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炒作比较火的内吸性农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农产品贸易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 焦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不仅涉 及农民的就业, 家庭收入等, 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 社会和谐稳定等宏观方面, 因此,研究农产品贸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贸 易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而中国作为农产品贸易大国,同 时也是农产品贸易争端较多的国家,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问题更是不断凸显出来。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目前尚存在一系列因素,严重 制约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如人民币的升值问题、 通货膨胀的出现,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限制农产品出口等内部和外部问题。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继 续扩大趋势。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入手,结合一 些数据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一些中国农产品出 口贸易如何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最后,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 进行总结。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 通货膨胀; 绿色贸易壁垒; 人民币升值; 提高竞争力1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de liberalization of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trade also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nati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busi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armers' interests, not only involves farmers employment, family income, etc, but also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macro, therefore, the agricultural trade problems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appear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as a big country, is also a trade dispute more 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problems is obvious and it ou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growth, but it is there are a series of factors, constrain the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rise in the yuan problems, inflation, the emerg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restrictions and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oblems.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deficit is continue to expand trend. This paper fr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fluence, combinied with some data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Chinese exported farm produce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som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ow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easures. Finally,2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and prospects. Keywords:
the apprecia I the Improve competitiveness目录1.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11.1 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1 1.2 2010 年的农产品出口………………………………………….4 1.2.1 2010 年农产品出口概况…………………………………..4 1.2.2 2010 年重点大类农产品出口情况………………………..6 1.2.3 2010 年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72.中国农产品出口问题………………………………………82.1 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8 2.2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9 2.3 绿色贸易壁垒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123. 解决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143.1 人民币升值时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14 3.2 通货膨胀时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16 3.3 绿色贸易壁垒条件下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17 3.4 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194.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回顾和展望…………………………….214.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别市场变动……………………………..213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4.2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变动……………………………..22 4.3 中国农产品出口前景展望……………………………………..24 参考文献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迅猛,贸易额有较大幅度提高,为国民经 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2 年,即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我国农产 品出口额在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进口额度也有所上升。2003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 额达 214.3 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18.1%, 2004 年, 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达 233.9 亿美元 2005 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比 上年增长 8.57% 。2006 年,农产品出口额稳中有升,继续保持了 2005 年的增 长态势。 2007 年农产品贸易总额达 781 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比重 约为 4%, 居世界第五位。 2008 年农产品贸易总额达 991.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7%。 2009 年中国出口总额 12016 亿美元,首次超过德国,夺取了“出口全球第一” 的宝座。但是这也会给中国出口带来更严重的贸易壁垒,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 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存在甚至愈加严重,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墨 西哥等也向中国发难。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形势相当严峻。美国方面,奥巴马政府 提出的美国经济恢复政策是要改变过度消费模式,减少市场需求总量;而欧盟国 家正在经历内部赤字和就业压力,经济复苏前景不够明朗。国际市场的需求下降 势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1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1.1 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在市场开放的过程中, 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总额由 2002 年的 180.2 亿美元发展到 2010 年的 488.8 亿美元,增长 1.7 倍。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贸易国。 1 出口规模稳中有升,贸易排名位居世界第五
