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是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待遇刊物吗

2006年《秘书工作》杂志总目录
2006年《秘书工作》杂志总目录
充分发挥创造的潜能 王用兵06-01
充满激情地工作 李桂圣06-02
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 春江水06-03
在“一小步”的背后 春江水06-04
行百里半九十 蒋光宇06-05
人生需要好心态 史占伟06-06
学会舍弃 黄瑞芹06-07
把困难踩在脚下 史占伟06-08
把平凡做得精彩 陈峰06-09
不可丧失的自信心 孟英哲06-10
学会创造性地工作 邓宇河06-11
再坚持一下 钟才汉06-12
写给秘书工作者的几句话 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06-01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做好党委办公厅工作江 西省委书记孟建柱06-0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秘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本刊评论员06-05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秘书工作者应当走在前列 郎一轮06-05
“八荣八耻”歌 张彦国06-05
中国古代秘书的荣辱观 本刊整理06-05
谈古论今知荣辱——漫谈秘书工作者应有的道德操守 张传禄06-06
秘书工作者怎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范飞飞06-06
从李世民的百字箴言说起 喻志勇06-07
三类人物给我们的警示 刘三元06-07
定准人生的北极星 靳瑞花06-07
解读公务员法的新亮点人事部副部长 侯建良06-01
做好宗教信息工作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国家宗教局局长 叶小文06-03
办文见水平办会见作风办事见精神 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 陈少勇06-03
试论督查工作的基本规律重庆市 常委、秘书长范照兵06-04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创办公厅工作新局面 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杨传升06-05
怎样提高领导干部讲话稿的质量 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秦丰06-05
秘书工作者必须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本刊记者06-05
当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必须着力提高三项素质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谢康生06-06
创新思维抓落实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秘书长车荣福06-06
求真务实抓落实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副书记胡春华06-07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少勇06-07
谈谈我们是怎样当发言人的 外交部新闻司06-07
加强处室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杨传升06-08
如何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 毛群安06-08
唐山抗震救灾的实践启发了我们 安树彦06-08
党政办公系统要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秘书长李申学06-09
把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有效履行职能上 汤德华06-09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委办公厅(室)五大作用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范照兵06-10
成功源于策划经典诞于创新——谈谈大型活动策划组织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王宁06-11
辉煌的刹那艰辛的过程——我对大型活动创意与策划的几点感受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式制作总监路健康06-11
