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都是银监会点名信托直管吗?

A2版:市场新闻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银监会加强信托公司管理文件今日下发
日&&&&&&来源:&&&&&&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于勇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于勇     银监会非银部人士透露,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文件(下称“文件”),已经主席批准下发,各银行和信托公司今日将会拿到具体的通知。文件将重点提升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的证券投资业务、受让资产业务、发放信托贷款业务的自主管理能力。  他是在华融信托举办的银信合作暨理财市场展望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表示,对于银行与信托的合作与发展,银监会一直是支持的。但是目前,银信合作中面临问题,大量的业务是受让信贷资产,发放信托贷款,银信合作中很大的一块业务都是信托公司仅充当所谓的“通道”或者“平台”,信托公司仅拿万分之六到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  而对于如何拓展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该人士称,监管层主要是引导和规范。规范层面,文件内称,包括银信合作证券投资、银信合作受让资产、银信合作发放信托贷款在内的三项业务,都将把提升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体现出来。  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该文件对信托公司开展银信合作业务等提出了具体限制和规定,其中重点指出,银行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然后将募集的理财资金用于购买自身的信贷资产这一做法将被叫停。而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邢成表示,叫停的可能性没有,但是非常有必要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  引导方面,银监会人士表示,近日刚修改完“信托公司评级办法”,以前对信托公司评级引导较强的因素,比如规模价值等将被剔除,业务上区分了自主管理类和被动管理。受此影响,明年信托公司评级与前两年的结构将发生变化。第二,信托公司将实行净资本管理办法。不严格地解释,即用信托公司的资本金来控制整个信托资产管理规模。  而业界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光大银行同业机构部武兴峰认为,信贷资产转让是银行发展的必然需求,信贷资产本身也有结构调整的需求。与此相关的信托产品的流行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现在二级市场没有发展,只能通过同业合作来实现资产转让的效果,调整资产结构,这是银行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措施,这个业务存在有其合理性。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马续田表示,目前银信合作面临规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建议,银信合作要合规经营,信托公司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到尽职调查,并建议银信合作纳入监控与监管统计,纳入信托法和商业银行法。  对于未来的银信合作,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游勤认为,今年由于息差降低,存贷款的业务利润受到压缩,因此银行做理财产品的积极性高。今年针对央企、流通股股权质押、地产以及政府融资的信托产品效果不错,成为今年利润上升的动力。但是明年形势比较严峻,监管将从严,再加上明年息差回升,银行压力下降,不太愿意做太多的非标准化产品。  游勤预计,未来1-3年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以及PE类信托的发展规模有限,市场将主要围绕商业平台融资。而建设银行机构业务部张锌则认指出,REITs仍是信托公司主要的业务来源。银监会大规模调研信托公司 或允许异地直销-银监会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异地经营 直销 业务团队 调研 银监局 第一财经日报 知情人士 监管层-东方财经-东方网
银监会大规模调研信托公司 或允许异地直销
日 08:2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选稿:闵明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独家获悉,今年3月上旬,银监会曾对信托公司异地展业和业务团队管理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调研对象不仅涉及银监会直管的信托公司,也包括各地银监局辖内的信托公司。
  “本次调研搜集的数据已于近日上报给了银监会非银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近几年来,信托公司在异地开展的业务蓬勃发展。这次调研完之后,监管层很有可能出台新规,允许信托公司开设异地销售分公司。
  事实上,该知情人士口中的异地销售分公司即所谓的异地营销中心。
  一直以来,信托公司异地开设分支机构受政策限制,因此主要按照地域展开布局,这也造成了信托公司渠道能力普遍薄弱。如果此次异地直销渠道得以打通,不但能增加信托客户忠诚度,也将改善信托公司仰人鼻息的现状。
  多路调研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银监会此次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信托公司异地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积累数据。
  银监会此次对信托公司的调研分为三部分:其一,摸清信托公司异地展业及业务团队管理的基本数据;其二,要求信托公司对异地展业情况及异地业务团队管理模式(包括人员招聘、人员管理、业绩考核、激励约束、与信托公司本部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其三,要求信托公司就异地设立团队或机构对信托展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调查表,对于信托公司异地展业情况,监管部门希望获得四方面的数据:异地业务团队设立地点、团队组织形式、人员情况以及异地团队的展业经营情况。
  “银监会直管的信托公司直接将数据报给银监会;各地的信托公司则通过各银监局信托监管处上报数据。”上述知情人士说。
  银监会在当前时点上启动调研,也算事出有因。自从2010年以来,中国信托行业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托资产从2009年末的2万亿元急升到2011年9月底的4.1万亿元,不足两年时间,规模翻了一番。
  瑞银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信托资产规模和收益率快速上升的背景是:通货膨胀引发偏谨慎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供给和资金需求间存在缺口;此外,负的实际存款利率引导资产从存款转移到风险和回报中等的信托投资。
  除了宏观环境大背景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此前局限于一地经营的信托公司,最近几年开设异地办事处或财富管理中心的步伐加快,异地业务一派繁荣,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倍增了信托行业的规模。
  “目前信托公司普遍在全国展业,通过设立异地业务团队开展信托业务。”上述知情人士称,但根据2007年颁布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信托公司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分支机构。
  换句话说,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信托公司异地经营缺乏机构上的支持。为了异地拓展业务,信托公司的做法是,在异地设立办事处或业务分部,但这些机构并不是法人机构,也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分支机构。
  异地营销中心将落地?
