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面临的问题问题

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由于业务调整,文集已放置文集作者的个人中心。请至其个人中心收藏夹中浏览。
马云和阿里巴巴如何应对假货问题
福布斯中文网
虎嗅注: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面对着让它焦头烂额的一篮子问题,比如中国经济态势、比如淘宝假货问题……福布斯杂志选择了后者,在其首页最显著的位置发表了《“权势人物”马云与“造假恐怖分子”:阿里巴巴如何应对贪婪的兄弟与愤怒的盗贼》。这可能是阿里巴巴和马云最不希望看到的,但是该文所反映的问题却真实地每天困扰着马云,并时常让阿里巴巴在美国面临指责和诉讼,并给了美国做空者以机会,阿里巴巴股价周五股价曾一度大跌5%,最终报收83.61美元,跌幅为2.07%。这个时间节点非常耐人寻味,此时距离年度消费狂欢节“双十一”还有3天多的时间……鉴于原文过长,虎嗅进行了删节。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卷入一股前所未有的假冒伪劣商品洪流难以自拔,而各大品牌、中国政府乃至来自美国的压力对此都束手无策。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其实马云是有办法可想的,但关闭售假的店铺会削弱他的阿里巴巴帝国。小心:执掌全球最大电商而且在福布斯全球权势人物榜上排名第22位的马云真的不喜欢律师,尤其是那些抨击他业已创建起来的2,000亿美元市值帝国之根基的律师。在他位于杭州的办公室里,当谈到纽约高价律师代表他们的客户——旗下拥有古驰(Gucci)和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等品牌的法国奢侈品集团开云(Kering)起诉他侵犯商标权并且贩卖假冒商品时,和以前一样如电线杆子般精瘦的马云几乎从沙发上跳将起来。他坚称绝不可能与对方达成和解。“我宁可输掉这场官司,宁可赔钱,”马云说,“但我们会赢得尊严和尊重。”如果他指的是成千上万在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在线集市上谋生的小商户心目中的尊重,那么他说得没错。马云旗下这个零售网站去年的商品交易总额达到3,940亿美元,是eBay的五倍。对马云而言,这些卖家是他的生命线。对卖家来说,马云是资本主义的英雄,给他们提供了一条通往中产的道路。然而,在这种社会契约的中心,是一个未予承认的事实:庞大的阿里巴巴帝国在相当程度上是构建在非法假冒产品的基础上。帮助各大品牌打击网络假货的公司NetNames表示,其客户认为,在淘宝上打着他们旗号销售的产品,多达八成是假货。这个说法得到了运动鞋生产商新百伦(New Balance)全球品牌保护事务负责人丹·麦金农(Dan McKinnon)的证实。由于这家波士顿公司在淘宝上没有授权经销商,麦金农估计,在淘宝网上销售的所谓新百伦产品中至少有80%是假货或可疑产品。至于阿里巴巴,该公司不愿对此斗胆作出估计。从某些方面来说,该公司不能作出估计。马云去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了250亿美元。阿里巴巴的营收在过去两个财年里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23亿美元,而净利润将近增长了两倍,达到39亿美元。马云的个人净资产达到218亿美元。假如阿里巴巴从旗下购物网站上根除假货(姑且认为是能做到的),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McCarter &English律师事务所资深知识产权律师哈雷·勒温(Harley Lewin)认为“他们会破产。”这不是马云会喜欢的结局。但在实施阿里巴巴下一阶段的大胆发展计划(从一家中国巨头发展成全球零售业霸主)之前,他也有动力去消弭这种售假的形象。这需要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建立信任,而这种信任可能会因阿里巴巴奉行买者自慎原则的名声而受到损害。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Nissan Motor)北美分公司品牌保护事务经理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说:“马云已经赚到许多钱。但如果他打算建立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易平台,那么他就需要设置一个保护国际商标的制度。”对于马云而言,这是个难题:一方面,打假的力度要足以让世人认为他尊重正品版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又不能因此让仍是他的衣食父母的小卖家们没了生计。马云说得越久,他的情绪就越明显下落。