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在讲坛上的演讲稿的语言要求!!!

福州市公务员局
道德讲坛演讲稿
发布单位:公务员局
发布时间:
字体:【大】 【中】
  在市直机关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各项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福州机关党员学习文选》(第6期)介绍5名来自市直机关先进人物事迹,通过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以弘扬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忠诚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市直机关道德建设,在市直机关掀起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
  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当好千里银线的坚强卫士
  冯振波
  我从事的是电力行业,电网连着千家万户,有时一个人在工作中的失误就有可能酿成电网事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较为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记得我是1986年招工进入福州电业局的,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就被分配到送电部从事高压线路带电作业一直工作到今天,我们负责的高压线路多数都在崇山峻岭之中,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每天出工先要坐车几十甚至一百多公里,再爬山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作业现场,夏天烈日暴晒,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在杆塔上无遮无挡风吹到身上就跟刀子一样刺骨,常常让人鼻涕横流、浑身冰凉。这些苦我们也许还能忍受,但是高压线路带电作业中高空、强电场的恐惧却更难克服,在作业时我们经常要穿着屏蔽服,通过绝缘工具直接进入强电场与带电导线接触,在人体接触和脱离强电场的瞬间会发出噼里啪啦的放电声,而这些作业都要在几十米的高空中进行,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惊险的还有高空飞车远距离出导线作业,当我们沿着导线滑行跨越山谷、河流时,头上是碧空万里,脚下是万丈深渊,唯一的生命依靠就是一根直径约20多毫米的导线,却还带着几十万伏的高电压,面对这样一个艰苦的工作,刚刚接触带电作业的我也曾经动摇甚至感到绝望。
  是什么原因能让我坚持下来,从一个普通学徒工成长为带电作业的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我想除了工作和生存这些基本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前辈们敬业奉献精神的影响和感召。送电线路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早期的线路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收入也较低,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工作却非常认真,操作起来一丝不苟,人人都有一手绝活,在我思想处于低谷的时候周围的师傅们经常开导我,他们告诉我高压带电作业的重要性,我们带电抢修的高压线路都是电网的大动脉如果我们修不好线路就要停电,那福州许多工厂就要停工很多街道社区就会漆黑一片,所有我们吃点苦受点累还是值得的,还告诉我部门还有很多老线路工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几十年都一直在深山的巡线站里坚守着,他们的工作没有人监督,但他们维护的设备却从未出现过差错,这些前辈们对工作的态度和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教育了我,使我安下心来并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尽快适应岗位,我尽量挤出工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练习带电操作基本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参加函授班自学了中专和大专课程,使我的带电作业理论及技能水平能够得到快速的进步。
  在领导和师傅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使我拥有了带电作业的技术“本钱”,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让我逐渐领悟到,作为电力员工我们职业道德的宗旨就是为用户服务,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积极开展带电作业避免因设备停电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也就是我们电力人践行职业道德的具体举措。在90年代初,我就作为主要操作者参加了带电更换古田溪电厂到福州的22万伏线路整座铁塔全过程,避免了当时仅有的一条22万伏线路停电施工造成福州市区供电全停。在98年福州市区11万伏东泮、北泮线同塔架设的#64塔因化工河清淤施工,塔身严重倾斜,随时可能倾覆。停电施工将造成泮洋和鼎屿两个市区变电站长时间停电,同时由泮洋和鼎屿供电的六一路、福新路、连江路一带大量的居民、工厂和重要用户至少要连续停电72小时。经过周密考虑我提出了绝缘拉线牵张与塔腿组合提升的新方法,连续几天冒着烈日勘察现场、组织带电施工,终于圆满完成了该铁塔的带电纠偏工作,避免了福州市中心的两座变电站长时间停电。工程完工了我们都被晒成黑人,被太阳灼伤的皮肤可以揭下一张张皮来。但是看着被修复的铁塔和正常供电的线路,我们却能由衷地感受到奉献和付出的快乐。
  在我二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处理过电网大大小小的缺陷数百项,曾经多次成功避免了闽清、连江的全县停电;也曾避免了宁德、福州、福清、长乐等地多条线路以及变电站的长时间停电;曾在电网迎峰度夏的用电高峰期间,多次避免了华能福州电厂的机组停运;06年夏季我们在水口电厂的一次抢修,就避免该厂停机弃水挽回经济损失二百多万元。在2010年也曾因为我们成功的作业,2次避免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停电。
  除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我想职业道德的另一个层面应该是责任和担当。在每次自然灾害面前电网都要接受严峻考验,但是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选择的都不是逃避而是勇于担当。在抗击“飞燕”“龙王”等几次强台风的抢修工作中,我和同事们都是连续几昼夜坚持在抢修现场,为的是抢修设备尽快复电。在08年春节期间的冰灾面前,我们福建电网全体员工更是众志成城与自然灾害展开了不懈的抗争。我也被省公电力司抽调,带着“抢修塔”赶往灾区,加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抗灾初期现场条件极其艰苦,道路覆冰车辆无法通行,工具材料都要用肩挑人扛,山路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站立都很困难,我们却要带着工具材料往线路上赶,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要摔多少跤,气温很低还下着冻雨很多人的手被冻的肿得像馒头,由于后勤一时跟不上在现场只能啃干粮。虽然很苦但大家心里都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线路抢上去!除夕、初一都在冰天雪地中度过,渴了饿了喝口凉水啃一口干粮,大家就是这样凭着对职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取得了闽西北抗冰抢险快速复电的胜利。
