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90年代初中国对外贸易实行市场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制的时候,形成了外贸的8大板块,是哪8大呀?

资料下载:开放红利---时事报告
资料下载:开放红利
  链接一 三中全会决定摘录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2.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3.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4.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链接二 高层声音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
  ——国家主席 习近平
  2中国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持开放态度,只要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中方乐见其成。我们坚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TPP应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希望RCEP在2015年能够达成协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地区各国同心并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发挥亚洲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的作用。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3.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与自贸区伙伴共同获取新时期的“开放红利”,共同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共同分享更大的“发展红利”。中国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贸安排“两个轮子一起转”,对任何有利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地区经济融合的合作,原则上都持开放态度。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 汪洋
  5.坚持开放引领,继续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贸易强国是质和量的统一,有量还要质,有大还要强。要立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现实,始终坚持开放发展思维,按照布局平衡、以质取胜、多元互补、多点支撑的原则,在保持外贸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切实将发展目标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注重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商务部部长 高虎城
  链接三 政策法规
  1.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大文化领域对外投资,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搭建若干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使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状况得以扭转,对外文化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大幅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国发〔2014〕13号
  2.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对外开放模式,进一步探索深化改革开放的经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规定,国务院决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暂时调整下列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或者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国务院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暂时调整有关行政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或者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决定
  国发〔2013〕51号
  链接四 数据
  1.中国成为第一贸易大国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根据美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9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以约2500亿美元的优势领先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也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又一大突破。
  ——海关总署
  2.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
  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除了与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
  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6个,涉及22个国家,分别是中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澳大利亚和挪威的自贸谈判,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协定谈判。此外,中国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还加入了《亚太贸易协定》。
  ——商务部网站
  3.我国对外贸易几乎每4年就翻一番
  进出口规模从1978年只有206亿美元到1988年超过1千亿美元,这个跨越花了我们10年的时间,进出口规模从1988年的全球排名第32位,到1997年进入前十,又是一个跨越,这个跨越花了我们10年。2004年我们的进口规模破万亿美元,2007年过2万亿美元,2011年过了3万亿美元,2013年过了4万亿美元。每次跨越的时间越来越短。30多年来,我们的对外贸易几乎每4年就翻一番。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沈丹阳
  4.我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我国对外贸易真正让13亿人的中国梦和70亿人的世界梦息息相关。我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从南太岛国到非洲大陆,从欧亚大陆东端到大西洋两岸,全世界都在享受着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已经真正变成现实。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
  5.中国占世界货物贸易比重12%
  从1978年到2013年,35年间中国货物进出总额从206亿美元上升到了41600多亿美元,增长了201倍,在世界货物贸易的,比重从不足1%上升到12%左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6.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18%
  我国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力量。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6.4%。近年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18%左右,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国内1.8亿人就业,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
  ——人民网
  7.我国外贸显著优化,工业制成品超过95%
  第一是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2013年工业制成品超过了95%,机电产品进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比重已经接近了60%, 2013年机电产品中的以及设备出口占比已经高达95%左右,汽车、机车、飞机等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近年来机车出口我几乎每两年就翻一番,2012年的增长量机车增长了177.7%飞机增长了11.4%,2013年这些数字都继续快速的增长。所以现在我们的笔记本电脑、50多种大类产品的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
