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与环比区别下跌15.6%,环比下跌71.8%,这里的同比与环比区别和环比分别表示什么?

当前位置: >>
合纵联行:惠城区网签住宅478套 环比下跌8%
-& 09:31:30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整理
[摘要]惠州市场周报(11.5-11.11) PART0本周导读 全国14城市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前10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15.4% 惠城区网签住宅478套,环比下跌了8% 华辉铭铸、鹏达御西湖、华贸中心认筹;御湖1公里、花样年别祥城开 ......
  惠州市场周报(11.5-11.11)
  PART 0 本周导读
  全国14城市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前10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15.4%
  惠城区网签住宅478套,环比下跌了8%
  华辉铭铸、鹏达御西湖、华贸中心认筹;御湖1公里、花样年别祥城开盘;佳兆业中心、鼎峰国汇山购房优惠活动等
  PART 1.4 本地资讯
  莞惠城轨惠州段隧道建成7成
  完成总投资40.5亿元 计划后年通车
  &&目前惠州段隧道建设完成7成多。东江隧道在江底下掘进,离江底15米高。左线已掘进穿越东江,右线在市区江北北侧已掘进到东江边。
  &&截至今年9月,莞惠城际轨道惠州段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40.5亿元,占总投资的31.6%,项目计划2014年底建成通车。目前,西湖站征拆已完成941户拆迁签约,占总拆迁户数的99.8%,已完成82000平方米房层拆迁。
  莞惠城轨惠州段线路
  &&在2009年5月开工的莞惠城际轨道在我市境内线路走向为:从东莞接入我市边界后,沿京九铁路南侧以地面形式东行,经沥林至陈江梧村,再以高架形式沿仲恺大道(S357)至古塘坳。接着以地下形式沿鹅岭南路、西湖东侧与环城西二路之间、穿东江至惠州大道,继续沿惠州大道至三环路与惠州大道交会处,然后沿惠州大道西侧至终点惠州客运北站。
  &&该项目全线建车站14个,我市境内设7个车站,分别是:沥林站、陈江站、惠环站、新客运南站、西湖站、云山西路站、惠州客运北站。在惠州客运北站设动车运用所(含办公区、综合维修工区、珠三角调度指挥分中心等)
  10月份我市新车上牌4409辆.
  车市整体趋淡导致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但全年销量仍有望超过去年
  && 10月份我市机动车新注册登记5551辆,其中汽车4409辆,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此前,很多人都对&金九银十&寄予厚望,但这份成绩单只能称得上是差强人意。受限于整体汽车市场冷淡,特别是日系车销量下滑,所以这个结果其实也在业界预料之中。
  惠阳:前三季全区GDP比增13.7%.
  工业投资增长43%创近年来新高
  &&惠阳区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80.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2.92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79.15亿元,增长8.2%。
  前三季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超38亿元
  &&今年1~9月,惠阳完成社会工业增加值83.61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34亿元,增长21.5%。其中,龙头企业伯恩光学完成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13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2个百分点。同时,去年新增的大鼎电子、新生赞记塑胶、极帝电子等13家工业企业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13.94亿元,增长102.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
  &&另外,全区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6%。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9%,增长21.5%。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有13个
  &&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39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和大项目强力支撑。其中,工业投资57.37亿元,增长43%,创下近年来新高;第三产业投资57.56亿元,增长14.5%。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上5000万元工业项目有28个,完成投资合计38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6.4%。
  && 1~9月,全区计划投资额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84个,同比增加28个,完成投资额69.3亿元,增长29.1%,占整体投资的60.1%。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投资额28.52亿元,大幅增长254.7%。
  && 1~8月,全区外贸增长较快,新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52宗,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5亿美元,下降2.7%。1~8月,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7.62亿美元,增长12.7%;完成外贸进口总额9.06亿元,增长13.9%,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PART 2.1 土地市场
  &&土地挂牌出让公告
  惠州市5宗经营性土地挂牌,挂牌总面积25.39万O,位于博罗县、惠阳区
  &&土地招拍挂出让公示
  惠州市1宗营业性土地成交,成交总面积2910O,位于博罗县
  PART 2.2 住宅市场
  n 本周惠城区网签住宅478套,环比下跌了8%;网签面积57003平米,环比下跌了4%;
  n 网签套均面积119.25平米,环比上周114.36平米微涨。
  PART 2.3 商业/写字楼市场
  n 本周惠城区网签商业/写字楼96套,环比上涨了17%;网签面积8235平米,环比上涨了5%;
  n 网签套均面积86平米,环比上周95平米下跌。
  PART 2.4 片区量价成交情况
  n 本周河南岸片区网签148套排名第一;网签均价7386.12元/平米,环比上涨了5%。
  n 江北片区网签成交均价8090.5元/平米,片区均价最高。
  PART 2.5 住宅成交均价
  本周网签均价6624.52元/平米,环比上涨了3%。
  PART 2.6 项目成交龙虎榜
责任编辑:张淳
【转载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免责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精彩→&【】&【】&【】&【】&【】
房掌柜官方微信8月74城市房价环比下跌 北京上海等同比涨幅超10%-黄金-广发银行
当前位置:&&
相关市场数据
白银TD4682.0-65.0
黄金TD277.3-1.7
国际黄金现货1385.22-9.1
国际白银现货23.430.0
美元指数82.180.1
NYMEX轻质原..0.00.0
铜3个月7148.7537.8
8月74城市房价环比下跌 北京上海等同比涨幅超10%
更新数据日期:
&&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国指数研究院今日发布8月份百城房价指数,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10771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59%,连续第4个月下跌,跌幅收窄0.22个百分点。从涨跌城市个数看,74个城市环比下跌,26个城市环比上涨。
截止目前,在46个限购城市中,已有37个城市限购松绑,但从市场表现来看,限购松绑的效果还不太明显,专家表示,无论是楼市供需还是市场预期,都不会因限购政策的取消而在短期内发生改变。此外,信贷仍是影响楼市进程的关键因素,在信贷尚未松动的前提下,市场后劲能否持续仍待观察。但随着楼市“金九银十”的到来,房企加快以价换量的步伐,市场成交量或将回升。
百城房价74个城市下跌住宅均价连续4个月下跌
从同比来看,2014年8月,100个城市中,住宅价格环比2014年7月上涨的城市个数为26个,较上月增加2个。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为74个,较上月减少2个。跌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张家港、三亚、西安、桂林、长沙、聊城、福州、苏州、日照、贵阳。其中,张家港、三亚跌幅在3%以上。
环比方面,2014年8月,百城住宅价格同比2013年8月上涨3.15%,涨幅较上月缩小1.57个百分点,为连续第8个月缩小。100个城市中,有39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上涨,上涨城市个数较上月减少9个。其中,厦门上涨18.26%,涨幅最大;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涨幅介于10%-14%之间;深圳、南京等27个城市涨幅在1%-10%之间。有61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下跌,下跌城市个数较上月增加9个。其中,温州、日照分别同比下跌11.83%、11.05%,跌幅居前。
另外,根据百城价格指数对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8月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922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3%,为连续第4个月下跌,跌幅较上月收窄,10个城市仍全部下跌。具体来看,杭州环比下跌1.81%,跌幅居十大城市首位。同比来看,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上涨7.58%,连续第22个月上涨,涨幅继续缩小2.18个百分点。
37城限购松绑专家:限购取消对市场刺激效果有限
自今年五月份楼市由涨转跌以来,市场下行态势日趋明显。为促进楼市回暖,地方政府在中央“分类调控”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各地情况对限购政策作出调整,采取了取消限购或限购松绑的政策。
据中新网房产频道统计,在之前有限购政策的46个城市中,仅余9个城市还未取消限购政策,限购松绑城市达8成。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多个城市限购松绑“满月”之时,限购松绑的作用并不明显,根据8月份百城房价数据,限购松绑城市仅6个环比出现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厦门,环比上月增长1.47%。相反,已经取消限购政策的西安、长沙和福州,8月份环比上月分别下跌2.72%、2.61%和2.45%。
“不同城市松绑方式、内容、力度均有差别,加之地方区域市场供求关系、库存、产能过剩的程度各异,市场的反应自然不尽相同。”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总体看来,限购取消对市场刺激效果有限。究其原因,陈国强认为,无论是楼市供需还是市场预期,都不会因限购政策的取消而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指出,目前信贷尚未有实质性松动,部分城市价格依然高企,市场后劲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开发商以价换量“金九银十”或可期
随着九月份的来临,房地产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将到来,从往年来看,这一阶段房企会加大推盘力度,另外打折促销等活动也会更加频繁,以此来拉动成交。
中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预计随着“金九银十”供应高峰的到来,房企在加大推盘力度的同时,合理定价、有效促销将会吸引刚需入市,市场成交或将季节性环比回升。
张大伟也认为,持续半年多的市场萧条后,整体企业资金压力极大,或许有更多房企选择以价换量的策略,推动“金九银十”成交有所复苏。但对比2013年,今年的成色将明显暗淡。
广发银行 版权所有粤ICP备号发表于: [ 09:45:45]
楼主: [] [] [] []
等级:...&&积分:...
