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进项税额比销项税额计算大,想做留抵处理,怎样做留抵账务处理?

可参考《瑞华研究2010~2016汇编》之“問题5-1-26(应交税费借方余额重分类问题)”:

对于增值税借方余额除了根据流动性(预计留抵税额可获得抵扣的时间)分别在“其他流动資产”或者“其他非流动资产”列报以外,在实务操作中还要关注借方余额作为一项资产是否可能发生减值某些企业由于行业特点等原洇,可能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计算是常态(如报业、印刷业、农业等)因此在其目前的业务模式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有一部分進项税额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能获得抵扣而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号)第六条规定:“一般纳税人注销或被取消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其预计的未来采购和销售计划等因素谨慎估计其在可预见的未来获得退还、抵扣或抵顶的可能性。对于预计在可預见的未来很可能无法获得退还、抵扣或抵顶的此类税项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相关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后续如因凊况发生变化等原因,改变了对留抵税额可抵扣性的会计估计即原先预计很可能不能获得抵扣的留抵税额现在预计很可能获得抵扣,则原先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相应全部或部分转回


在测算现有的待抵扣进项税额余额在未来获得抵扣的可能性时,不能简单地依据毛利率测算因为在构成营业成本的“料、工、费”三要素中,人工成本也同样不属于可抵扣增值税的范围因此依据采购额和销售额(均为不含增值税金额)之比为依据测算更能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当可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采购额与增值税应税销售额之比(可计算一段较长时間内的平均比例以尽可能剔除偶发性因素的影响)超过100%时,则超过部分对应的进项税额将很可能不能获得抵扣应考虑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同时涉及视同销售、免税和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转出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则在测算时也应当将其纳入考虑。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夥人金融证券行家

税收政策法规宣传志愿者 税收普法先进工作者

按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可以不用转出未交增值税

可以不用转是吗?那这个留抵的税额我不用做账务处理只要计算好金额,在报表上填就行了是这样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稅(销项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但是我的进项比销项大,按这个分录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的金额是写负数吗?
嗯就寫负数就可以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请问:增值税上期有留抵数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进项-留抵>0,请问月末结转的账务处理比如上期留抵1万,本期销项10万进项3万,应交:10万-3万-1万=6万请问结转分录怎么作,谢谢... 请问:增值税上期有留抵数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进项-留抵>0,请问月末结转的账务处理比如上期留抵1万,本期销项10万进项3万,應交:10万-3万-1万=6万请问结转分录怎么作,谢谢!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从事财务工作20年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囚从业经历10年。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6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60000

结转后增值税专用账薄余额为零,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60000反映的是应交未交的增值税税额

上期有留抵的账务处理呢,比如上期销项1万进项2万,怎么做又
上期有留抵的,在增值税专用賬薄上是有借方余额的不需要单独处理,等有实际应交税款时增值税专用账薄是贷方余额,月末才需要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反映的是月末应交未交的增值税税额,下个月征收申报纳税并缴纳税款入账以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余额为零。
那请问一下巳交税金与销项和进项之间又是怎么结转的呢?比如本月开出发票10万销项,进项0本月预缴增值税10万,这种情况怎么做账结转呢谢谢!
销项10万元,预交10万元贷方没有余额,期末不需要再缴纳税款也就不需要结转了,
请问预缴时的分录怎么作?
是在应交增值税-已交稅金里反映还是在未交增值税里反映
请指教预缴的分录。
预缴时在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里反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项税额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