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耐克假货在中国假货盛行的原因。


首案的庭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背景之下,如何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为省会郑州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成为郑州司法机关思考的问题。

  昨日,在我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级管辖后,郑州市中级法院首次开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因卖假冒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运动鞋,郑州一商户被判处1年6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

  “卖假货也会被判刑!”案件判决后,不少旁听者表示触动很大。去年,作为全国试点,郑州市检察院成立了专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的公诉三处,并牵头会同郑州市公安局、郑州市中级法院会签了《郑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级管辖的若干规定》。检察官认为,提级管辖对此类案件在执法、司法层面有很大的帮助,该规定试行以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保护好知识产权,目前仍有不小的现实困难。

  旁听者触动很大:“卖假货也会被判刑!那些卖假货的商贩知道了,一定会收敛很多。”

  2011年,郑州市检察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受理数量较往年大幅上升,共96件202人,同比增加了1.46倍

  ●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法定量刑不高,当事人有屡查屡犯的现象

  ●侵犯知识产权往往跨区域犯罪,司法机关须加强协作才能从根源上打击

  ●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薄弱

  2月16日上午,郑州市中级法院第十八审判庭正在审理一起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吸引了20多家新闻媒体和近百名旁听者。

  来自商水县的袁岗锋有好几个化名,曾于2009年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满释放后,袁岗锋认为北京管得太紧,遂转战郑州,在航海路路华大厦负一楼开了家鞋店。2010年4月,他开始从福建省进货,“都是外贸货(高仿货、假货)”。

  为了提高利润,袁岗锋进的鞋子全是仿名牌的假货,最多的是耐克的,还有彪马、阿迪达斯等。这些假货从外观上一般人根本无法识别。

  据袁岗锋供述,他每双鞋的进货价格在20元左右,价格最高的也不到40元,他转手卖价却在200元至400元。但由于真的耐克等正品鞋价格大多在400元至800元之间,袁岗锋的鞋就显得便宜了,所以生意不错。袁岗锋供述:“有的时候还往外批发,价格65元至110元不等。”

  自开店至案发,袁岗锋一共进了4次假鞋,有3000多双,卖出去的总价值8万多元。“由于销售的是假冒名牌运动鞋,所以没有营业执照。”

  6月15日,民警根据举报线索,将正在销售假鞋的袁岗锋抓获,现场查获假冒名牌运动鞋1622双,价值12万余元。

  法庭上,袁岗锋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根据袁锋的售假行为,法院当庭宣判: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去年,作为全国试点,郑州市检察院成立了专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的公诉三处,处长乔亦丹说,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案除了销售既遂的商品外,还有12万元尚未销售出去的假冒商品,这是一个重要的酌定从重情节。”乔亦丹说,袁岗锋在2009年曾以同样的罪名在北京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构成累犯,属法定从重情节。在立法层面,去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原有刑法条文中50%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倍比限制。司法层面也有规定,对经济犯罪的打击,重要的是剥夺其经济上再犯的能力。因此,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相应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

  “卖假货也会被判刑!”案件判决后,不少旁听者表示触动很大,没想到卖假货也会被判得这么厉害,“估计那些卖假货的商贩知道了,一定会收敛很多。”

  涉案物品就在我们身边

  记者从郑州市中级法院民三庭了解到,在郑州范围的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案件,每年都呈大幅上升趋势。究其原因,该庭的一名法官介绍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侵权行为增多;再者,人们维权意识也越来越高。

  “这类案件,从民事转变成刑事主要是犯罪数额不同。一旦这些民事侵权行为侵权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就会转变成刑事犯罪。但一些案件当事人并不清楚其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即使遭遇了民事官司败诉,之后可能还有再次侵权行为的发生。”这名法官介绍。

  在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方面,乔亦丹介绍,去年年底,该处曾针对2011年该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进行调研,发现受理数量较往年大幅上升,共96件202人,同比增加了1.46倍,且犯罪种类集中。“在起诉的87件183人中,所受理的案件共涉及假冒注册商标罪(37.9%),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35%),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20%)和侵犯著作权罪(6.3%)4种罪名,种类较为集中。”

  令人关注的是,在以上案件中,涉案物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直接关系民生民利,很多假货直接危及到群众的人身健康。最多的是食品类,包括食用油、食用盐、方便面、调味品等;也有香烟、白酒、药品、洗化用品、卫生用品,此外还有假冒的名牌服饰、手机、电脑耗材以及汽车轴承、润滑油等。侵犯著作权案件涉案物品多是盗版图书和光盘。

  据介绍,在提起公诉的87件183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已判决的有51件108人,最高刑是有期徒刑4年,有6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占62%,所有案件均对被告人判处了罚金,最高额达25万元,最低额是5000元,其中有5件12人被单独判处罚金,最高额5万元,最低额1万元。

  被告人多判缓刑、办案难度大是检察官忧虑的问题。乔亦丹介绍,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法定量刑不高,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当事人也有屡查屡犯的现象。知识产权案件往往证据繁多,案情复杂,专业性强,此类案件在办案前期特别是初次取证环节十分关键。前期证据一旦未能及时提取和固定,再行补查就更缺乏取证条件、难度更大。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中,侦查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衔接还不够通畅,取证程序不同,很多案件因此出现证据流失或证据反复的情况。知识产权案件目前还往往呈现跨区域犯罪的特点,司法机关若不加强协作,就不能从根源上打击此类犯罪。