  第二个优化是明显改善,加工贸易仅占我国进出口1/3。
  第三个是市场多元化取得明显进展,2013年中国与欧美日三大发大经济体的贸易规模仅占我们外贸总额的1/3多一点,新兴市场占我出口比重已经提升到了60%,我们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新浪财经
  链接五 名词解释
  世界贸易组织,目前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 ,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
  基本原则:
  互惠原则,是指两成员方在国际贸易中相互给予对方贸易上的优惠待遇。它明确了成员方在关税与贸易谈判中必须采取的基本立场和相互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贸易关系。
  透明度原则,是指WTO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没有公布的措施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贸组织。此外,成员方所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定,也应及时公布和通知WTO。
  市场准入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关税保护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和透明度原则。世贸组织倡导最终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世界贸易组织不允许缔约国以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特别禁止采取倾销和补贴的形式出口商品,对倾销和补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制定了具体而详细的实施办法,世界贸易组织主张采取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公平的竞争。
  非歧视性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最惠国待遇,另一个是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的给予其他各成员方;国民待遇原则: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2.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贸易依存度还可以用贸易总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表示。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国民收入总额。
  外贸依存度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3.外汇储备
  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原产地原则
  指一国根据国家法令或国际协定确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的,以确定生产或制造货物的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为了实施关税的优惠或差别待遇、数量限制或与贸易有关的其他措施,海关必须根据原产地规则的标准来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国,给以相应的海关待遇。被形象地称为商品的“经济国籍”。
  5.多哈谈判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新启动的多边贸易谈判又称“多哈发展议程”,或简称“多哈回合”。多哈回合谈判的宗旨是促进世贸组织成员削减贸易壁垒,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特别是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谈判包括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规则谈判、争端解决、知识产权、贸易与发展以及贸易与环境等8个主要议题。谈判的关键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主要包括削减农业补贴、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及降低工业品进口关税三个部分。
  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在农业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令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正式批准暂停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目前,多哈回合谈判正处在“软重启”或 “试探性重启”状态。
  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也称为特惠贸易区,指参与国家之间对某种特定产品给予优先或特惠的准入,实行该行为的国家体构成特惠贸易协定。尽管关税减少确实发生,但进口税并不会被彻底免除。被视为会导致更紧密经济联系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第一步。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截至日,我国已经有15个地方自贸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进入到多部委联合调研的阶段。
  按性质区分
  可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
  按功能区分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和发展。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转口集散型
  这一类自由贸易区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事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等。最突出的是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
  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转口集散型自由贸易区工和装配制造。在发展中国家最为普遍。例如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
  出口加工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例如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
  保税仓储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保税为主,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
  日,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协议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
  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9.TTI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2013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向美国国会提交的贸易政策议程报告中提出美国要继续采取大胆有效贸易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增加就业。3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正式授权展开“欧盟-美国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
  欧美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世界贸易额的1/3,平均每天贸易额达27亿美元,相互投资达3.7万亿美元。这个协定如果达成,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产业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
  10.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日至14日,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代表在日本横滨举行会议,发表“横滨宣言”,“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即FTAAP亚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greement of the Asia Pacific)。
  11.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若RCEP谈成,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
