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涉及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 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
&&&&第一章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关键名词1、商业成本: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入环节交纳的税金,以及商品流通从事商品购进、调拨、储存、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2、财务成本:是指财务会计中,根据企业一般成本管理要求,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规定,通过正常的成本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企业成本,它可以是产品成本,也可以是劳务成本等等。3、管理成本:是对各种手于特殊成本管理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各类较新颖成本概念的总称。人们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划分为依据,而将成本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4、要素成本:企业是用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来进行生产的。使用这些要素,企业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就叫作要素成本。5、成本项目: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还应进一步划分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成本项目。6、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具有直接关系的成本。7、间接成本: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8、可控成本:指可以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是一种责任成本,通常也是一种可追溯成本。9、不可控成本:指不能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10、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11、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12、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1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数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非正比例的变动。14、相关成本: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影响或在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成本。15、无关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虽未发生但对未来经营没有影响的成本.也就是在决策分析时,可予舍弃,无须加以考虑的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递延成本与共同成本等都属于这一类,在各个备选方案中,项目相同、金额相等的未来成本,也可视同无关成本!思考题:1、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何区别?答: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2、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什么?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3、财务成本与管理成本有何区别?答: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4、成本有哪些主要作用?答:一是作为价值补偿的尺度;作为指定产品价格的基础;三是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四是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参考数据。&&&&&&&& 5、成本有哪些分类方法?答:一是按成本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二是按成本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三是按成本与特定产品的关系进行分类;四是按成本的可控性进行分类;五是按成本习性进行分类;六是按成本与决策的相关性进行分类;七是成本的其他分类。第二章成本会计及其制度的演进关键名词1、成本会计:是指日常化、制度化地将成本计算技术与会计核算方法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从学科性质上说,成本会计又是财务会计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2、实际成本会计制度:是指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3、标准成本会计制度:是指预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在标准成本基础上再计算出实际成本,并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和进行差异分析与报告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4、全部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将所有的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全部都计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5、变动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将所有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列为期间费用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6、作业成本会计制度:是指以作业(或活动)作为基础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通常又简称为ABC制度。思考题:1、成本计算与成本会计有何不同?答:成本会计是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成本计算与财务会计及其账表体系的成功结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早期的成本会计先是发展成为近代成本会计,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成本会计,其职能从单一的成本核算向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多方面扩展;随着现代成本会计理论的日益成熟、学科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内容的日益丰富,它又逐渐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相对地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会计学科,并为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3、如何做好企业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答:1.建立成本会计机构2.配备成本会计人员3.制定和推行成本会计制度4、简述成本会计的演变。答:成本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从传统的实际成本会计制度出发,陆续发展了变动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成本汇集制度等。此外,还以专项成本研究作业制度化的成本会计制度的补充。第三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概述关键名词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责关系是否已经实际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2、收益性支出:是指仅仅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收益的取得有关的支出,即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的收益。3、资本性支出:是指不仅仅为取得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的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 该项支出的发生还有助于以后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后)收益的取得。4、生产经营生产费用:是指因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用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因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5、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包括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等。6、费用要素:是指将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所取得的类别。7、成本项目:是指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所取得的类别8、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9、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各生产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时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思考题:1、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可靠性原则2.分期核算原则3.及时性原则4.合法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7.权责发生制原则8.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9.重要性原则10.效益性原则2、为了保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成本核算应满足哪些要求?答: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方法和价值转移方法;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3、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哪些?答:一、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二、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三、建立和健全的原始记录工作;四、制定和修订厂内计划价格。4、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各包括哪些内容?两者有何关系?答:费用要素的内容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折旧费、资产减值损失、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成本项目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的关系: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是成本会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看,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都是对企业某一特定的费用所作的分类,有些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的名称也非常类似。如材料、工资等,它们都反映了企业的耗费。另外,就核算程序而言,成本项目的金额总是由费用要素转化而来的,费用要素中的生产费用要素形态都将转化并归属到不同的成本项目之中。当然,这里的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间的对应关系,既可能是一对一,也可能是一对几的关系。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分类的标准不同2、被分类的费用不同3、费用所属的时期不同。5、进行成本核算应设置哪些帐户?