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汽车给员工奖励制度股份奖励具体奖励方法,奖励的比例是多少?

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
作者:王小莓
标签:&&&&
浏览:4642
造富效应远不止于此,更令人热血沸腾的红利在机构身上,能在阿里上市时分得一杯羹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唯一叹息的恐怕只有阿里巴巴最早的投资人高盛,过早发退出让其无法享受更高的收益。
“庞然大物”“史无前例”“震惊”等等是中外媒体形容阿里巴巴上市的关键词,而阿里巴巴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市场历史上最大规模IPO似乎也毫无悬念,243亿美元的融资额超过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7月时IPO融资的221亿美元。甚至有部分业内人士预计,阿里巴巴挂牌后市值有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LVMH)、法国电力集团以及空中客车公司市值的总和。与此同时,马云也送给跟随多年的阿里人一份厚礼:阿里上市带来的造富效应。根据阿里巴巴提交给SEC的文件显示,1999年创立以来,阿里已经以股票期权和其它股权奖励的形式,向现任和前任员工总计发放了26.7%股份。按照阿里最近更新的一版招股书所提供的IPO发行价60-66美元的中间值计算,阿里巴巴参考市值为1550亿美元。那么,阿里巴巴此次IPO可为员工带来大约413.85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虽然招股说明书没有提出具体持股员工数,但总员工数约为2万的阿里巴巴,即使以人均增长财富算,也达到惊人的206.9万美元。而马云推出的“亲朋好友”购股计划将惠及更多与阿里有关的人,市场推测,“亲朋好友”购股计划的规模将会在10亿美元左右。造富效应远不止于此,更令人热血沸腾的红利在机构身上,能在阿里上市时分得一杯羹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唯一叹息的恐怕只有阿里巴巴最早的投资人高盛,过早发退出让其无法享受更高的收益。毋庸置疑的是阿里巴巴的上市将创下国内IT类上市公司最大规模的员工“造富”纪录。此前,百度上市创造了8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240位百万富翁。阿里巴巴或将造成上万名百万富翁。按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最新排行,马云净资产218亿美元(1337亿元),跃居中国首富。路演两重天:机构热捧散户冷漠9月6日凌晨,阿里公布了每股60美元至66美元的IPO发行价指导区间,最高将募集243亿美元,创下美国IPO的融资之最。按照该价格区间,阿里巴巴的市场估值将达到1542亿至1698亿美元之间,超过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截至9月10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市值为1530亿美元。9月8日,阿里巴巴在纽约正式启动路演,其阵势震惊了华尔街资深的投行人,盛况空前。在阿里巴巴路演正式开始之前,微信和微博圈就开始流传一位被“惊呆”了的华尔街基金经理的感言:在纽约搞投资十多年,IPO阵仗见多了,但还是被阿里巴巴震撼了。华尔道夫酒店排队拐了18个弯,据说有1000人来看小马哥,电梯等了40分钟。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原本预计会有大约500名投资者参加首站路演,但最终参与人数达到800人左右,一些人被挤到了会议室外厅。据悉,此次路演阿里巴巴组建了两个由银行家和高管组成的团队,分头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投资者会面。两个团队以阿里标识上的两种颜色命名。其中,橙队由蔡崇信和首席执行官陆兆禧带队,红队将由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武卫和首席运营官张勇带队。遗憾的是,如火如荼的路演并未对媒体开放。但蜂拥而至的媒体还是“围追堵截”了一些内部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活动开始时间比预期推迟,现场每三个座位发了一个Ipad提问,招股书皮换成了阿里巴巴标识的代表色之一橙色。活动以公司介绍视频开场,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随后做了幻灯片演示,之后是马云致辞,最后向公司高管提问,包括首席财务官武卫(MaggieWu)、联合创始人兼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JosephTsai)等人。公司高管向投资者就公司管理、利润率以及与支付宝的关系等问题作出解释。另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首场路演进展顺利,现场已经完成超额认购。据悉,在纽约路演后,阿里巴巴还将移师波士顿、巴尔的摩、丹佛、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其他美国城市,然后将前往新加坡、伦敦和中国香港举行上市路演。阿里路演预计9月18日结束。如果路演能够顺利结束,阿里巴巴的股票将于当晚定价,第二天即9月19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机构的热烈追捧源于阿里巴巴这个庞然大物亮眼的业绩财报,其净利润已经超过亚马逊和谷歌,堪称“傲视群雄”。阿里巴巴招股书显示,集团每年有超过113亿张订单,2.31亿活跃消费者,平均每人每年有49张订单,2012年平均为39单,2011年为33单。去年在阿里旗下三个购物网站共消费2480亿美元,比亚马逊高(约1100亿美元)一倍以上。规模与芬兰的经济体量基本相当。依此计算,相当于每个买家去年在阿里花了6700多元。2013年阿里巴巴年度交易额达到1.5万亿人民币,而京东2013年的交易额GMV为1255亿人民币,阿里巴巴几乎是京东交易额的十倍。但有分析师指出,由于阿里巴巴把B2B和淘宝业务都放在上市范围内,不排除有部分的交易额被重复计算。另据财报显示,2013年的第二到第四季度,阿里巴巴的运营利润达207.38亿元,运营利润率约51.2%;净利润177.42亿元,净利润率达43.8%。仅去年第四季度,阿里集团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04%,至82.7亿元。净利润率已超过亚马逊、eBay、甚至谷歌。此外,在移动端,阿里的表现也超出此前业界的预期。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拥有1.36亿月度手机活跃用户,2013年手机交易额为370亿美金,占总销售额的19.7%,2012年该比例为7.4%。2013年,阿里手机端的交易额,占中国所有手机交易额的76.2%,几乎占据垄断地位。但与机构热捧相反的是,美国的散户投资者对阿里巴巴上市表现冷淡。