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边境贸易加入世贸,在中国贸易方面有会出现哪些商机?

俄罗斯入世为哈洽添新商机 俄及独联体报名踊跃
发布时间:
日 22:08:08
黑龙江日报
责任编辑:
常庆科 陈明芳 李丹 毕明宇
  黑龙江日报5月3日讯 哈洽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目前第二十三届哈洽会确定国外展位已超出规划近百个;突出俄罗斯入世机遇,并以中俄旅游年为背景加强中俄旅游合作。这是记者从2日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哈洽会电视动员会议上获悉的。
  突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本届哈洽会以&俄罗斯入世&&贸易和投资机遇&作为主题,并以此为重点,贯穿各项重点活动。目前,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参会报名非常踊跃,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已有14个州区计划参会参展。白俄罗斯将有工业部、国家科技委员会、科学院、教育部、建筑设计部、石化联合企业、国家食品工业联合企业、轻工业联合企业等50多家企业参会参展,届时还将举办历届哈洽会最大规模的白俄罗斯国家展活动。
  以中俄旅游年为背景加强中俄旅游合作。第二十三届哈洽会以中俄旅游年为背景,加强中俄旅游合作,实现经贸搭台、旅游唱戏目标,俄罗斯地区发展部已经决定本届哈洽会继续以国家名义组织俄罗斯展区,以中俄旅游年为契机重点开展旅游推介,初步预定展位1000平方米,并已向俄联邦83个州区发出通知。展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等20个国家表示参展,初步确定展位近800个,原国外展区规划展位数量仅为700个,目前超出规划近百个展位,参展国别增加了4个国家。
  展会层次提升,内涵丰富。本届哈洽会将举办的主要活动有38项,子活动和各市地外省市举办的活动加起来有100多项,今年哈洽会期间将首次举办欧盟&&中国(黑龙江2012)投资贸易洽谈会,届时我省企业将在家门口与来自欧盟15国的100多家企业面对面地洽谈对接。
  凸显展会招商引资和大项目签约的平台作用。省内各市地参与哈洽会的方式逐步由商品展示向招商引资、项目洽谈、重点项目签约转变。本届哈洽会以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为主题设立主宾市,重点落实&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战略决策;并以&十大产业项目&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活动。
  副省长孙尧做动员讲话,要求各市地、各有关部门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本站业务&&&&&&
诚寻合作&&&&&&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 北大荒日报社 │ 北大荒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ADD: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208号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是机遇也是挑战你是怎么理解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是机遇也是挑战你是怎么理解的
09-04-17 &匿名提问 发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贸易组织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世界贸易组织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世界贸易组织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中国加入时间贸易组织后可获得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2)可享受发展中缔约方的优惠待遇,给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3)有利于中国吸收更多的外国投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许多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全部对外资开放,以及给外资企业提供的国民待遇将使外国资金大量地涌入我国,这些外国资金的大量涌入,不但为我国大批的建设资金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还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增加我们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迅速地发展。(4)促进中国改革与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加速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5)为其他缔约方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使外国的企业能够与中国的企业平等地竞争,打破垄断,通过竞争,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使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大幅度稳步提高,提高生活水平,充分享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利益。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WTO是世界上唯一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加入WTO究竟有何利弊得失?怎样正确认识?如何趋利与除弊? 一、加入WTO的利弊得失 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总的看,利大于弊。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加入WTO后,我国将享受成员国拥有的最惠国待遇。这不仅能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使主要贸易大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做法逐步取消,而且会使我国产品拥有比过去更为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特别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出口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要履行WTO规定的义务,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这将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强我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 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入WTO,将为实施这一战略任务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WTO其他成员方对我国开放市场,可以将我国一些长线产品和产业转移出去;通过我国对其他成员方开放市场,可以利用外国资金、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世贸组织的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将会推动我国改革的进程。同时,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将推动外贸、银行、保险、证券、商业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以适应这些领域逐步开放的需要。 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加入WTO,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可以充分表达和反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我国还可以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减少与其他国家发生正面摩擦和冲突,有效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加入WTO,我国与其他成员方均须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办事,相互开放市场。这将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加入WTO还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扩大出口。加入WTO也有利于建立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设厂办企业,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加入WTO,我们既要享受应有的权利,又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就免不了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首先,进一步开放市场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过去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自主地决定市场准入、削减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施。加入WTO后,我国必须遵守WTO关于市场开放的规定,这对我们开放市场的速度和步骤会形成一定压力。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程度上受到WTO规则的制约。我国现行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完全符合WTO规则的规定,虽然这也是我国深化对外经贸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们在观念和体制上都存在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政府机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再次,多边争端解决的裁决也可能出现对我不利的结果。