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的硕士毕业论文致谢,求国外毕业的博士或者硕士帮助,钱详谈。

关注Warald
Search ...
关注Warald
Categories
欢迎转载,转载必须在标题注明转载,在文章正文开始之前而不是最后,用不小于正文的字体大小,肉眼可以清楚识别的颜色,一字不漏的附带文章末尾的版权声明,包括作者ID、博客网址和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感谢合作。国内读研究生毕业而且成绩很好可以去国外读博士么_百度知道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 [1000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 [1000字]
上传于||文档简介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 ​[00​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伴我一生)
(国科大第二后卫)
第三方登录:学位到底有多重要,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差距有多大?
很多人都觉得读博很恐惧,读博之后会有质变么
222 个回答
谢邀。-----刚看到问题补充信息,看错:”很多人都觉得读博很恐惧,读博之后会有变质么?” 我心想,这博士得多恐怖啊,都可能让人变质了。想象有一天,新来的小师妹问,师兄师兄,你们刚才提到的赵思家是谁啊? 师兄,眼神黯淡,似乎被勾起了什么很忧桑地回忆,说:“她...还没读完博士...就...变质了...” (啊哈哈哈~ 为赵思家同志默哀1秒钟) 然,发现不是变质而是质变… 想太多,是病,得治。刚看到有答案说读了博士之后会换title而硕士不会。(笑)我大概能理解:每次在人群中被叫 Dr叉叉叉 时,那种完爆周围人的感觉—— (…啧啧 好可悲…然后一辈子都没升到下一个title…)(…啧啧 好可悲…然后一辈子都没升到下一个title…)不过,每次在国内听到有人大声喊“李博”“张博”,我心中想“幸亏不姓陈”… (…对不起我的笑点很中学生…)————————————每次看到类似问题,我都想到Prof Matthew Might 的那个博客: (直接翻译请见答案末尾,已经Prof Might 授权,此答案链接已经作为简体翻译加在他的博客结尾),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前几日写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中被转了很多次,很多人都觉得写的很好:《 》。但我还是认为Prof Might的这一图胜千字。Prof Might 将博士学位比作人类知识圈上的一个小包,阎教授用专业性将博士和硕士分开来。他们都是教授了,更像是站在高处回望博士这个阶段,而我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之中,在我看来,就『知识』而言:博士之前的十六年里学到的知识,只是剑柄;而博士,才是打磨剑刃的时候。这并不是说,若不读博士,这过去的知识就无用了,正相反,你要手里有个好剑柄,什么剑刃都能借插上,刃卷了,你换个新刃重回战场。(现在什么行业还是单打独斗?哪里需要人人都懂透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所以,要是你对打磨剑刃犹犹豫豫的,就最好别懵懵懂懂地当愣头青——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学位多不压身——博士可不像是以前的学位,分数漂亮就行了,这刃利不利,一试就知道。读小学可以是为了父母读,读大学可能是为了生计读,都到了决定要不要读博士的年龄了,问学历到底有多重要,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人们看中好的学历,重要的不是所得的知识,而是在人才云集的好学校 养成的习惯、交到的朋友、订下的志向。今天,知识实在是太好取得了,在国内有墙感觉可能不强烈,在墙外,只要有台联网的电脑,真的是什么知识都能学到。手机、电脑就跟虫洞似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知识都可以送到你面前。从小学起,「理想」随着升学慢慢缩小。一方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另一方面,长期保持快乐,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但我还是挺天真的希望,来世上这么一遭,除了粪便和尸体,还是该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每每想到,「我现在在创造新的知识,以前没有人知道的知识。」