至少不了解这个即将上市的中国公司,规模将超过Amazon和eBay的总和,是一个堪比芬兰经济体总量的庞然大物。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此次阿里巴巴IPO中,散户投资者将有机会购买10%到20%的股份,但由于美国投资者并不了解阿里巴巴,目前从美国券商们的反馈来看,美国的散户问询量远低于Facebook和Twitter上市时的数量。据悉,询问阿里巴巴IPO事宜的客户仅为当时FacebookIPO时的四分之一,是TwitterIPO时的一半。造富产业链:马云问鼎首富,百万富翁超万人金钱是把双刃剑,马云一直很担心上市后给员工带来的巨额财富会让员工迷失自我。据悉,近年来,阿里巴巴高管已经与员工讨论过这笔“意外财富”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警告他们切勿把财富全部挥霍在“炫耀物品”上。毕竟,410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字。更罕见的是,阿里巴巴将这种担忧写在招股说明书中,豪气冲天。在阿里巴巴的第一版招股说明书中就表示:他们对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感到担忧,“我们可能很难保留或再激励这部分员工,这些新财富将影响他们作出是否继续留在公司的决定。”究竟阿里巴巴上市给员工带来多少财富?理财周报记者试图根据公开资料进行粗略估算。首先,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从最初在西湖的湖畔花园创建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发展到30人的“阿里合伙人”,是最大的个人受益者。在阿里巴巴30位合伙人中,其中24位来自阿里巴巴,6位来自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或相关公司。在阿里巴巴中,其中有7人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咏铭、彭蕾、戴姗、金建航和蒋芳;有11人是在2004年以前进入公司,由公司自己培养起来的合伙人,分别是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童文红、王帅、吴敏芝、蔡景现、倪行军、方永新、张建锋和张宇;另外12人则在2004年之后进入公司,他们都是来自财务、法务、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分别是程立、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刘振飞、邵晓峰、TimothyA.Steinert、王坚、武卫、俞思瑛、曾鸣、张勇。在这30名合伙人之中,有20%是技术人员,女性成员占9人,21人为70后。而这30位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毫无疑问,阿里上市至少会造就两个亿万富豪:马云和蔡崇信。备受瞩目的马云靠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将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马云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据彭博财富排行榜,目前马云身家达到125亿美元,今年以来其资产净值增长了89亿美元。据悉,IPO时马云将套现8.415亿美元,股权降为7.8%。仅次于马云之后的是马云的第一副手,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出生台湾的蔡崇信帮助马云建立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获得日本软银和高盛投资的关键人物。目前蔡崇信资产净值达到48亿美元。虽然备案文件没有具体说明高管持股份额,但有5名高管持股份额可能接近1%。包括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陆兆禧,首席运营官张勇,首席财务官武卫,首席技术官王坚,以及阿里巴巴法律总顾问TimothyA.Steinert。而这些高管在2011年的阿里巴巴大规模股票抛售中已套现巨额资金。当时阿里员工向DSTGlobal、银湖等投资机构出售大约20亿美元股票。当年,马云抛售大约1.62亿美元股票,蔡崇信则套现1.08亿美元。同年,陆兆禧套现3770万美元,武卫套现499万美元,前首席运营官关明生套现4050万美元。阿里前副总裁彭翼捷套现460万美元。据阿里巴巴的一名前员工介绍,俄罗斯DST在2012年11月购买员工股权价格为每股13.5美元,不到两年时间,DST已经赚了5倍。维持了DST一贯的高举高打“快、狠、准”的投资特点。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规定每位合伙人都要保证一定的持股比例,但具体多少,在公开资料中并没有公示。只显示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以210亿美元计算,普通员工持股金额约为200亿美金。但究竟有多少员工持股?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但理财周报记者根据2007年B2B公司阿里巴巴上市时员工持股情况进行以下粗略推测:据当时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外公布的数据,2007年底阿里巴巴的员工数近8000人。彼时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即整个集团的7000余员工中,近70%都成了“富豪员工”。7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爆增超过20000人,根据招股说明书的确切数字显示,截至日,阿里共有全职员工20884名。以20000名员工计算,增加了12000人。而其中有多少人有资格持股?这涉及到阿里巴巴的对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据阿里巴巴一位工作了5年的员工介绍,阿里集团员工只要达到一定级别和业绩要求,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或者受限制股票。除了股票期权和受限制股票外,阿里老员工还可以直接获得股权,相当于行权价为0的股票期权。参照阿里巴巴创办8年有70%的员工拿到股权激励,理财周报记者以后进来的12000名员工中的50%员工拿到股权激励,即新增6000人在7年中拿到股权激励。那么总共约有11000人拥有股权,分享200亿美金,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造就的百万富翁超万人。其中包括经理级别的员工、软件工程师、销售和营销业务方面的员工、以及支付宝员工也都将成为这场IPO盛宴之后的获益者。阿里巴巴员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阿里巴巴如何留住暴富后的员工?这些都是摆在上市后阿里巴巴面前的问题。