  多年的工作生涯还让我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对职业的热爱,可以激发无限创造潜能”,因为我自己喜欢带电作业这个工种,所以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个工种能够在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供电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带领班组成员开展岗位创新活动,努力拓展带电作业项目,期间也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无数的艰辛和汗水,在我们进行新工具、新作业法的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技术难题,要想尽办法攻克难关,有时为了调试一件新工具,常常要在22万伏的强电场中一呆几个小时,在炎热的夏天穿着厚厚的电场屏蔽服,一场作业下来,全身湿透连鞋子也能倒出水来,确实挺苦的。但是每当看到我们创新的成果,解决了实际问题在生产中得到运用又感到十分的欣慰,又能体会无穷的快乐。在工作以来我结合自身岗位,设计或改进的工具和作业法有十几项,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11项,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7项,有4项成果已经在全省系统推广应用。为了提高带电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2010年我主持编写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一书,被国网公司作为带电作业人员专用培训教材在全国出版发行。同时还结合我们企业开展的“党员一带二”“双培养一输送”等活动,从工作作风、技术技能等方面和多位年轻员工进行结对帮带,通过自己的影响和带动,我所在的班组已经培养出3名高级技师、3名技师,一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名省电力公司劳模,班组还获得全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竞赛团体第一、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努力和创新也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班组每年因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可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达1千多万元,社会效益则更难以估量。我所在班组也因此获得了“中央企业红旗班组”、“省级工人先锋号”、“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
  从我的个人经历可以看到,崇尚职业道德弘扬爱岗敬业精神,不仅可以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个人和团队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又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人民的生活就能更加幸福安康;社会的就能更加文明进步;美丽的福州就能更加和谐宜居。
  (冯振波,福州电业局送电部带电班班长,先后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先进个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感动福州十大人物、福州市道德模范。)
  发挥人民调解优势维护和谐医患关系
  中共福州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支部书记周在祥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福州市是省会城市,由于医疗资源密集,就诊患者密集,疑难重症患者密集,市区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也相应频发。为应对当前医患纠纷势态,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福州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市医调中心”)于2010年1月20日正式成立,负责调处省、市属医疗机构以及城区大型民营、行业等36家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建立独立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内容。截至今年4月份,市医调中心已接访医患纠纷投诉377件(涉及患者死亡的重大医患纠纷161件);赴现场应急处置重大医患纠纷124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1%;在接访咨询中通过解惑释疑,当事人明白事理放弃诉求的108件。在调结的医患纠纷中,未发生一例医患双方签订协议后毁约;未发生一例医务人员受到人身伤害;未发生一例医患纠纷引发冲击党政机关的群体性事件。
  2011年4月15日,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副省长、福州市市长苏增添等领导的陪同下,到市医调中心视察调研。孙书记对市医调中心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她强调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希望医调工作人员总结经验,公平、公正调解纠纷,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成立至今,来市医调中心视察调研工作的还有陈文清、徐谦、杨岳等省领导及中央综治委、司法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督导组,充分体现了各级党政领导对医调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两年多的工作虽短,但我们收获良多,在这里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完善工作制度,是创新调解机制的切实保障
  2011年2月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第49号令《福州市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发布施行,为福州市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执行规范。市政府全力支持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在办公场所、人员编制与经费预算等方面,为我市调处医患纠纷提供了切实保障。市医调中心在办案过程中始终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福州市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调解工作,同时还通过制定严密的工作制度来规范调解全过程,制定了调解工作程序、现场应急处置预案、启动专家会商疑难案件及多部门联动处置纠纷等工作制度,从而保证了调解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有序、及时、高效地进行,保证了调解过程的公正性与公平性。针对调处医患纠纷的特殊要求,市医调中心在调解员队伍建设上也突出了多学科专业背景,目前常驻“中心”的调解员都是医学或法学方面的专家。为了充实专业力量,扩大学科的涵盖面,市医调中心还建立了多学科专家库,现有专家201名,其中医学专家库专家151名,法学专家库专家35名,法医学专家库专家15名。市医调中心根据处置纠纷案件需要采取回避事发医院,对个案组织专家会商的做法。实践说明,建立院外专家会商制度确实有助于对纠纷的症结作出客观性的判断,有助于理性地解决医患纠纷。
