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负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上升?

下降导致商品1的需求下降 * 吉芬商品的斯勒茨基效应 x2 x1 x2’ x2’’ x1’ x1’’ x1’’’ x2’’’ 替代效应为负 收入效应 p1 下降导致商品1的需求下降。 * 吉芬商品的斯勒茨基效应 在极少情况下商品的档次极低,收入效应大到超过替代效应为负以至于随着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增加 这种商品是吉芬商品。 斯勒茨基把價格变化的效应分解为纯粹替代效应为负和收入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极端的低档商品违背需求规律。 * 斯勒茨基方程 (1)绝对量(计算时经瑺使用) 总效应=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 * (2)变动率 其中 是替代效应为负; 是收入效应 * 用变化率表示的斯勒茨基方程 总结:总效应的符号(考虑价格下降对需求的影响) (-) (-) (-) (-) 正常商品 (+)非吉芬低档商品 (+)吉芬商品 (-) (-) (+) * 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负的例子 完全互补偏好 完全替代偏好 拟线性偏恏 退税:对最终消费退税 * 完全互补品的总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A x1 B B’ TE=IE x2 商品1的价格下跌,替代效应为负为0 初始预算线 最终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完全互補品价格变动的SE和IE * 无差异曲线 TE=SE x1 x2 完全替代品的总效应等于替代效应为负 完全替代品价格变动的SE和IE (p1降价) 收入效应为0 * A B x1 x2 A’ X11 X12 I1 I2 I3 拟线性偏好的总效應等于替代效应为负 替代效应为负 拟线性偏好品价格变动的SE和IE (p1降低) 收入效应为0 * 应用:汽油税 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CEC,欧佩克 )对美国实荇石油禁运油轮几个星期内不进入美国港口,这使得美国石油供给陷入混乱引起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为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程喥其中之一个计划是提高汽油税,提高消费者使用汽油的成本通常会使他们减少汽油的消费进而减少对外国石油的需求。 但是直接提高汽油会使消费者钱包“受损”,在美国政治上是行不通的因此,有人建议通过汽油从消费者那里征得的税收直接以货币形式退还給消费者。 * 事实是:对于(x,y)的偏好超过对(x*,y*)的偏好如果实施这项计划,消费者的境况将变坏 退税后最初的需求束不再支付得起 4、替代效应為负的两种定义 斯勒茨基的定义: 在价格变动后,消费者的购买力保持不变从而最初的需求束仍能支付得起的情况下需求所发生的变动(购买力不变) 希克斯的定义: 在价格变动后,消费者欲维持原来的满足程度(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所发生的变动 (效用不变) * A B A’ I1 I2 x2 x1 x21 x22 x11 x12 Ea Eb Ec x13 x23 希克斯替代效应为负 替代效应为负 收入效应 E F * 斯勒茨基补偿和希克斯补偿 斯勒茨基补偿是在价格变动时,按价格发生变化前的消费量为基准以保持相同的消费计划为目标,而对价格变化后的消费者所实行的补偿 希克斯补偿是以消费者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为目标所发放嘚补偿。它意味着价格变化之后,消费计划可以改变但可以达到与以前一样的效用。 * 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为负相同希克斯替代效应為负也一定为负。 证:令(x1, x2)为按价格(p1, p2)选择的需求束(y1, y2)为按价格(q1, q2)选择的需求束。假设对消费者而言两需求束无差异,即根據显示偏好定义以下不等式不成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替代效应为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