IPO离职潮似乎是一个魔咒,此前谷歌和Facebook都面临暴富员工的离职潮,有的环游世界,有的自主创业。阿里巴巴的担忧不无道理。据此前外媒报道,有关投行和财务顾问表示,宝马代理商已经咨询了部分阿里员工,问他们是否会购买带有阿里巴巴公司橙色标志的车型,其他一些员工或投资北美房地产,或者进入中国风险投资领域,谋求打造下一个阿里巴巴。事实上,在当下的创业潮中,阿里系是一支重要力量,很多从阿里离职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另一批人则投身天使投资或者风险投资,著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18罗汉之一。造就世界新首富软银阿里上市盛宴当然少不了机构的狂欢,尤其是暴赚的软银和雅虎。如果说阿里上市造就了中国的一个新首富马云,这是意料之中,事实上,它还造就了世界新首富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这个身高只有150CM的日本人,当初投资了8000万美金,如今收获了1000亿美金,这的确是在意料之外。软银不是第一个投资阿里巴巴,但却是一直坚定看好并不断加码投资阿里巴巴的,从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可见一斑。1999年3月,马云开始创业。同年10月,马云引入高盛、富达投资等在内的首轮500万美元。2000年1月,获得第二轮资金25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2000万美元。日,获得第三轮资金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6000万美元。三轮融资后,马云及其创业团队占4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软银为第二大股东,约占20%;富达投资约占18%,剩余股东合计约占15%。这种格局在2005年引进雅虎时被打破。2005年,雅虎和软银分别付出3.9亿美元和1.8亿美元使阿里集团的管理层和部分风险投资者套现。最终,雅虎、软银、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其他股东分别持有阿里集团39%、29.3%及31.7%的股份。雅虎入股阿里集团后,此前的风险投资者基本都套现离场。截至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前,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雅虎43%,软银29.3%,管理层和员工等持股比例为27.7%。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马云就与雅虎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夺控股权的斗争。最终,渔翁得利,软银成为第一大股东,雅虎第二。根据阿里巴巴最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目前持有34.4%的股份,第二位是雅虎持有22.6%,马云拥有8.9%的股份。究竟软银资本从阿里巴巴身上赚了多少钱?理财周报记者粗略估算:根据阿里巴巴路演时的最新估值1627亿美元计算,软银持股的市值高达560亿美元,与之前公开数据累计投资的2.6亿美元相比,投资额可以忽略不计,暴赚超过550亿美元。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阿里巴巴的估值低于当初腾讯估值的20%,上市后阿里巴巴估值仍会大涨,此前有人估值为2500亿美元。尽管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估值就处于不断飙升期。根据此前外媒的计算,从2014年年初约600亿美元,到2014年6月的969—1210亿美元之间,再到现如今招股说明书上的1542亿至1698亿美元,阿里巴巴的估值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增加了两次。面对如此局势,精明的孙正义多次对外表示阿里巴巴上市后,软银不会抛售。但雅虎却不同。2005年,雅虎注资阿里巴巴10亿美元占股40%,入股的价格为13.5美元。但随后双方矛盾不断,但仍不妨碍阿里巴巴这笔投资成为雅虎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阿里IPO预计将发售1.23亿股美国存托股票,同时,股东将售出约1.97亿股美国存托股票。雅虎是阿里巴巴股权的最大出售者,将在IPO中出售1.21亿股,占阿里巴巴集团总股份的4.9%,价值约80亿美元,售股完成后雅虎仍将持有阿里约16.3%的股份。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所持有的股权,不惜血本。2012年时,阿里巴巴曾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了雅虎手中握有的阿里股份的50%,也就是阿里总股本的20%,当时阿里巴巴的估值在大约380亿美元左右。两年之后,阿里巴巴的估值已经翻了4倍,从金额上来看,两次套现雅虎共赚了156亿美元,但过早的套现实际上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目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市值为368亿美元,加上之前套现的76亿元,共计444亿美元,与之前投资的10亿美元相比,暴赚434亿美元。更罕见的是,阿里巴巴将这种担忧写在招股说明书中,豪气冲天。在阿里巴巴的第一版招股说明书中就表示:他们对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感到担忧,“我们可能很难保留或再激励这部分员工,这些新财富将影响他们作出是否继续留在公司的决定。”究竟阿里巴巴上市给员工带来多少财富?理财周报记者试图根据公开资料进行粗略估算。首先,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从最初在西湖的湖畔花园创建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发展到30人的“阿里合伙人”,是最大的个人受益者。在阿里巴巴30位合伙人中,其中24位来自阿里巴巴,6位来自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或相关公司。在阿里巴巴中,其中有7人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咏铭、彭蕾、戴姗、金建航和蒋芳;有11人是在2004年以前进入公司,由公司自己培养起来的合伙人,分别是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童文红、王帅、吴敏芝、蔡景现、倪行军、方永新、张建锋和张宇;另外12人则在2004年之后进入公司,他们都是来自财务、法务、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分别是程立、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刘振飞、邵晓峰、TimothyA.Steinert、王坚、武卫、俞思瑛、曾鸣、张勇。