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甲骨文融入微软公司市值,微软公司市值的市值应如何计算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微软甲骨文达成合作 加强云计算竞争力
7月3日消息,微软和甲骨文日前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客户可在Windows Server Hyper-V和Windows Azure上运行和部署Oracle软件。该合作计划的具体条款暂未披露。微软首席执行
7月3日消息,微软和甲骨文日前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客户可在Windows Server Hyper-V和Windows Azure上运行和部署Oracle软件。该合作计划的具体条款暂未披露。来 自 西 陆 军 事 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表示:&微软长期致力于全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并清晰洞察到在私有云、公有云和同时跨这两者运行企业工作任务的需求。现在,我们的客户可像多年来在Windows 服务器所做的一样,利用我们独特混合云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灵活性,来运行Oracle应用、中间件和数据库。&甲骨文公司总裁马克&赫德表示:&我们客户的IT环境正在发生快速改变,以适应当今变化多样的世界。在甲骨文,我们长期致力于通过提供多种软件部署选择,包括企业内部部署(on-Premise)、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性。本次与微软的合作扩展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更让我们的客户受益匪浅。&作为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甲骨文将确保并支持Oracle软件在Windows Server Hyper-V和Windows Azure上的运行,这些软件包括Java、 Oracle数据库和Oracle WebLogic服务器等。微软也将为Windows Azure的客户提供Java、Oracle数据库和Oracle WebLogic服务器。同时,甲骨文还将把Oracle Linux带给Windows Azure客户。
标签:甲骨文合作加强云计算竞争力
本栏目最新文章
2011年6月成立职介管理服务党总支,下设职介中心党支部...
热门关键词落日Sun:曾经“炙烤”英特尔与微软
查看: 34546|
评论: |原作者: 中国计算机报|来自: 中国计算机报
摘要:   “世界上只有两个行当称自己的客户为‘用户’,一个是毒品贩子,一个是软件。”这是Sun创始人斯考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早年讽刺微软的话,有些偏激的他把卖软件与卖毒品相提并论。他的意思是指人们需要不 ...
  “世界上只有两个行当称自己的客户为‘用户’,一个是毒品贩子,一个是软件。”这是Sun创始人斯考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早年讽刺微软的话,有些偏激的他把卖软件与卖毒品相提并论。他的意思是指人们需要不断地购买微软软件的升级版,这会让人们渐渐地陷入诱惑而不能自拔。  首轮对手选上英特尔  “我是坐在高处大声传教的人。”麦克尼利说,“微处理器芯片的发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将把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的芯片统统分解为沙粒!”  1982年,斯坦福大学学生麦克尼利、威诺德·考斯拉与另外两个年轻人一起创办了“斯坦福大学校园网”,其英文首个字母缩写为Sun,随后 Sun公司成立。起初是由威诺德·考斯拉担任Sun公司CEO,麦克尼利任公司生产部经理。两年后,公司董事会炒了威诺德的鱿鱼,由麦克尼利暂时出任公司 代理CEO,以便他们可以物色到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但似乎一直没找到更合适的人选。  创业之初,Sun的目标定位在高档工作站,可用来进行电脑辅助设计、制造和图形处理,定位于企业级应用。  与大家普遍印象不同的是,Sun的著名口号“网络就是计算机”并不是麦克尼利创造的,它是1984年由Sun的第五位员工John Gage提出的。1986年,Sun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的股票代号是SUNW,即太阳工作站的缩写。  麦克尼利后来回忆说:“当时,Sun的发展速度真可谓是一日千里,但那时也有一些强劲的竞争对手和我们进行殊死搏斗……”  当年参与创建Sun公司的威诺德·考斯拉回忆道,麦克尼利总是知道Sun公司独特的商业策略应该是什么样子。麦克尼利称:“如果我们不能成为这个行业前三名的厂家,我就不做这生意!”  Sun最初的工作站采用的是摩托罗拉的芯片,很快Sun开发出自己的RISC架构的SPARC芯片,并以此为核心推出新的工作站,废除了自己原 来的以摩托罗拉芯片为基础的产品线。