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要个外文网站翻译?谁有,要译成中文3-4000中文的

&&&&沈斐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长。历任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院长。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健康安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专委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福建省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常务主席、福建省高教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担任多个行业协会、专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职务及专业刊物的编委。
&&&&沈斐敏教授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国家教学优秀团队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福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沈斐敏教授治学严谨,学风高尚,执着追求,几十年来忘我工作。艰辛的付出换来各项事业的累累硕果:主持“事故预测预防”等各类科研项目45项;其中17个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撰写出版了13部学术著作;主审与参撰了6部著作;撰写的《计算机实用程序集》、《网络技术应用实例》等5部著作获不同级别的图书奖。撰写并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7篇论文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五十多篇论文获不同学会优秀论文奖,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上宣讲。开创了“安全系统工程”和“微机应用”两学科在我省矿山安全的应用,是福建省安全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和国家OSHMS审核员,科研成果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许多安全难题,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黄建平,男,汉族,1971年12月生,福建福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副教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常务副校长。福州市仓山区第九届政协委员、福州市仓山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先后获评为福建省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曾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国家社科规划课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现实路径研究》,福建省社科联项目《推进海西公共服务电子化问题研究》,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绿色物流与海西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闽台教育合作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途径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传承闽商精神,全真环境下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和《高职教育中闽商精神的融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与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主持项目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在CSSCI、中文核心来源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专业教材八部。
&&&&张锦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院学科带头人。晚会导演艺术家、音乐表演理论家。长期担任艺术实践、声乐表演,声乐技巧等课程的教学。主持国家级课题《通俗歌曲演唱风格变迁及通俗唱法训练模式的研究》和部级课题《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其作品、论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策划并编导大、中型文艺演出千余场,导演有《啊!故乡》、《清泉》、《鹰翅下面》等影、视剧二十余部。
&&&&吴松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曾多次应邀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参加学术交流或讲学;先后为本科、研究生讲授英语精、泛读、文艺批评理论、影视欣赏等十几门课程。主要学术兴趣:文艺批评理论、纪实文学、翻译、英语教学。先后主持23项省、部、厅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教材、译著与词典60部(册),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大学英语基础教程》(读写教程4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文化与社会》、《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启蒙的面具》、《女士交谈》、《韦氏新世界音乐词典》、《文学术语词典》分别获第2届、第5届、第6届、第7届、第8届、第9届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美国纪实文学评述》(系列论文)、《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全3册)分别获省第3届、第8届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年分别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第四届优秀高教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1985年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95年被评为省首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6年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黄章树,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企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福建省信息产业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福建省经贸委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3项以及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获优秀学术成果及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庄兴无,男,教授。曾任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先后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陈振荣,男,教授。曾任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专家,曾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等荣誉称号。
&&&&郑鹰,男,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评建办主任。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曾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编《高师教育实习指导书》,主持中国教育学会高教评估研究会“九五”重点课题《高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两次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吴承强,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科研处处长。毕业于福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主要从事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应用、生物数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权威与核心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篇;参加国家基金项目两项,主持过省教育厅基金、省自然基金项目,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李玉平,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被派往英国、法国作学术考察学习,长期为本科生授课,开设英语精读、泛读、英语语音等多门专业课程,曾担任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全省技术职称英语、全省干部英语广播教学,参加编写各类英语教材、工具书、专著近20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多项省级科研和教研课题,多次获得先进工作个人称号。