年, 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速达 11.7%。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 统计,2008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我国为水产品出口第一 大国,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 12%。我大蒜、花生、烤鳗、苹果汁、香菇、 蜂蜜、肠衣等农产品的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茅。4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5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 表 1-1:2002 年-2010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度 04 07 10进出口额 304.3 401.3 510.6 558.3 630.1 775.9 985.5 913.8 1207.9出口额 180.2 212.4 230.9 271.8 310.3 366.2 402.2 392.1 488.8进出额 124.1 188.9 279.7 286.5 319.8 409.7 583.3 521.7 719.12 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但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2005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中,年出口金额 1000 万美元以上有 523 家, 到 2010 年达到了 1102 家,增长了 1.1 倍。但与美国、巴西等农业强国相比,我 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年出口额 10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仍占我 出口企业总数的 70%以上。出口农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品牌少,质量有待进一 步提高。 3 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苛刻,严重制约农产品出口 农产品是各国实行贸易保护最严重的领域, 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约束水平高 达 62%, 非关税壁垒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 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每年损失约 90 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趋向制 度化、法律化,极大增加了行业应对的难度。 4 农产品出口的社会效益明显 农产品出口对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 作用。据商务部测算,每 1 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 20 个就 业岗位。农产品进口也为我国节约了宝贵的耕地。 5 农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 总体看,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2010 年, 中国蔬菜对前 5 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 45%, 水果对前 5 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6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约为 53%,原料类水产品对前 5 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 62%,蜂蜜对前 5 大 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 74%。这些农产品一旦在某个主要出口市场遭遇药物残 留、卫生检疫等 SPS 措施,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及市场风险。 前十个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81%已经下降到 2010 年的 65.5%,但仍占较大的比重。 6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过去十多年, 整个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相 符的。2010 年,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畜禽产品三大类劳动密 集型农产品分别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的 27.1%、32.1%和 5%,三者合计为 64.2%。2010 年,畜禽产品出口额为 24.4 亿美元,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 重由 2002 的 7.5%左右下降为 5%。水产品出口基本呈稳定增长态势,2010 年, 水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为 132.3 亿美元,水产品出口正在克服国际技术性贸易措 施的阻力,继续保持增长。蔬菜水果及其制品出口在加入 WTO 后增长迅速,所 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由 2002 年的 23.3%增长到 2010 年的 32.1%。2010 年,蔬 菜、水果及其制品出口额为 157 亿美元,超过水产品,成为出口的第一大类农产 品。粮食的出口很不稳定,2010 年,粮食出口仅占农产品出口总额 1.1%。从单 项产品来观察,2010 年出口金额排在前几位的产品是:冻鱼和冻鱼片、大蒜、 苹果、苹果汁、小虾及对虾、番茄酱罐头、肠衣、豆粕、墨鱼及鱿鱼、干芸豆等。7 日本市场的重要性下降,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上升2010 年, 中国十大出口目的国或地区依次是: 日本、 美国、 中国香港、 韩国、 印尼、德国、马来西亚、俄罗斯、越南和泰国。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去 向地, 年,中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5.4%,低于中国 对全球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速 6.3 个百分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对全球农 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1995 年的三分之一以上降低到 2010 年的 18.7%。加入 WTO 以前,中国香港一直是内地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去向地,但其在中国农产品 总出口额所占比重快速下降。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由 1995 年的 24% 下降到 2010 年的 8.7%。韩国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由 1995 年的 4.8% 上升到 2010 年的 7.2%。中国对美国出口农产品一直在增长,其在中国农产品总 出口额所占比重由 1995 年的 4.9%上升到 2010 年的 11.8%,仅次于日本。7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1.2 2010 年的农产品出口 1.2.1 2010 年农产品出口概况2010 年,我农产品出口额为 48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7%,为近十年同期 最高值。农产品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 3.1%。 1 大类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2010 年,大类农产品出口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如蔬菜类产品增长 41.8%,水产增长 29.1%,肉类产品增长 27.8%。 (见表 1-2)表 1-2:2010 年大类农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2010 年出口额 商品名称 水产品 蔬菜及制品 其他农产品 水果、坚果及制品 其他食品 肉类及制品 谷物及淀粉类产品 酒饮 132.3 100.6 83.1 55.2 40.5 24.4 22.5 18.8同比%29.1% 41.8% 16.4% 15.2% 27.1% 27.8% 8.7% 14.5%2 部分重要农产品出口量价齐升 2010 年,在商务部监测的 30 种重要出口农产品中,16 种商品量价齐升。均 价增长最快的是烤鳗,累计出口 3.6 万吨,均价 18009 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 13.7%和 41.2%。其他量价增长较快的产品包括食糖、羽毛羽绒、蘑菇罐头等。 3 亚洲地区仍位居出口首位 2010 年, 我农产品对亚洲地区出口 292 亿美元, 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59.8%, 位居各大洲之首;对南美洲地区出口增速最快超过 50%。8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 表 1-3:2010 年前六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地区)情况 (单位:亿美元、%)排名 1 2 3 4 5 6出口市场 日本 东盟 欧盟 美国 中国香港 韩国出口额 91.5 74.6 68.6 57.8 42.8 35.3同比 19.0 39.6% 19.1% 23.0% 20.3% 24.6%比重 18.7% 15.3% 14.0% 11.8% 8.7% 7.2%4 山东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 2010 年,全国主要农产品出口省市增势良好,山东是我农产品出口第一大 省。 2010 年, 全国十大农产品出口省市累计出口额 38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7.3%, 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78.2%。表 1-4:2010 年前十大农产品出口省市情况 (单位:亿美元、%)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出口市场 山东 广东 福建 浙江 辽宁 江苏 上海 云南 河北 湖北出口额 127.1 56.7 49.6 36.7 35.9 25.2 14.9 13.1 12.3 10.9同比 30.1% 16.1% 44.9% 22.0% 17.0% 28.2% 23.0% 34.3% 20.8% 50.5%比重 26.0% 11.6% 10.1% 7.5% 7.3% 5.2% 3.0% 2.7% 2.5% 2.2%5 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有所增长;私营企业目前是农产品贸易中的主力军 2010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累计达到 19123 家,同比增长了 548 家,增 速为 3%,其中 70%以上的企业出口额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企业性质来看,私 营企业目前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全年累计出口额 21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8%,占出口比重 44.9%;三资企业累计出口 1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2%;9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国有企业累计出口 6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 6 一般贸易在农产品出口中居主导地位;加工贸易稳步增长 2010 年,一般贸易累计出口 39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4%,占农产品出口 总额的 80.2%;加工贸易累计出口 7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7.7%%。1.2.2 2010 年重点大类农产品出口情况1 水产品 2010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 132.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9.1%。水产品出口 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第二位,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27.1%,较上 年提高 1 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工 技术水平不断升级,质量安全意识逐步加强。2009 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产值已 达 448.43 亿元,全国产值过亿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近 300 家,获得 HACCP 或 ISO 体系认证的企业千余家。 