开辟民声通道创新服务方式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秘书长陈达恒06-12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做好秘书工作必须继承长征精神这个传家宝 中共江西赣州市委06-07
缅怀光辉历史感受伟大精神 庞书英06-07
长征离我很远也很近 覃强06-08
践行长征精神秘书应当争先 张兴茂06-08
确定长征落脚点和毛泽东吟长征诗——“重走长征路”系列选登之一 石仲泉06-09
“跟着走”——长征给我的启示& 顾坤锋06-09
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合——“重走长征路”系列选登之二& 石仲泉06-10
中央红军万水千山的最后征程——“重走长征路”系列选登之三& 石仲泉06-11
长征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桂维民06-11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地& 黄选平06-12
秘苑耕耘十度春长征精神伴我行& 葛书勤06-12
心中永远的明灯& 刘义强06-12
长征颂(诗)& 林桂森06-12
注重礼仪的周总理& 赵炜06-01
秘书着装“六要”& 郭斌& 沈俊06-01
礼仪——恰当才是最好& 王玉才06-01
外事活动礼仪先行& 鲁培新06-02
秘书工作中的电话礼仪金正& 昆金龙06-02
给领导打电话的学问& 殷磊06-02
秘书的举止礼仪& 金正昆06-03
塑造良好形象的见面礼& 李兴国06-03
握手的礼仪& 张传禄06-03
创新,秘书成才的必由之路& 张传禄06-04
秘书工作创新之我见& 王玉才06-04
邓小平:极富创新精神的政治家& 许红启06-04
创新创造奇迹
——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张瑞敏& 郭庆&
李向朝& 本刊记者06-05
谈谈秘书工作创新的几项原则& 张清华06-05
在创新中享受快乐——从一位老办公室主任讲述的两个故事谈起& 丁兆春06-05
文稿创新必须从改进文风做起& 杨子才06-06
化陈腐为神奇的“三番来者”说& 王群06-06
领异标新二月花——文稿创新让我如虎添翼& 龚天宝06-06
弘扬学术民主的范例——忆乔木同志和我们的一次谈话& 陈章太06-06
督查:怎样把情况搞清楚& 张眭06-07
信息:角度一变思路新& 刘福松06-07
调研:练就慧眼铁脚和妙笔& 余爱民06-07
浅谈办文中的创新问题& 苏晓龙06-08
创新——办会的不竭动力& 张剑 范明06-08
我们是这样创新会务组织工作的& 鲍一高 翁国平06-08
三“着”并举推进办事创新 &王玉才06-08
把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 张传禄06-09
从零开始与学俱进& 余爱民06-09
终生学习终生受益& 杨玉芳06-09
驰骋绝广漠腾跃越崔嵬——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自学成才之路& 顾迈男06-10
十年艰辛圆了农家娃的作家& 梦浩然06-10
说说我的自学人生& 陈方柱06-10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毛泽东学以致用的故事& 亓莉06-11
学以致用使他们走向成功& 宗河06-11
边工作边学习& 翟峰06-11
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 王光宪06-11
我对“工作学习化”的新认识& 李同珍06-11
正确的学习方法改变人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梁衡06-12
三更灯火五更鸡——关于学习方法的通信& 杨子才06-12
学习方法七得——南宋教育家陆九渊的学习方法论& 宗河06-12
建设新农村与秘书工作
建设新农村秘书当作为& 余爱民06-03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黄文贤06-04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几点做法& 山西省大同市委写作组06-04
秘书长访谈
举轻若重方能“百密而无一疏”殚精竭虑追求“无我”境界——访河南省委常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
李柏拴06-02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党委办公厅工作----访辽宁省委常委、秘书长曾维&
本刊记者李向朝 尹龙06-04
迎接挑战不断“充电”方能立于不败打牢基础锐意创新才会别有洞天
——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任亚平& 本刊记者 慈爱民黄莎06-09
加强党委办公部门综合辅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薛& 晓峰06-06