  二、讲求工作方法,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条件
  在医患纠纷中,医患双方对医疗信息的了解是不对称的,由于事发突然、情况复杂,当事人容易失去理智,情感用事,所以掌握好调解技巧尤显重要,市医调中心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十分重视方式方法,在坚持公平公正的调解原则下,以灵活机动的处置方式,尽量避免矛盾激化,以达到妥善平稳化解纠纷的目的。
  一是引导院外调解,保障医疗机构正常秩序。为了避免大批患者集聚医院,最大限度减少发生“医闹”的恶性事件,也为了双方当事人能有一个可以冷静对话的良好场所,市医调中心尽量“惹火烧身”,避开矛盾发生地,把纠纷双方引导到“中心”调解,切实保障了诊疗环境的安定稳定。
  二是实行分案负责,全程跟踪调解。承办案件的调解员,都要详细拟定调解方案,通过了解当事人的年龄、身份、职业背景等,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以取得当事人的信任。通过充分沟通、细心引导,待当事人能稳得住、听进去、有思考,调解条件成熟时,调解员进一步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解释,使双方当事人能冷静理智地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纠纷得到化解。
  三是请权威专家会商,增强调解公信力。市医调中心作为中立性调解机构,调解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到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尊重客观、处置有度,在遇到医患双方争议较大,纠纷事实不够明晰的疑难案件时,市医调中心就会启动专家会商机制,让权威专家为诊疗过程提供科学、公正、专业的评判,尽量做到归责更加明晰、定性更加准确,有力地增强了调解公信力。
  四是搞好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出现医患纠纷后,患者亲友的情绪往往较为激动,一时很难控制,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几十上百人围堵医院、摆花圈、撒纸钱,甚至是停尸病房,严重影响病区的诊疗秩序。根据医患纠纷的特殊情况,市医调中心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医患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在现场纠纷调处过程中,调解员们发扬着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工作精神,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受理处24小时值守,只要接到紧急电话,调解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赶到纠纷现场,投入调解工作。
  五是坚持依法调解、维护患者合法诉求。2011年5月,一名新生儿因病在市直某医院死亡,患者家属聚集40多人到医院摆花圈、拉横幅,打砸医院并蓄意攻击医务人员。在现场,市医调中心经过5天连续工作,顶住了“医闹”的不良风气,切实维护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2010年4月底,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某患者在省属某医院进行手术,术后护送途中突发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医方处置不当负有责任,要求经济赔偿200万元。因高额索赔要求未得到满足,患者家属60多人冲击ICU病房、医院行政科,辱骂医务人员,并强行将患者尸体抢出太平间堵住医院交通要道,甚至围攻前来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接到报告后,市医调中心按照原定预案,立即组成三个工作小组,分别分开与双方沟通。市医调中心对患方过激行为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进行了严肃批评,同时鉴于本纠纷医方确实存在不足,调解员依法支持了患方诉求的合理部分。患者家属最后明白事理,接受了28万元的赔偿金额,医患双方签下了调解协议,这起对抗性极强的医患纠纷终于划上了句号。
  两年来,在现场应急调处的124起医患纠纷中,95%的矛盾纠纷都在现场得到有效化解,并从中总结出了“三十二字工作方法”,即“迅速反应,冷静介入;引导调解,预防激化;坚持原则,灵活处置;案结事了,不留尾巴”,经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三、优良的队伍素质,是敢挑硬战的坚实基础
  市医调中心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在实际工作中之所以能够面临挑战、克服困难、不负重托完成任务,关键就在于这个战斗集体有共同正确的价值观,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有一个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市“中心”16名工作人员中现有八名共产党员,凡是处理纠纷案件第一现场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调解工作中他们都能自觉地发挥着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
  2011年1月5日至10日,正值省、市“两会”期间,市医调中心工作人员连续五天三夜应急现场处置三起医患纠纷。1月4日下午4时30分,福州某医院医患纠纷现场刚刚处置结束,紧接1月6日上午9时,市医调中心又接到省属某医院紧急报告。患者林某在该院就诊突发死亡。患者家属40多人聚集病区情绪十分激烈,在病区用病床设置障碍,拒绝将尸体移出病区,为了顾及急救病区还有14个急症病人和护士站里的医务人员的安全,如果冲突继续加剧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共产党员医调中心主任赶到事发现场后三次亲自到停尸的病房与患者家属对话,同时不断在医患双方之间周旋,直至第二天下午5时,这起即将酿成恶性事件的纠纷最终得到解决,这时主任和调解人员在现场已整整工作27个小时。当天晚上10时,市医调中心又接到市属某医院紧急报告,调解人员不顾连续几天加班加点的辛苦劳累,再一次赶到事发医院调处理纠纷。又是7个多小时无间断的谈判,直到凌晨1时许,医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了结纠纷。至此,调解员已经连续工作五天三夜。每一次紧张复杂的现场一线,走在前面的调解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去激励、去影响身边的工作人员。今年五月就有两名新招录的青年员工,向市医调中心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轻人积极向上、爱岗敬业已成为这个团队的氛围,为市医调中心注入了新活力。