Sun此举打乱了原有的工作站市场格局,使竞争对手措手不及,工作站领域原有的龙头老大阿波罗电脑公司被Sun打得一 蹶不振。  接着,Sun毫不手软地将目标放在曾是自己“老师”的摩托罗拉身上。一年之内,称雄一时的摩托罗拉工作站节节败退,最后退出了该领域。此时的麦 克尼利志满意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生活“仿佛巧克力派一样甜蜜”。他酷爱打高尔夫球,对他来说,每做成一笔大生意都“像打进一个球一样刺激”。公司后 来还专门为他准备了打高尔夫球的一切设施,每天早晨,他都会打一会儿。  20世纪80年代后期,横扫工作站领域后的Sun,计划涉足个人电脑,麦克尼利剑锋直指直CPU芯片霸主英特尔公司。  麦克尼利决定效仿IBM开放PC标准,从而打垮王安、击败苹果那样,采取开放和结盟的策略。麦克尼利代表Sun宣布:凡有意开发SPARC芯片 的公司,他们都可以提供最详细的资料。SPARC技术很快就授权给一大批半导体厂商,他甚至派员到中国台湾游说,希望依托那里新兴的半导体工业园酝酿出 SPARC国际联盟。  而对于英特尔的重要盟友微软,麦克尼利则准备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称“摧毁微软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  枪声没有在预设战场打响  “在(微软)NT上运行你们的大型应用软件吗?那你们这些人平时过家家时玩什么?”Windows
NT是微软为企业级用户开发的操作系统,其价位比Sun
1991年开发的Solaris操作系统便宜,但其早期版本性能要比Sun的产品逊色。麦克尼利把运行NT戏称为“过家家”,意思是正规的企业不会用微软 产品来执行重要任务。  Sun原准备挟高端市场成功之威,向下覆盖桌面级的PC领域,通吃这领域的CPU和操作系统两块市场。但这一次,麦克尼利遇到了强悍的对手:微软的盖茨。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PC年销量在1000万台左右,而包括Sun在内的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年销量在百万台左右。 微软在数量上占优,但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把持在Sun手中。微软对这一块市场很垂涎,而且为了防止Sun下探,盖茨决定先敌而动,及早发力高端市场,其武 器就是Windows NT。  当时,微软在产品尚未成型时,就开动宣传机器,推广Windows NT,显然,微软的影响力大于Sun。Sun为了保有高端市场的地位,不得不就地防守。  Sun的核心利益是卖装有自己操作系统和芯片的工作站、小型机以及后来的服务器,理论上讲可以在操作系统上与微软合作。可麦克尼利认为,“和微软合作有很多的条件。而不管什么公司,只要与微软合作,他们自己都会受到很大伤害,自己公司的规模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别与微软合作”成了麦克尼利的口头禅。因此Sun的目光越过其的直接竞争对手,如IBM、DEC、惠普、SGI,紧紧地盯上了微软。在上世纪 90年代中期的一次IT界大会上,麦克尼利向与会者展示了Sun的新产品,当需要输入口令时,麦克尼利告诉观众,口令是:“Say
No2NT(对NT说不)”。  麦克尼利屡屡抨击微软垄断霸权,他曾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在一个只有微软的世界里。”麦克尼利不仅这样说了,而且也付诸行动,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功地游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  对于大众来说,Sun 的产品高深复杂,离他们很远,可是麦克尼利辛辣活泼的语言,如“微软的垄断把用户牢牢系住,这好比销售汽车,但不安装刹车装置。用户购买时,需要额外安装并收取费用”,则让大众印象深刻,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Sun的知名度。  Sun公司公关部的职员经常劝麦克尼利出言谨慎,但他似乎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说:“有时我在台下听到那些所谓的教授和专家们在台上喋喋不休地 信口雌黄时,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我就会愤然起身,义正词严地把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讲给所有在场的观众。我只想说明一点,真话往往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和刺耳难听,可它却是真实无伪的,而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被虚伪的假话所哄骗。”  当然这是麦克尼利的观点,不知道他是否听过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年轻人没有资格说真理。”  