在这30名合伙人之中,有20%是技术人员,女性成员占9人,21人为70后。而这30位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毫无疑问,阿里上市至少会造就两个亿万富豪:马云和蔡崇信。备受瞩目的马云靠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将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马云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据彭博财富排行榜,目前马云身家达到125亿美元,今年以来其资产净值增长了89亿美元。据悉,IPO时马云将套现8.415亿美元,股权降为7.8%。仅次于马云之后的是马云的第一副手,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出生台湾的蔡崇信帮助马云建立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获得日本软银和高盛投资的关键人物。目前蔡崇信资产净值达到48亿美元。虽然备案文件没有具体说明高管持股份额,但有5名高管持股份额可能接近1%。包括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陆兆禧,首席运营官张勇,首席财务官武卫,首席技术官王坚,以及阿里巴巴法律总顾问TimothyA.Steinert。而这些高管在2011年的阿里巴巴大规模股票抛售中已套现巨额资金。当时阿里员工向DSTGlobal、银湖等投资机构出售大约20亿美元股票。当年,马云抛售大约1.62亿美元股票,蔡崇信则套现1.08亿美元。同年,陆兆禧套现3770万美元,武卫套现499万美元,前首席运营官关明生套现4050万美元。阿里前副总裁彭翼捷套现460万美元。据阿里巴巴的一名前员工介绍,俄罗斯DST在2012年11月购买员工股权价格为每股13.5美元,不到两年时间,DST已经赚了5倍。维持了DST一贯的高举高打“快、狠、准”的投资特点。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规定每位合伙人都要保证一定的持股比例,但具体多少,在公开资料中并没有公示。只显示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以210亿美元计算,普通员工持股金额约为200亿美金。但究竟有多少员工持股?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但理财周报记者根据2007年B2B公司阿里巴巴上市时员工持股情况进行以下粗略推测:据当时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外公布的数据,2007年底阿里巴巴的员工数近8000人。彼时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即整个集团的7000余员工中,近70%都成了“富豪员工”。7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爆增超过20000人,根据招股说明书的确切数字显示,截至日,阿里共有全职员工20884名。以20000名员工计算,增加了12000人。而其中有多少人有资格持股?这涉及到阿里巴巴的对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据阿里巴巴一位工作了5年的员工介绍,阿里集团员工只要达到一定级别和业绩要求,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或者受限制股票。除了股票期权和受限制股票外,阿里老员工还可以直接获得股权,相当于行权价为0的股票期权。参照阿里巴巴创办8年有70%的员工拿到股权激励,理财周报记者以后进来的12000名员工中的50%员工拿到股权激励,即新增6000人在7年中拿到股权激励。那么总共约有11000人拥有股权,分享200亿美金,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造就的百万富翁超万人。其中包括经理级别的员工、软件工程师、销售和营销业务方面的员工、以及支付宝员工也都将成为这场IPO盛宴之后的获益者。阿里巴巴员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阿里巴巴如何留住暴富后的员工?这些都是摆在上市后阿里巴巴面前的问题。IPO离职潮似乎是一个魔咒,此前谷歌和Facebook都面临暴富员工的离职潮,有的环游世界,有的自主创业。阿里巴巴的担忧不无道理。据此前外媒报道,有关投行和财务顾问表示,宝马代理商已经咨询了部分阿里员工,问他们是否会购买带有阿里巴巴公司橙色标志的车型,其他一些员工或投资北美房地产,或者进入中国风险投资领域,谋求打造下一个阿里巴巴。事实上,在当下的创业潮中,阿里系是一支重要力量,很多从阿里离职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另一批人则投身天使投资或者风险投资,著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18罗汉之一。造就世界新首富软银阿里上市盛宴当然少不了机构的狂欢,尤其是暴赚的软银和雅虎。如果说阿里上市造就了中国的一个新首富马云,这是意料之中,事实上,它还造就了世界新首富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这个身高只有150CM的日本人,当初投资了8000万美金,如今收获了1000亿美金,这的确是在意料之外。软银不是第一个投资阿里巴巴,但却是一直坚定看好并不断加码投资阿里巴巴的,从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可见一斑。1999年3月,马云开始创业。同年10月,马云引入高盛、富达投资等在内的首轮500万美元。2000年1月,获得第二轮资金25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2000万美元。日,获得第三轮资金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6000万美元。三轮融资后,马云及其创业团队占4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软银为第二大股东,约占20%;富达投资约占18%,剩余股东合计约占15%。这种格局在2005年引进雅虎时被打破。2005年,雅虎和软银分别付出3.9亿美元和1.8亿美元使阿里集团的管理层和部分风险投资者套现。最终,雅虎、软银、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其他股东分别持有阿里集团39%、29.3%及31.7%的股份。雅虎入股阿里集团后,此前的风险投资者基本都套现离场。截至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前,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雅虎43%,软银29.3%,管理层和员工等持股比例为27.7%。