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对错:商业银行管理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有效协作研究
来源:  12:52:00 【】 
  (三)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工作职责细化不到位,存在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客户经理制度在各商业银行基本成熟,风险经理制度还处于初期阶段,两个制度同时实施,目的都是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风险经理需要与客户经理一道组成营销团队,二者分工协作对大客户展开营销攻势。在合作中双方都需要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进行分析调查,其职责就出现了交叉,具体实施时应由哪一方负责.各商业银行并没有做具体的划分,给二者带来操作上的不便,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二、商业银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有效协作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经营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原则。安全性是银行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该原则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预防和控制风险,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流动性是资产的变现能力。商业银行能保持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满足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原则要求银行经营者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由于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存在矛盾.商业银行的某些经营决策有利于某一原则但同时又有损于另一原则 风险经理的主要目标是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保障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而客户经理的主要职责是尽可能地开拓市场。实现商业银行的盈利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存在的矛盾实质上是安全性和盈利性内在矛盾的表现。  实际上,商业银行盈利与否的衡量标准并不是单纯地使用收益率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计量后得出的收益率,才是商业银行实际的盈利状况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又存在潜在的统一和协调的一面,这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在工作中能有效协作的理论依据。  三、商业银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有效协作的途径  (一)加大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的沟通力度  一方面,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彼此意识到协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对相关客户和市场进行详尽的考察和分析,确定其风险等级.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为客户经理开拓业务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客户经理要及时向风险经理反馈客户的信息,为风险经理的风险评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二)进一步明确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权限  客户经理不仅是管理客户,而且可以直接受理客户业务,业务权限较大。比如,在其授权范围内可决定具体客户的产品收费标准,但是必须与风险经理共同签字后方可发放在风险经理审批范围内的贷款超过风险经理的审批权限时,则由风险经理向上级行申请授权,客户经理有权解释和申辩。至于每个银行的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的权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权限划分后,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就可以自觉遵守,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2&&&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5:53:00)?&&( 10:02:00)?&&( 10:36:00)?&&( 13:13:00)?&&( 14:17:00)?&&( 16:33: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当前位置: >>
金融机构(1)
第六章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 ?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金融系统中的金融机构及其功能。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掌握金融机构的功能,了解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分 类及其各自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特点。弄清什么是 商业银行,掌握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了解商业 银行的表外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 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对监 督管理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 机构及其在金融体系中承担的功能有基本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为金融机构的功能、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难点是商业银行的 表外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的管理。2 §6-1 金融机构的功能与分类金融机构是重要的微观金 融主体,通过疏通、引导 资金的流动,促进和实现 金融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 有效配置,提高全社会经 济运行的效率。 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长期不变,但其功能 发挥作用的方式、效 果以及自身的性质和 组织结构都是随条件 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降低 交易 成本信用 中介提供支 付结算 便利金融 机构的 功能 分散 投资 风险 货币政 策传导4 金融机构 组织体系 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 融机构 农业发展 银行 存款型金 融机构 商业性金 融机构 国内金融 机构 投资型金 融机构 跨国金融 机构 契约型金 融机构 国际金融 机构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中央银行进出口银 行银监会世界银行保监会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亚洲开发 银行证监会储蓄银行财务公司养老基金信用社货币市场 共同基金投资 银行 呢?5 ? 