据监测,上周(日―2月25日),国际价格环比全面下跌,其中小麦价格跌幅最大,跌10%左右。
  一、大米、玉米和棉花价格环比略有下跌。泰国100%B级大米曼谷离岸价(国际基准米价)周平均每吨为553美元,5%破碎率大米曼谷离岸价周平均每吨为536美元,环比均跌1%,价格在连续2周上涨后略有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100%B级大米价格低2%,5%破碎率大米价格高1%。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最近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73美元,国际棉花(SM级)周均价每吨为4866美元,环比均跌1%,价格分别在连续3周和连续6周上涨后出现下跌;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分别高86%和149%。
  二、大豆、豆油、棕榈油和食糖价格环比小幅下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和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487美元和1216美元,环比分别跌4%和3%,均为连续第2周下跌;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分别高39%和42%。马来西亚棕榈油荷兰鹿特丹港到岸价周平均每吨为1229美元,国际食糖理事会原糖价格周平均每吨为623美元,环比分别跌5%和2%,分别为连续第2周和第3周下跌;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分别高52%和20%。
  三、小麦价格环比跌1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80美元,环比跌10%,在所有监测农产品中环比跌幅最大,为连续第2周下跌;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高53%。
将本文分享至:||||||
-5-4-3-2-1&0&1&2&3&4&5
1楼: 发表于:[ 09:48:40]
[] [] [] []
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进口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贸易逆差为231.4亿美元,同比扩大76.5%。
  12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出口额为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进口额为8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逆差为30.7亿美元,同比扩大92.1%。
  一、谷物
  2010年,谷物出口124.3万吨,同比下降9.3%;出口额6.9亿美元,同比下降6.2%。进口570.8万吨,同比增长81.2%;进口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70.1%。谷物净进口446.5万吨。
  稻米:出口62.2万吨,同比下降20.8%;进口38.8万吨,同比增长8.8%。
  玉米:出口12.7万吨,进口157.3万吨。自10月份以来,玉米进口量持续回落,10-12月玉米进口量环比分别下降50.9%、68.8%和80.6%。
  小麦:进口123.1万吨,同比增长36.1%。
  大麦:进口236.7万吨,同比增长36.2%。
  二、棉花
  2010年,进口312.8万吨,同比增长77.8%;进口额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
  三、食糖
  2010年,进口176.6万吨,同比增长65.9%;进口额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出口9.4万吨,同比增长47.7%;出口额0.6亿美元,同比增长89.8%。
  四、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2010年,进口5704.6万吨,同比增长23.1%;进口额2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出口87.7万吨,同比下降19.9%;出口额1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逆差253.5亿美元,同比扩大29.7%。
  食用植物油:2010年,进口826.2万吨,同比下降13.1%;进口额71.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9.6万吨,同比下降17.2%;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下降17.4%。逆差70.3亿美元,同比扩大8.0%。
  饼粕:2010年,进口209.5万吨,同比增长1.6倍;进口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出口124.5万吨,同比下降25.5%;出口额4.8亿美元,同比下降22.8%。
  五、蔬菜、水果
  蔬菜:2010年,出口844.6万吨,同比增长5.0%;出口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45.2%。进口15.0万吨,同比增长54.4%;进口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6%。贸易顺差97.0亿美元,同比扩大45.0%。
  水果:2010年,出口507.5万吨,同比下降3.4%;出口额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进口275.4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贸易顺差2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六、畜水产品
  水产品:2010年,出口额1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进口额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贸易顺差72.9亿美元,同比扩大31.8%。
  畜产品:2010年,出口额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进口额96.6亿美元,同比增长46.3%;贸易逆差49.1亿美元,同比扩大82.6%。
2楼: 发表于:[ 09:49:55]
[] [] [] []
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连续六年呈逆差走势。
12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出口额为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19.1%;进口额为60.5亿美元,同比增长43.1%,环比增长36.6%。逆差为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6.8%,环比增长134.3%。
一、谷物进口量增加一倍,出口量减少两成多
1-12月,谷物进口315.1万吨,同比增长104.5%;进口额9.0亿美元,同比增加22.7%。出口137.1万吨,同比下降26.3%;出口额7.4亿美元,同比下降5.7%。逆差1.6亿美元,2008年顺差0.5亿美元。
大米、玉米出口持续下降。大米出口76.1万吨,同比下降19.6%。玉米出口12.9万吨,同比下降48.9%。
小麦、大麦进口大幅增加。小麦进口89.4万吨,而2008年仅进口3.2万吨。大麦进口173.8万吨,同比增加61.5%。
二、棉花进口量下降近三成,食糖进口量增加近四成
棉花:1-12月,进口量159.8万吨,同比下降27.0%;进口额21.5亿美元,同比下降39.0%。出口8831.0吨,同比下降58.8%;出口额1884.8万美元,同比下降54.9%。逆差21.3亿美元,同比下降38.8%。
食糖:1-12月,进口106.4万吨,同比增长36.5%;进口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出口6.4万吨,同比增长2.4%;出口额3365.2万美元,同比增长18.2%。逆差3.5亿美元,同比扩大20.7%。
三、油籽及食用油进口量增近两成,饼粕出口增一倍多
食用油籽:1-12月,进口4633.1万吨,同比增长18.8%;进口额206.8亿美元,同比下降9.6%。出口109.4万吨,同比下降7.9%;出口额11.3亿美元,同比下降20.1%。逆差195.5亿美元,同比缩小8.9%。其中,大豆进口4255.2万吨,同比增长13.7%;进口额187.9亿美元,同比下降13.9%。油菜籽进口328.6万吨,同比增长152.3%;进口额13.9亿美元,同比增长84.5%。
食用植物油:1-12月,进口950.2万吨,同比增长16.3%;进口额66.7亿美元,同比下降25.8%。出口11.6万吨,同比下降53.6%;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下降61.6%。逆差65.1亿美元,同比缩小24.1%。其中,豆油进口239.1万吨,同比下降7.5%;进口额18.4亿美元,同比下降44.7%。棕榈油进口644.1万吨,同比增长21.9%,进口额42.2亿美元,同比下降19.1%。菜油进口46.8万吨,同比增长73.3%,进口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饼粕:1-12月,出口167.2万吨,同比增长122.2%;出口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94.2%。
四、蔬菜出口相对平稳,水果进口快速增长
蔬菜:1-12月,出口802.7万吨,同比下降2.0%;出口额67.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呈量减额增态势。进口8.8万吨,同比下降15.3%;进口额1.0亿美元,同比下降10.9%。贸易顺差66.7亿美元,同比扩大5.5%。
水果:1-12月,出口525.5万吨,同比增长8.5%;出口额38.3亿美元,同比下降9.3%,呈量增额减态势。进口230.9万吨,同比增长36.5%;进口额16.3亿美元,同比增长37.0%。贸易顺差22.0亿美元,同比缩小27.6%。
五、畜产品贸易萎缩,水产品贸易平稳
畜产品:1-12月,出口额39.1亿美元,同比下降10.9%;进口额66.0亿美元,同比下降14.6%;贸易逆差26.9亿美元,同比缩小19.2%。
水产品:1-12月,出口额10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进口额52.6亿美元,同比下降2.6%;贸易顺差为54.4亿美元,同比扩大5.0%。
3楼: 发表于:[ 09:50:45]
[] [] [] []
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放缓,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快速扩大。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
一、谷物出口大幅下降,净出口明显减少
2008年我国出口谷物186.1万吨,同比下降81.2%;进口154.0万吨,同比下降1.1%;谷物净出口32.1万吨,同比下降96.2%。
大米:出口94.7万吨,同比下降27.4%;进口28.9万吨,同比下降38.0%;净出口65.7万吨,同比下降21.5%。
玉米:出口25.2万吨,同比下降94.9%;进口4.9万吨,同比增长39.7%;净出口20.3万吨,同比下降95.8%。
小麦:出口12.6万吨,同比下降94.6%;进口3.2万吨,同比下降61.8%;净出口9.4万吨,同比下降95.8%。
大麦:进口107.6万吨,同比增加17.8%;净进口106.2万吨,同比增长33.6%。
二、棉花进出口同比下降,食糖进出口均呈下降态势,果蔬出口增长乏力
棉花:2008年出口棉花2.1万吨,同比下降10.2%;进口218.9万吨,同比下降16.3%;净进口216.8万吨,同比下降16.4%。
食糖:2008年食糖出口6.2万吨,同比下降43.5%;进口78.0万吨,同比下降34.6%;净进口71.8万吨,同比下降33.7%。
蔬菜:2008年蔬菜出口819.5万吨,同比增长0.3%;进口10.4万吨,同比增长5.1%;净出口809.1万吨,同比增长0.2%。
水果:2008年水果出口484.1万吨,同比增长1.4%;进口169.2万吨,同比增长25.6%;净出口314.9万吨,同比下降8.1%。
三、食用油籽进口增长加快,食用植物油进口小幅下降
食用油籽:2008年食用油籽出口118.8万吨,同比下降7.4%;进口3900.5万吨,同比增长22.2%,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净进口3781.7万吨,同比增长23.5%。其中,大豆出口48.4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3743.6万吨,同比增长21.5%。油菜籽出口55.1吨,同比下降93.5%;进口130.3万吨,同比增长56.4%。
食用植物油:2008年食用植物油出口24.9万吨,同比增长48.7%;进口817.1万吨,同比下降2.7%;净进口792.2万吨,同比下降3.7%。其中,豆油进口258.6万吨,同比下降8.4%。棕榈油进口528.2万吨,同比增长3.7%。
四、畜产品逆差增长,水产品顺差增长
畜产品:2008年畜产品出口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8.5%;进口额77.3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42.2%回落到19.4%;贸易逆差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7.6%。
水产品:2008年水产品出口额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8.9%;进口额54.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9.7%提高到14.4%;贸易顺差为52.1亿美元,同比增加3.8%。
五、对日韩出口份额下降,自美国和巴西进口份额提高