在上世纪的整个90年代,虽然采用微软NT操作系统的PC服务器不断蚕食以Sun为代表的UNIX服务器的市场,但Sun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 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IT市场需求旺盛,微软与Sun虽有交集,但基本上都可跑马圈地;二是Sun是UNIX恐龙群中的霸王龙,它可以吞噬其旧有对手,占 有其领地。  Sun公司可能也看出了问题的所在,决定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PC领域,由于英特尔与微软联盟的强大把守,很难突破,Sun决定从更广阔的消费电子领域发起冲锋,它的有力武器是Java。  Java:一杯悠长的苦咖啡  “Java到现在一共亏了多少钱?”1995年下半年的一天,麦克尼利问他的首席技术官埃里克·施密特(此君日后成为谷歌 CEO)。  “大约100万(美元)。”施密特回答道。  “听着,”麦克尼利严肃地说,“把预算增加10倍,你要给我亏1000万才算完成任务!”  这一年,Sun公司的Java正式对外发布,公司拨出充足的费用来作推广。  Java的前身Oak(橡树)早在1991年就诞生了,其目标是绕开电脑,设计一个在任何设备都能运行的软件系统。  在起初的几年里,Sun想把它固化进芯片中,用在手机、互动电视、电子游戏机等家电或是工业用自动化系统中去。Sun曾与三菱、法国电讯、华纳公司接触过,但无一家公司对此感兴趣,因为这种芯片每个造价要50美元。  蹉跎几年后,互联网大潮兴起,Sun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推广Java,即对任何非赢利性使用都是免费的,对赢利性使用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钱。  当时,微软最头疼的竞争对手网景创始人安德森看过后,发表评论说“这些人做的东西很好,是无可争议的新技术”,网景随后买了Java牌照,与自己的浏览器一起免费在互联网上发放,数月后就有数百万台联网电脑有了支持Java的浏览器。  1995年下半年,麦克尼利四处奔走,签署了一个又一个Java授权合同,网景、Oracle和IBM等公司都表态支持Java。  此时,微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要尾随网景,避免在浏览器领域被甩掉,另一方面,Java可以在任何硬件、操作系统上运行,这绕过了微软 的摇钱树: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经过综合考虑,认为当时最要命的“敌人”是网景。日微软对网景宣战的同时,对Sun示好,许诺 要把Java运用到微软的新版浏览器中,同时,决定购买Java授权。  整体而言,Sun收到的Java授权费,和其投入相比很有限,但Java为Sun带来了荣耀,带动了Sun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销售。到了上世 纪末,Sun的市场总值一度攀升到2000亿美元的最高峰,股价高达每股247美元。美国《商业周刊》曾评价说:“Sun这颗星从没有这般明亮,麦克尼利 网络计算的理念从没有这么近于实现。”  志满意得的麦克尼利称,“我们是.com前面的那一点”。  两次泡沫爆裂引发崩塌  “我想部分行业企业将永不复苏,原因是他们的业务建立在人们不再购买的产品上。”2003年,戴尔公司CEO迈克尔·戴尔这样评价Sun。  在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炮制期,大量的.com公司每天从Sun那里购买大批的服务器。这种局面让Sun有些飘飘然,2000年,麦克尼利在接受采访时称:“当我向后看时,很欣喜地发现我们至少领先大多数对手20年。”  但2000年开始的互联网泡沫爆裂,使得用户对高端服务器产品需求萎缩,中低端产品性能又在提升,这压缩了以Sun为代表的企业的利润空间,其中戴尔公司给Sun带来了不小压力。  Sun满腔怒火喷洒在戴尔身上。日,在COMDEX Fall 2002大会上,麦克尼利当众贬低戴尔电脑公司不是IT企业,“只是一个流通渠道”,在听众中引发阵阵哄笑,也为此和迈克尔·戴尔闹得很不愉快。  除了戴尔,经过大浪淘沙,Sun在工作站年代的对手DEC、SGI退出了竞争序列,而惠普、IBM则变得强大起来,并成为Sun在金融等领域的 强有力对手。麦克尼利的炮口再次瞄向了他们。也是在COMDEX Fall
2002大展上,麦克尼利嘲笑惠普与康柏的合并,“在我看来,惠普和康柏的合并是两家非常不好的公司的合并,因为这两个公司已不再想从事UNIX的业务, 已不再做有关架构方面的工作。他们已经不是计算机公司了。”  对IBM,麦克尼利也多次讥讽。他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称,“我很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能用Sun的产品。从架构角度来说,中国有三种选 择:一种是微软的封闭架构;一种是Sun公司Sun One的开放架构;最后一种是IBM的架构,其实IBM本没有什么架构可言。”  在这个时期,Sun的操作系统、芯片、服务器在市场上碰到了强大的阻力,Java虽然继续得到推广,可是一方面,Sun仍无法从中建立起一个直 接有效的收益模式,微薄的许可权收费对Sun来说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Java的技术发展走向正偏离了Sun的预想轨道,其中最让Sun耿耿于怀的就是 微软在Java上的“努力”。“Java之父”詹姆斯·戈士林指责微软“用了很大力气,让大家在桌面上看不到Java”。  此时的微软在击垮了网景的浏览器之后,成功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其主要对手已切换为谷歌、Oracle,它已不太把Sun放在心上了。微软想了 断这场恩怨。2004年4月,微软向Sun支付19.5亿美元,解决Sun对微软违反Java语言许可协议的指控。有媒体称,麦克尼利继续保持着对微软的 “敌意”,但Sun董事会却计划与微软、IBM、英特尔和解,这使麦克尼利很痛苦,他萌生了离职的念头。随后,Jonathan