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马云就与雅虎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夺控股权的斗争。最终,渔翁得利,软银成为第一大股东,雅虎第二。根据阿里巴巴最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目前持有34.4%的股份,第二位是雅虎持有22.6%,马云拥有8.9%的股份。究竟软银资本从阿里巴巴身上赚了多少钱?理财周报记者粗略估算:根据阿里巴巴路演时的最新估值1627亿美元计算,软银持股的市值高达560亿美元,与之前公开数据累计投资的2.6亿美元相比,投资额可以忽略不计,暴赚超过550亿美元。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阿里巴巴的估值低于当初腾讯估值的20%,上市后阿里巴巴估值仍会大涨,此前有人估值为2500亿美元。尽管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估值就处于不断飙升期。根据此前外媒的计算,从2014年年初约600亿美元,到2014年6月的969—1210亿美元之间,再到现如今招股说明书上的1542亿至1698亿美元,阿里巴巴的估值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增加了两次。面对如此局势,精明的孙正义多次对外表示阿里巴巴上市后,软银不会抛售。但雅虎却不同。2005年,雅虎注资阿里巴巴10亿美元占股40%,入股的价格为13.5美元。但随后双方矛盾不断,但仍不妨碍阿里巴巴这笔投资成为雅虎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阿里IPO预计将发售1.23亿股美国存托股票,同时,股东将售出约1.97亿股美国存托股票。雅虎是阿里巴巴股权的最大出售者,将在IPO中出售1.21亿股,占阿里巴巴集团总股份的4.9%,价值约80亿美元,售股完成后雅虎仍将持有阿里约16.3%的股份。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所持有的股权,不惜血本。2012年时,阿里巴巴曾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了雅虎手中握有的阿里股份的50%,也就是阿里总股本的20%,当时阿里巴巴的估值在大约380亿美元左右。两年之后,阿里巴巴的估值已经翻了4倍,从金额上来看,两次套现雅虎共赚了156亿美元,但过早的套现实际上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目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市值为368亿美元,加上之前套现的76亿元,共计444亿美元,与之前投资的10亿美元相比,暴赚434亿美元。更罕见的是,阿里巴巴将这种担忧写在招股说明书中,豪气冲天。在阿里巴巴的第一版招股说明书中就表示:他们对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感到担忧,“我们可能很难保留或再激励这部分员工,这些新财富将影响他们作出是否继续留在公司的决定。”究竟阿里巴巴上市给员工带来多少财富?理财周报记者试图根据公开资料进行粗略估算。首先,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从最初在西湖的湖畔花园创建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发展到30人的“阿里合伙人”,是最大的个人受益者。在阿里巴巴30位合伙人中,其中24位来自阿里巴巴,6位来自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或相关公司。在阿里巴巴中,其中有7人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咏铭、彭蕾、戴姗、金建航和蒋芳;有11人是在2004年以前进入公司,由公司自己培养起来的合伙人,分别是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童文红、王帅、吴敏芝、蔡景现、倪行军、方永新、张建锋和张宇;另外12人则在2004年之后进入公司,他们都是来自财务、法务、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分别是程立、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刘振飞、邵晓峰、TimothyA.Steinert、王坚、武卫、俞思瑛、曾鸣、张勇。在这30名合伙人之中,有20%是技术人员,女性成员占9人,21人为70后。而这30位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毫无疑问,阿里上市至少会造就两个亿万富豪:马云和蔡崇信。备受瞩目的马云靠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将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马云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据彭博财富排行榜,目前马云身家达到125亿美元,今年以来其资产净值增长了89亿美元。据悉,IPO时马云将套现8.415亿美元,股权降为7.8%。仅次于马云之后的是马云的第一副手,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出生台湾的蔡崇信帮助马云建立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获得日本软银和高盛投资的关键人物。目前蔡崇信资产净值达到48亿美元。虽然备案文件没有具体说明高管持股份额,但有5名高管持股份额可能接近1%。包括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陆兆禧,首席运营官张勇,首席财务官武卫,首席技术官王坚,以及阿里巴巴法律总顾问TimothyA.Steinert。而这些高管在2011年的阿里巴巴大规模股票抛售中已套现巨额资金。当时阿里员工向DSTGlobal、银湖等投资机构出售大约20亿美元股票。当年,马云抛售大约1.62亿美元股票,蔡崇信则套现1.08亿美元。同年,陆兆禧套现3770万美元,武卫套现499万美元,前首席运营官关明生套现4050万美元。阿里前副总裁彭翼捷套现460万美元。据阿里巴巴的一名前员工介绍,俄罗斯DST在2012年11月购买员工股权价格为每股13.5美元,不到两年时间,DST已经赚了5倍。维持了DST一贯的高举高打“快、狠、准”的投资特点。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规定每位合伙人都要保证一定的持股比例,但具体多少,在公开资料中并没有公示。只显示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以210亿美元计算,普通员工持股金额约为200亿美金。但究竟有多少员工持股?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但理财周报记者根据2007年B2B公司阿里巴巴上市时员工持股情况进行以下粗略推测:据当时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外公布的数据,2007年底阿里巴巴的员工数近8000人。