建议修改为:商业性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中的 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资中的 金融服务中介存 款 型 金 融 机 构投 资 型 金 融 机 构契 约 型 储 蓄 机 构投 资 银 行证 券 公 司证 券 交 易 所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 机构 体系银行类 机构非银行 类机构中央 银行存款 货币 银行专业 银行证券 公司投资 基金信托 投资 公司保险 公司租赁 公司财务 信用 公司 合作社?? ?? ??7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各种非银行类机构六大银行中中中中中国 国国国国国家 工建银农邮开 商设行业政发 银银 银储银 行行 行蓄行 银 行新兴银行招光华浦广 商大夏发发 交深民兴中 行发生业信 恒渤 丰海城 市 银 行外 资 银 行中中 国国 进农 出业 口发 银展 行银 行证 券 公 司证 券 交 易 所投 资 基 金财 务 公 司信 托 投 资 公司金 融 资 产 管 理 公司保 险 公司8 §6-2 商业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赢利为目标的 经营性金融机构。它们通过其业务经营, 向政府、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企业和居 民等提供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 中获取利润并求得发展。其种类繁多,规 模庞大,是金融机构的最主要类型,也是 最早产生的金融机构类型。 它包括两大类:间接融资中的金融中介机 构和直接融资中的金融服务与交易机构。9 类型原始负债(资金来源) 存款 存款 存款 存款(股份)原始资产(资金运用) 贷款、抵押贷款、政府债券 抵押贷款、政府债券 抵押贷款、政府债券 消费者信贷存款类机构商业银行 储蓄贷款协会 合作储蓄银行 信用社(协会) 契约型储蓄机构人寿保险公司火灾及意外伤害保险 公司 个人养老金和政府退 休金 投资中介型机构共同基金(投资基金)保险金保险金 雇主交纳 的资金份额债券、股票、抵押贷款债券、股票 公司股票和债券基金份额股票、债券、 商业票据 份额债券、股票消费者及商业信贷 货币市场工具金融公司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一、存款型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指主要通 过吸收存款 来获得资金, 通过发放贷 款来使用资 金,通过赚 取存贷款利 差获取利润 的商业性金 融机构储贷协会合作储蓄银行存 款 型 金 融 机 构信用社11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 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 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 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特 殊金融企业,是金融体 系的核心机构。?存款货币银行是 企业 ?存款货币银行是 特殊的企业 不同于一般的工 商企业;也不同于 其他盈利性金融机 构12 现代商业银行起源于古代的银钱业和货币兑换业铸币兑换商人最初只是单纯兑换铸币而收 文艺复 取手续费。由于保管业务和汇兑业务的发展, 兴时期 在铸币兑换商人手中积聚起大量的货币,这些 意大利 货币进而成为他们放款的基础。于是,铸币兑 换业发展成为银行业,既办理货币兑换,又经 营货币的存、放、汇业务。 货币鉴定、兑换、保管和汇兑? 1397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银行――梅迪西银行;而一 般公认的近代最早的银行(banco) 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 的威尼斯银行。后来,1593年在米兰、1609年在阿姆 斯特丹、1619年在汉堡等地都相继建立了银行。 ? 1694年,英国出现了政府支持下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 银行――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英国的金匠 13 ? 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从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以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中国通商银行――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开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 成立于1897年,总行设在上海。14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 (1)贷款种类的多样化 (2)贷款对象的多样化 (3)获取利润途径的多样化 (4)从单一业务的银行向综合性金融机构发展。 五个主要发展趋势集中化 银行业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的银行 业已为少数几家大银行所控制 15 全能化 商业银行有全能型和分离型两种模式,80年代以 后,分离型开始逐渐向全能型银行转化。 电子化 自动取款机、信用卡、24小时无人银行、网上银 行等等。银行内部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国际化 经济国际一体化导致金融国际一体化;银行业务 越来越多地超越了国界。 社会化 股权开放,很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 16 ? 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最基本的职能:吸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收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变社会 和资本的跨时空转移 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 支付中介――充当客户之间货币 收付和结算的中介 ? 信用创造――对流通工具和信用 数额的创造节约流通费用 加速资本周转? 金融服务――分两个层次:“批发”服务 “零售”服务17 ?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现代银行的两大类型: ? 职能分工型银行 ? 综合型银行分门别类,各有专司 经营各种期限的银行 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从理论到现实的争论18 金融控股公司――美国模式的混业经营以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作为子公司的一种控股公 司,根据母公司的特点又可以分为纯粹型控股公司与事业型 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a. 实现金融业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盈利; b. 各类金融业务的结合通过有效的组合有益于降低经营风 险,保障利润的稳定性; c. 可以充分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贷款呆账率和 投行承销业务的风险; d. 为客户提供金融“一条龙” 服务,便利金融业务的展开。19 中信 集团中信 控股中信实 业银行中信 证券信诚 保险中信 信托中信国际 中信资 金融控股 产管理中信 期货(42.31%) (50%)(100%) (55.08%) (100%) (100%)万通 证券长盛 基金中信 基金(70%)中信嘉 华银行(100%)中信资本 中信国际 市场控股 资产管理(50%) (100%)20(57.87%) (25%) 2、储贷协会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A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 is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at specializes in accepting savings deposits and making mortgage loans. The term is mainly used in the United S similar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reland and some Commonwealth countries include building societies and trustee savings banks.thrift1980年代的Savings and loan crisis 21 3、合作储蓄银行 Mutual Savings Bank A mutual savings bank is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chartered through a state or federal government to provide a safe place for individuals to save and to invest those savings in mortgages, loans, stocks, bonds and other securities.? 合作储蓄银行(MSB)始于1810年的苏格兰,19世纪 中期扎根于美国 ? 储蓄银行归存款人所有,没有股东。在留出必要的准 备金后,所有的盈利都要作为所有者股息支付给存款 人。