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仙,谁能告诉我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器怎么计算现金净流量啦?或者谁能告诉我现金净流量的计算公式?

想要知道现金流量表主表第一项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确定?谢谢老师帮忙!_百度知道
想要知道现金流量表主表第一项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确定?谢谢老师帮忙!
知道是现金流入小计与流出小计之间的差额。但现金流出小计如何确定,才能够倒挤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提问者采纳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你好!请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是同一个数吗?谢谢!
不是,你给我个邮箱我发给你我做的
你好!我现在主要是想知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如何确定,也就是现金流出小计如何确定,这样我才能够倒挤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数。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您前边所说的那些我都知道的,只是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是个什么数?与什么数相等?或者说在哪取数?谢谢!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现金流量净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作者:佚名&&&&会计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本网站原创的作品,其版权属原作者及本网站所有,其他媒体转载应注明作者及本网站名称,且不能用于商业目的。此外,本网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转载(含读者上传)或原创作品的提交者,其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者;在本网站展示的这些内容仅供网页访问者学习、参考用,本网站不将其用于商业目的;如这些内容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以书信方式向我们提出,我们在收到您的来信并核实后即予以删除。本站欢迎投稿,投稿请联系:QQ。
&&&&&&会人E步网站是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的单位会员,欢迎广大会计同行朋友通过本网站注册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网上辅导,欢迎加入我站开设的相关QQ群交流复习心得、分享考试经验、互通学习信息:、。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会计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会计:
下一个会计: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最热门会计资讯
&&(17028)&&(13818)&&(12610)&&(10237)&&(10228)&&(6346)&&(5996)&&(5902)&&(5156)
汇算清缴常见错误
会计人员实用网址导航
2010年税收新政策大盘点
2009年税收自查提纲
税务三十六计
行业税务实务
| 本站建议使用分辨率: | 版权所有:会人E步 |
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证: 粤ICP备号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如何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如何计算
作者:佚名&&&&会计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本网站原创的作品,其版权属原作者及本网站所有,其他媒体转载应注明作者及本网站名称,且不能用于商业目的。此外,本网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转载(含读者上传)或原创作品的提交者,其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者;在本网站展示的这些内容仅供网页访问者学习、参考用,本网站不将其用于商业目的;如这些内容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以书信方式向我们提出,我们在收到您的来信并核实后即予以删除。本站欢迎投稿,投稿请联系:QQ。
&&&&&&会人E步网站是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的单位会员,欢迎广大会计同行朋友通过本网站注册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网上辅导,欢迎加入我站开设的相关QQ群交流复习心得、分享考试经验、互通学习信息:、。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会计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会计:
下一个会计: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最热门会计资讯
&&(17028)&&(13818)&&(12610)&&(10237)&&(10228)&&(6346)&&(5996)&&(5902)&&(5156)
汇算清缴常见错误
会计人员实用网址导航
2010年税收新政策大盘点
2009年税收自查提纲
税务三十六计
行业税务实务
| 本站建议使用分辨率: | 版权所有:会人E步 |
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证: 粤ICP备号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数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变动数不同,为什么?是什么影响了该数据。谢谢!_百度知道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流量数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变动数不同,为什么?是什么影响了该数据。谢谢!
提问者采纳
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一样的,但不同也完全正常,原因就在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并不仅仅为货币资金,也可能包括3个月内可以变现的其他现金等价物,如应收票据。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就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范畴小于货币资金,因为货币资金中包括其他货币资金,这个并不能随时变现,在计算现金流量表的变动时不予考虑。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两者的不一致,只要明白差异的原因和理由就可以啦。
谢谢hikaru-0704,但是这个理由怎么说,是因为那个科目的原因,无法说清楚呀,
差异就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与货币资金的范围的区别上,这个还不能解释的话,那就是你报表编制的问题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净增加额应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数相等
2. 账实核对,在会计核算中一般是通过财产清查进行的
满分:2 分
3. 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科目汇总表内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不一定与贷方发色很难过额合计数相等
满分:2 分
4. 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
满分:2 分
5. 只有原始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满分:2 分
6. 卡片式账簿的优点是能够避免账页散失,防止不合法地抽换账页
满分:2 分
7. 限额领料单属于一次凭证
满分:2 分
8. 无论何种账务处理程序,都需要日记账、明细账分别与总账定期核对
满分:2 分
9. 资产负债表中“未...
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现金流量表制作是比较专业的工作,现在市面上的财务软件都提供了流量表的制作方法,其中A9财务管理软件提供了一种非常直观方便的现金流量表的制作方法:摘要标识法,具体操作可以(或),相信你能很快学会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制作。
另外A9财务管理软件还提供了免费试用的版本(),用户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制作过程。
凭证摘要标识法
T型账归结法
文件大小: 45MB
含账务、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会计制度、辅助核算项目、出纳、工资、固定资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流量表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