这位中国第二大富豪认为,奢侈品零售(以数千美元的价钱销售皮带和配饰等物品)这种理念本身就很荒谬。他说:“古驰或任何其他品牌的手袋怎么能卖到这么贵?这很荒谬。我知道品牌公司不高兴,但我也说这是你的经营模式。你也必须反思你自己的经营模式。”云自始至终声称自己是坚决支持打假的。但随着该网站的发展壮大,知名品牌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而在2008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把淘宝列入其“恶意市场”黑名单,使之与百度和海盗湾(PirateBay)等网站为伍。事实上,马云把他面临的假货问题视为中国经济崛起的直接产物。随着中国这个“沉睡的巨人”醒来,生产各种消费品的工厂在曾经的田地里拔地而起。由于政府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加上中国民众开始热衷于快速致富(如今这种心态仍然非常普遍),中国成了一个造假的天堂,从假冒的运动鞋到处方药再到好莱坞盗版电影。据美国国土安全部(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报告,在2014财政年度美国海关查获的假货中,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假货价值11亿美元——占查获假货总价值的88%。2011年,阿里巴巴曾曝出一个大丑闻,该公司内部人员被发现故意设立一些欺诈性的供应商账户,在接受了货款后却不给买家发货,涉及的商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等流行的消费电子产品。该公司大约有一百名销售人员卷入了这起丑闻。马云把他的高级管理人员召集在杭州的一家酒吧里,进行自我反省,并且调查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销售人员从中获利不多,或许只有200万美元,但这桩丑闻牵涉到超过2,300家假冒网店。当时的首席调查员关明生(Savio Kwan)说:“公司面临形成一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文化的风险。”首席执行官(CEO)卫哲和首席运营官(COO)李旭辉为此引咎辞职,不过两人都没有被指控犯有任何不当行为。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merican Apparel &Footwear Association)是一家代表许多沦为中国假货受害者的品牌的行业组织,该协会CEO朱厄尼塔·达根(Juanita Duggan)表示,她的组织一直在与阿里巴巴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品牌的各种办法进行密集会谈,结果却总是碰壁。杜根说:“我们一直反反复复绕着圈子,毫无进展。”对此已经厌烦之后,她的团队在今年4月给美国贸易代表写了一份正式信函,指责阿里巴巴“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该协会正在开展活动,力图让淘宝重新回到美国政府的“恶意市场”名单上——这份名单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一种羞辱机制。阿里巴巴国际政府事务副总裁埃里克·佩尔蒂埃(Eric Pelletier)在写给美国贸易代表的一封信中回复说,该公司希望与杜根领导的行业组织精诚合作,但该协会提出的许多要求“不合理而且行不通。”最具说服力的是,阿里巴巴表示,应诺该鞋业协会的意愿将会迫使该公司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佩尔蒂埃写道:“作为合作的代价而要求我们阿里巴巴集团改变经营模式的基本形态是不合理的。”在容纳16,000名员工的阿里巴巴总部——杭州市郊的一片耸立着几座由玻璃和钢结构建成的写字楼的园区里,有一间“作战室”,就在马云办公室的三个楼层之下。一块超大平板屏幕上显示着中国地图,上面每隔一两秒钟就会出现一些闪烁的亮点。更具体地说,该公司正在运作着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打击假货的私人工作组——多达2,000人,他们都是阿里巴巴员工。在2013年和2014年,该公司在这项工作上总共投入了1.6亿美元。自从2011年以来,该工作组的员工人数增加了四倍。如果我们要根据马云的行动而不只是言论来作出评判,那么这就是入手之处。他说:“如果我说绝不容忍假货,那么我们是认真的。”马云的“防卫部长”是曾经当了20年警察的邵晓峰,他兴奋地展示阿里巴巴用于发现假货的“大数据”计算机系统。那幅地图上闪烁的亮点根据诸如价格低得可疑、照片质量差以及产品说明的篇幅等属性对淘宝交易加以标记。标记为可疑的交易会进行追踪核查,之后再决定是否做下架处理。该系统计算着从淘宝网上查到的假货数量——仅仅在福布斯记者采访的当天就达到数万件。其他的软件可以将卖家在他们店铺网站上发布的商品照片与原品的官方照片进行比较,从而甄别是否属于假冒。