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主要资金运用为按揭贷款。 由于其资金大量地集中在期限较长的按揭贷款上,与 商业银行相比,其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的灵活性较差。22 4、信用社 Credit UnionA credit union is a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at is owned and controlled by its members, and operat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rift, providing credit at reasonable rates, and providing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to its members. ? 信用社(CUs)――相对规模较小,是由消费者自发 成立的储蓄和贷款机构――始建于二十世纪,它专门 为工薪阶层提供贷款。信用社是由社团、大学或某特 定公司或团体的成员组建的。他们向成员发行定期存 款(或称为“股份”)并把这些资金贷给其他成员。 ? 我国的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 23 表9-3 2005年中国储蓄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概要全部银行业 金融机构 国有商业 银行 股份制商业 城市商业 其他类金 银行 银行 融机构总资产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率 (%)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 比例(%) 18.6 16.1 52.5.7 15.5 .5 15.7.4 5.4 .6 5.5.6 26.6 .5 26.4总负债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率 (%)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 比例(%) 18.1 15.8 52.424 来源方项目 Funds Sources 一、各项存款 Total Deposits 1.单位存款 Corporate Deposits 其中: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通知存款 Notice Deposits 保证金存款 Margin Deposits 2.个人存款 Personal Deposits 储蓄存款 Savings Deposits 保证金存款 Margin Deposits 结构性存款 Structure Deposits 3. 临时性存款 Temporary Deposits 4 .其他存款 Other Deposits 二、金融债券 Financial Bond Issue 三、向中央银行借款 Borrowing from the Central Bank 四、同业往来(来源方) Business with Counterpart (on source side) 五、其他 Other Items
资金来源总计 Total Funds Sources大型对中小型运用方项目 Funds Uses 一、各项贷款 Total Loans (一)境内贷款 Domestic Loans 1. 短期贷款 Short-term Loans大型对中小2.78 1.78 2.12 1.69 1.15 0.71 6.93 7.03 0.27 3.98 1.74 0.91 2.36 0.01 1.04 1.592.152.16 1.19 3.04 0.00 1.19 1.18 1.05 3.87 4.88 3.032. 中长期贷款 Medium & Long-term Loans3. 融资租赁 Financial Lease 4. 票据融资 Bill Financing 5. 各项垫款 Advances (二)境外贷款 Overseas Loans 二、有价证券 Portfolio Investments 三、股权及其他投资 Shares and Other Investments 四、缴存准备金存款 Reserves with the Central Bank五、同业往来(运用方) Business with Counterpart ( on use side)1.8725 资金运用总计 Total Funds Uses2.52 截至2010年12月份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95.3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负债总额89.5万亿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19.2%。 26 二、契约型储蓄机构? 契约型储蓄机构(Thrift Institutions)通过长期契约协 议获得资金,并把它们主要投向资本市场――即投向长 期的股票和债务工具的金融机构。 ? 这类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个人养老基金以及州和地方政 府退休基金。 ? 由于契约协议要求保险单持有者和养老参与者定期交纳 一定的资金,所以这些机构拥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 同时由于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是相对稳定并可预期,所 以对这些机构资产管理并无较高的流动性要求。 人寿保险公司 财产及意外伤害保险公司 个人养老基金和政府退休基金 27 三、投资型金融机构? 投资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共同基金、投资银行、财务 公司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 这些投资型金融机构提供的优势有较低的交易成本 (通过大量买入而取得),对共同基金管理而获得的 金融经验以及相对个人能做到的更多的分散经营。近 几年,投资型机构数量剧增。 共同基金(Mutual Funds)财务公司(financial company)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s) 28 四、金融交易中介? 只是为直接交易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并不从事以 出售负债凭证获得资金然后运用这些资金去购买金 融资产, C 投资银行、证券经纪人和交易商、有组织的 交易所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 证券经纪人和交易商―证券公司 证券交易所 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 是从事证券发行、买卖、以及协助公司进行兼并和收 购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业务:? 证券发行、代理买卖等金融性业务;--包销、代销?证券经纪商( broker )? 为企业重组、购并等做投资顾问的策略性业务; ? 基金管理、风险管理和直接投资业务。? 自营证券业务 ? 投资银行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商人银行,最初专事政府债券的销售以及企业票据的承兑与贴现。? 投资银行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称谓,英国、爱尔兰 、澳大利亚仍旧沿用商人银行一词,而德国则称为私 人承兑公司,美国一般称之为投资银行,中国和日本 则多半使用证券公司的流行称呼。 ? 现代投资银行产生的标志是1933年摩根士丹利公司的 设立。这一年的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证券法与银行法),银行业与证券业完全分离,摩根士丹利于是从JP摩根脱胎而来,与商业 银行分庭抗礼。 ? 投资银行传统职能是认购和包销证券,所以又被称为券商。因而,投资银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银行,而是在一级市场上帮助证券发行方承销证券的金融 机构。 ? 一家公司如果想通过股票或债券进行证券融资,一 般需要利用投资银行的服务。摩根一士丹利( Morgan-Stanley),美林(Marrie Lynche),所 罗门(Solomen Brothers),戈德曼一萨克斯(Godman-Sacks)等,都曾是著名的投资银行。?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 华尔街金融风暴中的投行与商业银行?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迫贱价卖给摩根大通 ? 日,由于巴克莱及美国银行先后退出收购谈判,拥 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将申请破产.拥 有94年历史的美林证券(第三大投行)也同意以500亿美元的价格 出售给美国银行 ?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股价分别挫跌43%和27%? 日,美联储突然宣布,已经批准了美国最后两大投 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 美国金融监管部门于日宣布关闭9家银行,创自金融 危机爆发以来单日银行倒闭最多纪录。至此,全美今年有115家银 行倒闭。“短期”内,所有九家银行的分支机构都将重贴U.S. Bank 的品牌.U.S. Bank是U.S. Bancorp(美国合众银行)在加州的重 点分支(以184亿美元的出价) §6-3 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管理一个永恒的、事后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4 2011年3月中资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项目 Item 来源方项目 Funds Sources 一、各项存款 Total Deposits 2011.03 项目 Item 运用方项目 Funds Uses
