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银行的计划财务部工作计划怎么样

 您现在的位置:&&>>&&>>&&>>&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正文
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
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
作者/编辑:佚名
  []部  2011年,财务部在行的直接领导下,在全行员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目标,以更扎实的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圆满的完成了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将这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落实。  (一、)组织部门员工进行定期,以此提高部门员工的技能平和法律意识。  每周星期一,我部门按质按量的遵照行领导的安排部署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人事教育、法、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税法知识以及素质的学习等。通过学习,使我部门员工更为深刻的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文件上传下达的及时性,人事教育的科学性、车辆资金重要空白凭证的安全性。人们常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力。我部门正是注重了这一点,使行之有效的执行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从根本上转变了他们的工作态度,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出色的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保证了工作质量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顺利完成了三险五金的缴纳工作。  上半年,我部门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虽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为了确保我行员工的切身利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及时的将我行34位员工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从邮政局那边进行了账户过渡和缴费工作,确保了我行员工生病住院医疗报销和购房所需的住房公积金,维护了我行员工的切身利益。  (三) 积极配合业务部门,视支行为家,努力完成行内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支行的与发展,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个员工的事情。因此,我部门积极响应行内的号召,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关系来推动各项业务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商易通业务户均余额、储蓄存款业务量与定活比、对公业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失地保险资金的收取上,我部门更是积极响应,将收回的失地保险资金及时的清理捆把上存上划。减少了我行资金在途,提高了我行资金利用率以及收益率。  (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部门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确保车辆的安全以及资金票款的安全。车辆安全方面,严格要求驾驶人员定期检修车辆,定时进行车辆保养。严格要求驾驶人员不允许酒后驾车不允许疲劳驾车。严格按照行规和作息时间进行派车用车,确保了我行的车辆安全和人身安全。资金票款方面,我部门资金调度人员严格按照备付金定额和资金调拨审批权限进行资金调拨。按时收缴网点超限资金,及时使资金回笼。每天严格两次网点资金监控,注意资金异常动向,及时反馈及时,使得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中。