出口情况:农产品主要为日本、欧盟、美国、东盟、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分别出口76.9亿美元、62.7亿美元、51.3亿美元、45.8亿美元、36.3亿美元、29.1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和韩国出口同比下降8.1%和12.1%,所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0%和7.8%,较上年分别下降了3.6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东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16.0%、16.1%和16.0%,所占比重分别为15.5%、12.7%和11.3%,较上年分别提高了0.9、0.7和0.6个百分点。
进口情况:农产品主要进口来源地为美国、东盟、巴西、阿根廷和欧盟,分别进口144.2亿美元、92.4亿美元、82.2亿美元、84.1亿美元和37.2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7.9%、30.2%、89.8%、62.2%和32.5%。与上年相比,2008年我国自东盟和欧盟进口农产品的份额分别下降1.6和0.5个百分点,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份额分别增加2.4、3.3和1.7个百分点。
六、一般贸易比重上升,进料加工贸易比重下降
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77.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出口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进口453.6亿美元,同比增长51.0%;进口额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比重为77.4%,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10.6%,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出口60.5亿美元,同比增长0.2%,进口45.0亿美元,同比下降0.7%。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5.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出口3.4亿美元,同比增长45.3%,进口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2%。
4楼: 发表于:[ 09:51:27]
[] [] [] []
2007年中国进出口双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农产品贸易逆差40.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倍。
  12月当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其中,出口额为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进口额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46.3%。农产品贸易由去年同期2.8亿美元的顺差,转变为逆差2.9亿美元。
  一、粮食1出口增长62.5%、进口下降56.7%,净出口增长2倍多
  2007年,中国出口粮食991.2万t,同比增长625%;进口155.7万t,同比下降567%;粮食净出口835.4万t,同比增长2.3倍。
  稻谷产品2 2007年出口134.3万t,同比增长7.2%;进口48.7万t,同比下降33.2%;净出口85.6万t,同比增长63.6%。在稻谷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大米的进出口占绝大部分,具体比重分别是出口占97.1%,进口占95.8%。
  玉米产品3 2007年出口491.8万t,同比增长58.7%;进口3.54万¨净出口488.3万t,同比增长61.0%。
  小麦产品4 2007年出口307.3万t,同比增长1.04倍;进口10.1万t,同比下降83.6%;净出口297.2万t,同比增长4.7倍。
  大麦产品5 2007年进口91.3万t,同比下降57.3%。
  二、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食用植物油出口下降进口增长
  食用油籽 2007年出口127.1万吨,同比增长4.7%;进口3185.8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大豆出口47.5万t,同比增长20.2%;进口3082.1万t,同比增长90%。
  食用植物油 2007年出口16.8万t,同比下降58.1%;进口839.7万t,同比增长25.00/0。其中,豆油出口6.6万t,同比下降44.2%;进口282.3万t,同比增长83.0%。菜籽油出口2.2万t,同比下降85.0%;进口37.5万t,同比增长7.5倍。棕榈油进口509.5万t,同比增长0.3%。
  三、棉花进出口量下降、食糖进出口均下降、蔬菜出口增长、水果进出品匀增长
  棉花 2007年出口2.4万t,同比增长51.6%;进口261.5万t,同比下降31.3%。
  食糖 2007年出口11.1万t,同比下降28.4%;进口119.3万t,同比下降12.6%。
  蔬菜 2007年出口817.3万t,同比增长11.6%,出口额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9.9万t,同比下降15.7%,进口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水果 2007年出口477.3万t,同比增长28.9%,出口额37.5亿美元,同比增长51.4%;进口134.7万t,同比增长7.0%,进口额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
  四、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1.9倍;水产品贸易顺差下降0.7%
  畜产品 2007年出口额40.5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进口额64.7亿美元,同比增长422%;贸易逆差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生猪产品出口9.1亿美元,同比下降76%;进口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倍。家禽产品出口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进口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
  水产品2007年出口额97.4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97%;贸易顺差为50.2亿美元,同比下降0.7%。
  五、中国农产品贸易以东部为主,山东出口额居首位
  中国农产品贸易仍以东部地区为主。2007年,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额为28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占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的76.7%;进口额为388.0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占中国农产品进口份额的94.4%。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额为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6.0%,占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的14.6%;进口额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占中国农产品进口份额的3.7%。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额为32.1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占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的8.7%;进口额为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7%,占中国农产品进口份额的1.9%。
  2007年,出口额居第一位的仍是山东省,出口额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8%;第二位是广东省,出口额4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第三位是辽宁省,出口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6.4%。
  2007年,进口额居第一位的是江苏省,进口额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9.5%;第二位是广东省,进口额76.1亿美元,同比增长40.8%;第三位是山东省,进口额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六、亚洲仍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对欧美等市场出口增长强劲
  亚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其出口额223.2亿美元, 同比增长15.5%,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3%。亚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三大进口市场,进口额为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4.7%。
  欧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对其出口额为7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占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19.1%。欧洲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市场,进口额为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占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的11.0%。
  南美洲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市场,进口额为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50.2%,占中国进口市场的282%。南美洲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排第五位,出口额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97%,占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24%。
  北美洲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额为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占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的25.3%。北美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出口额为4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13.5%。
  日本、美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2007年日本仍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其次是美国和韩国,出口额分别是:83.7亿美元、44.2亿美元和36.1亿美元。
  2007年美国仍是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其次是阿根廷和巴西,进口额分别是:91.3亿美元、51.8亿美元和48.2亿美元。
  七、一般贸易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占70%以上
  出口 2007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8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6.6%;进料加工方式出口6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占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6.3%。
  进口 2007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口300.3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占农产品进口总值的73.1%;进料加工方式进口45.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占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1.0%;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占农产品进口总值的9.1%。
5楼: 发表于:[ 09:54:43]
[] [] [] []
6楼: 发表于:[ 12:41:53]
[] [] [] []
波浪理论是咋学的?