就觉得日子过得虽是忙碌但很有意义。即使实验失败,也是给后辈的经验。若是真的能在三年博士期间,为人类知识的边沿往外推了一点点,即使我这辈子都不能从此直接获利,或没人记住我,我觉得是值得的。读博士质变?有些工作习惯、抗压能力等等应该是会有不小的提升。但要是期待,「不用多久,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我帮你yy都觉得有些小激动呢。不过,真要想「质」变,不如减肥整容来的实在呢。—————————————话说,这里好几个答案用title的不同来说明博士和硕士的区别,在这儿抖抖机灵笑笑就算了。要真为了换个title,别折腾读博士了,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策划找个有一大把title的对象呢。再话说,我反而觉得有时候没有title更能突出一个人的niubility,这周有位来自我们在日本的合作lab做eyetracking的访问学者,东京大学硕士学位。导师介绍他时说,没有Dr还能学术界站牢脚跟,这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人家根本不需要博士这个学位。。—————————————=====以下直接翻译自Prof Matthew Might 博客 ============想象这么一个圈儿,它包含着人类所知的所有知识从小学毕业时,你懂了点儿从高中毕业时,你又懂了点儿从高中毕业时,你又懂了点儿当你拿到大学毕业证时,你有了个专业一个硕士学位将让你在这个专业上更加深入一个硕士学位将让你在这个专业上更加深入如果你是个好孩子,拿到硕士学位后,还与时俱进地不断地阅读科研论文。阅读将会将你推向人类知识的最外沿。好了,你现在站在了人类知识的边沿上了,然后你专注在一个点上:然后咬紧牙关使劲推上个几年...然后咬紧牙关使劲推上个几年...直到有一天,你将人类知识的边沿成功地推出了一小包!然后,这个你捅出来的小包包,就叫 博士学位(Ph.D.)当然,这个时候,世界在你眼中已经是这般模样:【小赵插句话:在读博士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随着对自己的研究了解加深,反而画地为牢,把自己现在在做的一小块领域当成了『整个世界』。上次我在和某个前辈说,我在和几个小伙伴筹备一个在英华人博士生联盟,让各个专业的博士生都有跨专业交流的机会(当然还可以找对象啦~)。前辈说,为什么会对其他领域感兴趣呢?我真是无言以对... 世界那么大,中学老师都想出去走一走;博士本来就只是科研的起点,怎么能偏居一隅呢?今天还有谁是闭门造车,我相信跨专业更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但,别忘了站远点看看...Keep pushing. Keep pushing. =========Prof Matthew Might 的博客翻译结束 =========
今天听到一句话送给大家:In some ways, a happy PhD is an unqualified
PhD.分割线博士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克服自我厌恶。这是读硕士时永远也不会有的情绪。我现在每天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做的这玩意和别人的成果比起来像屎一样,如何能毕业?如何对得起父母,爱人,导师,亲友,党和国家,地球和宇宙,爱和和平?不知道别人如何,我读我自己写的东西需要很大的勇气。英文差劲,问题不清,逻辑琐碎,内容空洞,结构混乱,格式错误,文献缺乏,方法老套,结论扯淡。导师说了你这篇东西在全世界只会有三次通读的机会,你自己,你导师,还有两个审查的老师(一个读0.5)。刚开始的时候还雄心勃勃想把屎变成黄金,如今考虑的是如何让屎不那么臭,于是加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佐料进去,自我催眠说,没事没事,很香很香,虽然看着像是车祸现场,味道也许比行尸走肉好一点。归根结底,读博士时,最大的挑战就是克服自我厌恶的感受,说服自己接受,甚至认同自己的成果。世上再没有比你自己更清楚自己成果软肋和错误的人了,当你内心深处让自己接受时,别人就会满意;当你内心深处让自己满意时,别人就会惊艳;当你内心深处让自己惊艳时,别人……反倒可能会嗤之以鼻。太多焦虑的博士,并非没有学术能力,而是无法克服这种自我厌恶,于是变得消极,开始逃避,甚至疯狂,躲在宿舍睡得昏天黑地还算是好的,更可怕的是勾引后辈,偷窥路人,投毒室友,虐待动物,家暴伴侣,枪击导师……很多人嘲笑着博士,你看看,博士这么没品,这么低俗,脑子读傻了,人都变态了。他们不知道,对很多博士来说来说,读博的经历就是一次和藏于心底深渊的怪物的搏命较量,要么你驯服它认同你的人生,要么被它一口吞掉你所拥有的一切。这些情绪,没读到那个份上,永远不会懂。而每一个真正为博士奋战过的人,都可以称得上人生的战士。博士都读下来了,这世界上还有让你怕的事吗?
