素也会使一些人才犹豫回国。尤其今年北京雾霾严重,我们所原想引进的一位优秀留学人员就因为空气问题最后选择了留在美国。
  中国青年报: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到国内的科研管理体制问题,使他们犹豫回国。您怎么看?
  王秀杰: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确实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项目申请、汇报、审计等环节比较繁琐,新回来的科研人员会很不适应。我觉得影响较大的一点是,我国在科研经费上虽然投入很多,但是科研经费支出分配比例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在国外科研经费相当大的比例用于人员费,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允许用于人员费用支出的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剂购买等实验直接费用上。
  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总体来说比较低,没有能力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来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并且大部分科研经费最终的受益者变成了国外的设备研制公司和试剂的制备公司。比如同样一个博士后,在国内研究所或者大学工作和国外研究机构的工资相比会有四五倍的差距。所以,很多前沿的项目,国外是有经验的博士后在做,而我们这里是没有经验的博士生在做,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我们做了一项调查,78.8%的受访者认为人情关系复杂阻碍了优秀人才回国。
  王秀杰:我对这一点不是很认同。我回来这么久,没有为了申请项目去拉关系,但是我并不缺研究经费。也许有一些通过关系得到支持的项目,但是我看到身边那些兢兢业业的科学家的有价值的工作都会得到认可与支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外研究组都有经费紧张的情况,在我国好的项目得到支持的机会相对来说更大。并且国内无论单位还是科学家之间对归国人才的支持很多在国外是没有的。我回到中科院之后很有归属感,从研究所的领导到行政部门的同事,都对科研工作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比如申请项目时研究所的同事和科技处会给予建议,研究所会为新研究员在实验室安排、学生招生、和安家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这些都非常难得。
  国家政策应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国家推出“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措施,您怎么看这些措施的作用?
  王秀杰:我国通过“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政策在一些急需领域引进尖端人才,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自己也是“百人计划”政策的受益者。我觉得,在今后政策执行过程中,后继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好的计划要有更好的配套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在需要的领域引进需要的人才。而且,现在引进人才总的思路可能还需要一些适当的调整。
  中国青年报:有什么样的调整?
  王秀杰: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引进了很多优秀人才,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培养自己的人才。但目前的人才政策仍然主要侧重于引进人才,而针对国内培养优秀人才的政策很少。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的目的,已经不是因为国外有比较好的科研条件、能够接受更好的训练,而是如果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很难有相应的政策使得他们有较好地发挥专长和解决经济压力的空间。所以,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为国内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国青年报:如果一直待在国内,他们对国际前沿科学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吗?
  王秀杰:现在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交流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科学是无国界的,要做到国际领先不可能“闭关”,而是要知己知彼,才能找到突破口、引领新方向。青年人才不一定要去国外读博士或者做博士后,比如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短期出国交流、进修等形式,使得他们不需要在国外待很久就可以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或掌握最新技术,这样可以避免优秀青年人才的流失,也有助于提高研究工作的持续性。现在一些人出国使得在国内已经开展的很好的项目需要重新培养人才来接续,很可能导致研究成果失去了国际领先的机会,这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哪些因素阻挡了优秀人才回国?怎样才能吸引更多走出去的优秀留学人才回流?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智联招聘“智联调研”平台和“智引海外”全球人才招贤平台,进行的海归和留学生专项调查显示(1223名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参与),66.7%的受访者首选健全法制。
  优秀人才回国主要从事哪类职业?54.0%受访者选择“创业”
  80后留学生周然,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微电子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回到深圳从事模拟IC设计工程师工作。说起回国的理由,他表示:“在美国工作没有归属感,有回国大干一场的热情。”他认为美国自金融危机后,经济不太景气,失业率较高。美国的大环境虽然公平,但中国人还是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华人的圈子普遍较小。“在一些美国人眼里,中国产品还是廉价的代名词,我心里挺不舒服,希望回国为改变现状作一点儿贡献”。
  “真正想干事的人一定会选择回国。”智联招聘海外事业部总监孔晶晶也是一位80后,2011年从加拿大回国。虽然在加拿大时拿着高薪,生活比较安逸,但她还是感觉好山好水好无聊,再待10年回头看,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在国内,有能力有闯劲儿的年轻人很快会崭露头角,比如一些上升的创业型公司不会让员工熬年限,有很多破格提拔的方式,她的一位朋友33岁就做到了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国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热闹的生活,终于促使她回国。
  日本冈山大学社会学博士贾铁,在河南省信阳市创办了一家留学培训机构。他选择回国主要是家庭原因,“父母年纪大了,就我一个孩子,我不可能在国外漂太久”。他认为,现在中国对海外人才的政策很有吸引力。比如,留学回国人员在河南创办企业有免税政策,还会根据企业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给予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
  调查显示,46.6%的受访者感觉当前回国的优秀留学人才“较多”,21.4%的人持相反观点,28.9%的人表示“一般”。对于优秀人才选择回国发展的原因, “与亲友团聚”被排在首位(72.5%);其次是“看好中国经济增长潜力”(60.3%);再次是“很难融入国外社会”(53.4%)。接下来依次是:国外找不到好工作(51.9%);心理归属与文化认同(49.7%);拿不到外国绿卡或国籍(45.0%);国内就业创业机会多(33.9%);国内生活舒适方便(24.9%);报效祖国(22.2%);“千人计划”等好政策吸引(14.8%)等。
  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总体来说这几年回国的人才越来越多,他们和之前的海归相比有很大变化,比如原来学成回国去大学或研究所的人很多,而现在不少人选择去企业或者自己创业。他们在国外已经工作了一些年,看到国外市场的局限性,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在中国发展潜力更大,他们也看到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比较快,有很多难得的机会。同时,我国也出台了“千人计划”等鼓励人才回国的政策,给他们回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优秀人才回国主要从事哪类职业?84.1%的受访者首选“外企”;54.0%的受访者选择“创业”(41.2%);42.9%的受访者选择“合资企业”;40.2%的受访者选择“高校或科研机构”。其他职业领域有:国企(29.6%)、国际组织(28.6%)、自由职业者(25.4%)、民企(19.1%)、党政机关(12.2%)、国内非政府组织(8.5%)、事业单位(6.9%)等。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认为,当前留学人才回国在职业选择上有一定局限性:一是一些有固定编制的科研机构或者事业单位,用人指标非常严格,没有出就不能进,留学生想进去很难;二是留学生出国前选择学校、专业过分集中,国内相应领域人才饱和。还有一些人没有把回国作为最初的方案之一,回来之后难免有“摩擦”;三是一些留学生的择业观有问题,只瞄准一线城市。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大企业会转移到二三线城市,有的县级市求贤若渴,给出非常好的待遇,但是这些地方很难吸引留学生。
  调查显示,84.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优秀人才回国主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创业,12.2%的受访者认为是二线城市,2.7%的受访者认为是三线城市。
  78.8%受访者认为人情关系复杂阻碍优秀人才回国
  “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能身在其中去观察、研究并影响这个变革进程实在太难得了。”薛澜在1996年从美国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目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已有近50位全职教师,其中近一半是海归。
  薛澜坦言,现在年轻老师回国比起当年的自己要难得多。“我刚回来时分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在当时还算过得去,后来也分到了新住房。但现在有相当多的老师仍住在我当时住的老房子里。国内高校教师工资制度不合理,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北京房价又这么贵,一般老师的收入很难买得起房子。这些情况阻碍了一些优秀留学人才回国。”他还指出,近年来,也有一些学公共管理的留学生,希望回国后能够进入政府部门发挥所长,但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话语体系跟国内不同,参加公务员[微博]考试并不占优势。所以不少人回国后不能从事真正想做的工作。
  “国内房子、汽车太贵,与工资不成比例,是大多数留学生不回国的最重要原因。”周然说,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应届生在北京、上海的顶级外企里待遇一般在每月10000元~12000元,而在美国能拿到3~5倍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本土公司的技术与外国的差距更大,一些高端人才回国对职业发展不利。
  哪些就业创业因素阻挡了优秀人才回国?民调发现第一是“薪酬待遇比国外低”(71.4%);第二是“职业发展压力大、空间小”(60.3%);第三是“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49.7%)。接下来依次为:公平竞争和投融资机制不足(47.1%);企业文化不好(46.0%);行业领域开放不够(41.8%);政府干涉多服务不足(37.6%);学术行政不分,科研效率低(37.6%);对有关海归的政策缺乏了解(29.1%);职称评定有瓶颈(26.5%)等。
  即将从瑞士洛桑大学癌症与免疫专业博士毕业的程剑频,打算在欧洲其他实验室寻找做博士后的机会。她感觉80后博士生比较以前的留学生,更喜欢自由的科研环境和简单的人际关系。她有不少在国内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学,普遍反映难以全心投入科研项目,大量时间耗费在不相关的人际交往和行政事务上。另外,国内现有的食品药品公司极少自主研发,生物学博士进入相关领域工作的机会不多。从生活方面来说,欧洲福利健全,非常吸引人。以养育孩子为例,在芬兰女性带薪产假长达10个月,可领取正常工资的70%,并且工作位置最长可保留3年。还有,国内现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而欧洲国家整体环境优美,食物让人放心。
  哪些社会环境因素阻挡了优秀人才回国?78.8%的受访者首选“人情社会,关系网复杂”;77.8%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社会诚信度低”;75.1%的受访者感觉“生活质量低”。其他因素包括:法制不健全(67.7%);食品安全问题严重(61.9%);房价太高,买不起房(61.4%);自然环境恶劣(60.3%);户口档案限制过严(48.2%);退休养老难以保证(40.7%);子女入学难(36.5%);个人所得税过高(30.7%);计划生育政策缺乏人情味(30.2%)等。
  “虽然很多人抱怨国内雾霾严重、环境不好等,但是真正想回来的人不会在乎。那么多老外都来了,可见中国的吸引力。”在孔晶晶看来,各地对优秀留学人才的政策非常优惠,问题是没有找到真正愿意回来的人。一些政府或者国企最看重头衔,但国外的管理者一般要到45岁以上,这些人在华人圈子里地位相对较高,子女也即将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更希望陪在家人身边,没有太强烈的回国愿望。反而是35岁~45岁的人既有能力也有冲劲儿,相比之下更愿意回国,这些人需要的是平台。
  42.9%受访者认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回国
  “留学生并不全是人才。”桑澎提醒,当年高考落榜或者考不上好大学后选择出国留学的人不在少数;另外一些学生通过中外合作项目出国,很多学历都不被承认。他认为,优秀的海归一定能将国外先进的技术、思想和国际通用的行为规则等带回来,使国家产生向前迈进的动力。
  “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在《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高层次人才》一文中强调,如何将我们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智力密集型?要靠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而人才是指高层次的世界级人才,是那些在本研究领域、本行业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端领军人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以钱学森、郭永怀、钱三强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创造的“两弹一星”奇迹。如果没有这些高端人才,中国在尖端技术乃至国家安全方面可能会蒙受巨大损失!
