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发行的市盈率这么高,那么在中国怎样打新股股还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这么高_百度知道
为什么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这么高
。,靠分红盈利要等上2、3十年才能回本如果长期持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市盈率都是炒上去的,和公司业绩没有直接关系。
不要这样啊 投资黄金考虑吧
定价机制不合理啊,还有就是炒上去的
因为目前中国的股市股票在发行时都采用溢价发行,导致价格偏高。所以自然导致市盈率高啊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市盈率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创新新股发行方式 改善中国股市生态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创新新股发行方式 改善中国股市生态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金融市场持续震荡,波动剧烈。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股市亦向下展开调整,社会各界对市场诟病纷至沓来,股民对新股发行抵触性情绪不断升温,要求暂停IPO呼声此起彼伏。其实,股指处于相对低位,正是市场之手发挥作用的重要时刻,正是改善股市生态的关键时刻。  我们要理性看待新股发行问题,并以此为契机,重塑市场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效运转,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我国股市生态现状  1。股市生态定义及其演化过程  生态(Eco-)源于古希腊字,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或者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开始用生态理论来分析社会状况,试图从循环与平衡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并逐渐延伸至金融领域,譬如股市生态问题。  股市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的子系统,学术界并没有对其做出统一表述。张勇和高缅厚(2006)认为股市生态是指股市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态势,包括股市投融资功能、股市参与者结构及关系、证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律和社会信用体系、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物理环境和生存于其中的生物群落两大部分组成的。股市的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监管政策、交易系统等相当于股市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市场中的各类参与者成为股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作为市场价值的创造者,担当着“生产者”角色;各类投资者以获取公司红利和交易差价为目的,相当于各梯次的“消费者”;中介服务充当筹资者与投资者的桥梁和纽带。  股市生态演化主要由内部随机因素引起,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结构功能不断优化,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胡挺,2007)。当股市生态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极值点,股市原有运行体制进入失稳状态。此时股市生态内部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或者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内外部因素协同作用。各要素之间完成位置变换和层级更替,再经过相互适应和磨合过程,重新形成较为稳定有序的股市生态构架。  2。我国股市生态失衡的具体表现  我国股市自诞生以来,在短短22年时间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股市生态失衡表现在:  第一,投资与融资的失衡。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二级市场繁荣为一级市场股票发行提供了价格支撑;一级市场的有序发展,又为二级市场提供了新的活力。一级市场融资与二级市场投资应该高度正相关。实际情形却是,一级市场“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额超募资金”的股票发行现象频繁上演,二级市场“炒新”主动买套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二级市场间衔接不够自然、顺畅,市场化的投资市场对接的却是行政化的融资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股市设立之初,融资即被放在突出的位置,融资甚至成为股市存在的基本理由。  第二,市场与监管的失衡。我国股市有“政策市”的印记,政策与行情关联度极高,监管者与市场力量不仅是合作关系,还是竞争关系。