  RCEP的主要成员国计划包括与东盟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即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12.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是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在日签署了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
  其成立宗旨是:取消贸易障碍,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进三边的、地区的以及多边的合作。
  13.FTAA
  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设想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总值达14万亿美元、拥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目前,进展甚微。
  14.CEPA
  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一国两制”原则的成功实践,是内地与港澳制度性合作的新路径,是我国家主体与香港、澳门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内地第一个全面实施的自由贸易协议。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的基本目标是:逐步取消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高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
  15.ECFA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旨在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16.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2013年5月,国务院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提出的,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该倡议对深化四国间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东亚与南亚两大区域互联互通有重要意义。
  链接六 观点
  1.过去30多年,最大的红利是改革开放。
  没有改革开放,“人口红利”、“政治红利”、“和平红利”无从谈起。首先,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人口红利”就无从谈起。为什么同样的人口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前,不仅没有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红利”,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事实上,恰恰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所谓“人口红利”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其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治红利”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才真正得到了巩固,社会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再有,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所谓“和平红利”也无从谈起。由于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周边无战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否则,我们的“人口红利”也只能用于应付战争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魏加宁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的三次大高涨都与改革开放有关。
  第一次改革开放高潮与经济高涨的国内背景是,“文革”结束时,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展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争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吸引外资等,从而带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经济快速增长。
  第二次改革开放高潮与经济高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开展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围绕着“姓资姓社”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将中国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快速升温,甚至一度出现过热,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
  第三次改革开放高潮与经济高涨出现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当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现了通货紧缩。90年代末,中国开展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争论的焦点是加入WTO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进程,中国成功加入WTO,实现了全面的对外开放,从而导致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了出口带动下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们迎来了第四次改革开放高潮。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再次放缓。大家都在思考和讨论中国经济怎样转型、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相信这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会带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高潮,而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高潮必定会带来中国经济新的快速增长。
  ——人民日报
  3.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能够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力量所在。
  开放有助于完善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利。中国的成长路径表明,坚持改革、不断开放,就可以更多地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就能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站立得住。开放让中国充满信心地走向世界。
  ——求是理论网
  4.加入WTO造就了中国的成功,也造就了世界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展引擎。中国好,世界就好;中国更好,世界也会更好。
  ——人民论坛
  5.对外开放升级版的主要内容
  一是主动降低关税水平,扩大进口贸易,建立与世界分享的“中国市场”;
  二是对最不发达的和低收入的国家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可“只予不取”,实施零关税待遇、增加促贸援助、提供人才培训,让发展中国家收获“中国效益”;
  三是进一步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动国内服务业转型升级,建立世界服务贸易强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服务”;
  四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一批业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形象”;
  五是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主动参与减排承诺,大力推动农业的精细化发展,保证粮食供应,在国际社会上继续代表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为世界提供“中国保障”。
  ——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
  6.WTO制度红利的逐渐流失