&&&&骆念蓓,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兼任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一职(续任第二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已有二十数载,科研能力突出,承担福建省高校本科《电子商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多年来积极活跃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承担多项国家、省、校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颇丰。长期从事高校国际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编、参编正式出版高校教材和专著《电子商务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营销学》、《电子商务综合实验》等8本。开设《国际物流》、《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专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及《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国际物流》、《国际营销》等10门本科生课程。1998年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并最早创办电子商务专业。也是在国内较早进行物流管理教学和培训的专家之一,同时活跃在福建省电子商务实践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竞赛的领域,为福建省政府、企事业单位推展电子商务、国际营销(商务)、国际贸易活动及提供咨询、培养复合型商务人才等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
&&&&陈忠,男,副教授,金融管理经济师、商业管理经济师、会计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我校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兼任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nbsp先后毕业于美国北弗吉尼亚大学,福州大学分别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与物流工程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学科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讲《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国际结算》等课程,承担的《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分别获得年度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项目立项,主编《国际结算理论与实务》等本科教材,主持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福建省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顺邦国际与正瀚国际”国贸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抑制效应及其对福建出口的影响调查分析”指导教师,多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0多篇,近年来主持过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厅级课题达10多项。
&&&&刘贤昌,男,硕士,副教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财会学院院长和金融与投资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项目管理、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金融市场学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项目1项,主持教育厅A、B类课题各1项,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和教育部课题各1项,出版教材《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2部,在各类学术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连成叶,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公共教学部主任,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行政管理学》负责人。从事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出版专著、教材(含合著)5部,并获多项奖励。
&&&&陈宜安,女,研究员,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海峡终身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终身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文化研究、台湾问题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加、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统战部项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项目、台盟中央项目、福建省财政厅项目等教学科研项目共9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0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 部。
&&&&卫小林,女,高级编辑(正高),曾任福建电视台(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编辑、新闻部(中心)副主任、新闻中心主任、副台长、新闻频道总监、集团副总编辑。曾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相当于省级劳模);先后有数十件作品分别获得中国电视好新闻一、二等奖、福建省电视好新闻一、二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福建电视新闻界开创新闻直播形式;具有组织策划大型报道的能力。十多次率队参加省和全国两会报道;多次采访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习近平、贾庆林、贺国强等,并采访过胡锦涛、李长春、王兆国、张高丽等。
&&&&王之波,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哲学分会会长,曾任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出版专著4部,参加15本教科书编写,分别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1990年国家社会基金课题《港台思想对沿海青年影响》和2000年国家社会基金课题《大学生邓小平理论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3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科学精神》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科学精神―人类理性的灵魂》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
王平,男,教授。福建省电子学会理事。科研成果及成绩荣誉:主要从事通信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科研课题7项(其中省部级2项、1项通过省级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参与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第1作者50多篇、EI收录9篇、ISTP收录 3 篇),参与编著专著2本(本人42万字),获得专利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5)。
&&&&王平,男,教授。福建省电子学会理事。科研成果及成绩荣誉:主要从事通信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科研课题7项(其中省部级2项、1项通过省级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参与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第1作者50多篇、EI收录9篇、ISTP收录 3 篇),参与编著专著2本(本人42万字),获得专利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5)。
&&&&史策,男,教授。曾担任《新疆日报》新闻记者与理论编辑,先后在福建省人事厅、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省委党校工作,现为经济学院教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领导科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