典型如市场低迷时,暂停新股发行。此外新股定价和发行时机选择背后都有监管者的影子。行政手段本来是股市的外生变量,经过市场低迷&股民抱怨&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的多次重复博弈,基本形成一个固定套路,行政手段逐渐演化为股市的内生变量。人为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必然会阻碍排斥市场自我修复功能,延缓市场生态进化过程。  第三,风险与收益的失衡。IPO高市盈率发行,股票欠缺长期投资价值。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不重视现金分红。股市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制约着股票市场长远发展。  综上,新股发行牵涉到股市发展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投资与融资的功能配置、市场与监管的辩证关系,贯穿着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改进股市生态,要从源头做起,要从新股发行改革做起。  暂停新股发行  影响股市生态演化进程  如前所述,暂停新股发行已经成为股市生态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社会各界却为此争论不止,认为暂停新股发行会推动股指上行,产生赚钱效应,提振市场信心。有鉴于此,本文借助市盈率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市盈率又称“价格收益比”或“本益比”,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把股价和企业盈利能力结合起来,表示投资回收年限。市盈率简单易懂,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它做为投资者最常用的测评股价和大盘的估值指标,亦是反映投资者的信心指标。监管者对股票市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机构投资者进行新股定价都使用该指标作为硬标尺。  1。经济增速决定市场市盈率变动方向  市场平均市盈率与GDP走势高度关联。国外经验数据表明,经济发展是基础,股市繁荣是表象。对比年美国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和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发现经济增速限定了当期平均市盈率水平,经济增长稳定程度决定了长期平均市盈率的合理范围(杨蔚,2008)。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深度反映着经济的发展趋向。  新兴经济体GDP增速与其股指市盈率相关度非常高。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业绩水涨船高,增强了市场投资信心,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推高了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反之亦然。  年间,上证指数确实与经济增长出现严重背离,这与市场体量和股权分置的制度性障碍有关。2005年启动股改后,市盈率失真因素被剔除,市场体量也大幅增长,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与GDP增速相关系数达到83%,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效完全体现出来。  或许很多人心存疑问,我国股市是否真实反映了经济发展状况?比方说股市从点(本文以上证指数为例,以下同)到如今跌破2132“钻石底”,似乎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而GDP在年6月增长了4.26倍。  事实上,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股票市值也同步增长4.21倍。尽管10多年间上证指数辗转回归,然而由于新股不断扩容,其市场内涵已经因指数权重的调整而明显不同。据统计,同是2200点左右的高度,2001年6月市场市盈率是56.55倍,2012年6月市场市盈率仅为11.9倍。  2。暂停新股发行不会改变市场运行趋势  基本面决定了市场估值水平,股市市盈率是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是经济中的“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发展实体经济需要股市提供融资支持,实现资金优化配置;离开实体经济妄谈股市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上我国证券市场设计是外生性制度安排,股市更要以满足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需求为立足点。这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股市运行有其内在规律,但最终受制于实体经济的约束。暂停新股发行不会改变宏观经济基本面,也就意味着不会对市场市盈率产生决定性影响。  回顾我国股市发展历史,曾经7次暂停新股发行。假设以上证指数为标的,IPO暂停起始日为基准日,影响市场变化的其他因素没有任何变化,唯一影响股市市盈率的只有暂停新股发行这个因素。那么对股市而言,暂停新股发行是重大利好,恢复新股发行是重大利空。显然市场应该抓住机会,在IPO暂停区间内将上涨动能完美展示出来。由于政策效果的滞后期通常为3&6个月,IPO暂停区间普遍为5&12月。