一、各项贷款 Total Loans单位:亿元2011.031.单位存款 Corporate Deposits其中: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通知存款 Notice Deposits 保证金存款 Margin Deposits 2. 个人存款 Personal Deposits 储蓄存款 Savings Deposits 保证金存款 Margin Deposits 结构性存款 Structure Deposits 3. 临时性存款 Temporary Deposits 4. 其他存款 Other Deposits 二、金融债券 Financial Bond Issue 三、向中央银行借款 Borrowing from the Central Bank 四、同业往来(来源方) Business with Counterpart (on source side) 五、其他 Other Items (一)境内贷款 Domestic Loans25.40 69.36
1.短期贷款 Short-term Loans 2.中长期贷款 Medium & Long-term Loans 3.融资租赁 Financial Lease 4.票据融资 Bill Financing 5.各项垫款 Advances461.16.76 690.37
(二)境外贷款 Overseas Loans 30.12 二、有价证券 Portfolio Investments 3524.57 三、股权及其他投资 Shares and Other 819.40 Investments 9654.15 四、缴存准备金存款 Reserves with the 44759.96 Central Bank 17.76 五、同业往来(运用方)Business with 27554.61 Counterpart (on use side ) -818.96 资金运用总计 Total Funds Uses6226.8678332.3322619.3435资金来源总计 Total Funds Sources 一、表内业务(一)银行资本 1、银行资本的重要性银行以及整个银行系统都是依靠公众的信任生存和发展的,而 银行资本是银行所有者的净财富,也是银行能够承担的最大资产 损失,所以银行资本是公众建立对银行信心的支柱。2、银行资本的构成普通股股本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核心资本 公开储备: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等附属资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等3、银行有持有低资本的动机 36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1、吸收存款传统的分类: 活期、定期和储蓄 金融创新后,美国的银行存款则分为: 交易性存款:不付息的活期存款 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 自动转帐服务帐户(ATS)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非交易性存款: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37这是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对于银行来说组织存款始终 是获取资金的最根本途径 存款结构的变化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后,银行的 定期储蓄存款在存量和增量方面的 增长幅度均超过了活期存款?? ? ? ? ? ?存款货币银行拓展中长期金融业务的需要; 不同存款类型的特点决定了这一结构变化趋势; 金融创新引起的资产证券化大大提高了存款的流动性; 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广泛运用; 国民收入的增长是储蓄存款上升的最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现象的影响联系第二章中的货币结构38 2、非存款性借款 非存款性借款不包括期限较长的资本期票和债券 (1)同业拆借 (2)结算过程中的资金占用 (3)证券回购协议借款 (4)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5)发行金融债券 (6)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39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存款货币银行的盈利业务1、现金资产流动性最强、盈利性很小,地位极 其重要,是银行的一级储备主要构成: 库存现金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其他存放资金 存放同业 托收未达款项 超额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40 2、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存款货币银行最重要的传统资产业务,流动性比较 低,但其收益率在各种资产中也是最高的,构成银行最主要的收 入来源。不同的银行贷款划分标准有不同的贷款分类 银行发放贷款的原则 贷前 筛选如何防范和控制贷款业务中的各类风险 贷款 发放贷中 监督 贷后 核销贷款的价格=利率? 41 3、证券投资 银行开展证券投资业务的目的仍然在于追求安全性、 盈利性和流动性的提高C C便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组合,实现高收益、低风险 便于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主要的投资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国 库券、政府公债以及大公司票据与债券等;这些标准化的 有价证券,尤其是国库券买卖业务的出现,使得银行的投 资业务兼备了二级储备的作用。C便于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执行货币政策4、票据贴现42 二、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信用业务以外的、银行不运用或少运 用自己的资金,通过替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 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指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 会影响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虽 然不直接形成资产和负债,但却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或负 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表内业务,因此要承担 一定的风险,如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备用信用证、 互换业务、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表外业务的收入就已经成为西 方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了。 43 1、中间业务 银行凭借自己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中间业务,促使银行利润增加, 而且仅仅承担较小的风险。 目前,国际银行业界开展的中间业务多达上百种, 比较常见的几种中间业务有:结算业务代理业务 信用卡业务信托业务金融租赁业务电子服务与 咨询业务44 2、狭义的表外业务 ? 承诺 ? 担保 ? 衍生金融工具 ? 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以证人或保人的身份接受客户的 委托,对国内外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的业务,即商业银行为交易活动的双方中 的其中一方(委托人)向另一方出具书面 担保,以保证委托人届时履行债务或合同 义务,一旦委托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则银 行负有连带赔偿责任,因此,担保形成了 银行的或有负债。