彼时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即整个集团的7000余员工中,近70%都成了“富豪员工”。7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爆增超过20000人,根据招股说明书的确切数字显示,截至日,阿里共有全职员工20884名。以20000名员工计算,增加了12000人。而其中有多少人有资格持股?这涉及到阿里巴巴的对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据阿里巴巴一位工作了5年的员工介绍,阿里集团员工只要达到一定级别和业绩要求,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或者受限制股票。除了股票期权和受限制股票外,阿里老员工还可以直接获得股权,相当于行权价为0的股票期权。参照阿里巴巴创办8年有70%的员工拿到股权激励,理财周报记者以后进来的12000名员工中的50%员工拿到股权激励,即新增6000人在7年中拿到股权激励。那么总共约有11000人拥有股权,分享200亿美金,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造就的百万富翁超万人。其中包括经理级别的员工、软件工程师、销售和营销业务方面的员工、以及支付宝员工也都将成为这场IPO盛宴之后的获益者。阿里巴巴员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阿里巴巴如何留住暴富后的员工?这些都是摆在上市后阿里巴巴面前的问题。IPO离职潮似乎是一个魔咒,此前谷歌和Facebook都面临暴富员工的离职潮,有的环游世界,有的自主创业。阿里巴巴的担忧不无道理。据此前外媒报道,有关投行和财务顾问表示,宝马代理商已经咨询了部分阿里员工,问他们是否会购买带有阿里巴巴公司橙色标志的车型,其他一些员工或投资北美房地产,或者进入中国风险投资领域,谋求打造下一个阿里巴巴。事实上,在当下的创业潮中,阿里系是一支重要力量,很多从阿里离职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另一批人则投身天使投资或者风险投资,著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18罗汉之一。造就世界新首富软银阿里上市盛宴当然少不了机构的狂欢,尤其是暴赚的软银和雅虎。如果说阿里上市造就了中国的一个新首富马云,这是意料之中,事实上,它还造就了世界新首富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这个身高只有150CM的日本人,当初投资了8000万美金,如今收获了1000亿美金,这的确是在意料之外。软银不是第一个投资阿里巴巴,但却是一直坚定看好并不断加码投资阿里巴巴的,从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可见一斑。1999年3月,马云开始创业。同年10月,马云引入高盛、富达投资等在内的首轮500万美元。2000年1月,获得第二轮资金25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2000万美元。日,获得第三轮资金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6000万美元。三轮融资后,马云及其创业团队占4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软银为第二大股东,约占20%;富达投资约占18%,剩余股东合计约占15%。这种格局在2005年引进雅虎时被打破。2005年,雅虎和软银分别付出3.9亿美元和1.8亿美元使阿里集团的管理层和部分风险投资者套现。最终,雅虎、软银、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其他股东分别持有阿里集团39%、29.3%及31.7%的股份。雅虎入股阿里集团后,此前的风险投资者基本都套现离场。截至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前,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雅虎43%,软银29.3%,管理层和员工等持股比例为27.7%。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马云就与雅虎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夺控股权的斗争。最终,渔翁得利,软银成为第一大股东,雅虎第二。根据阿里巴巴最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目前持有34.4%的股份,第二位是雅虎持有22.6%,马云拥有8.9%的股份。究竟软银资本从阿里巴巴身上赚了多少钱?理财周报记者粗略估算:根据阿里巴巴路演时的最新估值1627亿美元计算,软银持股的市值高达560亿美元,与之前公开数据累计投资的2.6亿美元相比,投资额可以忽略不计,暴赚超过550亿美元。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阿里巴巴的估值低于当初腾讯估值的20%,上市后阿里巴巴估值仍会大涨,此前有人估值为2500亿美元。尽管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估值就处于不断飙升期。根据此前外媒的计算,从2014年年初约600亿美元,到2014年6月的969—1210亿美元之间,再到现如今招股说明书上的1542亿至1698亿美元,阿里巴巴的估值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增加了两次。面对如此局势,精明的孙正义多次对外表示阿里巴巴上市后,软银不会抛售。但雅虎却不同。2005年,雅虎注资阿里巴巴10亿美元占股40%,入股的价格为13.5美元。但随后双方矛盾不断,但仍不妨碍阿里巴巴这笔投资成为雅虎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阿里IPO预计将发售1.23亿股美国存托股票,同时,股东将售出约1.97亿股美国存托股票。雅虎是阿里巴巴股权的最大出售者,将在IPO中出售1.21亿股,占阿里巴巴集团总股份的4.9%,价值约80亿美元,售股完成后雅虎仍将持有阿里约16.3%的股份。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所持有的股权,不惜血本。2012年时,阿里巴巴曾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了雅虎手中握有的阿里股份的50%,也就是阿里总股本的20%,当时阿里巴巴的估值在大约380亿美元左右。两年之后,阿里巴巴的估值已经翻了4倍,从金额上来看,两次套现雅虎共赚了156亿美元,但过早的套现实际上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目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市值为368亿美元,加上之前套现的76亿元,共计444亿美元,与之前投资的10亿美元相比,暴赚434亿美元。