世贸组织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受其惠;利用得不好,则受其损。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有待完善,还有一些政策规定和企业行为与WTO规则不一致,再加上对WTO规则了解不够,经验不足,即使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我们还是有可能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打输官司”。 二、辩证看待利弊得失 怎样看待我国加入WTO的利弊得失?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要站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利弊得失。既要看单个产业,又要看整个产业;既要看当前,又要看长远。 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利弊得失,不能只以某一个或几个产业,而应着眼于整个经济发展。从单个产业看,加入WTO会给一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如农业中的水果、肉类和蔬菜等,工业中的一般机电产品、轻工产品、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服务业中的建筑、旅游等,都将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但是,加入WTO也会给国内一些产业带来一定冲击与压力,如农业中的粮食,工业中的汽车,服务业中的银行、保险等,均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从整体产业看,加入WTO给我国产业带来的机遇要大于造成的冲击,我国多数产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加入WTO,不仅对近期经济增长有积极意义,而且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近期看,加入WTO可以扩大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机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加入WTO虽然暂时会对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甚至造成一些冲击,但只要我们应对得当,这些产业也是可以在竞争中求发展的。从长远看,加入WTO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国际地位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还要辩证地看待加入WTO的利弊得失。如果对WTO赋予我们的权利利用得好,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更多地吸引外资,更恰当地保护和支持国内产品和产业,更有力地对付某些国家的贸易歧视;如果利用得不好,上述利益就难以充分获得,有的甚至会丧失。同样,如果我们在履行世贸组织规定的义务时,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就可以减失增得,变弊为利。 三、迎接挑战,兴利除弊 加入WTO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这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兴利除弊、趋利避害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统一思想,未雨绸缪,努力工作,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入WTO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全国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要对加入WTO的战略意义有充分认识,对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把加入WTO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部署。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接挑战。各行各业要根据WTO的要求和我国的承诺,研究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应对措施,迎接WTO给我国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首先,要对农业提供合理的保护和支持。根据WTO《农产品协议》的规定,合理保护国内农业生产,防范和减轻进口农产品的冲击。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扩大名特优稀农产品的比重,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动植物检疫标准,加强对国内外疫情的监测和检疫。其次,要努力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深化企业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加强企业管理,采取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强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同时,合理运用世贸组织允许的贸易补救措施,如紧急进口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确保关系我国经济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第三,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按照我加入WTO的承诺,有选择地逐步地扩大电信、银行、证券、保险、商业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推进服务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行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要依照中国法律,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服务行业监督管理。第四,改进文化产品管理。要加强文化产品相关的法规建设,改进和完善行业管理,扩大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对外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欢迎国外优秀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同时,对国外文化产品的进口要严格审批,防止不良文化的侵入。在国内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提高国产文化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转变观念,转换机制。WTO的行为规则和运作机制的很多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转换机制,才能适应WTO的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以市场经济观念取代传统计划经济观念,遵守市场规则,讲究商业信誉,坚决克服寻求行政保护、追求垄断特权的观念。要尽快建立既适应WTO运作机制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政府运行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特别是在人事劳动管理、工资收入分配、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 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以加入WTO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深入研究WTO规则,对我国现行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充实、调整和完善,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全面提高执法水平。总之,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主动权,提高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 培养WTO专门人才,掌握国际规则。加快培养一大批熟悉我国国情,具有很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精通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的专门人才,掌握和运用有关WTO的基本知识和规则,有效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充分利用多边规则和国际通行手段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同时还要大力培训国内企业经营管理者,使他们尽快熟悉国际经贸活动的规则,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适应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政企分开,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政府服务意识,简化机关办事手续,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关注国内外的教学现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当今国际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乃是数学课堂普遍采用的建构主义观点下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活动课教学(Activities)。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活动课程同必修课程一样,成为小学教育中课程结构的两大支柱。而活动课与数学课相整合又应该具有鲜明的新课程特色,有着重要实践意义,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基本上是学科本位主义课程,大家也默认唯有数学学科课程才是最科学的趋向,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开放性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生活化”、“活动化”和“个性化”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对数学课程、数学学习、数学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广大数学教师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实验教材使得教师对数学课有了全新的认识。