  施一公提到,当前不少人把项目人才与高层次人才混为一谈。项目人才往往只在狭小的本专业项目上有独到见解,而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大学的优秀教授,往往既能从事前沿的科学研究,也可以担当技术总监,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国内往往把青年培养成专攻一面的项目人才。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是中国下决心真正重视高层次人才的时候了。
  调查显示,40.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需要更多像施一公那样的人才回国。42.9%的受访者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回国。
  在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招募海外人才的这两年,孔晶晶感到其他国家对优秀人才的争夺特别激烈,“我们去一些欧美国家招聘经常遭遇拒签,他们就怕我们把尖端人才带回来”。不过,也有一些非常好的学生回国之后并不被认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让她觉得是巨大的浪费。
  “吸引人才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薛澜说,当前国内已经有大量学成回国的人才,如果能创造很好的条件让这些人才脱颖而出,就是最好的吸引力。如果优秀人才回国之后出不了什么成果,国外的人就会认为环境可能有问题,所以改善国内人才成长的环境至关重要。此外,美国的移民(微博)[微博]制度在吸引高技能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也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一方面吸引自己的留学人才回来,另一方面也要能吸引更多国际优秀人才来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微博]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认为,香港吸引人才的政策值得内地借鉴。香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自由——自由的经济、自由的人才流动,很多大公司、好公司的亚太总部都设在香港。所以它能给人才提供好的就业前景,而且人才与公司签了就业合同之后,雇主就会去帮忙办理香港的签证,在他们合法居住满7年之后,可以自动转成永久居民,能享有很多福利,这样既有就业前景又有生活保障。 “人才是随着好公司流动的,好公司愿意在哪儿落地,人才就会流向哪里。”
  中国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国?66.7%的受访者首选“健全法制”;65.1%的受访者希望“改善自然环境,提高食品安全”;63.0%的受访者建议“开放人才引进领域,促进体制内外人才流动”;62.4%的受访者期待“实施与优秀人才配套的薪酬制度和考核机制”。
  其他建议有: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性服务 (52.9%);建立与优秀人才的信息沟通渠道(47.6%);完善科研管理体制(46.0%);放宽户籍限制(45.5%);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2.9%);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37.6%);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36.5%);保持政治稳定(33.3%);建立健全人才移民制度(32.8%)等。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一个创业者的自述,这就是互联网!&兄弟站:&&火星7号&/huoxing7&招管理员,有意者私信。&&&
#每日一站#新一代技能展示平台:一问一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郇坤
Site name:一问一答
Introduction:一问一答网是一个新一代技能测试、展示的求职招聘平台。用户通过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某一行业的一系列的问题,并通过量化的数据计算评判用户的知识技能水平,方便用户和企业之间进行更好的沟通。
Screenshot:
Product experience:1、不同于传统的招聘网站,不采用以简历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之间建立关系,而是通过行业问答真题形式测试出求职者的技能水平,一方面企业可以找到更合适的人才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品牌推广;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检测自己的技能水平、发现自己的提升空间、记录自己的学习进程。每月月底单项技能榜单TOP3的用户,会被推荐给心仪的企业。使求职招聘更加精准化,当然测试真题的编排与算法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在每个技能知识单元的测试里,网站会对用户的得分进行榜单排名。根据得分,用户被分成不同级别:0-300分是Beginner,301-450是Familiar,451-700分是Proficient,701-780是Expert,781-800分就是Master了。800分为满分。求职时,用户在网站的技能水平成绩可以成为证明自身水平的凭据。每个月,榜单排名前三的用户还能被网站推荐到心仪的企业。3、关于题库:来源应该是来自三方面,分别是行业专家和高校老师、企业内部HR面试题、用户UGC。就目前来看,其题库涉及的领域以及数量和质量都是很有优势的。目前每项测试大约包括100道题,每题只有60秒的时间作答,加上时间的限制以及等级的排名,使用户在做测试的时候会更认真对待以及对高排名的追求。4、运营方面:由于今年8月份才刚上线,用户数量还很少,关于站内的UGC引导以及讨论活跃做的并不是很好,当然通过对热门领域+榜单牛人的排行,还是很好的刺激了用户的活跃,而且还有注意到站内除了专业领域的一些测试真题还有一些娱乐性质的测试,如悬疑推理、海贼王、火影忍者、NBA等都是比较热的,使真题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还有一点非常值得说的就是其推广的策略,一问一答先后与像腾讯、德勤、英伟达、迅雷等公司进行合作,相继推出了&腾讯编程马拉松&、&德勤在线挑战&、&英伟达在线挑战&、&迅雷在线编程擂台&等比赛项目,对于早期积累用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就是因为腾讯给我发了一个腾讯编程马拉松的邮件在最下面看到的一问一答,才发现了这个网站的。5、如果你在找工作,或者想测试下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妨可以尝试一下一问一答!最后附上使用手册供大家参考。
&本文链接:
#每日一站#易评网
网站名称:易评网
网站网址:
网站排名:未被网站排行榜收录,。点击查看。
一、网站简介易评网是一个帮助人们快速了解数码、家电、办公等产品真实使用评价的网站。
二、网站介绍易评网是一个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商品评价的网站。用户可以根据商品种类、品牌、价格以及评价等内容多方面的了解各类某件商品的好坏。在易评网你可以将想要了解的商品添加对比,目前网站开通了数码、家电、办公等类目。易评网将用户的评论数据转化为各种指标的好评率、综合好评指数等直观的数据,让用户清晰的了解商品的好坏。
三、推荐理由通过口碑评论更直观的了解商品的好坏。
#每日一站#强大的医患关系问答社区:120健康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郇坤
Site name:120健康网
Introduction:120健康网是一个综合的医患问答、预约社交网站。
Screenshot:
Product experience:产品微观层面 1、注册很简洁,不繁琐,后续引导用户完善资料不够。 2、描述病情的关联与匹配相关科室有点小惊喜,体验很好。 3、提问之后索取用户手机号,一方面获取用户数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唤回用户。 4、提交完问题以后要是有推荐相关联的问答就更好了。 产品宏观层面 1、本质上讲120健康网是一个医疗健康的垂直问答社区,在医患方面上,依靠医生、疾病、药价、医院这些数据的强大的优势,可以短时间内构建一定的准入壁垒,在医方面的充足准备也就为患者在各方面的需求都有了相对应的功能满足,不过感觉做的太重了,整个产品的链条太多,对于一个成立仅不到两年的企业是否足够的精力去应对这些产品线,表示担忧。 2、产品盈利的几个点都很好的内嵌了进去,而且面对医疗的刚需来说,包括电话预约、海外就诊等几点收费用户都是可以接受,只是不知道转化率如何。&原文地址:
#每日一站#人人都是老师,共享你的知识:好知网!