  稳定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医患纠纷千变万化,情况纷繁复杂。如果处置不当,随时可能转化成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要解决医患纠纷这个社会难点问题,有了良好的创新机制,还要有一支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队伍。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群众、无私奉献,一如既往尽心尽责完成任务,为维护和谐医患关系做出我们的贡献!
  (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中心支部现有7名党员。作为医患纠纷的第三方调处机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成为全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
  在数字的海洋中谱写美丽人生
  秦萍霞
  小时候,我在读《雷锋日记》一文里,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他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历久弥新的思想道德标杆。工作后,我一直秉持着雷锋这种精神,在数字的海洋里感受到了美,谱写了美,也创造了美。
  也许,会有人认为,统计是一份枯燥、缺乏创造和激情的工作。尽管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的数字,但是,就如法国的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的:“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他们罢了。”
  我作为福州市统计局普查中心的主任,福州市统计系统信息化、名录库及大型普查的组织工作都落在我们中心的肩上。统计,是一种责任。我们用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为了提高普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我经常组织大家学习各种业务知识,一边分享自己的学习成长经验,一边热情指导帮教,大部分工作人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以确保能胜任各项普查和名录库以及统计信息化的工作任务。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工作人员,身为女性,我也喜欢去倾听、分享和关怀他们的快乐与苦闷。以真心换真心,营造和谐的团队,和谐的工作环境,来促使每一位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创造良好业绩。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在局党组的领导和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普查中心先后获得了“巾帼文明岗”和“优秀职工小家”的荣誉称号,工作连续几年都在省里名列前茅。
  普查,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2010年,这一年正逢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作为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骨干力量,也义不容辞的投入到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中去,主要负责普查的宣传发动和普查的数据工作,十年一次的大型人口普查需要我们精心做好普查准备,需要我们广泛宣传发动,使每一位公民都了解人口普查、配合普查、打消顾虑,为普查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2010年9月,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宣传发动进入到攻坚阶段,从普查的试点、普查区的划分、宣传发动我都亲力亲为。由于接连高强度的工作,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医生建议我马上住院进一步观察治疗,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一再催促我去医院,在这一项紧扣着一项的普查任务里,我怎么能放手。党和组织培养我这么多年,这么信任我,把我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时值人口普查宣传发动的关键时刻,我怎么能放手呢?!身上这点病有什么了不起!我跟领导说:“等9月30号的全省宣传月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一定去看病。”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下,我忘记了病痛,即使是在秋初烈日下,我依然奔走在工作岗位上,为福建省、福州市人口普查宣传月的启动仪式贡献我自己的力量。启动仪式非常成功,当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的确诊就像是晴天霹雳,“癌症”,不可能!但是诊断书上白纸黑字告诉我那是真的,我的精神顿时崩溃了。入院后第三天就动了手术。住院期间,统计局的所有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省统计局的领导和市直党工委的领导都分别到医院来看望我、关心我、支持我、鼓励我,我非常感动,也借此机会表达我对组织、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感激之情,谢谢您们!是你们给了我战胜病魔的力量。在化疗期间,我的身体稍有好转,即使我的家人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仍就坚持要重回工作岗位,因为我放不下我心之所系的统计事业和同事们。
  风筝在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而我,在困难的挑战下,战胜它,在病魔的折磨下,忍受它。“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成长起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的近三十年里,先后被评为经济师、工程师、高级统计师,荣获了全国第一次、第二次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个人,全国第一次、第二次农业普查国家级先进个人,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省级先进个人和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市级三等功。尽管获得了一些荣耀,但是“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一直是我的做人基本原则。
  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目前,我们统计人正经历着统计系统生产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我所在的福州市统计局普查中心作为统计四大工程的主干力量,也将不辱使命,运用科学发展观肩负起统计四大工程的这一项重大任务。雷锋说:“我活着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而我活着,就是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我所爱的统计事业,对得起党和人民的统计人!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工作,这是我所敬佩的工作,这是我所为之骄傲的工作!