老师们的课堂开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存在科学化与人文化如何统一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问题;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如何统一问题;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如何统一问题等等,这些困惑的核心是思考如何以人的发展为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数学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课题组认为研究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和谐的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我们确立“活动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也正是立足于此。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而这些都不是传统的忽视学生本体的教学模式所能完成的,所以需要建构开放式、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模式。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同时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教育认知科学的研究,深入探究了学习过程的内在机制与特征;发现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4、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某些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实践活动的意义。传导生活就是学习,数学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在生活中自觉应用数学知识。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能力。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现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及呈现方式进行再思考:或进行内容重组、或进行内容的重新选择、或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中体现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渗透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数学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和在校实践机会,快速的提高自己,从而提高全校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得一线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有自主的认识,初步具有驾驭的能力。使我们的数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方式更具有“新”“实”“活”的特点。(二)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本课题以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为研究重点,研究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前沿,二是创新设计,三是实践模式。课题研究始终以新基础教育需要的新课程教材,包括新课程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新课程提倡的是一种课程共建文化,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课题组把用好教科书,做教材的开发者定为课题组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在精心备课,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和改善,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活用新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寓教于乐的用好教科书之外,我们尽可能的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材 ” 。2、“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堂结构和一般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活动教学在数学中很早就有尝试,但是放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下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认识又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资源只有一个例题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好学生,激发其探索生成有价值数学问题,而不是只顾开放而不讲目标,甚至散得无法控制。我们课题组也旨在这方面探索出一种教学的一般模块。形成“创设生活情景、感性体验→形成大胆猜想→引导合作研究→实践活动、反馈交流评价 →重构生活→运用体验成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活动教学模式。3、“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研究者众多。我们把合作学习的研究重点放在学习中学生自主产生合作要求,以及合作学习中各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的研究上。具体细化为以下几点:1.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2.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明确自己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在合作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4、“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运用活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数学意识,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活动、猜测、假设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从而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收获。5、“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研究”作为《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子课题,抱着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研究》于2004年9月和总课题一起立项为“桐乡市级课题”有课题组成员徐伟明老师负责在爱国小学实施,并于2005年8月顺利结题。(结题材料附后)6、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学评价的研究。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1、对比研究法:我们于爱国小学《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研究》为例重点比较试验前后学生的发展成果。2、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互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让“教研”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提高了研究的效益。4、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分析,以总结出教材内容选择的途径、策略、思想以及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最优化等。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2004年9月份开题以来,我们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切入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课题组13位成员在2004年的9月对课题方案进行了三次认真学习和研讨。第一次为校内数学老师讨论,确定课题方案。第二次为邀请桐乡市教学科研所陆圣江所长作立项前的再讨论,明确实施的可行性,再次修改方案。2004年10月申请立项为嘉兴市课题后我们参加了嘉兴市教科所组织的立项培训。回来后依据嘉兴市教科所的部署我们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并且邀请兄弟学校教科室主任参与讨论,具体讨论实施的各项细则。确定本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学习熟悉自己所教年级数学教材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结构体系和价值;②小学数学低年级活动化数学教学内容开发,以及如何优化利用好数学教材内容,促使内容更加具有活动性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好“书本教材”转化为“生活学材”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③如何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④如何让数学学习内容更具有现实性、有意义、富有挑战性,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更张扬学生个性。