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下制约因素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年秋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3)学案:第3章 旅游规划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2:18:5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年秋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3)学案:第3章 旅游规划.DOC
官方公共微信许继伟:发展黄山旅游业 保护是第一位_新浪安徽新闻_新浪安徽
许继伟:发展黄山旅游业 保护是第一位
中国新闻网评论
许继伟接受访谈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委常委、黄山管委会党委书记做客新浪网两会访谈间,就黄山生态旅游发展等问题与网友进行深入交流。
  主持人:
  亲爱的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两会”访谈间,今天是一个周末的天气,却被黄沙满天吹走了一些微妙的美好心情。伴随这种心情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一位来自于黄山的客人,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委常委,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许继伟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感谢您。欢迎。
  许继伟:网友朋友们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到新浪来做客。
  主持人:许书记,黄山被称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象征,您作为黄山的“地主”,肯定对黄山更加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黄山有哪些非常优美的风景。
  许继伟:好的,刚才主持人说到了天气,这一点我在进门之前感受特别深,因为黄山现在依然是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如果从PM2.5的测试来看,我们年日平均值是9,我们最小值是5,国际安全级标准是25,我们也低很多,所以黄山是一个洗心洗肺的好地方。
  主持人:现在让此时此刻的我做梦都想去黄山。
  许继伟:黄山实际上网友朋友们都很了解,大家都比较关注,因为黄山是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象征之一,这些年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具体到黄山,我感觉到在将近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应该有这么几件事是值得关注的。
  主持人:哪几件事?
  许继伟:第一个,将近400年前,徐霞客先生两次登临黄山,他看到黄山的美景以后,感受到“簿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唉!”。后人把他的话演绎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但是我们现在更多的不常用这个,因为五岳和黄山一样,都是中国大好河山的组成部分。我们更多是宣传黄山特有的一些东西,这是一个阶段。
  另外一个阶段,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黄山去了,去过以后他感受黄山以后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那时候就掀开了黄山旅游发展的大幕,同时也掀开了中国旅游的大幕,所以黄山应该是中国旅游开放的发轫地。
  第三个,二十年前黄山成功加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后来又加入了世界地质公园,再到前几年我们又成功作为全球旅游目的地,获得了全球旅游目的地管理奖,这个亚洲只有我们一家。包括这两年我们正在做的,参与的,全球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则的制定,也是黄山参与的。这几件事归到一起,黄山在国际化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主持人:我能感觉到您在刚才说这几件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您对黄山风景区很厚重的情感。您在黄山工作多少年了?
  许继伟:将近30年了。
  主持人:看您的面貌这个年纪不是很大,但是是不是那边空气很好,人能保持更加年轻?
  许继伟:有这个因素。
  主持人:说到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刚刚您也提到了黄山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卓越的贡献,或者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这方面您给大家重点分享一下。
  许继伟:就我个人而言,对黄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近三十年来更多是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
  主持人:像朋友也像亲人。
  许继伟:是的。我的感觉可能也是三个方面,第一个,热爱、敬畏。
  主持人:为什么要敬畏?
  许继伟:“热爱”是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长期生活在黄山,对黄山非常热爱。敬畏,黄山已经有的历史,黄山保护到现在,发展到现在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敬畏历史,敬畏自然,这是我对黄山的一个感情。另外一个感情,在这个岗位上,在黄山工作如履薄冰,因为黄山不仅是黄山人的黄山,安徽的黄山,中国的黄山,它是世界的黄山,它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我们更多的责任是守护好、保护好黄山,所以感觉到责任重大。另外,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说,全国旅游目的地都是在竞相加快发展,都有很好的管理举措、保护举措和发展举措。黄山也一样,怎么样能够融入中国旅游发展的大潮,能够以黄山特有的姿态引领旅游的发展,我感觉到在黄山工作任重道远。特别是旅游发展标志性的事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经出台了,国民休闲时代即将到来,黄山怎么去发展?我感觉到任重道远。
  主持人:不一样的情感,分层次慢慢在提升。您刚刚说到两点,一方面要应对发展,不断的推进自己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有职责,有义务去保护好脚下的这片土地或者这座大山。这两点有时候从心理上是有一点矛盾的,因为旅游的人数增多了肯定有多少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您是如何营销自己的旅游业?