2010 年,冻鱼及冻鱼片、虾产品、蟹产品、罗非鱼、鳗鱼等等均出口势头良好。 同时, 我水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近两年来, 欧盟、 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纷纷提高水产品进口门槛。韩国自 2010 年起加强水产品进 口安全检查,抽样比例从全部进口水产品的 28%提高到 30%,纳入超标监控范 围的抗生素种类从 32 种增加到 44 种。欧盟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对进入欧盟市 场的大部分海洋捕捞产品实行合法性认证。 我国出口欧盟的大部分海洋捕捞产品 除须出具原产地证明、卫生证书外,还需附加合法捕捞证明文件。德国是我水产 品原料出口第四大市场,2010 年出口额达 4.9 亿美元,同比仅增长 2.2%。这说 明欧盟水产品进口技术门槛的提高已经影响我对德国的出口。 2 果蔬类产品 2010 年,果蔬类产品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出口额 15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1%。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欧盟、东盟、美国和俄罗斯等。2010 年,在蔬菜类 产品中,鲜蔬菜出口量为 416.8 万吨,比上年下降 0.8%;出口额为 36.2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74.6%。其中,大蒜出口额为 26.7 亿美元,增长 1.2 倍;冷冻蔬菜冺 口额为 7.9 亿美元,增长 23.6%;蘑菇罐头出口额为 4.6 亿美元,增长 27.9%; 干香菇出口 2.8 亿美元,增长 1.5 倍。2010 年,水果出口额为 22.5 亿美元,同比 增长 13.3%。其中,鲜芸果出口额为 8.3 亿美元,比上年堞长 16.8%,主销市场 包括东盟、俄罗斯等国家。苹果汁全年出口额为 7.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4%。10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3 肉类产品 2010 年,我囝肉类产品出口额为 24.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8%。主要出 口市场是日本、中国香港、东盟、中东地匘和韩国。主要出口产品中,禽肉出口 额为 13.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1.6%。猪肉出口额为 9.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3.7%。牛肉出口额为 2.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4.1%。 4 谷物 2010 年,我国粮食全年出口额为 5.4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2.7%。其中,玉 米、 大米、 小麦出口额比上年出口 160.4 万吨、 亿美元, 6.7 分别比上年减少 82.4%、 65.8%。全年出口玉米出口额为 3333 万美元,增长 5.6%;小麦出口额为 0.2 万 美元,减少 99.9%;大米出口额为 4.2 亿美元,减少 20.5%。此外,2010 年茶叶、 花生出口额分别为 7.8 亿美元和 7.7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1.2%和 16.9%。1.2.3 2010 年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1 加工农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开始恢复 2009 年,农产品出口呈恢复性增长的态势,但只是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在恢 复,加工农产品出口几乎为零增长。但 2010 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善。2010 年, 我初级农产品对全球出口 278.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4%;加工农产品对全球 出口 209.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1.2%。这说明国际市场中高端的食品需求开始 恢复,对农产品出口构成实质性利好。 2 农产品出口成本持续上涨 据农业部测算, 年,三种粮食亷格年均增长率为 7.1%,而总生 产成本年均增长率达 11.7%,其丬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坃堞镻率分别 为 11.3%、29.2%和 15.0%。2010 年以来,尽管化肥价格相对平稳,但农药、种 子价格上涨较多,水、电、油、相继上调,人工费用也大幅上升,这郝增劀了农 产品出口的综合成本。目前,册业生产已经大量使用工业品要素,提高了农产品 生产成本, 而小农生产改弇很难消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导致农产品出口成 本一路上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3 支持出口的优惠政策逐渐削弱 在节能减挒、玧保、维稳等硬性指标考核下,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再受到地方 政府青睐。 沿海地方政府对出口加工企业原来给予的诸多优惠措施慢慢回收,企11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业在税收、用地指标、用电指标、信贷安排等方面不再享受优惠待遇。 随着中 西部经济的发展和内需的扩大,出口不再是“一枝独秀” ,再加上沿海生活成本 居高不下,优质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开始从沿海城市流向内地。劳动力、土地、 能源、物流等成本的提高,使得传统比较优势渐失,出口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 压力。 4 劳动力成本上涨,并将成为长期制约因素 2010 年,在农产品行业也出现了普遍加薪的现象,出口企业普遍反映用工 成本增加了 10%~20%。企业普遍反映找不到年轻的工人,通常只能找到 35 岁 以上的工人。 优质劳动力流向工业等利润率更高的行业,给农产品企业带来更大 的困难。目前发生“用工荒”现象的地区不仅是在沿海,而且延伸到内地省份, 并出现本地化就业的潮流。 几乎所有地区都制定了最低工资制度,再加上内陆地 区的生活成本更低, 沿海城市招工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新一代农民工希望长期留 在城市,对于工资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仅有三分之一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满足企业需 求,剩下的农民工流动性很大,造成企业用工不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民工的劳动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 劳动力成本上涨与 “招工难” 将一直是扩大出口的制约因素。 5 货币贬值成为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新风险 2010 年 9 月,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国际资金流向收益率相 对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助长了其本币升值风险。巴西、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国家 不得不采取措施阻止本币升值。2011 年 2 月 11 日,越南央行宣布将越南盾一次 性贬值 9.3%。此外,巴西雷亚尔等货币在 2011 年可能出现贬值的现象。货币贬 值成为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新风险,给农产品出口蒙上阴影。2 中国农产品出口问题2.1 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 2.1.1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1 从农产品出口构成方面,考虑汇率对农产品总出口的影响。 在
年间,各类农产品所占的份额都各不相同。活动物与动物产品12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出口的比重, 经历了一个从上升到下降的过程, 在 1999 年达到最高点后 逐步下滑;植物产品则恰恰相反, 占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从 1992 年开始下滑, 在 1997 年左右达到最低点后又缓慢爬升, 在
年间稳定在 40%左右的 水平:动植物油脂等类大体处于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 但其所占比重较小,对总 出口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食品、 饮料、 酒及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的 变动基本上是循环下降的状态。 以各类农产品进出口所占比重作为权重, 加权 平均出农产品总进口以及总出口贸易的弹性,可以看出,在
年间,汇 率的变化对农产品总体的影响程度, 将随着时间的变化, 而大小不一。 自 1999 年以来,是处于逐步增大的状态。也就是说,同样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 2007 年造成的影响,会比在 1999 年要显著。 2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 则国外的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更加便宜,无论初级农产品 还是加工农产品, 其进口额都会增加;同时因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会升高, 其进口额会减少;但加工农产品出口减小的幅度要大于初级农产品, 使 得出口总额中初级农产品的比重上升。一旦人民币升值,在农产品进口结构上, 因为动物产品和植物产品的进出口弹性相对较小, 进口的增加幅度将小于加工 农产品, 所以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动植物产品的进口在我国农产品总进口中的地 位。 这意味相对于初级农产品而言, 我国将进口更多的加工农产品。 在农产 品出口结构上, 加工农产品在农产品总出口中的比重将增加, 在农产品进口结 构上也是如此, 所以人民币升值会提高第一类和第二类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 品总出口中的地位。 这意味相对于初级农产品而言, 我国的加工农产品的出口 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从这个方面来看, 升值对农产品初级产业的冲击也是小于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 3 升值对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体上来讲,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我国农产品中,加工农产品所受到的冲 击将会大于初级农产品;会受到较大伤害的不是中国的六亿农民,而是广大的农 产品加工企业。从分类上讲,畜牧饲养以及糖类、 粮食类作物种植的产业, 将 不会受到升值的太大冲击, 而蔬菜水果、 水海产品捕捞及加工、 油类作物的 , 种植及其加工企业等, 将会受到比较严重的打击。 而这些往往在我国出口中占13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据主要地位, 在国际上也往往是有比较高的竞争力, 因此面对短期的人民币升 值, 可能会通过自我调节, 进行技术创新或者短期内打压成本而适应并继续发 展, 也有利于缓解近期频发的国际贸易摩擦, 使我国的企业, 我国的产品更 顺畅的融合于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但如果人民币长期持续大幅度升值, 则这些行 业可能会受到伤害。