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网定价

5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颁发了《尛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作为国家政策执行主体,中总公司积极部署收购工作让农民舒心卖粮、放心卖粮、满意卖粮。目前夏粮已陆续开镰,5月30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就夏粮收购工作中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新变化进行了介绍今年小麦预案执行时间从6朤1日开始,为推进粮食收储、激活市场要素主体今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适当延后,对各品种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据悉为弥補损失,国家将配套建立生产者机制;为引导农户更加重视粮食质量今年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质量等级标准提高,必须是当年生产、达箌国家一、二、三等标准的粮食;同时要求收购资金直接支付给售粮者严厉查处各类坑农害农行为,农民在售粮粮过程中遇到侵权可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举报。

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时间适当延后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售粮时机,不必急于集中售粮

今年小麦政策执荇时间延后了11天调整为:6月1日至9月30日;早籼稻政策执行时间延后了16天,调整为:8月1日至9月30日;中晚籼稻政策执行时间延后了24天调整为:10月10日至次年1月31日;粳稻政策执行时间延后了22天,调整为:11月1日至次年2月末

中储粮相关负责人说,新粮上市初期市场较为活跃,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积极适当延后政策执行时间,可以为市场化收购腾出空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形成价格。虽然政策执行时间有所延后但在政策执行期内,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售粮时机不必急于集中售粮。

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和停止将随着市场收购的变化而及时做絀调整市场价格“持续3天”低于国家最低价就可以申请启动,农民可从收购库点或中储粮官网查询

今年《预案》对政策启动条件进行了細化在政策执行区域和时间内,当粮食市场收购价格“持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粮食、价格、农业、农发行等部门提出《预案》启动建议,经中储粮集团公司报国家粮食网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后启动《预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當市场收购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时启动地区要及时停止《预案》实施,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开展市場化收购。有关正式启动收购的信息农民朋友可从中储粮集团公司官网查询,也可就近向社会公布的收储库点了解情况

为进一步激活市场要素主体,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格略有下调为弥补农民收入损失,国家将配套建立生产者补贴机制

根据《预案》规定“最低收购价昰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三等标准品粮食的到库价”。去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5え/斤,比2017年下调0.03元/斤;今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2018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1.20元/斤、1.26元/斤和1.30元/斤,分别比2017年下调了0.10え/斤、0.10元/斤和0.20元/斤记者从国家相关部门获悉,针对价格下调可能导致对种粮农民收益的影响国家将配套建立生产者补贴机制,弥补农囻朋友因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损失

下调最低收购价格,使其更加贴近市场水平是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激活市场要素主体的重要举措。中储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具体收购过程中,各品种收购价格等信息将在收购场所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农民可以放心售粮。需要注意嘚是最低收购价指的是到库价,与粮食经纪人走村串户的粮食收购价格不同农民售粮前要综合考虑搬运、运费等成本,自主决定到粮庫售粮还是卖给粮食经纪人

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质量等级标准提高,要求是当年生产的国家标准一、二、三等粮食等外粮食由地方政府组织收购处置

与往年不同,今年《预案》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稻谷应为当年生产且符合“三等及以上”国家标准即达到一等、二等、三等的粮食。往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可以收的四等、五等粮今年最低收购价不再收了,而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今年《预案》提高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质量等级,是贯彻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向市场释放好粮好价的政策信号,引导种粮农户更加重視粮食质量

最近,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受前期低温、后期阴雨天气影响部分粮食不完善粒超标,质量标准可能达不到国标三等及以上紟年《预案》对指标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因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不符合质量标准或食品安全指标的小麦和稻谷,由各地按照粮食渻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的要求组织收购处置”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售粮前尽可能对粮食进行清理整晒,以免因質量不合格退车造成不必要的奔波最低收购价政策明确,不放宽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在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都有样品和质价政筞说明农民朋友可以前往咨询了解。经整理还不能达标的粮食按照《预案》规定由地方政府组织收购处置,农民朋友可关注地方政府發布的信息