总之,我部门员工通过教育学习,对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意识都有显著提高,从而保证了我行各项工作的安全开展,得到了上级以及各级部门的认可。  (五) 充分听从行领导的安排调度,使得支行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我部门在行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财务制度的指引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想尽一切办法控制成本,开支,并也初见成效。Xx是一个特殊的城市,来人来客相对比较多,为了节约开支我们努力将吃住安排在实惠的地方,让客人住着既舒服也让我行费用开支得到了节俭。在用车方面,严格按派车单和修车单进行出车和修车,尽量减少油料和过桥过费以及修理费。在物资领用方面,严格按领料单进行领取材料,并分部门分进行归集,使得物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来人来客的接待方面,我们尽量做到热情周到,细致入微,使得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邮政局以及外的沟通,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促进我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2) 合理做好资金头寸以及资金调度工作,减少资金在途,加快资金的投放与回笼,提高我行的备付金率和运用户率。  (3) 以人为本,努力狠抓部门队伍建设以及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学习、谈心、了解掌握部门员工的心之所想,解部门员工心之所急。使之更能轻装上阵,安心踏实于自己的本质工作。  (4) 加强与业务部门的配合,努力完成支行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视支行为家,努力为支行添砖加瓦。  (5)加强部门员工技能知识、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以此提高本部门员工的素质水平。  总之,上半年的工作虽取得一定得成绩,但我们仍应该戒骄戒躁,扬长避短,总结教训,将工作完成的更好更出色。综合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我们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一心,努力拼搏,我想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可以迎刃而解!本文来习网(),原文地址:/essay/summary/bngzzj/53.htm编辑  〔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相关:
  〖〗链接地址:
  工作总结提供的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银行财务部工作总结相关范文13461人已关注
国内银行讨论区校园版
查看全部50条面经
面试过程:
分享我在银行的四年工作经验【转】本人在银行工作已经四年了,今年初刚跳槽换了一家银行,对银行也算有一点了解。看到不少学弟学妹们对银行挺有兴趣,也有些疑问,特开此贴,说说我的经历和我对各家银行的理解,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建议吧。本人性别男,2006年内毕业于国内一所财经大学,统计专业,学历本科。大四的时候本来想考研,无奈定力不足,抽空还是会去参加招聘会。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南方某省国有四大行之一的银行(以下简称“x行”)来我校招聘,便抱着试试的态度去参加了招聘会。话说参加这场招聘会之前,我没有任何准备,因为此前参加几场招聘会都被鄙视,从没进过第二轮,所以我心态极好,“重在参与”嘛!这个x行的招聘会倒也低调,与此前华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高调宣传不同,该行选择了一个小教学楼的教室作为招聘地点,真搞不懂x行怎么想的,难道招聘人员都已经内定了?唉,正常了。招聘会的时间大约是1月初,有些同学已经放假回家了,所以招聘会并没有想象中的人满为患,但是那个中型教室也算满满当当的。已经记不太清招聘会时x行hr的介绍了,只是依稀记得hr说毕业第一年的年薪是4w左右。当时觉得还不错,因为我那时幻想一个月能有1w工资,应该能过神仙般的日子了吧(现在想想那时真是纯洁啊,呵呵)。hr发言结束后,立刻开始收简历并面试。我挺开心的,因为x行对所有来参加招聘会的人都给面试的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每人1分钟的时间。