论秘书工作的性质及其对秘书的要求& 杨树森06-10
“调研文化”新概念& 解陈 方柱06-12
外事活动礼仪先行& 鲁培新06-02
秘书工作中的电话礼仪& 金正 昆金龙06-02
给领导打电话的学问& 殷磊06-02
当好处长必须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程玉松06-01
抓住“四个点位”加强细节管理& 吴石泉06-01
实施人性化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 王晓光06-02
值班室工作要做到“慎思熟律”& 河南省南阳市委办公室06-02
坚持“四个结合”提高培训水平& 新疆秘书公文协会06-03
高标准打造“服务链”全方位强化决策服务& 徐劫06-03
“和”有赖于“通”& 李连庆06-03
欲求“到位”心先至& 张广敏06-04
做人·做事·做文章& 唐传喜06-04
四办主任联席会议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东城区委办公室06-0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参谋助手& 江西省赣州市委办公厅06-05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窗口”作用& 李国强06-05
优化政务服务追求卓越绩效& 张泽忠06-06
找准定位发挥职能& 严华好06-06
办公室工作要突出重点& 王志刚06-06
选准用好干部强化队伍建设& 罗海艳06-07
塑造办公室精神提升“三服务”水平& 彭桃安06-07
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要诀& 李明圣06-07
党委办公厅(室)应强化六种理念& 阎宝泰06-08
努力提高办公厅(室)处长带队伍能力& 郝玉成06-08
提高业务素质打造精良文秘队伍& 苗慧清06-08
坚持“七要七不要”服务党委中心工作& 李连庆06-09
推行“五制”狠抓落实& 师永学06-09
抓好工作总结和对外宣传努力提高以文辅政水平& 王波06-09
把握“六个必须”抓好处室建设& 李天军06-10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李波06-10
围绕“三个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思路& 肖为民 张萍06-10
营造和谐的办公室工作氛围& 张光东06-11
加强能力建设争创一流业绩& 曹兴宽06-11
县委办公室主任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曹忠奎06-11
以“三满意”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刘言志06-12
只争朝夕主动作为& 谢秀源06-12
秘书心目中的陈赓大将& 任金池06-01
做科学家的贴心人——回忆在方毅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 郭曰方06-02
在中办秘书处工作的日子里& 钟志雄06-02
学习当如卒过河——董必武同志勤奋治学的故事& 牛立志06-03
秘书深情忆王选& 丛中笑06-04
布衣将军的淳朴本色——深情怀念许世友同志& 孙洪宪06-05
笔底风雷起妙语天下惊——回忆在小平同志指导下起草联大报告的一段往事&
外交部原副部长周南口述宗道一整理06-07
博览群书勤于思考——我的父亲胡耀邦勤奋学习二三事(上)& 李恒06-08
学以致用勇于创新——我的父亲胡耀邦勤奋学习二三事(下)& 李恒06-09
萧华:兴国“赤崽”写出《长征组歌》& 李霄凌06-10
胡乔木是怎样给毛泽东当秘书的& 叶永烈06-11
田家英是怎样当秘书的& 叶永烈06-12
善帮领导出主意勤为农民写文章——谈谈我是怎样学写农村调查报告的& 余爱民06-01
创新调研方法在“实”字上狠下功夫& 四川省成都市委办公厅06-02
调研写作“五两”谈& 戴轶凡06-02
选准角度改进方法切实提高调研成果质量& 苗慧清06-12
创新调研方法服务领导决策& 夏刊06-12
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六字诀”& 刘顺伟06-06
法院行政秘书接听电话的技巧& 费鸣06-06
接待来访人员的语言艺术& 马大鸿06-06
以“板块”为抓手创新信息工作& 陈荣06-01
扩网提效扣中心全面加强信息工作& 王尊敬06-01
“鲸吞”与“牛嚼”& 邓宇河06-01
“三个药方”见奇效& 黄振金06-01
“拣”来的信息& 张柏光06-02
信息人员如何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高海柱06-02
省长批示之后& 陈文裕06-02
我们都当过信息科长& 梁伟新06-04
搞好信息调研打造信息精品& 袁庆学 常双燕06-05
一则让我终生难忘的信息& 钱俊06-05
秘书工作者应努力提高信息素质& 张正要06-08
信息工作必须与时代同步和大局共融& 刘应安06-08
统筹把握“四量”建立高绩效信息工作机制& 孙杰06-09