  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及现在的WTO规则,其本质是服务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强国的产品竞争力,它强调贸易自由化,表现为多边的最惠国对等贸易待遇。
  服务经济时代与物质产品阶段相比,游戏规则的设置更为关键。正因如此,在服务业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开始谋划面向服务经济时代的国际经济新规则,不仅维护其现有领先市场地位,更加超前强化其先行者优势,以获得未来50年的国际规则红利。
  加之,全球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1948年GATT成立时的36%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3.8%,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也降到了12.7%,关税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已大大降低。
  ——南方日报
  7.中国经济总量只约为美国一半,但贸易额却超过了美国,这非常了不起。
  ——华盛顿智库彼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
  8.中国的贸易数字看起来非常健康,其背后支撑因素在结构上也是可持续的。有充足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保持头号贸易国地位。
  ——BBC
  链接七 入世后中国经济经历的十大变化
  1.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GDP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3年的56万亿元人民币。
  2.中国制造行销全球
  据财经作家吴晓波考证,“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这个词是2001年之后才真正走红的。2001年之后的中国,因加入WTO带来的大量订单,令中国制造繁荣一时,成群结队的中国农民涌入长三角、珠三角,低廉的劳动成本使得“中国制造”行销全世界。
  十年间,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而当大量商品涌入他国时,也引来了贸易保护的争议。事实上,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分享利益的过程。
  3.不再怕和老外打官司
  自入世以来,中国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而企业的应对方式也有了颠覆性转变,从早前面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不知所措甘当沉默的羔羊,到有组织地积极应诉,再到某些领域主动出击起诉他国企业侵权,在应对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十年内完成了三连跳。
  4.中国企业走出去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出去。
  5.汽车、电信资费越来越便宜
  入世后,奇瑞、吉利们得到了合法的准生证,政府不再对汽车限价,令汽车越来越快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来到了中国,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汽车第一产销国。电信等行业亦殊途同归。
  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拥堵也正成为蔓延全国的“城市病”之一。
  6.全球同步看大片
  一方面,中国观众可以看到全球同步上映的大片;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越来越以大片之姿走向全球。
  7.外资银行触手可及
  “假如你有1万美元,会选择存在哪家银行?”十年前问这个问题,和五年前的选项会有很大不同。
  按照入世承诺,自日起,中国开始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相关限制,汇丰、渣打、花旗等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一夜之间获得了国民待遇,而普通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与之前担心的人们会把钱都存到外资银行去相反,经历了“五年狂奔”的中资银行,因不断改善的服务和灵活的信贷产品,反而得到了更多的青睐。信用卡、按揭贷款、分期付款购物等业务方式,都成为了老百姓新的消费习惯。
  8.纺织业、农业等历经风雨
  长期以来,中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一种脆弱平衡的状态。以大豆为例,中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可见,粮食安全未来仍将是中国农业常抓不懈的命题。
  9.学会按国际规则办事
  十多年前,很多政府管理部门还习惯红头文件管理的模式,对经济事务的介入和干预很多。而入世,首先要求政府入世。这就客观上倒逼政府管理部门加快改革进程,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诚如美国《华尔街日报》所评述的,中国入世进口的是“全球秩序”。而在斯道勒看来,入世使中国的政策更加透明,立法和行政更加适应WTO规则,“这些都表明中国是按照国际准则办事的。”
  10.悄然更新的发展观念
  如果说入世中国的最大变化,或许可以归为不断与时俱进的观念上的更新。朱镕基曾说,入世谈判从黑发人谈成白发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害怕入世”。实际上,入世十年后,保护知识产权、环保意识等当年谈判时很害怕的条款,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国际先驱导报
  链接八 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要求该货币发行国应具备以下条件:占有全球经济较大份额的经济实力,政治上高度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四个方面正面影响: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瞭望
  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2007年6月
  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2009年7月
  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0年6月
  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2011年8月
  人民银行8月23日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2年11月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
  2013年10月
  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新闻发布上表示,中国和英国同意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
  2013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百度 百科
  链接九 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的经验、挑战和举措
  1.中国加入WTO到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的经验总结
  首先,采取“积极主动,小步渐进”的战略前置部署,主动制造“缓冲期”。例如,1980年代初,中国关税税率之高在世界处于前列,但自1990年代,中国关税税率已开始主动大幅度下降。国家在“十五”规划中还专门制定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专项规划》,要求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经济竞争力。这些安排成为中国成功应对经济全球化外部竞争的关键步骤。
  其次,践行“以我为主,以外促内”的经济改革策略,在开放状态下苦练内功。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了大量能够有效提高资产质量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等创造性资源,给内地企业带来示范作用和竞争压力,培育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不难发现,凡是壁垒破除和对外开放更到位的产业,如轻纺、家电等,产业潜力释放就更加彻底,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也更加明显。这是党中央“摸着石头过河”总结出的方法论,未来应继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三,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培育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严格遵守加入WTO承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主动削减非关税壁垒,并在技术标准体系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开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两万亿美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创造就业都产生了直接的外溢效应,也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平稳的国际环境。中国领导人对外表达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对外事务的指导思想具有极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中国应该继续创新和发展和合思想、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中华文化精髓,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改革开放》课题报告