2.2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1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走势 近年以食品价格上升为龙头, 我国整体物价指数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压力明 显增强。 2011 年 3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达 5.4%, 同年 4 月 CP I 上涨 5.3% (如 图 1 所示 ), 表明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 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 问题。 此轮通货膨胀由最初的”结构性通胀” 演变为”全面通胀”, 距离通胀权力中 心最远的农产品价格高速上涨是确认”全面通胀”形成的标志。图12008 年 1 月—2011 月 4 月我国 CPI 指数走势一般而言, CPI 指数超过 3%就可视为通货膨胀, 超过 5% 就是比较严重的通 货膨胀。纵观 2008 年至 2011 年 CP I 指数的走势, 可以得出, 2008 年我国正处 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 2009 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 2010 年随着宏观刺激经济政策的大力推行, 消费价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但上 涨趋势十分明显, 至 2010 年 11 月,CPI 同比增长 5.1%, 创 28 个月新高, 通货膨 胀预期不断增强; 2011 年初, 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专家预测 2011 年我国14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CPI 将达 6.5%, 5%的通胀水平将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常态, 可见通货膨 胀已成为未来经济生活的主要趋势。 2 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之一。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过度上扬, 将带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及工业品价格的上涨, 进而加剧物价上涨幅度, 形 成通货膨胀预期。 此次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类商品价格的持续非理 性上涨, 加之社会游资的肆意炒作, 出现“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 等现 、 、 象, 从而直接导致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反之, 通货膨胀的爆发, 将进一步加剧国 内农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在通货膨胀时期, 社会物价水平持续上升, 农产品加 工、运输成本将不断提高, 从而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对于农产品出 口而言, 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升, 将直接导致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提高, 削弱 我国出口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类型为劳动密集型, 大部 分属低价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 农产品出口的传统优势即为价格优势。通胀环 境下, 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显然将被吞噬。当然, 在分析国内通货膨胀对农产 品进出口价格影响的同时, 必须全面考虑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从而明确我国农产 品进出口价格的相对变化趋势。比如, 4 月 19 日农业部公布的 2011 年第 14 周 主要农产品国际价格中, 谷物 (主要为大米、小麦、大豆、玉米 )、豆油、食糖 和棉花的价格环比小幅下跌, 若此期间我国谷物、豆油、食糖和棉花的国内价格 保持不变, 则其相对出口价格上升, 相对进口价格将有所下降。可见, 影响农产 品进出口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不能单一而论。 3 对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影响 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就是旺盛投资需求的推动。从 2003 年到 2008 年 上半年,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GDP 持续保持 8%以上的高位增 长。这种经济的迅速发展激励了企业投资的增长, 对能源、原材料、燃料等的需 求增加不断增加,从而拉动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并逐步传导 至 CPI , 引发通货膨胀危险。因此, 通货膨胀条件下, 国内农产品的总需求量不 断增加,农产品供应量和需求量的缺口将持续扩大。如 2008 年我国 CP I 指数同 比增长达 5.9%, 同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约为 10000 亿斤, 2008 年我国粮食总需 求约为 10530 亿斤, 故国内粮食供应存在 530 亿斤的缺口。为此, 必须通过增加 谷物等进口数量并极力控制粮食出口等政策, 来调整粮食进出口总量和结构, 以15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补充国内粮食供需缺口。因此,2008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 405 亿美元, 同比增 幅由上年的 17.9%下滑到 9.4%; 进口额为 586.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2.8%。贸 易逆差为 18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 倍。 可见, 通货膨胀下的经济环境可以通过 影响国内农产品需求, 从而间接影响农产品进出口数量, 实现对农产品进出口总 量和结构的双重影响。 4 对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在研究对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时, 除单独分析对进出口价格和数量的 影响外, 还需分析对农产品进出口价格和数量的共同影响变化, 即还需要考虑农 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因素。一般而言, 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系数小于 1 , 故当通 货膨胀迫使农产品出口价格上升时, 出口需求量必然下降, 但其下降幅度将小于 价格上涨幅度,农产品出口总额可能会上升, 因此我国近年来的农产品出口总额 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5 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 近 20 年来, 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最重要特征, 即原料和初级农产 品的贸易比重下降, 加工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如前所述, 通 货膨胀对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的成本价格竞争优势带来负面作用, 并通过 影响国内农产品需求结构来间接影响农产品进口结构。因此, 通货膨胀在抑制我 国农产品出口的同时, 也可能以此为契机, 调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 促使我 国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质量, 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和绿 色食品的出口比重。 需要指出的是, 农产品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 料, 其进出口总额和结构受到我国农业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 作为国际贸易 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进出口对国际绿色壁垒的敏感性较强, 并极易受到汇率 变动的影响。因此,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通货膨胀只 是其中的一个方面。2.3 绿色贸易壁垒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2002 年中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价值 74 亿美元 的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2004 年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由 2003 年的顺差转为 逆差,这其中也有绿色壁垒的原因。2005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达 271.8 亿美元,16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同比增长 17.7%,但与此同时,中国有 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绿色 壁垒的影响,每年损失约 90 亿美元。国际农产品市场上针对农产品的绿色贸易 壁垒几乎覆盖了中国出口的所有农产品,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 蜂蜜,进而又扩展到禽类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1 日本农产品绿色壁垒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 也是实施绿色壁垒最多的国家之一。 日本对中国出口农产品实施的绿色壁垒主要有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要求、 药物残 留的最高限量标准、 严格的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和质量 认证制度。 2 欧盟农产品绿色壁垒 欧盟作为中国第二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是对中国实施绿色壁垒最 多的地区。目前,针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绿色壁垒主要有:食品安全、绿色卫生 检验检疫法规、农药残留标准要求等。 3 美国农产品绿色壁垒 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遭遇的美国绿色壁垒主要有:食品安全和绿色卫生检验 检疫法规、食品标签和包装要求,环境保护等。 入世之前,关税、数量限制等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而入世后 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包装、标志和卫生及环保等 要求构成了新的贸易壁垒,这种壁垒更隐蔽,更难对付。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世 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尤其中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 所遭遇的绿色壁垒案例逐渐增多,短期内给中国外贸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 响,如图 2 所示。但从长期来看,在绿色壁垒的四个导向效应下,农产品出口取 得积极进展。