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政府采取税收减半政策补贴政策时,在供需曲线交点的右侧存在“净损失”,请问这所谓的“净损失”到...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53-第4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53-4
此,政府可选择的价格和数量组合是市场需求曲线与平;3、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1)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2)外在性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外在性造成市场对资源的;3)纠正外在性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征税或补贴以及外部;4、信息不完全何以会造成市场失灵?;1)不完全信息问题: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2)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第八章、
此,政府可选择的价格和数量组合是市场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此时厂商获得正常利润。此外,政府也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措施。***3、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1)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外在性有正负之分,或称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2)外在性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外在性造成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之所以如此,原因是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相等。假设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在外在不经济时,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私人决策所生产的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反之,如果存在外在经济,则私人产量不足。3)纠正外在性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征税或补贴以及外部影响内部化的主张。征税或补贴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合并企业使得外在性问题内在化。4、信息不完全何以会造成市场失灵?1)不完全信息问题: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在这里,信息不完全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D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信息不对称。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从而出现市场失灵。2)逆向选择。次品市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在D旧货‖市场上,卖者比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因而市场上并不必然出现高质高价现象。举例来说,假定在旧车市场上,只有两种类型的轿车,高质量轿车的供给曲线为SH,低质量轿车的供给为SL,再假定卖方知道轿车的质量,但买方不知道这一点,因而SH高于SL。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对应于需求曲线D,将分别决定两个不同的价格PH。和PL,即高质量的轿车按较高的价格成交,低质量的轿车按低价格成交。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买者并不知道轿车的质量,因而他会以一定的可能性(比如50%)来推断轿车的质量,从而按以平均质量决定供给曲线SA,即买者接受的价格是PA。结果,高质量的轿车因不愿意接受PA,而退出市场。因此,在这一市场上只有低质量的汽车才能成交,即用低的价格购买D货真价实‖的低质品。在次品市场上出现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而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就被称为D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的另外一个例子是道德风险问题。以保险为例,通常投保人要比保险公司更了解投保对象的情况。但当双方签订保险合同之后,信息的不完全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一般而言,投保对象出险的可能性与投保人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相关联。由于保险公司很难了解投保人对保护措施的付出,因而这一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完全性。正是这种不完全性使得保险公司会因为出险的可能性提高而蒙受损失。一种可能的结果是,保险公司提高保费,不容易出险的投保人退出该市场,从而市场再次失灵。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中包括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减去外国居民来自本国的收入)。GNP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2.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按一定时期测算,通常是一年;GDP只包含最终产品;它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因而只涉及市场活动。3.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可供个人支配的收入。个人收入(PI)是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得到的收入。在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即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4.失业率: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是一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5.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收入:前者是按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后者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年,按基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是用价格指数折算之后的国民收入。引入这两个概念在于弄清国民收入变动是由产量变动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作为GDP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二、简述题1.使用收入和支出方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000)首先,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定时间为条件的,因而当期发生的其他时期的产品支出或收入不应该计入本期的GDP中;其次,国内生产总值以最终商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因而,中间投入不应计算在内,即应避免重复计算。最后,核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的和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分。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因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GDP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作为GDP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2.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关系如何?一,核算恒等式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条件。国民收入核算给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某种启示。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忽略统计误差,支出和收入核算的国民收入恒等。如果经济处于均衡的运行之中,可以认为,经济的运行结果是核算的结果。因此,为了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把经济中的支出和收入分别置于事先加以考察,则恒等式恰好为这些因素运行的均衡条件。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基于上述分析,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一个经济的总需求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来自于国外的需求构成;作为总供给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则表现为持有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所有者的消费、储蓄和税收。也就是说,构成经济均衡条件的两种力量以计划的形式加以考察就演变为分析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第九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2、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因而它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储蓄倾向。用公式表示为:S=S(Y)。边际储蓄倾向递增。3、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通常,边际消费倾向服从递减规律。4、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S=ΔS/ΔY。根据定义,边际储蓄倾向也大于零而小于1,并且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那么边际储蓄倾向递增。5、投资乘数(200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自主投资增加1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1/(1-β)倍。如果投资增加ΔI,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ΔY=ΔI/(1-β)。这一结论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6、税收乘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定量税收增加1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β/(1-β)倍。如果税收增加ΔT,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ΔY=-βΔT/(1-β)。这一结论被称为税收乘数定理。