邵晓峰声称,仅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公司就从淘宝上删除了1亿件侵权产品,与2010年删除的1,400万件相比大幅增加。他说,其中90%的侵权产品是由阿里巴巴自己的团队发现的,而不是由被仿造的品牌发现的。邵晓峰说:“我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发现这些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纵然采取了先进的反欺诈软件并且动用了2,000双眼睛,但阿里巴巴仍在玩着世界上规模最为浩大的打地鼠游戏。邵晓峰说,每天约有10万家新的淘宝店铺通过核准,因此阿里巴巴无法总是知道他们在忙什么,直到他们开始销售商品为止。邵晓峰承认说:“我们远远不够完美。”这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还已经把打假斗争扩大到现实世界之中的原因。两年前,阿里巴巴加强了与中国警方的合作,以协助追查制假和售假行为。根据马云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有两名警方人员长驻阿里巴巴总部,并且正在与该公司共同开发软件,用以确定假冒产品的来源。浙江省(阿里巴巴所在地)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队长蔄牛说,在阿里巴巴的协助下,光是今年仲夏以来他就在160宗造假案件中逮捕了300名犯罪嫌疑人。蔄牛说:“我们的合作正变得越来越好。”阿里巴巴已经设有一个流程多年,按照这个流程,各大品牌可以在发现假货时提交删除假货的请求,但各大品牌抱怨说,这个流程太令人困惑,必需完成的书面工作非常繁重,而且阿里巴巴的回复过于懒散。因此,今年7月,阿里巴巴开设了一个英文网站,各大品牌可以通过该网站提交删除假货的请求;而以前该平台并不完全是英文的。自从今年4月以来,在准确发现假货方面具有良好记录的品牌已经被允许进入一个流程简化并加快的“诚信”计划,以此帮助更快地删除假货。阿里巴巴说,该计划将删除假货所需花费的时间从三至五天缩短到一至三天。这与eBay相比仍然相去甚远,eBay表示,在2014年,该公司收到的投诉有92%能在12个小时内得到处理。马云说:“我们对合作伙伴是非常开放的。我们可以说是与‘造假恐怖分子’作斗争的军队。[各大品牌]必须与我们携手合作,而不是杀死士兵。”丹·麦金农说,自从新百伦加入这个“诚信”计划以来,删除可疑产品已经变得更加高效,数千件可疑产品已经被删除。但他认为这仍是“杯水车薪”。麦金农声称,在任何时候,淘宝网上平均有130,000件他认为是假冒的或者极其可疑的新百伦产品。他说,阿里巴巴的高管们“希望各大品牌满意,但他们不只是希望各大品牌满意。他们还希望用户满意,希望消费者满意。”中国服装企业赫基国际集团(Trendy International Group)CEO助理刚段(音译,Duan Gang)说,自从2014年该公司与阿里巴巴开始更加密切地合作以来,淘宝上贩卖假冒欧时力(Ochirly)品牌服装的店铺数量少了三分之二,减少到5,000家。2013年,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反假冒联盟(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与阿里巴巴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制定一项力图从淘宝上删除假货的专门计划。该联盟聘请了两位分析师和一名律师,对参与品牌提出的投诉进行预处理,然后再提交给阿里巴巴。该项行动已经成功地从淘宝上删除了13万件假冒商品。该联盟主席鲍勃·巴切斯(Bob Barchiesi)说,这个计划是一个“极好的合作项目。”现在参与该计划的品牌数量已经从最初的20家增加到26家。“人们期待[阿里巴巴]应该立即处理这个问题。但这需要一段学习的过程。”日产汽车的威廉·弗西斯对此不以为然。他用对安全的担忧来掩饰自己对品牌利益的警觉:特别是他说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销售的假冒汽车配件可能会损害中国消费者,并且打入美国的车身修理厂和汽车销售店(说明问题的是,完全禁止销售安全气囊)。弗西斯说:“他们一边在用左手数钱,而一边又用右手遮住眼睛。”阿里巴巴实际上需要应对三个群体:各大品牌、卖家以及当然还有最终买家。马云说:“一款假冒产品会让我们失去五个客户。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控制,那么我们就会失去更多的客户。”马云说:“这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如果你只是简简单单地说声‘把它拿下,’那么这对于那个人(卖家)而言是不公平的。我们也必须保护这些人,而不只是保护品牌企业。你必须关心所有人,维护他们的权利。”