&&&&出版发行过《人才资源开发》等十多部专著;发表过《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人力资源管理》等117篇学术论文;并4次承担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两次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丘星星,女,教授,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先后策划组织《红黄蓝》现代画展(福州)。进行一系列装置艺术活动:1996年装置《文明的绷带》、《隆达》、《削发的时候》;1997年装置《未完形的生命流程》、《高原之子》系列;1998年装置《染色体》、《结构》、《礼物》,以及大型画册的编纂出版工作。
&&&&冯寿农,男,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福建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福建外国语文学会理事。研究专长:法国文学、文学批评与文论,跨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欧洲学。正式出版专著、译著20多部,正式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8个。
&&&&庄陶,女,教授,现担任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负责人。研究领域主要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西方批评理论。主要担任本科高年级的阅读和写作教程。曾编写和出版两本英语阅读教材,正式发表学术论文7篇,1篇译著。
&&&&许萍,女,博士,教授,现为财会学院审计学专业负责人。2007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9年为福州大学精品课程《高级财务会计》负责人、2012年为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会计学专业负责人、2012年福州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学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主要科研成果有《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我国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会计舞弊理论的视角》、《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的制度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收益波动性研究》、《构建经济效益审计大格局问题研究》等。
&&&&李平武,男,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教育与科研工作经验,长期坚持英语词汇学、词典学和翻译学的研究工作,在英语词素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至今发表专著、编著、译著及论文300多万字,主要代表作为《英语词根与英语单词的说文解字》与《英语词缀与英语派生词》。曾获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教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李芳,女,教授。近年来承担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综合调研课题,2011年获省统战文化研究论文三等奖;2012年撰写的统战理论研究论文获中央统战部一等奖。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做访问学者。在《植物保护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国家级或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多篇。
&&&&杨新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然辩证法》、《现代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多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被获评为福建师大优秀青年教师。获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一等奖,评为福建省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演讲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科研上,主持和参与10项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研究。已独著和合著《科技哲学的理论和实践》、《邓小平科技观和科教兴国战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难点研究》等9部论著,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有8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和高效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肖世民,男,教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会员、语言文字学家。现在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肖教授长期从事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5本;参编教材1本;参编其它著作多本。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国家级4篇,核心刊物10余篇。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获江西省社联第三次青年科研成果三等奖1次,其它各种奖项多次。
&&&&邱岭,男,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担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负责人,曾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曾正式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正式出版译著5部。
&&&&辛林,男,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财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和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在各级各类国内外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6篇,正式出版教材3本,到目前止,已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近40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目前主持在研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孟雪梅,女,博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管理与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6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 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获第十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
&&&&张文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厦门大学财政金融专业。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出版专著2部,主编金融类教材1部,合编多部;在《农业经济问题》、《技术经济》、《农村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福建省社科课题7项,教育厅课题2项,其它课题多项。任福建省金融学会理事、省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农村金融、产业投资;主要承担《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等本科课程教学以及研究生课程《金融理论专题》(主要面向硕士研究生)、《农村金融专题》(主要面向博士研究生)。
&&&&陈凯,男,硕士,教授。曾前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进修深造。执教研究生美国文学课程及本科高年级英美文选课程,兼任福建省外文学会理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理事、福建省监察厅特约监察员。正式出版专著8部,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译著《梭罗集》1998年获第三届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译著《美国读本》1998年获第三届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林君桓,男,教授,在艺术未来学、舞蹈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有独特的建树。著有《艺术革命》、《当代舞蹈美学》等4部专著,参与了教育部主导的《艺术概论》教材的编写工作,发表了《未来艺术的理性展望》等20多篇论文。
