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经济前景的前景如何?

吴敬琏:中国经济最根本的一条出路在哪里_凤凰财经
吴敬琏:中国经济最根本的一条出路在哪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财经讯 经济学家10月1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中国人口红利正不断减少,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的结构性变化已经接近于结束,剩下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提高效率。 此外在谈及怎么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避免危机时,吴敬琏表示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控制好和化解现有的风险,为推进改革赢得时间。另一方面,辅之以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 货币政策方面,吴敬琏认为,政策作用很小,由于现金为王,所以即使放松银根,资金大概也不会跑到实体经济里去。财政政策还有一点余地,建议着重在普惠性的减税上来想办法。 吴敬琏最后表示,中国经济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改革,这两年来我们的改革还是有进步的,但是需要进一步推进,比如说简政放权、审批制改革。 以下是发言全文: 中国经济问题很复杂,怎么才能够用20分钟把它讲得比较清楚,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就按照&危机、转型、动力、创新、改革&的顺序来讲这五个问题。危机:避免系统性危机的两种方法 全球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中国政府采取了强力的刺激政策,把增长速度顶上去了,但是不久以后就出现了增速下降的现象,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于是引发了一个大讨论&&中国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或者叫做系统性风险,怎么来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问题,这是最近两三年讨论的重心。 对于怎么避免危机,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方略,这两种方略所依据的理论模型或者分析框架是不一样的。根据今年在金融40人论坛的一次讨论,把它归结为两种。一种分析的思路是从需求侧进行分析,另外一种分析思路是从供给侧进行分析。 从需求侧进行分析的思路,通俗的说法叫做&三驾马&&&总需求是由三驾马车组成的,其实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来说是四驾马车,我们这里一般说三驾马车,就是消费、投资、进出口。 出现增速下降的现象是因为三驾马车的动力不够,我和钱颖一教授都认为三驾马车的分析框架有很多缺点,它实际是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脱胎出来的,按照凯恩斯主义来说是总需求决定了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当时就发生了一场争论,我和钱颖一教授都认为,用这样的办法分析是有理论上的问题,当然对于凯恩斯主义这一套理论是不是对,现在国内经济学家分歧也很大,但我假定它是对的,在理论上用它来分析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也是无用的,因为这是一个短期分析。 可是我们这种意见好像没有多大用处,政府很重要的咨询机构的分析都是依据三驾马车得出的,而由这个分析得出的政策结论很明显就是增加投资,你可以一个一个去分析,能够增加消费吗?不能。能够增加进出口吗?不能。最后就落实到一点&&增加投资。 但是这个分析方法现在有了很大的限制,因为超高速的投资增长、投资率的提高,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其结果就使得我们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不断提高,按照各种各样的分析,大概有三个方面的负债,政府负债、企业负债和居民负债,已经到了的250%到300%之间,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而且正是由此引出了会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问题,因为到了这么高的杠杆率,出现个别的偿债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这是一种分析方法,直到现在从政府、投资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经济分析,还是从这里分析的。而在实际工作中,好像主管这方面的部门都忙得不亦乐乎的批项目、找钱,过去批了项目地方就上,但是现在有问题,我们的金融改革还是有进步,不但要批项目,而且要找钱。所以这个路子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 另外一种路子是从供给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前用生产函数来表达这个分析框架,生产函数无非是三个主要因素,劳动、资本和效率提高。今年4月,北京的40人金融论坛上,青木昌彦教授和余永定教授认为要用另外一个方法从供给侧去分析,提高供给的各种因素、各种动力去分析。在现存在的问题上,我们三个人的分析几乎是一样的。资本继续提高投资率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投资回报递减,这个非常明显,从2009年到现在,刺激的强度并没有削弱,但是效果急剧下降,现在几乎增加投资对于增长没有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杠杆率不断提高,所以可能会造成危险。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人口红利正不断减少,农村资源转向城市的结构性变化使得效率有提高,但这个过程已经接近于结束。剩下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函数中间的索洛余值。 什么是索洛余值?按照索洛的说法就是技术进步,实际就是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实现增长,也就是我们最近20年来一直努力想实现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了,按照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转型,也就是我们题目的第二项。问题是怎么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呢? 我们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后来改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1995年到现在整整20年了,这是第九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但是至今没有实现。它的核心就是要转变增长动力或者实现增长的源泉因素。动力:提高效率 推进改革 这个源泉因素是什么?刚才已经说了,过去以投资为动力现在正转变为依靠创新提高效率为动力。但是为什么提出了20年都没有实现呢?其实在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已经做过全面的分析。