Schwartz成为Sun公司首席运营官,开始掌管整个Sun公司的运营,并于2006年接任CEO。  此后,Sun开始走另外一条道路——将软件全部开源,甚至在日子不好过的2008年年初花了10亿美元购买MySQL开源数据库厂商。Sun对 开源有两个设想:首先,软件开源后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使用,从而有可能让更多的客户选择购买Sun的硬件产品;其次,将开源软件交与社区,让全球无数爱好 者加入到软件的开发上去,这样可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可远水不解近渴, Sun的市场慢慢萎缩。有资料显示,2008年前后,Sun服务器超过四成的收入源自于金融中心华尔街和美国严重趋于饱和的电信市场。所以,2008年源自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刮起来后,给Sun带来致命打击。  麦克尼利曾说过不可能有公司出得起钱收购Sun,但随着Sun股价持续走低,其市值在极速萎缩,开始有公司出得起这笔钱了。起先准备收购Sun的是IBM,但在与IBM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拉锯战式谈判后,Sun拒绝了收购要约。  日晚,Oracle宣布以74亿美元收购Sun。  历史的头条  “你们应该把关于我的报道放到你们的头版头条。”2008年11月,麦克尼利访华时,对采访的记者这样说。  在这次采访中,麦克尼利还说,“今天你可能会说微软比我们成功,但是Sun未来会更成功,50年后才会有答案。”(姜洪军)  《i殇·外企志》记者手记  企业领袖魅力与基业长青  “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适销对路的产品打入市场; 他们并非致力于打造充满魅力的人格特质,而是致力于构建高瞻远瞩的公司组织特质;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这是《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的观点,看完Sun公司的兴衰史,觉得这话似乎是说给Sun创始人斯考特·麦克尼利的。麦克尼利任Sun CEO有20年之久,他把Sun带上了历史的巅峰,也目睹了其衰落的整个过程。  当年参与创建Sun公司的威诺德·考斯拉说,麦克尼利总是知道Sun公司独特的商业策略应该是什么样子。在Sun中国公司工作过的马先生也称, 麦克尼利可能是IT行业最出色的销售,他总是知道客户要的是什么,在销售过程中,麦克尼利能巧妙地将竞争劣势规避掉。但麦克尼利并不习惯于从战略角度思考 问题,Sun公司的产品线和研发方向散漫,虽然早中期不断有亮点出现,但无法集中公司的资源,形成商业上的纵深突破。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Sun攫取了.com泡沫带来的巨大利润,其市值一度膨胀为2000亿美元。但这是商业史上的一个不正常的烧钱时 期,.com公司不按商业规律的疯狂烧钱,大量的.com公司无暇考虑性价比,从Sun那里购买大批的服务器,性能稍微落后的服务器甚至当椅子坐。  这种现象注定是昙花一现,而麦克尼利领导下的Sun则对此很陶醉,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时运好的时候赚钱容易,但是,在时运不好的时候,仍然能够熬过难关,才是基业长青公司的生存秘诀。  Sun的产品与技术,譬如Java,到了Oracle手中仍然光鲜照人;Sun的人才,譬如曾任Sun首席技术官埃里克·施密特,到了谷歌后任 CEO,业绩斐然。可这些,在Sun的时候,就像麦克尼利那些鲜活但明显有些夸张、偏执的语言,虽然很有魅力,但并没有转化成Sun基业长青的动能。  其实麦克尼利自己和Sun公司董事会都很早地认识到他任公司CEO存在着某种缺陷。麦克尼利曾说早年自己多次向董事会提及另选高明,可董事会回复说:“抱歉,我们只能麻烦您继续干一段时间,我们还没有找到更满意的人选。”
刚表态过的朋友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您现在的位置: &
甲骨文牵手微软 云计算市场发展的趋势使然
甲骨文牵手微软 云计算市场发展的趋势使然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张良)6月2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甲骨文和微软周一联合宣布,双方的软件产品将进一步兼容,甲骨文的软件将可在微软Hyper-V Server及Windows Azure平台上运行。