下跌一点就值得大鸣大放?
为了管理平民的通胀预期?
7楼: 发表于:[ 12:49:22]
[] [] [] []
国家要安定
粮食不能涨
8楼: 发表于:[ 15:16:47]
[] [] [] []
原来是天津那个抢银行的傻子呀。
9楼: 发表于:[ 15:34:47]
[] [] [] []
这个数据有用啊。不会成进口依赖型吧?
10楼: 发表于:[ 16:23:03]
[] [] [] []
在这一轮美国人收获胜果前,资源的涨价会让你目瞪口呆。
历史是用来被超越的
11楼: 发表于:[ 16:27:25]
[] [] [] []
我在收集数据
和股市无关
12楼: 发表于:[ 16:29:47]
[] [] [] []
引用我是K线的大作:
我在收集数据
和股市无关
写出来,最好能登在大报上!让更多的人知道
13楼: 发表于:[ 16:33:14]
[] [] [] []
路透上海3月7日电---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目标控制在4%左右,应当能够实现,今年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中国证券报周一引述姚景源称,保持物价稳定有两个基础:第一是经过连续七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而且主要,如猪肉、植物油、糖、棉花都有充裕的国家储备.若价格上涨幅度过高,国家完全可以用食物储备的方式降低价格.
其次,工业品市场格局基本平衡,一线行业产能过剩.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基本平衡的格局决定了工业品价格应当总体稳定.粮食和工业品这两个基础决定了今年不会发生恶性.
姚景源还指出,事实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了分工,将市场菜篮子价格跟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挂钩.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将带来严格的执行力度.因此尽管今年通胀压力确实很大,稳定物价总水平的任务非常严峻,但由于有了以上的基础,应该相信2011年中国的上涨趋势会保持一个基本稳定,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他表示.
受权重调整因素影响,中国1月CPI同比增长4.9%,并未"破5"或突破5.1%的前期高点.最新路透调查结果显示,分析师预期2月CPI涨幅料续回落至4.7%.(完)
只要有统计局,就一定能控制住物价。
14楼: 发表于:[ 16:33:50]
[] [] [] []
我们二期工程需要一个可行性报告
卫生评价要用
15楼: 发表于:[ 16:56:27]
[] [] []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2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平均价格数据,与2月中旬相比,29种食品中有19种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回落幅度超过5%的食品有大白菜、芹菜、西红柿,这些食品降幅分别为-8.3%、-6.2%、-5.2%;回落幅度介于2%-5%的食品有油菜、鸡蛋、带鱼、黄瓜,回落幅度低于2%的食品有活草鱼、羊肉、牛肉、鸡、活鲤鱼、土豆、猪肉、猪肉、菜籽油、鸭、苹果。另外,大豆油、面粉、巴氏牛奶、利乐枕奶、豆角、大米、面粉、香蕉等8种食品价格呈现继续上涨趋势,不过涨幅较小,均低于2%。
  我们认为,2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继续普遍回落基本符合预期,这主要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特别春节过后,食品需求有所减弱。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2月份上旬、中旬、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数据,与1月份相比,29种食品中有24种食品价格继续上涨,涨幅超过10%的食品有油菜、香蕉、豆角,这些食品涨幅分别为21.5%、14.8%、11.0%;涨幅介于3%-10%的食品有活鲤鱼、猪肉、土豆、带鱼、西红柿、猪肉、苹果、芹菜、黄瓜,涨幅介于1%-3%的食品有豆制品、利乐枕奶、鸡、牛肉、大白菜、活草鱼、羊肉。巴氏牛奶、鸡蛋、菜籽油、花生油、大米等5种食品价格呈现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分别为-1.7%、-1.6%、-0.6%、-0.3%、-0.3%。
  我们认为,2011年2月份、3月份同比涨幅将处于高位,理由如下:
  第一,大米、小麦、猪肉、食糖等食用价格将继续上涨。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支撑大米价格,预计近期国内大米价格将继续小幅上涨。华北、黄淮冬麦产区旱情持续,产区小麦出库价格上涨,预计后期面粉价格仍将小幅走高。受生猪存栏减少、养殖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将延续涨势,但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预计后期猪肉价格涨幅有限。受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食糖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由于恶劣天气困扰,预计榨季全国食糖产量为1100万吨,将减产100万吨。
  第二,食品等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了社会通胀预期日益强化。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未来12个月内价格总水平的走势,83%的消费者认为将会“上升”,比三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对于不同商品的价格走势,超过八成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食品价格将“上升”(84%),比三季度增长6个百分点。
  第三,翘尾因素对CPI同比影响比较大。据测算2011年2月份、3月份翘尾因素对CPI同比涨幅贡献分别为2.8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
  根据我们预测模型结果显示,2011年2月份、3月份CPI涨幅分别为4.7%、4.8%。
16楼: 发表于:[ 16:58:56]
[] [] [] []
通胀略低于一月份。一是翘尾因素二月份明显降低,二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加强行政手段调控,稳定压
倒一切将通胀由经济问题演化为政治问题的风险消化为无形。
 内需稳定增长。一是中国经济正处于被动型库存重建的小周天,上中下游已经打通,主动型的库存重
建正在孕育。二是2011 年春节周消费创新高,同比增长19%。三是保障房问责机制政府已
签责任状,未来3 到6 个月是商的紧张时刻,或是房地产市场的冬天,但却是保障性住房建设
的春天和夏天。
 1 月份进出口增速超出预期,我们认为,超高不可持续,较快可以期待。外需处于温和复苏进程中。
我们仍维持年终报告中对今年所做的整体谨慎乐观的判断。
 流动性强于预期。一月份M2 增速可能被低估。二月份银行间拆借利率都明显下降,流动性明显
较一月份宽松。中国的稳定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国外避险资金最大的指路灯,仍会净流入。
17楼: 发表于:[ 08:45:56]
[] [] [] []
受利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锌7日收盘下跌91美元,收报于2,370美元/吨。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Daniel Major表示,“锌在工业金属系中基本面最疲弱,过去几天,锌库存增加显示供给相当过度,未来有下跌风险。”锌库存亦继续增长6,300吨至725,525吨,为2004年11月迄今高位。
  利比亚紧张局势逐步升温,油价上涨及区新主权债务危机导致者再度抛售基本金属避险,使三个月期锌触及年内最低价位。Credit Agricole的分析师Robin Bhar表示,“今日的市场氛围比上周五更加阴暗。一些人表达出了他们不愿承受风险意愿。” 穆迪将希腊评级从BA1调降至B1,展望为负面,指称因希腊的财政整顿计划面临重大风险,且存在债务重组可能性。
  Ambrian Commodities的分析师Ted Arnold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通膨上升,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需要提高利率,这么做同样会放缓经济增长脚步。” 鉴于和能源成本上涨,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正损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这样的威胁料将令中国保持收紧的政策,且其对金属的需求可能放缓。