更罕见的是,阿里巴巴将这种担忧写在招股说明书中,豪气冲天。在阿里巴巴的第一版招股说明书中就表示:他们对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感到担忧,“我们可能很难保留或再激励这部分员工,这些新财富将影响他们作出是否继续留在公司的决定。”究竟阿里巴巴上市给员工带来多少财富?记者试图根据公开资料进行粗略估算。首先,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从最初在西湖的湖畔花园创建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发展到30人的“阿里合伙人”,是最大的个人受益者。在阿里巴巴30位合伙人中,其中24位来自阿里巴巴,6位来自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或相关公司。在阿里巴巴中,其中有7人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咏铭、彭蕾、戴姗、金建航和蒋芳;有11人是在2004年以前进入公司,由公司自己培养起来的合伙人,分别是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童文红、王帅、吴敏芝、蔡景现、倪行军、方永新、张建锋和张宇;另外12人则在2004年之后进入公司,他们都是来自财务、法务、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分别是程立、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刘振飞、邵晓峰、TimothyA.Steinert、王坚、武卫、俞思瑛、曾鸣、张勇。在这30名合伙人之中,有20%是技术人员,女性成员占9人,21人为70后。而这30位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毫无疑问,阿里上市至少会造就两个亿万富豪:马云和蔡崇信。备受瞩目的马云靠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将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马云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据彭博财富排行榜,目前马云身家达到125亿美元,今年以来其资产净值增长了89亿美元。据悉,IPO时马云将套现8.415亿美元,股权降为7.8%。仅次于马云之后的是马云的第一副手,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持有3.6%的股份。出生台湾的蔡崇信帮助马云建立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获得日本软银和高盛投资的关键人物。目前蔡崇信资产净值达到48亿美元。虽然备案文件没有具体说明高管持股份额,但有5名高管持股份额可能接近1%。包括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陆兆禧,首席运营官张勇,首席财务官武卫,首席技术官王坚,以及阿里巴巴法律总顾问TimothyA.Steinert。而这些高管在2011年的阿里巴巴大规模股票抛售中已套现巨额资金。当时阿里员工向DSTGlobal、银湖等投资机构出售大约20亿美元股票。当年,马云抛售大约1.62亿美元股票,蔡崇信则套现1.08亿美元。同年,陆兆禧套现3770万美元,武卫套现499万美元,前首席运营官关明生套现4050万美元。阿里前副总裁彭翼捷套现460万美元。据阿里巴巴的一名前员工介绍,俄罗斯DST在2012年11月购买员工股权价格为每股13.5美元,不到两年时间,DST已经赚了5倍。维持了DST一贯的高举高打“快、狠、准”的投资特点。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规定每位合伙人都要保证一定的持股比例,但具体多少,在公开资料中并没有公示。只显示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价值超过210亿美元。以210亿美元计算,普通员工持股金额约为200亿美金。但究竟有多少员工持股?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但理财周报记者根据2007年B2B公司阿里巴巴上市时员工持股情况进行以下粗略推测:据当时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外公布的数据,2007年底阿里巴巴的员工数近8000人。彼时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即整个集团的7000余员工中,近70%都成了“富豪员工”。7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爆增超过20000人,根据招股说明书的确切数字显示,截至日,阿里共有全职员工20884名。以20000名员工计算,增加了12000人。而其中有多少人有资格持股?这涉及到阿里巴巴的对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据阿里巴巴一位工作了5年的员工介绍,阿里集团员工只要达到一定级别和业绩要求,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或者受限制股票。除了股票期权和受限制股票外,阿里老员工还可以直接获得股权,相当于行权价为0的股票期权。参照阿里巴巴创办8年有70%的员工拿到股权激励,理财周报记者以后进来的12000名员工中的50%员工拿到股权激励,即新增6000人在7年中拿到股权激励。那么总共约有11000人拥有股权,分享200亿美金,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造就的百万富翁超万人。其中包括经理级别的员工、软件工程师、销售和营销业务方面的员工、以及支付宝员工也都将成为这场IPO盛宴之后的获益者。阿里巴巴员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阿里巴巴如何留住暴富后的员工?这些都是摆在上市后阿里巴巴面前的问题。IPO离职潮似乎是一个魔咒,此前谷歌和Facebook都面临暴富员工的离职潮,有的环游世界,有的自主创业。阿里巴巴的担忧不无道理。据此前外媒报道,有关投行和财务顾问表示,宝马代理商已经咨询了部分阿里员工,问他们是否会购买带有阿里巴巴公司橙色标志的车型,其他一些员工或投资北美房地产,或者进入中国风险投资领域,谋求打造下一个阿里巴巴。事实上,在当下的创业潮中,阿里系是一支重要力量,很多从阿里离职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另一批人则投身天使投资或者风险投资,著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18罗汉之一。造就世界新首富软银阿里上市盛宴当然少不了机构的狂欢,尤其是暴赚的软银和雅虎。如果说阿里上市造就了中国的一个新首富马云,这是意料之中,事实上,它还造就了世界新首富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这个身高只有150CM的日本人,当初投资了8000万美金,如今收获了1000亿美金,这的确是在意料之外。