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写的《情人》的理论意义和简历上实践怎么写意义该怎么写?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试论杜拉斯小说《情人》中的水意象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试论杜拉斯小说《情人》中的水意象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02:2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试论杜拉斯小说《情人》中的水意象
官方公共微信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是不成为任何人 | 凤凰副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文,有识,有趣——凤凰副刊&&1984年《情人》出版时,接受贝尔纳o毕尔纳o毕沃采访的玛格丽特o杜拉斯在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Apostrophe”中断然拒绝人们将其定义为“欲望作家”,以暗示唯独“作家”的称谓才配得上她的创作。玛格丽特o杜拉斯,作家。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玛格丽特o杜拉斯向我们展示了其对自己的写作实践所持有的有意识的并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尽管如此,她的思想与其说是一种理论训练,不如说是她试图由此捍卫作家的某种权利,即摆脱“萨特学校里学到的廉耻心”。因为写作对于杜拉斯来说是一种“内心经历”,也就是说——正如布朗肖对巴塔耶的评论——写作是一种并非关乎“理解模式,而是关乎……人类的生存模式即生存不可能之模式” 的经历。1967年,在现已出版的两种情况下才能感受到对自身的自由支配:自杀或写作的念头。……继续生存的办法:书籍或死亡。1993年,她在生命即将终止时完成的《写作》中再次提到:“既然我们已迷失,再没什么可写、可失去,于是我们写作。”
因为这种作为杜拉斯书籍源头的“内心阴影”,因为书籍所源自的“没有写出的写作”,处于创作过程中的杜拉斯的写作已经受到过很多评论,对此我们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人们在定义其是作家还是批评家时,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犹豫——这点有别于布朗肖和巴特,也有别于萨特而此人偏偏选择了写作为中心议题。然而,不应该以巴塔耶、布朗肖、巴特构成的三B思维模式来观照经年累月中折射出来的杜拉斯思想的光芒。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的演变和关注的事物既不是完全可比较的,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将指出,在玛格丽特o杜拉斯的思考中突显出来的“作家”形象不仅没有流露出自狂的特点,而且还是作品的作家价值的携带者,半个世纪以来,这些作家已经渐渐获得重要地位。
当前的写作
在一般文学语言中,写作一词现在最通常指的是作家的风格,但有时也包括作品的格调,或者想要表现作品的体裁。然而,这一术语的普遍用法并不完全同这些类型重合,正如指出风格、格调、体裁甚至构思已经成为了这样一些概念,它们定义和特征化作品的能力在20世纪逐渐减弱。对于杜拉斯,我们将指出她的写作是戏剧化的、电影化;我们将把它作为对场景或对白的写作来研究;我们将毛病这种写作的贫瘠、剥离或者谨慎;我们将强调它的喜悦、它的力量——而且每一次,“写作”一词都会出现,为定义出一臂之力。
事实上,写作具有了一些新的概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写作指向一种必须从实践角度来研究的艺术活动:“我可能写得太轻易了一些,”杜拉斯对我们说:“而困难,是往后退;必须重做一切,重新开始一切。” 作家的活动——这里,我们观察他写作,正如观礼别人绘画或雕塑一般——通过他微小的习惯得到展现,这习惯对杜拉斯来说,是在房间里写作,身后是一张铺好的床,但是,尤其因为习惯所具有的身体维度,它才显得如此重要:“我将书籍视作是身体的逃逸……(但是)我们可以将书籍视作身体的一种练习:这造成了两种非常不同的作家类型”,杜拉斯建议道 。身体的逃逸或者身体的投射,写作除了是一种可触摸的现实,还向读者呈现出它是一种可见的东西是对纸张未开垦空间的占领。杜拉斯的书面因为它的精心安排而吸引目光,随着作品的推进,页面变得越来越梳朗,直至如同诗歌的布局。
将文学视作写作,就是以它的形式来指称它,将它作为材料来理解它,它将作为语言来保存它。但是,同时也是将它归还给作家。作家创造了无数形式,我们希望透过繁华的表面来抓住它们,然而,作家的行为并没有真正从美的角度得到关注。当我们谈论写作时,美学维度总是次要的,写作也因而没有成为文学语言的另一名字。事实上,当术语确定下来并赋予了自身一些概念性的暗示时,必须要指出的是,它同时也担负起了文学家的道德和社会功能的职责。
玛格丽特o杜拉斯的思考是当今在写作中得到承认的大部分潜在力量的回声,但是需要谨记的是,在这些潜在力量中,是经验维度统治着一切,这种经验是是巴塔耶和布朗肖研究过的经验,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孤独。正如杜拉斯庄严地指出的那橛:“当我们写作时,我们一直是孤独的”,以及“这种身体的真实孤独成为了写作不可侵犯的孤独” 。在这种背景之下,作者将写作同时视作起源、写下的痕迹和实践活动,承认它对文学具有重新定义的权力。作者重新采用了当前流行的词汇,“写作”和“作品”,并将这两个词同“叙述” 区分了开来。但是,在理解杜拉斯思想的表达形式之前,我们必须先关注一下巴特和布朗肖之间的对话,在50年代初,它构成了该问题的具有奠基意义的背景。
“文学始于写作”
1953年,当巴特出版第一本书《写作的零度》时,他发现了对某个问题的新思考,这个问题直至那时还很少受到争论,那就是写作。巴特的书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萨特的影响,它直接提出了一样,巴特的野心是为这个问题找到一个答案,在这个答案中,作家是“介入”的,或者至少是“置身其中”的。然而——这也是他的言论的彻底新颖之处——巴特通过形式的介入,而不再是内容的介入,来思考作家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且赋予了作为概念提出的写作以一种权威。1953年,写作成为了一种“形式的道德” 。在形式方面,写作通过与“风格”和“语言”的区别找到了自己的定义。如果说作家承受了自己的风格,并依赖于他用来写作和说话的语言,那么写作是一个拥有不容置疑的自由的场所,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并因此包含了一种道德维度。但是这种道德并不仅仅是作家的道德,它具有一种集体意义:这就是被定义为“受自己的社会目的改变的文学语言”。