Site name:好知网
Introduction:好知网是一个以视频分享为主的知识分享学习社区。提倡人人皆师,知识共享的概念。
Screenshot:
Product experience:1、注册顺畅,没有强制验证邮箱,既然是社区,注册后没有引导关注基于兴趣标签的达人用户,是否有欠考虑。2、一些小问题:视频播放没有记忆功能、视频进度无法显示时间、&学过了&按钮点击两次会取消课程、消息回复不便捷等,半年前就开始用好知,期间也经常和kent(好知 founder)交流,很多细节的东西都改的差不多了。3、比较喜欢的几个点:视频的笔记功能,很方便,但是编辑器功能还很简单,笔记无法分享到第三方和导出,这点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每日一拾&个人比较喜欢,每次签到都会看到一句名言警句,很多签到积分的网站都没有让我有去点的冲动,唯独于此。4、社区最重要的两点:内容和关系。内容方面没有问题,kent之前就告诉我他手里有很多内容库,一点一点的往外放,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几分钟网这点做的就很不错,虽然都是与优酷等视频提供商合作,但合作的层次还是有所不同,几分钟网在优酷有专门的专栏推荐、合作,当然前提如果流量上不去的话人家也不会理你。内容方面也看到了达人以及达品牌的作用,但是没有深挖掘,可能是运营上的引导不够,以致于这半年来我都没有看到一个达品牌的影子。关系方面,以达人和达品牌这类孔雀型用户带动UGC分享是对的,但是问答、小组方面做的还是很差强人意,建议加强一下相关活动方面的运营,前几天的光棍节这么好的机会还是没有看到有多活跃。(个中原因我表示很理解)说在最后:互联网创业的团队,大家没日没夜的赶产品,做运营,到头来用户来了,流量升了,钱倒是一点都没见着,这可能是大多数互联网团队的缩影,很多人都指望融资活下去。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坚持了一两年,钱花的差不多了,产品倒是做了不少,找了很久的钱,见了大大小小的投资人,就是不敢给钱,无奈只好转型做外包了。当然也有活的还不错的团队,就比如好知,好知的团队分两波,一波做接单做外包,一波做好知,这样组合的团队是可以活的挺好的,一方面靠做外包赚钱,然后再靠这个来养活自己的产品。这段时间找了不少人聊融资的事,类似好知团队的情况也见了几个,大家都不缺钱,也或者说是不缺小钱。和去年相比,很欣慰的是,互联网里的浮躁在慢慢褪去,很多人不再热衷抛头露面找钱求报道了,而更愿意踏实下来做产品了,愿这份踏实与好运可以帮助好知走的更远。&原文地址:
#每日一站#Lawdingo:提供法律咨询 方便用户线上寻找律师
在美国,倘若你想要一个现成的法律文档或者进行一些法律咨询,完全可以访问像这种类型的在线法律服务网站。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时候是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律师去处理一些的法律问题。公司要打造一个可以方便大众寻找律师的平台。登录这个网站后,用户可以结合法律领域和地理位置这两个选项进行相应的提问。这个网站会给出两种方案:一是支付28美元获得相应的解答,而是跳转到另一个页面,从一群律师中进行挑选。在第二种方案中,律师的排名是结合Yelp的点评和Lawdingo自家系统而进行的。用户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相应的咨询结果。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律师都会提供免费咨询的时间,超出的时间将会根据律师自己的设定而进行收费。
创始人兼CEO Nikhil Nirmel表示,虽然Lawdingo允许律师设定各自的费用,但是这个平台还是能够帮助用户减少费用的,因为很多律师提供了一些免费咨询时间。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接触到很多律师,并从中挑选一个价格最合理的。另外,Lawdingo的服务大大简化了寻找律师的步骤。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找律师,消费者先要打听相关领域的律师,然后预约,甚至山长水远地去他们的办公室。而通过Lawdingo这个平台,消费者找律师变得十分简便。在盈利方面,Lawdingo每个月会向律师收取一定的费用。目前这个平台已经积累了来自36个州共205名律师,完成了500个在线法律咨询,而查询提交也超过了1550个。目前这家公司获得了1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其中参与投资的人有Yodle公司创始人Nathaniel Stevens、Safe Shepherd创始人Robert Leshner、Google风投的Rohan Srinivasan和Causes公司的工程师Adam Derewecki等。Via:
#每日一站#丁磊亲抓,网易推出婚恋平台“网易花田” 【已更新邀请码】
&&曾经是网易V交友中心(缘分的天空)域名,而这个域名现在已经成了由丁磊亲自主抓、将在明天(11月8日)开始内测的新婚恋平台&花田&了。
婚恋网站这么多,网易为什么还要做? &花田&有什么不同?据我们现在了解到的,&网易花田&从今年6月份开始正式开发。它的主要特点是做真实身份的平台,&精准订阅推荐&异性,颇有&机器红娘&的味道。同时,&花田&并不是一个全民开放的平台,他们内测阶段会首先邀请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以员工福利的形式邀请单身员工入驻花田,提升员工幸福感。第一批合作的用户将会成为终生免费会员。&花田&还表示,他们并不像其他同类产品在用户间沟通上进行收费(其微博上写的是&沟通很重要,收费不厚道&)。而&花田&还会同步推出Android 和iOS的移动端应用。内测阶段的花田会首先开放5个城市,之后再逐步开放其他城市。从丁磊牵头&花田&看来,这将会是网易交友事业部非常重视的项目。而面对婚恋市场白热化的状态,团队认为网易依然有机会,他们希望&花田&能改变这一行业之前存在的问题,用网易的形象重新构建婚恋业务的形象。
文章补充:在网易日发布的《2012中国人约会调研白皮书》中,我们隐含地看到网易要做的&感情&产品区别于陌陌微信,而且似乎更想吸引质量较高的用户(其中结论包含&学历越高越能接受网络交友&等信息)。网易最近在&感情&二字花了不少力气。先是我们(基于已运营6年的网易同城约会频道),再到今天开始推出内测的&花田&,都和感情有关。两个产品的面向会有不同,也属于网易内部的良性竞争。
邀请码Update(11月8日下午更新):我们从11月8日开始,将分批进行独家邀请码的发放(邀请码见下方,先到先得),可复制邀请码到网易花田进行注册(右上角)。如果错过了,你还可以到网易花田官网申请内测及网易花田微博参与活动,将有机会获得邀请码(花田表示后台会有严格的审核制度,拿到邀请码的读者需要保证头像为本人真实照片,其余背景资料尽量真实完整,这样会更容易通过审核)。
1c691D587a8E13999eA7003f
0fE949934f6267761454c42F
c259B1a0319c33Bc109a73A2
fE53eC502100d1DceFb84Ae9
3bC352f25f6Fb4F66b236054
e925Ac4E94376bEc
16b12A72cA545e19b9C76b66
bBcCdAdA1e9C82aA
6.93E+79cFb964C65230bCeE
3c20C5592b4C7178d8Ac12A4
a1A83193c44E77aAfCe5Ac6E
0c0F2f5B2114aC3a951e483D
17703f74896fAb3CeBeB8487
8eF0cE6ccC9eD4dC1e9F8d81
9d8F4b74156fF2b3
f1AfE778d66C76bEe2B2eDfE
71cFc894115a9BdA34fDdF39
b1Ca2C3ed3A5eAaC
70dA7947&589c2B4de3685Fc8
1bEc0B43f565A7d7303c4194
847a00843f3F617a0b2C7f2A
bAb6Eb046b7EdFc1
#每日一站#Android应用分享社区Swably:利益归于用户还是开发者
Android应用如何盈利?在应用市场上架、推送、加入广告合作,应用内付费?但无论如何,一款应用最初时需要的就是获得用户。在&传统的&应用市场中成功&出售&自己的Android应用是开发者盈利最基本的方式。不过对于用户而言,应用市场或许并不是必要,更不是最好的选择。&应用分享社交平台Swably是一款Android应用,当然,目前也必须只能是Android应用。因为该应用的功能很简单,就是通过组建一个&社区&,给用户与用户之间架构一个平台,用以提供类似&P2P&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Swably谈论、分享Android 应用以及游戏。而很明显,目前iOS是不会给你实现这个模式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应用分享社区是由瞿人琦()和廖煜晴()两人合作开发完成的。此前,他们曾经开发过一款应用Bannka,这是一款早于Instagram就开发的图片分享应用。一个&双拼&团队,设计拼开发经济实惠,这次他们又撑起了一个创业项目。属于用户的分享社区Swably允许用户自由的上传或下载App和游戏,完全通过与好友分享体验,在这个平台上推荐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直接与用户交流,在使用前就能对应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分享应用,而不需要二维码或者链接等另行通过应用市场进行下载,缩短了一些使用的环节。