考虑到市场惯性,本文将作用时间界定为IPO暂停起始日后6个月,以利于市场充分挖掘IPO暂停带来的经济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IPO暂停起始日后半年,股指3次上涨,4次下跌。新股停发都是在市场低迷期,股民对监管者怨气很大,新股停发并没有改变市场运行趋势,停发新股之后市场强势上行主要是宏观经济增长和重大制度变革的结果。比如4万亿经济刺激举措产生效果后,出现一波上涨行情,而在新股暂停6月后股市却在下跌。这充分显示市场估值水平与行政化停发新股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  正如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所言:“2004年,停止新股发行,股指一路下跌。相反,2007年A股融资772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股指却一路上行。这说明新股发行不是影响股市涨跌的重要因素。另外,市场总是需要新鲜血液,不把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企业纳入市场,投资者就缺少新的投资机会,缺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  3。暂停新股发行严重影响股市生态进化过程  暂停新股发行负作用极大,强化了投资者非理性预期,巩固了市场无效率状态。按照适应性预期理论,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变量所作的预期是以过去预期为基础,并加入前期预测当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在监管政策保持连续性的前提下,投资者根据以往政策举措不断调整预期,使得预期结果和实施政策几乎相同,进而形成路径依赖&&过去曾经暂停新股发行,现在也应该继续暂停IPO.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对制度的改进和优化有极强的制约作用。经济活动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一旦进入某一路径,脱身而出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沿着既定路径,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得以迅速优化;也有可能朝着非绩效方向继续发展,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而导致停滞。  股市低迷&暂停新股发行&推动股指上行,实质上是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力量,调节资金供求关系。很少有投资者认真分析停发新股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只是觉得监管者应该为市场低迷负责。股票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钱,大众投资者一旦有了市场低迷、新股停发的确定性预期,也就意味着失去这个投资机会,股指甚至与股民期望、政策意图逆向运行,这就形成不良循环,股市生态被锁定到一种无效率的路径依赖当中,增加了股市生态进化难度。  4。推论:稳定新股发行至关重要  稳定新股发行,未必会对市场产生更大冲击,影响股指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稳定新股发行还可以根除暂停新股发行的负作用,更能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体现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了突破低效路径依赖,塑造健康股市生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在股市低迷期不能停发新股。低市盈率发行新股其实是打通一、二级市场,培育市场化理念,进行理性投资的良机。现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投资者更明白&&新股发行并非刻意打压市场,提高社会各界对新股发行正确理解。把握合理的新股发行节奏,给市场一个明确信号,稳定市场的政策预期。  创新新股发行方式  抓住机遇做好股市生态调整  股指震荡回落,处于相对低位,正是股市机能恢复的机遇期。监管层进一步放松管制,积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出台各种扶持措施,如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等。这些政策无疑对股市生态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1。低市盈率发行新股有利于一、二级市场的和谐发展  某种程度上,股票发行市场相当于批发市场,流通市场相当于零售市场。一级市场发行价格要低于二级市场流通价格,要给二级市场预留发展空间。研究表明,发行市盈率与新股上市首日爆炒呈正相关关系(施泽宇,2012),发行市盈率过高对于股市整体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中石油和反、正两个案例展开阐述。  中石油(601857)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上证指数第一权重股,2007年10月A股发行价为16.7元,发行市盈率为22.44倍,而2000年香港H股发行价只有1.28港元,发行市盈率为10.9倍。A股发行价是H股发行价的13倍,发行价格完全不能反应股票的投资价值。