  上海期锌7日低开下行。1105合约收至18,860元/吨,下跌370元。沪锌昨日开盘跳水,失守19000点,资金进入及基本面疲软令其领跌属。同时温总理在两会上提出,控制物价乃政府首要职责,对于商品市场继续施压,同时全球市场对于原油价格上涨将会重创经济复苏担忧不减,锌价上方压力重重,预计短期仍旧易跌难涨。
18楼: 发表于:[ 11:06:40]
[] [] [] []
19楼: 发表于:[ 11:07:43]
[] [] [] []
比最高价下跌250元
20楼: 发表于:[ 11:08:49]
[] [] [] []
21楼: 发表于:[ 11:38:20]
[] [] [] []
引用我是K线的大作:
下午会不会跌停
22楼: 发表于:[ 11:45:11]
[] [] [] []
近期,创历史高点的国内外期、棉价出现宽幅振荡。回顾本年度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其重要因素在于全球期初库存较低、供应有限、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贬值等。分析人士对日报记者表示,现阶段,通胀预期已不再是单一的变量,与之伴随的还有对经济预期的不同解读,多元化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市场分歧不断加大,近期棉花期价或将在不同预期中反复徘徊。而综观中美两国的棉花期货市场,郑棉期价近期的平稳、高效运行与美盘棉价的非理性上涨形成鲜明对比,郑棉市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将帮助我国逐渐增强在国际棉花市场的话语权。
  环顾美国棉花市场,期货基差定价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定价机制,棉花基差交易合约在贸易中广泛流行,简而言之就是在贸易双方签约时确定一个期现货基差,并约定以未来某个交易日的期货价格,加上这个基差来买卖现货。而在棉农定价方面,美国国会每五年修订一次法案,制定预算,将包括棉花在内的主要目标价格贷款表、还款条件与期限以及灾害补贴等细则公之于众。
莫慌!此次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在春耕之前,美国棉农会根据贷款表上的价位以及当时棉花期货价格(收获上市期的当年12月合约)来判断是否值得种植棉花以及要种多少英亩棉花。从棉花生长阶段到收成打包,美国棉农随时可在认为满意的价位卖出期货合约,从而锁定种植利润。由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避险需要相当的资金和知识,很多美国棉农都选择加入合作社,以聚集巨大的生产规模,获取立法的优势和银行融资,并委托专业人才进行操作。加入合作社的棉农可选择自己定价或是授权销售,两者的报价依据,基本上也是参考美国商品信贷公司(CCC)贷款价和期货市场行情。
  由于我国的棉花期货市场诞生还不到七年,期货基差贸易合约目前并没有占据绝对地位。中国棉花定价机制混合了期货基差定价、成本定价和供需定价等多种模式,在不同时段和区域,上述定价模式都在发挥作用。近两年,供需定价模式更好地反映了棉花市场实际状况。
  市场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本轮棉花牛市运行周期内,有三个特点一直贯穿始终:一是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上涨领先于期货价格,且多数时间段现货价高于期价;二是美棉价格涨幅超过国内棉价,国内外棉花价差年度均值低于往年;三是棉纱价格与棉花价格联动紧密,并且其价差达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三个价差正是反映市场是否理性的关键。据介绍,历史上棉纱KC32S和棉花的价差通常维持在元/吨之间,这是纺织企业微利时期的价差水平。而在本轮棉花价格上涨过程中,这一价差多数时间达到元/吨,纺织企业创纪录的高利润刺激了棉花消费量乃至棉价屡创新高。同时,历史上国内棉价通常较进口棉高出1500元/吨左右,而当前该价差远低于这一水平,这决定了国家通过增发进口配额来调控棉价的能力减弱。东南亚棉纺织业竞争对手的成本与国内成本的价差也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国内棉纱需求不会被大量替代。另外,现阶段31000元/吨左右的现货棉价与期货价格大致相当,而且今年中国棉花期现价差的极端波幅由往年的15%―18%缩小到10%左右,期货市场对冲现货经营风险的功能获得了棉花产业链企业的高度认同。以上现象均显示,我国棉花的定价保持在理性范围。
  去年11月10日,美棉3月合约创出150美分/磅高点,12月20日再创新高,近日继续涨至217美分/磅,较前期高点再涨逾40%,而近期郑棉期价则呈现高位振荡行情,至今仍未突破前高。“和国内棉花期价相比,目前美盘棉价凸显出非理性心态。”长江期货分析师黄骏飞认为,洲际交易所(ICE)极低的仓单持仓比例为美棉期货市场极端行情创造了机会,大型国际贸易商遭到对冲的挤兑。截止到今年2月24日,美国当年产棉花已经签约销售出336.6万吨,按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预测的399万吨年产量计算,新棉剩余量仅为60多万吨,而美国年度棉花消费量将达到78万吨,即美国可用于出口的新棉数量已为负数,如果完成ICAC预测的344万吨出口量,那么到2011年7月底美国期末库存将下降至20万吨的历史低位。另外将预测的年度出口量与已签约销售量相比,目前美棉仅剩余7.4万吨可用于出口,资源紧张情况不言而喻。虽然截至2月22日,CCC贷款库中仍有83万吨棉花,但现货市场销售较好,美国绝大部分棉花已经签约预售。截止到3月2日,ICE期棉交割仓库库存仅为19万包(4万吨),而当日ICE期棉持仓达到近18万手,其中5月合约持仓7万手,折合160万吨单边持仓;同期看涨期权持仓达到18万手,看跌期权持仓量大于看涨期权持仓。从数据来看,美国可供贸易资源严重不足,ICE期棉库存偏低导致以基金为主的者持续买入棉花,成为近几个月ICE期棉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美棉期市每磅210美分以上的价格有”逼仓“嫌疑。”黄骏飞说,CFTC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基金仅持有8千手空单,合20万吨,多单则达到5.2万手,合120万吨,空头主要为贸易保值卖盘与套利交易者,市场几乎没有投机空单,可见基金多头整体思路不改。该报告还显示,基金主要持有棉花期货多单、看涨期权与期货空单的套利头寸,而商业保值买盘以持有期货多单为主,商业卖盘则主要持有棉花期货空单与看跌期权。“通过这些迹象我们大致可以确认,基金在期货市场买入棉花期货的同时买入看涨期权或者卖出看跌期权;消费商则严格遵守在期货市场买入保值的思路;而贸易商则持有期货空单、看跌期权或者卖出看涨期权。市场基本形成基金多头与贸易保值空头对峙的格局。”黄骏飞表示,因期权连续两日的综合价格遭“打爆”,前期盘中棉花期权交易暂停,这一点也反映出期棉上涨的猛劲。目前,美棉期货相邻两合约10―50美分/磅的高贴水抑制了贸易商的展期交易,市场也无法在近期合约上对年度的棉花保值,因此目前市场空头处于被动局面,基金虽有减持多单的可能,但反手做空的概率很小,未来ICE期棉市场可能出现持续性的“逼仓”行情,美棉价格高位运行概率较大。
  从目前市场来看,随着ICE期棉价格的大幅上涨,中国进口美棉成本大幅高于国产棉价格,导致近期美棉贸易基本停滞。虽然本年度美棉签约出口量达到300多万吨,但部分棉花属于定量未定价合同(On-call方式),国际棉商为避免损失,只能按ICE期棉价格报价销售库存,等待国内纺织企业定价,这也是ICE期棉持仓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而如果ICE期棉价格持续上行,最终要么导致美棉订单大量取消,要么使得中国纺织企业被迫高价接货。目前,国际棉商按其贸易规则必须跟随ICE期棉调整销售报价才能避免损失,在进口棉成本大幅高于国产棉的情况下,国内贸易商可将远期船期反卖给国际棉商,这样获取的利润可能高于在国内销售进口棉的利润,然后在国内市场采购价格相对低廉的棉花。目前,美棉大幅上涨可能导致纺织企业暂停点价进口美棉,且不排除部分订单取消的可能。而大量的纺织企业买盘由进口市场转向国产棉市场,将对国产棉价构成支撑。而到年度中后期,在国产棉持续消耗后,即使国际棉价仍“高高挂起”,中国也有可能被迫采购国际市场高价棉花。当前,虽然表面上美国的“逼仓”行情与中国无关,但其后果最终必将传导至国内市场。因此,如何减缓美棉暴涨对中国棉价的影响,避免中国最终为美国的高棉价买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及早应对。
  “我国棉花期货市场稳定运行有助于增强棉花定价的话语权。”一位期货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出口占农业收入的21%和美国全部出口价值的8%。从世界市场的份额上看,美国农产品占有很高的比例。由于美棉在国际棉花贸易中比重高达38%,加上世界贸易以美元计价以及美国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等原因,美棉价格事实上左右着国际棉花市场的定价基础。