  在有的人眼里,平淡、忙碌、默默无闻是统计人的代名词。尽管这是我们工作职责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也是一群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爱和热情,在工作闲暇去创造娱乐,制造欢乐的统计人。
  作为福州市统计局妇委会主任的我,在工作的闲暇,我会组织全局同志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例如: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文艺活动上,局领导让我牵头组织的情景诗表演《国旗下的统计人》和歌舞《我和我的祖国》,分别获得了全省统计系统庆国庆文艺汇演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情景诗表演《国旗下的统计人》还获得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庆国庆文娱汇演的三等奖,并代表福建省参加国家统计局汇演荣获二等奖;我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生病住院时都在病号服外披着色彩鲜艳的围巾,让来看望我准备开导我、安慰我的同事都体会到我温馨而又向上的情绪;为了更好的培养和展现作为女性统计人内外兼修的素质和优雅的气质,我还组织全局女同志参加涉及着装、仪表、形体等方面的“马妮形体梳理”培训;为了更好的提升女性干部的自我保健意识,我组织全局女同志听取中医保健养生讲座;学打太极拳。倡导女干部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身文化的品味,并开设了统计局“女性书屋”,以便更好地展现我局女性干部职工的亮丽职业风采;我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看到你难过,我会流泪,更会伸出同样柔软但坚定的手去扶你一把。我组织局干部职工牵手福州市福利院,为福利院的小朋友捐书、捐衣;玉树受灾后,为灾区的小朋友捐款等慈善活动。我局妇委会多次被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
  2007年,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机关妇委会前往闽清县三溪乡山墩村开展“情动三溪”委村对接活动,捐赠并协助当地开展新农村建设项目,慰问当地妇女儿童及帮扶结对的贫困学生,建立了以书为媒的“农家书屋”。同时,在那里,我也认识了一位至今时时刻刻都牵动我心的女儿——留守女孩章剑平。从第一次见到这个10岁的女孩第一眼,她眉宇之间那丝落寞与迷茫,还有她那与年龄不相称的懂事与乖巧,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似的,当我把她带回我下榻的宾馆为她洗漱时,脱下她穿的一双已严重不合脚的鞋子,映入眼帘的是长期蜷缩在鞋里而严重化脓的双脚。我立即去买了药膏和新鞋袜,我心疼的问她:“疼么?”她轻轻的摇了摇头。那一刻,我的泪水差点落下。是怎样的贫苦让这样一位年幼的女孩的心灵世界里充斥着过早的成熟和落寞,又是怎样的坚强让这样一位年幼的女孩的身体遭受着苦痛的折磨。从那一天起到现在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留守女孩章剑平已经是我心里最深的牵挂了。写了多少封信,带她来家里串了多少次门,节假日里带她一起出游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玉不琢不成器”,当她犯错时我也会像真正的母亲那样严厉地教育。2010年患病手术期间,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她已经从小在缺少母爱的温暖下成长,而我是她的新妈妈,是她最亲最亲的亲人,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我不能倒下,不能让她再次感受到没有妈妈的无助与孤独。手术过后的化疗期间,她打来电话告诉我说69岁的老父因身体欠佳,想让她辍学回家务农,得知这个消息,我非常着急,她才读到初一,就此辍学,今后的人生怎么办?我在电话里安慰她:“你放心吧,我会马上赶到你家做你父亲的思想工作。”当时,因为化疗,我的头发也都掉光了,为了不让她担心,在我的体力刚能支撑着走路的状态下,我让家人为我乔装打扮了一番,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驱车前往三溪乡做通了她父亲的思想工作,并鼓励她,让她不要为学业的事情担忧,好好学习。她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第一次开口叫我妈妈的转变,只要想起她那一声清脆乖巧的“妈妈”,幸福的滋味就会像蜜一样溢出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现在她会毫不犹豫地搂着我亲亲热热的叫妈妈,跟我分享快乐,讲述少女的心事。至今,关于我的病,她都还蒙在鼓里,因为我是她避风的港湾,是她感受温暖的妈妈。我要让她明白,她虽然曾经缺失了母爱,但是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世界,有我、有许许多多我的领导、我的同事们都在关心她爱她,给她一个最大的家和最多最多的爱!