A股上市当日开盘价飙升到48.6元,自此以后一路下滑,成为熊市的导火索,对股指向下起到拖拽作用。反观长江电力(600900)在股市低迷期的2003年上市,发行市盈率为12.97倍,远低于同期行业市盈率25.3倍的水平,上市之后犹如股市定海神针,对股市稳定运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此外,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2月&2012年7月, (共有350只股票)有70只涨幅超越深成指的股票,63只发行市盈率低于当期创业板市场市盈率;跌幅居前的70只股票,40只发行市盈率高于当期创业板市场市盈率。  高市盈率发行新股,挤压二级市场上升空间,严重打击市场投资热情,诱发“打新”错觉&&公众投资者对发行市盈率只有被动接受,带来公众投资者的博傻心理,形成风险极大的扭曲性价格。低市盈率发行新股可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减轻市场炒作行为,对股市指数起到向上牵引作用,有利于推动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  2。创新新股发行方式,为股市注入活力  借鉴股改过程中市场分散决策的有益经验,针对市场参与者利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妨多管齐下,“一企一策,一事一策”,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解决方法。犹如同菜不同价一样,同样新股未必同样发行价。针对不同市场需求,采取不同市场价格,是经济生活中常用的定价方法。与发行市盈率对应的是锁定期。锁定期不同,风险容忍度自然不同。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望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市场风险溢价。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就像定期存款、长期存款比短期存款利率高一样,承担长期价格波动风险必然要求较高的风险收益率。  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市值管理的需要,新股发行市盈率与锁定时间挂钩,资金时间成本和未来的二级市场套利空间挂钩。发行人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不同的发行市盈率,对应不同的锁定期。新股锁定时间越长,发行市盈率越低;购买价格越低,锁定时间越长。  投资者亦可根据自身投资意愿、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要求,选择不同锁定期对应的不同发行市盈率。老股东因原始投资成本低,应拉长锁定期,鼓励新股东在低市盈率发行情况下,承诺较长锁定期,如1-6年不同时间锁定。  新股发行在我国还处于供不应求阶段,质地良好的企业具有比较优势,需求弹性小,拉长锁定期并不会影响长期资金的投资愿望。事实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应该有盈利或亏损出现,有赚有赔才是股市。  我国现有大量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如果市场有优质企业的低市盈率股票发行,这部分资金即可直接进入新股一级市场。同时我国各种保险基金及各种公募、均是配置型长期投资资金。低市场率发行股票即使较长时间锁定,也会吸引这部分资金长期进入市场。这样可有效解决困扰市场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平抑市场波动,推动股市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3。依据市场市盈率变化,进行融资时机选择  很多企业将上市看成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欠缺市场意识和回报股东的观念,IPO后业绩大幅下滑。实际上,企业上市不仅增加融资手段,也需要履行更多义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IPO定价与时机选择,与企业内在素质和市场市盈率变化紧密关联。提高融资效率,需要技术和艺术的巧妙结合。市场市盈率是随机波动的,行政约束滞后于市场变化,要把IPO发行时机还给市场,还给上市公司,还给投资银行。市场市盈率大幅下滑,“理性发行人自然会暂停新股发行”,等待更好的发行机会。  2011年7月证监会就表示,IPO可在获得批文后6个月内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就发行日程和发行窗口的选择做更加灵活的安排”。2012年4月再次强调,“在核准批文有效期内,由发行人及主承销商自行选择发行时间窗口”。然而从4月28日至今尚无一例自行择时发行的新股。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新股发行政策正在向市场化不断迈进,同时也说明市场化新股发行新政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单独出台一个政策,市场不容易接受。  完善新股发行改革思路  优化股市生态体系  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必须尊重市场客观实际,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有机统一,只要游戏规则制定的科学合理,股市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因为市场是聪明的,市场拥有自动纠偏机制,善于优化选择。