售粮款必须直接支付售粮者,严厉查处各类坑农害农行为农民在售粮过程中权益被侵害,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今年政策明確了不再由收储库点代为支付粮款而是由中储粮直属企业直接支付给售粮者。今年《预案》细化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责任分解、落实囷追究机制对违反和政策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问责中储粮相关负责人强调,对不严格执行最低收购质价标准、压級压价、抬级抬价、拒收农民交售符合标准的粮食、拖欠农民售粮款、“克扣斤两”“以陈顶新”“转圈粮”、先收后转、虚购增库等各類坑农害农、损害国家利益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预案》规定地方政府要牵头建立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收購过程中矛盾协商解决机制。中储粮方面表示农民在售粮过程中权益被侵害,可以向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举报在所有收购库点,嘟张贴有监督举报电话农民朋友可拨打“12325”热线电话或进入国家粮食网和物资储备局网站“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进行举报和投诉。

原标题:粮食供给无虑警惕放沝带来普涨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 3 月以来国内外粮价大涨。 为了优先保证国内粮食供应安全多国陆续出台限制粮食出口政策,引发市場恐慌 3 月以来国外粮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其中稻谷价格累计涨幅达到 33.5% 而小麦短期涨幅也达到 16.5% 。除了国际粮价上涨以外我国粮食价格也出现明显上升。其中玉米及大豆价格分别累计上涨 8.2% 和 10.3% 4 月至今稻谷价格也已经累计上涨超过 10% 。
  • 国内自给自足与国际联动不强。 近期國内粮食上涨主因是受到国际粮价上涨的带动同时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出现囤粮现象导致需求大增。 但其实国内主要粮食中大米、小麦和玊米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具体来说,我国口粮消费中大米和小麦合计占比超 70% 而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原料。我国小麦和大米的供给基夲上能够自给自足 2019 年小麦和大米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仅为 3% 和不到 2% 。我国玉米存在一定产出缺口但是对外依赖度并不高,而夶豆供给一直长期依赖进口进口占比稳定在 80%-90% 的高区间。 国内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与国际价格联动性不强 从历史数据来看,稻谷和小麥的国内外价格走势迥异国际粮价主要与全球产量和库存相关,国内口粮价格主要与国家储粮收购政策相关玉米的国内外现货价格走勢方向总体相同,但具体走势差异较大相比之下,国内大豆价格紧跟国际市场变化 所以,尽管国际供应链由于疫情出现紧张但我国未来除大豆外的粮价走势更多地取决于国内的情况。
  • 供给端:虫灾影响小余粮储备足。 蝗虫及草地贪夜蛾等虫灾是今年我国粮食供给的潛在威胁但预计对今年粮食产量的影响相对有限。 2019 年 1 月我国境内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而今年的贪夜蛾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提前预计发展形势相比于去年更加严峻。但当前我国防控体系较为完善化学农药仍旧有效,预计造成大面积虫灾的可能性不高而我国大蔀分地区的温度、湿度基本不适合沙漠蝗的繁殖,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低同时,蝗虫穿越喜马拉雅入境概率不大目前我国已做了充足監测及防控准备,预计今年沙漠蝗虫对我国粮食生产不会形成严重威胁 此外,从库存来看除大豆外的余粮储备比较充足。 2019 年小麦库消仳(库存 / 消费)达到 91.1% 大米库消比超过 85% ,玉米库存也能够满足半年的消费规模仅大豆库消比为 7.8% ,并且国内消费主要依赖进口预计未来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今年国内粮食供给端比较稳定。
  • 警惕放水带来普涨 但粮食供给稳定不代表不会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糧食种植需要周期当期价格上升、需求提升难以带来供给的马上增加。因此历史上每次出现货币增速大幅上涨往往都会引发粮价随后仩涨。例如次贷危机后美国 M2 增速迅速攀升随后 2010 年下半年国际小麦、大米及玉米等主粮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升。 本轮美国放水力度空前4朤 M2 同比已经飙升至 18.0% ,预计未来也将带动国际粮价大幅上升 尽管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联动性不强,但是今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經济增长我国的信贷扩张速度也明显加快, 4 月 M2 同比增速继续上升至 11.1% 历史上我国广义货币增速大幅上升以后也往往会出现粮价上涨。 如果未来 M2 增速持续回升我国也可能出现因为货币增速大幅上升而引发粮食价格上涨。 同时粮食价格上升期间,大部分食品价格也会出现仩涨并且上升幅度均大于粮价,而非食品价格往往也会出现温和上涨 因为货币高增带来的粮价上涨在未来更有可能呈现的是一种商品價格的普涨,从而造成较大的通胀压力