当时就用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里面的一句话,&存在体制性障碍&,九五计划有进步,十五计划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是有倒退的。所以十一五就规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作为十一五的主线,那么就要改革。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的说法,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附带说一句,其实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跟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是一样的东西,十六届三中全会说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系呢?叫做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完全实现,所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做了一个决定要完善这个体系,要实现十四届三中全会讲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但是当时的经济状况非常好,改革这件事又是自我革命,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何必改呢,2003年的时候经济情况很好,所以实际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 要推动转型和寻找新的动力,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效率为动力,这个关键问题就在于推进改革。因此就要在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把主要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不同结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作用很少,财政政策还有余地 我们就分别说一说,怎么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避免危机。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控制好和化解现有的风险,为推进改革赢得时间。另一方面,辅之以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 控制化解风险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比如妥善处理各级政府的债务;停止回报过低和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输血;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或有负债;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和重组,释放风险;停止刚性兑付;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有一些在做,有一些做得很慢,比如偿还社会保障基金欠账,上海做了一个小的,就是把家化卖了,山东正在拨付地方国有资产的30%用于社会保障基金。十八届三中全会里做了明确规定,但是两年过去了,从中央层面来说到现在没有动作,据说正在拟定方案。 另外辅之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照野村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的研究,在资产负债表出问题的时候,货币政策的作用很少,因为人们都要提高手中资产的流动性,由于现金为王,所以即使放松银根,资金大概也不会跑到实体经济里去,因为那个地方流动性很差,要抽出来很难。 中国尤其是这样,资金最终会跑到资本市场上去,导致股市泡沫,比如说最近发生股灾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国内的流动性一直比较宽松,除了今年因为外汇占款降低了,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上出了一些问题,在有些季度流动性是有些紧,但是从2009年以来,货币流动性一直比较宽松,但是资金并没有跑到实体经济里去,因为从股市上要抽走很容易,所以就会造成这样的问题。 财政政策还有一点余地,但是这个钱怎么给,现在还是有不同的想法。有些政府部门希望靠增加支出来增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力度,比如铁、公、基投资上,另外有一些政府官员认为由他来用是最好的,比如说对高新技术产业给予补贴等等,实际上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个效果是不怎么样的,这个有争论,比如为了支持第三代无线通信,为了支持TCDMA,据说是花了2000亿,但效果并不一定好,当然有些支出是要增加的。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来提高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力度,就是要减少收入。所以我一直是建议着重在普惠性的减税上来想办法,我们的税收还是太高。改革:成败的关键 最后根本的一条就是推进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决定推进改革。这两年来我们的改革还是有进步的,但是需要进一步推进,比如说简政放权、审批制改革。我们在21世纪初期做过一次,但这个东西很容易走回头路,还是要把它制度化。 制度化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制定负面清单,本来这件事是中美投资谈判里提出来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它推广到国内的改革上,负面清单在具体工作中,因为行政部门往往不愿意放权,所以到现在为止自贸区的负面清单仍然太长,至于总体国内市场进入的负面清单正在制定,还没有制定出来。 另一方面要按照李总理的说法,对于政府来说,它是跟企业不一样的,正好相反,法无授权就不可行,所以对于政府授权要做正面清单。而且现在政府官员们不作为的情况很严重,当然有各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职权不清楚,所以审批有风险。 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都有比较大的推进,特别是金融改革中间两项,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一个是市场化,改革比原来预计的快一点。有些方面的改革似乎进展太慢,如果证券法不修订,注册制的改革大概就不行了。像这些方面,怎么想办法要做得快一点。价格改革,深改小组已经讨论通过了,当然这是讲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看来今年有望在第四季度展开。 我自己觉得很关键的但是进行的最慢的就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1+N的文件一个一个公布了,看来就要启动,我看起来有几个争论性的问题还不是太清楚需要进一步明确。