为科学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尹文昌06-09
北京大学信息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韩流06-09
浅淡做好边境信息报送工作的几点体会& 李章明06-11
做好统战信息的报送工作& 李杰峰06-11
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值班工作& 梁建军 蒋平06-11
把加强值班工作作为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 吴川06-11
小秘书发挥大作用& 程龙06-11
笔墨丹心写精神& 戴益民06-11
消除“死角”抓落实——谈做好领导下基层议定事项督促检查的几点做法 &陈志训06-02
建设督查网络形成整体合力& 杨伯强 罗昌锋06-02
宗旨·作风·方法——办理一件领导批示的启示& 河南省驻马店市委督察一室06-02
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加快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 张捷06-03
督查“十法”& 李超英06-03
把媒体反映的问题作为督查整改的重点& 赵永琴06-05
催办的艺术沈& 黎明06-05
对当前党委督查工作的一些思考& 杨元忠06-08
把加强督查调研作为突破口& 广东省委办公厅督查室06-08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曾建平06-10
好风凭借力促我抓落实& 刘良玉06-10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开创督查工作新局面& 刘明勇06-12
苦练“说拉弹唱”提高督查效率& 陈志国06-12
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三服务”水平& 张德勇06-10
三个容易混淆的公文结语——兼谈呈转性公文的演化& 韩大伟06-01
拟制公文标题“十二忌”& 李桂芳06-01
公文“倒办件”现象浅析& 刘平06-02
为民营企业党组织配发文件初探& 辽宁省大连市委办公厅06-02
怎样做好收文拟办工作& 吕鹤良06-02
辨境·正境·佳境·悟境——谈文稿审核的四种境界& 李天军06-03
浅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王付彪06-03
写文章重在写什么& 成雨06-04
浅议集体“口写”文章的方法与技巧& 钱勇06-04
快速·细致·周全·权威——党委办公厅(室)文电运转的质量要求& 胡功友06-06
办文工作的几点体会& 李瑞涛06-06
报送材料需把握几项原则& 李天军06-07
谈谈公文审核的基本功& 熊科平06-07
关于公文处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刘平06-09
办文——细节铸就完美& 甄严06-09
网上公文处理工作要做到五个“突出”& 刘晓阳06-10
基层单位切莫误用滥用“条例”& 莫恒权06-10
关于使用“意见”文种的几点意见& 刘文森06-12
几个常用文种的用法与区别& 闰国英06-12
善当导演搞好会务工作——一次成功颁奖活动的启示& 黄家新06-01
服务题旨丽而不艳——浅谈起草公文如何增添文采& 熊中民06-02
方法一改天地宽——对改进公文写法的几点思考& 马大鸿06-02
言之无文则行而不远& 熊中民06-09
我是这样写会议典型材料的& 李宏06-09
浅议怎样提高文字水平& 朱开宝06-10
怎样树立文稿的“时空观”& 张俊才06-10
接待工作要以客人满意为目标& 朱谷典06-02
以人为本做好接待工作& 顾景刚06-02
把握接待服务“四道景”& 魏怡勤06-12
精心细致热情周到——我做接待工作的几点体会& 刘忠波06-12
奉献者足迹
一个残疾人秘书工作者的自述& 陆野06-12
公文佳作赏析
出师一表真名世——诸葛亮《出师表》赏析& 方春荣06-01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鉴赏& 方春荣06-02
荡涤赃滥之积习开启廉政之新风
——包拯《乞不用赃吏疏》、海瑞《禁馈送告示》鉴赏& 方春荣06-03
海峡两岸本为一家同心协力保卫中华
——乾隆《给台湾总兵王巍坐名敕书》鉴赏& 方春荣06-04
磅礴的气势雄劲的文风——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赏析& 岳海翔06-05
宏观原则与具体规定的完美结合
——《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赏析& 钟功文06-06
撮要显旨异彩纷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赏析& 岳海翔06-07
纵横捭阖妙笔生辉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赏析& 岳海翔06-08
文采飞扬妙语迭出——毛泽东“八大”开幕词赏析& 满宗洲06-09