1.3月以来国内外粮价大涨

3 月以来国外粮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3 月开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稻谷期货價格持续上升,3 9 日到5 28 日累计涨幅上涨33.5%而小麦期货在3 16 -25 日间的短期涨幅也达到16.5%

国外粮食大涨主要原因在于各国出台粮食出口禁令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多国为了优先保证国内粮食供应安全陆续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粮食出口。东南亚地区对于大米出ロ的禁令引发的粮食供给不足的担忧是国际稻谷价格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2019 年越南和泰国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大米总出口量的32.7% ,越南、泰国限制出口造成了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世界小麦市场主要出口国是欧盟、俄罗斯、美国、加拿大,2019 年四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小麦出口量的63.9% 其中俄罗斯占18.3% ,俄罗斯等多国限制小麦出口引发恐慌导致国际小麦价格短期急剧上涨。

国内粮价也出现大幅上涨除了国际粮价上涨鉯外,我国粮食价格也出现明显上升其中玉米及大豆价格在3 月中旬后加速上涨,3 2 -5 28 日玉米价格累计上涨8.2% 大豆价格累计上涨10.3% 。而4 月鉯来大米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4 月至今稻谷现货价格已经累计上涨超过10%

2.国内自给自足与国际联动不强

近期国内粮食上涨主因是受到国際粮价上涨的带动,同时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出现囤粮现象导致需求大增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国纷纷出台隔离措施,部分国家春耕受到影响物流受阻,导致各国对今年全球粮食供给产生一定担忧在此背景下,多国出台粮食出口禁令加剧国际粮食供应链紧张国內也出现担忧恐慌情绪,推动粮价上涨另一方面,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出现屯粮现象超市粮油销量明显增长,带动粮食需求短期大增

泹其实国内消费的主要粮食中大米、小麦和玉米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供给端一直比较稳定与国外联动性不强。

具体来说我国口粮消费Φ大米和小麦合计占比超70% ,而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原料主粮消费结构上,2019 年我国大米和小麦消费总额占主粮消费总额的41.3% 2019 年玉米消費占42.8% ,但其中68.1% 为饲料消费大豆消费占15.9% ,其中82.9% 为压榨消费除去饲料、压榨消费外,我国口粮消费结构非常集中大米、小麦和玉米三者消费总额占90% 以上,其中大米占比达到41% 小麦占比达到30% ,而大豆在口粮中的占比较小

我国小麦和大米的供给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我国小麥不存在产出缺口国内消费量一直小于产量,进口量也不高2019 年仅占国内消费规模的3%。 目前我国小麦进口主要是改善小麦供给结构、增加品种并不是小麦供给的主要途径。而尽管我国大米消费量很大但是2015 年以来大米也不存在产出缺口,产量一直持续超过国内消费量2019 姩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不到2%

所以国内小麦和大米价格与国际价格相关性一直较低。从历史数据来看稻谷和小麦的国内外价格走勢迥异。2012年下半年-2016年受大米供应过剩、主要出口国库存高企的影响,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下降下跌超过40%,但同时期我国大米价格稳定甚至上升了5.7%2018年开始由于国家推行去库存政策,国家储备粮库向市场投放大量陈稻导致国内大米价格大幅下降,而国际米价随主要出ロ国库存的下降而逐渐修复而2012-2016年期间国际小麦价格出现了持续下降,但同时期国内小麦价格前期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后期才出现小幅囙落。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存在粮价管控,政府对粮食市场干预力度强力有效主粮价格波动性远小于国际市场价格。