最后一个是自贸区,自贸区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现在自贸区已经有四个,很多地方官员把建立自贸区看成是取得优惠政策的一种制度安排,这和中国政府所宣布的建立自贸区的目的是有差距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改小组讨论自贸区讲话时说建立自贸区的目的是要适应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大趋势,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开始的时候比较快,最近好像步子有点放慢,我觉得还是应该加快,这不是上海地方问题,我们作为首席经济学家也好,作为一般的经济学家也好,特别在上海这个地方,应该推进。如果按照习总书记的说法,最近发生的TPP协议达成,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光是一个挑战,而且是机遇,通过自贸区的建设可以使得我们对外开放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在世界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变化中,能够实现以开放促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要求的经济体制和法治建设都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谢谢。 最精准经济形势政策分析、最专业经济研究方法教授、独家宏观新闻爆料与解读,尽在凤凰小报告,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ID:ifengxbg)
[责任编辑:li_yua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09700
播放数:236910
播放数:123745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孙立平:中国经济怎么了?未来方向在哪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以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称;他,于2006年被《南风窗》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著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反省与探索》、《传统与变迁》等,他
中国即将进入后置业时代,机遇在哪? 虽然孙教授觉得当前的局势不容乐观,但他对未来可能的前景充满信心,成了他眼中绝无仅有的乐观主义者。他的乐观来源于中国经济的两个转型,一个是十五六年前提出的从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另一个是今年春节提出的从大规模集中置业的时代向后置业时代的转型,他认为如果两个转型都成功的话,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仍然会有不错的发展。 孙教授大谈第二个转型,他讲到,中国即将进入后置业时代,这个时代可能是以提升生活品质作为它最基本的特征,他认为精致的制造业、完善的服务业和具有创新的教育科学技术产业这三个产业可能会在后置业时代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说前一段有朋友在微信上看过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斯拉的生产线视频,看起来是生产线,但作为一个艺术品,弄到舞台上能演半个小时,非常的让人震撼。大家经常在说,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没有制造业作为主体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个制造业将来可能精制化是它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 孙教授说,在未来的服务业当中,除了养老会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还有一个他自创的行业,那就是既能够去除奢侈化,同时又能够保障一定品质的育儿产业。全面放开二孩后,计划生育限制全面取消可能为时不远,但是在这之后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表明,好像人们生二胎的意愿不高,一问,她说不生。但是孙教授就个人的看法认为,将来实际上会生二胎的会远远多于在调查当中表示要生二胎的。 盲目创业可能会重创中产阶层 在互动环节,一位天津创业者向孙教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创业者在一开始创业的时候都要打造手工制作,或者是要做非常精制的手工艺品,他们这种创业的方向,今后是怎么样的走势,有没有主流的渠道? 孙教授坦言自己也是个&门外汉&,他觉得将来空间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大,但是这个趋势扩大的速度会什么样还很难说。不过,孙教授就目前的创业风潮也表达了自己犀利的观点,他认为,现在社会都在讲双创,在学校里忽悠毕业生们要淡化就业意识,强化创业意识,那么怎么创业呢,在座有很多的企业家,很多都是在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对现在的经济状况都束手无策,一个个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何谈创业,更别谈成功创业了,&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当然,在创业大军中能不能出几个比尔盖茨的人物,孙教授认为是有可能的,但是他语气非常坚决的肯定绝大多数人创不成,不但创不成,弄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花光爸妈的辛苦钱不说,在股市里剩下的钱也打了水漂,那样的话又消灭一批中产阶层。 孙教授说道,刚才说特斯拉那么大的工厂,就150个工人,可以看看可预期的前景是什么。但是我们的制度是什么,什么东西呈现这个解决,把人分成两类,失业和就业的,结果都活不好,所以现在可能是处在更根本性的人类制度变革的前夜。 以&卖包子&为例读懂供给侧改革 在孙教授看来,未来需要的就是现在的变革,一个是直接的政策和体制的层面,一个是更深层的社会变革。 孙教授讲了个之前在安徽芜湖吃包子的例子,当地有个距今一百多年,清朝的店,那里的小笼包很有名,当时包子上来了,他就盯着这包子就在想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突然之间想明白了。形象地说,大量的包子做出来了卖不出去,销路不好,销路是中国现在的经济首要面临的最大问题。然后我们从需求侧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从卖包子的角度解决,说号召人们买包子,把铺面、桌椅板凳弄的好看一点,勤吆喝一点,都是从这方面做文章,但是再怎么吆喝包子也没多卖出几个。不见效就转到供给侧,就是这包子本身。这包子是不是有问题,掰开一尝发现好吃的包子没几个,绝大多数都无法下咽,原来供给侧真的有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思路。 现在的思路是说,我们只要把供给侧改革搞好了,中国经济的问题也就能解决了,那怎么改呢,就是先去产能,不好吃的包子尽量消灭,增加做好吃包子的产能,我们原来是想这么一下问题都解决了,但是问题是很可能就算供给侧改革搞完了,这好包子大量做出来了,不好吃的包子没几个了,还是不好卖。 供给侧改革不见效,最终还得到消费者那找原因。说你怎么不买,包子已经新改革了,不信你尝尝,消费者说就算味道好,也尝不起了。他说这么一个小包子10块钱,吃十口就100块没了。这次我们找到原因了,包子太贵了,这时候就找老板,说你这么大点包子就10块钱一个,降价也许能卖出去,老板说一个包子的成本就9块钱,卖一个包子才净挣几毛钱,你让我怎么降价。 他觉得中国经济的症结在两侧,一会儿从供给侧找到需求侧,一会从需求侧找到供给侧,但是这真正的问题可能是在中间,在这两侧的中间地带。社会成本太高,引发企业生产什么,什么不挣钱;消费者买什么,什么贵得不得了的现象。