以上,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的差距。以上,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的差距。
感觉不少答案都致力于强调博士与博士之前的教育和研究存在本质的差异。或许如此,但我个人总觉得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想强调的则是硕士和博士都应该是为了个人就业服务的,而这两者所能服务的就业目标又有区别。我认为这种区别才是真正的本质区别。当然,这也涉及不同学科的差异。当然这也是我这些年来的反思。我本人从高三时就想读博士,想读的居然就是现在在读的这个专业。引用《夏洛特烦恼》里大傻春的一句台词:“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我就是p大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将来的专业老师跟我说了句我专业有老师在外面读了近东研究博士,我就突然想读近东研究博士了。特别是那两年喜欢看语言方面的东西,觉得季羡林先生真厉害,我也要去哥廷根(而这年头,嘲笑季老先生已经更流行了吧)。八年多来,从本科到博士,走得不可谓不顺当,但细想起来,也会好奇如果换一条路会怎么样。当时觉得人生充满可能性,而现在随着年纪增长,觉得生活实如白驹过隙,没什么机会去改变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一行也能做得很愉快、很有意义的。但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读博士?需不需要读博士?如果是理性的决定,那么就不会对读博士产生恐惧的心理了。我一直没恐惧过。不过,其实恐惧一下并没坏处。一、不论什么专业,目前在国内外想从事教职,在高校工作,博士几乎是唯一的选项或最低要求了了。除了法学院似乎有JD直接当老师的之外。如果是德国,博士本身还不够,还需要得到教授资格(Habilitation)。所以,博士的就业指向一般是高校。当然,这里面有专业差异,主要是看你从事的专业是否有教学岗位以外的产业。计算机自不必说,生物、化学、商科,在学术界以外都有广阔的天地,大多数收入都高于学术圈内部的工作,那么读博之后仍然可以去其他业界找工作。数学等专业也可以改行到金融。如果是国际关系、经济以及少量其他社科乃至人文学科,或许可以去高校以外的科研场所,如智库。大多数人文学科,主流还是去高校。历史和考古也有一定的可能去博物馆、出版社以及图书馆(如研究型图书管理员等职位;但往往可能还是依托高校的)。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实际是鼓励大家去寻找学术圈以外的工作的,经常有这种讲座。我这个专业在美国高校的就业这些年相当不好,以至于博士毕业后几乎只能去做博士后,这在十几二十年前大多是没必要的。国内对于所谓海归的小学科、冷门学科博士生似乎还宽容一些,只要母校名字不错,找个工作应该还是可以的。二、硕士给我的感觉还是学术外工作的可能性更高。高校教学岗位,在美国,除了语言之外,已经不可能有人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了。教外语是可以的,特别是现代语言,往往由具有硕士乃至只有本科学位的母语人士任教。在国内,这应该也是水涨船高的过程,国内的重点学校、知名学校,没有博士怕是不可能进得去了。我想以后的趋势只能是更严格吧,大多数高校应该是不会招硕士学历的人士去当教师的。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因为人才短缺,有时候可能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但现在应该说博士是标配了。当然,从个体上看,绝不能说今天博士毕业的人,就一定比当初本科留校直接从事教学研究五六年到十年的人水平高。个人态度、能力就更不好说了,当然这是题外话。三、但学术外的天空显然更宽广。硕士项目短平快,可以较快地取得某一资质或技能。硕士毕业尽快就业,再考一些资格证书,待遇上比高校教师高十分正常。找工作的范围也广得多。投三百份简历,总能找到几个面试;博士毕业,想投三百份简历都不知道投给谁。特别是我们这种专业。当然,这也就造成其实博士找工作的方式也与其他学历的朋友存在较大区别,有时候公开性可能也较低。四、比较:博士项目耗时长。美国的文科项目,5-8年都算正常。这之前很可能已经读了硕士。毕业后可能已经29-33岁。但工作一般较为稳定,退休时间较后。工作内容就不多说了。硕士项目耗时短,23-26岁毕业,直接进入业界。博士毕业的时候,你早就升中层了。但二者的领域和行业应该是不大一样的。五、所以什么样的人应该读博士呢?仍然是就业指向。想做高校老师的人,应该读博士,也必须读博士。甚至可能必须做博士后,但这完全看个体发展和专业了。其他的——貌似没了……想去智库应该可以读;想进某些理工科研究所可能也得读;少数商科分析人员可能也不妨读;还有一种人,我建议读博士,肺腑之言:就是在“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的状态下读了文科研究生,特别是什么哲学啊、文学啊之类出来谋职时发现只能靠英语六级的人士。对于这些朋友,一条道走到黑可能比黑在半路强一些呢。走到黑就走出来了。反过来,如果不想做老师,那就不是读不读博士的问题了,而是——非实用专业的硕士都别读啊,本科的话都最好避开——除非是为了个人修养和学识——但那完全可以辅修嘛;如果是高考调剂的,争取换专业,争取双学位,争取靠保研换专业(考个法硕什么的)。总结:其实我说的都比较理想化,要求大家从高中就知道自己十年后想干什么。这很难。特别是高中的朋友们,肯定不服气——我才十七八,凭什么让我定下来——其实只是为了我们二十七八的时候别过得别别扭扭的。