科学的方法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赏析& 满宗洲06-10
前后贯通圆润缜密——邓小平《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赏析& 岳海翔06-11
脉络清晰和谐顺畅——江泽民《大力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赏析& 岳海翔06-12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组容易用错的成语简析& 傅望华06-01
引号的几个特殊用法& 王拥军06-01
歉收≠欠收& 尚文虎06-01
“几率”并不仅仅是“概率”的旧称& 钮葆06-02
使用简称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郭钦义06-02
引用文言文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赵奎东06-03
引文末尾的句号应该放在哪里?& 杜永道06-03
“鞭辟入里”与“入木三分”& 郑宗良06-04
词语辨析三则& 尚文虎06-04
“羞愧”不同于“羞怯”“东风”未必指“春风”
——从对几句古诗词的解析看语境对语义的特定作用& 姚平06-05
“人大主任”与“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永生06-05
说“前”、“原”& 文有仁06-06
漫议成语的使用& 心一06-06
“差强人意”=“不尽人意”吗?& 孙莉06-07
杂谈生造词汇& 凌晓祥06-07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析& 孙莉 易大兰06-08
何谓“风起于青萍之末”?& 孙莉06-09
“高屋建瓴”和“高瞻远瞩”不要混用& 钮葆06-10
一个成语激生一部辞& 书心一06-10
“一蹴而就”与“一气呵成”& 杜永道06-11
获益匪浅中的“匪”不同于“非”& 钮葆 孙莉06-11
小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钮葆06-12
浅析几组易混淆的词语& 张浩 尚文虎06-12
苦藤上如何结出甜果来——回顾自己走上秘书岗位的时候& 张瑞志06-01
割“耳”之痛催我自警& 成雨06-02
有心栽花花盛开——秘书从业初期的经历与感悟& 李文娟06-03
回忆我初给军地两位首长当秘书的日子& 满宗洲06-04
苦寒酿梅香磨砺出宝剑——回忆刚走上秘书工作岗位的那段日子& 薛惠锋06-05
累并快乐着& 王善让06-11
责任心是职业人的第一素质& 苗向东06-01
不该发生的故事——反思我所犯的五个细节错误& 陈伟06-01
言语不慎酿事端& 左洪泽06-02
难忘那次“吃烧烤”& 胡怀旭06-02
临时动议节外生枝& 王守福06-03
一天工作花了两天两夜来补救——由一次人代会办会失误引发的思考& 龚天宝06-04
一次难忘的拍摄经历& 胡秀芳06-05
主席台上乱了套& 王守福06-05
一次信息报送失实事件的启示& 张云龙06-06
秘书应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一封电子邮件导致秘书被炒鱿鱼的启示& 李步其06-07
“画蛇添足”的尴尬——由“常务”二字引出的话题& 龚瑶06-08
应正确认识秘书与领导者的关系
——也谈一封电子邮件导致秘书被炒鱿鱼的启示& 钱世荣06-10
“喝酒文件”带来的启示& 段泽毅06-12
小平同志是怎样读书的& 周小文06-01
与书为伴的毛泽东& 丌丽06-02
爱书释书疑书——谈谈我的读书生活(上)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 王蒙06-05
触类旁通:读书的“金钥匙”
——谈谈我的读书生活(中)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 王蒙06-06
发现世界发现生活及其他
——谈谈我的读书生活(下)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 王蒙06-07
读书,警惕被功利主义所驱使————论当今社会人和书的关系(上)& 梁晓声06-08
请善待至今仍在读书的人们——论当今社会人和书的关系(下)& 梁晓声06-09
书海无涯开卷有益& 李国文06-10
读书的条件& 河南内乡县委办公室06-11
读书:与高尚的人谈心& 包丽群06-11
用心灵触摸光明——读《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有感& 陈惠明06-11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彭真读《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故事&
周留树06-12
平凡人生平静如镜——重读路遥《人生》有感& 蔡立群06-12
跟毛主席学改文章& 熊蕾06-01
邓小平是怎样写作的& 周小文06-03
解读周恩来总理的一件批示& 熊蕾06-04
从一则诗趣看毛泽东论证的逻辑美& 海鲁德06-06