  2.正视我国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代国际市场竞争,根本上是创新能力之争。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价值低。2013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经达到57.3%和29.9%,但很多商品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其中,机电产品61.2%是外资企业生产的,51.1%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73%是外资企业生产的,65.3%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
  服务贸易发展比较滞后。我国虽已成为货物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大国,但也是世界第一服务贸易逆差大国,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1184.6亿美元。我国服务出口结构也不够优化,金融、保险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出口占比还比较低。
  贸易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多年来,国家不断改革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措施,营商环境总体上有了显著改善,但单向鼓励出口的政策手段比较多,有促有限、有出有进的双向调控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仍然存在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倾向。如何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外贸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从外部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总的看国际市场需求很难再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持续高增长阶段。国内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如何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尽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是发展对外贸易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商务部部长 高虎城
  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一步需要着力发展的举措
  ⑴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
  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低,竞争力弱,仍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壮大和发展服务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是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
  ⑵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
  多年来,我们采取逐案审批和产业指导目录的外资管理方式,同时,在一些领域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法律法规。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产业政策导向性强,缺点是审批环节多,政策稳定性不足,容易导致“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行政成本和营商成本都较高。而世界越来越多国家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方式,将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列入清单,未列入的领域外资均可进入,内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为企业创造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借鉴这种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纠正“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的倾向,赋予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
  从贸易大国到投资大国、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十年,我国对外投资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但总体看我国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在投资审批、外汇管理、金融服务、货物进出口、人员出入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关键是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对外投资的各种限制,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
  ⑷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开放相比,自由贸易区有对象可选、进程可控的特点,可以起到以局部带动整体的开放效果。目前,我国已经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不高、规模有限。今后,我们要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以周边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拓展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⑸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
  当前,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但由于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存在开放口岸少、物流费用高、区域转关难等诸多亟待破解的制约因素。扩大内陆开放是一篇大文章,要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夯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创新内陆加工贸易模式,推进整机生产、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发结算在内陆地区一体化集群发展,使内陆地区成为沿海加工贸易链条的承接地。要统筹推进内陆地区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航线,发展江海、铁海、陆航等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要推动内陆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扩大“属地申报、口岸放行”等改革试点,使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逐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口岸通行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⑹加快沿边开放步伐