一上午很快就过去,x行的效率也很高,中午立刻张榜公布进入复试的名单,也有几十人之多,我的名字赫然在列,开心,应聘这么久终于能进第二轮啦。&纠正一个错误,因为时间有点久,那个上午其实有第二轮面试。请学弟学妹们注意了,现在回想起来,第二轮的面试非常非常重要!第一轮面试每人只有1分钟的时间,大浪淘沙,很看运气;下午的笔试基本是走过场;所以,如果招聘人员没有内定的话,第二轮的面试其实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对于银行招聘。第二轮面试是这样的:对面五个考官,这边五个同学一组。最中间的考官是主问官,她不是领导,只负责提问,而坐在她旁边的才是主考官(后来入行才知道的)。提问的问题很杂,有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对x行的印象等,好像没有涉及到专业知识,略过不提。最后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们五个人每人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有人说“坚强”,有人说“自信”,我是最后一个说的,到我回答的时候我想了1秒钟,用了“善良”这个词形容我自己,对面的考官们都笑了。我想,也许有戏哦。&接2楼,张榜公布进入笔试名单,中午回去吃个饭,直接就来参加笔试了。那时的心情是很忐忑的,因为我的专业知识真的一塌糊涂。我高中时候学习还算挺刻苦,成绩也挺好,上了大学就放松了,几乎不怎么上课,有的课要点名必须要去,我也是在最后一排睡觉。考试全靠突击,专业课倒也没挂过(挂过2门选修课)。但我经常上网看新闻,每周的《南方周末》必买必看,所以对宏观经济知识有些了解。英语基础较好,冲刺了一个月把六级给过了。这是我所有参加x行笔试的基础,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啊,还好,就是心态好。&笔试。题型主要有:英语(阅读理解两篇,四级水平)、逻辑题、宏微观经济知识、问答、论述。问答和论述基本是一些宏观经济的题目,依稀记得论述题是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之类的。笔试的总体难度不大,问答和论述题只要你是财经大学的毕业生都应该能扯上一大篇。我是考场里第一个做完的,交卷之后hr又给我一份填志表(每人都要写)。大意就是如果省分行不愿接收我,我是否还愿意去其他市分行。这时我才明白,招聘有风险啊。我毅然地只填了省分行和省会城市行,如果以上的没有录取,不愿服从分配到其他市分行。这时,一个40多岁的女人来看我的志愿表后,跟我小声说:不要去省分行和省会城市行,那里的人才很多的,要做三年柜员的,你来我行xx市行,不用上柜台的……然后直接把我志愿表拿走,说帮我填上,我很气愤,干嘛啊!qj我意志啊!不过我闪念一想,到时大不了不去呗,就没管她,直接把志愿表给她就走了。我回去上网一查,那个xx市是个落后地区,我的心当时就凉了,心想,x行就算要我,我也不去了!&x行的招聘就在一天之内结束了,至于结果,等电话通知吧。过年回家,初八的一个早上,当我还在被窝的时候,被一个电话吵醒了,晕晕乎乎的听到对方是x行人力资源部的某某,我一下子坐了起来。对方先问我有没有签合同,意思就是有没有签约其他单位,我说没有,也确实没有(刚考完研),对方接下来直接问我愿不愿意去x行工作,这时我想起了那个落后偏远的x市,赶紧问对方,是在哪个行工作,对方告诉我是省会城市行,我立刻心安了,去啊,干嘛不去。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体检、签合同,很顺利,但我还是比较迷茫,我从没去过x行所在的南方某省,体检、签合同都是邮寄往来的,想着几个月后直接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城市工作,心里啊空落落的,还有点儿害怕。&研究生是必须没有考上的,于是大四下半学期我就在wow中度过了,时间很快,转眼到了离校的时间了,散伙饭、喝酒、抱头痛哭等事略过不表,6月底把行李扛回家,准备去x行报道了。2006年的6-7月是德国世界杯的时间,作为球迷我肯定是必看的,但x行通知7月1日-20日之间报道(可能是为照顾不同学校离校时间不同的缘故吧),我硬是在家看完13号(好像记得是)的决赛,14号奔赴g省的g市。爸妈不放心,还想送我,说我没去过g市云云,我硬是没同意,让同事看了不笑话死?都工作了父母还送?于是我只身一人踏上了前往g市的列车。&那时候确实很穷,家里经济条件也挺一般的,所以就选择了坐火车过去。十六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达到了g市。刚下火车,那叫一个热啊,全身粘糊糊的,有种热死人的感觉,还好g市唯一的大学同学去火车站接我了。这个同学z是g市土著,跟我大学一个系,人家比我有出息考上了本系研究生。我刚来g市,两眼一抹黑,就跟着到他家准备住几天。来到g市的第二天,我就直接按着报道指引上的地址,去x行的省行报道了。x行的大楼气派啊,四十多层,位置也不错,一进去,呵!那冷气,爽!