  许继伟:应该这样说,保护和发展,如果从绝对的角度来说是一对矛盾,但是处理好了我觉得能够做到相辅相成,所以我们提出的目标是,首先是保护,保护黄山是第一位的,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所以把两者能够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操作的,比如从保护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有一个很好的保护规划,就是风景区的规划。我们的一草一木,甚至修一个厕所都要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因为它是世界遗产地。我们总体规划是国务院批的,所以我们在执行规划上很自觉的。第二个,黄山人是靠山吃山,更要爱山护山,所以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养成了爱护黄山、保护黄山的自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地注意保护好世界遗产地的原真性。如果讲到旅游,可能对风景区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是破坏,旅游对黄山来讲现在没有破坏。比如对山峰的植被可能带来一些影响,但是黄山人很好地处理了这件事。我们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探索怎么样让黄山的植被,黄山的生态能够休养生息,所以我们创立了一个景点的封闭轮休。比如黄山精华景区有两个著名的山峰,一个是莲花峰,一个是天都锋,这两个峰风光大体是一致的,我们为了保护好黄山(,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对这两个山峰轮流进行封闭,我们现在封闭是天都峰,开放莲花峰,三、四年以后我们再轮换一下,关闭莲花峰,开放天都峰,这样对生态环境是有效的保护。
  主持人:有的地方可以休息一会儿,有的地方可以休养生息,这是很好的营销策略。
  许继伟:这个倒不是营销策略,这是保护举措,这是有效的保护举措。
  主持人:我为什么说是营销策略,好像越不让我见这个地方我越想去,他每天心里梦想走那一条路,你说那一条我们在整修,过一段时间再来吧。
  许继伟:有道理,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营销和宣传我个人感觉到实际上是互为一体的,作为一个景区来说目标都是一致的,因为这两者的侧重点可能不太一样,宣传更多是从政府的角度,或者从地方整体利益考虑形象宣传的多一些。营销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更多一些,具体的产品,具体的营销政策等等考虑多一些。但是在黄山景区我们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大宣传,大营销的概念。
  主持人:这也算我们的创新点。
  许继伟:也算我们的创新点,因为宣传的都是黄山,把两者能够自然整合,提高效率这样更合适一些。我们在宣传和营销上是这样安排的。宣传和营销上,实际上各个风景名胜区包括旅游景点、旅游目的地是八仙过海,各有不同,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黄山,我们可能更多从这样几个方面注重和把握的。第一个,注重宣传营销的系统性,比如对于2013年市场营销和市场宣传,我们去年年底,整个方案基本上研究好了。
  主持人:提前了将近一年多。
  许继伟:提前一年,因为有一些政策要提前发布,特别是在境外市场更要提前发布。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教案 湘教版选修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教案 湘教版选修3
本​文​档​为​湘​教​版​选​修全​册​教​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正文
一份深情嘱托 “黄山谈话”引领旅游业跨越发展
健步登山、与大学生合影、和香港电影剧组亲切交谈、在观瀑楼发表重要讲话……即将在京首映的电影《邓小平登黄山》,将艺术再现一代伟人与一座名山的故事,重温开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的“黄山谈话”。
“这里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小平同志的殷殷嘱托音犹在耳。35年来,人们铭记伟人嘱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黄山乃至全省旅游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徽之黄山”正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世界名山”,皖山徽水正绽放独特的魅力,绘就更加瑰丽的画卷!
黄山牌越打越响亮 国际化越走越有力
雪后的黄山,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分外妖娆,美国游客皮特连声赞叹:太美了。皮特是第一次来中国,行前,他为黄山之行“做了大量功课”。近年来,随着黄山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像皮特这样第一次来中国就选择到黄山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三十余载风雨兼程,三十余载奋力前行,“黄山牌”已成为中国旅游的一张王牌,黄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号召力越来越大。黄山风景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9年,黄山风景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荣誉奖。 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考察黄山后,给出这样评价:“中国人民为保护和维护这块世界遗产地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令我们赞叹。 ”2008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教科文组织首次联袂在黄山市举行“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会上,两大组织向全球宣传推广黄山市旅游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模式。2014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如期举行,会议发表了“黄山宣言”。 35年来,黄山市先后与境外15个城市和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等成为黄山市“荣誉市民”。
1979年,黄山接待游客10.43万人次,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增长至4165.09万人次;1979年开始,黄山入境旅游起步,到了2014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176.85万人次,旅游创汇5.43亿美元。 2014年,在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名中,黄山市上升至第22位,并被评为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2014年3月,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迎来新红利——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包括黄山在内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将以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战略定位,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名片。
责编: 戚韵
版权所有: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约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