  回望过去,从朱伯儒到郭明义,从孔繁森到杨善洲,与他们比较下来,我所做的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如今,我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耀都离不开各位领导、同事、家人的关心和协助,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的关爱和支持。
  (秦萍霞,市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高级统计师。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省级先进个人,全国第一次、第二次经济普查、第二次农业普查国家级先进个人。被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务员局给予记三等功奖励)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王其斌
  今天,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我近三年来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牢记工作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克服诸多困难、妥善处理工作与家庭矛盾,为做好实施“五大战役”项目工作,推动福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恪尽职守,勤奋工作的情况。
  我是2005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市发改委,安排在战役办(前身为重点办)从事项目管理服务工作至今。2010年8月,我市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开展了“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工作部署。为统筹全市“五大战役”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发改委总牵头负责全市“五大战役”项目推动和汇总上报工作。对此,发改委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反应,连夜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统一“班子”思想,研究部署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组建发改委“五大战役”项目工作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从委内各业务处室抽调精干力量,定岗定人、集中办公,制定严格工作流程,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当委领导征求我意见,打算让我担任战役办副主任时,说心里话,我当时确实有所顾虑……
  一是感到这个“担子”责任太大,担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承担不起,怕完成不好任务,辜负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人民群众对发改委的期望;
  二是目前手上的工作任务繁重,由我负责的全市拟申报省级“十二五”重大项目的征集填报、汇总整理、审批上报工作和2010年我市“十大”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工作还在开展中;同时,我还参与发改委负责牵头组织《福州保税港区开发建设方案》、《福州保税港区总体规划》和《福州保税港区管理办法》编制工作。
  三是家里还有一些实际情况,爱人受限家庭经济条件,不能在家操持家务,工作性质决定她每年有300天左右要在外地常驻,没有能力照顾家庭;我父母亲退休后在永安生活,无法帮忙照顾年幼的孩子;岳父年老体衰,岳母因病早逝;生活的重担由我一人承担,如此状况亟需我出大力去支撑维护……
  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面对组织的决定、领导的信任,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始终牢记应当履行的职责,毅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挑起了“战役办”这付重担。我爱人得知我承揽下这个活后,打来长途电话埋怨道:家里这么一大“摊子”都要你担着,你又不是不清楚,你身体又不是很好,怎么去逞这个能呢?气得三天不再接我的电话……
  接受任务后,我马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役办的筹备工作,不到两天时间,战役办人员、办公设备全部到位。为加强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机关党委的指导下,战役办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战役办刚组建,大量的工作任务很快就压了下来。市委、市政府为及时掌握“五大战役”进展情况,要求将“五大战役”责任单位、各类项目完成的经济指标、项目进度实行每旬通报,逐月考核。
  大家知道,一份项目专报,几张表格,看似简单,可战役办的同志们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市上下承担“五大战役”项目建设任务的单位多:进入“盘子”目多,除了12个县(市)区外,仅市直机关责任部门就涉及到33个,总项目达485个之多。这项工作任务之重,时间之紧迫,协调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五大战役”期间,我和“战役办”全体同志夜以继日赶材料、出报表、下工地,奔走于省、市“五大战役”项目建设单位之间,每个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接、要打几十上百个电话,反复核对成百上千个数据,同时我还要继续处理完成手上原有未尽的工作。在此期间,我和同事们每天工作都在16小时以上,最忙的时候我曾连续一个多月每天平均只能睡三、四个钟头,凌晨一、二点到家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也是常有的事……
  正当我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家人的身体状况又频频告急,我爱人埋怨我整天只顾工作不顾家。事业与家庭上的事,孰重孰轻,说实话难以取舍,但我还是能掂出份量的,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哪能只顾自家的事而怠慢自己的工作呢!