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只有疏通中间,才能打开两侧,这是在政策和体制层面变革的思路。另一方面,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说,孙教授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建立,为经济上一个台阶,这样就能释放出新的需求,形成发展的新动力。 讲天津故事,传天津文化,聚天津力量!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刚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钻石结构”,即在内陆战略中,基于区位、人口红利等要素的中部的“中三角地区”与西部的“成渝地区”将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有条件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构成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新的“钻石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三大经济区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三大经济区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谁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各地摩拳擦掌、竞逐激烈。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市群发展是此轮竞争的核心与关键。&&
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部经济发展地区,分布于长江中游沿岸,打造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
位于长江上游,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重要的人口、产业集聚区,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
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三个经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潜在市场巨大,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合作,对全国统筹区域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中原经济区还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三个经济区依托核心城市,发展很快。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中三角地区,力图逐步打破交通、行政等限制,实现融合发展,互利共赢。重庆、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的双核,须加强重庆、成都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打造带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双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以太原、郑州为支点的大中原经济区地理优势相较西部地区非常明显,与经济发达地区相邻,其辐射效应会大大超过幅员辽阔但人口偏少的西部地区。
中共中央明确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如:《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等。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在产业升级和投资引导政策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优先安排;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等,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大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互动、立体发展。中三角以南昌、武汉、长沙为中心,加快构建综合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打造2小时城市集群交通圈。成渝经济区的铁路为“一主两轴四骨架”的线网架构,其中成渝为主轴,成绵乐、万州至重庆为两条辅助轴。中原经济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客运网络,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城际铁路和快速通道为支撑的“半小时”通勤圈。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巨大型城市。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
武汉作为现有格局中体量最大、城市地位最高、地理位置最优、资源要素最密集的城市,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格局中如何定位、发挥何种功能、如何发挥功能?这些都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作为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武汉而言,发挥在“中三角”中的中心城市功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郑州为河南省会、五朝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郑州,这座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商汤古都,历经沧桑,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与挑战。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郑州加快发展迎来了难得机遇。“挑大梁,走前头”,郑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气魄悄然巨变。
开封是一座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区位优势优越的城市。开封自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原逐鹿的重要战场。
将功能覆盖开封新区整体、开封县朱仙镇、尉氏县部分乡镇的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也纳入其中,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增长极和“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