担保业务包括银行承兑 汇票、信用证等。证券的承销、代理和证券做市等45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 ? 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决定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开展 一切业务的根本目标; ? 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环境决定了其追求利润最 大化的目标; ? 提高效率的管理目的也决定了存款货币银行的目标是 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46 四、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 1、安全性原则:这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银行业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安全性原则就是强调银行要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 重大风险和损失,尽量采取必要的手段规避和降低风险。 安全性并不是要求银行业务不能承担风险,而是要控 制好风险暴露的头寸目前,银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近年来的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47 ? 2、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保持能够随时以合适的成本获取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的提款要求和满足必要的 贷款需求。 C 流动性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由银行的经营性质所决定的 C 注意区分两个概念: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抗“停兑令”与“民国第一理财家”张嘉H银行要保持流动性,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来获得48 ? 3、盈利性原则:即银行保持获取利润最大化的能力。它是银行经营的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指导银行投资行为,引导 资金流向。 金融资产收益率 评价银行获利能力 的指标 银行资本收益率三原则的统一与冲突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保证,盈利性是目标49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比较经营管 理原则 安全性 本质含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健全经营、保障资产安全 避免挤兑和倒闭风险提出原因自有资本少 各种风险的存在实现措施加强筛选与监控 资产分散化 资产负债匹配流动性保留超额准备金 保持清偿力 集中在负债方面: 保持资产流动性 存款职责;客户 满足客户提存、银行支付 负债合理、融资 争取等 以及贷款展期等需求 渠道与融资力强 经营目标 改进服务、开拓业务和改 善管理的内在动力 企业性质的要求 提高抗险缓冲 增强客户信任和 银行竞争力 增加收益 减少支出盈利性50 五、商业银行的管理(一)管理理论的发展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 综合管理资产管理理论目标是实现 资产的最优 组合,对已 有资产在现 金、贷款、 证券投资和 其他资产之 间进行适当 的分配。银行没有必要 完全依赖资产 方面来保证其 流动性,可以 在必要时主动 地负债来筹集 资金保持其流 动性。将资产和负债 视为一个整体, 通过资产、负 债结构的共同 调整和从资产 负债两方面的 配置过程中进 行全盘管理51 (二)存款货币银行的一般管理 银行的经营活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最终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对其资产、负债和资本三方面的管理 决策是关键因素。所以,银行最关心的问题是:当存款外流时,如何确保银行拥有充足的流动性 流动性 管理 风险 管理 负债 管理 资本 管理52持有违约率低的资产并实现资产多样化,不断降低风险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可用资金确定银行必须保持相应的资本金数量,并获取所需资本金 流动性管理和准备金的作用1、流动性的作用 (1)可以证明该银行安全的,有能力偿还自身的负债; (2)保证银行履行承诺,维持银行与借款人间的正常借贷关 系; (3)可以避免因资产售让而产生的损失以及降低银行购买资 金所必须承受的风险贴水; (4)可以使银行避免在央行的再贴现窗口滥用自己的借款权 利 2、保持流动性的资金来源 (1)资产方――即内在来源 一级准备:法定准备、超额准备 在合理的价格下具有 二级准备:短期政府债券 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 强的融资能力 (2)负债方――即外在来源 3、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作用? 为什么尽管贷款和证券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但银行却还 要持有超额准备金?因为超额准备金是对存款外流所引致的各种 成本的保险超额准备金的成本和收益:有机会成本减少引致成本权衡 准备金充足:存款外流不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部分。 准备金不足:(1) 借款(向银行、企业或央行);(2) 出售证券; (3) 收回贷款或出售贷款。a.法定准备金10%,准备金充足,存款外流1000万资产 准备金 2000 贷款 证券 负债 存款 资本金
贷款资产负债 9000准备金 1000 存款 资本金 1000证券只要银行拥有足够的准备金,存款外流便不会给它带来任何新增风险但会出现机会成本 b.没有超额准备金 资产 准备金 1000 贷款 9000 存款 负债 10000 资产 准备金 0 贷款 证券
负债 存款 9000资本金 1000资本金 1000证券1000向银行或公司借款:成本为利率 资产 准备金 900 贷款 证券
负债 存款 借款 资本金 1000 向央行贴现贷款:支付利息,引起监管方关注 资产准备金 900 贷款 9000负债存款 央行借款 证券1000资本金1000出售证券: 经纪人手续费交易费用、价格波动 资产 准备金 900 贷款 证券
负债 存款 9000减少贷款(客户流失) 或卖出贷款(缺少购买者且售价低) 资产 准备金 900 贷款 证券
负债 存款 9000资本金 1000资本金 1000 主动吸收现金存款:被动性、不确定性 资产 准备金 1000 贷款 证券
负债 新存款 存款 资本金 00结论: 虽然商业银行可通过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 流动性管理,但任何一种方式都会带来成本和代 价,其中减少贷款或出售贷款的代价最大。 总结 资产方面: 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代价是机会成本); 保留流动性较强的有价证券尤其是政府债券,通过出售 债券获得(代价是债券交易成本及价格波动损失) 收回贷款或卖出贷款(代价是得罪客户,导致客户流失 ,而且中断物质投资的连续性;贷款出售则可能售价 较低)一般不用负债方面: 保留畅通的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的途径(代价是 不断变化的市场利率以及银行信誉的损失) 吸收存款(很被动,几乎不用)商业银行追求的是成本最小化下的准备金适度持有额 资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没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良好的风险管理 水平,银行的经营和赢利能力就要大打折扣, 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可以这样讲,风 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总是力图找到 愿意支付高利率而 且看来不大会违约 的借款者以及回报 率高但风险却比较 低的证券,同时通 过资产多样化求得 风险最小。但是,信息不对 称引起的逆向选 择和道德风险总 是存在,导致银 行面临违约风险60 1、信用风险管理战略 ? 筛选和监控“银行业的工作就是生产信息” ――花旗银行前负责人沃尔顿?里斯顿筛选是银行将风险小的客户从市场中挑出来进行放款,为 此银行都设定了一定的贷款门槛,而且必须充分掌握每一个借 款人的可靠信息;监控则是指对借款人取得款项后的活动持续 监督和控制。? 贷款专业化:指银行集中于当地企业或某一个特定行 业的企业发放贷款。(提高信息鉴别能力)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专业化有悖于分散化原则。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贷款专业化又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这样可以利用专业化分工的好处。