  为了不影响工作,我一方面托亲友送生病的儿子到医院检查、就医,另一方面尽可能抽出时间照顾儿子以尽父亲责任。我几乎每天五点半就得起床,忙完家务后急忙赶到单位准时上班,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再赶往医院看望住院的孩子,下午分头审核各战役牵头单位报送的数据材料,晚上再与同事们协调工作,分析整理数据,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半个月功夫,人憔悴了,瘦了近十斤,抽空回来的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含着泪对我说:其斌,家里的事你以后就少操心了,由我请假一段时间来克服……组织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家人的理解,让我倍感欣慰与鼓舞……
  根据市领导要求,为充分调动“五大战役”项目各责任单位工作积极性,在全市上下掀起“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我和战役办的同志们利用双休日时间,结合“五大战役”项目特点,设计、制作了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五大战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6块量化流动旗展板,放置在市政府第一会议室醒目位置,及时、形象、动态地反映了各责任单位战役项目进展情况,为我市连续两年都提前全面超额完成市级“五大战役”年度投资任务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市“五大战役”项目实行每月量化流动红旗评比的做法还得到了省检查组的高度肯定,兄弟城市战役办也慕名前来学习调研。
  2010年底,是实施“五大战役”工作任务最为艰巨的冲刺阶段,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就在这节骨眼上,远方又传来母亲膑骨骨折的消息,我为无法亲身前往伺候以尽孝道而深感愧疚,只能默默祝福母亲早日康复,便匆忙赶回单位,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自从担任战役办副主任以来直至母亲康复前,我和战役办其他同事一样,从没休息过一个礼拜天,没有请过半天假,为实施“五大战役”工作奉献全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全市上下的激情奋战,我市“五大战役”四大指标全省领先: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全省第一;
  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完成投资量全省第一;
  省级城市建设战役完成投资总量全省第一;
  民生工程建设战役各类保障房建设完成总量全省第一。
  我委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实施“五大战役”工作综合一等奖,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得到社会的好评。“战役办”临时党支部受到市委表彰,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福州市实施‘五大战役’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一次及福州市第三十二届劳动模范。
  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应归于组织和集体。今年是我市“大力弘扬福建精神,继续打好‘五大战役’”,我将牢记使命,珍惜荣誉,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战役办”一班人一道,坚决、圆满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公务员队伍争辉,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其斌,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服务处副处长,兼任市发改委“五大战役”办公室副主任,多次获优秀公务员、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者、福州市实施‘五大战役’工作先进个人三等功、福州市第三十二届劳动模范)
  情怀肝胆
  刘景丰
  我是一名肝胆外科医生。手术室、无影灯、止血钳,输血、插管、重症监护,这一系列听起来让人紧张、甚至发怵的字眼,就是我们工作的环境和常态。肝脏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生命器官,它像吸满水的海绵充满着血液;肝脏手术是复杂的、危险的,充满了变幻莫测的因素。在无影灯下,在手术器械轻轻触碰的嚓嚓声中,我度过了二十六个肝胆春秋。自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起,就如同战士披上了铠甲,当病人危难的时候,就要在生死之间拼杀。面对病人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就是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病人,尽力赶走病人身上的死神,让一个个生命在手术刀的游刃下延续,让一颗颗受伤、甚至绝望的心在白衣战士的呵护中得到慰藉。一批病人康复出院了,又要面对新的一批病人,常年循环往复,每天都面临着生死瞬间的压力和挑战,这就是我和我的同行们的职业特点,即使出差在外,心也总是牵挂着病人。
  福建是我国肝病和肝癌的高发地区,长期以来我们省在肝病和肝癌防治领域的建设相对滞后,甚至存在很多空白。1995年,我是我们省第一位选派到上海、武汉和美国著名肝脏中心深造的医生,我深感肩上担子很重。面对一个崭新的领域,我克服种种困难,潜心学习,几乎每天要在病房工作到深夜。我的工作也在上海市医疗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三年的学习时间,我仅因为女儿的出生回家一周。我的勤奋和敬业得到了我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我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吴孟超院士等著名专家的肯定和鼓励,他们说只要把事情交给刘景丰,他总会想办法完成好,对我给予特别的精心栽培和严格训练,让我深刻领略到了久负盛名的“裘氏风范”、“吴氏刀法”,终身受益。能得到两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和医学大家的培养,可谓师出豪门,这对我来说,既是上天的恩泽、人生的财富,更是工作和事业上的压力和动力。学成归来后,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国内第三家规范化治疗肝病和肝癌的外科病房。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肝癌为主要对象的肝脏外科技术体系和以终末期肝病为对象的肝移植技术体系,组建省内首个肝脏外科技术团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每年肝病和肝癌的手术治疗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五位,改变长期以来我省大部分肝病和肝癌病人到上海、武汉、北京等异地就医的状况。
  我主刀完成近5000例肝脏手术,手术死亡率仅为千分之一,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是整个团队共同付出艰辛劳动的结果。肝脏手术后病人的病情变化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发生快速,有时甚至是瞬间的。为了让病人能够安全度过手术后的危险期,我常常吃住在病房。虽然自己在医院内有宿舍,但还是在办公室里准备了一张床,为的是能够更好地观察病情、方便诊疗,一旦病人有突发情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曾经有一位病人,因病情危重在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我就吃住在重症监护病房42天,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因为我深知,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和肝病病情的复杂多变,每一位病人的病情也各有特殊性。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面对每一个新病人就要像参加一场重要考试一样,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始终要求自己遵循“科学之上是人道”的行医准则,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医学道德。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不仅仅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要给病人以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这就是医者仁心。
