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啊,告诉我其他资本公积积是什么?急!急!急!!!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增值3000万元(红笔划线)哪来的 分录里资本公积的12000哪来的 着急 要考试_百度知道
按默认排序
调整前8000万+购买日调整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包括存货借方1100万,资本公积是调整后的、固定资产借方3000万、应收账款贷方100万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贷方4000万=12000万第一段最后一句的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21000万-18000万=3000万)
其他类似问题
资本公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拨款转入计入资本公积,那么在损益表中如何反映?急!!!!_百度知道
拨款转入计入资本公积,那么在损益表中如何反映?急!!!!
例如:1 财政拨款100万时:憨绩封啃莩救凤寻脯默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100这时,在损益表中,是否在“财政补助收入“中反映?2 结转财政拨款入资本公积。
假设使用30万财政拨款用于科研。使用的30万,如何做分录,如何在损益表反映?3 结转财政拨款借:专项应付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这部如何在损益表中反映?是否拨款是在损益表中反映?如反映,之后怎么弄?在线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你可以参考一下:
象财政拨款之类的专项拨款与损益表没关系的,不用管损益表
资本公积是权益类科目 在损益表中不反应
其他类似问题
资本公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6304|回复: 4
在线时间2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8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89阅读权限60UID
实习会计,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cpa轻松过关1第404页的例题4.
404页例题4中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成权益法的那个步骤中,在确认投资方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的时候.为什么考虑递延所得税不乘75%.而前一页的例题不考递延虑所得税却乘了75%.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最后六套题第一套最后一道综合题上. 原题如下
2o长江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长江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长江公司、大海公司和甲公司所得税均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1)20×8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以银行存款14000万元,自大海公司购入甲公司80%的股份。大海公司和长江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甲公司20×8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5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0万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00万元。
&&甲公司20×8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0万元。
&&20×8年1月1日,甲公司某种存货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20×8年该种存货对外出售90%,其余存货在20×9年对外出售。除上述存货外,其他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2)甲公司20×8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00万元。当年购人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300万元。
&&20×8年甲公司从长江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长江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
&&20×8年甲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
&&(3)20×8年6月29日,长江公司出售一台设备给甲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长江公司的账面价值为760万元,销售给甲公司的售价为10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至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长江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
(4)甲公司20 x9年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20×9年甲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转出20×8年确认的资本公积16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210万元。
20×9年甲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
(5)20×9年10月31日甲公司支付20×8年6月29日购入设备款。
(1)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和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
(2)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3)合并日被合并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4)不考虑其他交易和事项。
(1)判断企业合并类型,并说明理由。
(2)编制长江公司购人甲公司80%股权的会计分录。
(3)编制长江公司2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和内部债权债务相关的抵销分录。
(4)编制长江公司2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及相关的抵销分录。
(5)编制长江公司2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和内部债权债务相关的抵销分录。
(6)编制长江公司20 x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及相关的抵销分录。
&&(1)该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合并前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借:长期股权投资& & 14000
& & 贷:银行存款& & 14000
&&①内部商品销售
&&借:营业收入800(400×2)
& & 贷:营业成本& & 800
&&借:营业成本& & 50[100×(2—1.5)]
&&。贷:存货& & 50
&&20×8年12月31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5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贷:所得税费用12.5
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借:营业外收入240
&&贷:固定资产一原价240
借: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12(240÷10×6/12)
贷:管理费用12
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40—12=228(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8×25%=57(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7
&&贷:所得税费用57
③内部债权债务& & 。
借:应付账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借:应收账款一坏账准备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0
借:所得税费用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5
①调整分录
20×8年甲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3000一()×(1—25%)X× 90%=16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
&&贷:投资收益& & 1320
借:提取盈余公积& & 132
&&贷:盈余公积一本年& & 132
借:长期股权投资& & 240(300×80%)
&&贷:资本公积一本年& & 240
②抵销分录& &
借:股本& & 8000
&&资本公积一年初& & 00)
& & 一本年& & 300
&&盈余公积一年初& & 2600
& & 一本年& & 300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00—300一()×(1—25%)X90%]
贷:长期股权投资& & +)
& & 少数股东权益& & +0+300+2750)×20%]
借:投资收益& & 1320
&&少数股东损益& & 330
&&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4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 300
& &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 & 2750
①内部商品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50
&&贷:营业成本& & 50
借:营业成本& & 40
贷:存货40[80×(2—1.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12.5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2.5
20×9年12月31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25%=10(万元),20×9年应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一10=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2.5