用社交模式分享Android应用,已经有许多相似的产品。不过在分享环节上,大多数产品分享给用户的仍然是各个应用市场的下载链接,而并非直接分享应用本身的安装包。而包括Swably在内的这种&端到端&直接分享安装包的方式,首先考虑到的是用户,或者说考虑到的是获得用户。而在这个分享方式中,必需要面对的就是非法版本的问题。那么这种分享方式在对用户拥有了足够吸引力同时,又是否会面对开发者的反感。类P2P的分享模式未必会伤害开发者虽然每当用户在分享一款应用的同时,该应用可以得到一次传播的机会,但是这款应用是否原作者最初的作品有难以得到保证。修改APK、植入广告、植入病毒,这样在分享和审核方面我们可能正在面对的是另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那么开发者仍然是这种分享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登入Swably时,用户可以通过选择Facebook、 Twitter或者Google+等关联帐户登陆,同时国内也可以通过微博等进行关联。在这个步骤中,个人的社交网络就成了整个分享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你不单单只能是一个分享应用的用户,同时你也能以开发者的身份分享自己的应用。在用户条款中,有着严谨的说明,如果你不是一款应该的开发者,你将不能上传一个付费的App。但同样,当开发者在社区中发现了自己开发的应用,可以申请认领,让自己的应用重新回到付费环节中。这种方式就是对社区分享模式的安全、合法性所做的一种补充。而开发者希望通过利用这种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营收,需要的首先是一个健全的制度。现在的用户已经拥有了分享的意识,需要的是一个分享的途径,以及为用户而构建的氛围。单单以评论和打分的制度已经不能获得用户的信赖,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同好者的推荐和点评胜过商家的千言万语。借助这种模式,开发者可以通过一个用户获取成本更低的模式去寻找自己的用户。相关下载:&
#每日一站#听懂网:基于sns帮助在华的外国人解决语言障碍
听懂网由毕业于世界著名院校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留学归国的青年才俊梁言和几位华裔朋友于2011年创办。梁言坦言创办听懂网的初衷来源于从小就被送去国外读书的经历。起初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深深的体会到了外国人在异国生活的诸多不便和对社交的强烈渴求,也是在那时他就开始酝酿创办一个 能帮助在华的外国人解决生活中的不便并可结识更多朋友的网站,让国籍和语言都不再是障碍,一个&都能听得懂&的平台,这就是今天的听懂网。
听懂网 听懂网的目标定位就是打造国内首家基于创新型的SNS 3.0(服务型SNS)模式发展的网站和&中国最大的外国人综合服务联盟&,运营理念是建设&覆盖全 球的一站式出国服务社交平台&,构建公益性的&中国国际志愿者服务组织&。面向的用户群体是在中国生活居住的外国人、想认识外国人的中国人、入境外国人, 未来扩展面向移民海外的中国人以及全球各个国家移民、使馆、院校、外企、协会组织。
创新SNS模式,撼动&巨头&根基曾服务于国内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听懂网副总经理吴擂表示:未来听懂网要打造成为以听懂网为载体,集成英文商户点评平台、人才招聘平 台、行业定制平台、游戏平台、DJ音乐节、婚恋平台、跨媒体宣传平台等,借助产业传媒平台和创新的营销手段,为在华外籍人员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也为世界各 地想要出国学习、工作或生活的人提供一个世界性的交流平台及线下活动平台,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寻找同伴、克服与出国相关、国外生活的种种难题。与此同时, 网站还将汇集大量各国最新实用信息,让用户不必费力搜索即可&一站式&解决各种疑难困惑。借助社交化的问答、帮扶模式,用户还能找到有相关经历的&海外达 人&,甚至找到能帮助自己的海外团体。据笔者侧面了解,听懂网作为创新服务型SNS网站的代表网站已经受到多个天使投资人与基金公司的关注,而其手机客户端产品(包括Android和ios客户端)目前也已上线运行。小编觉得,以听懂网为代表的此类专注于特定人群与特定需求的社交网站,今后也有望成为互联网初创公司与Facebook、Twitter等&巨无霸&在 SNS领域分一杯羹的突破口。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掀翻Facebook的潜在力量,成为在这一领域内的佼佼者,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每日一站#SegmentFault:构建专业的程序员问答网站
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推动了新一波程序员的快速崛起,SegmentFault(以下简称SF)网站的创始人认为,SF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且团队有志于将其做成国内最为专业的程序员问答网站。
(图1:程序员崛起)
(图2:创始人团队)
  DoNews 11月1日消息 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推动了新一波程序员的快速崛起,SegmentFault(以下简称SF)网站的创始人认为,SF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且团队有志于将其做成国内最为专业的程序员。
  聚焦群体
  随着Quora、StackOverflow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问答网站的模式近年来也开始在国内走红。不过相较起步较早的知乎等问答网站,SF的特色在于从上线伊始就确定了聚焦原则,定位于做专业的程序员问答社区,帮助开发者群体解决技术工作中最具体和实际的问题。
  介绍,SF的四个创始人之前都是标准的Geek,一时心血来潮做了SF,在不断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发现,SF的模式可以在网站架构、信息组织、问答呈现方式等环节上做出更多优化和延展,因此他们下了决心、抛下工作、从不同的城市聚集到杭州,开始全职做SF的项目。
  认为,开发者群体是互联网一线最活跃的人,中国开发者在全球开发者群体中也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不断壮大的工程师队伍需要一个以技术交流为根本目的、纯粹干练的平台。但是目前中文开发者社区普遍默默无闻,中文技术圈的交流、分享氛围也相对较差,所以SF希望能以程序员最直接的需求入手,打造一个更活跃、更高效的技术交流圈。
  走专业化路线
(图3:SegmentFault网站首页)
  除了在目标人群上的聚焦,SF在问答、内容呈现等方面也追求专业。
  据了解,SF专注于问答业务,在用户提问环节开始严格把控问题质量,对于质量不够高的评论会即时提示用户进行修改,如不在限定时间做出修改问题就会被关闭。而在回答环节,SF会将最受用户推荐的答案进行置顶,以此让高质量的内容突出、明显。
  认为,高质量的内容是问答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SF发展的第一阶段,就对内容进行了严格控制,&当你具备了足够多的高质量信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来SF找寻问题的答案&。
  在追求高质量之外,SF的另一大特色是开放。高阳介绍,一方面普通用户不用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在SF查看、搜索内容;另一方面,任意第三方都可以在遵循CC BY-SA 2.5协议的前提下分享SF用户创造的内容。
  解释,之所以从一开始就做出彻底开放的姿态,是为了让SF所有的产品形态都围绕帮助用户找到最佳答案来设计。&在开放之外,我们还增加了搜索功能;同时我们对已有的问题通过标签进行二次整合,这些特点都优于传统的社区形态&。
  未来走向
  SF网站的四位创始人除了,还有祁宁、董锋和高嘉峻,他们之前分别就职于PE.VC(Tech2IPO,AngelCrunch)、口碑网、蘑菇街等公司,早在2007年他们就一起联合优秀的开发者一起开发了开源项目Typecho,SF团队目前在业余时间也继续这个开源项目新版的开发。虽然都是技术出身,但在创办SF之后,除了不断优化网站本身,他们也开始更多思考SF的商业化前景。
  坦言,做社区是一件见效很慢的事情,知识性社区更是如此,&所以我们选择的这个创业方向并不像普通的社交游戏、移动APP那么酷,但是既然已经开始全职做SF,我们就做好了未来几年不赚钱、不盈利的准备&。
  不过,SF的创始人团队也透露,在商业化的道路上SF不会围绕一个点定位思考,而是会根据不同的用户场景去做出探索,&问答在初期只是一个切入点,未来我们会在搜索引擎、人才服务等方向上深入探究。而且SF采用的垂直问答产品形态,有利于特定的客户群体进行内容组织和数据挖掘,从而完成精准广告的投放&。(完)
#每日一站#拍购宝:“W2M”电子商务模式掌上软件
5年前,我们还只能使用电脑进入网上商城。  3年前,我们除了电脑,还可以使用手机进入网上商城。  今年,2012年,我们已经可以使用手机软件/掌上平台软件,连商城都不进,拍下来,看价格,下订单,收货!&&  以往浏览网上商城,搜索自己想要的物品,总搜出N个结果出来,要么供应商不同,要么是其他同类商品,还得注意价钱、商家信誉度、评价度,好不容易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又费时间,又费精力,最后还得害怕买到的是假货或者次品。相信这个情况是每个网上买家对正在苦恼的问题。是否一直在等待可以解决这些烦恼的软件?