17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 图 2 近 10 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国际绿色壁垒影响案例 年份 绿色壁垒事件 国际 性条 件 98 01 禁止冻鸡、双贝壳进入欧盟 禁止中国鸡肉进入日、韩、俄 贝类产品停止出口欧盟 禁止冻鸡进入欧盟 木质出口美、英、加等国受阻 疏采和瓜果出口日本受阻 苹果汁出口美国受阻 茶叶出口欧盟受阻 蔬菜、鳗鱼和禽肉出口日本受阻 禁止中国禽肉出口日本 冻鸡、贝和牛肉出口欧盟受阻 冻虾仁出口欧盟受阻 动物性食品水产品出口欧盟受阻 蜂蜜出口美、英、日受阻 茶叶出口日本受阻 茶叶出口欧盟受阻 蔬菜、鳗鱼和禽肉出口日本受阻 禁止牛、猪、家禽等肉出口额 西兰花出口日本受阻 鳗鱼、大蒜出口日本大幅下降 蔬菜出口日本受阻 牡丹苗木出口美国受阻 茶叶出口欧盟受阻 茶叶出口日本受阻 禁止鲜冷冻禽肉出口日本 蔬菜出口日本受阻 禁止鲈鱼出口韩国 鳗鱼出口日本受阻 禁止茶叶出口欧盟 蔬菜、水产品等出口日本受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影响条约 区域 性 规定 √ 国别 性措 施 不符合欧盟卫生检疫标准 不符合国际卫生检疫标准 中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 不符合欧盟检疫要求 偶然检测到含有天牛成分 新植物检疫法实施规则出台 农药残留量检测标准提高 执行新的农药残余低限标准 提高卫生检疫标准 偶然检测到一例有问题 不符合欧明甲牛榆疫标准 查出超标氯霉素 卫生检疫标准提高 提高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限 农药残留超标 农药残留超标 新的《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 不符合国际卫生检疫标准 查出有毒成分 卫生检验标准提高 农药残留超标并含抗生素 突然增加绿色卫生检疫项目 查出部分超标农药 强化检测查出农药超标 中国禽流感爆发 《食品卫生法》修正并实施 没有注册备案、鱼药残留超标 执行比本国高 10 倍的检测标准 茶叶硫丹量比原来紧缩 3000 倍 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 遭遇绿色壁垒原因20022003200420052006资料来源:绿色壁垒下农产品出口应对思路【J】 .现代经济探讨,2006(8):75-763 解决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3.1 人民币升值时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面对本币升值对农业和农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达国家经常会采取成本18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很高的减税、 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 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提供得起如此高昂 的费用。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我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采取发达国家惯 常采用的方法, 可以结合我国国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弱化和抵消人民币 升值给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1 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 虽然初级产品受汇率波动的冲击不大, 但是在农产品嚽际贸易方面,能够 快速发展, 增加出厢额的还是农产品加工行业。政府应当建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 扶持的政策挪斝, 帮助其在人民币升值、 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下完善经营管理, 进行创新和规范性建设,以适应日益开放的全球化浪潮。 2 农产品加巅企业也应主动的进行改革,适应市场 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应主动的密切关沨汇率市场的变动情况,加大金融人才、 市场分析人才、职业分析师的弅进。进口企业需要减少库存,减少寙单一羌元的 存款,而吸纳多种外币,用以减少风险,灵活应变。而纯出口性企业,在适当的 时候,比如,产品生产、上市的旺季,应该适时大量收购低价商品,适当的加大 库存,以求商品的增值。出口企业产品要继续降低成本,适应外部环境的转变, 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在产品深加工上多做文章。要紧跟着国际市场的变化, 从原有的初级产品,向半加工产品,如旅游食品、即开食品、罐装食品发展,在 此形势下,迅速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此外可以通过调整农业外资的使用方向, 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则 出口企业需要改变单一出口的老思路,用原有的设备、原有的生产条件,生产出 适合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出口转内销。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品牌战 略, 在中高端市场上打开缺口。 国内市场的多元化消费趋势己经非常明显。国 内市场中的中产阶层消费市场非常庞大, 因此, 出口企业在内销上应该有所作为, 通过内销去化解汇率变动的危机。出口企业一般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 消息灵 便, 拥有成熟的进销渠道.那么, 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发挥这一优势。 实 现生产出口型与贸易进口型的结合。 组织、 引进一些适合国内销售的国外产品, 以满足国内中高端市场的需求。 3 对某些弹性较大的行业增加投资 政府的农业投资除了总量加强外, 其投资方向也应做适当地调整, 即在一19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定程度上适当地偏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畜产品、 水产品及蔬果类产品 等弹性较大的农产品, 注重质量的及安全性的提高, 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劳动 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减缓升值的冲击。具体来讲,在以园艺 作物为代表的经济作物方面, 农业科研投资应着重外在形态、 口感和农药残留 方面的问题:在畜产品方面, 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疫病、 饲养方式、屠宰设备、 动物药物使用等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等等。 4 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为农产品出口寻找新的优势 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减少的情况下, 大宗农产品的销售肯定会遇到困 难, 势必要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和出口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水 海产品、畜禽、蔬菜和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较快,但是,还很不 够,农产品出口还需要大力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 摆脱“比较利益陷阱” 变静态比较优势为动态 , 比较优势。 5 实现实业产业化和规模化 从技术上看是, 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好处十分明显:可以减少农 村闲置劳动力数量, 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也为我国 的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3.2 通货膨胀时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增强, 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生可持续影响。随着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已不容乐观, 急需采取有 效措施以缓解我国农产品出口压力。 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应积极改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片面追求产量增长的惯性, 切实提高农 产品质量,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绿色优质农业生产道路; 其次,加强农业生 产结构的调整, 抓紧实施地区布局结构、农林牧等行业结构以及农产品品种结构 的战略调整;最后, 增加农业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规模,改善农业生产能力 和技术水平, 提高单位产量,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并逐步推行农业机械化, 发 挥规模优势, 以此来确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成本价格优势, 提高国际竞争力。 2 建立农产品品牌战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20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我国地大物博, 农业经济基础扎实, 农业文化底 蕴浓厚。因此, 应充分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并扩大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建立品牌 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国际化。 具体而言, 一方面, 可以充 分利用我国南北横跨六个季节带的地域优势, 充分发挥各地在农业生产上的比 较优势, 广泛种植优势特色农产品, 并实现农产品差异化经营, 努力开发国内外 新市场; 另一方面, 在做强主业的同时, 朝精深加工和保鲜方向发展, 提高农产 品进出口附加值。 3 实施惠农政策, 扩大国内供给, 抑制农产品进口需求 增加农产品的国内供给, 可以有效降低其进口率, 有效控制农产品贸易逆 差。因此, 应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补贴、减免税费、扩大公共产品投入等多种惠农 政策促进农产品的增产增收, 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供给水平, 从而有效抑制农产 品进口需求,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趋势。 4 完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机制 农产品进出口机制方面, 应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保护, 规范农产品进出口秩 序, 支持引导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的力量整合, 改变企业多、规模小、竞争力弱且 相互恶竞争的局面。 积极帮助出口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充分了解国外市场信息, 加大宣传和促销力度, 多方位开拓国际市场。 应加强企业对世界贸易规则的培训, 合理规避各种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适应能力。 总之,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 通过改变进出口价格、数量、结构等方式对农 产品进出口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 如何有效防范通货 膨胀对农产品进出口的不利影响, 并积极放大其有利影响, 是完善我国农产品贸 易逆差持续扩大局面的有效渠道之一。