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240
&&贷:固定资产一原价& & 240
借: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 & 12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2
借: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 & 24(240÷10)
&&贷:管理费用& & 2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57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57
20×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40—12—24=204(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4 X 25%=51(万元),20×9年应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57—51=6(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 &6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6
③内部债权债务
借:应收账款一坏账准备& & 100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 100
&&贷:应收账款一坏账准备& & 100
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25
&&贷:所得税费用25
借:长期股权投资& & 1320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320
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32
&&贷:盈余公积一年初& & 132
借:长期股权投资& & 240
&&贷:资本公积一年初& & 240
20×9年甲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4000一()×(1—25%)×10%=38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 ×80%)
&&贷:投资收益& && && && & 3080
借:投资收益& &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 一& & 1600
借:提取盈余公积& & 148[()×10%]
&&贷:盈余公积& & 148
借:长期股权投资40[(210—160)×80%]
&&贷:资本公积一本年& & 40
②抵销分录
借:股本8000
&&资本公积一年初& & 5300
& && && & 一本年& & 50
&&盈余公积一年初& & 2900
& & 一本年400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4200
& & [—400—2000一()×(1—25%)×10%1
&&贷:长期股权投资++40)
& & 少数股东权益+0+400+4200)×20%]
借:投资收益3080
&&少数股东损益770
&&未分配利润一年初2750
贷:提取盈余公积400
& & 对所有者(或股东)2000
& & 未分配利润一年末4200
这个题有勘误,但是勘误的地方是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调整的那个存货那有错,其他的没什么错,题中说了要考虑递延所得税,而答案给的是,没有乘75%的.就比如下面的这个地方
2008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成权益法时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 240
&&贷:资本公积一年初& & 240
我个人认为,原题中给出,子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了300的资本公积,那么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这300还要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对应的科目是资本公积.如下分录
借:资本公积&&75
&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75
所以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 子公司的该项变动,只确认了300-75=225的资本公积.那么母公司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时候 就应该是这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225*80%)&&180
&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
请大家帮我解释一下 我这么想究竟错在哪里?&&还有 为什么考虑所得税就不乘75% 不考虑却要乘.请详细解答&&谢谢!!!!!!!
在线时间152 小时鲜花 63 奖杯10 金币 452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5240阅读权限80UID126651
会计师, 积分 5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0 积分
很诡异这题,和前面的对于公允价值变动的居然处理是不一样的。。。
This moment will nap,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在线时间152 小时鲜花 63 奖杯10 金币 452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5240阅读权限80UID126651
会计师, 积分 5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60 积分
提问主题: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处理
学员:elaine1117
提问时间: 15:50:17.0&&【提问内容】
老师,您好
我看前面例题2里,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首先是要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的,如果变动是500(增),那么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把净额400按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额的
所以,这道题里的资本公积那个处理,是不是应该确认400*0.8=320呢
如果不是,那到底那种方法是正确的,这里的例题也混乱着呢++
教师:teacher123
回答时间: 18:12:00.0&&【答疑老师解答】
例题2中是子公司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在个别报表上确认所得税负债后,资本公积的变动是75万元。
而本题给出的就是子公司因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而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500万元,也就是考虑所得税后资本公积的最终变动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我问了,答案同上~
This moment will nap,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在线时间478 小时鲜花 261 奖杯1 金币 191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4190阅读权限80UID
会计师, 积分 4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10 积分
提出我个人的理解思路
以下只代表我个人的思路,仅做参考:
1,原先在个别财务报表上已经确认过的递延所的税, 在合并财务报表时,不需要再重新确认一次,
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因为题目中已经告之甲公司对于所得税是采用债务法核算,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上已经确认了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以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就不需要再确认.
2, 而原先没有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的税, 如果在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因为作内部抵消分录而出现递延所得税, 则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确认. 如:
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240
&&贷:固定资产一原价& & 240
借: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 & 12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 12
借: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 & 24(240÷10)
&&贷:管理费用& & 2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57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57
以上的固定资产在做抵消分录之前, 我们假设它的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同, 在个别财务报表上就没有递炎所得税的事, 而在合并财务报表时, 因为作了抵消分录而导致了合并财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 所以就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确认递延所的税.
我想我们把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分清楚就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在线时间2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8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89阅读权限60UID
实习会计, 积分 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谢谢楼上的两位&&呵呵&&彻底明白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