  最近崛起新一类型电子商务&W2M&模式,完全解决了这方面的烦恼。登陆网上商城麻烦?那就不经过网上商城,直接看商品。买东西繁琐?拍下来,直接下订单。害怕价钱过高,吃亏?商品经过价格审核,保证价格最低。害怕假货次货?商品经检验保证绝对真货,绝不会出现假货次货。  应运而生的&扫码&行动带领&拍购&热潮,这等软件到底是何方神圣?答案是以网站(Website)+杂志(Magazine)+手机(Mobile)&W2M&电子商务模式里的拍购宝掌上软件。拍购宝是一款基于苹果(ios)与安卓(android)平台开发的二维码购物软件。由广东巨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使用者为拍购网商城(PAGO)。拍购宝首页是拍购网的手机端,包括:会员注册登录、商品分类、二维码扫描、产品详情、购物车和支付方式,具有下单、查询订单、搜索商品、商品支付等常用功能,实现了特有的&扫码购物&特色功能,使用相当方便。  拍购网商城(
)拥有拍购网、拍购族杂志和拍购宝三个平台。拍购网是一个以二维码为核心的网上商城,拥有增值平台和街库网地面商家(实体店)的数据支持,折扣一低再低,正品购物安全放心,为消费者提供最多最好最便宜的商品。此外,结合拍购族杂志推广,拍购族杂志印有商品与二维码,让消费者看中商品后可通过拍购宝直接&拍购&,过程非常便利。  如何下载安装拍购宝  IOS系统  1. 打开 &App Store&。  2. 点击选择 &搜索&,在搜索框中输入&PAGO拍购宝&然后按&搜索&。  3. 点击选择&PAGO拍购宝&进入页面,在右上方点击&免费&--&安装&(&。  Android系统  1. 打开&安卓市场&。  2. 点击打开搜索页面,在搜索框中输入&PAGO拍购宝&然后搜索。  3. 点击选择&PAGO拍购宝&进入页面,点击下载,下载完成后即可安装软件。
#每日一站#闹米网上线“我的闹米”深耕个性化购物推荐
目前世界上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的网站,按照信息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媒体型信息(新闻、视频、音乐等)的推荐,例如Hulu、Digg、豆瓣FM等,另一类是对商品信息的推荐,主要是以Amazon为首的电子商务类网站或相关的导购网站,闹米网()属于后者,刚刚上线的&我的闹米&频道将展现闹米网对于个性化推荐的理解和现有成果,希望借此来帮助网购用户更快、更轻松地发现合心的商品,不再为选择而烦恼。
我的闹米:
&我的闹米&聚合了针对每个用户的个性化推荐结果,但与很多利用标签方式进行个性化推荐的网站不同,闹米网主要使用了自有的协同过滤改良算法,基于用户自己对商品的历史行为(浏览、购买或者评分等)进行计算,因此每个人所看到的推荐商品都是不同的,真正是&千人千面&,而且可以做到实时输出推荐结果,并告诉用户为什么向TA推荐这个商品。 &我的闹米&中有多种形式的推荐结果,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a、最优推荐
顾名思义,&最优推荐&会给用户一个最适合的推荐商品列表,用户可以对商品评分(喜欢或不喜欢都可以),如果有买过的商品,也可以进行标记。当用户对一件商品选择&不喜欢&或者&买过了&时,这件商品会被一件新的推荐商品替代,这样用户可以快速过滤掉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商品,而这些商品也不会再推荐给用户了。若用户选择&喜欢&,会有快捷按钮引导TA很方便地去购买或者收藏这件商品。另外,不少用户并不太相信所谓的个性化推荐结果真的是人人不同,所以我们会在&推荐原因&中告诉用户为什么会推荐这件商品,比如图中商品的推荐原因是TA曾经浏览过两件相似的服装,增强推荐结果的可信度。
b、分类推荐
很多用户习惯按照类别来浏览商品,所以在&我的闹米&中也保留了按商品分类输出个性化推荐结果的形式,用户可以方便地选中或者取消类别,从而更专注地查看自己兴趣范围内的商品推荐。
c、好友推荐
严格来说,&好友推荐&应该属于社会化推荐的范畴,它并不是借助算法来输出结果,而是展示用户的闹米好友所推荐的商品,当然如果并不是严格遵循学术意义上的&个性化推荐&的话,&好友推荐&也是有&个性&的,因为每个人的朋友并不相同:)。&我的闹米&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推荐更好的、更合适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友推荐&会是算法推荐的一个足够好的补充。
d、新品推荐
同&好友推荐&一样,&新品推荐&也是算法推荐结果的补充,对于乐于尝鲜的用户而言,这个栏目还是很有必要的。 e、改善服务 这里还是要先说一下,闹米网之所以设计&好友推荐&与&新品推荐&,也是有&私心&的,因为闹米网希望用户能够更多地对商品评分,用户的评分可以极大帮助我们了解用户的偏好,从而回馈给用户更好的推荐服务。此外,我们还专门设计了&改善服务&栏目,这里列出的商品都是那些流行度较低的&冷门商品&,因为我们认为剔除了&从众心理&的干扰,用户对&冷门商品&的评分更能准确反映其个性偏好。
#每日一站#求吧:清华学生团队推出的本地化实时交易平台
最近接触到一个来自清华大学校园的类似创业项目 & 求吧,创始人刘宁是清华研二学生,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发布iOS版。清华的同学已经可以使用求吧来发布自己的需求,也可以去帮助完成其他同学发布的任务。
目前求吧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使用包含文字、图片在内的多种方式描述发布的任务;以奖赏模式鼓励其他用户接受并完成任务;以地图标示精确位置并推送给周围的其他用户;当任务有反馈时会第一时间推送给发布者,而发布者和任务接手人之间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一对一地进行交流等。此外,开发团队还会不定期推出一些官方任务,增加互动并提升趣味性。而分享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一键分享任务到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扩大任务传播范围,提升任务解决效率。不过求吧并没有像同类其它产品一样,急着把自己推向大众,想着能圈越多的用户越好。相反,他们将用户群暂时限定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 清华校园。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刘宁这样告诉我们:
我们这个产品的定位是本地服务,而且是P2P的本地服务,内容的制造(即需求的发布)与消费(即需求的满足)都是普通的用户。同时产品又严格基于地理位置,即每个任务都具备位置属性,于是这就要求产品的使用人群在某个&圈内&比较密集。因此,决定选定某个区域进行产品的集中推广。
我们就在清华,熟悉校园,校园用户相对密集而且信任度高,于是对此处开放。不对外部地区开放,是因为前期没有用户量,一个用户辛苦发出了任务却无人应答,这种&白忙活的&体验比无法使用还糟糕。清华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在清华推广成功,相信进入别的地区推广也会带来传播效应。&按理说已经有这么多本地化的实时交易平台,我们对这种服务模式的感触很深才是,但是在自己的周围似乎没有看到多少人在使用这类服务,是没有这种需求吗?如果你愿意到赶集或58的相关版块去看看用户发布的内容,就会发现这种需求事实上是很旺盛的。所以类似服务在国内未能快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或许是没找到正确的推广人群和使用场景,因此我对刘宁的观点也比较认同。
同时我们看到国外高校孕育出了很多成熟的科技公司 & 例如Facebook就诞生在哈佛大学的某间宿舍,并且最早的服务对像也是校园内的学生 & 但是在国内似乎还没看看到比较典型的例子。像Facebook这样从校园获得天使用户,然后再以点及面的推广方式,很适合需要人气积累才玩得转的社区。不过也有个前提,即学生应该是你服务的典型但不唯一的用户群。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诞生在清华、目前已经向北京全部高校开放的同类服务网站&师兄帮帮忙&也在作类似的尝试。当以&水木清华&为代表的校园BBS越过人气巅峰之后,这类结合移动与实用的新型本地化服务或许能成为一种不错的替代。虽说现在谈盈利模式还太早,但如果我们非要现在讨论未来盈利问题,其实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的可能,包括抽取佣金、付费B2C展示推广等等。不过也正如刘宁所说,这些都还得看产品未来的走向。本地化服务领域就像一座刚刚被发现的金矿,虽然还没有多少人挖到真金,但是奔这来的人很多,并且大多都很凶悍。
#每日一站#解读全球最大图片交易网站,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是一家商业图片在线交易网站,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日登陆纽交所上市,截至目前市值约7.6亿美元。(本文作者为雪球财经旗下i美股分析师李雪(),转摘请注明。)
先从一些直观的数据简单了解下Shutterstock网站:
10:Shutterstock网站支持10种语言;
150:活跃用户所在的国家超过150个;
10,000:每天新增的图片数量超过1万张;
35,000:内容(包括图片、插画、录像等)供应方超过3.5万;
550,000:付费客户超过55万;
20,000,000:图片总数超过2000万;
250,000,000:总下载次数超过2.5亿次。本文将从商誉模式、竞争优势(护城河)、投资风险、增长策略、财务解读和估值等六个方面切入,主要观点包括:
一 商业模式Shutterstock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渠道做平台,联系供需两端:图片供应商(摄影师、插图画家、摄像师等)上传内容(包括图片、插画、录像等)到Shutterstock,图片需求方(商业客户、营销机构、媒体组织以及有图片需求的长尾用户)到Shutterstock寻找所需的图片等。Shutterstock吸引供应商的特点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付费用户、高效的图片上传方式和实时的反馈和在线社区;吸引需求方的手段包括高质量的授权的图片、卓越的搜索体验和结果以及简易、实惠的付费方式。整个在线交易的链条可分为四个步骤:图片供应商在Shutterstock上传照片并经过审核&图片需求方在Shutterstock搜索和找到想要的图片&需求方通过预先付费计划下载图片&Shutterstock与图片供应商合作分成。
