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占有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多少

  石家庄建设环城水系、唐山打造北方水城、保定构筑大水系、衡水重塑水市湖城……大手笔的水系建设为市民描绘了一幅幅水乡般的画面。
  然而,河北是极度缺水的省份,建设环城水系,水从何而来呢?
  石家庄环城水系最大用水量接近市政管网每年的供水量今年4月27日,石家庄环城水系正式竣工。石家庄环城水系设计者之一、河北水利勘查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刘卫东介绍,水系由3部分构成:滹沱河整治工程、东南环水系、西北环水系,蓄水量分别为500万立方米、530万立方米和190万立方米。考虑到蒸发、渗漏等因素,实际需水量比蓄水量要大得多。另外,为防止水质恶化,要让水流动起来,需要不断地注入新水。这样,3段工程加起来每年最大需水量近9000万立方米。
  石家庄市供水集团董事长李爱民介绍,目前石家庄市政管网每年供水量约为1亿立方米。也就是说,环城水系的最大用水量,几乎相当于市政管网每年的供水量。
  在唐山,环城水系总蓄水量为1948万立方米,最低需水量为3940万立方米,最大需水量5888万立方米。
  不只是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邢台等地无一不是缺水严重的城市,建设城市水系,需要大量用水。
  需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在石家庄东南环水系泊水公园,正和5岁的孩子看水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石家庄太干了,建造生态水系,为人们营造一个亲水的环境,也让这座城市因水更加美丽、更有灵气,得民心、顺民意。只是,这么多水从哪里来呢?王女士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是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而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为人均500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河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环城水系水源的供给?记者从石家庄市园林局了解到,将从4方面解决环城水系水源问题。一是主要利用岗南、黄壁庄水库的水;二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三是利用雨洪水;四是考虑利用今后南水北调的水。不过,记者了解到,岗南、黄壁庄水库目前承担了太多的功能,并不具备长远可持续向水系供水的能力。
  据悉,岗南、黄壁庄水库是石家庄市饮用水、石津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据石津灌区管理局总工程师郭宗信介绍,光是石津灌区,每年的用水量就超过3亿立方米。同时,这两个水库还是北京的后备水源地。在南水北调的长江水到来之前,岗南、黄壁庄水库承担着每年向北京输送两亿立方米水的重任。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邢天河分析说,城市水系对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提升城市品位、排洪防涝等作用巨大。不过,建设城市水系首先要解决城市水源问题。而且,对水源的可行性一定要有长远评估,现在水源能满足需求并不代表将来也能满足。在缺水的环境下,要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中水雨水帮忙解决景观用水对于河北省来说,该怎样平衡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呢?邢天河建议,打造北方水城,充分利用中水,是解决水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关专家建议,除了城市中水,雨水收集也可以成为城市水系一个重要的水源。
  据介绍,石家庄环城水系建设规划,特别设计了雨水收集装置。根据规划,光是西北环水系年平均雨水收集量预计就能达到2400万~2800万立方米。
  石家庄市园林局局长李英波告诉记者:"根据远期规划,在环城水系的蓄水量中,城市中水将占60%,将来石家庄市区产生的绝大部分中水都将排向水系。"据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区日产污水80多万吨,桥西、桥东和高新区3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率为95%以上,一年中水总量可达两亿多吨。桥东、桥西两家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安装新的改造设备,50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桥东污水处理厂、36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桥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将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近期就能投产。届时,石家庄的中水可利用率将大大提高,用于景观用水,潜力巨大。
  在唐山,目前市区4座污水处理厂每年可用的中水水量为7288万立方米,排入水系的中水每年至少有2000万立方米;水系自身收集的雨水每年有1000万立方米。另一方面,雨水收集系统被融入环城水系绿地设计中。绿色植被能够涵养水源,河岸硬质地面将采用生态透水砖铺装,雨水可迅速渗入地下,通过收集装置流入环城水系,成为水源的另一有效补充。
来源:中国环境报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京ICP备号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多少?_开心词典_其他_QQ幻想_资料库_网络游戏_新浪游戏_新浪网
套装(飞升前)+武器(飞升后)+外甲(飞升后)+ 物品道具
战士+剑客+刺客+术士+药师+ 宠物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多少?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多少?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多少立方米?居世界第几位?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几?_作业帮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多少立方米?居世界第几位?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几?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多少立方米?居世界第几位?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几?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上海篇 市内河道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它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与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同,上海有水,但缺的是好水.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5立方米,比北京还少,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世界人均8840立方米)的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全国排名仅为第23位.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水质既受到上游水污染的影响,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在水资源上的最大问题是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是一个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仅剩下1%,劣V类水质却占到68.6%. 黄浦江的污染危机 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上海市民80%的饮用水来自黄浦江.尽管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黄浦江环境整治力度,但“隐形”污染依然触目惊心.目前,每天仍有数百万吨废污水排入黄浦江,一年则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致使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终年维持在Ⅲ类至V类之间(国家规定饮用水水源水质必须在Ⅱ类水以上),这已经给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形成较大压力.由于黄浦江取水量的不断增加,而上游来水不足以稀释排入的污水,影响到黄浦江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同时,又因黄浦江是潮汐型河流,咸潮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极大威胁. 很多来过上海的外地人,都对上海自来水浓重的漂白粉味记忆深刻.这座城市的水源——黄浦江的污染程度,已经让在水资源方面颇富优越感的上海人感到震惊.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江浙篇 江南之美在于水.然而,水乡江南,却面临着缺水的困境,“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江境内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的宁波市,最缺水时一些运水车在日夜不停地奔跑着,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象山县著名的针织企业巨鹰集团,为了解决缺水困境,雇用了6辆载重24吨的大槽车,24小时不停地向厂里送水.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舟山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当地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成本大规模向海取水. 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据称,在义乌有两样商品最好卖,即水桶和水泵. 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缺水,这一让水乡人感到无比陌生和尴尬的事实已经真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苏锡常平原等历史上的天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水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