当前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复杂, 农产品进出 口面对的不稳定因素逐步增多,风险日益增大, 我国应及时采取多方位的应对措 施,并确保各种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不可用单一手段立竿见影地解决。3.3 绿色贸易壁垒条件下农产品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绿色壁垒这一新的贸易保护方式, 事实上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 场而精心设计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我国既不能因其是发达国家来限制进口商品的 一种手段而笼统地加以反对, 也不能因其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生命健康的目的而 盲目接受, 而应正视绿色壁垒, 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消除其对我国农产21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品进出口的不良影响。 1 倡导绿色环保产品, 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严把出口关 绿色壁垒以绿色、 环 保为旗帜, 有利于推动绿色经济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应该从绿色壁垒的积极面来看, 倡导农产品以绿色、 环保为主题进行生产, 提高环保意识以跨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与此同时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检验检 测设备, 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我国许多农产品出口时是合格的, 但到了进口 国却不合格了。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 对农药残留、 细 菌指数、重金属含量等检测结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所以, 农产品加工企 业应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提高企业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 把好 农产品出口的质量关。同时, 还应采取积极措施, 主动与国际社会、 发达国 家取得联系, 建立双边合作关系, 争取技术、 资金、 人员培训等各种形式的 支持,促进我国检测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和绿色贸易的稳定发展。 2 抓住绿色壁垒中的隐含机会, 发展规模化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 使用到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 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 并有利于资源再生回收的产品。 工业发达国家设置绿色壁垒, 是因为其国内对 绿色产品的需求量大, 并且绝大部分依靠进口。 我国只要在原料来源、 加工 生产等关键环节提高环保水平, 就可以成为绿色食品的出口大国,同时利用我 国很多未开发地区的优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搜集绿色信息, 设计绿色产 品,开发创造各具特色的天然生态经济环境,把生态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中国 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但大多数是分散经营, 生产规模较小, 很难实 行统一的生产标准, 出口到国际市场难免会遇到各种绿色壁垒。 如果实行规模 经营, 推行标准化生产, 建立由公司向农户统一供应种子、 化肥、 农药, 对 其进行种植方法、 用药方式、 管理技术、 采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对基地农 作物进行跟踪调查、 记录档案、 统一产品标准, 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好原料的 质量。 企业应用战略的眼光通过改进管理方式,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树立 “绿 色观念” 。只有顺应潮流, 实行绿色生产、 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才能在国 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并使之同国际接轨 绿色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特定的图形标签, 印制或张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22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装上, 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 功能符合要求, 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 收对环境均无危害。 目前世界上约有 20 个国家和地区推进了环境标志制度, 如欧盟的 “CE” 标志、 德国的 “蓝色天使”标志。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尽 快实施 “国内绿色标志” 认证工作, 在出口产品的质量、 制造工艺和产品认 证方面, 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 争取国际社会承认。 4 建立自身绿色壁垒, 严格禁止国外不合标准农产品向我国进口 发达国家在 设置绿色壁垒的同时,正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 我国 农产品进口贸易猛增, 其导致的环境危害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一些转基因农 产品, 有疫病、 虫害、 公害及不合格的食品进口危害了我国人民、动植物的 健康和安全,影响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安全。 为防止国外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 环保意识淡薄, 借机向我国出口不符合标准农产品,我国应当根据现有的环境 标准和国际的环境标准, 建立自身的绿色壁垒,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建立统 一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体系。 建立绿色贸易措施体系应涉及到经济管理, 对外 贸易、 科技管理、 技术监督、 商检、 海关等政府各有关部门, 确保我国的 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3.4 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2005 年我国加入 WTO 的过渡期基本结束 ,对我国农业不利的因素逐渐显 现 ,国际农产品市场复杂的风险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我国 政府在农产品贸易中应起到积极的平衡促进作用。 1 政府应引导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 ,将处于一个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在农产品 国际贸易中 ,相对不依赖土地的畜牧产品仍具有优势 ,而农作物中的粮食、 油料 和糖料等土地集约大宗产品劣势日趋明显 ,相对劳动集约的蔬菜、 水果等园艺 产品则仍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因此 ,限于我国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的限制 ,我国政 府适当地进口一定比例的资源型和原料型产品 ,增加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 进口 ,缓解中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压力 ,更有利我国农业长期可持续发 展。政府应引导农产品外贸企业积极主动以国际市场的需要为导向 ,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同时 ,要逐步转变增长方式 ,由追求产 量最大化向提高质量、 追求效益的方向调整;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 农产咁23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出口品种及其比重 ,加快有机儜产品和加工品的出口。 2 构建强有力的农业支持政策 进入 21 世纪来 ,我国陆续推出的取消农业税、 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收入补 贴、 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新农业政策 ,不仅提高亄 农民的收入 ,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戁国的农产品贸易产 生了影响。如对粮飛主产区支持力度的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 ,有效降低了粮 食的生产成本 ,使得我国重要农产品的进口减少 ,出口增加。为了使我国农产品 贸昑健康发展 ,我国政府需要提高对冘业的支持水平与支持效率。如对重要农产 品实行适度的价格支持,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等。 3 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标准化质量认证监测体系 相对于一些叁达国家完备的农产品标准和认证程序 ,我国农产品的标准制定 工作严重滞后 ,迄今我国已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 2000 多个 ,涉半的生 亥企业也超过千家 但现行的产品标准仅仅 45 项。根据我国国情 ,在建立标准 化体系方面应最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逐步完善。 从出口主力农产品抓起逐步扩 展到其仒出口农产品。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 ,我国目前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 为质量体系认证 ,即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 证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各省市自行开展的无公害产品认证;二是由农业部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三是有机食品认证 ,目前的有机食品认 证主要以国外机构为主。 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产品认证体系。今后较长一段 时期内 ,狠抓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提高农产品采标水平 ,整合利用认 证资源和完善农产认证体系 ,加快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产品认证的互认与交流 ,将 是我国农产品标准与认证工作重中之重。 4 建立专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构 我国目前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散管理的状态严重制约信息的处理速度、 质量 及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应该建立独立的常设机构 ,专门负责国外技术壁垒的应 对工作。其主要职能有: (1)收集进口国技术法规、 标准的变动信息。