1, 收费模式Shutterstock提供多种收费模式,包括以订阅和按需定制等为特征的批量微利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单次付费的单价,从而有利于提高销量,另一方面需要客户提前支付,从而可以为网站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订阅服务:每天最多可下载25次,以1个月、3个月、6个月和365天等不同期限提前支付订阅费用。来自订阅服务的营收占比约50%。--按需定制:这类型的照片根据照片尺寸等需求,在一年之内可随时下载。来自此类服务的营收占比约为40%--其他:为了配合客户的多样化需求,Shutterstock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等制定不同付费方案。来自此类服务的营收占比为10%。
综合Shutterstock的收费模式,用户为每张图片平均支付的费用为2美元,正是这种低价策略使得其商业电子图片市场的需求和交易量不断扩大。2,分成模式供应方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内容(包括图片、插画、矢量艺术和录像等)授权下载的次数,大部分图片都是根据Shutterstock标准授权模式下载,即每张图片每次下载(或授权使用)供应方获得的收入0.25美元~2.85美元。供应方获得收入分成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不同模式的盈利计划、供应方在Shutterstock贡献时长和用户的购买方案。在高级授权模式下,图片供应方每图片每次下载可获得28美元收入,其他购买方案和授权模式下,根据供应方在Shutterstock的贡献时长,可获得20%~30%的销售收入。录像供应方也是根据内容授权下载的次数来获得收入,每次下载获得30%的销售收入。
二 竞争优势Shutterstock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积累以及较为充足的现金流。1,内容积累Shutterstock图片累积数量由2007年的260万增长至2011年的1740万,截至目前图片总量已超过2000万。
内容积累就好比滚雪球,内容越多、知名度越大,就越能吸引更多的内容供应方上传作品,而大量的作品也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使用和下载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做一个随机小实验,10月17日本人在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图库网站搜索&cycling&所有相关图片,搜索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Shutterstock的结果为4.6万,Corbis紧随其后为4.5万,Getty以2.5万排第三。此外,Shutterstock网站进行交易的作品,包括质量、商业性以及相关性等均100%经过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首先,Shutterstock会严格挑选内容的供应方。想成为供应方必须向Shutterstock提出申请,需要有详细的个人档案以及作品集。据统计超过37.5万人次申请,但不到4万人通过,通过率不到11%。申请通过后成为供应方即可自主上传图片。不过,Shutterstock审核团队会对上传的每一张图片进行审查,还会利用专利审查技术过滤照片等作品,从而提高审查效率。目前大约3800万图片被提交,但仅2000万张图片通过,通过率为50%。此外,供应方需要为通过审查的每一个作品贴上关键词,平均每个作品约30个关键词,截止目前Shutterstock数据库里关键词超过6.5亿个。通过一系列的审查之后,Shutterstock确保每一张图片被充分授权并可以商用;并为使用图片的客户提供最高1万美元的担保金(为客户使用图片可能造成的法律费用或其他损失等提供担保)。2,现金牛2011年Shutterstock期末现金由万美元增至141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来自净利润和递延收入的增长。运营现金流由由2009年的2715万美元增至2011年的3955万美元;其中来自净利润的现金由2009年的1884万美元增至2011年的2186万美元;来自递延收入的现金由2009年的394万美元增至2011年的882万美元,递延收入来自用户通过付费计划中的订购或者按需模式提前支付的购买费用。
三 投资风险Shutterstock风险主要体现在同质竞争激烈、本土化挑战和提价空间较窄。1,同质竞争激烈Shutterstock所在的电子图库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从内容供应方来说,事实上大多数以图库生存手段的的内容供应方(摄影师、插图画家、摄像师等)会在多个图库上传内容,通过图片的多次售卖与图库网站销售分成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来看看一个摄影师在2012年6月来自不同图库的收入占比数据(如下图所示,来源),摄影师在不同图库取得的收入与其上传的内容数量、网站的分成模式以及销售等各种因素相关。
&2,提价空间较窄Shutterstock主要采取的是批量微利模式,用户为每张图片平均支付的费用为2美元,这种低价策略使得客户对其的需求和交易量扩大,然而提价空间较窄,所以未来发展空间主要在于提高图库数量和下载量。但是,当各大图库的内容越来越同质竞争的时候,原本已经微利的图片在线交易模式如何能保持持续增长值得思考。3,本土化挑战Shutterstock目前的活跃付费用户超55万,所在国家和地区超过150个,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业务区域范围的拓展主要为了刺激图片供应量和付费下载量从而刺激营收利润增长。不过由于上面所说的该行业门槛较低,业务全球化的同时必然会遭遇到各个市场本土公司的激烈围堵。而且,在与本土公司竞争中有不止两方面的劣势:一是缺少本土内容积累;二是缺乏良好的本土供应方和客户关系,这两方面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以中国为例,图库网站比如CFP、全景图片、东方IC等等也层出不穷,在内容和客户资源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优势,全球最大的图库公司Getty Images进军中国采取的是与中国公司视觉中国(VCG)合资建立公司华盖创意,合资公司一方面可以在中国代理Getty巨大的图库资源,另一方面也与亚洲及中国本土的优秀摄影师紧密合作,持续补充大量优质的中国元素内容,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目前Shutterstock网站也有中文服务,不过优势并不明显。
四 增长策略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Shutterstock微利图片交易模式的提价空间较窄,那么未来增长策略就主要在提高图片交易的规模,加强营销、提高用户体验和加强本土化的目标都在于此;此外还包括开拓录像等新内容和媒体机构等大客户。1,增强线上和线下营销:目前Shutterstock的客户增长主要来源于人际传播,且活跃的中小企业(SMB)客户在全球中占比份额很小;未来计划扩大图库供应量以及提供特殊服务来继续营造良好的口碑,此外也将通过增加线上和线下营销投入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2,提高原有用户体验:通过不断积累的图库资料、用户浏览和下载习惯,以及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把握,Shutterstock继续提高搜索算法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此外为图库供应方提供更多工具,使得他们对自产内容进行更好的管理和跟踪等,发布新产品增加供应方社区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吸引新的用户。3,加强本土化:Shutterstock日益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内容的供需方的范围超过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网站的语言版本有10种,计划提高用户体验,深化全球渗透率。此外,本地相当大的需求尚未开发,计划增加供应内容和地区的丰富性,从而满足全球化用户的不断增长的需求。4,拓展媒体机构和大企业客户:截止目前,Shutterstock大部分营收均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在线购买行为,而来自大企业或组织的营收少于10%;计划通过提供灵活的支付方案来针对大企业进行直销,从而增加营收。5,开拓新的内容类型:目前,除了电子图片外,视频短片或录像等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Shutterstock将不断拓展新的电子内容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内容。
#每日一站#价格预测网站Decide推出5美元包月服务
Decide是一个提供价格预测服务的购物搜索引擎。跟其他的购物搜索引擎相比,Decide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因为它能为消费者提供两类信息:
何时购买一款心仪的产品最为划算
哪几款产品综合评价高、质量过硬,值得购买