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7、平衡预算乘数:指在保持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的条件下,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相对于支出变动的比率。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单位,因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1/(1-β),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增加-β/(1-β)。因此,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ΔT)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ΔY=ΔG/(1-β)-βΔT/(1-β)=ΔG(ΔT),这一结论被称为平衡预算乘数定理。二、简述题***1、为什么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指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分析。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由社会的总支出与总收入均等时所决定。在社会总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会引起产量变动。经济社会的产量或国民收人决定于总支出或总需求,总需求决定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进一步假定经济社会只有两部门。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或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若用AE表示总支出,y表示收入,C和I分别表示消费和投资,则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AE=C+I。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又可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即有Y=C+S。因此,收入与支出相等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AE=Y,即I=S。由此可见,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条件的基本形式。国民收入变动的机制是靠经济中的企业部门调整其产量来实现的,若社会的收入超过需求,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积压,从而导致库存增加。为了适应市场,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反之,若社会收入低于社会总需求,企业的库存就会减少,从而企业增加生产。因此,企业根据社会总需求来安排生产,最终将导致社会处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状态。******2、简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在国民收入中,总支出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E表示总支出,那么E=C+I(1)总收入Y有两个用途:消费C和储蓄S,所以Y=C+S(2)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于是有C+I=C+S,那么投资等于消费,即I=S。只要这个均衡条件得到满足,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就能解决,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就能顺利进行。这一均衡条件并没有真正触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关键问题。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生产成比例。同时,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混淆了储蓄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家庭部门。信用制度固然打破了企业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然而即使在信贷关系相当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投资仍然主要源于资本积累。至于家庭储蓄这不过是补充。此外,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中的投资和储蓄,是经济主体依据自己的心理规律进行决策的结果,因而它们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很难对二者真正加以讨论。******3、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加入政府变动将如何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答:加入政府部门之后,经济的总支出和总收入的构成都会发生变动。从总支出角度看,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首先,假定政府购买是政府控制量,在决定国民收入时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即G=G0。其次,政府的税收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对私人消费产生影响。政府的税收可以是比例税,也可以是定量税。前者根据税基的大小征收,后者则与税基大小无关。为了简单,假定政府只对收入征收定量税。假定政府征收的定量税为T0,于是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Yd=Y- T0。因此,消费函数为C=α+βYd=α+β(Y- T0)。从而,由计划支出与计划收入的均衡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可以由下列条件得到:C+I+G=α+β(Y- T0)+I0+G0=Y
即:Y=(α-βT0+I0+G0)/(1-β)从均衡结果不难看出,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而税收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减少。*** ***4.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1)乘数理论说明了经济中某种支出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倍数变动的关系。主要有:①投资乘数或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或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Y=△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②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带动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假定税收的变动是由于定量税引起的):△Y=―β△T/(1-β)。③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的比率。在税收为定量税的条件下,该乘数等于1 。(2)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Y=△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3)乘数理论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4)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①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②如果由于某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会限制乘数作用。③乘数理论是在产品市场分析中得到的,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特别是利息率的影响。因此,现实中乘数并不一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三、计算与证明1、
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2)、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f=2000,那么,为什么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4)、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解:①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Y=C+I
从而Y=200+0.8Y+50解得 Y=1250②S=I时市场处于均衡,因而均衡储蓄量为S=50。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f=2000,则投资量应该达到下列条件所满足的数量,即Yf=200+0.8Yf+I从而
I=200④投资乘数:k=1/(1-β)=1/(1-0.8)=5第十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名词解释1、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2005):是一种贴现率,恰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即R0=R1/(1+rC)+…+Rn/(1+rC)n。式中:R0为一项资本品的价格;R1,…,Rn分别为该项资本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rC为该项资本品的边际效率。在实践中,资本的边际效率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2、
投资函数:即投资随利率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表示为I=I(r)。对于一项资本品而言,如果其边际效率超过购买该项资本品所需支付的利率,那么它就会被用于投资。因此,一个经济的投资取决于利率,并与之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
IS曲线(2005):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储蓄函数为S =S(Y),投资函数为I =I(r)。于是,对既定的利息率r,均衡的国民收入将由S(Y)=I(r)决定。由此得到的利息率与均衡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IS曲线。由于均衡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呈反向变动,故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
流动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其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分为交易、谨慎或预防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动,示为L1(Y);后一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呈反向变动,示为L2(r)。这样,货币需求可记为=L1(Y)+L2(r)。5、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蒙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D凯恩斯陷阱‖或D流动偏好陷阱‖。6、