&&&&林筱文,男,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从事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统计学、人口统计学、数据分析和社会政策研究、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抽样调查理论与应用、人口与教育政策等。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社会学术职务有:福建省人口学会副会长、福州市人口学会会长、曾任福建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统计局特邀研究员。主持和参加国家教育部、省社科基金、省软科学及政府部门等研究课题。在《统计研究》、《中国软科学》、《统计学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岳峰,男,教授,现担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负责人。2005年获美国亚联董资助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研究工作,2006年赴澳洲协助福建师大与南澳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办学考察与调研并担任口译工作,2008年获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课题资金资助赴欧洲英、法、德等国家,研究各国驻华使领档案。
&&&&近五年来承担5个省部级学术研究课题。正式出版《伦敦口译员》,工具书《世界节》2部译著,在国家级学刊、中科院杂志和本科学报发表论文8篇。
&&&&郑健,女,教授。长期从事美术学方面教学工作,主持“畲族服饰纹样研究”等多项省级课题,著有《色彩构成》、《基础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四篇专著;《畲族服饰纹样探索》、《论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广告设计中的情境假说》、《论设计教学中有关形态感知的三个切入点》等十余篇论文。
&&&&赵忠孝,男,教授,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曾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在科学出版社主编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和《大学计算机应用实验教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出版《数据库原理及Visual FoxPro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新编C程序设计教程》,并在其他出版社参编出版著作共10本;长期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独创了基于概率分布的排序算法,在排序算法理论上有独特的贡献。在国外和国内核心杂志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的论文被EI收录。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软件登记2项 。
&&&&赵忠华,男,教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运筹学和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优化与决策、产业集群。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与教学管理研究,在《中国软科学》、《科学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CSSCI收录7篇。主持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等各类课题10余项,参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3部。
&&&&戴聪腾,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理事,福州市留学生同学会理事,福建师大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曾任首届中国青少年外语大赛福建赛区组委会秘书长,全国希望之星英语大赛福建赛区总决赛评委,“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评委,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获研究生学历证书和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英语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多种语言比较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出版译著3部。参编英汉词典一部。合编教材2部。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大学学报》、《重庆工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校译文共30多篇。主持过《当代心理语言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最新趋势》等6项省、校级研究课题。
&&&&长期从事高校英语教学,讲授的主要课程有:英语听力、实用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高级英语听说、托福、雅思听力、英语口译,英语期刊学术论文选读等,曾承担各类出国人员培训班及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英语培训班的教学工作。曾被评为校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中青年教师,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其负责的《英语视听说》、《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分别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和校级优秀课程。
&&&&王春成,男,副教授,发表《英语阅读中词汇理解初探》等多篇论文以及翻译文字近10万字。曾获“佐藤明雄”福州师专教育奖、福州师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福州师专第三届国隆教育奖、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州市教育局十五届“耕耘杯”优秀运动员、创建“文明校园”活动积极分子;2011年被聘为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顾问。
&&&&王信泉,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学督导员。毕业于厦门大学,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工作,主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副主编《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程一,参编《思想工作通论》、《教育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人生修养教程》、《港台思想对青年影响研究》、《迈向21世纪的思考》等二十多本论者和教材,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福建学刊》、《福建党建》、《思想工作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2000年6月―2001年8月,主持福建省教委科研项目《中外大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衔接之比较》,2001年12月,教学改革项目《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获福建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5月,主编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获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教学研究会优秀专著二等奖,2001年7月,参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一书,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获得福建省教育厅奖励。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刊《思想工作探索》编辑部副主任。曾获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奉献奖”。
&&&&方燕,女,副教授,主要承担“阅读与写作”、综合英语、英美电影视听说、雅思阅读等教学工作。近3年正式出版译著3部,承担省级课题2项。
&&&&朱东红,女,副教授,主讲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等课程。曾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先后主持过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食品气调保鲜及其卫生安全性研究”;省教育厅项目“食品物流安全控制研究”,省社科规划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闽台物流企业合作研究”;参与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体现先行先试,深化闽台合作”的研究。
&&&&刘金清,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仪器仪表学会会员,福建省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称高评委,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福州活动基地专家库专家成员。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DSP技术、智能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自动控制等,曾主持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7项;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第3)、省科技重大项目(排名第3)在内的科研课题12项。在本研究方向上已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国家权威和核心期刊11篇,EI收录8篇,ISTP收录7篇。主编著作专著2本。200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6)。