(2)学习理论、提高教师本身的素养从立项前的准备,到立项到实施,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中。特别是立项成功后我们把加强理论学习视为课题实施前的必要环节,并且确定在具体的实施中不断学习的方案。我们课题组成员自身强烈的的理论素养需求,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保证。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2004年10月学校教科室和我们组在咨询桐乡市教学科研所陆所长及课题指导桐乡市小学数学教研室李新根教研员后,参考相关兄弟学校研究经验和所用书籍,收集学校图书室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又赶赴杭州,购买他们推荐书目和新课程数学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书籍。1、《小学数学活动课指导》唐继延主编2、《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夏俊生主编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王少非主编4、《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改变》林正范,贾群生,任顺元等著,  5、《新课程教学设计》张昕,任奕奕主编,  6、《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研pro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张民生, 金宝成主编7、《学会数学地思维》(成尚荣)8、《教师的适应与发展》郭东岐编著9、《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编著10、《新型小学教师素质概论》王桂英著11、《智商、情商和潜智能开发》吴忆峰编著12、《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指导》《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丛书》编委会13、《新课程教学设计》(杨九俊)、14、《学会数学地思维》(成尚荣)与15、《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杨九俊)16、《数学旅行家 漫游数学王国》(卡尔文.C.克劳森);17、《构建生活的课堂》(成尚荣)18、《学会数学地思维》(成尚荣)19、《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田慧生);20、《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郑毓信);21、《数学娱乐问题》(J.A.H享特、J.S玛达其)22、《学会数学地思维》(成尚荣)23、《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吕世虎);24、《多元智能》(加德纳)25、《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彭钢);26、《新课程理念的探索实践》(潘小明)27、《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王丽杰)28、《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万伟)集中放置,方便大家阅读。并且定期集中讨论学习,使得这些书籍充分发挥作用。(3)理论结合实践,开展“磨课”活动,我们课题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中,逐步改革以前以教科研“沙龙”活动为主形式教科研方式,在课题组成员的讨论和参与下推出校本特色的“磨课”活动。“磨课 ”活动主要突出一个“磨”字。也可谓“好课多磨”。主要操作如下:每个人确定自己所上课的内容,然后第一次上课。课后课题组成员每人提出意见,综合成集体意见后,再由老师将同一内容上第二次,再讨论。再次集中改进意见,再上第三遍……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上课老师更是感觉自身上课水平的提高。课题开展两年来,特别是2005年9月开始实施磨课计划后,老师们上课水平的提高真的“看得见”在这个积极的活动经验基础上,我们有在2006年2月起,将集中磨课形式扩展为“一人磨课”和“全体磨课”所谓全体磨课就是同一内容全体教师一齐上,第一个老师上好后,集体讨论再有第二个老师上,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磨课”活动的导入,让我们的教学更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都回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内容的呈现应是多样化的;教材的呈现方式应是多元的:如题目的呈现可采用对话,漫话等;教材内容呈现可以生活化呈现,亦可以动态方式呈现;集中大家智慧的教学内容设计更有弹性;留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时空。总之,我们现在任何一次课题组“磨课”活动应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教科研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都能确立研究的中心内容,对组员所教的内容都能从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与教学实效出发,谈自己的观点、想法,应该说在每一次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所有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念都得到了改变,教育思想都得到了确实的提高。(4),教学科研一体化,全面提高研究实效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在我们学习理论的同时,我们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在每次研讨活动中,我们都是先听研究课,然后学习相关的理论,最后进行评教评学活动。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两年的研究时间内共承担市级,片级,校级公开课研究课近30节。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影响。两年内我们组织的外出听课主要有:.①2004年10月茅盾小学组织浙江省特级教师朱乐平教学展示及讲座②2004年濮院中心小学组织的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马东娟,丁杭樱教学展示③2004年濮院中心小学组织的浙江省教育厅小学教研室斯苗儿新课程讲座④2005年4月南湖之春教学展示活动⑤2005年10月钧儒小学承办“嘉兴名师”教学展示活动我们课题要求听课教师回校后必须作专题讲座,并且组织大家讨论。使得大家在听课活动中学名师理念,促自己发展。在学习中不断改进课题组的研究方法。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在这方面给与我们课题组充分的指导和支持。为发挥我们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专门结合在我校校本培训,开展“教学与科研有机整合”活动。使得我们的理论有充分的实践园地。2005年12月,学校还邀请了桐乡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新根老师以公开课为对象,作出点评并作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课题研究”的讲座。追求课题研究的实效,力争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6)加强交流研讨,相互学习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课题研究中我们分别邀请嘉兴市教研室主任邱正平,教研员朱国荣来校听课指导。多次邀请桐乡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新根来校专题作课题实施中的指导。在邀请领导专家指导的同时我们还努力与兄弟学校教研室的联系,举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情况交流会,在交流中,各学校教科室互相取长补短。为规范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在2005年9月又邀请桐乡市市教研室和兄弟学校教科室主任对课题组的研究进行了中期评加,改进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六、研究的成效1、完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到“开发教学资源”的转变“ 教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教材的观点就是“权威”。“以本为本”,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用教材”,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研究过程中教师拿到都学会分析:“教什么,怎样教”的思考。同时挖掘教材例题资源,因地制宜,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更贴近学生的童真世界合理开发本地数学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开发情感资源,享受数学学习乐趣2、在数学学习的情感培养方面成效显著活动化是研究的主要特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彻“活动-体验”宗旨,关注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对数学学习态度的改善是我们研究目的的重要方面。在活动中学生的数学体验得到正面强化,数学对学生来说不是单纯的数字与问题,而是和其它学科一样能使人感到愉悦。通过观测法与个案研究的方法统计如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变化状况统计表  表一年级 喜欢上数学课 认为数学课是有意思的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四年级 37% 72% 40% 80%五年级 34% 81% 42% 78%六年级 41% 74% 55% 83%表二学 生 年级 性别 前  测 后  测凌方学 六 男 数学成绩长期不合格,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在六年级的两次期末检测中均合格,在数学课上的讨论、发言都很积极,周明强 五 男 对数学感到厌烦,虽然成绩合格,但在数学课堂的表现欠佳,从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成绩达到优秀,经常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也能积极参与。