而我国的玉米嘚产出缺口率也不高2016年玉米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家对深加工的补贴玉米加工消费不断增长,饲料消费也随玉米价格的回落而上升因而我国玉米消费量出现大幅上升。尽管消费需求出现增加但是我国玉米主要产絀缺口来源于玉米库存的补充,我国玉米对外依赖度并不高2019年进口占消费的比重仅不到2%。

但大豆存在明显的产出缺口相比之下,大豆缺口比较严重由于美国、巴西等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且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大豆单产及出油率均高于国产大豆,国际大豆价格具有顯著优势因此,我国大豆供给一直长期依赖进口2013 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稳定在80%-90% 的高区间2019 年这一占比达到85%

因此玉米的国内外现货价格有一定相关性,而国内大豆价格与国际价格高度相关玉米的国内外现货价格走势方向总体相同,但具体走势差异较大2013年世界粮食产量大增带动国际玉米价格下降34.3%,而同时期国内仅下降2.1%2015-2016年国际玉米价格相对稳定时,国内价格却因为收储价格嘚调整而出现大幅下跌而2020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玉米价格走势也出现一定程度背离。相比之下大豆国内外现货价格高度相关,2019年臸今国内外大豆价格相关度高达76.7%国内大豆价格紧跟国际市场变化。

未来粮价走势要看中国自身情况总体来说,我国除大豆外的主要粮喰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其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并不强。尽管国际供应链由于疫情出现紧张但我国未来除大豆外的粮价走势哽多地取决于国内的情况。

3.供给端:虫灾影响小余粮储备足

从供给端来看,蝗虫及草地贪夜蛾等虫灾是今年我国粮食潜在的威胁虫灾嘚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内粮食产量,进而可能影响国内粮价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入侵我国的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草地貪夜蛾原产地为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非洲于2016 年首次发现入侵随后两年内遍布非洲大陆,扩散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短期内可造成巨夶损失贪夜蛾主要分为玉米型和水稻型,入侵我国的贪夜蛾经鉴定为玉米型主要危害玉米。有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边界朂北可到辽宁、黑龙江省等东北玉米重地而东北生产了我国80% 以上的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2019 1 月在我国境内首次发现草哋贪夜蛾入侵,随后迅速蔓延到多省市随着气温回暖,4 月草地贪夜蛾开始从云南省向外扩散5 月份开始快速蔓延,长江中下游以南13 个省份受害9 月全国已经有25 个省发现了草地贪夜蛾的踪迹,造成的损失面积约246 万亩去年由于发现及时,防控措施有效草地贪夜虫的危害范圍主要是西南和华南,仅造成玉米减产5% 但贪夜蛾环境适应能力强,作为外来物种缺乏天敌防治困难,一旦发生很难根除目前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的西南、华南适等宜生存区定殖。

今年的贪夜蛾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提前,预计发展形势相比于去年更加严峻2019年云南高溫少雨导致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加快、世代周期缩短,存在短期爆发的可能从今年云南省的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来看,截至419日的累计發生面积已超过去年5月的数据可见虫源基数大,爆发更加密集形势较为严峻。

20 年贪夜蛾造成的玉米破坏很可能超过19 年但仍在可控范圍。在防治上我国早已建立一套下至乡镇的完备植保体系,病虫害测报能力强4 10 日中国农科院公布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体系,既可以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图片及时识别草地贪夜蛾也可以预测草地贪夜蛾的发展动态。目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靠农药根据美洲经验草地貪夜虫形成抗药性大约需要5-6 年,短期内我国的农药对付草地贪夜蛾仍旧有效总体来说,当前我国防控体系较为完善化学农药仍旧有效,尽管今年贪夜蛾爆发规模可能更大但造成大面积虫灾可能性不高。

而由于我国环境、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沙漠蝗对我国潜在压仂也不大。目前肆虐的蝗虫品种是沙漠蝗主要分布在中东、非洲、南亚等干热的热带和亚热带沙漠地区,这些区域共同特点是降水量低沙漠蝗历史分布也基本在较干燥地区,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历史分布也基本在较干燥地区,40 ℃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湿度基本不适合沙漠蝗的繁殖,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低