  这位人士表示,近年来全球棉花总产量维持在2500万吨附近,我国棉花产量则在600万吨左右,年进口量300多万吨,并呈逐年攀升态势,我国棉花交易量占全球的40%,棉花现货规模庞大,是世界最活跃的棉花市场。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棉花期货交易,近七年来棉花期货运行平稳,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市场功能初步显现。最近两个棉花年度,郑州棉花期货更呈现出进一步活跃的态势,成交量和持仓量持续稳步上升,棉花期货价格运行的平稳性和高效性,逐步加大了郑棉期货的市场影响力。近年来,随着郑棉期货市场参与者的增加,郑棉期货价格在与国际棉花期价走势相仿的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开始影响到美国棉花期、现货市场。去年11月,郑棉期货价格的转折点不仅领先于现货,而且领先于ICE棉花期货价格。今年2月美棉期价175美分/磅的阶段低点也是中国贸易商在比较国内外期现市场价格后,阶段性低价买进促成的。这是中国在国际棉花定价过程中话语权逐渐增强的体现。
  近日,美棉报价折合国内进口棉高达40000元/吨,国内外价差达到了创纪录的每吨-8000元到-9000元的水平,但结合棉花市场理性的上下游价差水平和收敛到零值的基差水平来看,我国棉花期货市场的波动率远低于国际市场,郑棉期货形成的价格稳健。
23楼: 发表于:[ 12:13:10]
[] [] [] []
周二早盘,普遍大幅下挫,受隔夜外盘属大跌影响,今日全线低开下行,沪铜、沪锌早盘跌幅均在4%左右。棉花、橡胶盘中低位震荡后出现跳水行情,跌幅均超4%,全线回调,油脂豆类跌幅均在1.5%左右。
  3月8日上午收盘,商品市场多数下跌,金属产品方面,沪铜大跌逾4%;农产品方面,郑棉跌逾4%;燃油化工品方面,橡胶跌逾4%。
莫慌!此次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金属产品方面,沪铜1105合约报71130元,跌4.20%;沪锌1105合约报18245元,跌3.59%;沪铝1105合约报16715元,跌1.15%;螺纹1110合约报4821元,涨0.02%;1106合约报302.69点,跌0.39%。
  农产品方面,白糖1109合约报7190元,跌0.59%;郑棉1109合约报31350元,跌4.38%;强麦1109合约报2850元,跌0.77%;菜油1109合约报10438元,跌1.57%;籼稻1109合约报2608元,跌0.57%;玉米1109合约报2428元,跌0.37%;豆粕1201合约报3395元,跌1.45%;豆油1109合约报10258元,跌1.61%;豆一1201合约报4466元,跌1.39%;棕榈1109合约报9474元,跌1.68%。
  燃油化工品方面,燃油1105合约报4847元,跌0.37%;橡胶1105合约报36530元,跌4.72%;PTA1105合约报11546元,跌2.24%;PVC1105合约报8185元,跌0.37%;LLDPE1105合约报11920元,跌1.04%。
  有色金属
  虽然长线上仍旧维持沪铜看多的观点,但短期内回调之势已越发明显。近期一直关注的沪铜74000支撑恐难以奏效,外盘伦铜在9900美元以上非但没有再次向万元进发,反而大幅下滑。近期多空双方角逐的格局有望本周打破,向下空间可能会被打开,建议抄底资金介入勿急。
  沪铝弱势仍然明显,但由于其维持在16500以上,对期铝产生了支撑。短期围绕1万7盘整,可暂时观望,后期待市场总体企稳后,进行逢低做多。
24楼: 发表于:[ 13:35:55]
[] [] [] []
25楼: 发表于:[ 13:55:19]
[] [] [] []
引用我是K线的大作:
引用我是K线的大作:
下午会不会跌停
26楼: 发表于:[ 18:14:58]
[] [] [] []
周二,国内期市全线大幅下挫,多品种午后空头集体发力,扩大早盘的跌幅,弱势不改,沪铜、沪锌日跌幅度达到4.5%左右,整体跌幅相对较小,仅棉花跌幅超过4%,油脂豆类跌幅均在1.5%左右。橡胶午后复盘不久就封住跌停板,临近收盘时,跌停板被打开,橡胶全天跌幅5.57%。
  3月8日收盘,商品市场多数下跌,金属产品方面,沪铜、沪锌跌逾4%;农产品方面,郑棉跌逾4%;燃油化工品方面,橡胶大跌逾5%,该品种主力合约盘中一度跌停。
  金属产品方面,沪铜1105合约报71070元,跌4.28%;沪锌1105合约报18080元,跌4.46%;沪铝1105合约报16695元,跌1.27%;螺纹1110合约报4773元,跌0.98%;1106合约报301.92元,跌0.64%。
  农产品方面,白糖1109合约报7151元,跌1.13%;郑棉1109合约报31325元,跌4.45%;强麦1109合约报2850元,跌0.77%;菜油1109合约报10400元,跌1.92%;籼稻1109合约报2594元,跌1.11%;玉米1109合约报2429元,跌0.33%;豆粕1201合约报3393元,跌1.51%;豆油1109合约报10252元,跌1.67%,豆一1201合约报4453元,跌1.68%;棕榈1109合约报9490元,跌1.52%。
  燃油化工品方面,燃油1105合约报4827元,跌0.78%;橡胶1105合约报36205元,跌5.57%,该品种主力合约盘中一度跌停;PTA1105合约报11508元,跌2.56%;LLDPE1105合约报11880元,跌1.37%;PVC1105合约报8155元,跌0.73%。
  日胶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因原油延续涨势并创29月新高,加重了燃料成本上涨可能导致汽车销售下降并削弱轮胎需求的担忧情绪。隔夜美股、伦铜,外围形势不容乐观。另外,亚洲仍在下跌,且国储可能将要出售库存,预计短期沪胶将维持弱势格局。
  利比亚危机及中东产油国进一步动乱,令油价保持在近两年半高位,通胀带来担忧越加严重,隔夜伦锌大幅下跌。同时,国内调控通胀政策风险可能面临进一步上升。技术上,沪锌在5日均线下方运行,均线向下。目前沪锌下行概率加大,近期应以空头思维为主。
  因不利的地缘政治局势及经济因素基本未出现改善迹象拖累隔夜伦铜遭遇重挫,不过全球通胀预期和季节性双重因素对铜价中长期支撑因素依在。走势来看,沪铜今日大幅跳空低开后震荡下行,整体氛围偏空。预计短期沪铜将维持弱势调整格局。
  今天国内强麦期货1109主力合约开盘2860元/吨,最高价为2877元/吨,最低价为2835元/吨,收盘价格为2850元/吨,跌22元/吨,成交量为93084手,持仓量减15476手至150714手。
  3月8日,国内小麦主产区价格稳中有升,其中,河南鹤壁市浚县粮食局2010年本地产2级白小麦收购价2040元/吨,比昨日上扬20元/吨。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2010年延津产1级白小麦收收购价格2060元/吨,比昨日上扬10元/吨,2010年延津产西农979收购价格2300元/吨,与昨日持平,2010年延津产郑麦366收购价2340元/吨,比昨日上扬10元/吨,2010年延津产藁9415收购价2420元/吨,比昨日上扬20元/吨。山西运城小麦批发市场2010年河南产3级白小麦到厂价2240元/吨,2010年本地产豫麦34到厂价2360元/吨,与昨日持平。河北石家庄2010年产3等普通白小麦平均入厂价格2200元/吨,特一粉出厂价格2810元/吨,与昨日持平。山东省德州市粮食局2010年本地产2级白小麦到厂价2100元/吨,特一粉平均出厂价2820元/吨,与昨日持平。
  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表示,2011年全球小麦播种面积有望达到2.24亿公顷。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237亿公顷,上年为2.221亿公顷。Informa预计2011年全球小麦产量为6.744亿吨,高于早先预测的6.734亿吨,上年为6.496亿吨。其中印度小麦产量将达到840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8300万吨,上年为8150万吨。据估计今年俄罗斯谷物产量将达到8400万吨,俄罗斯政府认为粮食产量只有达到8500万吨才会取消出口禁令,可见,俄罗斯小麦播种面积出现下滑。
  我国小麦现货价格稳中有升将支撑期货价格,强麦调整空间有限。国际上来看,无论是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还是国际谷物理事会机构都纷纷上调了2011年度的小麦产量,美国大平原的气候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缓解,利比亚局势的持续动荡也将使小麦有一定的调整空间。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小麦在2800附近会有强有力的支撑。
27楼: 发表于:[ 18:15:38]
[] [] [] []
伦铜在反抽
28楼: 发表于:[ 18:32:11]
[] [] [] []
29楼: 发表于:[ 11:15:08]
[] [] [] []
让进口成为“治胀”武器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利刚