《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就是要改变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塑造良性互动的利益共生体。参考行业平均市盈率确定询价价格只是第一步,其后更需要动员市场力量,群策群力,坚持推进新股发行改革,不断改进股市生态体系。  1。向市场化监管模式转变  市场化从本质上讲是规则透明化。体育比赛具有典型的开放性和交流性特征,裁判员精通规则,公正执法;运动员遵守规则,公平竞技;观众知晓规则,热情参与。我国IPO由行政审批向市场化过渡,就是由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过渡,通过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凝聚集体才智,增强政府机构的公信力,逐步实现规则透明化,程序标准化,操作简单化。逐渐由实质审核向程序化审核和形式性审核过渡与转变。  2。优化新股发行的配套改革措施  资金来源不应区别对待,散户也可以申请长期锁定。锁定时间分段执行。新股发行的询价过程中,按照不同锁定期分阶段确定发行市盈率,盈利多的投资者就要承担更大的市场责任。  个别质地优良的企业或市场低迷时,首次股票发行市盈率会受到限制,可放开发行比例,适当降低IPO发行数量。极端情况下IPO后股票可能被全部锁定,二级市场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股票交易也是上市公司。  简化股票再融资审核。由于上市公司已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并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运行,上市公司再融资核准权应下放到交易所。利用交易所贴近市场与了解企业的信息优势,制定便捷可行的透明化规则,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实行打分制审核,达标者可实行快速融资。  3。培育市场主体责任意识  暂停新股发行,人为造成股票上市资源稀缺,抬高二级市场股市市盈率既不科学,实施效果也很不理想。恰恰相反,优质企业上市,可促进市场活跃。股票市场市盈率处于较低水平,正是让股市生态机能恢复的最佳时间段,正是市场机制展示魅力的机遇期。提倡低市盈率发行新股,并非要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实行“一刀切”。如果我国有诸多的“苹果公司”上市,又何乐而不为!某种程度上,高市盈率是市场对股市有信心的重要体现。好企业的股票锁定期越长,对公司治理作用越好,投资回报率越高。我们所期待的是股市自身属性越来越多的展现在我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改革已经在向市场化迈进,我们要顺应市场化潮流,紧贴监管松绑的政策导向,大胆创新,增强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有序的股市生态而努力。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改革重塑估值中枢(混业改革、业务分拆、员工持股)…[]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小尽管中国股市已经半死不活多年,但热火朝天打新股的场面却经久不衰。本周上市的几只新股毫无悬念的涨到上限,让打新必赚的规律继续得到强化。这一中国特色的规律,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购买新发行股票已经完全沦为博彩游戏投资成了扯淡,打新股就是玩幸运转盘股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给企业融资。所谓融资,就是企业拿机会换钱,而投资者则拿钱换机会。比如,王五创办一个企业,有很好的赚钱前景,但苦于没有启动业务所需的资金而李四手里有暂时不用的资金,却发愁没有让钱增值的机会。于是王五李四就一拍即合,一笔融资或者说一笔投资就达成了。股市正是为了方便王五和李四合作的场所。但是一个机会值多少钱,却没有固定的公式去算,只能由王五去介绍,李四去评估。而介绍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评估则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显然,客观的东西可以规制,主观的东西难以圈定。所以国外的股市监管者,只管客观的东西,就是监管王五的介绍,防止他隐瞒、欺骗,至于李四怎么评估,监管者就管不着了。可奇怪的是,中国的股市监管者,却认为自己可以替李四做主,去给机会定价。以最近上市的新股为例,本来,新股发行价格该由李四们竞价来决定,出价高者得股票但证监会出了个新规,要求今年6月份开始上市的新股发行价格不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这就把李四们的竞价变成了政府定价。于是,以上市的新股一心堂为例,发行市盈率只有13.45倍,对比今年年初上市的新股动辄60、70倍的发行市盈率,可谓严重低估。这可把李四们高兴坏了,这么便宜还能不买吗,于是蜂拥而上。可是大家都想买,给谁不给谁呢那就抽签决定。以6月上市的4只新股为例,都得到数百倍的申购量,最后投资者中签率分别为可怜的0.833%、0.458%、0.544%、0.437%。不过一旦抽中,就赚翻了,这些新股上市交易第一天,都瞬间涨停,而且一般要延续几天涨停,赚上一倍几乎可以放兜里。如此,整个购买新股的过程已经与买彩票无异。这也难怪中国股民把买新股形象的叫做打新股,因为买是估价格,打是撞运气,打中几乎必赚。上市交易的新股前面带N瞬间涨停股市变赌市,源于行政干预不退场