LM曲线:在货币市场上,不同的收入与不同的均衡利息率相对应。表示这一对应关系的函数就是LM曲线。货币需求为L= L1(Y)+L2(r),货币供给为m=M/P,于是,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为:L1(Y)+L2(r)=m。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二、简述题***1、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并相应地决定均衡的利息率水平。通常,货币供给被认为是由一国的货币当局发行并调节的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表示为m。故在以利息率为纵坐标、货币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基础上的。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货币需求。其中,交易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为L1(Y);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表示为L2(r)。这样,货币需求可表示为L= L1(Y)+L2(r)于是,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L1(Y)+L2(r)=m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如图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庇古的货币数量论,特别是由于明确指出投机动机而突出了利息率的作用。但正如有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凯思斯的货币理论只注意到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好像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拳两种资产可供人们选择,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 ***2、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2)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持有货币,以至于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息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因此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3、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1)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是由人们的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的。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即L=L1(Y)+L2(r)。特别是,当利息率足够低时,人们预计有价证券价格不会再继续上升,因而会把货币留在手中。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D凯恩斯陷阱‖。(2)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供给包括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给是再加上定期存款;更广义的货币供给还包括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货币供给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3)利息率的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决定市场均衡利息率的大小。市场利息率高于均衡利息率时,说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人们持有了超过意愿的货币量。因而,人们会将手中的货币换成有价证券,从而利息率下降。相反,如果市场利息率低于均衡利息率,则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这时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下跌,亦即利率上升。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53等内容。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论 一、名词解释 1、边际产量: 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1) 隐藏&& 第九回:西经上(注意理解,莫死记硬背,计算题做法要背)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指...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2) 隐藏&& 第二章 、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效用:是指人们对商品或劳务满足其欲望能力的评价,即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 隐藏&& 第九回:西经上(注意理解,莫死记硬背,计算题做法要背)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指在其他...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5) 隐藏&&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引致需求(2007) :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  同等学力申硕
2013 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资本的边际效率: 是一种贴现率, 这一贴现率...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 29页 免费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 西方经... 7页 ...(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滞可划分成三阶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答案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把马义经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 都会 导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走入死胡同。 4.直...  2013 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西方经济学(四) 第1页 共2页 2013 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西方经济学(四) 第2页 共2页 ...西方经济学判断题,并求错在哪里。_百度知道
西方经济学判断题,并求错在哪里。
1。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2。用消费物价指数、市场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是相同的。3。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增加,既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又可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错在哪里。为什么呢。简单回答就好了。
提问者采纳
答:第一题:
不知道你说的消费可能线是不是消费者预算约束线,通常那条直线称为消费约束线。消费者均衡条件就是P1/P2=MU1/MU2=MRS12,反映在图形中就是均衡点是切点。第二题:
消费物价指数CPI与GDP都可以反映宏观物价水平,都是靠一篮子商品赋予一定权重进行比较,但是CPI与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商品”的选取是不同的。CPI侧重于消费,而GDP平减指数侧重于生产。假定有这样的情况:这一年橘子歉收,CPI按照人们生活中橘子消费的比例确定权重,所以权重不变,而橘子价格会因为供需关系变化而大幅上涨,所以CPI在橘子这项有较大变动;而GDP平减指数会依据橘子的实际产量而降低橘子在价格指数中的权重,所以不会有较大变动。一般来说CPI是对物价水平高估的,而GDP平减指数对于物价是低估的。所以题目中说计算的物价相同,不正确。第三题:国内总需求增加,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的变化结果是国民收入增加,同时利率上涨,则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涨,而净出口与汇率成反向变动关系,所以NX降低,于是贸易收支状况变差。建议看书:曼昆《宏观经济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0西方经济学新题库-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0西方经济学新题库-3
的作用;2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主要是货币需求理论;投机动机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凯恩斯认为主要取决;22.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23.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将如何改变
的作用。但正如有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只注意到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好像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可供人们选择,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21.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主要是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是为了正常的交易活动,谨慎动机是指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投机动机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凯恩斯认为主要取决于利率,这可表示为,对于。因此,在凯恩斯看来,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于是货币的总需求可表示为,其中是收入Y的增函数,是利率r的减函数。22. 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动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政府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这些政策工具,通过有关的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进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多种措施并用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或多种措施并用以抑制总需求。23. 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将如何改变国民收入水平?为什么?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支出和税收的变动是通过乘数原理作用于国民收入,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政府支出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如下关系式反映的:,其中和分别为国民收入和政府支出的,MPC为边际消费倾向。在一定条件之下,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民收入按乘数倍增加。