  我国同14个国家毗邻,陆路边境总长2.28万公里,沿边139个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合计约20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45个少数民族。加快沿边开放,对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繁荣稳定的边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推进沿边开放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东西互动、内引外联的原则,在“边”字上做文章,从合作机制和开放政策上寻求突破。要创新沿边开放政策,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发挥金融对沿边开放的支撑作用,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沿边开放提供良好条件。要鼓励边境地区与毗邻国地方政府之间建立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毗邻地区经贸和人员往来中的问题。
  ⑺改革行业商(协)会管理体制
  行业商(协)会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以及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越来越离不开商(协)会的作用。但受法律地位不明确、职能定位不清晰、管理机制不灵活等体制因素的制约,我国商(协)会存在发展活力不足、服务不到位、行政色彩浓厚等问题。发展和规范商(协)会,要从思想认识、政策环境、机构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消除障碍,把本不属于行政范畴的职能还给商(协)会,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予以支持。
  ——人民日报
  链接十 典型案例
  1. 国际上关于负面清单的四种类型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做法,不是一刀切的。国际上有四类,一是直接在条款中列出不被开放领域的清单,这可能是大家最期望的,但实际上只有美国等极少的高度发达并制定国际规则的国家才用这个方式。二是除在条款中列出之外,还专门规定不符合措施条款情况,并且采用附件和附录形式列出负面清单,保留相关行业和事项,这是比较常用的方式。三是不同产业内容采用不同清单和承诺,很多国家在金融等领域采用这种方式。四是以正面清单规定准入的很多领域,再以负面清单方式保留相关项目,这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采用的。而我们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新民周刊
  2.全球自贸区各有“高招”
  美国企业可自设自贸区
  美国有250个自贸区,具有制度灵活、综合性强的特点。纽约港自贸区是其中面积最大的自贸区之一。美国对自贸区的审批非常灵活,只要在90分钟车程以内有海关机构的地方就可申请成立自贸区。普通的自贸区必须由政府机构提出申请,在政府拥有的土地上成立。但私人公司如果希望把自己的企业所在地变成自贸区也可通过和附近的普通自贸区合作,向自贸区委员会申请成为该普通自贸区下属的特别子区域。此外,美国自贸区的关税制度也十分灵活,在自贸区,高额的关税和非关税性的贸易壁垒都不存在,政府不对任何进出口征税。商品从一个自贸区运往另一个自贸区也不需要交税,只有最终从自贸区转移进美国其他地区的时候才需要交税。
  德国关闭自贸区
  作为世界自贸区的发源地,欧洲的自贸区以转口贸易见长,形成大进大出的物流集散模式,经由发达的运输网络辐射欧盟全境,尤其以德国汉堡自由港为代表。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汉堡自由港便依托汉堡港而设立,由一条长约23.5公里、高3米的金属栅栏与其他港区隔开,犹如一堵“关界围墙”。德国境外货物可自由进入汉堡自由港,自贸区内视同德国关境外。无论是进出口货物还是转口货物,都可不受海关限制地在自由港区装卸、转船或储存。换句话说船只出入汉堡自由港不需要向海关结关,船舶航行时只要在船上挂一面海关关旗,就可免去海关的任何干涉。
  不过,随着欧洲统一市场的不断完善,欧盟内部大部分货物实现了免税流通,欧盟已形成单一市场。与亚洲国家开发自贸区的热潮相反,德国政府决定,从2013年1月起,终止汉堡港自由贸易区,这个由围栏组成的汉堡港自贸区终结了其125年的历史,所有汉堡港区内的公司将同其他欧盟关税区内的海港一样根据同样的海关管理规定进行运营。
  自贸区促成“巴西奇迹”
  爱尔兰的香农自由贸易区以低税率优惠和低成本优势吸引外资。成立于1967年的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成为巴西西北部经济龙头,催生了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连续7年高速增长的“巴西经济奇迹”。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48年,设在巴拿马运河的大西洋入口处,成为拉美贸易的集散地、转口中心。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1975年创建,主要进口市场是中、美、日、韩、德、印尼、巴西和墨西哥。
  而在中东,迪拜拥有多个自贸区,其中较活跃的比如杰贝阿里自由区,仅该区域对阿联酋GDP总量的贡献就达到25%,其出口额占到阿联酋总出口的50%以上,吸引了全国20%的外商直接投资。
  亚洲地区,冲绳县是日本目前唯一设有自贸区的地区,韩国通过试点,将仁川、釜山、光阳等三地划为经济自由区。新加坡是仅次于香港的自由港,除汽车、石油产品、烟酒等外,对其他商品不征收关税。此外,印尼设有巴淡自由贸易区,马来西亚有柔南经济特区等。
  中国的香港自由港也有其特点,一是低税率及简单税制。报税手续也十分简单,大部分人均可在网上自行办理。如需会计师协助处理,可在市面林立的大小会计师事务所中,选择合适而价格公道的服务。此外,香港作为著名的自由港,进出口程序简便。除烟草等少量物品外,香港对进口货物一般都不征收关税。第三,香港企业经营自由,贸易不设限制,这包括零关税、无配额,对各地商家一视同仁,不设外汇管制,企业或行业的拥有权无国籍限制。而信息自由流通是香港核心价值之一,企业经营也因而受惠。
  ——环球时报
  3.从特区到新区到自贸区
  从深圳到浦东,从前海到上海,33年间,中国正在不断开放。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开放正走向更深更广。
  深圳前海——特区中的特区
  前海位于蛇口半岛西侧,珠江口东岸,地处珠三角区域发展主轴和沿海功能拓展带的十字交汇处,与香港、澳门毗邻,是深圳未来的城市双中心之一,总用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约26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约80万人,居住人口规模约30万人。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前海发展规划,前海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导作用。同时,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带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经验。
  规划在总则部分提出,前海将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体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和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努力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坚持生态、活力、健康、可持续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将前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中心,以产城融合、特色都市、绿色低碳为主要规划策略。
  前海将坚持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及其它专业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配套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总部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构建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珠海横琴——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
  横琴新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于日在珠海市横琴岛挂牌成立,规格为副厅级。依托面积达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侧,毗邻港澳。处于“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横琴新区的面积,是澳门现有面积的3倍多,其中未建设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是珠三角核心地区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与澳门三岛隔河相望,一桥相连,毗邻香港。
  国务院《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批复中同意横琴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明确赋予横琴“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特殊的税收优惠”和“支持粤澳合作产业园发展”等具体优惠政策,使横琴成为“特区中的特区”,这是近年来国务院批复的开放程度最高、创新空间最广的区域开发政策之一。
  横琴定位于“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至此,横琴开发的主旋律方定!