风物长宜放眼量——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新解(上)& 李海珉06-07
观鱼胜过富春江——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新解(下)& 李海珉06-08
一封毛泽东亲自点将写就的外交信函& 宗道一06-09
联合国的历任秘书长& 庞森06-10
青年秘书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好作风& 袁秉辰06-01
“磨合”的艺术——谈谈新秘书怎样缩短与领导适应期的问题& 李立群06-01
到位而不越位换位还要归位& 周继领06-01
秘书要以修为求作为& 蒋红波06-02
从背影获得信息& 谭一平06-02
秘书要有管理时间的能力& 申宇杰 潘小平06-03
秘书必须学会适应& 谭一平06-03
办公室人员的四项修炼& 韩灿秋06-03
从“玫瑰露失窃案”看平儿的协调艺术& 苏晓江06-04
领导的尴尬与秘书的缺位& 傅西路06-04
小倩为什么被“炒鱿鱼”?& 谭一平06-04
岳飞论成才的启示& 杨子才06-05
忙里偷闲自得其乐——秘书如何在繁忙之中控制情绪& 谭一平06-05
办事之忌——秘书禁忌系列谈之一 &夏廷献06-05
撰文之忌——秘书禁忌系列谈之二& 夏廷献06-06
秘书工作的“小”与“大”& 杜鹏06-06
秘书必备的三剂良方& 陈善浩06-07
交友之忌——秘书禁忌系列谈之三& 夏廷献06-07
从《触龙说赵太后》看秘书怎样掌握说理艺术& 李兰英06-08
修身当先知荣辱& 颜海林06-08
把握工作中的每一分钟& 周正清06-09
历经风雨见彩虹红& 涛大亮06-10
西楼往事——我在中办机要室工作的日子里& 李庚奇06-11
镜子前的众生相& 杨子才06-11
史侃秘书& 二月河06-12
预测秘书辅政的重要课题& 苏晓江06-12
秘书精品屋
在厄运中转运等一组06-07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等一组06-08
命运决定于晚上八到十点等一组06-09
激励出点子等一组06-10
最佳方案等一组06-11
一生磨一镜等一组06-12
知制诰——北宋朝廷的文字秘书& 李廷海06-04
古代公文办理趣闻杂谈两则& 眭达明06-05
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演变& 张树文06-06
浅谈汪辉祖的民本意识& 钟小安 宣淑珍06-08
出力出汗别出血拼脑拼劲别拼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访谈录&
本刊记者李向朝黄莎06-03
百岁将军话健康——访原军委炮兵顾问组组长陈锐霆& 本刊记者慈爱民 黄莎06-06
高校秘书队伍建设之我见& 李成伟 白明06-07
我做秘书的张凯伟一点体会& 张凯伟06-10
国外秘书工作剪影& 宋斌等【编译】06-01
英国秘书工作概述& 邢德武06-03
美国秘书工作概览& 张晓鹏06-05
信息化建设
开发电子档案增强服务能力& 陈科 赵德强06-07
“电子党务试点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 本刊讯06-07
有趣的老爹& 熊蕾06-02
一个工厂秘书写出事关千万知青的一封信& 黄海06-06
日记丰富我的秘书人生& 寇广生06-08
胡乔木淘书记& 孔海珠06-09
特殊的读者——我记忆中的田家英& 孔海珠06-10
连夜修改一篇答谢辞& 宗道一06-11
随笔与杂谈
“荷花八千”与“础石一担”& 蒋光宇06-01
生活是什么?& 黎耀成06-02
和尚争功的启示& 卫先庆06-02
不要责怪命运& 乔国强06-02
有“善”才有“智慧”& 何宏祥06-03
静思心语& 杨立06-03
人生的视角& 许庆稳06-03
机事不密则害成& 蒋光宇06-03
诚是人生一枝花& 潘国本06-03
吵闹的青蛙& 卢贤傲06-04
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蒋光宇06-04
学然后知不足& 何宏祥06-06
知耻近乎勇& 卫先庆06-06
辩证看“平流”& 梁仲06-06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陈立 君06-06
感悟知足& 杜文渊06-06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 肖远金06-07
感悟幸福& 黎耀成06-07
生命的美丽在于奉献& 李自忠06-07
整体不能被分解& 丁芳06-07
永远不要折断梦想的翅膀& 李建民06-07
人生两面看& 平白06-08
人格三解& 刘星06-08
平衡是一种艺术& 卢贤傲06-08
看问题要学会多角度& 甘跃进06-09
风暴之夜你能否安眠?& 肖远金06-09
读二月河人生格有感& 张荣兴06-09
心胸豁达天地宽& 韩伟06-10
钥匙与秘书& 黄宗勇06-10
有感于鲨鱼的前功尽弃& 卢贤傲06-10
话说“书香”与“铜臭”& 李世顺06-10
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 依蝶06-10
学会感恩& 张正春06-11
人生感悟& 许志06-11
什么比石头更有力& 李跃新06-11