人力资源部在37楼,电梯很快很晕,37楼很静……习惯了大学的喧嚣和吵闹,还真不习惯这种安静,我想,大概机关都这样吧。报道很简单,看到两个小姑娘“员工”告诉我们办这办那(后来才知道那两小姑娘是我一批入行的),手续不麻烦,无非是交学位证毕业证、填表、签合同之类的。签合同挺有意思,我以为很神圣,哪知道就是丢给我几份皱巴巴的纸,让我直接签名字,我看其他人都是直接签字也不看内容。我看那两个小姑娘也不像领导,就偷偷看了合同内容,签约的期限五年,每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我靠,不是吧,才1000?&手续完毕,人力部安排了司机载着我和几个新同事来到了宿舍。到了宿舍,我的心凉的透透的,乱糟糟的旧城居民区、80年代的小楼、破烂的墙壁、残缺的家具,推开宿舍门的那一刻,我差点哭了,这、、、、这是省行的宿舍吗?跟我一起来的z同学摇摇头,拍拍我的肩就走了,只剩我一个人坐在满是灰尘的桌子上抹眼泪啊。正伤心呢,同屋的哥们来了,毕业于上财统计系的哥们,一看都是统计系,格外亲切,也挺聊得来,顿时感觉好多了。陆陆续续地新同事都来了,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也对当前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这次x行全省共在全国各地招聘了300名应届大学生,省分行和省会城市行共招聘70多人。另外的230人跟70人是有比较大区别的,一是因为70多人是由省分行人力资源部统一招聘来的(我就是这样的),而230人是各地城市行的人力资源部自主招聘来的;二是因为省分行和省会城市行的待遇大都比各地城市行好一些。当然我们那栋宿舍楼的都是那70多人中的。大家从天南海北聚到一栋宿舍楼里,有男有女,有本科生有研究生,有点儿大学的感觉。大家讨论的问题无非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啊,宿舍好烂啊,工资多少啊,分配到哪个部门啊……说到这个烂宿舍,大家是一肚子怨水,某位消息灵通人士说其实还有一个宿舍楼,位于繁华市区,离省行近,高级装潢,还有独立卫生间!我赶紧问,我们怎么不能住那个宿舍啊?某答道,因为那里住着两种人,一是报道时间早的(7月1日就来了),二是有关系的。哦,我释然了,我不属于这两种人。还好宿舍有床,我下楼买了一张席子一个风扇一个盆一条毛巾一块香皂一瓶花露水,就这样,我在异乡终于有了个睡觉的地儿。休息了三天后,星期一去省行正式报到了!我是很紧张的,什么都不会就要开始工作了?去了才知道是我自己吓自己,人力资源部很随意地给每人分配了一个省分行的部门去实习,实习期10天,我被分配到了信用卡部。卡部是个很大的部门,因为事情太杂。我和另外几个新来的被分配去帮助一个小美女同事整理申请表。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次实习比较随意,可能不太重要,但我总觉得nb的hr一定是故意这样安排的,然后暗中找人观察我们。我得意地心想,只有我这么聪明的人才会这么想吧,哼哼。于是,工作虽然极其枯燥,但我是最认真的一个,直到我发现了她,老周。老周是g市一个很nb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挺有意思的姑娘,我发现她总是上班呆一会人就不见了,然后快下班了才回来,后来一天我去人力资源部拿什么东西发现老周居然在一个无人办公室看报纸,omg,服了,太牛了。我就问她,老周,你不怕人家发现啊,她斜眼看看我:这种实习完全没意义,傻子才干活呢,而且没人能发现我。原来我就是傻子啊!回到卡部,我仔细一观察,发现同事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根本没人观察我们,抬头看看天花板,也没有摄像头,靠,原来这实习真的是打发时间而已啊!接下来的实习我就很随意啦,聊聊天,串串门,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封闭培训!x行的培训中心在郊区一个度假村中,有山有水,环境甚好,据说这个培训中心原来是x行的不良资产(各个银行都有历史遗留的不少不良资产,特别是90年代,借款人还不起贷款,法院把抵押物判给了银行,就成了银行的资产)。培训中心本来装修的就不错,再跟我们宿舍一比,简直都成五星级酒店了。两人一个标准间,但和宿舍分配制度不同,这次和我同屋的是老白,一个武汉大学金融系毕业的小伙,刚放下包,我们就跟隔壁的、对面的房间的新同事们寒暄起来,毕竟刚来都还不太熟(后来才知道,房间的安排是有用意的)。x行的培训共安排了差不多10天,培训内容也很实在。第一天是一省分行一个副行长来说话,大意就是好好干吧。然后就是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国际业务、柜台业务,反正就是乱七八糟各种业务,大家想想,半天讲一个业务,谁能听懂啊,每个词都那么专业和深奥……记得最后一天的培训挺有意思,其实就是时下流行了好几年的拓展培训。老师在台上像打了鸡血一样,你们好吗?好!很好!!非常好!!!自从那次后,我对拓展培训是没有任何兴趣了,老师只要会搞笑,能侃就行了,跟传销似的。学员开心的过了一天,貌似很充实,其实脑子是空的。