  除此之外,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也是查办此类案件的难点。主办袁岗锋案的检察官李凌云说:“嫌疑人接受我们的讯问时竟然说,到处都是卖假货的,我被抓到,只是因为我太倒霉了。”

  “其实不少情况下,买方并不介意买到的是假货,有些买家为图便宜购买假货甚至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商标与质量往往互为表里,假冒注册商标的货品脱离了国家质量监管,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购买假货的行为在侵犯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同时,也间接侵害了群众自身的权益,同时更是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纵容。卖方以及买方对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是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中的一个难题。”郑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范俊说。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维护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提级管辖 刑法严惩

  去年,郑州市检察院牵头会同郑州市公安局、郑州市中级法院会签了《郑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级管辖的若干规定》,12月26日,该规定试行,全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进行提级管辖、集中审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11月11日,最高法就发函批复同意河南省高级法院和郑州市中级法院、洛阳市中级法院开展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工作。郑州市公、检、法3家单位就一直为探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机制进行着尝试和探索。

  范俊介绍说:“郑州市知识产权审判试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就在于刑事案件,这类案件并不仅仅是法院的提级或跨级管辖问题,主要涉及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和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由于知识产权案件证据繁多、案情复杂、专业性强,统一集中审理和提级管辖,能较好解决涉及与现行诉讼制度和习惯做法的协调问题,同时也对公、检、法3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做好这项工作,郑州市检察院于2011年5月成立公诉三处,专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着重培养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家型检察官。

  公检法联手“专业打假”

  《郑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级管辖的若干规定》中明确,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制品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等。数罪中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罪但不是主罪的刑事案件,不在此范围。

  郑州市辖区包括13个县(市、区)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由郑州市公安局向郑州市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由郑州市中级法院集中审判,各基层法院均不再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对于重大、疑难、在全省或更大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侦查机关要求,可以及时派员提前介入,参加案件讨论和勘验、检查等工作,引导侦查取证。公、检、法3部门定期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其间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如个案分歧、证明标准、法律适用等进行研讨,并适时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范俊说,规定的出台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发挥集中审理的专业优势;二是发挥集中审理的规模效应,从实体和程序上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和有效;三是有利于减少不同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障碍,缩短案件审理周期,提高审判效率;四是有利于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精通专业的知识产权司法队伍;五是有利于司法资源的重新整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

  对知识产权案件提级管辖这一规定,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红军认为意义重大,“这将有利于打破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同时,这将培养一支专业的刑事打假队伍,解决因基层法院认识不同容易产生的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促进降低刑事打击知识产权案件门槛儿,利用有效运用刑事手段,最大强度地打击、震慑侵权行为,同时,促进社会普遍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新浪美股北京时间19日讯 一提到假货,或许你就会想起手袋、手表和首饰之类。确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和劳力士都在全球仿冒者最喜爱的商标之列,但真正被仿冒最厉害的品牌,其实是。

  Quartz报道称,经合组织表示,这一题为《仿冒品和假货贸易:经济影响图解》的报告是他们迄今为止最严格和精确的一份,是基于2010年到2013年全球海关查扣商品的详细资料完成的。报告估计,山寨市场2013年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610亿美元,已经和毒品市场大致相仿,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

菲律宾马尼拉销毁来自中国的山寨货

  经合组织指出,美国是知识产权被侵犯最严重的国家,几乎每一个领域都遭到了山寨,而其中鞋类是最为厉害的。

  报告指出,那些“仿冒者似乎尤其看重的目标”包括劳力士、雷朋、路易威登和耐克——耐克此前就曾经被世界海关组织2014年的一份报告认定为全球被仿冒最严重的品牌。经合组织报告写道:“这一调查所得再次确认了之前世界海关组织的报告结果,他们认为耐克是2013年被仿冒最频繁的品牌。”

  在回应采访的邮件当中,经合组织表示他们并没有仔细调查耐克被如此广泛山寨的具体原因,但是仿冒者确实有很多理由去紧盯着一些特定产品,比如耐克运动鞋。“特定产品的吸引力只是诸多因素之一。”经合组织发言人解释说,“其他还包括仿冒的技术难度(高档汽车或许比耐克鞋更有吸引力,但仿冒的技术门槛实在太高),对潜在需求的评估(会有人愿意花钱买假劳斯莱斯吗),以及销售渠道的有效性(假耐克可以利用跳蚤市场和很多网店)等。”

  这些山寨货最终会流向两个市场。第一个市场上,消费者是不知情的,还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真货。可是,在第二个市场上,消费者知道自己是在花低价钱买假货。经合组织介绍说,仿冒耐克到底会流向哪个市场,要看具体国家而定。在北欧,“仿冒品往往会欺骗消费者”,而在南欧,假耐克却“正大光明”地居于“统治地位”。

  耐克发表声明称,他们“积极保护自己的品牌,与执法机构和全球海关合作,阻止仿冒品到达消费者一端”,他们还说,假货往往质量较差。

全球六成以上山寨货出自中国

  不必说,多数人都知道,中国是大多数山寨货的源头。是中国最大,甚至从某些指标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他们也因为自己的网站上存在假货而头疼不已。

  对于一些行业而言,这些山寨货已经成了一个重大威胁。经合组织报告指出,欧盟进口的商品当中,5%都是假货。另外一份报告则估计,欧洲的服装业因为假货每年损失10%的销售额。(子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耐克假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