洛阳在“三化”协调发展上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充当示范,做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尝试。洛阳正在努力成为拉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中原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解析: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之成都与重庆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文化、科教、物流中心,内陆地区居民幸福感最强城市及最大航空集散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成都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西部地区经济核心增长级,内陆地区最具投资及就业吸引力城市。
重庆,简称巴、渝,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政治、航运、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地位: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推动区域发展
以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型城市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双核,是成渝经济区最大的特点。重庆最大的机遇来自于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成都的机遇有三方面,包括会展、金融等软环境,高科技产业以及极具创业精神的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
通过两大城市的超强动力,让中间的塌陷地区崛起,而后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促进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中三角的五大优势是:得"水"独厚、得"科技"独厚、得"区位优势"独厚、得"农业"独厚,并且具有成本优势。辜胜阻认为,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大大滞后于东部,巨大的城镇化潜在空间是中三角发力的重要支撑点。中三角有望成为稳增长的新引擎,初步具备冲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基本条件。
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说,谈到中三角优势,大家就会讲到资源和环境优势,假如产业的梯度转移是一种污染的重复,是破坏环境的重复,那就不是发展而是灾难。他认为,中三角还有很多其他优势,比如文化因素。现在对中三角的文化优势琢磨得远远不够。其实只要是关注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关注中三角,这里面可以大做文章。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说,打造一个城市群,一定得有“老大”,武汉在经济基础、人口、交通、产业以及国家战略定位上,具有优势,但必须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里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当好“老大”要有共生的思维。区域内各城如何避免同质化,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易鹏建议,对整个城市群的规划,要有更高的标准,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和指导,而不是每个城市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设。
成渝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的空间结构是“双核五带”。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辐射和吸引力。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劳动力资源丰富。
中原经济区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湘鄂赣三省去年联手打造的“中三角”今年扩容,安徽省也加入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建设,四省携手共建一个包括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在内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共同角逐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将从旅游、交通等领域扩展到理论研究领域。长沙、南昌、合肥、武汉四省会城市社科院(联)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社科院(联)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四城将在区域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设计方面开展合作。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确定了具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
乐雅高速通车,意味着全长1200公里的成渝G93环线全线贯通,成渝高速环线上任意两个相邻城市,走高速最多不超过3小时。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戴宾认为,成渝环线贯通的最大效应,是使成渝两地间城市交通网络化功能进一步加强,促进成渝经济区城镇群形成。
收入倍增: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比2011年增长一倍以上。粮食增产:确保耕地不减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达到1.08亿吨。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率到2020年达到5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
2013年中央企业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行集中活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64个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1651.44亿元。2011年以来,河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在建项目258个,总投资736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36.7亿元。这些项目促进了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极之争终究是不可能避免的。无论是中三角,成渝经济区还是中原经济区,都想自己的区域发展的更好更优。综合分析来看,当前中三角和成渝经济带最有机会和希望博弈第四极。但其各有所长和所短,当前还很难说谁一定可以确保拔得头筹。
用户名&&&&密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出品 编辑:余婷 王冰 张卓 设计:邓凡
技术支持:李成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中国经济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