不过那个老师其实还挺好,叫冷超,行业内应该挺有名气的。十天培训虽短,但由于大家每晚都聚在一起玩杀人游戏,慢慢地也就熟了,这份友情一直保存到现在。到现在四年了,大家都不同的支行,也有的辞职有的跳槽,但基本还能保持每月一次聚会。回到g市马上即将面临分配的问题,每个人都很慌张,因为我们从前辈和消息灵通人士那里获得一些重要消息。前面说了省分行统一招聘的70多人的去向一定是省分行和省会城市行。(这里要名词解释一下:总行,是银行的总部,最高权力机关,每个银行有且只有一个。分行,有一级分行,二级分行(还没听说过三级分行),省分行全部都是一级分行,也有一些城市行是一级分行,比如各个直辖市和深圳、大连、厦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也就是说深圳分行是一级分行,广东省分行也是一级分行,而且他们的级别是一样的。其他城市行一般都是二级分行,比如常州分行,无锡分行等。支行,比分行低一个级别,但一级分行直属的支行的级别与二级分行的级别是相同的,比如沈阳的铁西支行是辽宁省分行直属的,就与锦州分行是一个级别的。我都有点儿晕了,实在看不懂的baidu吧)总之,70多人中,有人是可以直接留在省分行的,有人是分配到g市的城区支行的(x行在g市没有城市行,而是省分行直属的十几个支行)。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差别二字!省分行的工作是相对轻松的,收入是相对高的,柜台是相对不要上的,发展是相对比较好的,关系是要求相对比较硬的……好吧,我没有关系,省分行是不要想了。但是十几个支行也有玄机,每个行的业务发展水平不同,收入也大相径庭,相同的岗位,高的支行每月1w多,少的支行每月2k多,差距就是这么大!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没办法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关系,只能任人宰割了!上午的项目已经结束,下午抽空多更新点,少挨点骂,哈哈。又是一个星期一的上午,70多人齐聚大会议室,台上坐着几位领导,台上神情严肃,台下表情严峻,我们都认为这次分配几乎可以决定每个人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职业生涯。领导先是安抚大家:不管在哪,只要好好干,将来都有机会,都能创造美好未来云云。我们才不信呢,说的越好,说明差别越大!xx支行的有,aaa、bbb、ccc……念到我名字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被分到的t支行至少可以在g市十几个支行的业绩工资排行榜中位列三甲,我那个开心啊!几家欢喜几家愁,台下大家都开始祝贺和安慰了:恭喜你啊……没事的,工资不会这么低的……不过真有几个直接留在省分行的,据说都有关系很硬的,但是根绝总体的分配情况来看,靠关系的是有,但不多,比例大致在15%左右。有人要问了,有没有根据学校、学历、专业来分?这个确实有,但不绝对,每个大行都有几个研究生,效益不好的行也有学校好、学历高的同学,运气差了点儿。至于专业,好像是被忽略了。会议结束后,t行人力资源部的一个同事直接开车把我们送到t行了,此次分配到t行的一共8人,在车上大家都很开心,同时发现原来我们8人就是在封闭培训时的邻居!原来人力部早在封闭培训之前分配好我们的去处了!这八个人的学校和学历大家想必很有兴趣吧,北大、浙大和中大的硕士,武大、厦大、上财、我和另一财大的本科,都算是名校吧。我们几个也很投缘,以后的日子就要相濡以沫了!到了t支行,那感觉跟分行就有所不同了,省分行是一栋四十多层的楼,而t支行仅有四层。介绍一下支行吧,二级支行的分布基本按照区域划分,比如xx支行开在xx区,主要负责的就是该区的业务,当然其他地方的业务也可以做,只是网点基本是在区内的。支行下面是网点,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能存钱取钱的地方。支行兼具管理和经营的职责,部门主要有个人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国际业务部,计划财务部,会计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职能和二级分行是一样的。到了支行后,行长还是很重视的,专门给我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会,搞得我们好不紧张,但也很荣幸,毕竟见到行长了啊!行长的话语透露出我们必须要去柜台锻炼一段时间的计划,但是“一段时间”究竟有多久没人说得清,估计行长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薪水,二是在柜台实习的时间。因为听前几届的前辈说,在柜台很累很累很累……我们都很怕。紧接着又是两个星期的培训,培训内容跟封闭培训差不多,非常之无聊。不过加了许多操作性的课程,比如点chao,鉴别jiabi,假shenfenzheng,总之多了很多会计柜台的“实用操作”,看来柜台与我们越来越近了。