这种“先考虑我们中国人”的态度被编入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在阿里巴巴的一份2014年IPO申请文件中,该公司坚称,“我们对假冒商品和虚假活动保持‘零容忍’政策。”但接下来的一句是:“因为在我们的交易平台上做生意的许多卖家都依靠我们来维持生计,我们在处理各大品牌提出的投诉时一般都避开了‘先斩后奏’的方式。”即便对于最愤怒的品牌而言,马云也都太有权势、太富有、太被需要,以至于无法强迫他作出改变。虽然无数客户按理说被淘宝网的卖家坑骗,但还有无数客户却是开心地参与其中,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在一个痴迷奢侈品的国家里以一种便宜的方式显摆奢侈。对于马云而言,在国内,最简单的行动路线就是维持现状,而在国际上,最谨慎的做法则是表现出对这个问题的认真态度。这是经典的中国政治思维,寻求一个和谐的解决办法,只是这一次这个办法为商业利益所环绕。记住原来那个“芝麻开门”传说里的阿里巴巴的命运吧。他也与一帮盗贼有纠纷。他也不得不应对各种有分歧的群体:贪婪的兄弟、忠诚的女仆以及愤怒的盗贼。最终,得到所有金币的是阿里巴巴。
后参与评论
除了BAT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是渣渣吗?那么多领域,那么多话题,却非要聚焦在金主身上。哎,行业观察也好,软文也罢,只是虎嗅早已不是当初的虎嗅了。
意见不合,就满嘴喷粪。嘴巴搽干净了再写那些****文章吧
阿里巴巴毕竟诞生在中国,对于假货的问题,中国本来喝世界就不一致,这并不是阿里巴巴在解决这个问题,是整个中国怎样和世界更好的融合的一个问题。世界上其他品牌商也要做出相对应的调整,老是以自己的思路玩下去,不一定对社会发展有好处。
和某些人逢土共必贬低,某些台湾人逢中必反一样
卧槽这也可以黑,虎嗅刊发一篇如此抨击自己“金主”的稿件,我本以为那些口口声声说“虎嗅被阿里饲养”的****们会闭嘴了,原来怎样都会有新的姿势出现啊。
前几天朋友分享了一个内参http://www.zhibu.me/static/download/zhibu.pdf,5000+家售假店铺马云怎么看
客观上说,很多人眼中的假货指的是性价比、描述虚假,假货是法制社会的理所应当消灭的,不然是无赖蛮缠
客观上说,很多人眼中的假货指的是性价比、描述虚假,假货是法制社会的理所应当消灭的,不然是无赖蛮缠
假货是中国的!不应该怪马云!朋友圈有的是卖假货的
我非常讨厌这种只提出问题不解决的问题人,好像就你长眼睛啦,你到是说说如何让草根开店还能完全的杜绝假货,如果有,估计马云要分你一半财产啦。为什么淘宝假货多,因为你在周边实体店买东西看到都是当地不知名的小作坊产品,牛叉的品牌店你去不起。所以就想网上遛遛,然后你不想搜索那些小品牌更舍不得多花钱,买假货是必然的。
买假货是买家的错,小马只是连带责任,还加分赃。关键是你别打人家品牌名啊!华强北水货市场营销策划就不错,直接说这是水货(当然也有假货)。你马云就不能让店家说清楚这就****高仿货,骗人始终不对。还国际策略改变国内维持!!!****我要是有权利立马枪毙你。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有争议就有机会,各大互联网公司在消费相关领域均走的是大而全的大众化路线,虽然当下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其合作商家质量也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无疑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低端、廉价的标签。而那些具备高品质的商家往往也不会青睐于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网正在进入到全新的品牌时代,用户需要代表更新理念和更高服务标准的全新品牌去服务他们。我希望看到他人或自己能完成这个目标。
假货的买卖问题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吧,根本上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与国民基本素质有关,与个人价值观有关,阿里巴巴只是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利用了这个有利的条件。现阶段,要在中国杜绝山寨可能吗?应该看到阿里巴巴的态度,毕竟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任务。让问题留给时间,等80,90,00后作为社会主力军的时候,再看假货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防不胜防orz阿里上市的三个热点问题--百度百家
阿里上市的三个热点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阿里巴巴为何会弃港选择赴美上市?作为一个倍受公众关注的中国公司,没有选择在国内上市的现实考虑有哪些?对于阿里巴巴市值的判断有机构预测超千亿美元,您怎么看?