凌春红 四 女 性格内向,课堂能做到“认真听”,但不能真正主动参与,成绩介于合格和良好之间, 在课堂上能够经常发表意见,同学之间的讨论也能参与,课后与同学的关系比以前更好,成绩经常达到优。3、教师开始注重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否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其主阵地在课堂,在第一阶段对单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基础上,课题组对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漫画、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归纳和整理出一些呈现方式.4\教师角色明显个转变课题的实施,让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角色有了重新认识,定位明显转变。一是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二是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三是由&导师&向&学友&转变;四是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五是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4、初步探索出活动化课堂的评价思路新课程下的教学实践需要有新的评价方式。我们在课题实施中也探索出初步的评价思路,主要在教室上课的评价上作了一些尝试。___年___月___日 _____年级 ____班   学科____ 执教者________教学内容:        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情感价值观是否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如何处理教师教材?  开发资源与课本教材是否更适合本班学生?  教师如何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的?  是否给学生于学生留有更大的思考和生成空间?  学生主要活动有那些?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主动参与与提出新问题状态如何?  课堂实效如何是否有利于后继学习?  “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磨课”活动评价表5、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变得会学数学课题的开展不仅使得教师受益,学生也受益非浅。主要是学生兴趣明显提高,乐于学习。学习方式在由原来单一、被动变得多样化、更自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受教师、教材、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上取得了质的转变。变得会学、乐学,可以说知识能力情感全面发展。6、科研引路、勇于实践、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们养成了教学反思的好习惯,每一位成员均能结合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两年多的研究中已有多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部分)如下: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发表或获奖情况赵雪良 《让概念学习根植于学生经验的土壤》 嘉兴市三等奖赵雪良 《朴实是真》 2006桐乡市教育学会论文陆志群 《让数学情感伴随孩子成长》 嘉兴市三等奖陆志群 《我感到很丢脸引发的思考》 桐乡市二等奖陆志群 《几倍和差两步应用题-反思与创新》 市一等奖陆志群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入选桐乡市教育年会并二等奖陆志群 《教学做合仪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爱满天下三等奖许伟明 《新课程要求下怎样上好练习课》 陶研会全国三等许伟明 《超越巩固熟练,培养学学习能力》 桐乡二等陈伟琴 《尊重学生个性,追求算法多样化》 桐乡市二等奖陈伟琴 《如何提高猜想的有效度》 桐乡市年会论文李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嘉兴市三等奖李萍 《谈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几点做法》 桐乡市二等奖朱国风 《给她一座山》 二00五年桐乡市中小学案例选萃朱国风 《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桐乡市教学论文二等奖张莉 《从“蛇足”看数学意识的培养》 桐乡市教学论文二等奖胡志明 《统计的初步认识案例与反思》 桐乡市数学案例评比一等奖胡志明 《联系生活,丰富单位“1”的内涵》 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学》胡志明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统计过程》 嘉兴市教学三项评比三等奖胡志明 《创设生活情景,体验统计过程》 浙江省数学论文案例评比三等奖胡志明 《重视知识,更要关注人》 桐乡市数学年会一等奖赵雪良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参加桐乡市获得桐乡市双高课评选获得课堂教学二等奖。陆志群老师执教公开课《会说话的数》。2005年3月执教《求最大公约数》获得桐乡市课堂教学二等奖;2005年4月执教《统计初步认识》获得片公开课一等奖并出线;2005年9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 参加市双高课评选。朱国风老师2005年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去浙江省遂昌县送教,执教五册数学 《可能性》;2006年3月执教市级共开课《平均数》多次承担校级,片级共开课。张莉老师执教片级公开课《认识钟面》并多次担任校级公开课的教学任务。陆志群老师在2005年还被桐乡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胡志明老师在2006年5月份被评上了桐乡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七、课题研究的反思(1)为期在两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在教学中尽力提倡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是,真正要让学生一活动就想到数学,以上数学就想到生活原型很难。有待于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探索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的选择。(2)研究中我们要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把活动课上好上活,所以要在设计活动课的内容时也动足脑筋。教学中尝试过多种形式,①数学观察②数学实验③数学制作④数学日记⑤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与优良品质,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与研究数学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感觉这些方法的实践,仅靠一堂课,一个学期是远远不够的,数学习惯和其他一切好的习惯一样,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践,来养成。同时我们一些理念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体现其先进性和优越性,短时间内看不到其特别之处。(3)研究过程中我们还体会到课题组的教研活动课中的课型与我们平时“日常数学课”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区别,两方面的衔接与融合还很不到位,所以在所有老师的所有课中都体现我们课题的重点还是很大的问题。(4)活动化的数学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所以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以此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感觉自身的素质也限制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深度。让我们课题组所有老师体会“充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所提的一些思考必将会成为我们今后继续进行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或为之努力的方向。课题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有继续开展后续研究的必要,我们自身也有做好下阶段研究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决定接下来的时间中,继续上报课题研究立项申请。2006年8月参考书目:1、《活动课程教学技法》戴立山、欧阳才、肖道生、陈凯安、汤卫平编著2、《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张建伟、陈琦3、《运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王光明4、《新教育之梦》朱永新5、《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      6、《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陈向明    7、《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8、《校本教研策略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9、《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10、《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转专业委员会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大力提高全园教职工的普通话水平,为了迎接省普通话的测试评估工作,园领导组织开展了全园老师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本学期,我园再次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办公室里随处都能听到老师练习的声音,到处都可见老师们拿书津津有味看的情景.我在练习过程中发觉,除了苦练,还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第一,教师之间互相练说。