&&&&闫小斌,男,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数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音系学。
&&&&江明光,男,副教授,现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社会兼职有:福建省物流协会、福建省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福建省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储运分会理事,福建省航海学会航海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省级工商发展资金项目评审专家、福建省外经贸委福建省物流专项资金评审专家、福建省振兴现代物流业规划评审会专家、福建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物流师、采购师论文评审专家。曾主编《货物学》,担任《集装箱运输管理》副主编,并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承担过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类课题《口岸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研究》、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类课题《制造企业逆向物流实施方案》课题,还负责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横向课题《优化泉州中心市区公交线网规划》,泉州交通运输委员会《环泉州湾公交线网规划》等。
&&&&苏燕,女,博士,副教授,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咨询工程师,现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水工结构工程,近年来获批重大科研项目为:2009年获福建省科技项目《软基防洪堤地震破坏机理和风险安全评价研究》(),该项目获2011年纵向科研继续项目(省部级)得到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李玲,女, 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承担省级课题两项,正式出版译著一部,编写教材三部,并正式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李淑平,女,副教授。长期担任《大学语文》《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行政公文写作》《对外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等。已发表的论文代表作有:《论《邯郸记》和《南柯记》中的“梦”的作用》、《巴金晚年散文与“春秋笔法”》、《异曲同工 各臻其妙――两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比较谈》。
&&&&吴文兵,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数据挖掘。主持并已完成一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自2009年9月至今一直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3篇EI收录。
&&&&吴英天,男,副教授,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已发表论文:《中国女排后排进攻问题探究》、《增强体质和“三基”教学任务不应有主次之分》、《谈主副项课中调动学生情绪学习体操的方法》、《运动训练与体育科技相结合的机制问题》等。
&&&&吴健文,女,副教授。学术研究方向:微分几何。历年承担课程:《解析几何》,《微分几何》、《点集拓扑学等几何系列课程》。发表论文:《拟射影化Finsler丛与Finsler空间》、《Finsler几何中Bao_Chern联络的合理性》、《拟射影化Finsler丛中的分布》、《非退化二次曲线的另一分类法及其性质》、《用模型法证明非欧几何的定理》等。
&&&&何肖朗,男,副教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英语非虚构文学和英语翻译。
&&&&主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科研课题。2003年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邀请为访问学者。曾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有近十篇译著。
&&&&沈秋池,男,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管理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负责人。曾从事水工设计与咨询,参加和负责多项大中型工程设计,并多次长时间驻扎工地从事设计代表参与施工协调和指挥,设计和施工经验较为丰富;2007年至今,从事港口水工教学和咨询。承担的主要课程有: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在国内外CN公开出版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张筠艇,女,副教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译著等十余种,并参与多项省教委及校级科研项目。主要从事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研究。
&&&&张业圳,男,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道德风险与融资可能性及融资方式选择》等论文十多篇,主持过《海西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与政策研究》等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和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项,任教学科: 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和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金融经济理论实证分析。
&&&&陈健,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州国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福建省楹联学会会长,福建省社科联委员。曾任周宁县一中副校长、代校长、首届县文协主席、县科普作协理事长。主要成果:《福寿财喜实用对联》、《八闽联苑》、《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中国对联宝典》 上下卷
、《当代佳联品鉴》等8册文学创作;《高考夺魁作文选评》、《标准化训练与能力培养》等29册著作;发表论文7篇;序言小说19篇。
&&&&陈月生,男,博士,副教授,现为财会学院教师。主要科研及学术成果有《福建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研究》、《面向服务型社会闽台服务外包合作研究》、《资本市场金融资源配置研究》、《低碳经济下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研究》,发表的论文有《马克思循环经济理论及现实意义》、《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与福建利用外资的对策》、《福建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
&&&&陈石夫,男,副教授, 担任《中学数学解题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已发表论文:《逐步Fisher判别法在分析我国12年股市上的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数学探究中的半开放性教学》、《函数超越性研究中的若干命题》、《归纳法在数学探索发现中的应用》等。
&&&&陈礼明,男,副教授,长期从事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工作。2001年教改论文《数据结构的内容调整及应注意的问题》,被收集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
&&&&陈素英,女,副教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研究。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6篇。
&&&&陈晓锋,男,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现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学,已发表文章10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
&&&&陈润华,男,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高校军事课教材建设形势与任务》获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并发表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孙子兵法案例教学法》学术论文获得军委国防大学组织的全军信息时代《孙子兵法》研究与运用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和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论孙武的“分合为变”战术》学术论文发表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被CSSCI收录。出版著作和教科书五部:在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孙子兵法)鉴赏》(2004年获得福州大学教材一等奖)、《孙子兵法教程》、《谋略艺术》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军事学教程》、《大学人文科学概论》等著作与教科书。