从林肯做邮政局长所想到的& 陈书斌06-11
谈“和谐”& 杨越06-11
只要弯一弯腰& 来继林06-12
秘书四要& 刘星06-12
应听听乌龟的意见& 蒋光宇06-12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肖远金06-12
转身就是方向& 刘克升06-12
请别推开虚掩的门& 李斌06-12
九寨随笔& 索琐06-01
沙湖游记& 李碧华06-01
办“年”& 陈思炳06-01
树(诗)& 郑广敏06-02
摇表、甩笔与拍电筒& 肖远金06-02
琴声悠悠茶飘香& 陈健06-02
剪报乐& 陈思炳06-03
乡下老屋& 李建民06-04
笔之趣& 李志罡06-04
星月无眠(诗)& 张绍红06-04
大胸怀是一种大智慧& 依蝶(畲族)06-05
特殊的母爱& 鲁万春06-05
框写人生& 蒋文智06-06
固守心灵的家园& 姜少勇06-07
难忘的1976& 包作军06-08
恋书到永远& 王昂06-08
听蛙& 杨学义06-08
诗二首& 张晓阳06-08
夏夜& 董大华06-09
老牛& 王泽民06-11
作家为人物取名杂谈& 周敏生06-12
再游九寨沟的感动& 唐传喜06-12
吟诗填词获祝福& 黄 君06-02
怎样使用语文工具书& 方智范06-03
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 王晓燕06-0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价格(元)
期号:2013年01月 1期 总294期
开本:大16开
期号:2013年08月 8期 总301期
开本:16开
期号:2013年10月 10期 总303期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期号:2012年01月 1期至2012年12月 12期 总292期 至 293期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期号:1985年 1期 总1期
开本:16开
期号:2013年11月-01日 11期 总304期
开本:16开
期号:2012年12月 12期 总293期
开本:16开
期号:2014年 1期 总306期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期号:2012年12月 7期
开本:12开
期号:2011年 10期 总279期
开本:16开
期号:2012年 7期 总288期
开本:16开
期号:2013年 5期 总298期
开本:16开
开本:大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16开
期号:2009年 1期 总246期
开本:16开
《秘书工作》杂志社到页来源:《秘书工作》1994年第10期 作者:李中锋;
谈谈发文中的文号问题
在发又办理中,人们一般不太注意又号问题,觉得它是个简单的小事,毋须费功夫去琢磨和研究。然而,在公文办理工作中,实际情况并非是这样。 发文中又号方面最容易出现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空号”,一个是“重号”。空号是指仅有义号却没有其义的编号,重号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不同的义件重复使用同一个文号。 那么,“空号”和“重号”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知道,发又办理的最初环节是拟稿,拟稿一般是由业务邵门办理,然后交文秘部门进行文件的生成运转。文秘部门为了便于掌握文件的运转线索,一般都先要对这些拟发文进行登记编号(此号通常被笼统地称为文号),如果这些拟发义在运转过程中没有什么问题、能够运转到签发、缮印、用印乃至分发的话,那么,这些登记编号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些拟发文的正式成文号。 但是,在拟发文的实际运行中,并不是每一个拟发又最后都能成为正式发文,也并不是说暂时成不了正式发又的拟发文便水远作废了。文件的生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部门对同一内容的文件会有不同看法,领导与一「级考虑同一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再说还有来自政治、社会、宗教、民族、法律等......(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秘书工作》1994年10期
《甘肃政报》2001年02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秘书工作》2003年11期
《湖北财税》2001年11期
主办: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
出版:秘书工作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省部级刊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