阿里上市的话题,是这两天业界最大的热点,各路媒体自然也都迅速跟进。昨天,央视想就这个话题采访我,但是出差在外,没在北京。像这种情况,本以为会改为电话采访,但这种重大话题,对方还是想要有视频的画面。怎么办呢?
没想到央视记者还很新潮,说利用微信的视频通话功能来进行采访,这样就有了视频画面。当时我正在酒店房间里,找了个光线好的方位,开始微信视频。但由于手机不好固定,需要我用手拿着,影响效果,只好又改用iPad来登陆微信。
这还是我第一次用微信的视频功能来接受采访,建议以后电视台的采访都这么来,省得大家跑来跑去。
闲言少叙,以下是这次采访最主要的三个问题:
1、阿里巴巴为何会弃港选择赴美上市?
始于阿里对“合伙人制度”的坚守和港交所在此间的纠结和抵触。在这场延续日久制度博弈战中,港交所或许保住了声名,但在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格局下,不免显得刻板。
一个似乎已然意义不大但确属必要的问题核心是:港交所是否真正读懂了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呢?
按港交所的逻辑,似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是不负责任的,但,恰恰是有着严厉监管措施的美国几大交易所,不仅非常支持阿里的“合作人制度”,也在争抢阿里IPO大单。
结果是,港交所不仅失去了或许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也可能将错过中国科技企业的最新一波上市浪潮,从而失去整整一代优秀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当然,去美国上市也符合阿里国际化的选择。
2、作为一个倍受公众关注的中国公司,没有选择在国内上市的现实考虑有哪些?
简而言之,国内市场整体成熟度的问题,条件不允许,包括制度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官方文件中还提到,“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这意味着未来时机成熟,不排除阿里回归。
3、对于阿里巴巴市值的判断有机构预测超千亿美元,您怎么看?
从业务生态看,阿里巴巴几乎是亚马逊+eBay+PayPal+谷歌功能的结合体。和此前绝大多数在美国上市的的互联网公司卖未来概念不同,阿里现时的盈利能力和利润已经很棒。从2012年的第四个季度开始,阿里的净利润已经超越腾讯,取代腾讯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而腾讯目前的市值是1354亿美元。
和Facebook(市值1693亿美金)相比,刚刚过去的2013年,阿里收入和其基本相当,但利润率却远高于Facebook。阿里平均每个季度收入增速都超过了50%,甚至有时候高达80%。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未来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阿里旗下的云计算业务拥有目前中国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商业云计算服务集群,大量的创新型公司和中小企业正在使用阿里云计算提供的全面解决方案;而超过10亿件商品以及由此带来的海量交易所沉淀出来的基础数据,则使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中国最具数据应用场景的生态系统。
所以作为一个涵盖了中国电子商务所有业态的庞大生态集群,阿里巴巴集团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电子商务公司,资本市场考虑应该如何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并给予合理价值。
阅读:1524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367
阅读:13万
阅读:13万
阅读:13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正如媒体经常报道的那样,线上商品的价格往往要比线下低30%甚至...
扫描二维码下载 新闻手机客户端求助关于阿里信用保障的问题 - 阿里巴巴 - 外贸B2B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求助关于阿里信用保障的问题
UID 1814754
阅读权限 25
求助关于阿里信用保障的问题
各位大侠, 我想知道开通阿里巴巴信用保障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要开通了一达通吗? 我们公司一直不想做一达通的,但是如果一达通影响开通信用保障服务的话, 那阿里这个平台就没用了, 在此想咨询一下各位大侠, 贵公司都开通一达通和信用保障服务了吗?