在同一办公室,一位老师读,其 余老师边听边指出存在的错误。这样,让读和听的人都能加深印象,很快地记牢该读音 .如’挠,饶,扰&这三个字音,&逐&的发音,我始终弄不清楚,有一次我在办公室练读的时候读错,一个同事用我的错误读音和我开了个玩笑,在说说笑笑的过程中,我对这些个字读音的记忆就刻骨铭心了。   第二,师幼互动。即老师在督促幼儿说普通话的同时,幼儿也督促老师,为教师纠错。这样做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我班的小朋友在朗读时不大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分,从我认识到师幼互动这一举措之后,我发现小朋友在朗读时特别注意把音读准。一次,我在讲故事时,故意把&知道&的&知&读成了平舌音,一个小朋友立即站起来说:&老师,你把‘知’读错了.&我当时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并感谢他敢于为老师指出错误。就这样,所有的小朋友更认真的听故事了,也更认真的去寻找错误了.   第三,亲子练习。晚上,我在家里练习读单、双音节词。女儿听我读得很认真,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妈妈,你真好,我们来比赛&我一听,乐了,女儿也对说普通话产生了兴趣,还想和我比一比,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吗?于是,台灯下,我们母女俩认真地读着、听着.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我思忖着:我和女儿用普通话沟通是那样自然,谁说普通话防碍表达?   第四,录音对照。这个方法也是我从女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受到的启发。一天,女儿听完英语磁带后,用复读机的跟读功能在练习说英语,我立刻想到,这是练习说普通话的好方法,它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错误。还可以把自己朗读的文章录下来,可以从中发现好多不足之处.比如,语速,发音等等. (二)说普通话的体会 上学的时候,说了三年的普通话.毕业以后来到工作岗位上,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一直再努力的使用普通话,坚持与幼儿使用普通话,坚持与家长使用普通话,但是同事们之间,似乎就不是很注意了,通过这一学期,我们提高了认识,普通话就是与任何人沟通的语言,我们坚持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坚持与家人也使用普通话.再普通话的学习使用过程中,我们要起到宣传普通话的带头作用. 总之,说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尤其是做老师的我们,再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以前许多没有学习到的东西,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每一次的考试,无论是普通话的口试还是汉语拼音的书面测试,都让我们从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可见,学习是我们终身受用的一项制度.是提高各项素质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社会要发展,消防事业也一样要发展,就我国国情来讲,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消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密切配合,为消防事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作为消防部队来讲,发展,关系到我们在今后灭火救援工作中能否提高工作效率,能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要适应消防队伍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围绕消除火险隐患,提高灭火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议大事、谋大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通过自身发展维护地区的安定繁荣。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军一贯遵循的准则。我们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保一方平安。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要始终把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消防部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一切人民。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消防事业建设。消防事业建设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而且事故种类越来越多,扑救和处置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对人员、装备、技战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根据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之需,不断完善我们装备器材的配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从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实战需要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训练,从而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各种抢险救援和处置灾害事故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谋求发展的良好机遇。所以我们要在装备建设、人员训练等方面下苦功、出大力,当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时能拉得出、打得赢,用实际行动来展现我们存在的价值,谋求我们发展的机遇。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消防部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现有、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全部,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牢牢瞄准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把各项工作往实里干,夯实基础,激发内在动力,形成有条不紊、高效运转的工作秩序,并生成战斗力,促进消防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消防部队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消防执法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抓好以防火、灭火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完成,不断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于社会主义的最为基础的理论创新价值,就是实现了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者的成功衔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实现了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衔接。之所以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主要基于两大历史法宝:一是我们党从来都主张并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我们党从来都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科学实践;既是一种崇高理想,又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一个远大目标,又是一个具体任务。我们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态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概括起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因素繁多、社会资源丰富的社会。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一样,“丰富”也有二重性。不丰富,相互关系简单,容易协调;丰富了,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协调起来就难了。常量、变量、多变量,函数、反函数,线性、非线性,有时候要协调好,简直是难上难。可是,如果不协调好又不行,非协调好不可。 和谐社会是一曲交响乐。其“音符”,说到底,是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 首先,经济体制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在分化。就连纯粹的产业工人,也因从事不同产业,如夕阳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工人,老工业基地与新兴产业基地的工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岗职工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工人等,因职业性质的明显差异,其阶级归属感和阶级意识也有明显差异。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工人总归是工人。孙中山先生曾高呼“劳工神圣”,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工人的地位呢?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进入了刚刚兴起的乡镇企业,转化为企业职工。还有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稳定职业,形成了流民性质的群体。第三,知识阶层在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形象与新地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第四,私营个体阶层在发展壮大。