3月7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鸣在“两会”期间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陈德铭提到了很多公众感兴趣的话题,而对其观点的解读,也能读出不少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判断。
通胀已经成为中国短期面临的最大政策挑战,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说法,治理通胀将是2011年的头号任务。对于管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务部,通过合理的政策来遏制通胀,同样是2011年的政策目标之一。
陈德铭提出,2011年外贸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而与此前多年的政策不同的是,今年商务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进口上。陈德铭表示,今年的进口增幅会比较快,快于出口增速。这与温家宝在此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观点非常相近。温总理提出,在治理通胀中,中国具有的一个优势是“拥有充足的储备”。笔者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有需要,中国将动用外汇储备进口国内紧缺商品,从而遏制国内的通胀压力和不断恶化的通胀预期。
从中国的外贸结构来看,中国的出口在过去多年保持了较快增长,而进口也在过去10年中迅速上升。关于进口上升的一般解释是,中国是全球的最终商品集成地,出口厂商们利用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将大量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输入中国,从这里进行最后组装后,再出口至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由于仅仅是全球贸易链中的最后一环,因此很难享受到较多的附加价值,因此,中国的进口增加,仅仅是出口上升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而在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的出口出现明显下滑,而进口增速却逐步加快。这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进口仅仅是出口“副产品”的解释,已经显得不合时宜。相关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间,中国的进口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内需开始出现上升。同时,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来的大量需求,也推动了中国对机械和铁矿石为代表的进口需求的上升。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通胀开始明显上升。在这个时刻,进口也成为治理通胀的有效武器之一。
本轮通胀上升主要由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表现为价格以及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增加进口,尤其是的进口,将减少国内某些行业面临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减轻这些行业的价格上升对其他行业造成的价格传导压力,从而对治理通胀起到正面作用。
从中国目前的农产品供需状况来看,大豆已经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南美洲等国的进口,而棉花和玉米的国内需求也显得缺口较大。要避免这些行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意味着中国将更多地依赖进口。为了避免在长周期内的大起大落,中国也需要考虑建立更具规模的进口商品储备,这意味着一定的“逆周期”管理,即在农产品价格较低时,进口更多的农产品来建立战略储备,而在农产品价格较高时释放储备,来部分抵销价格上升的压力。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强劲的城市化进程以及较为恶劣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仍将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压力。因此,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趋势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
基于以上的这些判断,笔者也能得出另一个判断:中国将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这一方面将抵消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也能够用更少的人民币来购买更多的商品。
陈德铭部长认为,人民币的升值仍然是长期而渐进的,但他也承认,在多年的人民币升值中,中国出口似乎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这似乎也表明,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共识明显增加。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系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30楼: 发表于:[ 12:20:04]
[] [] [] []
石油也跌,那么国际大恶就开始做空头了。他们是来回吃。吃完空头,吃多头。许多商品多头今后也会很惨。现在刚刚开始,还是5800点呢。算算看,到1664,还要跌多少?
31楼: 发表于:[ 12:47:38]
[] [] [] []
农林牧渔:下滑预期打压股 下调评级
来源: 中信建投研究所 发布时间: 日 15:14 作者: 黄付生
1、2011年国家平抑玉米价格的难度加大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底,国家通过拍卖、定向销售等形式向市场投放储备玉米5,122万吨,其中,不仅包含了4200余万吨的临时储备玉米,还动用了约90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很难再继续投放储备玉米来调控价格。中储粮虽然在积极收购玉米以补充库存增强了市场主体看涨玉米的预期。主要出口国玉米价格均比去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造成成本的增加和价格的提升,2011年国家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难度加大。
  2、关税下降可促使大豆、豆油进口增加如果我国大豆与豆油进口关税分别由3%和9%下降到1%和5%,美豆到港进厂成本将下降80元/吨左右,美国豆油到港成本将下降近390元/吨左右。进口大豆的压榨效益将回升到微利水平。但由于目前进口价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降税后国内加工商与贸易商的利润空间仍十分有限。进口需求的增加导致国际大豆价格继续上涨,即使降税,国内豆油价格也难以下降。
  3、大豆价格整体平稳,粕市转强尚需时日上周国产大豆价格整体平稳,部分油厂压价收购,农民惜售心理仍较强,市场购销清淡。3月4日,黑龙江集贤、友谊地区油厂大豆入厂价在元/吨,与上周五价格持平。如果不出现早霜及其他不利天气,黑龙江大豆产量将超过上年,大豆质量也将明显提高。进口大豆方面,国内各港口大豆分销报价在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50元/吨。国内豆粕市场震荡上涨,沿海地区报价在元/吨之间。节后饲料需求仍旧疲软,令现阶段库存压力明显。
  4、生猪价震荡走势,北稳南降在全国生猪出栏价持续上涨9周后,止涨呈震荡起伏。全国生猪均价在15.16元/公斤左右,猪粮比为7.23:1。总体表现为北稳南降,东北价格相对最低,猪源较少,价格仍震荡上升;广东等地由于出栏价一直上涨但终端消费猪肉市场价格稳定,消费市场疲软,价格略有下跌。产地湖南、福建等地猪源增多,生猪出栏价出现小幅下滑。估计本周中部地区生猪出栏价会震荡下跌。
  5、建议:
  上周农业股大幅下跌,在涨幅超2%的背景,农业指数下跌0.46%。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机构重仓畜禽加工、种子、水产等子行业跌幅居前。我们认为:市场的通胀预期降温直接导致了农业股的普遍回落。2月CPI预计环比回落,价格的涨价减弱都不利于农业股的表现。我们维持农业股的整体行情机会仍然有限的判断,将“买入”评级至“增持”,但建议关注前期超跌的畜禽养殖类公司。
32楼: 发表于:[ 14:22:18]
[] [] [] []
咱们没跌啊?!