建立数据 库 ,进行分类管理。 (2)参照国内产业现有情况对新法规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 (3) 对影响较大的新标准、 新法规 ,吸纳各行业技术专家、 市场专家和法律专家组 成临时专家组 ,详尽分析评估其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初步对策。 (4)24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及时向出口企业和政府发布预警信息。 (5)调查并收集企业对新法规的意见 ,对新 法规提出评议。(6)受理国内企业对国外技术壁垒的申诉并进行调查。(7)进行国 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咨询和培训服务。(8)为国内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 参考。 5 组织和支持商会、 协会等行业组织为农产品贸易服务 通过行业商会、 协会和中介机构 ,拓展专业合作协会的服务领域 ,发生贸易 争端时 ,利用商会、 协会协调协商 ,尽可能减少损失。加强商会在中国出口农产 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收集、 研究方面的作用。另外 ,还应重视对外贸 易中的非政府行为。 非政府组织并非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的直接规范对象 , 它可以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 ,根据本行业的情况 ,结合产业技术标准 ,制定相应 的本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 ,对国外某些带歧视的技术壁垒进行反击 ,能间接地起 到保护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目的。4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回顾和展望4.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别市场变动 年, 中 国 农 产 品 的 出 口 额 从 143.6 亿美元增加到 230.9 亿美元, 增长 60%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这在过 去 10 年中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就国别市场而言, 变化则比较大, 主要特 征可归纳如下: 第一,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的 1/3。由于 近年受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紧急保障措施和日本食品安全标准提高等因 素的影响, 2003 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占中国整个农产品出口的比例下降了 3%。但总体而言,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农产品市场的地位则是非常稳定的。 第二, 中国香港特区在中国内地农产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大幅下降。1995 年中国内地 22%的农产品输出到香港, 而到 2004 年时, 这个比例仅为 11%。 第三,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有大幅度提升。1995 年韩国在中嚽农 产品出口份额中还不到 5%, 轑几年达到 10%左右。总体上看, 包括日、韩、中 国香港地区等在冁的亚洲是中国农产品的最大市场 占农产品总出口 70%左25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右。 第四, 美国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和韩国一样也有大幅度的提髐, 从 1995 年的 5%提高到近几年的 10%左右。实际上$ 韡国和美国在 2000 年 以后交晿排在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三或第四的位置。 2004 年, 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 230 亿美元, 掂在前 10 位的市场分别是 (按国家或地区排列) : 日本 73.93 亿美元, 占 32.0%; 中国香港地区 26.05 亿 美元, 占 11.3%; 美国 23.18 亿美元, 占 10.0%; 韩国 21.22 亿美元, 占 9.2%; 德国 6.77 亿美元, 占 2.9%; 俄罗斯 5.95 亿美元,占 2.6%; 马来西亚 5.3 亿美 元, 占 2.3%; 印度尼西亚 4.48 亿美元, 占 1.9%; 荷兰 4.11 亿美元, 占 1.8%; 英国 3.11 亿美元, 占 1.3%。中国向这 10 个市场出口农产品合计为 174 亿美 元, 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75.4%。 如果把欧盟和东盟分别作为一个整佃来分析, 我们发现欧盟占中囵出口市 场比较稳定,但 2002 幰和 2003 年有较明显的下降, 主要是欧盟以从中国出口 产品中检兺超标药物残留为由全面禁止中囼动牨源农产品输欧所致。 东盟在中国 农亥品出口中的地位也较为稳定。 欧盟和东盟占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份颕非常接近, 均在 10%左右。4.2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变动中国几乎所有重要农产品的出口在过去 10 年都有增加, 但农产品贰易出现 了显著的结构变化。劳动力寂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较多, 而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趋 于减少。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 水产品及其制品所占的比例有较大的上升。 年上升了约 9%, 从占总出口的 20%增加到 28.8%。水、海产品和水产品制品的比例都有所 上升, 但水产品制品的比例上升幅度更大, 说明水海产品加工在过去几年有了长 足的发展。水海产品所占份额大幅提升是因为近几年出口增长迅速, 如 2004 年 比 2003 年增长 21.7%。 第二, 园艺产品所占的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从 1995 年的 23.6%提高 到 2004 年的 27%,上升 3%。上升的主要来源为果蔬加工制品比例的提高。应 该指出的是, 未加工的果蔬产品( 15%) 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 比果蔬加工制品 所占的比例 ( 11.2%) 要高。近年, 果蔬产品及制品出口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如26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2004 年同比增长 18.7%。 第三, 动物产品及制品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年间下降 6%, 从 1995 年 10 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18.9%下降到 2004 年的 13.5%。其中主要是由于畜禽肉 及杂碎和活动物出口比例的下降, 而乳、蛋及其他动物产品相对较为稳定, 肉类 制品的比例还有所上升。大量研究表明, 中国在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很大 的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但由于中国动物产品出口遭遇到一 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如动物兽药残留、抗生素的检测标准不断提高, 以及对 动物疫病的要求和控制越来越严等因素, 使中国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很大阻碍, 影响了竞争优势的发挥。 第四, 粮油产品出口比例下降。在 1998 年和 2000 年, 粮油产品出口占整 个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例为 20%左右, 究其原因, 主要与中国在 20 世纪 90 年 代后半期粮食连续几年大丰收, 积累起来较多的库存有关粻。之后, 粮油产品出 口大幅度减少。2004 年这个比例下降到 13%, 其中谷物仅占 3%。与此相对应, 中国从谷物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第五, 儶他一些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不断下降。妀烟草出口从 1995 年占 7% 七降到 2004 年的 2.2%; 油料、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又饲料从 8.1% 下降到 5.2%;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觢产品于 3.2%下降到&0.7%。 归纳起来看, 水产品及其制品和园艺产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也是中国农 业生产上具有优势的产品, 2004 年两者合计的出口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 56%, 而粮油产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所占比例只有 10%多一点, 这种结构变动和现 状符合中国农业具有的比较优势及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 2004 年中国出口金额排在前几位的产品是:冻鱼片 14.7 亿美元、鳗鱼 7.3 亿美元、小虾及对虾 5.9 亿美元、肠衣 4.5 亿美元、鲜或冷藏的蒜头 3.7 亿美 元、果汁 3.7 亿美元、玉米 3.2 亿美元、鲜苹果 2.7 亿美元、花生仁 2.5 亿美 元、番茄酱罐头 2.2 亿美元。这些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 从主要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来看, 畜产品和水产品主要输往日本、中国香港 地区、 韩国和美国市场; 园艺产品主要输往日本、 欧盟、 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 谷 物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朝鲜等国家。27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4.3 中国农产品出口前景展望在中国加入 WTO 前后几年的时间里, 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达到 10%, 远 高于过去 10 年年均 6%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 2004 年增幅为 9%。根据我们 的分析预测, 在今后 5~10 年时间里,中国农产品出口仍将以快速度增长。 这个判 断主要基于以下 4 个理由: 第一, 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 尤其是果蔬产品、水海产品在今后相当 长的时间内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目前 中国主要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不到出口目标市场的 1/4~ 1/3。 第二, 中国对一些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还大有潜力可挖。比如, 中国对美国、 加拿大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高达 65 亿美元, 对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的贸易逆差 达 55 亿美元。在这一方面, 政府可以利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种手段来拓展 这些国家的市场。 如美国为了向中国销售大豆,不仅在中国设有大豆协会, 其国内 的农场主、政客极力游说、影响政府, 而且美国政府领导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要求中方解决贸易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三, 中国对一些新兴市场的出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中国在 2005 年 已与所有东盟国家完成 “早期收获”谈判, 2006 年早期收获农产品的关税全部降 为 0, 在 2010 年之前将与东盟老成员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由于中国和东盟处于 不同的地理带, 双方的农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自由贸易必将大大促进中国农 产品的出口。此外, 前苏联、中东、中国台湾省等新兴市场, 尽管目前在中国农 产品出口中占的份额不是很大,但对其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远高于对其他国 家或地区的增长速度。 第四, 中国在加入 WTO 后向外部世界大大开放了农产品市场,
