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效用(TU)决定商品的价格,边际效用递减(MU)决定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吗?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0次格式:ppt页数:57贡献者:Yasmine上传时间: 17:43
0人评价79页
0人评价44页
0人评价70页
0人评价25页
0人评价3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一道关于边际效用计算的微观经济学题已知消费者用于X和Y商品的收入为540元,商品价格分别为P1=20,P2=30.效用函数为TU=3X乘以(Y的平方),求效用最大化时X,Y的数量和总效用_百度作业帮
一道关于边际效用计算的微观经济学题已知消费者用于X和Y商品的收入为540元,商品价格分别为P1=20,P2=30.效用函数为TU=3X乘以(Y的平方),求效用最大化时X,Y的数量和总效用
一道关于边际效用计算的微观经济学题已知消费者用于X和Y商品的收入为540元,商品价格分别为P1=20,P2=30.效用函数为TU=3X乘以(Y的平方),求效用最大化时X,Y的数量和总效用
先求预算约束线(两个截距540/20,540/30自己算一下这条直线的方程),然后求其和效用函数的切点(求导),然后就求出了效用最大化时候的XY的消费组合,然后再代入效用函数,建议LZ自己算一下,至少你算了之后能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了,学经济的得勤奋呀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wg03、第三讲_消费者行为理论-海南大学余升国-微观经济学课件.ppt9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海南大学余升国 引子 1、信子裙和大岛茂风衣
2、新郎的心意
3、饥饿营销 思考 为什么像水那样对生命如此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很低的价格,而对于生命并非必不可少的钻石却极其昂贵?
――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 第三章
效用与偏好
每个人或家庭都对穿、吃、住、行、教育、娱乐、服务等需求,把他(她)的有限收入精打细算地花销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劳务上面。正是所有家庭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形成任何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需求曲线背后的故事!! 讨论 幸福是什么??
本章重点问题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吉芬商品 家庭的选择; 某个人偏好的改变可能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到整个市场; 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一、欲望与效用 1.欲望:对某种物品,既有缺乏的感觉,又有满足的愿望,二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心理感觉。 2.效用: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某组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个人心理上感觉到的满足。 某种物品的效用,对同一个人来说是可比的 对不同的人来说则是不可比的。同种物品的效用也会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不同。 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3.基数效用 效用的大小怎样测量呢?
西方经济学家有两种测量商品效用的方法,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可以.5……等具体数量测量商品的效用。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形式来计量和比较的 二、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1、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 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西方经济学》导学第三章参考答案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西方经济学》导学第三章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导学第三章参考答案
作者:曹中林&&&&转贴自:本站原创
西方经济学导学第三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7.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1.C&2.B&3.D&4.B&5.C&6.B&7.B&8.C9.A&10.B&11.C&12.D&13.A&14.B  三、多项选择题1.ACE&2.CE&3.BDE&4.BCDE&5.AD&6.AC&7.ABD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解:总效用为TU=14Q-Q2    所以边际效用MU=14-2Q    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即MU=14-2Q=0&&Q=7,    总效用TU=14?7&-&72&=&49    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  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  (1)消费者的总效用  (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  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    (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      4*4+Y=78      Y=62  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  解:MUX=2X&Y2&&&&&&&&&MUY&=&2Y&X2    又因为MUX/PX&=&MUY/PY&&&&&&PX=2元,PY=5元    所以:2X&Y2/2=2Y&X2/5     得X=2.5Y    又因为:M=PXX+PYY&&&M=500    所以:X=50&&&Y=125  4.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求: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  (2)作出一条预算线。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  (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  解:(1)因为:M=PXX+PYY&&&&&M=120&&&&PX=20,PY=10       所以:120=20X+10Y&       X=0&&&Y=12,       X=1&&&Y&=10       X=2&&&Y=8       X=3&&&Y=6       X=4&&&Y=4       X=5&&&Y=2       X=6&&&Y=0&&&共有7种组合  &(2)&  (3)X=4,&Y=6&,&图中的A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4,&Y=6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4+10?6=140,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虽然是最大的,但收入达不到。  (4)&X&=3,Y=3,图中的B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3,&Y=3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3+10?3=90,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收入虽然能够达到,但不是效率最大。  六、问答题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2.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如图所示:图3-2&消费者剩余
图3-2中,横坐标为商品数量Q,纵坐标为商品价格P,AB为需求曲线,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1CQ1。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同样购买Q2商品,按第二种购买比第一种多支付价格P1P2DE。同理可证,如果对OQ1商品从少到多,一个一个购买,则会比一次购买多支付价格为三角形面积AP1C。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3.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研究消费者均衡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包括①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②消费者的收入是固定的;③市场上购买各种商品价格是已知的;  P1X1+P2X2+???+PnXn&=&M      限制条件  第二,消费者均衡的均衡条件: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等于一个常数。  MU1/P1=MU2/P2&=???=MUn/Pn=λ   均衡条件  如果消费者只购买两种商品A和B,则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限制条件可以简化为:  MUA/PA&=&MUB/PB&=λ         均衡条件  PAXA&+&PBXB&=&M           限制条件  消费者在收入既定、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购买的两种商品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时,消费者就不再调整购买A物品与B物品的数量,从而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4.序数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按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从上图看出,在U1&效用水平下,尽管效用水平高,但由于收入有限,达不到;在U3&效用水平下,尽管收入能够实现购买力。但效用水平低;只有在U2&效用水平下,既可以实现购买力,又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用水平,所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在这一点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5.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第二,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  
6.作一个无差异曲线图来描述一种低档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情形  1)商品X的价格下降后,消费可能性线由M1移动至M*,此时做一条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而与新的消费可能性线M*平行的虚线M2(这条无差异曲线事实上并不存在,故以虚线表示),表明在这条消费可能性线上,满足程度与原来相同。  2)X商品的下降致使X商品消费增加(从原来的X1增加到X2)。X1X2就是商品X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总效应。在这个总效应里,有一部分是替代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就是X商品数量从X1增加到X3部分(X1X3),有一部分是收入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其数量从X3减少到X2(-X3X2)。因为是一般低档商品,所以替代效应是正的,收入效应是负的,但总效应X1X2是正的。  7.什么是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它是递减的?  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表示。如下式:图3-5&&&商品边际替代品  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因为随着商品X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随着商品Y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所以,随着X的增加,每单位X可以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作者:曹中林第三章消费者决策(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三章消费者决策(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效用递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