同样地,减少税收也将使国民收入按乘数倍增加,税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下述关系反映的:,由此知,减少税收可增加国民收入,且使国民收入按乘数倍增加。24. 货币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即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率来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具体说,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货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降低贴现率,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变动法定准备率也能够改变经济中的货币数量。随着经济中货币量的改变,影响了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进而达到影响国民收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25. 总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量,表示经济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总需求曲线。在一个两部门的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通过分析消费和投资二者的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依照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在既定的价格总水平下,经济中的货币量是总需求量的货币反映。在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货币被用来满足交易和预防需求以及投机需求。交易和预防需求构成了消费需求,而用于投机的货币则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投资需求。因此不同的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IS-LM模型得到,即,从中消去利息率r,即得到总需求函数。上述过程可以在图中得到进一步说明。对应于不同的价格总水平,既定的名义货币量表示的实际货币量相应与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动,从而LM曲线发生变动。对应于不同LM曲线,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将决定不同的总需求量。在IS曲线既定的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货币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减少,从而经济中的总需求量减少,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6.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用图形说明其均衡条件及主要结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是:其中,,即人均资本占有量;(如每年)k的增加量,即按人口平均的资本增加量;每个劳动力的平均生产量,大致为按人口平均的产量;s为储蓄比例;n为人口增长率。利用基本公式,就可以讨论哈罗德模型所提出的“存在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如右图所示:当k等于时,,即人均资本不发生变化,k始终停留在自己所表示的水平上。由于k不变,所以y=f(k)不变,这说明此时y也始终处在自己所表示的水平上。已知,当劳动力按照 n比率增长时,y不变,这意味着产量(即Y)也按照 n比率增长。这时,几个有关的变量都处于均衡增长状态。因此,当时,产量(或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经济增长属于哈罗德所说的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因此解决了哈罗德模型中的“存在问题”。 当时,假设,这时有。根据基本公式,可知,即人均资本增量大于0。同时,由于,得:,又因为,所以有:。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不存在折旧,因此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投资又转化为资本的增加量,所以:。于是有:。为资本增长率,n为人口增长率(或劳动力增长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 时,就有,这说明,此时资本比劳动增加得快,资本-劳动比在增长。这就证明了,只要人均资本低于均衡增长所需要的水平,资本主义经济中就有一种机制会使资本―劳动比率不断地增长,直到达到所需要的水平(即为止。当 时,这个结论照样成立。因此,索洛根据他推导的模型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就长期来说,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率如何,经济活动总是趋向于一条均衡的增长途径。27. 分析说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过程。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我们现在用下图来说明需求抖动通货膨胀的过程。如图所示,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起初呈水平状,这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图中,产量从零增加到,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总产量水平为。当总产量达到以后,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所谓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中总需求曲线AD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AS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总产量为。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时,同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总产量水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中总需求曲线平为。价格水平从上涨到和的现象被叫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供给曲线AS是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中总需求曲线从提高到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上涨到。这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28. 哪些要素造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请简要加以说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另外,利润提高也会造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我们可以用下图说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图中,总需求是既定的,不发生变动,当总供给曲线为时,这时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决定时,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提高而移动到定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这时,总产量比以前下降,而价格水平比以前上涨,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进一步提高而移动到时,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这时的总产量进一步下降,而价格水平进一步上涨。三、 论述1、结合垄断厂商的均衡,论垄断的效率及政府对策。垄断是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部市场供给的行业,厂商的目标仍是利润最大化,也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由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因而其价格将随着销售量的不同而改变。这时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同时为简便起见,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即AC=MC。于是垄断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并根据这一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收益,因而垄断厂商索要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处索要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成本。因此存在着帕累托效率增进的余地。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则消费者的福利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知道,消费者消费既定数量时,需求曲线下的面积反映了消费获得的福利,而边际成本下的面积则反映了社会的生产成本。因此二者之间的差额是社会的净福利。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由于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价格高,社会的净福利显然要比完全竞争市场低,其损失是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在垄断产量和竞争性产量之间的面积。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另外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因而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主要有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其中在美国,从1890年到1950年,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以反对垄断。法律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非法的。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机构是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前者主要反对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后者主要反对垄断活动。对犯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对垄断的另一项干预措施是价格和数量管制。对于某些行业,过度的竞争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并无益处。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即在需求获得满足的范围内,单个厂商的平均成本都是下降的。这时其他厂商不可能参与竞争,因为任何分割市场的厂商只能以更高的成本进行生产。政府干预的目的是尽可能增加生产,降低价格。为此,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管制,也可以采取价格和数量管制。以价格管制为例。在长期来,垄断厂商通常处于获得垄断利润的均衡。为了管制价格,政府可以选择把价格确定在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相交点。