答: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相应的成本核算账户,最具典型意义的成本核算账户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第四章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关键名词1、先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上一批材料发完后在发下一批,这样顺着次序按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2、后进先出法:是指假定后入库的材料先发出,最近入库的这一批材料发完后再发前一批,这样依次向前推,并按各批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材料的月初结存量和本月收入量为权数,计算出本月材料&&&&&&&& 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购入一批材料后就重新计算一个与之对应的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作为下批发出材料成本计算依据的一种方法。5、个别计价法:是指以材料实际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发出材料成本计价依据的一种方法。6、一次摊销法:是指在新的包装物第一次出租、出借时以及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就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成本、费用的方法。7、分次摊销法:是指根据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将其价值分月摊入成本、费用的方法。8、五五摊销法:是指包装物在第一次发出时或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在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一半的方法。9、净值摊销法:是指根据包装物的摊余价值,即包装物的原值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后的余额,乘以规定的摊销率来计算出租、出借包装物每月摊销额的方法,10、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损耗而减少的那一部分价值。11、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的一种折旧方法。12、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各期固定资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1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思考题:1、材料费用核算的原始凭证有哪几种?各有何作用?答:材料费用核算的原始凭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等。作用:领料单:领发那些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和临时需用的材料,通常使用这种凭证。限额领料单:在规定的领料限额之内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料凭证。领料登记表:领料登记表也是月份内多次使用的累计领发料凭证。2、在按实际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时,发出材料的金额可采用哪些方法确定?各有何优缺点?答: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2、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优缺点: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由于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仅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等。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不易被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下,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货成本3、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时,发出材料的金额应如何确定?答:按照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与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相加,得到的仍然是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4、对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进行分配时,其分配标准应怎样选择?答:一是分配标准必须与被分配的费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保证费用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分配标准要比较容易取得,以保证费用分配的实用性与可行性。5、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方法:1、一次转销法2、分次摊销法3、五五摊销法4、净值摊销法特点:一次摊销法核算简便,但由于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一般不止一个月,因而这种方法未能很好地遵循受益原则,使各月成本、费用负担不合理。分次摊销法较好地体现了&&&&&&&& 受益原则,使得各月负担的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比较合理,但核算工作量较大。五五摊销法核算工作量有所增加,但同时也提高了费用负担的合理性。净值摊销法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的价值,可以使各月的成本、费用负担比较合理,但核算工作量较大。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各有什么特点?答:年限平均法简便易行,但它忽视了固定资产在各期的实际使用情况,当固定资产在各期的实际使用情况较为均衡时,适宜采用此法;工作量法重视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将折旧额的确定与固定资产实际发挥的效能紧紧联系在一起,较好地体现了收益原则;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属于快速折旧法。第五章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关键名词1、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2、辅助生产费用:是指辅助生产车间在一定时期内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3、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而不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劳务费用分配的方法。4、交互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先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交互分配,以求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然后再将实际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的方法。5、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按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在全部的各受益对象之间同时进行分配,然后再对辅助生产费用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进行处理的方法。6、代数分配法:是指首先根据多元一次方程组求得辅助生产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按照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在全部的各受益对象之间同时进行分配的方法。7、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按辅助生产车间的受益顺序依次进行,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方法。思考题:1、辅助生产费用有哪些归集程序?其主要区别是什么?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将其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因而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原则是什么?答: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两条基本原则。3、辅助生产费用有哪几种分配方法?各种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条件什么?答:一、直接分配法;二、交互分配法;三、对外分配法;四、代数分配法;五、顺序分配法。&&&&&&&& 第六章制造费用核算关键名词1、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2、基本生产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3、辅助生产制造费用:是指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辅助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思考题:1、制造费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机物料消耗、职工薪酬、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季节性停工损失。2、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共有性;2、比例性;3、易取性和可计量性;4、相对稳定性。3、制造费用的常用分配方法一般有哪几种?其适应条件是什么?答:1、生产工时比例法;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3、机器工时比例法;4、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比例法;5、直接成本比例法;6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7、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第七章工业企业生产损失核算关键名词1、生产损失: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原因而发生并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损失。2、废品:是指因生产原因而造成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3、可修复废品:是指修复后仍可达到合格产品要求的废品。可修复废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在技术上和工艺上可以修复;其二,进行修复在经济上合算的。4、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和工艺上已不可修复,或者虽然能修复,但进行修复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5、废品损失:是指由于产生废品而发生的一种生产损失。废品损失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修复费用。废品的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偿的款项,应从废品损失中扣除。6、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生产车间在计划外停工(如由于电力中断、原材料供应不足、机器设备出现故障、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停工期间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耗用的燃料和动力,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思考题:1、生产损失包括哪些内容?答: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原因而发生的各种损失。2、废品损失包括哪些内容?答:因产生废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3、如何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答:首先应计算出不可修复废品截止报废时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扣除残值和赔款,算出废品净损失,然后对废品净损失进行财务处理。4、停工损失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计划内停工和计划外停工。