33楼: 发表于:[ 09:09:17]
[] [] [] []
引用少年梦姑娘的大作:
咱们没跌啊?!
多的下跌了15%
少的下跌了10%
34楼: 发表于:[ 11:37:40]
[] [] [] []
距离 2月10日发贴看空大宗1个月了
除了石油因为特殊原因失败以外
准确率超过80%
比当时预计的70% 高10%
35楼: 发表于:[ 11:50:22]
[] [] [] []
36楼: 发表于:[ 12:05:14]
[] [] [] []
原贴被删了
37楼: 发表于:[ 18:36:37]
[] [] [] []
38楼: 发表于:[ 08:11:53]
[] [] [] []
铜价在告诉我们什么?
在过去一个月里,世界上两种主要工业之间失去了正相关性。对此人们不应感到震惊。油价因供应担忧飙升了15%,而伦敦铜价从10190美元/吨的创纪录高点下跌了9%,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担忧油价上涨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但中国(而不只是中东地区)的动态正在影响铜价。
作为全球遥遥领先的最大铜消费国,中国对铜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几十年前所称的“工业化世界”。2008年,中国对铜的需求超过了北美和西欧的总和。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师预计,到2013年,中国对铜的消费将增长一倍,吸纳全部供应的三分之一。
鉴于中国对大量采用铜的基础设施的预测需求,上述预测似乎与经济增长预期相符。即便如此,铜市可能在预期一个过度平滑且向上倾斜的中期轨迹。上月,由于春节的影响,中国对所有工业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幅下降,但铜的下降似乎尤其剧烈。发货量出现自200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铜价是目前价格的三分之一。
几个月来,中国库存的增速似乎快于基础需求,中国与全球价格之间的折扣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分析师指出,在中国的保税铜库存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作贷款担保,他们认为,这人为刺激了进口的飙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可能让铜需求对中国政府放缓信贷增长的努力格外敏感。
铜价的预测能力,使铜被称为“唯一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金属”。在今年铜价飙升之际,或许“铜博士”在反映预期增长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发出有关投机性泡沫的警告。如果真是这样,铜价似乎会进一步下跌。
39楼: 发表于:[ 08:36:07]
[] [] [] []
因为中国人抛了部分美元,扫了部分商品,铜,胶,小麦
如果中国没有后续买单跟进,还要涨,
如果中国有后续买单跟进,还要下跌。
40楼: 发表于:[ 08:38:21]
[] [] [] []
越买越套,越不买越涨。
41楼: 发表于:[ 12:06:01]
[] [] [] []
周五早盘,国内期市走势依然分化,有一定的止跌企稳迹象,小幅反弹,能源化工品整体走弱,早盘普遍出现小幅回调,受纽约原糖影响,郑糖今日大幅低开后持续低迷,早盘跌幅达2.66%。
郑糖合约1109向下跌破60日均线和7100支撑,中期调整继续,后市将继续向下寻找新的支撑点,今日继续关注一线的支持力度,以及7150和60日均线的阻力。
  2月份数据预计回落,3月是传统的食糖消费淡季,食糖消费回落,气温回升有利甘蔗生长,随着产糖的不断增加,供应增多,国储糖再次出库,缓解了供需压力,糖价面临回落压力;但国储糖竞拍成交均价再创新高,说明整个榨季供应仍然偏紧,支撑糖价,且全球通胀压力显现,也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下方糖价将寻找新的强支撑,操作上,郑糖进入中期调整,空单继续持有,设好止损,切忌追涨杀跌。
  分析师翟乃刚认为,美国部最新月报再度调低全球期末库存以及上调消费预估,基本面上彰显全球供应仍偏紧;不过由于过高的棉价,国内市场在进口棉的采购上有所减弱,美棉出口签约量明显低于前期。单从国内市场看,导致短期棉价调整的主要因素还是市场对政策的担忧上,但考虑到棉花供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所以国内棉花价格大幅向下调整的空间有限,产业链消费能否有效跟进,将决定棉价走势方向;近期看期棉市场高位宽幅震荡仍是主基调。
  虽然近期已有部分贸易商在近月合约上买橡胶交割,但目前国内外各橡胶市场似乎还没有明显的企稳迹象。沪胶1105合约受到近月买盘支撑,预计元支撑区间短期内还较难破位,但从趋势性角度来讲,目前回落趋势可能逐渐形成,后期可考虑将策略主线转变为冲高放空。
  原油价格上涨引起国际市场对经济再度衰退的恐慌,不过却加大了对石化产品的成本支撑。因而,在成本支撑与消费预期相背离的状态下,连塑近期僵持的局面很难形成趋势性发展。建议近期维持短线策略,如无把握建议观望。
42楼: 发表于:[ 12:18:15]
[] [] [] []
k线牛比呀,为何不做呀,五万块就能开户的。
43楼: 发表于:[ 12:39:34]
[] [] [] []
引用粉墨登场莱特湾的大作:
k线牛比呀,为何不做呀,五万块就能开户的。
没有300万,不去玩
我知道我自己的性格
44楼: 发表于:[ 13:11:13]
[] [] [] []
45楼: 发表于:[ 20:45:05]
[] [] [] []
资源价格太高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46楼: 发表于:[ 21:50:08]
[] [] [] []
你起什么哄
你又不是什么
47楼: 发表于:[ 08:14:35]
[] [] [] []
对上升的恐慌贡献预期可以降低了
48楼: 发表于:[ 11:46:18]
[] [] [] []
一周价格综述
贵金属价格经过前期的上涨,上周进入了高位盘整阶段。其中,LME价格下跌0.94%;LME价格上涨0.87%。上周美元上涨0.43%到76.71。基本金属全面大幅下跌:跌幅最大的是镍,周跌幅9.9%;其次是铅、锌、锡、铜分别下跌7.72%、7.56%、7.45%、7.12%;跌幅最小的是铝,下跌2.12%。
  小金属方面,稀土价格继续领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镨钕氧化物,周涨幅达26.67%;氧化镧、铈、镨、钕分别上涨5.88%,20.21%,17.01%,19.69%;氧化铕、镝、钇、铽分别上涨13.43%、10.87%、11.59%、8.33%。锑、锗、铟、钨四种小金属延续了长期以来的涨幅,周涨幅分别为3.02%、4.64%、5.56%和2.38%。另外,本周值得关注的是,锆、钛、钴等三种小金属也打破了前期的平静,本周涨幅分别为2.86%、2.52%、1.23%。
  本周策略
上周沪深300微跌0.7%,有色行业下跌0.2%,其中,金属新材料板块涨幅最大,为3%;铝、铜板块分别上涨0.9%和0.8%;小金属、铅锌、黄金分别下跌1%、0.6%和0.5%。
  稀土价格春节以来的持续上涨,对上游矿产企业一季度业绩有较大提升作用,建议重点关注包钢稀土(600111)和厦门钨业(600549)。
  另外,适当关注上周金属价格开始反弹的钴,对应的上市公司为格林美(002340)。
  一周行业动态
铅获通过国家战略新布局显现摩根大通:2011年全球铜供应缺口或达60万吨马来西亚建世界最大稀土冶炼厂中科院院士建议云南留下铟资源减少对外出口
49楼: 发表于:[ 11:55:06]
[] [] [] []
记得楼主当初力挺朝鲜发展核武器。
不知道当年朝鲜在距离我国边境70公里试验核爆有何想法?您自称核专家。
50楼: 发表于:[ 11:56:11]
[] [] [] []
引用根红苗壮啊的大作:
记得楼主当初力挺朝鲜发展核武器。
不知道当年朝鲜在距离我国边境70公里试验核爆有何想法?您自称核专家。
你贴错了位置
未登录用户请在此登录:
插入股票行情图
插入基金行情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比和环比的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