值得一提的是,8月底的某一天,终于领到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了。记得实发了3000多块钱,这从报道日开始算起到8月底的工资。虽然我很穷,来到g市的时候仅带了1000多块钱,但发工资的那几天我还是花的很happy,大吃大喝,和同事一起逛街、唱歌,几天也败得只剩几百块钱了。不过因为不用租房子,给我每月省了一笔钱,省着点花还是够的。培训结束,又是分配,这次是分配网点----实习的地方。我们八个人被分到了六个网点,我和当时卡部一起实习的老周分到了一个网点,看来我俩还是挺有缘分的。先介绍一下网点吧,网点的职能大体有三个,一是结算,二是销售,三是服务,结算是立行之本,销售是银行很重要的盈利来源,服务有点儿虚,但是贯穿银行所有业务中的灵魂,银行不仅是金融行业,更是服务行业。网点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窗内的,主要有前台、后台、会计主管,二是窗外的,主要是客户经理和网点主任(或者说行长)。ok,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实习的时候做什么呢?多从前台柜员做起。前台柜员分为储蓄柜员和会计柜员(也有叫综合柜员),储蓄柜员一般只办理个人结算业务,综合综合柜员高级一点儿,主要做公司结算业务,有时也会做个人结算业务。我和老周去网点报到后,立刻给我们分配了师傅带我们,教我们个人结算业务,看样子是要做前台储蓄柜员了。我们网点的行长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听说有些行长对大学生客气的很,实习期就让看看保管箱,打打对账单什么的,而我们这个行长居然在9月底,在我仅学习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后,让我独立上柜了!&当我站在柜台前的时候,身上满是巨大的恐惧感,做任何事都一样,准备充分了就不会害怕,若是心里没底一定会害怕。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学的算比较认真了,不停地问、记录、记忆,但和老员工相比差的太远,无数的操作代码、业务种类、规章制度,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滴。我想我是实习生,业务肯定办理的很慢,为了获得客户的理解和同情,还是自己做一块“实习生”的牌子吧。于是我把牌子往窗口一放,准备第一次“接客”,行长在窗外看到我的牌子后,不仅没有表扬我的小聪明,居然勒令我把牌子摘了。靠,这是什么道理?还没等我解释,行长说,你这样做只会让客户骂的更激烈。我没懂,旁边的同事提点我,如果你表明实习生的身份,客户会骂行长为什么派一个实习生上柜……哦,原来如此,好吧,就让骂声来得更强烈点吧!不自觉地,我的心态已经从客户的身份转变为银行工作人员了。不幸的是,以前我好像挺痛恨银行柜台人员的,态度傲慢,工作效率低,有时还故意刁难人……额,我要努力克服这些,做一名老百姓们喜欢的柜员,我的心里盘算着。柜台工作确实辛苦,到底哪辛苦呢?一苦工作时间长。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最早7点下班,中午只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这算是正常员工的工作时间,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说晚上几乎全都8点以后才能下班,回到宿舍已经9点了,累的跟民工似的。二苦精神高度紧张。银行的业务都是和钱打交道,柜员更为直接,每天几百万的钱从自己手中过,偶尔短一两百块钱自己还能赔上,万一短几千块钱就是一个月白干了,再多的话就搭上几年青春了啊。三苦客户刁蛮。当然并非所有客户都故意刁蛮柜员,但每天总能碰到几个“狠角色”,我遇到的最狠的一个客户,开始的时候指着我鼻子骂,后来就叫嚣着要打死我,吓得会计主管打了110过来调解才算完事……这么苦?这只是冰山一角啊。2006年底,股市和基金刚开始火,最火的那几个月大街上都没什么人,去哪了?都在银行呆着呢!忙的我中午只有15分钟时间吃两口饭,就这段时间我关了窗扣,外面客户狂骂啊,大堂经理顶不住了,我只好再次上阵!一些柜员大姐让我别管他们,让他们骂去,但是我就没那定力,看到客户焦急的样子我就冲上去干活了。虽然我手指点钞的技术不咋地,但业务上手的还是蛮快的,我办三笔业务的时间,老周才能办一笔。于是两个月的时间,我俨然成了储蓄柜台的主力军。这段时间,我们t支行的8个人都陆续上柜了,大家在qq群的名字也改成了柜员甲、柜员乙……虽然每次聚会我们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似乎也慢慢接受了各种名牌大学生硕士生成了柜员的事实。柜员的工作是枯燥、繁琐、重复性的,刚开始的新鲜感已经慢慢褪去,每天做着中专生就可以做的工作,每月拿着可怜的2300元,大学生的优越感已经完全消失,我能感到幽怨的情绪逐渐在体内滋生。开始时网点的老同事还挺照顾我们,觉得我们不属于这里(因为理论上是迟早要离开网点的),我们也没把自己当成是这里的员工,但时间会改变一切。