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货币资金的有关案例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及案例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XLS|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3:06: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及案例分析.XLS
官方公共微信格式:doc&&&
贡献者:Paulpowis
上传时间: 11:16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案例1:战俘营里的货币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578KB
所需积分:& 3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市财务会计管理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小企业理财益友&&管理篇
朱荣恩《内部控制案例》系列连载五
――货币资金
  &&&&&&&&&&&&&&&&&&&&&&
货币资金案例分析  七、擅自挪用征地吸劳专用款  案例简介  据新民晚报日报道,某年4月,上海市检查二分院接到举报,反映杨浦区劳动局局长俞某擅自将1000余万元征地吸劳专项资金借给其它单位,造成巨额损失,请检察机关尽快予以查处。  经缜密初查,检察机关于6月1日以涉嫌玩忽职守罪对俞某立案侦查和传唤,15日决定逮捕。检察机关在起诉中指控,俞某违反征地吸劳专款专用的规定,未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并向上级报告,也未按银行关于委托贷款的有关规定,对借款单位、担保单位的经营情况、还款能力进行了解和审查,于1996年3月至6月先后两次擅自将该局管理使用的此项资金800万元,以银行委托贷款的方式,借给上海青云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已造成485万元的借款无法收回。  1995年2月至1996年12月,俞某仅凭该厂法人代表、厂长缪某所写的几张借条,先后三次擅自将征地吸劳专项资金共360万元借给天豪手表厂,几次借款均未对该厂经营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也未与其他领导通气并向上级汇报。而且,借款未通过银行,甚至连借款合同也未签订,最后造成损失55万元。  另外,检察机关还指控,1996年12月,俞某在向天豪手表厂出借资金时,要求该厂多借100万元,再以支票的形式将此款转回俞的手中,俞将这笔公款借给一个体经营者用于营利活动,结果这笔款项仅追回10万元。
  案例点评  本案例中之所以造成俞某挪用征地吸劳专用款,最大的内部控制缺陷在于,该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系统的不完善,缺乏对局长应有的监督与控制。他利用职务之便,没有经过上级领导自主的将专用款贷给其他企业使用。这属于内部控制中非法违规出借的控制问题,非法违规出借是指单位将货币资金违法违规或未经相应批准出借他人,造成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失控,引发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因为这种违规出借行为常常伴随“幕后交易”,出借资金的安全性很值得怀疑,常常导致单位丧失这部分资金,同时由于此行为的存在,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鉴于非法违规出借的上述后果,因此建立严格的对非法违规出借的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包括:  首先,建立严格的汇报审批制度,即部门出纳和其他财务人员在局长提取公款时,只有在局长出具了向上级汇报和审批后的同意意见书后,才能予以付款。否则,财务与出纳可以拒绝付款,同时可以向上级汇报这一情况。如果财务主管在没有得到该审批意见书的情况下付款,那么,财务主管要对该事项负责任。  其次,应该建立一个可以定期的审查局长支出与收入项目的部门,专门负责对局长的监督和审核,该部门最好由上级委派,对上级负责,并且独立于局长所负责部门。  总之,该案例反映的情况就是如何对政府部门的主管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并且指定有效的制约机制,防止主管独断专权的发生,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的问题。  八、票据业务中的信用替代问题  案例简介  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具有重要意义。票据的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一系列票据行为,把工商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在人民银行大力推进下,我国票据市场的作用和功能日益凸现,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如信用替代问题。  信用替代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商业信用替代银行信用。一定时期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总量是一定的,商业信用的迅速发展,势必减少企业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量。这种现象在票据市场发达的东部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如上海的中石华东销售公司、宁波雅戈尔和奥克斯等企业,由于他们业绩优、信誉好,这几年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很快,减弱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对开户银行的利润来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及时转变经营理念,从以“资金买卖”为主转变到以向工商业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经营模式。  二是民间信用替代国家信用。由于目前商业银行的票据经营水平跟不上票据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买卖商业票据的“民间贴现市场”,浙江永康和慈溪等地都存在这种现象。在非国有经济发达的永康和慈溪等地,一些企业虽然拥有巨额银行承兑汇票,却苦于商业银行严格的贴现条件和较高的贴现利率,无法及时取得资金,于是“民间贴现市场”应运而生。“民间贴现市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增加了资金的“体外循环”,不利于国家资金流量的准确统计和估算,并且有可能扰乱金融秩序稳定。因此,金融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票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合理降低贴现利率,尽快将“民间贴现市场”纳入国家金融范围。  三是劣等企业信用驱逐优等企业信用。在信贷市场上,信用差的企业往往愿意以高于信贷市场平均利率的水平从银行进行融资,从而将信用好的企业逐出信贷市场,在信贷市场上也存在这一现象,这实际上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泛化。在竞争的票据市场上,劣等信用的企业往往愿意以较高的贴现率进行票据的贴现,而优等信用的企业一般要求的贴现率较低。如果银行坚持较高的贴现利率将会把绩优企业驱逐出票据市场。这要求商业银行合理防范风险,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加强对企业的信用评估,从而使票据的贴现与票据风险、企业信用相对称。
  案例点评  本案例涉及的是票据业务风险中的信用替代问题,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步入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的轨道,商业信用票据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以信用为纽带的经济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风险的无处不在,票据市场已不可避免地成为资金风险的承载体和聚焦点,票据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防范和控制,势必成为阻碍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票据风险有以下几类:(1)信用风险,票据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是信用膨胀的风险和信用替代的风险。(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从其诱发的动机而言,可分为有意识的道德风险和无意识的道德风险。(3)监管风险,无论是在企业、银行内部,还是在宏观管理层,对票据这一新兴业务的监管均存在着“缺位”现象。(4)信息风险,与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相比,票据市场的信息传递、披露、共享机制滞后。鉴于以上风险的存在,为了更高的发展票据市场,就应该建立更加完整有效的机制进行防范,从而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铺平道路,根据上述票据业务的风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  首先,提高人员素质,树立票据风险防范意识是搞好票据业务的基本保障。各个部门要以与国际金融业接轨的眼光,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认识到,票据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信用工具,票据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金融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用票、审票、管票。而且风险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要把票据业务人才队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通过宣传、培训、经验交流、考核等方式进行定期、常规性的专业岗位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票据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票据业务审查要领,广泛了解和票据业务有关的政策规定。此外,要着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从业人员的责任感,防范道德风险。  其次,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微观操作部门应按照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及趋势,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制定、补充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使票据市场的参与者在法规的约束下不断创新、开拓票据业务的发展空间。通过制度的建立促使票据业务从业人员熟悉有关具体的操作方法并开展规范化运作。同时要找准票据业务中的风险高发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制度。宏观管理部门应为票据市场制定一套全面规范的监管制度,以有效的监督机制约束票据从业人员按有序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要求操作。  再次,规划组织体系,由于商业银行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对称,操作不统一,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所以要尽快以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为中心,尝试创办专营票据业务的金融性公司来提供票据担保、票据咨询、企业融资顾问等服务。从事票据业务的专门机构既能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又能引导企业、银行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参与票据市场,防止了民间的票据买卖行为,有利于理顺金融秩序。  最后,完善信息体系,要尽快在全国范围或区域内建立统一联网的票据业务管理系统,包括企业信用档案、银行信用档案、企业银行信誉等级、票据登记、查询查复、信息披露和业务监控等内容,通过高新科技手段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风险,为准确及时做出决策提供依据。要加快票据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开发使用高科技的票据鉴定工具辨别票据的真伪,提高票据防伪手段的科技含量。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陆家浜路1060号1号楼11层 邮编:200011 电话:021-转 传真: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