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研究生院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密码是?

浙江师范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密码忘记了怎么办_百度知道
浙江师范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不是选课系统的密码,,,学院教务处没法重置
。。一直没用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浙江师范大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浙江师范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密码忘记了怎么办打他们的服务热线就让他们解决就行了!
请问服务热线是什么???
去找教务处老师啊,他会帮你解决的
去学校教务办问过,她说她不知道。。。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南京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
《电磁场与电磁波》
& 大纲号:&学分:3 学时:48&执笔人:唐万春&审订人:陈如山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强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适用于诸如微波、通信、雷达、无线电技术、电子工程及无线电引信等专业的学生学习。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建立“场”与“波”的概念,并掌握“场”与“波”的基本分析方法,为今后解决“场”与“波”的实际问题打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磁场电磁波方面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电磁场电磁波的基本分析方法,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2. 基本要求(1) 掌握描述静电场、恒定电场、静磁场及时变场的各个物理量及它们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2) 掌握电磁场分析中的一些特殊解法(例,镜象法)及数值解法(例:有限差分法);(3) 掌握在无界空间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性及各项参量的物理意义;(4) 掌握电磁波在不同媒质分界平面发生反射与折射问题的分析方法;(5) 掌握电磁波沿导波装置(传输线)传播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谐振腔的工作原理, 了解在各种导波装置中各种模式电磁波的传播特性;(6) 掌握滞后位的概念和天线的基本参数;& 三、主要内容&1 矢量分析1.1 矢量代数1.1.1 标量和矢量1.1.2 矢量的加法和减法1.1.3 矢量的乘法1.2 三种常用的正交坐标系1.2.1 直角坐标系1.2.2 圆柱坐标系1.2.3 球坐标系1.3 标量场的梯度1.3.1 标量场的等值面1.3.2 方向导数1.3.3 梯度1.4 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1.4.1 矢量场的矢量线1.4.2 通量1.4.3 散度1.4.4 散度定理1.5 矢量场的环量与旋度1.5.1 环流1.5.2 旋度1.5.3 斯托克斯定理1.6 无旋场与无散场&1.6.1 无旋场1.6.2 无散场1.7 拉普拉斯运算与格林定理1.7.1 拉普拉斯运算1.7.2 格林定理1.8 亥姆霍兹定理2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2.1 电荷守恒定律2.1.1电荷及电荷密度2.1.2 电流及电流密度2.1.3 电荷守恒定律与电流连续性方程2.2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规律2.2.1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2.2.2 静电场的散度与旋度2.3 真空中恒定磁场的基本规律2.3.1 安培力定律&磁感应强度2.3.2 恒定磁场的散度与旋度2.4 媒质的电磁特性2.4.1 电介质的极化&电位移矢量2.4.2 磁介质的磁化&磁场强度2.4.3 媒质的传导特性2.5 电磁感应定律和位移电流2.5.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5.2 △位移电流2.6 △★麦克斯韦方程组2.6.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2.6.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2.6.3 媒质的本构关系2.7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2.7.1 △边界条件的一般形式2.7.2 △两种特殊情况下的边界条件3 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3.1 静电场分析3.1.1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3.1.2 电位函数3.1.3 导体系统的电容3.1.4 静电场的能量3.1.5 静电力3.2 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分析3.2.1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3.2.2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3.3 恒定磁场分析3.3.1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3.3.2 △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3.3.3 电感3.3.4 恒定磁场的能量3.3.5 磁场力3.4 静态场的边值问题及解的惟一性定理3.4.1 边值问题的类型3.4.2 ★惟一性定理3.5 △镜像法3.5.1 接地导体平面的镜像3.5.2 导体球面的镜像3.5.3 导体圆柱面的镜像3.5.4 介质平面的镜像3.6 分离变量法3.6.1 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法3.6.2 圆柱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法3.6.3 球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法3.7 有限差分法3.7.1 有限差分方程3.7.2 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4 时变电磁场4.1 △波动方程4.2 电磁场的位函数4.2.1 △★矢量位和标量位4.2.2 达朗贝尔方程4.3 △电磁能量守恒定律4.4 ★惟一性定理4.5 时谐电磁场4.5.1 时谐电磁场的复数表示4.5.2 复矢量的麦克斯韦方程4.5.3 复电容率和复磁导率4.5.4 亥姆霍兹方程4.5.5 时谐场的位函数4.5.6 △平均能量密度和平均能量密度矢量5 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5.1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5.1.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函数5.1.2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点5.1.3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5.2 △★电磁波的极化5.2.1 极化的概念5.2.2 直线极化波5.2.3 圆极化波5.2.4 椭圆极化波5.3 均匀平面波在导电媒质中的传播5.3.1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5.3.2 弱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5.3.3 良导体中的均匀平面波5.4 色散与群速6 均匀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6.1 均匀平面波对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6.1.1 对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6.1.2 对理想导体平面的垂直入射6.1.3 对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6.2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6.2.1 多层媒质的场量关系与等效波阻抗6.2.2 四分之一波长匹配层6.2.3 半波长介质窗6.3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的斜入射6.3.1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6.3.2 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6.3.3 全反射与全透射6.4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平面的斜入射6.4.1 垂直极化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6.4.2 平行极化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7 导行电磁波7.1 导行电磁波概论7.1.1 TEM波7.1.2 TM波和TE波7.2 矩形波导7.2.1 矩形波导中的场分布7.2.2 矩形波导中波的传播特性7.2.3 △矩形波导中的主模7.2.4 矩形波导中的传输功率7.3 圆柱形波导7.3.1 圆柱形波导中的场分布7.3.2 圆柱形波导中波的传播特性7.3.3 圆柱形波导中的三种典型模式7.4 同轴波导7.4.1 同轴波导中的TEM模7.4.2 同轴波导中的高次模7.5 谐振腔7.6 传输线7.6.1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7.6.2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7.6.3 传输线的工作参数7.6.4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8 电磁辐射8.1 △★滞后位8.2 △电偶极子的辐射8.3 ★电与磁的对偶性8.4 磁偶极子的辐射8.5 天线的基本参数8.6 对称天线&四、时间分配课程分段标识序号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时)讲课习题实验上机课外小计&1矢量分析2&&&&22电磁场的基本规律5&&&&53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10&&&&104时变电磁场51&&&65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4&2&&66均匀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212&&57导行电磁波82&&&108电磁辐射4&&&&4总&&& 计4044&&48& 五、课程说明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s主要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工程数学适用专业类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各相关专业主要教材(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1.谢处方等.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焦其祥等.&电磁场与电磁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矢量分析、电磁场的基本规律、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时变电磁场、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均匀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导行电磁波以及电磁辐射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全面深入地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当中“场”与“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场”与“波”的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课内实验掌握电磁波波长的测量方法,并了解电磁波的极化和传播特性。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工程数学等,要求能够熟练进行微分和积分(包括线积分、面积分、体积分和多重积分)运算,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物理概念以及矢量运算。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六、实验项目与主要内容序号实 验 项 目 名 称学时主 要 内 容 及 要 求实验类型1电磁波频率(波长)测试2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测量电磁波自由空间波长和介质中的波长;确定相位常数、波速和介电常数。验证性实验2电磁波极化的测试2了解电磁波的极化特性;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和椭圆极化的产生与测试。综合性实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理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