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个体私营阶层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参与政治的愿望与兴趣越来越大。第五,企业经营管理阶层逐渐凸现出来。在计划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一直属于党政干部系列。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不同阶层存在,不同阶层之间就会有矛盾,有磨擦。比如说,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冲突不是和谐。可是冲突能够转化为和谐。阶层矛盾普遍存在,问题是如何处理。阶层是执政党的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卓越的执政党面前,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也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执政党犹如交响乐的指挥。指挥有方,荡气回肠。 按照“和谐社会”理论,决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分配。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快马加鞭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进而向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和谐社会开足马力,奋勇前进! -----------------------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如何建立 -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 在一个竞争市场中,和谐与合作是交易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为了减少竞争带来的冲突与摩擦,政府应提供公正的市场秩序和合理的游戏规则。要遏制不合理、不合法市场力掠夺社会财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有一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提法既新颖,也科学与现实。说它新颖,因为这种提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新的要求。说它科学,就在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人们经济交往,和谐与合作是交易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因此社会的和谐必然会减少人们在种种交往中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活动的经济效率。而且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作环境、家庭及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也是个人成长与快乐好的条件。说它现实,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每个人都可为、可享、可触、可闻的东西,而不是人们观念中的理想。 透过市场扩张个人空间 那么,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如何才能构建呢?在市场体制中,市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分散化的决策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市场主体的潜能,并促使经济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但是,市场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引起市场中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之间的冲突与摩擦,社会的资源也可能在这种冲突与摩擦中消散掉。为了减少这些冲突与摩擦,政府就得提供公正的市场秩序,就得提供合理的游戏规则。而这种市场秩序的公正性与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也就决定了个人潜能发挥与个人财富的分配状况。 目前的国内股市,为什么会低迷三年不见好转?为什么中小投资者不愿意进入股市?最大问题就在于国内股市游戏规则的不合理、不公正。让自由进入市场者(如二级市场的进入者)都亏损离场,而让政府准入下的进入市场者(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及市场仲介等)都大获其利。或者说,在政府管制下,允许上市公司用劣质产品卖高价。 还有,目前国内存在的‘三农’问题,尽管2004年有所改善。但是农民苦、农民穷、农村生活水平低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农民为什么会这样穷、这样苦呢?是因为他们文化水平差、是他们不努力、是他们天赋不足吗?非也。最大的问题是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造成了农民现在这种状况。因此,要改变这些现象就得从改革这些现象的初始的权利结构入手,创造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制度规则下来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充分地创造个人的财富的环境与条件。 我曾多次文章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就是每一个人经济生活权利的空间不断地扩张,这就为每一个人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适得其所工作和获得相应的报酬。比如你能做企业家,你就能够获得企业家的报酬,你能当教授就获得教授的报酬,你只能做环卫工人就获这种工人的报酬。这就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同时,在市场中,无论是国家、单位、家庭,还是个人,其初始条件、资源禀赋、能力与智力等条件是不同的,因此个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就不一样,因此,通过市场机制必然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市场竞争力优势者集中。市场越是成熟,这种财富分配现象越是会严重。加上一些市场制度规则不合理、政府职能不明确,这种财富向少数人或少数地区集中的现象更是会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会通过税收、财政政策等方式来改变这种的状况,否则,社会冲突与摩擦不可避免。 透过政策平衡社会财富 特别是在中国,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是一个刚刚进入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样一种发展水平下,许多制度严重缺失、政府权力界定不足约束不严、社会财富匮乏,这必然造成个人之间的财富差距、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义务与责任通过政策方式来开展扶贫开发、平衡地区发展,保证弱势民众的生存权。 比如,在最近的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有部门就指出,在中国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时,应该是每户一套(120平方米),每人一间。而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内房地产持续增长20年没有问题。可以说,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只要是按需所取,个人住房需求永远是一个无限大的量,按照目前建筑水平,再建筑100年也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但是这种住房需求成本由谁来承担呢?是个人还是市场?如果个人来承担,以目前上海的房价,国内又有多少人可承担的呢?一方面豪宅高价狂炒,另一方面大多数民众望房兴叹。富者购楼多栋炒作,穷者无立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得通过税收、土地、信贷等多种政策来调整这种关系,以保证弱势民众基本生存权。如果任由房地产炒作,不仅伤害弱势民众,也容易导致社会冲突与风险。 总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机制不断地扩张个人经济生活权利的空间,让每一个潜力得到最好发挥,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种种政策来保证弱势者的生活权利,约束政府权力掠夺个人之财富,遏制不合理、不合法市场力掠夺社会之财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才能确立,我国经济发展才能走向繁荣之路。 -------------------- 一、“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视角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视角对社会进行分类,用“和谐”为“社会”作定性。因此,引导人们从“和谐” 这一视角去审视社会,思考和认识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认识前提。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告诉我们: 第一,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综合体。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第二,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实际上就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与小康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不是中一蹴而就的,决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在注意解决各阶层利益矛盾的同时,要注重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共同营造遵章守法、诚信友爱、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重视差异的价值 人一般不喜欢差异,人的本性喜欢他人与自己的一致。但只有理性才会告诉我们,应该重视差异,应该重视对立面,并在多样性里求统一。 