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总裁马克&赫德与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微软云计算平台Azure负责人萨蒂亚&纳德拉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鲍尔默称,两家公司长期以来都在公众视线以外进行合作以满足用户需求,但&在云计算的世界里,我认为光有幕后合作是不够的&。
股价下跌营收不及市场预期 寻求新突破
近日,甲骨文公布了第四财季财报,报告中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9.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38.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软件业务营收继续占据主要地位,达到84.28亿美元,同比增长4%。
其中,被视为未来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的新软件销售及云服务订购业务营收为40.26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由于云计算的蓬勃发展,用户逐渐转向使用云服务从而减少对服务器、数据库及相关程序的依赖,结果显示不及市场预期,股价在21日出现大幅下跌9.3%。
美国投资公司Stifel分析师布拉德&里巴克表示,甲骨文营收连续两个季度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令许多投资者质疑除了宏观商业环境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在对甲骨文造成影响,以及甲骨文是否在丧失与最新技术之间的相关性。 
合作与云计算相关&包含多方面
根据协议,微软将向WindowsAzure用户提供甲骨文Java、甲骨文数据库、甲骨文WebLogic Server等产品服务。同时,甲骨文也承诺将在未来向Windows Azure用户提供兼容的甲骨文Linux系统。
拉里森在与华尔街分析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一直在谈甲骨文新的云数据库Oracle 12c。埃里森声称,甲骨文云业务更重要的一项特性将涉及出售新版数据库软件,充当其它销售云应用或云基础设施的公司的平台。甲骨文把最近几年谈得最多的概念之一集成、简化应用到数据库上,将数据库融入云中,造就了云数据库Oracle 12c,去年埃里森没有透露Oracle 12c的具体发布时间,只是表示会在2013年发布。
埃里森说,这是业界首个多租户的数据库产品,它能通过多租户在数据层面解决安全问题,从而更好地支持云服务。另外,它还能通过数据库的整合简化数据的管理,降低数据库的总体拥有成本,并提高灵活性,进而将数据库真正带入云时代&&数据库云。
有关甲骨文未来方向的担忧情绪正在增强,但分析师认为这家公司已经采取了转向基于云的业务模式等新措施,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强强联手 趋势使然
微软曾表示在与亚马逊、Google进行云计算竞争时,微软拥有必应、Xbox Live、Office 365等优势,而Google被搜索绑架,亚马逊被电商绑架。同时5月微软的公有云服务Windows &&&&&Azure正式落地中国,使微软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提供云服务的外资公司。根据IDC数据,中国公共云市场规模在2016年将达到2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6%。微软方面坦言,急于进入就是为了抢&先机&。相信Windows Azure的正式落地为微软与甲骨文的合作更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业内专家认为,甲骨文和微软或许正在计划自己的大数据产品,以与Pivotal及其合作伙伴GE竞争。他们或许会成立一个独立的公司。开源PaaS云平台CLoud Foundry就是EMC从VMware里分离出来的。
云计算发展引起的震荡正在显著改变技术领域的格局。目前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呈现一个传统IT搭配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抱团式竞争&。SAP已经与亚马逊AWS紧密靠齐,微软和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结盟是趋势使然。
埃里森说,&云领域的这些合作关系将会重塑云服务,重塑人们对甲骨文云技术的看法。&
&&&主编推荐
&&&热门试卷
&&&最新视频
&&&热门阅读
&&&最新问答
&&&&&&&&&&&&&&&
希赛网 版权所有 & &&&&湘教QS2-1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软公司市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