年,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达到 25%以上 ( 2003 年和 2004 年进口分别同 比增加 60 亿美元和 90 亿美元) , 远高于 10%的出口增长速度。在中国开放市 场的同时, 其他市场也将会给中国提供更多的机会, 中国的农产品将更有可能走 向国际市场。 当然, 也应该看到, 当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障碍, 最突出地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产品关税依然较高。2005 年, 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已经降至28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15%, 但是世界农产品仍然保持 62%的高水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ECD) 国家农产品关税平均为 45%。 而且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关税升级, 不利于中国劳动 力密集型加工农产品的出口。 第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 ( TBT) 不断升级,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 SPS) 越来 越严。欧盟、日本和美国等针对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呈不断升级趋势, 各种技术法规标准越来越苛刻, 而且涉及面越来越广, 从原来的农产品规格标 准、包装标签和检疫检验等要求, 增加到越来越强调生产、管理方面的标准和法 规。欧盟从 2006 年 1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 , 强 化了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 大大提高了食品市场准入标准。日本政府根据修订后 的《食品卫生法》将于 2006 年 6 月起正式施行, 《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 定列表制度》 ,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 734 种农药、兽药和 饲料添加剂的近 5 万个暂定标准, 对其未设标准而欧、美国家也无标准可参照 的农药推行“一律标准” , 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 第三, 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和其他贸易争端频繁发生。20 世纪 80 年代以 来, 中国遭到农产品反倾销指控 42 起, 反补贴案件 1 起, 保障措施案件 3 起。涉及蜂蜜、大蒜、小龙虾、浓缩苹果汁、暖水虾等 20 多 种商品。加 入 WTO 以来, 先后暴发了中欧动物源产品、中韩大蒜、中日大葱、中美蜂产品和 水果等贸易争端。 第四, 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在国内支持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继续实 行农业补贴的保护主义政策。如美国 2002 年颁布的新农业法, 在未来 10 年内 将对农业提供高达 1 900 亿美元的补贴。 在出口竞争上, 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出口 补贴和出口信贷等出口支持措施。欧盟在
年期间, 年均农产品出口 补贴支出约 60 亿美元, 占全球出口补贴的 90%。 针对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和障碍, 政府、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应该共同努力, 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政府层面来说, 一方面要加大对外谈判和磋商力度, 为扩大农产品出口提 供宽松、公平的国际环境, 美国促进大豆出口的例子值得中国借鉴和深思。另一 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企业建立出口基地、建立农 产品种养殖履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予以资助, 对龙头企业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 企业投保信用保险等提供补贴。此外, 还要大力培育中国在国外的知名品牌, 支29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从行业协会方面来说, 应该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 合作、行业自律、共同对外方面的积极作用, 避免行业内企业之间竞相削价现象 的发生。要加强公共信息产品的开发, 及时发布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实用信息。此 外, 还要积极跟踪国际市场, 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系统。 从出口企业方面来说, 要按照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的要求, 推广“公司+基地” 等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 建立自有种植、养殖基地, 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和加工体 系, 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控制, 确保产品质量, 以突破国外对中国实 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越来越繁盛,贸易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新的问题也不断出 现,贸易保护更是不断升温。中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将现有的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 势。 其次,应该降低农产品出口份额,促进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保持出口与内 需的平衡,同时也要开拓新兴的国际市场,如巴西、印度、东盟。 最后,重视政策引导的作用,加强政府和企业在政策上的相互协调。30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 中 国 统 计 局 , 农 产 品 贸 易 专 题 , 2010 年 农 产 品 出 口 分 析 报 告 http://wms./subject/ncp/index.shtml [2] 宋海英,赵慧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J].世界农业,2004, (7). [3] ( 2) [4]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2009 年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农产品市场周刊, 王曼舒.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治理对策 [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2010, ( 8) : 44 – 45 [5] 李拓晨, 王吉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商业研究, 2005( 5 ): 159- 160 [6] 王晓清,许红,涂文明.绿色壁垒下农产品出口应对思路【J】 .现代经济探讨,2006(8):75-76 [7] 46 [8] (2) . [9] 余劲松 ,詹晓宁.投资者与东道国间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影响[J ] .中国法 梁丹妮.美式投资条约的新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 ] .云南社会科学 ,2007 , 田晓菁.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J】 开发研究, . 2007(2):学 ,2005 [10] See Guillermo Aguilar Alvarez &William W. Park : The New Face of Investment Arbitration : NAFTA Chapter 11 , Summer , 2003 The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P. 366. [11] Ari Afilalo : Towards A Common Law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 How NAFTA Chapter 11 Panels Solve Their Legitimacy Crisis ,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w Review ,Fall , 2004 , P. 62. [12] 王珍 WTO 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004 [13] 张炎. 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J] . 农业经济, 2006, (8) 78-79. : [14] 陈琳, 路正南.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 武汉纺织大学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31) 33-35. : [15] 程国强, 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化与政策建议 国际 贸易 2004 年第 2 期 [16] 程国强 WTO 农业规划与中国农业发展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年 [17] 曾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叨. 中国标准化, 2005(11): 27—30 [18] 吴玉萍.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J】 世界经济与政治, . 1995(I): 14. 17 [19] 牛若峰. 21 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变[J ] .调研世界 ,2000,(6) . [20] 丁宇.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界,2010,(2).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吸性农药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