软银不是第一个投资阿里巴巴,但却是一直坚定看好并不断加码投资阿里巴巴的,从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可见一斑。1999年3月,马云开始创业。同年10月,马云引入高盛、富达投资等在内的首轮500万美元。2000年1月,获得第二轮资金25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2000万美元。日,获得第三轮资金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6000万美元。三轮融资后,马云及其创业团队占4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软银为第二大股东,约占20%;富达投资约占18%,剩余股东合计约占15%。这种格局在2005年引进雅虎时被打破。2005年,雅虎和软银分别付出3.9亿美元和1.8亿美元使阿里集团的管理层和部分风险投资者套现。最终,雅虎、软银、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其他股东分别持有阿里集团39%、29.3%及31.7%的股份。雅虎入股阿里集团后,此前的风险投资者基本都套现离场。截至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前,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雅虎43%,软银29.3%,管理层和员工等持股比例为27.7%。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马云就与雅虎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夺控股权的斗争。最终,渔翁得利,软银成为第一大股东,雅虎第二。根据阿里巴巴最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目前持有34.4%的股份,第二位是雅虎持有22.6%,马云拥有8.9%的股份。究竟软银资本从阿里巴巴身上赚了多少钱?理财周报记者粗略估算:根据阿里巴巴路演时的最新估值1627亿美元计算,软银持股的市值高达560亿美元,与之前公开数据累计投资的2.6亿美元相比,投资额可以忽略不计,暴赚超过550亿美元。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阿里巴巴的估值低于当初腾讯估值的20%,上市后阿里巴巴估值仍会大涨,此前有人估值为2500亿美元。尽管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估值就处于不断飙升期。根据此前外媒的计算,从2014年年初约600亿美元,到2014年6月的969—1210亿美元之间,再到现如今招股说明书上的1542亿至1698亿美元,阿里巴巴的估值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增加了两次。面对如此局势,精明的孙正义多次对外表示阿里巴巴上市后,软银不会抛售。但雅虎却不同。2005年,雅虎注资阿里巴巴10亿美元占股40%,入股的价格为13.5美元。但随后双方矛盾不断,但仍不妨碍阿里巴巴这笔投资成为雅虎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阿里IPO预计将发售1.23亿股美国存托股票,同时,股东将售出约1.97亿股美国存托股票。雅虎是阿里巴巴股权的最大出售者,将在IPO中出售1.21亿股,占阿里巴巴集团总股份的4.9%,价值约80亿美元,售股完成后雅虎仍将持有阿里约16.3%的股份。阿里巴巴为了回购雅虎所持有的股权,不惜血本。2012年时,阿里巴巴曾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了雅虎手中握有的阿里股份的50%,也就是阿里总股本的20%,当时阿里巴巴的估值在大约380亿美元左右。两年之后,阿里巴巴的估值已经翻了4倍,从金额上来看,两次套现雅虎共赚了156亿美元,但过早的套现实际上是一笔很不划算的买卖。目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市值为368亿美元,加上之前套现的76亿元,共计444亿美元,与之前投资的10亿美元相比,暴赚434亿美元。【理财周报】
转载分享:张艳蕊
相关阅读:马云 阿里
19:21:26 17:06:09 16:53:08 15:37:58 15:16:10
有0条评论评论
您尚未登录!
张艳蕊 为您分享
张艳蕊分享的最新文章
评委会每从已选论文中选出20篇论文为百年最佳论文。其中,12篇论文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独著或合著的经典论文
“少林自古以来就是与时俱进的宗教文化,一直是最时尚、最潮的。”
那边你还在为双十一,不断突破交易纪录的天猫交易额狂欢;这边微信已经默默做了一件极其大胆的“宣战”:通话从此可进入免费时代。
知道大家为双十有多拼吗?截止13小时31分,2014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超362亿元!
很多在A股里叱咤风云多年的老鸟们都一直期待有机会投资港股。终于,沪港通的出现让大陆股民投资港股的心愿得意实现。11月17日,沪港通将正式交易,你想知道如何炒沪港通吗?
碳交易是排污权交易的一种,英文叫carbon cap andtrade。它是人为的把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变成一种有价值,可以买卖的商品。
进入11月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多被社保基金撞上,社保基金心中有多苦不言而喻。
财经风向标
【记者健康讲堂第一期】记者亚健康问题嘉宾:于莺&李德林&4月12日,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首席记者过国亮,因患肝癌晚期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1岁。春节前,他还是个整版发稿的硬汉,可因为腹痛去医院检查时,却被诊断为肝...【新闻背后】杨剑波为什么要告证监会?嘉宾:付明德&光大乌龙指因为主角杨剑波状告证监会,在近日引发了媒体对这起几个月前的新闻事件重新关注。而就在18日,北京市第一中院已经对此案立案。那么,光大乌龙指为什么...方三文:财经媒体转型逻辑探讨嘉宾:方三文&方三文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先后供职于《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等传统媒体。在网易担任过副总编辑、新闻中心总监。随后创办了雪球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食品安全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奖励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