  此次调研中,银监会总结了四种信托公司异地业务团队的组织形式,分别是:作为公司内部部门管理;当地聘用人员,公司体系外管理;利用集团资源全国展业以及聘用外部独立机构。
  “实际上,这些做法是一个空白地带,监管层并没有明文禁止。”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对本报表示,银监会调研之后,很可能给信托公司在异地开设销售分公司开个口子;对于信托公司在异地的机构而言,也算是一次洗白的机会。
  “与其堵,不如疏。单北京少说就有四五十家异地信托机构。”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邢成看来,放开异地营销,鼓励信托公司培养自己的忠诚客户群,这些均可视作监管部门在为信托公司下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监管层之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位信托业研究人士对本报表示,异地展业客观需要团队和机构,去年银监会就已在一个征求意见稿中允许了信托公司设立异地营销中心。
  2011年10月,银监会曾下发《关于规范信托产品营销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核心指向之一便是鼓励信托开展异地营销,允许信托公司设立异地营销中心。但是时至今日,这一征求意见稿迟迟没有落地。
  “之前的那个征求意见稿已经是在吹风了。”上述信托公司人士称,这次调研之后,预计具体办法将有望出炉。其实作为信托公司,也是经过正常的工商注册,与其他公司没有大的区别,在开展异地业务时,应享受同样的待遇。
  根据上述征求意见稿,除了允许设立异地营销中心外,还大大简化了产品报备程序:信托公司异地推介信托计划,由之前的需要同时向属地银监局和异地银监局报备同意,简化为只需向属地局报备,再由属地局转告异地局。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股票/基金&
中国银监会主席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15号&邮编:100140&电话:010-&传真:010-&邮箱:
微博大家谈
NO1.颁布单位法规标题发布日期信托产品与资管产品有什么区别吗?信托产品跟资管产品哪个更好些呢?
连云港市用户
分类:信托
纪元优秀理财师
与信托产品相比,资管产品的区别主要是:
(1)本质相同,只是通道不同,即发行主体不同:一个是信托公司,一个是资产管理公司,系公募基金公司的子公司,目前全国有32家有这样的资格发行(截止7月5日);
(2)监管不同:信托是银监会监管,资管计划是证监会监管;
(3)报备次数不同:信托报备银监会1次,募集满即可成立;资管计划要报备2次,募集开始时报备1次,募集满后验资报备1次,验资2天后成立;
(4)小额数量不同:信托300万以下小额50个,资管计划小额可以有200个。
两者都有各自的好处,主要还是看产品,不知道您有没有具体的项目可以让我帮您分析一下。
信托是受银监会监管的,而且直到现在,一直都是兑付的状态。资管应该是近几年比较新兴的一种投资理财产品,受证监会监管。两者相比,其实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好的资管产品有时会比信托更优质,而好的信托产品有时也会比资管产品更优质。所以,关键不在于您选择信托或者资管产品,而是在于,您是否选择了一个优质的产品。
一个优质的项目,从融资方的实力,到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设置,都是可以看出来的。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产品都会有风险,但是好的产品,是可以做到控制风险的。一方面体现出信托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的操控水平,另一方面,强大的融资方实力背景也是最不可忽视的安全保障。您可以试想一下,一家总资产上百亿的公司向您融资,和一家总资产不过百万的公司向您融资,您更愿意借钱给谁呢?肯定是前者。
(共3个回答)
(共1个回答)
(共2个回答)
(共2个回答)
(共2个回答)
(共1个回答)
第一信托网问答中心
严格审核金融从业资格证书
五分钟快速响应100%回答
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电话骚扰
热门理财师
理财师回答数采纳率
绑定手机号
收到答案时,我们将发送免费短信通知您
手机号码:
* 第一信托网会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电话骚扰
* 请勿随意泄露手机号,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