另外希望大侠们推荐几个阿里除外的比较好的平台,多谢。。。。。
UID 230296
积分 74562
福步币 66 块
阅读权限 120
来自 宁波出口代理
阿里不会是把一达通捆绑销售了吧,这就有点过分了
除了阿里 还有其他的平台&&made in china& &环球资源
货运保险QQ
UID 2220835
积分 28698
阅读权限 80
来自 国际贸易QQ群
捆绑销售还是很成功的
(盈世(尚易)邮箱核心代理)
邮箱支持单用户购买
UID 2503246
积分 15078
福步币 23 块
阅读权限 80
来自 外贸品牌企业邮箱 QQ
回复 #1 Angela 的帖子
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站
UID 1814754
阅读权限 25
回复 #3 luobei6412 的帖子
公司一直没打算做一达通, 这样一捆绑,我们真是没有退步了。另外, 我们最近才跟阿里续签了两年,进退两难了。
UID 2423191
阅读权限 40
hello,是的,诚信保障体系一定要开通了一达通。其实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趋势,也是大家的一个机会。其实你们就算合作了一达通也没要求你一定要全部都用一达通,所以你们其实可以分流,一部分走走一达通,支持一下平台,一部分按现在 的方式嘛,影响不大。如果平台做得不错,要许诺就真的亏大了。而且现在刚改革,谁也不知道以后怎样,但我们相信会是一个机会,还是希望你们能坚持一下,不然错过了就可惜了。
UID 884547
积分 19126
阅读权限 80
回复 #1 Angela 的帖子
是要开通的&&但是我不明白没有信保服务 你们平台为什么不能做下去?
(阿里巴巴国际站客户中心)
UID 2492587
阅读权限 40
开通信用保障服务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符合以下条件的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可以开通信用保障服务:
1)中国供应商服务的剩余服务期(有效期)超过90天
2)供应商企业类型为非货运服务类,且具有销售交易合同中约定的产品的全部合法权利
3)完成一达通准入及产品预审和开票人预审;
4)公司法人或实际控制人及关联公司无其他不良诚信记录
5)无其他潜在风险。
准入条件后期会随着准入标准的变化而调整,请随时关注《信用保障服务规则》。
楼主,必须通过一达通收汇和报关(可以自己安排报关,但需用一达通的报关资料)。
这是个机会,不建议直接放弃。
UID 2083166
阅读权限 25
信保是淘宝天猫的搞法,我们没有活头了,淘宝天猫一惯倾斜买家,卖家有苦难诉,做国际站遇到无取取闹的老外,你就只等着差评吧,阿里国际,我们在考虑下线了
UID 1671616
积分 27458
阅读权限 80
不想开信保
(国际站运营Kevin)
UID 2441395
阅读权限 25
其实现在不线上走一达通也是可以的,线下走货把凭证给客户经理,他们也可以交到一达通那边审核,只不过比较麻烦
UID 2187997
阅读权限 40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京东实名举报:阿里逼商家“二选一” 阿里巴巴回应:市场问题市场解决
随着“双11”的临近,和京东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前日晚间,京东官方微信号“京东黑板报”发出消息称,京东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胁迫商家在“双11”促销活动中“二选一”。对此,阿里巴巴集团前晚也正式回应称:市场问题市场解决,价格优势将持续到底。
京东举报阿里巴巴:
扰乱电商市场秩序
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围绕“双11”展开口水仗,但这样真刀真枪的实名举报似乎还是第一次。
前日晚间,京东通过“京东黑板报”正式向阿里巴巴发出“控诉”,称京东近期不断接到商家信息,反映阿里巴巴集团在“双11”促销活动中胁迫商家“二选一”,“商家表示,阿里巴巴向其传递的信息是:如果参加天猫‘双11’主会场活动,就不允许参加其他平台‘双11’主场活动,对于已经和其他平台达成合作意向的,则要求商家直接退出,否则会在流量和资源位等方面进行处罚或制裁。”
对此,京东方面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认为其扰乱了电子商务市场秩序。
阿里巴巴回应京东:
把价格优势坚持到底
对于京东这突如其来的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也在前日晚间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表示市场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同时阿里巴巴将会把价格优势坚持到底。此外,阿里巴巴还以一名普通基层员工的名义回应道,“一会要打这个,一会要打那个,一会举报这个,一会举报那个,京东忙得可谓不亦乐乎。”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对于竞争的问题,最终的方案就是让消费者选择,“任何竞争都要直面现实,不要转移话题,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中原因。”
昨日早上,天猫“双11”筹备委员会再次对此事进行回应,表示“市场需要娱乐精神,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精神上;市场难免有炒作,但不能总是停留在炒作上,更不能把碰瓷和炒茶当作事业。”在回应中,天猫将这次京东的实名举报比喻为“鸡实名举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面临的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