此时厂商的边际收益由政府的管制价格所限定,因而它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的产量恰好是政府希望实现的结局。在其他情况下,如更低的价格,垄断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政府希望得到的低价格会因为黑市而失效。需要说明,在管制价格下,垄断厂商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政府不仅管制价格也管制数量,那么从理论上讲,在需求曲线上的任一数量与价格组合都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通常选择在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处。这样垄断厂商的生产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可以在正常利润下生产。除了上述政府干预垄断的政策以外,政府也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甚至是政府直接经营的手段。2. 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政府对策。无论是消费的外在性还是市场的外在性,无论是正向外在性还是负向外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都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换句话说,即使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外部影响导致决定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决定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同。以生产中出现的负向外在性为例。假定某人厂商对经济社会中的他人产生负向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该厂商并未在其决策中考虑这一点,则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即SMC&PMC。在需求既定从而边际收益既定的条件下,私人厂商将会按PMC=PMR决定产量,而社会最优的产量则取决于SMC=MR。因此,社会需要的产量小于私人的最优产量,即在负向外在性存在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过剩。同样道理,在存在正向外在性的条件上,与社会最优产量相比私人厂商的生产量不足。可见,外在性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为了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赞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政策:1) 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2) 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把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单位与受到外部影响的经济单位合并在一起,则外部影响就变成了一个单位的内部问题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进行生产,将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决定的量,即此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3) 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这一思想体现在科斯定理之中:只要产权明晰,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初始产权的规定如何,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这样,对外在性问题,只要规定产生外在性的经济单位有权制造它,或者规定受到外在性影响的单位有权拒绝它,则通过这项权利的自由交换,经济当事人会以最低的成本寻求解决方案。以上纠正外在性的方法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使用。3. 评述凯恩斯主义的乘数理论。乘数理论说了经济中各种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其中支出变动既包括私人投资和政府购买的变动,也包括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这里以投资乘数定理来说明这一点。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ΔY=Δ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投资乘数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经济中投资增加后,由于总需求增加会导致产出量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可以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消费者消费数量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总需求,以至于最终将会使得总收入成倍增加。总之,乘数理论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乘数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经济中的资源已得以充分利用时,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上升。此外,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也会限制乘数理论发挥作用。此外,乘数理论是在产品市场分析中得到,并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利息率的影响。因此,现实中乘数理论并不一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4. 试论述IS-LM模型与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需求决定论,其形象的概括是IS-LM模型。IS-LM模型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涉及的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引申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从而使得该模型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IS-LM模型的基本结构是IS曲线和LM曲线,可分别用两个方程式来表示,式中:I为投资;S为储蓄;r为利率;Y为收入;M为名义货币数量;P为价格水平;m为实际货币供给。IS曲线描述了产品市场均衡的状况。当I=S时,产品市场处于均衡,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IS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由政府控制的政府支出可以影响IS曲线的位置,支出增加可使IS曲线右移;反之,则使IS曲线左移。相反,如果政府增加税收,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使IS曲线向右移动。LM曲线描述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具有同向关系。在LM曲线中的货币需求(L)分为交易需求(L1)和投机需求(L2)。交易需求出于人们的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或称预防动机),它主要取决于收入(Y)且与收入(Y)同方变动。投机需求则出于人们的投机动机,它主要取决于利率,且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货币供给(M)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它由政府控制。货币供给与利率无关,是一个外生变量。在货币需求既定的条件下,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当货币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移。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其交点所表示的收入和利率组合表示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组合,当IS曲线或者LM曲线变动时,均衡的收入和利息率就会发生变动。IS-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而且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1) 货币政策通过政府对货币量的调节来影响利率,利率又直接影响投资和总需求。2) 财政政策不仅对总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对利率和收入的影响,间接影响国民收入。由IS-LM模型可以知道,IS曲线和LM曲线的变动对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作用,具体地说,依照LM曲线的斜率由小到大,可把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1)在凯恩斯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最有效;(2)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50西方经济学新题库等内容。 
 人民大学金融学-题库考试-西方经济学-新题库考试人民大学金融学-题库考试-西方经济学-新题库考试隐藏&& 西方经济学考试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参考答案 考试参考...  西方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经济学(本)复习题...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  一、西方经济学题库一、选择题 1、以下对经济学中资源是稀缺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资源是有限的 B、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D、资源绝对数是丰富的 )。 C、相对...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新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西方经济学题库,人大,考研必备西方经济学题库,人大,考研必备隐藏&& 习题一 1. 2. 3. 4. 、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__经济单位...  西方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在新的均衡条件下没有产生通货膨胀,那么,新的 GDP 将 (D. 上升 40 亿美元...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题库 完整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经济学 题库单项...A、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上升 B、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  西方经济学 (题库) 武汉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教研室 1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  期末考试宏微观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本)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 或瓜分超 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