  器官移植技术被誉为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学进展,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标志之一,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医学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肝移植是目前器官移植中最复杂和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等待肝移植的病人,不仅肝脏丧失功能,同时还存在全身多个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类病人在接受肝移植手术时常常病情危重、濒临死亡,需要医生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细致入微地观察病情和周到的人文关怀。裘法祖院士的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开展肝移植12年以来,对每个病人我都要带领治疗护理小组24小时守护在病床旁,做到对每个技术环节和治疗措施都仔细斟酌、周密安排、准确实施,创造出无手术死亡的好成绩。根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我们团队肝移植的手术质量和病人远期生存率位居全国前三位,成为卫生部批准开展肝移植的福建省唯一的地方医院。
  加快发展我省肝病和肝癌的防治与研究事业一直是我的追求和梦想。少数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受益,最好的方式就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作为我们省的学科带头人和肝胆外科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我投入很多精力进行团队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普及等方面的工作。带领着一支硕士和博士占90%的高层次专业技术队伍,高标准、严要求,针对每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注重个人自身建设与学科整体发展的有机结合,帮助每位成员在整体发展中找准定位,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倾心授业,言传身教,培养的博士已经成为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的骨干力量。我还牵头建立福建省肝病和肝癌的防治网络,通过举办学习班、学术会议、接受进修、实地会诊手术等多种方式普及新观念、新技术。近10年来我遍访全省县级以上的医院,帮助建立肝胆外科专业和传授肝胆外科技术,基本改变以往我们省肝脏外科技术仅仅局限在少数省级医院开展的状况,促进我省肝脏外科技术的普及和共同提高。
  终生学习和经验总结是我们的职业要求。一名优秀的医生,只有坚持不懈地吸收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先进技术,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我每天实施3~6台肝脏手术已经是工作常态。白天忙于繁重的医疗工作和日常事务,夜晚还要完成科研工作和论文、指导研究生、跟踪最新的医学进展。长期以来,每天工作12~16小时,没有节假日及年休假。
  多年来我秉承中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遗训,他说“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学习闽籍中科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永不满足、永远争先、勇攀高峰、勇于创新”的四永(勇)精神。两位恩师作为医学大家和人生楷模对我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渊博的学识、德技双馨的品格力量和人格魅力一直鞭策和鼓舞着我,激励我自强不息、不断前行,坚韧不拔、追求卓越。在前辈的道德风骨和高尚人格的感召下,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用一把寻常的柳叶刀划出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一条轨迹,用坚实的足迹走出了一条充满挑战也结满硕果的人生之路,为医疗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34岁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岁被评为主任医师,38岁被评为教授,4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5岁成为目前我们省外科学界唯一的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被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作为知名的中青年专家,参与了5个肝脏外科和肝移植领域国家标准的编写制定,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及国家规划医学教材15部。
  近年来,闽籍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建党90周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教授多次倡导和呼吁要在福建建设肝病和肝癌的防治与研究机构。吴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亲自题写“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的院名,还担任名誉院长,在福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吴老之所以授予我们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是对我们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吴老的心愿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我们从事肝病和肝癌防治的医护工作者来说,既是信任和鞭策,更是责任和重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吴老多年的心愿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我真诚地期盼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一如既往地得到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大家的帮助。
  情怀肝胆,无怨无悔。我将以吴孟超院士等先进人物为榜样,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继续用柳叶刀在无影灯下描绘我的人生,我的未来!
  (刘景丰,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人才,福建省青年科技标兵,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肝病及器官移植技术及学科带头人。任福建省肝病科学研究中心临床部主任兼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科技副院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外科主任。)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主办 福州市公务员局 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
联系电话:4 闽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求职演讲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