  所谓“示范区”是指创新通关模式,以横琴为载体大力推进粤港澳融合发展,聚合珠三角的资源、产业、科技优势与港澳的人才、资金、管理优势,加强三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合作,率先探索建立合作方式灵活、合作主体多元、合作渠道畅顺、合作效果显著的新机制,为推进粤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先行区”是指在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发挥香港、澳门的自由港优势,大力推进通关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为港澳人员在横琴就业、居住和自由来往提供便利,大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在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造经验。
  “新平台”是指加强珠澳合作,大力吸纳国外和港澳的优质发展资源,打造区域产业高地,通过研发和创意设计等高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外溢效应,促进珠三角和内地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拓展澳门的产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空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网站搜集整理
  延伸阅读
  1.中国装备业到了走出去的时候
  习近平主席访欧,在多个场合力推中国装备“走出去”,明确要在核电等领域打造“旗舰项目”。此前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更是当起了中国装备的“推销员”,表示“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了。”
  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推荐,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装备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
  中国装备的确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很长一段时间里,提起重大装备,人们立刻想到“傻大黑粗”。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许多国家“一五”时期就已确立的装备项目陷入困境,不仅拿不出值得骄傲的产品,甚至连年亏损、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一度有人认为,中国重大装备业没希望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如干脆买国外的装备。好在中国装备一路坚守,经历改革阵痛,终于有所收获。如今,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值得一提的还有,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正不断提升。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等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已在市场上得到应用,高铁、4G通信在全球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中国装备走出去,完全有底气。
  中国装备走出去,发展的空间会更大。近年来,“产能过剩”困扰着装备制造业。过剩的不单是落后产能,部分技术水平较高的产能以及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这种状况。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深深苦恼:技术先进、性价比高,怎么就找不到市场呢?要看到,我国的一些装备制造项目,在总体设计和布局时,着眼的就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是希望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国内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饱和,企业走出去既能转移消化一部分产能、获得新的市场,也可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向着产品高级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如光伏、核电装备等产业,我国技术水平不差,许多国家有这方面的需求,走出去完全可以“共赢”。
  中国装备到了全面走出去的时候,就看企业能不能抓住机会。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的那句:“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中国装备的总体实力无需置疑,但要在走出去的同时走得好,还需强身健体、练好内功。
  质量过硬是第一位的要求,对于第一批走出去的重大装备尤为重要。“中国制造”产品早已遍布全世界,但一直与低端、廉价、质量差等词联系在一起,这中间有误解和偏见,但不能否认在“中国制造”最初大规模走出去的时候,的确存在这类状况。如今中国装备走出去,有必要吸取经验,起步之时就尽可能立足高端、打造精品,以优质样本为自己赢得市场、为国家赢得美誉。
  核心技术要进一步追赶。重大装备走出国门靠什么拼过对手?当前的一大优势仍然是价格低廉、性价比高。重大装备要塑造国际一流品牌,还要下功夫提高技术含量继而提高附加值,才能画出“微笑曲线”。还要承认,我国的许多重大装备产业,如第三代核电、光伏制造等,虽然已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但在少数关键部件上往往依赖他人,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世界”。中国经济要升级,不能总是“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重大装备制造走出去正是打造新名片的重要机遇。
  ——人民网
  2.上海自贸区——摸着石头过河
  主要是三个原因:首先,从该试验区的发展模式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传统意义的“自由贸易区”有根本的区别,因为几乎在全球各国及地区,哪怕是最先进的美国,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也几乎全是“制造加工+转口贸易”,然而对于上海,服务业和金融业是整个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发展内容之一,而不仅仅是作为“制造加工+转口贸易”的基础和补充。
  其次,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放等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上海是全球第一个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来倒逼国家金融改革的试验。可能在任何一个国家及地区都从未出现过利用一个自由贸易区来推动本国及地区金融体制改革的先例。
