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起源?

再论中国农业起源与传播
再论中国农业起源与传播北京农业大学王在德,陈庆辉中国农业起源是国内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农业科学家广泛关心的问题。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发达,原始农业延续时间长,传统农业经验丰富。特别是近40年来史前考古学迅速发展,吸引着国内外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农史学家和农业考古学家的关注。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起源地,也是人类起源地(1)(2)(3)(4)。不仅有绚丽灿烂的新石器文化,而且还有漫长的旧石器文化和丰富多采的细石器文化。本文从农业生态学观点,分析和讨论中国农业起源中的几个问题和我们的不成熟看法,求教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中国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区中国农业起源的时间约在公元前二至一万年前后。据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家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教授1986年最新版“中国远古考古学”第二章“早期农民”中指出,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距今约一万二千前后(5)。我们认为距今一万二千年只是中国农业起源的下限,上限应到二万年前后。...&
(本文共13页)
权威出处: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水稻和粟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与中国农业起源有关,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的问题。特别是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稻谷之后更加引起重视。作者从农业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和探讨中国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农业起源的理想生态环境 1952年美国著名的地理植物学家C.O.Causer在他写的“农业起源及传抚”中提出旧世界农业起源于东南亚“’。理由是农业不会起源于食物不足的地方。他认为生活在饥饿状态下的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和时间去从事缓慢不迫的自然实验,从遥远的未来驯化出各种美好的食物供人们食用。选择和改良动植物美好地为人类服务只能靠生活舒适富余的原始农民来完成。所以他提出农业起源的理想生态环境条件,必须具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林地、丘陵、淡水河流等生态环境条件。他推测原始农民是一个先进的擂涝部落,他们居住在温暖季风气候带的淡水河流沿岸。河流是村民联络的通道,...&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农业起源是人类内在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标志,人类由此开始进行真正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是探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外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雷丁大学农业考古学系(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of University of Reading,UK)于-1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农业起源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农业博物馆、四川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英国雷丁大学、韩国釜山大学和越南河内农业大学的30余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首先对来自世界和中国的参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然...&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20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农业起源与传播暨中国植物考古学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就东亚地区农业起源与传播、单个物种的驯化与早期传播、植物考古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国植物考古学最新研究成果等问题展开讨论。植物考古自上世纪末传入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一个资料快速积累的阶段。本次会议论文涉及的植物考古研究材料来源广泛,地理上覆盖了江淮、西北与西南、华北与东北、新疆等地;类别则包括木炭、种子和果实、植硅体、淀粉粒以及稳定同位素等。同时,结合历史文献探讨早期农业相关问题,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现择要分述如下:一、区域早期农业和非粮食作物的起源与传播新的植物考古资料为研究宏观区域的农业起源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材料。九州大学宫本一夫教授通过辽宁大长山岛上马石贝丘遗址出土陶器的谷物印痕,结合朝鲜半...&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里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农业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农业起源与传播:基于中东和中国的视野”(Origin&Diffusion of Agri-culture:Middle Easter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拟于~16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为小型学术研讨会,拟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约30人(英国及欧洲学者1...&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里丁大学农业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农业起源与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1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翰苑宾馆)举行。自第一轮通知发出后,得到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在此特致谢意。现将相关具体事项通告如下:一、会议日程12月15日(星期六),会议报到。地点: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翰苑宾馆)一楼大厅。12月16~17日,学术研讨。12月18~21日,赴苏州和宁波等地考察史前农业考古遗址。12月22日,会议结束。二、会议主题农...&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6613
订购咨询:800-810-661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我是一个朋友不多的人,所以一个人有时很孤单,喜欢安静,渴望寻找真诚真挚的友谊。我自建的中医QQ群 (我爱中医)
LOFTER精选
阅读(178)|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95075',
blogTitle:'中国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
blogAbstract:'中国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 \r\n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医药也顺带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现代考古学为我们了解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遍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3,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我是一个朋友不多的人,所以一个人有时很孤单,喜欢安静,渴望寻找真诚真挚的友谊。我自建的中医QQ群 (我爱中医)',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日 星期一
周报 版数:
您的位置: > 地理(08版)
发现中国农业最新起源地
  中国农业起源可能比传统想象的要复杂。除了传统以稻米为主的长江流域和以黍、粟为主的黄河流域外,考古学家认为以块茎作物为主的华南地区也应该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志军认为,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盛,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专家在位于广西桂林距今11000年前的甑皮岩遗址浮选结果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炭化块茎类植物遗存。专家认为,华南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涉及的范围正是在珠江水系覆盖的广大区域。  (据《华夏地理》总第57期)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作为一个思想起点,钱穆在他著作等身的文献中,始终将他对农业文明的认识贯穿于他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论述中。全面考察钱穆的农业文明观,不仅可以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精神中最具始源性的农业基因,而且可获知这一基因对中国历史、文明及其成长所本具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才有了钱穆所讲的“农业社会”。此亦钱穆农业文明论的系统范畴之一。钱穆当然也注意到农业社会中存藏在己,每不贪多,三年耕有一年之蓄的特征。所以中国人生事已足,则不过求拓展,安分守己,斯为上策。
“天人相应”。据此,他确认:“中国文化理想之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其实农民生活早已符合此道,亦可谓中国古圣贤一切大道理皆从农民的实际生活体会发挥而来。今人称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其语实深有理致。”我们知道,几千年中国农业文明酿成的“天命”观,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因素。钱穆从天命观高度来揭示儒家的人文与自然合一的天人观:“天命,即指人之无奈何之处。人人各得对外面他人作贡献,人人各得对内面自己求完成。此是天命,亦即是人性。中国儒家务求人文大道与自然大道之合一,此即所谓天人合一。儒家指导积极人生一番大道理在此。此番道理,通天人,合内外,这是每一人之性命。”但这毕竟是理想与理念中的天人合一,要落实在具体的农耕文明及其劳作之基础上,还得要结合农业中的“天命观”来进行具体之解说:“农事亦有荒歉,三年耕,常有一年之水旱。农人则诿之日天命。然天命正反面。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收获乃其正面,荒歉则其反面。乐天知命,外面大自然与内部人生亦融成一体。天人合一,自安自足,是为农业人生最大乐事。”显然,这种真正的天人合一观来自农业文化的基本精神——乐天知命。只有乐天知命,才能使外在的自然与内在的人生真正地融为一体。然而我们要问:这种自然与人生之合一又“合”在何“点”之上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业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