之前,Decide的何时购买服务是免费的。不过从今天开始,Decide要尝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上面的价格预测服务转为5美元包月、29.99美元包赔付费制。与此同时,Decide将会继续推行它的&预测失败包赔计划&,即假如Decide给出最佳购买时机之后商品继续降价,Decide将会为消费者补偿差价。而Decide先前推出的另一款服务,即&买什么&,目前仍然是免费的。
Decide这家网站由几名Farecast前工程师共同开发,他们将先前用于机票价格跟踪的技术和算法用到了Decide网站的索引产品上来。网站会对产品的价格变动,以及历史上的产品发布周期、媒体报道、公司产品发布等消息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告诉用户,他们应该现在就购买一款产品,还是等着产品降价再买,或者等着新产品上线。举个例子,假如你前几天想入手the New iPad,Decide就可能会告诉你再等等,因为苹果紧接着就会发布iPad 4和iPad Mini。
可以看出,Decide的目标是解决某些产品(比如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过快,产品市场价格变化也过快这两个问题,给潜在购买者提供最好的购物时机建议。那么,Decide此次为什么会作出这种转型呢?网站CEO Mike Fridgen解释说,这是为了减少他们对广告收入的依赖,让网站上的商品预测服务更加公正客观。
Mike Fridgen这样说倒是可以理解。本质上来说,一家公司为谁服务,就看它的钱来自哪里。虽然Decide之前的服务是面向用户的,但假如Decide之前的收入来自广告商,那么他们的商品预测服务多少受到广告商的牵制。但对用户来说,只有当网站的数据反映了真实的市场情况时,数据才是有价值的。所以,Decide现在转型向用户收钱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却可以保证他们为用户服务,保证推荐的公允,符合网站的长期发展。
另外,自从2011年6月上线以来,Decide已经为超过1000万的用户提供了他们的&何时购买&推荐服务,为用户省下了1.27亿美元潜在开销。尽管Decide最初是从电子产品、工具产品的预测起家,不过它现在覆盖的产品品类包括家电、运动器材、家装园艺等等,已经达到十几种。目前,网站的每月页面浏览量已经超过100万,每月的访客量还在以十万的数量级增加。关于网站未来的发展,Fridgen曾这样说过:
&大数据使得我们有了各种机会来扩大我们的服务,囊括更多的产品,让我们的推荐更加精准。而着力打造下一代的消费宣传服务,也正是我们的目标。&
最后,关于Decide的具体技术和服务,读者还可查看《买后不后悔,价格预测网站Decide现在不仅告诉你什么时候买最合适,还告诉你买什么最合适》
#每日一站#多贝陈广涛:教育的本质是服务
是一家实时在线教学平台,为广大教学者、培训者以及知识分享者提供实时在线教学平台服务。多贝网络教室支持音视频互动、课堂实时录像、群组语聊、文档演示、电子白板、举手发言、文字沟通等功能,基于网页服务,无需客户端。多贝网的创始人陈广涛性格直爽,做过销售和技术相关职业,也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过,是一个有技术背景并对教育产品有独特见解的创始人。乐于分享,并敢于直言不讳。
多贝网CEO陈广涛曾两次做客极客公园(,),第一次从技术角度讲了关于选择,第二次从产品的角度跟大家介绍了关于。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并引发热烈的讨论。由于特殊的互联网环境,在大家都不敢实话实说的时候,敢于直言不讳就成为了优秀的品质。为此,极客公园对其做了专访,让更多人来了解,一个优秀的产品或服务,除了好的技术和运营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多贝的教学平台网络教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其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今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两位计算机教授建立了一家名字为&&的网络教育平台。目前,&Coursera&教育平台已与16所大学签订了网络教育协议,其中包括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等。该平台有 45 门网络课程,来自 190 个国家的 68 万名学生已经开始通过该平台学习,而且每周有愈3万名学生注册。
和 Coursera 不同,Coursera 教育平台主要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并通过其组织形式来完成教学,而多贝所做的,更在于提供一个平台,教育资源和内容汇聚的平台。多贝通过自己搭建的平台,向不同的教育机构提供平台服务,所有的第三方机构都可以在多贝的平台上完成授课。如果说 Coursera 是为大家提供了教材共享平台,那多贝为大家提供的,是教室上课以及讨论平台。
图为过来人网站利用多贝的技术进行课程培训多贝为众多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可以跟学生实时互动的网络教室系统,通过多贝的平台,教师不只可以完成授课,还可以在线实时跟同学互动,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目前,国内很多大机构的教育培训都已经放到多贝的平台上进行,并且还在不断的上升。陈广涛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任何一个行业必然需要一个平台来承载和对接资源,就如同淘宝网为电子商务的买卖双方搭建了一个交易市场一样,多贝在做的,就是为教育的买卖双方搭建一个平台,让用户在多贝上完成学习,让授课者在多贝上完成教学,并且依靠电子商务成熟的模式,买卖双方的交易已经不是问题。&工具也是生产力在极客公园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对YY语音的教育尝试做了分析:
YY语音为教育打造了专属的场景和功能,包括即时的视频授课、PPT播放、白板板书、举手互动问答、讲师桌面操作分享和其他活动。还有讲师名片、课程表等辅助工具,针对语音教育的场景做了优化,让原来单纯的语音通话工具更适合当做教育的工具。
目前,在 YY 上开过课堂的知名机构已近千家,包括了新东方在线、沪江英语、中公、华图、同信证券、水晶石、吉他中国、腾龙视觉、文都教育、育心经典等等。但YY语音毕竟是游戏出生,YY 语音的出发点也是专为游戏设计的通话软件,在通话这个交流的基础服务之上,教育只是一个新的尝试。而多贝网的核心技术是在利用实时流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构建了师生同步在线交流互动系统,老师和学生可以同时登陆虚拟教室,进行实时的授课和学习。同时,多贝网是一个开放式体系架构,支持多种终端(PC、智能手机、电视、Pad 等)形式和第三方服务,在更多的情况下,除了是平台外,还是一种教育的新工具。由于无需安装客户端,所以降低了进入门槛,任何人只需要打开网页就可以开始学习,并且是实时互动的模式,比传统的视频教育更有效,视频教育提供的依然是教材,而教育,显然不只是提供教材那么简单。对于中国的用户情况,陈广涛认为如果让每个用户都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恐怕还是一件困难的事,看看装机市场的软件需求就明白了,所以在用户很懒的情况下只能服务的提供商把准入门槛变低,让服务变得方便快捷,毕竟对中国的用户群体来说还是小白用户居多。陈广涛:教育的本质是服务
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
陈广涛在接受极客公园的记者采访的时候,一直不断强调在他看来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说到激动的时候甚至手舞足蹈,兴奋不能自已。他归纳的网络教育遇到的问题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点:
纵不通:中小教育机构不懂 IT 和互联网,大机构动力不足。
中小教育机构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禁锢,对互联网和IT缺乏理解,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网络教育。而大机构由于是传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无法下定决心去颠覆自己赖以生存的模式。
横不顺:互联网人不懂教育行业,缺少敬畏心和耐心。
互联网从业者对互联网和 IT 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观察,也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但由于互联网属于快产业,节奏非常的快,变化也日新月异。而教育是一个需要细水长流的产业,并且教育也是一项高尚的事业,需要从业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敬畏心,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伤害。
教育的本质是交互服务
目前常见的网络教育方式,是给你一段老师讲课的视频,然后学生自己观看,自我学习后检验学习成果,这是很多大的网络教育机构所采取的模式。但事实上,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给学生一段视频等同于发给学生一本课本让他自己学习,这只是传统的灌输,并不是教育的本质。
真正的教育是老师,学生,教材三个元素之间存在信息流正向和逆向流动的过程,必须是一种服务,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交互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内容罗列,这只是粗暴的内容展示,称不上真正的教育。
大得睡不着觉的市场
网络教育给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获取教育资源的门槛越来越低,也越来越平等,但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少体量,需求有多大呢?