中国式打新股发端于行政审批其实,即便证监会不对新股发行价格做限制,打新股也照样会进行,只不过是由很多人追一只新股变成以很高的价格追一只新股,亦即获得最初竞价资格的李四们会竞出一个天价,然后还坚信可以转手卖出更高的价格。事实证明他们基本是对的在新股上市交易后的头三个月,涨价的占比达97.92%截止日之前数据。所以证监会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变的是投资者对新股的热爱。新股几乎成了一个意味着发财的图腾。而这种图腾的形成,来源于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中国的股市自诞生之日起,就由监管部门控制发行数量,每年能获得上市资格的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存量相比寥寥无几。即便今年被称为IPO新股发行来势汹汹之年,也不过由证监会定好了从6月到年底只发行100家,而美国股市上半年没结束就发行了144家。久而久之,新股由客观上的稀缺变成了人们观念中的金贵,而观念一旦形成,是很难打破的。证监会掌握着企业能否上市的生杀大权
必赚曾经随着行政干预的减少一度被打破要让人们不再追捧新股,就得让买新股不能成为稳赚不赔的买卖,或者说让获得新股的人不能以更高的价格转手卖出去。要做到这一点,一是不能让打新者低价获得新股二是敞开供应新股,让竞得新股的人拿到的不过是平庸之物。过去一些年,中国股市的规则多少向着上述两个要求靠近,比如废除了固定20倍市盈率发行,比如提高了审批效率。在2009年7月-2012年10月三年间,连续上市了886家公司,一时之间新股不再稀缺,人们的打新热情迅速降温。这期间大量新股在上市交易首日跌破发行价,八菱科技、朗玛信息和海达股份三只新股更是发行失败。似乎中国股市离正常已经越来越近。可惜行政干预回潮,打新神话又起然而遗憾的是,2012年11月起,新股发行再次被暂停。到今年年初新股发行开闸后,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打新热情又汹涌而来,以奥赛康为例,发行市盈率高达67倍。证监会对此的反应是再次按下葫芦,一边叫停奥赛康的发行,一边提出了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业平均的要求。结果是6月上市新股的申购量远超年初水准。如1月上市的纽威股份募集资金14.65亿元,申购资金为456亿元6月上市的联明股份募集资金2.5亿元,申购资金却达到672亿元。必赚无益,赌场里不会有几个赢家
打新股必赚是以小便宜给中国股市造成大祸害不少股民也对监管部门的举措称赞有加,认为这让打中新股的人获利,而没打中的也不受损,何乐而不为呢总比让企业超额融资圈钱好吧可是不妨把眼光放宽放远一些,就会发现这样做至少有三大弊端。1、逼走企业。大家都知道中国当今最炙手可热的企业之一阿里巴巴要在美国上市了,阿里巴巴在声明中还显得不好意思的解释未来如果条件成熟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可阿里巴巴真没必要不好意思,企业合法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天经地义。如果阿里巴巴在国内上市要排队4、5年,之后还得以十几倍的市盈率发行,那它凭什么不去美国快速上市、以更高的市盈率可以参照facebook以超百倍市盈率发行发行呢一家优秀的企业凭什么要以行业平均价格发行呢实际上,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一大批中国最优秀企业被严格的审批制度逼向美国、香港上市,中国股民得到的是打新的一点蝇头小利,失去的是最好的投资机会。2、助涨投机。股市投资的要诣是从企业成长中获取收益,而股市投机的要诣是希望有下家接盘。打新股无疑是一种股市投机,越是热火朝天的打新股,越能带动中国股市的投机风气。而投机形同赌博,长远看,赌博少有赢家,赚钱的是赌场。那些打新赚得的钱,恐怕迟早会变成税收、佣金等交易费用。3、滋生腐败。规则制造了套利空间,就会有人想钻空子。根据证监会的近期通报,海际大和今年在承销新股发行时,违反程序规定,让不符合优先获得购买资格的投资者获得配售。这就是行政限制创造腐败空间的例子。打新一时爽,终究难赚钱
警惕以保护股民为由扩张权力究竟什么才是保护股民,你可以说让股民低价买到新股是保护股民,也可以说让股民有机会投资最好的企业才是保护股民,但有趣的是,监管部门选择保护股民的方式,总是倾向于可以同时扩大手中权力的方式。于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常常让位于市场化改革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有人会说,股民反对圈钱、股民反对新股发行过多分流资金,所以监管部门压低发行价、暂停IPO不过是在顺应民意。但是股民更反对国企圈钱,可2010年农业银行上市时,各大行再融资要为农行上市让路、新股断档保送农行发行这种害怕农行圈不到钱的情况又怎么解释顺应民意究竟是不可动摇的准则,还是需要时可以借势、不需要时可以背弃的幌子何况,民意并不天然为A或为B,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监管部门的态度决定的。如果监管部门奉行父爱主义,民意自然倾向为长不大的孩子。香港股民和美国股民之所以比大陆股民成熟,不在于他们生来理性,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监管部门更成熟。结语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深化改革之风吹遍神州,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写入决定。本以为股市的市场化势不可挡,未想到迎来的是行政干预全面回潮。这不禁让人感叹,要让看得见的手缩回去真难。
& 彩版 & [] &&& 05: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打新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