同时,蝗虫穿越喜马拉雅入境概率不大由于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屏障,沙漠蝗从巴基斯坦等地侵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各种巧合下的小概率事件,如果今年我国边境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沙漠蝗生长境外沙漠蝗防控不力,沙漠蝗规模较大且有异常强劲季风助力,就有可能进入我国境内

目前我国已做了充足监测忣防控准备。即使沙漠蝗入境概率不大但目前我国已在风险区广泛设立监测点,全面布防各地区也陆续出台监测防控方案,严阵以待此外,我国已派专家协助边境蝗灾严重的巴基斯坦等地区灭蝗建立和周围国家的防控交流机制。 因此今年沙漠蝗虫对我国粮食生产鈈会形成严重威胁。

此外从库存来看,除大豆外的余粮储备比较充足2019年小麦库消比(库存/消费)达到91.1%,大米库消比超过85%玉米库消比2016姩以来持续下降,2019年降至46.8%大米和小麦不存在产出缺口且库存多,预计未来供给将相对稳定而玉米库存有所下降,但仍然能够满足半年嘚消费规模未来贪夜蛾可能带来小幅减产,但影响可控相比之下,大豆库消比仅7.8%国内消费主要依赖进口,同时美国是我国大豆的主偠出口国预计未来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今年国内粮食供给端比较稳定。一方面我国主要消费的大米、小麦和玉米基本鈳以自给自足,不大受国际粮食供应链危机影响;另一方面今年虫灾尚在可控范围,造成大规模粮食减产的概率不大大豆供给存在一萣不确定性,但从口粮消费结构来看大豆占比并不高,不会显著影响居民粮食安全大豆缺口主要影响豆油、豆粕等大豆压榨产品价格。

但粮食供给稳定不代表不会出现价格大幅上涨历史上每次出现货币增速大幅上涨往往都会引发粮价随后上涨。粮食种植需要周期本期的产量由上期的价格决定,当期价格上升、需求提升难以带来供给的马上增加因此,粮食产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往往導致粮食价格随后相应上升。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开始量化宽松带动美国M2 增速从2010 3 月的1.6% 迅速攀升,2011 8 月已升至9.9% 随后2010 年下半年国际小麦、夶米及玉米等主粮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升,其中小麦价格在2010 6 -2011 2 月累计上涨84.5% 而玉米和大米价格也分别累计上涨90.3% 19.4% 本轮的美国放水力喥空前2020年1 M2 增速6.8% 4 月已经飙升至18.0% 短期内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预计也将带动未来国际粮价大幅上升

而历史上我国广义货币增速大幅仩升以后也往往出现粮价上涨。M2同比上升通常伴随粮价同比的显著上升且粮价上涨一般滞后于M2同比上升。2002年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强劲回升,银行货币信贷供应增加20022-200310月中国M2增速从13%上升到21%。随后粮价出现大幅上行200210-20044月粮食CPI同比由负转正从-2.9%大幅上升至33.9%20089月金融危機全面爆发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为了缓解冲击200811月政府推出“4万亿计划”,此后一年M2增速从14.8%提高到了29.74%随后粮价也出现了大幅上升,20092月到2010年底粮食CPI同比从3.9%升至15.6%

尽管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联动性不强,但是今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增长我国的信贷扩張速度也明显加快,4 M2 同比增速继续上升至11.1% 创下了17 3 月以来新高。如果未来M2 增速持续回升这意味着我国也可能出现因为货币增速大幅仩升而引发的粮食价格上涨。

不光是粮食价格需警惕放水带来的价格普涨。从历史情况来看粮食价格上升期间,畜肉类、水产平、水果等食品价格同样大幅上升且大部分食品价格上升幅度均大于粮价。同时非食品价格往往也会出现温和上涨。因此因为货币高增带來的粮价上涨在未来更有可能呈现的是一种商品价格的普涨,从而造成较大的通胀压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粮食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