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销售药品 是不是要追究刑事责任年龄呢?

生产销售假药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昨日,最高检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司法解释,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应当酌情从重处罚。据100医药医药招商网小编了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售假药、劣药违法犯罪行为呈现高发态势。从犯罪特点上看,制售假药、劣药犯罪行为的产业链特征明显。许多制售假药、劣药的犯罪分子形成利益联盟,有的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犯罪网络,有的形成了跨省市、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在药品流通领域,未取得合法资质,非法生产、经营药品的行为较为突出,利用互联网、快递等现代物流手段成为假药流通的重要渠道。我国将对生产、销售假药罪不再设置入罪门槛,除“销售少量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的药品,或者销售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以外,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都应该追究刑事责任。该司法解释首次明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劣药而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销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
() () () () () () () () () ()
医药网免责声明: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未经批准销售药品如何定性
发布时间:日16:03:22来源:中国普法网编辑:宋东风
发送短信 zmdsjb 到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赖玲案情:2011年7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温某因患有哮喘,在山东苑康斋购入复方咳喘净胶囊,由于使用后疗效显著,温某开始销售该药品给其他患者服用,销售金额达40万元。经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该&药品&被认定为假药。但相关行政部门同时认定该药品对哮喘疾病有治疗效果。意见分歧:温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温某在主观方面并不明知其销售的药品为假药,其在服用该药有疗效后才销售给其他患者服用,其他患者及相关鉴定也证实该药品对哮喘疾病有治疗效果,在客观上没有发生侵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其行为不符合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故不构成犯罪。第二种观点认为,温某的行为构成销售假药罪。理由是:药品采购方应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应当核实药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销售药品的批准证明等文件后再采购药品,但温某没有核实,应推定温某明知该药为假药,且客观上也销售了假药,由于刑法修正案(八)对销售假药罪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原刑法中&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这一要件,即只要实施了销售假药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本案中温某实施了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销售假药罪。第三种观点认为,温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理由是:根据药品管理法第14条之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温某没有药品许可证,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构成非法经营罪。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理由如下:是否属于假药的认定,不应仅以药物的疗效为依据,而应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根据刑法第141条之规定,假药是指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8条之规定,依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的药品应按假药论处。本案中的复方咳喘净胶囊即属于依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的药品,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假药。是否明知药品为假药,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定。在本案中,温某虽然没有核实药品的相关证明文件,但是温某是在自己服用该药认为有治疗效果后予以销售的,且温某一直服用该药,在行为人对犯罪事实认识错误的情况下,应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定罪。对温某误把假药当真药销售的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应定性为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共列举了四种非法经营行为,本案适用非法经营罪的兜底条款:&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笔者认为,非法经营行为须违反国家规定,且该国家规定中必须有明确的刑事罚则,才能定罪。本案中,(1)温某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药品,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14条之规定;(2)药品管理法第73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规定对未经许可销售药品的行为,明确规定了刑事罚则;(3)该案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该案涉案金额40万元,已经达到定罪标准。因此,温某的行为应定性为非法经营罪。(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免责声明:
1、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及时处理。邮箱:
2、驻马店网委托李中海律师 、 张万俊律师为本网站法律顾问,处理本网站相关法律事宜。
一周新闻排行榜当心点!网上正规药店仅95家·重庆晨报数字报
第052版:财经新闻
当心点!网上正规药店仅95家