&&&&陈潜,男,副教授。长期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Vir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数据结构》、《V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与开发》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负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与培训工作,是省级精品课程《Vir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讲老师,负责课程的规划设计、教学改革。曾荣获校优秀青年教师,校先进教育工作者,校科研一等奖。曾担任IT企业顾问,开发设计一套大型超市商品计费管理软件、一套企业管理咨询软件。
&&&&吴望贤,男,副教授,主要承担课程有经济数学、预测与决策等。曾先后在福州大学和福建省委党校任教,在福建论坛、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先后出版了《管理数学基础》、《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科技兴县战略规划》等多部著作。
&&&&林宇,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阅读教学,多年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英语过级考试的阅读训练教学,负责自考《阅读1》和《阅读2》的材料编排、课程计划和具体的教学工作;此外,还先后担任过《外贸函电》和《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工作,目前已完成《英美国家概况》的网络课件制作工作。学术研究方向为:英语阅读理解、英语教学的语料输入和二语习得、语义理解与建构,以及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意义。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
&&&&林恒青,男,博士,副教授。 2002年以前主要从事中日比较文学方向研究。先后发表《武者小路实笃白桦期文论思想渊源》、《武者小路实笃的文学观及“新村”运动对周作人早期思想及文学理论的影响》、《武者小路实笃与周作人的诗歌交往》、《“新村”梦的破灭对周作人文学观的影响》等学术论文。2002年开始转向日本政治制度史研究,主要侧重日本众议院选举的数量分析,进而从微观的角度,揭示日本当代政党体制的演变特征。在自考学生评教中获优秀教学奖二等奖。先后承担过的自考课程有:《日本国概况》、《日语高级听力》、《日语精读》、《日语写作》等。
&&&&林翊,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科研及学术成果有《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闽台农业合作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战略演变研究》、《台商农业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获得奖励主要有《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排名第二)研究报告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进福建新农村建设》(排名第二)调研文稿被收入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编写的《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10月)一书,其中部分观点被吸收到《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中;2007年遴选为福建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9年荣获第十届“陈征经济学学术基金”奖。
&&&&林斯坦,女,副教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曾任世界妇女大会保卫部福建女警队队长,公安部记三等功,省公安厅嘉奖。
&&&&发表的论文或译文近20篇。先后荣获福建省公安部三等功、福建省公安厅嘉奖、福建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师、福建省公安专科学校“三育人积极分子”。
&&&&林良章,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终身教育、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等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与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台盟中央重点调研课题等教学科研项目共4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0篇。
&&&&林元雄,男,副教授,毕业于杭州商学院 计划统计专业。长期从事统计学教学与研究,曾在《商业经济与管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多篇。
&&&&欧永洪,男,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区域经济与竞争力等,曾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的课题有: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推进海西公共服务电子化问题研究》、福建省教育厅B类课题《关于促进闽台间物流业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等,2009年获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业贡献奖。
&&&&郑少,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师从国内著名伦理学专家李萍教授。多年的学术生涯,曾在国家级相关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教学上,先后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政治学名著选读》、《道德哲学》等多门课程,获得学生一致好评。读研至今,积级从事与自身专业研究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在教育研究领域参与多项社会课题研究。
&&&&郑永华,女,副教授,长期从事体育课教学。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高校先进体育教师。已发表论文:《对影响篮球传切配合成功率主要因素的研究》、《转型期高师体育教育存在问题及研究》、《高校体育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定量化评估方法初探》、《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研究》、《试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课题:《高师公共体育课程“主、副项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
&&&&赵欣,男,副教授,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主要是语言艺术方面,曾在高校学报或有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现在艺术学院主要承担《传播学理论》、《新闻学概论》、《新闻管理学》《中外电影史》、《影视语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胡稹,男,教授。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日本精神的实像和虚像:大和魂的建构和变异”(批准号12YJA752012),主持人;2011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中日文化交流视域的日本文化实质研究》(批准号),主持人。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十四篇。
&&&&闻达仁,男,副教授,已发表的论文代表作有:《英语交际法与英语听说教学》、《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报告》、《网络信息时代的英语教育群体比较》等。
&&&&姚颂恩,男,副教授,曾参与过《全国海岸带调查》、《福建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福建旅游资源调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软科学系列研究报告》等重大科研课题的科研工作 ;参与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从书》(福建卷),为该卷副主编,并负责全卷统稿,该书荣获1996年度国家计委机关科技进步特等奖。1998年论文《福州市区水文、地貌特点与防洪》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事厅颁发的“福建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1年获福建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福建可持续发展基本知识》立项,为项目负责人,并出版专著“可持续发展与福建省情”(2002年10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6.9万字);2009年负责人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获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参与福建国土十二五规划《福建生态空间构建及自然灾害防治》研究课题;2012年5月经福建省老科协高职评委评审获评为教授职称。2012年荣获“福建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福建卷)工作,为主要统稿和审稿人。