黑格尔说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中华民族更是自古以来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孔子甚至把这种“和同思想”,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谓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是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承认多样、差别和不同,就意味着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那么,要“和谐”,要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对立面”,怎样处理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问题。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稳定”是有多种的。“死水一潭”是一个稳定,虽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但它是死水,没有一点活力和生命力。高压也能取得表面的、暂时的稳定,但它蕴涵着更大的不稳定。和谐的稳定才是内在的、持续的、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正是承认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都得到承认,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在这样的社会里,全社会形成合力,经济与社会才得以协调发展。 “和而不同”,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只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形式、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长期共存,才是和谐的社会。当然所谓同,就是将上述不同统一于社会主义这一面伟大旗帜之下,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 三、原因比结果更值得关注 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贫富悬殊现象比较突出,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等。这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比单一的发展经济更重要。当前能断送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的已经不是极左思潮了,而是在改革和发展当中能否兼顾公平。 同志指出:“要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四个公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当前,如何分配又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是,第一,发展机会平等。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必须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财富分配公平。按贡献进行分配(不是平均),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第三,社会调剂公平。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下手,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公平的调节。加大扶贫力度诚然重要,可是,提高点所得税,增强点利息税,扩征点遗产税,比什么力度都大。现在既有穷人不会做穷人的问题存在,也有富人不会当富人的问题存在,不过,主要是富人不会当富人。应该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文明社会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四、民主化与市场化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思路。 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其新的特点。 一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利益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子。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即劳资关系矛盾)。二是群体性矛盾较强,往往是一部分人与一部分人的矛盾,一旦爆发,即形成大规模的群聚事件。这些群体性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的,但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对抗性。三是矛盾与政府某些部门存在问题的关联度高。矛盾的背后,往往有官僚主义、腐败分子隐藏其中,这些新特点都大大强化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 可见,在当今这些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中,我认为,最重要矛盾是:城乡矛盾、福利矛盾、劳资矛盾和干群矛盾(政府与社会的矛盾)。 要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撑点。离开这两大支撑点研究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将会走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 第一,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得失矛盾。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思想政治上的矛盾就是是非矛盾。民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民主法制的方法;一是思想教育的方法。 第三,采取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要依法及时处置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对于已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第四,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都证明,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才有了物质保证。经济发展总是第一位的,但是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现代化社会的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非常富有的阶层和处于底层的贫穷弱势的人口规模都比较少,而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口规模为大多数或较大多数,这样的社会,才是比较稳定健康,也就是和谐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积五十余年的经验,在政治上要保证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要保证他们应得的物质利益,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活力。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要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去。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一个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科、教、文、卫、体和社会保障事业同步发达。我们现在这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要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5—8年。国家今后要把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放到办公共事业上,经济建设投资则主要交给市场。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醇正的社会。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在所谓“批判封、资、修”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丢掉了,把世界的一些先进东西排斥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摧残、对社会的破坏,后果极其严重,影响相当久远。现在大家都关心诚信问题、信仰信任问题、道德伦理问题、民风问题,说明不如人意的现象严重存在。所以说,精神文明是“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加强建设。 第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要通过文明、法制、妥善的方式,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切不可用粗暴的、简单的方式对各种问题进行压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真正而持续的稳定。 第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体,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强调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这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也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而人类社会活动的轴心,始终是,也只能是在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用人的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也是它的实践意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边境贸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