&&我市近期严打网上非法售药行为,销售假药的网站将被关闭,并追究刑事责任&&很多人都有网上购药的经历,不用出门就能买到药,价格还比药店低,但你买到的很可能是假药。昨日,晨报记者从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等五部门的安排,我市将于近期严打网上非法售药行为。&&网上正规药店仅95家&&8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5部门共同部署开展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监管部门将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范,加强网上非法售药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网上售药管理办法和制度,强化网络药品服务信息审查,通过制度和机制,让合法的网上售药企业做大做强。&&昨日,记者在百度搜索输入“网上药房”等关键词,发现有超过500万个中文网页可能存在向消费者宣传药品的行为。但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指出,目前全国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销售的正规网上药店仅有95家。&&据了解,正规的网上药店必须经过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同时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还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实体店面。&&有网上药店销售假药&&那重庆的情况如何?昨天,晨报记者在一些购物网站上输入“网上药房”“重庆”等关键词,发现具有两证的正规药房仅十多家,其中,多数为一些大型连锁药房的官方网站。这些网上药房有一个共同点———主页的右上角写明“两证”的具体信息。&&晨报记者仅浏览了几个大型购物网站,就发现30多家非法网上药房,主页上除了联系方式外,没有“两证”信息。这类药店主要销售保健药品、中草药材、外用药品等,有些在售的药品甚至没有国药准字号,并且存在“一次性治愈糖尿病”、“治愈癌症”等不合理的夸大宣传。&&甚至还有不少非法网上药店销售假药。一家叫重庆康泰医药贸易公司的网页上,正在销售印度易瑞沙、印度多吉美等产品。对方一名销售员告诉记者,印度产的易瑞沙价格为1700元,如果是在国内医院购买英国产的相同剂量则需要1.6万元。但他强调,这些药公司没货,只挂在网上销售,通过快递送达,货到付款。&&对此,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药品是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印度或其他国家生产的易瑞沙至今尚未取得我国合法的药品批准文号,这些药品属于假药。而且,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未经药监部门审批,属于违法信息。&&重点打击三类非法行为&&“网上售药已成为假药流通的主要渠道。”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称,将重点打击三类违法行为:一是利用网络销售假药的行为;二是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的行为;三是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药品交易资质,但发布虚假药品信息或违法销售药品欺骗公众的行为。&&“就目前来看,网上非法售药主要集中在肿瘤、性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种。”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称,对已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药品交易资质,存在发布虚假药品信息和药品违法销售行为的网站,一律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对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的网站,也将依法予以关闭,并追究接入服务商责任;对销售假药涉嫌犯罪的网站,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庆晨报记者 王婷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新闻热线:021-
男子网上购药品实体店销售 引起消费者不适获刑
原标题:男子网上购药品实体店销售 引起消费者不适获刑
  男子网上邮购药品,在实体店销售,结果引起消费者不适。日前,阳山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销售假药刑事案件。被告李某因销售假药被判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该案成为阳山县首例因销售假药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经查,被告人李某自2012年开始,通过邮购方式分别从山东、广西购进一批药品,声称“标本兼治,一次见效”。有患者服用其销售的药品后出现手脚颤抖、停药后病情加重的症状,怀疑为假药,遂向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举报。2013年11月,阳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县公安局将李某抓获,并从其家中搜获药品一批。经阳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证,李某销售的药品虚构生产厂家名称,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品管理法》判定为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的假药。
  法院认为,李某自2012年至被抓获期间,销售假药货值达5万多元,销售假药共获利2万多元,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药罪。 (记者曹菁 通讯员唐金华)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男子网上购药品实体店销售 引起消费者不适获刑
日 09:43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男子网上购药品实体店销售 引起消费者不适获刑
  男子网上邮购药品,在实体店销售,结果引起消费者不适。日前,阳山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销售假药刑事案件。被告李某因销售假药被判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该案成为阳山县首例因销售假药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经查,被告人李某自2012年开始,通过邮购方式分别从山东、广西购进一批药品,声称“标本兼治,一次见效”。有患者服用其销售的药品后出现手脚颤抖、停药后病情加重的症状,怀疑为假药,遂向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举报。2013年11月,阳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县公安局将李某抓获,并从其家中搜获药品一批。经阳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证,李某销售的药品虚构生产厂家名称,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品管理法》判定为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的假药。
  法院认为,李某自2012年至被抓获期间,销售假药货值达5万多元,销售假药共获利2万多元,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药罪。 (记者曹菁 通讯员唐金华)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事责任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