银行集中在某 一特定的行业发放贷款,能更好地对行业内的各个企 业比较分析,筛选出信用较好的企业。 61 ? 与客户保持长期而密切的联系原则 银行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信用关系来获得企 业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利于银行加强对借款者的监控 和信贷风险管理。(减少银行信息收集成本、提高借 款者的违约成本) (重复博弈) ? 信用配给:指银行拒绝向贷款申请者提供全部或部分 的贷款,使借款者的借款需求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 或根本就得不到满足。 ? 补偿余额:是指借款者必须在发放贷款的银行开立的 账户上保留贷款总额某一个百分比的资金。 补偿余额部分地发挥着抵押的功能,此外,它还 有助于银行对借款者进行监控。62 ? 首付要求 个人在向银行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时,银行通常会 要求一定比例的首付款。 C 首付要求越高,弱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功能 就越强。 C 首付要求还可以对借款者起到一种自动筛选的作 用,没有一定收入的人因为无法支付必要的首付 款,也就自然被排斥到了银行信贷市场之外。 ? 抵押贷款 ? 利用资产证券化化解信用风险63 贷款的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最近时期的不良贷款情况表 (可登陆银监会网站) 2010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一季度末 2010年 余额 6.6 .8 占全部 贷款比例 1.40% 0.53% 0.68% 0.19% 余额 3.3 .1 二季度末 占全部 贷款比例 1.30% 0.48% 0.64% 0.19% 余额 2.6 .9 三季度末 占全部 贷款比例 1.20% 0.43% 0.59% 0.19% 余额 1.6 .7 占全部 贷款比例 1.14% 0.42% 0.54% 0.18%单位:亿元、% 四季度末不良贷款 其中: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不良贷款分机构 主要商业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0.0 609.6 365.91.41% 1.59% 0.86% 1.19% 2.47% 0.74%7.7 592.1 360.7 288.2 60.41.30% 1.46% 0.80% 1.11% 2.34% 0.72%7.3 586.7 339.1 284.4 56.61.20% 1.35% 0.76% 1.00% 2.16% 0.65%1.0 565.1 325.6 272.7 48.61.15% 1.31% 0.70% 0.91% 1.95% 64 0.53%农村商业银行
265.8 外资银行 59.8 负债管理――如何降低成本? 1、负债成本的具体内容 利息成本 经营成本 准备金比率与可动用资金成本 2、负债成本的分析指标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是银行贷款、投资 的最低收益界限是银行为的得到最后一单位资金 所必须花费的成本,它是银行从 事盈利性资产时的定价标准65 资本管理(1)巴塞尔协议 由来: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起源于前联邦德国赫尔斯塔 银行(Herstatt Bank)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 (Franklin National Bank)的倒闭。为了强化国际 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消除因各国资本要求不同而产生 的不公平竞争,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如何 衡量和确定国际银行资本及监督标准的协议草案,并 于日正式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 标准的国际协议》(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这 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66 主要内容 ? 资本的组成 一级资本:又称核心资本 二级资本:又称附属资本。 其中核心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不得低于50%。 ? 风险权数系统 侧重点放在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中更深层面的 国家转移风险。权数体系可归纳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分别设置 0%、10%、20%、50%、100%五个权数;67 ? 另一部分是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包括新的金融创新工 具,将其本金数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业务 量,再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获得相应 的信用风险等级。转换系数共设置0%、20%、50%、 100%四种。 即: 表内资产的风险资产量=∑表内资产×相应的风险权数 表外资产的风险资产量=∑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 内相对资产的风险权数68 ? 目标标准比率 《巴塞尔协议》衡量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尺度是资本对 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 即:总资本充足率 ? 总资本 加权风险资产 核心资本 加权风险资产 ? 8% ? 4%核心资本充足率 ?其中: 加权风险资产=表内资产的风险资产量+ 表外资产的风险资产量 要求各成员国的国际银行在1992年底达到这一标准。69 某商业银行各项资产表内资产项目 现金 政府债券 拆放同业 房屋抵押贷款 商业贷款 固定资产 合计 表外资产项目 回购协议 履约担保 跟单信用证 合计单位:万元金额 100,000 500,000 0,000 0,000
本金 300,000 100,000 400,000 800,000风险权数 0 0.1 0.2 0.5 1 1 ―― 转换系数 1 0.5 0.2 ――风险资产 0 50,000 200,000 300,000 0,000
风险权数 1 0.2 1 ―― 风险资产 300,000 10,000 80,000 390,00070 ? 若该银行总资本为200,000万元,核心资本为120, 000万元,总资本充足率 ? 0000 ? 000 2350000 ? 390000 ? 7.3% ? 4.4%核心资本充足率 ?71 (2)《巴塞尔协议》的《补充协议》 由来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冲击下,国际 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迅猛发展,越来越 多的商业银行突破传统业务的框架,致力于表外业务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拓,商业银行的市场经 营风险相应增大,严重威胁到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合 稳定。巴塞尔委员会于1995年4月再次发表了《结合 市场风险的资本协议修正案》,作为《巴塞尔协议》 的补充,简称《补充协议》。72 基本内容针对银行经营中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计划。? 制定了一个风险测量框架:包括标准计量法和内部 模型法。 ? 扩充了资本范围的定义,增加了三级资本:有短期 次级债务组成,且必须满足一系列限制条件。 ? 资本比率的计算中,将市场风险的测量值(资本保 险金)乘以12.5(1/8%),加到信用风险方案中的 加权风险资产中,而计算式的分子是原协议中的一 级资本、二级资本与应付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的总 和。73 ? 标准计量法: 是将市场风险分解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 风险、商品风险和期权的价格风险,然后对各类 风险分别进行计算并加总; ? 内部模型法: 也就是基于银行内部VaR(Value--at--Risk)模型 的计量方法,这是将借款人分为政府、银行、公 司等多个类型,分别按照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计 量模型来计算市场风险,然后根据风险权重的大 小确定资本金的数量要求。