布朗肖对写作问题的兴趣是《文学空间》的中心,他写作并出版于1951年至1953年间的文章也对巴特的思想产生过影响 ,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讲述文学故事的《写作的零度》中,这一故事总是从形式层面出发,它既没有考虑内容,也没有考虑众多作品所主张的思想,而是将现代的开端定义为写作多义性的出现。巴特认为,1848年之后,资产阶级写作的单义性总体上已经消失。根据这个事实本身,形式不可能再是一种简单的“使用价值” ,而写作也对美文学提出了质疑。马拉美是个俄耳甫斯式的作家,他将文学带到一个令它怒放的世界的入口。对巴特来说,现代写作脱离了美文学;更甚的是,通过“白色写作”或者“口语写作”,写作感受到了一种足以抹杀“文学符合” 的中性。我们看到——巴特说——加缪的白色写作“实现了一种缺失的风格,而这几乎是风格的理想的缺失”。
巴特的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布朗肖的赞扬,后者为此写了一篇题为“比零度写作更远”的文章,这篇文章先是出版在《新新法兰西文学评论》 上,1959年,它被收录到《未来之书》中。布朗肖赞成巴特的观点,也认为“文学始于写作”。也就是说,语言和风格并不足以定义文学;是写作提供了“整个仪式”,通过这些仪式,书籍表明它自身进入了——布朗肖对我们说——“这个封闭的、隔离的、神圣的空间,即文学空间” 。因此50年代的作家如格诺、加缪、凯侯等,等试图进行“没有写作痕迹的写作”,“将文学带到如此空白的程度,以至于它在此消失” 。然而,布朗认为,如果说文学始于写作,它还是不能被归纳为写作。我们看到他坚持拒绝将文学问题视作一种简单的语言行为。文学之于他是一种“完整的经验”,因此,对于作家来说,仅仅更新他们的写作手法以让人们听到一种“中性的话语”,这样做是不够的。
1958年,玛格丽特o杜拉斯为《毒芹》杂志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乔治o巴塔耶”的短文。她说,巴塔耶的写作是“……反语言的写作。他发明了如何在写作时不写作的方法。……《天之蓝》风格的缺乏是一种迷狂,仿佛作者对过去没有任何文学记忆” 。用布朗肖和巴特的语言,杜拉斯毛病巴塔耶让文学在自身的消失中来临,实现这种消失的是一种中性的写作。她支持这种抽离,后者在写作中进行,由风格、由对大写的动词原形“写作”的反复使用所实现。这个动词命令式的力量首先同自身相关:“写作,这是唯一充满我生活并令它愉悦的东西。我写作” 。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634705
播放数:261371
播放数:482485
播放数:228205中文名: 情人.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作者: 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 林瑞新资源格式: PDF版本: 影印版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书号: 发行时间: 1999年10月地区: 大陆语言: 简体中文简介:   《情人》(L’Amant)讲的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在殖民地,一个贫穷的白人姑娘和一个富有的中国青年的绝望的爱情故事。谁都会讲这种故事,就看谁讲得精彩了。我以为写小说就是如此,看谁把故事讲得精彩,还能从精彩的故事中挖掘出思想。  这个故事杜拉斯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剪辑其中最精彩的片断呈现给读者。在这些精彩片断中,穿插着一些叙述,作为对主要情节必要的补充。这个故事又不是一路讲下来的,中间又穿插着作者对自己家庭生活,殖民地生活的叙述,甚至还有多年以后的叙述,当然,多年以后的事情也与情人或她与情人的关系有关,总之,受这个主要故事的影响。这种安排使文章更加紧凑,似乎只是发生在作者16岁半到18岁之间的事情——事实上也是如此。但实际上作品的容量很大,时间跨度也很大,一直延续到作者70岁。中间很多情节和叙述,都经过了作者多年的积淀。  作者的家庭生活和殖民地生活的大篇幅加入,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这都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我是不会出头露面的,更不会为了钱而和中国情人来往。也许我最后也爱上了中国情人,但事情的开始不是为了爱情。殖民地上流社会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对照,可以作为故事的背景音乐,也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观照。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都充满绝望。殖民地有很多风流韵事,作者单写了一个贵夫人,她的为了她而绝望自杀的情人。迷乱绝望的生存背景,配上一段绝望的爱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作者冷静地写这些事情,主旋律和背景都是美丽的绝望的令人唏嘘不已的。这就使这段爱情不同寻常,成为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一段爱情。同时使这篇作品没有落入爱情故事的俗套,赋予它更为广阔的时代和社会意义。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也1914年生于越南南部的嘉定,18岁回法国定居巴黎。东方的文明,异域的风土人情,少年时代的经历,都给她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1984年发表她的长篇小说《情人》,是杜拉斯对失去的年华的最后一次呐喊,和她的个人生活密不可分,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这部小说获得1984年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项龚——古尔文学奖。 此版本纸质本排印质量糟糕,出版信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查不到,似为伪书。。。出版信息页:内容预览页: 目录: 前言译者序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后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历上实践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