转眼间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已逐渐融入这里,说句实在话,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特殊的身份,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都已经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柜员了!可悲啊……封闭培训时关系比较好的十几个同事还会经常聚会,席间大家无一不在抱怨,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被pian到x行来了”。不过也有好消息,确实有些同事上柜两三个月后就调回支行了,把我们羡慕的啊,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柜台?柜员的痛苦不必多说了,不堪回首!2006年已经回去,2007年也过了快一半的时间了,我的忍受就要达到极限,我要辞职!每晚回到宿舍我都会去找老白,在那一个月里,我们几乎每天都聊到半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辞职。可没想到,连辞职都要花qian,违约jin一万元!这不是听说,而是已经辞职的同事的亲身经历,额,我真的连一万块都没有啊,得jieqian才能辞职,滑天下之大稽,来x行的决定是错误的吗?就在这个时候,事情有了转机,我们的眉头舒展了。我们7个人(已经有位大哥辞职了)同时接到支行人力资源部的电话,立即去支行报到!额,一点儿征兆都没有……接电话的时候我还在上柜,直接跟行长甩了一句“支行召唤我”,就蹦着跳着去了支行。没有意外,我被分配到了公司业务部,其他几个同事有一个分到个人金融部,一个去了房贷金融部,一个去了国际业务部,其他的都去了公司业务部。这是我梦想的部门啊,介绍一下公司业务部,是银行核心的经营部门,主要职责是做公司机构类贷款。直到现在,我也认为这是银行最有意思的部门,也是大学毕业生尤其男生最应该进的部门,工资水平在银行整体平均水平之上。前面我说过,公司业务部是我认为男生最应该去的部门,这里要解释一下。大学生进入银行,转正了以后90%以上的情况不会安排去做柜员,因为柜员的工作中专生就可以做了,当然现在许多银行现在招聘柜员的学历要求是大专生,也有极少部分银行让本科生去做柜员,但比例非常低。但是也不排除某些同学适应不了其他岗位的工作,只能安排做柜员。那么大学生进入银行会从事哪些岗位的工作呢?给出我心中的职位排列:一、网点岗位1.网点的销售类职位,如大堂经理、客户经理。这类岗位的职责是以销售理财产品为主,管理销售区域、客户服务为辅,岗位的技术含量不太高,要求有比较好的外表,非常好的口才。这类岗位比较累,但加班不多;考核比较刺激,如果做的不错的话,整体收入水平会相当高(如果能力很强,建议此类岗位的同学去股份制银行)。如果足够优秀也可能去财富中心(有的银行叫私人银行部),待遇也很不错。职位指数:★★★2.网点的会计类职位。与前台柜员不同,这类岗位为会计后台,主要职责是复核和管理。大学的知识基本用不到,没什么要求,就是细心。这类岗位不太累,但责任重大,关系到银行的安全。收入一般,但很稳定,未来发展方向是主管和网点行长。细心的女生比较适合,对职业生涯没什么野心,只求稳定的同学比较适合。职位指数:★★二、二级支行或分行岗位1.个人业务部。主要负责网点的管理和业务推进,管理类岗位。没什么好说的,各方面比较平均,如果负责基金、保险的渠道管理,会经常与基金、保险公司打交道,能学到不少东西,还有很多礼品……业务推动类的岗位还是很锻炼人的。职位指数:★★★2.公司业务部。主要负责公司客户的拓展和维护,经营类岗位。主要职责是做信贷产品(通俗的说就是贷款),也有的银行该部门也负责拉企业存款。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财务会计、法律、税务、行业知识,行业潜规则……,除此之外,你要学会开车、喝酒(二者不可同时进行)、社交礼仪、公关……总之,你会发现你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牛人也太多,这里简直是锤炼刚出校门大学生的最好地方。收入方面,一般是银行平均收入水平之上的,跟着一个nb领导,收入更上一层楼。职位指数:★★★★★3.会计结算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等后台部门。这些部门不想多说了,每个企业都会有,收入一般,不会太累。职位指数:★★三、分行和总行所有岗位就不一一介绍了。分行和总行的岗位多为管理类,个人不建议毕业直接进入分行,因为现在银行的升职条件多规定了基层工作年限这一条,所以虽然看起来在分行工作很爽,但升职潜力并不比二级支行和分行的同学们有优势,如果只求舒服或有关系,当然分行更爽了。分行的收入地区和行际之间差异很大,但肯定不会低(手握资源分配权怎么可能低?)。能去总行的人都是运气特别好或者特别牛的人,能去则去,不要犹豫。