  更重要的是,从经济体制和制度改革的角度来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新标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真正意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特区,以后中国将相继出现更多类似的试验园区,而上海的先试先行将扮演领头军的角色。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位是综合经济特区,就像当年的深圳一样,中国将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试验区,先试先行,应该会远远超越‘贸易’范畴,会更多地关注‘投资’。
  传统意义上,世界上管理机构权威性最强的四个主要的自由贸易区是: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德国汉堡港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四国对自由贸易区管理机构授权上大体相近,都是港区合一,特别是着眼于自由贸易区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促进。
  它们仍局限于“区内加工+转口贸易”的模式,在相关产业带动,特别是服务业、金融业的突破并不显著,而大部分内容着重于货物贸易。
  作为欧洲典型的经济自由区的德国汉堡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定位也在转口贸易或加工,而这样的定位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作支撑,而它们的面积限制导致其难以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凸显重大推动力。上海自贸区的面积也只有28.78平方公里。
  尽管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港,是整个欧洲大陆最主要的自贸区之一,同第三国地位,但面积不大,只有15平方公里,主要功能局限在货物中转、仓储、流通、加工和船舶建造。
  更该引起上海警惕的是,近年来,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内的加工功能已经趋于萎缩,实际上现在已经无实质性业务。125年历史的汉堡港自由贸易区于今年关闭。同时,现代高科技的运输方式已经使货物在港时间大大缩短,对保税的需求也日渐减少。目前,欧盟各国正对自由港政策的走势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继续坚持传统的自由港政策。也许这还对处于规划期的上海,如何进行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尽管作为欧洲大陆几百年的“老店”,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是大型商户对欧、亚、非洲各国出口的分销中心,但它的保税仓库面积很小,只有0.65平方公里,它在港口内设有自由贸易区。
  迪拜港区的功能同样也局限在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贸易及加工制造,服务业带动效果不明显。从它的行业分布可大体看出,港区企业中,贸易物流业占74%,加工制造业占22%,而相关服务业比重非常低,只占4%。
  不仅服务业企业数量少、比重低,服务业的开放度也值得注意。外资企业不得进入服务业,迪拜港自由港区内的企业都必须为阿联酋本国所有,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此类企业却可以完全放开,许多服务行业可以由纯外资企业运作。
  “科技+金融”是核心
  中国一定要抓住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核心部分——金融,而日本全球的结算又都用美元和欧元结算,这就导致日本在价值链的金融核心利益都被美国拿走了
  除了美国、欧洲、中东自由贸易区基本局限于“制造加工+转口贸易”,亚洲自由贸易区更鲜明地给中国指出了自贸区的核心——“科技+金融”,而非加工或贸易。亚洲一些国家面临巨大的尴尬,甚至成为中国的反面教材。
  最失败的案例就是日本,尽管当时日本对自贸区的热情丝毫不低于今日的中国,而且定位也突破了加工和贸易,涉及了投资领域的内容。在日本工作十几年的袁堂军分析,“日本冲绳岛发展了很多年,却始终没有什么大起色,日本本想利用冲绳岛大力发展离岸贸易、吸引外资,但各方面条件都未成熟,导致最后不了了之,现在又要掉过头发展东京经济特区。”
  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提前深入、系统分析,而且在全球分工中失去了“金融”这一核心环节。“日本并未将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做好基础分析,例如,日本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心其实是在亚洲,但日本的企业又纷纷去欧洲。”袁堂军提醒,中国一定要抓住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核心部分——金融,而日本全球的结算又都用美元和欧元结算,这就导致日本在价值链的金融核心利益都被美国拿走了。
  除了金融,科技同样是自贸区规模效应的核心要义,反面案例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尽管表面上看,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全球最著名的FTZ(自由贸易园区),但它们却并未利用开放提升本国(地区)制造业的水平,因为它们失去了‘科技’这一核心。”袁堂军表示。
  对中国最有借鉴意义的,可能不是那些名气最大的FTZ,反而是小而精的韩国。“韩国利用FTZ在全球价值链,特别是贸易金融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袁堂军分析,“韩国把‘科技+金融’都牢牢把握。”
  韩国使三个自由贸易区各有侧重,但同时突出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例如,仁川国际空港,韩国政府将其主要功能设计为知识密集型的研发基地,而釜山海港的五个功能中,教育、科技占了两项:教育研发基地、知识密集型工业基地、商务和居住区、海事处理中心和港口配送中心。即使对于侧重于传统工业的光阳海港区,“教育”同样被列为核心功能定位之一。
  传统“区内加工+转口贸易”模式不能满足中国需要,那么中国应该按照什么规格来规划和发展自由贸易区?袁堂军表示,“中国在FTZ的普通服务业、金融业与制造业和贸易相结合的模式上,可能都将是全球首次探索。随着改革的深入,如果能够直接按照高规格、高标准——如TPP(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等来定位和发展,中国将建设出全球领先的综合自由贸易区,而如果按照世界传统FTZ的模式发展,中国可能不见得有大空间。”
  ——国际金融报
&&&&& (王志才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孙 爽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公务员考试
您正在阅览的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