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键名词1、完工产品:是指生产工序已完成的产品。其中,狭义的完工产品是指产成品;广义的完工产品除产成品外,还包括自制半成品。2、在产品:是指未完工产品。其中,狭义的在产品是指正在生产车间进行加工制造的在制品;广义的在产品不仅包括狭义的在产品,而且还包括本车间已经完工的自制半成品。3、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指不论月末是否有在产品,均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4、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是指年度内各月月末的在产品成本均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5、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是指月末在产品只负担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负担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方法。6、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是指即使在产品还尚未完工,也将其视为完工产品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7、约当产量法: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完工程度、投料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8、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根据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9、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是指月末在产品成本根据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确定,从生产费用总额中减去月末在产品成本,全部作为完工产品成本的费用分配方法。10、定额比例法:是指以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定额作为分配标准,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思考题:1、如何确定月末在产品数量?答: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在产品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日常核算工作;二是对在产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盘点,确定数量并查明盘亏的原因和责任。2、企业如何选择生产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答: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3、在产品成本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4、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5、约当产量比例法;6、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7、定额比例法。3、如何计算约当产量?答:约当产量是指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折算为相当完工产品的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月末在成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注意按产品的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与定额比例法有什么区别?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时,在产品不负担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每月成本费用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当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定的不是十分准确,或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时,为提高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应该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为定额比例法。第九章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关键名词1、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以及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2、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即生产费用的实物承担者。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成本计算的首要环节。3、成本计算期:是指计算产品成本时,对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所规定的起讫日期,也就是每次计算产品成本的期间。思考题:1、生产按工艺过程和按组织方式分类各包括哪些内容?答:工艺过程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按组织方式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2、生产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生产特点决定成本计算对象;2、生产特点决定成本计算期;3、生产费用在无法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答:1、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2、成本明细账的设置;3、成本项目的确定;4、成本计算期的确定;5、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6、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4、成本计算方法是如何分类的?答:1、品种法;2、分批法;3、分步法。第十章期间费用的核算关键名词1、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而能够确定其发生的期间,必须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2、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3、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4、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所进行的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思考题:1、期间费用有哪些特点?答:1、期间费用的发生与本期成本没有直接;2、由于期间费用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收益,所以在发生时立即确认;3、期间费用是本期发生的,但不一定是在本期支付;4、期间费用不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而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2、销售费用包括哪些内容?答:1、广告宣传费;2、企业为促销产品;3、专设销售机构费用。3、管理费用包括哪些内容?答:1、公司经费;2、公会经费;3、职工教育经费;4、劳动保险费;5、待业保险费;6、董事会费;7、咨询费;8、审计费;9、诉讼费;10、排污费;11、绿化费;12、税金;13、土地使用费;14、土地损失补偿费;15、技术转让费;16、技术开发费;17、无形资产摊销;18、业务招待费;19、存货盘亏。4、财务费用包括哪些内容?答:企业生产经营期间所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因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第十一章企业成本报表&&&&&&&& 关键名词1、企业成本报表:是指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成本水平,分析和考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及结果的会计报表。2、商品产品成本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3、可比产品:是指企业过去正式生产过并拥有完备的成本资料的产品。4、不可比产品:是指企业过去没有生产过,或过去仅是试制而并未正式生产过的产品。由于它们缺乏可比的成本资料,所以称为不可比产品。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是指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情况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成本报表。6、制造费用明细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7、销售费用明细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销售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8、管理费用明细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管理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9、财务费用明细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财务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10、质量成本表:是指按质量成本项目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发生的质量成本及其与质量成本预算差异情况的报表。思考题:1、成本报表能起什么作用?答:1、企业领导通过分析和利用成本报表,可以了解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考核各部门完成成本计划的进度和结果;2、企业内部各管理职能部门通过分析和利用成本报表,可以了解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成本结构的变化趋势的等有关资料;3、企业职工通过分析和利用成本报表,可以了解他们为完成成本计划、增产节约作出了多少贡献,以利于他们总结经验。2、编制成本报表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答:1、真实性;2、正确性;3、完整性;4、及时性。3、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有哪些作用?答:反映企业也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4、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目的是什么?答:利用该表所反映的资料考核全部商品产品和主要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和各种可比产品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5、编制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目的是什么?应如何填列?答: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本年计划数应根据各项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数填列,上年同期实际数应根据上年同期本表的本年累计实际数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应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中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数填列。6、销售费用明细表应如何填列?答:本年计划数应根据本年销售费用计划数填列,上年同期实际数应根据上年同期本表的实际数填列,本月实际数根据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账的本月合计数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应根据销售费用明细账的本月末累计数填列。7、管理费用明细表应如何填列?答:本年计划数应根据管理费用计划数填列,上年同期实际数应根据上年同期本表的本月实际数填列,本月实际数应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的本月合计数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的本月末累计数填列。&&&&&&&&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