职位指数:★★★★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复印和装订,接触的是公司贷款的申报材料和归档材料,虽然很枯燥,但我明白这些工序以后一定用得到。于是我留了个心眼,把申报材料和归档材料各复印了一遍。师傅偶尔也会带我去见见客户,我也能顺便派一下小名片,客户对我们很尊重,感觉不错,原来在银行工作是不错,特别是大银行。就这样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们进步神速。公司部的领导也开始带我们去见新的客户,给我们分配一些业务需求比较真实也比较急切的客户,这意味着我们要独立地做业务了。但领导们目前还不放心让我们独立做贷款,只给了一些做保函(保函也属信贷业务,只不过业务风险比较低)的客户给我们,多是建筑类企业。这几个月是快速成长的阶段,但是师傅的帮助有限,我自学了很多东西,比如信贷产品、银行制度、财务分析、行业分析、担保方式、还款能力分析……工作后,不可能有人手把手地教你业务,这并不只是竞争的问题,更多的是大家都很忙很累,哪有时间教你呢?2007年的11月,我终于做了第一笔流动资金贷款,金额1000万元,续贷(意思是原先有贷款余额,上一笔到期后继续贷款),担保方式是写字楼抵押,风险不大,客户也是老客户,因此顺顺利利地做完了。而后领导开会表扬了我,说我上手快,效率高,师傅也很高兴。原来银行的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小半年时间我不也成了挺合格的客户经理了吗?可是2007年的12月底,分行换了行长,全行大变革,我们部当然也未能幸免,但这次变革让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次变革,我们部与国际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合并,成立公司客户部,下设国际业务团队、机构业务团队、房地产团队、路桥团队、中小企业经营中心,除了机构改革,所有员工都要“全体起立”,所谓“全体起立”,就是所有人员原有的职务暂时取消,重新通过竞聘安排岗位和职务。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几位领导的职位是不会变化大的,我们的职位也不会有大调整。这时我手上已经有了几个建筑施工企业客户和一个大型房地产客户,当时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我们t支行的优势业务,做房地产开发贷的客户经理都很强,收入都不错。按道理说,我算是我们同批来t支行干的比较好的,客户也偏向房地产客户和配套的施工企业,理应去房地产团队,甚至竞聘之前公司部老总和我谈话让我直接竞聘房地产团队。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职场之上,我们大都希望自己身处一个重要的部门或团队,最好是企业的核心所在,因为你能够掌握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市场的最前沿,能够经常获得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收入也一定很可观。没错,好处多多,但请不要忘了,在这样的核心部门或团队,一定是强人林立,竞争异常激烈,且不说是否有关系户,单单是能力的角逐,想要崭露头角的难度也极大。除了这个原因,我对大中型客户也有些偏见。大家别看我很nb,有房地产客户、建筑业国企客户,其实,这跟我没多大关系。很多客户会发现怎么每年换一个客户经理?很正常,只要行长不换,客户和银行的关系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客户经理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下面是重点:四大行的对公客户经理多是“写手”。所谓“写手”,就是写材料。客户营销是网点和公司部老总的事,谈判是行长的事,客户经理就剩“写”和跑腿了。当然“写”本身也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儿。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小小客户经理,如果动辄和客户进行价格谈判,要知道0.1个百分点就是几百万,如此重大的事不可能交给没有职位的客户经理的。手中没有权力,客户自然不可能和你亲近,最多请你吃个饭,过年过节送张购物卡,人家不图你能帮上什么忙,只是出于对银行的“尊敬”吧,反正也不差那几百块钱。、当然,也有能力很强或关系户的客户经理,通过关系搭上了客户,那就不同了,客户的每一笔存款贷款,都是你的功劳。如果客户足够牛(比如财政局、高校、医院等),那你在银行的地位将扶摇直上。当然,这只是很小比例的一部分客户经理。
与其他用户分享您的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部工作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