74 (3)巴塞尔协议Ⅱ由来: 1997年7月全面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更是引发 了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的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的倒闭到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人们看到,金融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信用风险或 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的问题,而是由信用风险、市 场风险外加操作风险互相交织、共同作用造成的。 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粗线条的新资本协 议草案,2001年1月公布了详细的新协议草案,各国 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对新协议草案提出许多的意见 和建议,经过一年半时间研究,终于在 日就许多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委员会于2004年6 月出台了新资本协议,要求各国银行于2006年底、 2007年初全部按照新协议的规定标准控制风险。我 国金融监管当局宣布2006年暂不实行新协议。75 内容: 三大支柱 最低资本要求:风险范畴的拓展:信用风险的加权资本加上反映市场风 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以及:计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资本约束范围的扩大?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金融监管当局三大职责:一是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 况;二是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三是加快制度化进 程? 市场约束:推进信息披露确保市场对银行的约束效果 76 (4)巴塞尔协议Ⅲ ? 由来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房地 产价值大幅下跌导致的商业银行坏账比率显著上升, 商业银行损失惨重,这就对包括银行业在内的整个金 融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促使了《巴赛尔 协议Ⅲ》的诞生。号,巴塞尔银行监管 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举行,27个成员国的中央银 行代表就加强银行业监管的 《巴塞尔协议III》达成 一致。 ? 内容 《巴塞尔协议III》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 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 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 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总资本充足率维持在 8%。 77 其次,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 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该规定将在2016年1月 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 再次,建立反周期超额资本。它是指普通股或其他 能完全吸收亏损的资本,资本要求设定为0-2.5%,将 根据各国情况具体执行。 此外,还设立了流动性指标:该协议引入流动性覆 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PR),加强对银 行流动性的监管。其中LCR用来确定在短期极端压力情 境下,银行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 的数量,以便应对此种情境下的资金净流出;而NSPR用 于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至少具有与它们流动性风 险状况相匹配的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 六、存款保险制度1、存款保险的目的单一目的就是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复合目的则除了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外,还对面临破产的金融机 构,提供清偿能力紧急援助或紧急资金援助。2、 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官办、银行业自己组织、政府和银行合办3、存款保险的对象对象:本国的全部银行、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 范围:本国货币存款和外币存款。存款保险制度下 的道德风险问题79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比较项目 最终目标 信誉基础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 行体系的稳定 对失败银行的处置及其存款 人存款的偿付,资金主要原 自政府财政预算或中央银行 贷款支持 无法律、制度约束无法律上 的存款保护义务,对比政府 自主做出相机抉择。 无规则与程序缺乏透明度、 预测性与连续性。 在0于100之间任意变化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 行体系的稳定 对失败银行的处置及其存款 人存款的赔付,资金主要源 自于政府注资/银行缴纳的 保险费/其他融资构成的存 款保险基金。 一种法律、制度安排,对保 险范围保险恶毒的存款由提 供保护的法律责任。 法律明文规定的运作规则与 程序 决定于保险范围、额度,从 有限保护到完全保护变化性质特征规则程序 保护程度80 §6-4 其他金融机构完全不以盈利和不完全以 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81 一、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 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完全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的比较资本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拨付,不能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政策 性银行的资本金。 经营目标: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不以自身财务上 的盈利为主要目标。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不面向 公众吸收存款,也不向一般的工商企业发放贷款。82 政策性银行的产生西方国家的一般经验 ? 促进经济增长 ? 克服市场失灵 我国政策性银行产生的原因 “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以解决国有专业 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83 二、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1.客观要求:银行券的集中发行、票据清算、充当最后贷款人、金融业的统一监管问题。 2.产生途径:由股份制或私人商业银行发展而来(如 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直接由政府出资建立 (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84 英格兰银行发展成为中央银行1694年成立,最早的私立股份制银行、由政府帮助设立。 1833年,英国国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 法偿资格,但并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 1844年,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英格兰银行条例》 (《皮尔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为唯一的发行银行。 1854年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 1872年,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1928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使用,其 它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独占 货币 市场央 行 正 式 产 生85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 简称FRS)成立于1913年。