&&&&翁祖蓁,男,副教授,先后两次获得全国英语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10年9月主持省教育厅立项课题《为海西建设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并著有:《英语登记考试模拟试题解释》、《英语作业课设计探讨》、《我国中专英语教学现状思考与展望》等多部作品。
&&&&郭岚,女,硕士,副教授。主要教学科研成果有《ERP运用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在我国全面推行“股票期权”的制约因素和展望》、《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1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1 项;其中:省部级1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2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项。
&&&&郭丽芳,女,硕士,副教授。有着丰富的高校教学工作经验,并在多家知名企业从事过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管理咨询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经验。多年来曾主持负责或参与如《宽带薪酬设计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方法在薪酬管理中的运用》、福建省省长基金项目《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与应用》等多项课题,2010年度由其负责的《统计学》精品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龚家骧,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及其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的研究。著有《数据库需求分析与规划》、《Finsler空间的子空间上的诱导Finsler联络》等十余篇论文。
&&&&黄玉珍,男 ,副教授,从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教学法研究。社会兼职:省大学生体协理事;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客座教授。在体育科研方面成绩显著,曾在省级CN以上X物发表论文28篇;撰写专著一本;主持完成厅级科研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省级、国家级课题各一项。《警体基础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散打格斗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组织者)。先后两次评为省优秀体育教师,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雷洪辉,男, 硕士,副教授, 马列主义教学部教师,长期担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政治学原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已发表论文:《我国农村民主化的演进路径和宏观趋向》、《我国农村的演进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论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及对策探析》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有情。主持参与课题:《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马列部建设与发展规划》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等。
&&&&董海洋,男,副教授。长期从事体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排球专项课教学法初探》、《小议篮球教学的改革创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的现状和策略》、《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简议运动训练教育的思想教育》、《浅析新课标下的体操教学》。出版专著、教材(含合著)4部:《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副主编、《大学体育与健康》副主编、《当代大学体育教程》副主编、《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新教程》第三主编。
&&&&曾美英,女,副教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与参与科研课题若干项。自外国语学院1996年自考办学以来一直承担自考课程教学,在历次学生评教中屡获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学奖二、三等奖。承担过的自考课程:《英语阅读一》、《英语阅读二》。
&&&&潘培忠,男,副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曾受我国卫生部派遣三次前往博茨瓦纳任中国医疗队翻译。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光荣证书。2004年1月,所在第八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被外交部、卫生部、商务部评为全国先进医疗队,个人发有奖金。先后发表医学类、英语语言类著作论文或译文10篇。
&&&&檀东,男,副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研究。发表正式论文数篇,译著5部。
&&&&魏国江,男,博士,副教授,福建省经济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组织行为与市场营销理论,主持和参与的纵向项目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出版了《组织行为学》等著作,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对企业竞争力与竞争方式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何尔锦,男,高级经济师,现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原为福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厂长,2008年作为人才引进进入高校工作。多年来,他利用课余时间担任YBC创业导师,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3月,被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评为第二届“公益之星”(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等倡导发起,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的资源,帮青年启动创业)
&&&&林仁灶,男,高级经济师、物流师、会计师;福州经济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熟悉集团集中招标采购、采购信息系统、供应商管理;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曾担任事业部领导3年,负责企业管理、实施管理创新、建立事业部业绩考核体系、指导信息系统开发、事业部管理流程变革、财务成本核算;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管理原材料与备品仓库多年,熟悉仓库管理流程。
&&&&谢人强,男,高级工程师,长乐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从2006年至今,已在《上海商学院学报》、《红河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廖榕芳,女,高级工程师,专业研究领域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学与研究,主讲:高等数学、商务高等数学、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课程,并承担商务统计分析的实践教学课程。曾担任福建省水电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商务经济类高等数学》(2007年4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副主编;曾参与承担的“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系统模型-EIES系统”的市场预测部分(大型计算机软件),已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预测,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成果显著,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注:1.以上教授、副教授的排序均按姓氏笔画排;
&&&&2.以上专家风采持续更新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文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