这一点,陈广涛在&&里,对教育市场的未来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市场大得睡不着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教育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据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研究认为,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在未来将以 150% 的速度增长,每年增加的市场容量为 42 亿元,并有专业机构预计在 201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723 亿元。
当用户解决了传统教育意识和思维,接受网络教育的时候,这个市场就要开始井喷了。
网络教育的破晓
任何行业的普及和爆发,都需要一些基本的技术元素,比如高速的带宽普及了网络视频,智能手机的流行造就了移动互联网,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核心的技术元素包括支付和平台。
对于支付,各大网银和财付通等现有的完善的支付模式和机制为支付提供了技术保障,由于网购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对于支付来说已经没有门槛,而最大的门槛来源于平台。
阿里巴巴与淘宝的崛起在于为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让买卖双方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交易的过程。而对于网络教育来说,很多人愿意分享知识,但找不到授课地点,很多人愿意学习知识,但不知道在哪里上课。而多贝所提供的服务,正是这样一个网络教室,提供一个授课和上课的环境,为网络教育提供一个平台。或许,网络教育更大的意义在于实现教育资源的无界化,让更多人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让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让信息的流动越来越快,让更多的人能跟上世界的脚步,这才是技术和运营外更重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理想主义。除非特别声明,极客观察均为极客公园原创报道,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原文地址:
#每日一站#爱划词
网站名称:爱划词
网站网址:
网站排名:已被网站排行榜收录,。点击查看。
一、网站简介爱划词为站长提供免费的网页划词工具。
二、网站介绍爱划词是一款为站长量身定制的网页划词工具,站长只需将代码添加到自己网站即可实现划词功能。爱划词目前提供了划词搜索、站内搜索、发音朗读、翻译、地图、挑错、词典等多种功能,站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功能。爱划词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还增强了用户与网站之间的互动,同时也给网站带去给多的社会化流量。
三、推荐理由针对站长的免费工具,提升网站用户体验。
#每日一站#想去网:帮你淘设计师们的艺术设计商品
你一直打算着买个别致的台灯放在书桌旁,但在淘宝网上大海捞针般地搜索了几页后,并没有发现让自己心动的那款产品,&包邮&、&限价&、&秒杀&之类的促销字眼却扑面而来。其实,你很想买一款自己中意的台灯,哪怕是多花一点钱。&
想去网:想去网的定位,就是&淘设计&而不是&淘便宜&,瞄准的是那些因为欣赏商品的设计感而愿意多掏钱的中高端消费者。这个设计师商品社会化导购网站,将设计师商品分为&女人&、&男人&、&生活家&等几大类,除首页外,其他栏目均采用了Pinterest 瀑布流的表现形式。用户注册后,可拥有类似微博的主页,评论、分享商品,或直接点击购买链接,进入淘宝页面。CEO左炜曾是淘宝商城服饰类的项目经理和聚划算商品团的负责人。他介绍说,国内的独立设计师有很多出色的设计品,但他们并不擅于商业经营,导致设计品无法被更多的人发现。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他们有一定的购买能力,也愿意买高附加值的设计商品,但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些商品。想去网所连接的,正是这两端人群。除左炜外,这个创始团队中的另外几人也都曾在淘宝负责过数据、设计、活动策划等工作。他们认为,中高端市场的销售份额将会占到整个电商行业的80%,而设计和小众商品就会成为中高端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因是&人们对商品的品质、个性、原创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到导购网站,大家必提蘑菇街和美丽说,并根据这这两家的表现再把后生评头论足一番。蘑菇街已累积融资近2000万美元,并正在进行第三轮融资,而美丽说去年就已完成2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不同于二者的大而全,想去网显然是走了一个小而精的路线。在价格方面,美丽说和蘑菇街的商品定价多为几十至几百元,而想去网的多为几百至几千元。从8月底上线到现在, 想去网目前的用户注册量接近1万。目前,他们正在开发设计师的个人主页,大约一两个月后上线。本文来源于: 原文:
#每日一站#蝉游记:一个以图片记录旅行的游记网站
网站名称:蝉游记
网站网址:
一、网站简介蝉游记是一个旅行回忆卷轴。&
二、网站介绍
蝉游记是一个记录旅行的游记网站。蝉游记创新的以横轴显示的方式打造出一个以图片为主的旅行游记网站,你可以使用新浪微博、QQ或豆瓣等第三方网站的账号登陆蝉游记。将旅行中拍摄的图片上传到网站后,你只需稍稍编辑即可完成一篇游记。当然,你还可以针对某些景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评价。由于用户上传的游记中图片较多,所以提醒网速不好的同学浏览时还需耐心等待下。
三、推荐理由高质量的旅行游记网站。
#每日一站#新瓶装旧酒,48小时两百万访问,Changemakrs让名人名言重唤活力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把它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这些出自乔布斯的名言激励和鼓舞了许多人。不容小视一句话的力量,尤其是充满智慧和个性特色的名人名言,它可以扶起一个正在低谷中的人,也能给正寻找灵感的人加以启发。但如果告诉你有个网站收集各式鼓舞人的名人名言,你大概会觉得这也太老掉牙了。可Changemakrs就能在上线48小时就获得200万次访问。
页面背景是名人的高清图,配以大字体展出那些智慧名言。你可以像翻阅图片一般一帧帧地品味这些语录。你也能按类别人物类别如影星、科学家等来浏览。当然web 2.0时代社会化是必不可少的,ChangeMakrs提供了一系列如twitter,pinterest等分享组件。ChangeMakrs支持UGC,不过现在还需邀请才能成为内容贡献者,收集发布自己喜欢的名言。ChangeMakrs也算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了。四人创业团队先前做的是一个叫Zerobird的应用(twitter新闻的过滤器和阅读器),但表现平平。这团队呢,平时都很喜欢在主业Zerobird之外再弄些好玩的东西。5月18号Facebook上市那晚,信息流里全是这个消息。连他们朋友的博客也都写的是这事。团队里的Matthias就做出了乔布斯名言集stevetold.us来让大家从铺天盖地的新闻中缓口气。后来他们将网站分享出去,两小时候后TNW报道了,随后的48小时他们获得了200万次访问。收到用户热捧他们感到很意外,之后又做出来其他人物名言。Yoda大师的获得了30万访问,爱因斯坦的获得了40万访问,他们还做了Lady Gaga的,则得到70万次访问,其中16%的人都点击了她的歌曲链接。这样往下做一个人们可以收集和分享那些智慧名言的平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就是现在的Changemakrs。
互联网中的内容不断地在膨胀,很多内容都能满足人们那些需要正面能量来激励自己的需求。单说名人名言就能轻易地找到许多网站,可这些网站仍旧是web 1.0时代的形式,看上去就像没人打理的样子。Changemakrs则利用简洁的设计带给人更沉浸的体验。再联想到网上也有许多古诗词内容,如果能给以新的呈现形式,也能够让这些内容从老套陈旧的框架中解放出来,给人更好的欣赏体验。点这里可看乔布斯语录,这里是Paul Graham语录集。source:&TC,TNW
#每日一站#职空间:专注于25-30岁的人群熟人招聘
有过多年招聘经验的人事经理们发现,熟人推荐似乎是成本最低,也最靠谱的招聘渠道。但是&熟人&毕竟也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这种快捷的招聘方式效果最大化呢?这正是职空间准备做的事。
另一方面,刚刚工作三、五年,年龄在25-30岁的人群可能正处于对个人发展前景感觉迷茫的阶段,正需要&过来人&的指点。因此,职空间也利用自身资源,为这类人群提供结识&职业导师&的平台。事实上,这种引导或指导关系的建立,也正是大家相互熟识、成为&熟人&的过程。&职空间&希望能够成为人才储备池,个人用户可以在这里关注自己喜欢的企业,企业也可以通过官方帐号发布包括招聘在内的各种信息。这一点看起来似乎与大街网很像,但除目标人群定位不同之外,职空间与其另一个不同点在于:大街网所有的正式招聘信息都是以个人名义发布,官方帐号则主要发布如活动之类的信息;在&职空间&这个平台,这些信息都由企业官方帐号发布。&职空间&负责人告诉我们,该平台的定位或模式与LinkedIn等已有招聘网站都不同。然而从目前的产品形态上来看,似乎与大街网很类似,但同时又融全了各类招聘网站的元素。不过从产品的定位与前景来看,或许&职空间&或许真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才招聘。
40116人关注
40116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