美国中央银行的 建立是北部工业区域和各州自治势力妥协的 结果,因此,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特点是: 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1家 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体系的活动通过这 12家联邦储备银行进行。86 中央银行的发展雏形阶段:17世纪末――1843年 逐步发展阶段:1844――1913年 不断完善阶段:一战结束以后 中央银行国有化:1945年法兰西银行 1946年英格兰银行 立法形式确定中央银行职责: 如1957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法》 世界性的金融合作加强了央行职能: 如1944年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会议后建立 的IMF是各国中央银行职能在世界范围内 的扩展。87 中国人民银行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1)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 (2)中国人民银行一身二任、大一统的金融体制 (3)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银行职能(),二元银 行制建立 (4)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1998) (5)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证 券业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1998年,国务院决定成 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保险业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中分 离出来。 (6)2003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成立银监会, 建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 工监管体制。88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唯一代表国家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 负责金融业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政府的金融管 理机构。1、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 2、中央银行又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 3、中央银行从本质上说仍然是金融机构 4、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89 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1、发行的银行含义: ?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法定货币)的发行权,并控制整个经济中 的货币供给量。 ?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1)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及其它存款机构的准备金 (2)最后贷款人 (3)集中清算 最能体现央行是特殊 金融机构的性质,也 是其作为金融体系核 心的基本条件发行的银行是 央行最基本、 最重要的标志90 3、国家的银行? ? ? ? ? 制定和实施金融政策; 进行金融监管 银监会; 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代理国库;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金融服务职能央行的综合职能宏观调控职能 金融管理职能91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1、单一中央银行制度单一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 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具体分为: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 职能的银行,而是有一家大银行集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 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由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 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 准中央银行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 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 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9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质就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 间的关系。 1.独立性较大的模式:如美国和德国的央行 2.独立性稍次的模式:如英国和日本的央行(日本银行与大藏省 的关系)3.独立性较小的模式:如意大利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隶属国务院,独立性较小。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但 是具体理解时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相对独立性: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可以不受政 府的干预、影响和控制 93 三、金融监管机构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1、双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美国、加拿大所谓“双线”是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 机构,分别行使金融监管权。所谓“多头”是指在中央一级和地方一级又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负责银行体系的监督管理。FDIC 保险人& 主要的监管者 州银行 监管机构 美联储(FDB) 中央银行&主要 的监管者银行和储贷 机构贷款机 构控股货币管理署 (OCC) 国民银行银行&储贷机 构储贷机构监管 办公室(OTS) 储贷机构94 2、单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法、德、意、日所谓“单线”是监管权力集中于中央。但在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负责金融业的监督管理。 3、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 监管职能。 4.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是指在经济合作区域内,对该区域内的金融业实行统英国、荷兰、埃及、巴西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分支机构来执行其一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单线多头管理,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 一级政府部门,管理机构有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 保监会、银监会,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起核心作用。 95 “一行三会”监管体系的成因集中监管分业监管197819841992952003证监会保监会 银监会96 面对不断出现的混业 经营行为,我国的金 融监管体制应该如何 进行改革?97 三、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 ? ? ?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2、金融控股公司 3、信托投资公司 4、金融租赁公司 5、信用担保机构查阅资料: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历程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