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循环模型?

简要说明四部门经济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及恒等关系._百度知道
简要说明四部门经济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及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等四个部门。国外部门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四部门经济相关: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四部门经济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等四个部门。国外部门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下:&
参考资料:
MBA智库百科
国民收入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四部门经济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等四个部门。国外部门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1人评价)
下载:0次格式:ppt页数:40贡献者:Jkost22上传时间: 13:55
5人评价340页
0人评价53页
0人评价7页
0人评价75页
0人评价45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A.每一项漏出项分别等于每一项注
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 )。A.每一项漏出项分别等于每一项注入项B.注入项总和等于漏出项总和C.进口等于出口D.个人储蓄等于总投资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正确答案:B人力资源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1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多项选择题
(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由(
)组成。A.居民户和企业B.商品和劳务的供给C.生产要素收入D.生产要素供给E.货币支出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由(
)组成。A.新兴行业的特点B.新兴行业的战略制定C.成熟行业的战略D.衰退行业的战略E.新兴行业的战略答案:有,多项选择题:()企业采用稳定战略失去平衡的条件是(
)。A.企业战略目标B.企业战略措施C.企业战略方法D.企业外部环境E.企业实力答案:有,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热门试卷浅议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研究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宏观运行问题,最初涉及的就是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可以说,这一模型是分析和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起点。对于统计工作者来说,要更好地利用统计资料分析经济问题,做好经济分析工作,必须掌握这一模型。一、几个重要概念在讨论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之前,有必要先界定几个重要概念。首先是存量和流量的概念。所谓存量,是反映事物在一个特定时点上的状态的变量;所谓流量,是描述事物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量。如某日中午12点水池里的水位为2米,这是存量,向水池注水的水流是流量;1998年末我国的人口数是存量,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是流量;某个时点某人帐户上的存款额是存量,从银行存取款是流量;投资是流量,相应地,投资形成的机械设备和厂房是存量,等等。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是: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是流量的结果;流量则是存量改变的原因,是决定存量变化速度快慢的因素。其次是家庭、企业、政府以及对外贸易部门的概念。家庭部门,或称居民户,是指经济中...&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引言2010年至2011年6月,我国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则一再提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没有明确上限。从理论上看,这种提法是成立的,比如在实行100%准备金体制的情况下的操作。但是,各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主要政策工具,准备金率使用空间客观上受制于宏观经济状态,需要从宏观调控的层面来考虑,不能局限于微观行为主体或者存款准备金本身。现有关于存款准备金的理论文献中,一个主要研究方式就是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传统上,存款准备金被视为货币控制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存款货币派生设置了上限,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可以实现对货币供应的控制。但从货币控制的角度看,部分准备金体制下货币供应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会使货币当局失去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因此,要保证货币稳定就需要使准备金率尽量高。这种观点的主要倡导者是Friedman(1960),主张实行100%准备金体制。后来,Poole&William(1972)、Poo...&
(本文共15页)
权威出处:
目前,站在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将土地出让政策变量引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缺乏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系统性框架,土地出让政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探索引入土地出让政策变量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政策涵义对于理论上确立土地出让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这一命题的提出为研究背景,从国民收入循环的视角界定了土地出让金的性质,提出了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及其核算恒等式,在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IS-LM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1)从权力来源上界定了土地出让金的性质。土地出让金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国家土地所有权通过土地出让制度在经济上获得的实现,但实质上是政府凭借强势地位,通过设计农地征收制度和城市土地市场化交易制度等获取土地增值...&
(本文共227页)
权威出处:
年,我国名义GDP年平均增长率达15.7%,经济总量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同时这一时期也经历四次明显的经济周期波动,并且每一轮经济周期均伴随着投资与消费、利润与工资、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结构波动,这种存量流量的结构变化已成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事实。然而,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之上的所谓主流经济学根本无法对此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现实中以货币量值加总的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与技术(新古典的总量生产函数)是完全无关的,而是由社会关系或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所决定的(柳欣,2003),这就决定了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理论的分析基础是与现实经济运行相悖的,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新古典理论根本无法涵盖与解释经济变量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因此,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完全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彻底抛弃技术分析与实物变量,重点研究经济波动中存量与流量的结构变化,以此分析归纳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规律。本文首先对传统收入支出模型进...&
(本文共180页)
权威出处:
新古典理论的基础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相对价格理论,即资源配置可以通过表示要素稀缺性和人们偏好的相对价格进而达到最优。在这个理论中并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总量以及总量之间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总量来表示的,即GDP所表示的总收入和其分解为工资、利润、消费、投资等,以及资本和证券,这些概念与新古典理论中的相对价格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并不表示任何实物上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如马克思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按比例分配劳动”或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特殊的方式就是以货币价值为基础的竞争。当主流经济学把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国民收入统计变量完全套用在生产函数上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理论中的逻辑矛盾,这种逻辑矛盾在剑桥资本争论中被揭示出来,作为逻辑问题就是总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矛盾,而在现实的经验问题上,则表现为新古典理论不能直接使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资料来说明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本文共149页)
权威出处:
外部效应或者政策冲击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多重渠道来实现的,要对这些冲击的的影响进行预测,首先要了解这些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渠道,必须要清楚的知道近期谁与谁之间以什么为目的进行了交易。传统的国民经济帐户等核算方式虽然涵盖了诸如产出、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大量信息,但在反映部门间交叉关系,也就是“从哪里到哪里”这一问题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是目前为止表现一国(地区)当前经济中各种交互联系的最好方式(ECB,2004)。SAM是用矩阵形式表示的一个简化而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宏观经济数据框架,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整体性描述。理论上,它包含了国民经济核算的所有流量账户数据,在具体表现形式上,SAM可以把包括投入产出表、国民收入与支出流量表、金融与投资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不同的类型账户、平衡表和部门放到一张矩阵式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中去整体考察,...&
(本文共188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