你可以像我一样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然后听了个名称就入迷了,但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说一定要做一行爱一行,但至少别干什么抱怨什么,天天看见什么学术黑幕啦,要么就是觉得别人过得特别滋润好生羡慕啊之类的。哪个领域都能做好,都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大可小,看心态调整了。附带说一句,什么女博士找不到对象也都是扯淡的。我认识的女博士在读生不少都结婚乃至生子了,中国人外国人一样。读博期间生孩子的代价还可能小一点呢。博士只是职业培训,如果有人觉得女博士“可怕”,那你为什么不觉得蓝翔女学员可怕啊?人家开挖掘机的技术更是你所没有掌握的,分分钟搞死你还能迅速埋掉的技术。真正可怕的女博士和男博士,是那些把自己的属性首先定位为“博士”、“跟你们本质不同的博士”、“发现和创造知识的智者”、“启蒙大众的导师”而不是普通人的那群生物——特别是跟德语国家的人学的那种名字前面的Dr.被人忘了能骂死你的那种人。那种人才是可怕而可悲的。而我们大多数博士生(假如我们将来顺利毕业),都是爱钱爱玩爱家的正常人。最多就是比大家多一些爱好,且这些爱好可能花费了与回报并不相称的时间,一辈子都要给自己的这个爱好找个实际价值以说服国家或捐赠人继续掏钱。
题主既然是问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区别,我就结合自己操蛋的经历来说一下。去年报了央行厦门支行的招考,法律岗招两个人,其中一个要求博士学位,一个要求硕士学位。考试内容跟公务员考试差不多,报考比例大概为1:60左右,进入面试的比例是1:5,很幸运,我进入了面试环节。但是我只知道自己的分数,无法看到其他人的分数,所以我也不清楚自己在这五个人里到底是第几,但是考虑到我的分数并不高,可能也就是第四第五的样子吧,基本上想被录用是没什么希望了,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感受一下,于是兴冲冲地奔往福建。到了面试地点,我发现我们岗位有六个人,当时还奇怪,不是1:5的比例吗?怎么多了一个,是不是有什么黑幕?这时前面的一个姐姐一脸委屈地告诉我们,她是博士。。。。她说,这个岗位只有她一个人通过了审核,只有她一个人去参加了考试,而且她的成绩真的是惨不忍睹,但是由于只有她一个人参加了考试,而且博士岗位并不要求非要满足1:5才能面试,所以不管她的成绩有多低,都可以参加面试,而她又确实想到厦门去工作,所以她就来了。而我们这五个硕士里面有中国政法的、西南政法的、厦门大学的等等,也基本都是名校(当然,除了我)。当时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就认真去准备面试了,她一个人就东张西望,真的是毫无压力啊!以上都是背景,下面才是真正体现硕士和博士区别的地方:不一会儿负责招聘的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满脸笑容啊,态度好到爆啊,轻声细语地问她:你为什么报考我们这个职位呀?她说她老公是留学德国的博士,想到厦大去做老师,而她又比较喜欢厦门这座城市,所以就报考了。然后那个招聘人员又问:你确定你会来我们这里工作吗?那姐姐说:确定。然后就看着这位招聘人员开怀大笑,非常高兴地点点头,走了,走了,走了,全程无视我们这些硕士。。。。。这是我唯一亲身经历的硕士与博士的差别,其他的都是道听途说。但是最后还是要为央行正名一下,整个面试过程还是很严格很公正的,没有什么黑幕,那些负责招聘的人还自己掏腰包给我们买了午餐。但是,但是最后,那位博士姐姐也没有去厦门工作,而是去了上海,哈哈哈哈。
从就读体验来看,硕士和本科就没有很大差别,开开心心上课参与讨论做主题发言准备考试保质保量写完学位论文即可,除了上课写作业和考试周,满脑子想得都是去哪玩和谁玩怎么玩。状态轻松且开心。至于读博士的体验,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已无语凝噎。啃文献倒数据时流的泪都是决定读博时脑子里进的水…
中小学生学习让自己显得不蠢需要的知识本科生学习让自己显得有文化需要的知识硕士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博士创造知识
对医学生来说,硕士意味着你可以找工作了,博士意味着你可以找好工作了,
谢邀~~ 首先正面回答问题:1)博士学位有多重要?我不知道。因为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乃至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或研究机构毕业的博士重要性差别太大。只能说,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博士群体,都是该学科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学科、且能够作为学科而成长的核心力量——注意这里所说的“博士群体”,并非专指在读博士或刚毕业的博士,而是包括了这个学科上下前后所有的博士,自然也就包括了教授、院士一级的人物们。少数例外的,如屠呦呦等,虽然没有博士头衔,但能力和成就足以成为博士的,就作为暂且不讨论了。2)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差距有多大?差距可大可小,取决于硕士的水平、博士的水平、专业和比较的方面。我个人总结:理论知识水平差距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科研思维差距较大。科研技能中的实验技能,差距可大可小;而科研技能中的学术写作技能,一般来说差距较大。科研心态(精神抗压能力和精神压力),一般来说差距也比较大。这其中,我认为的硕士和博士最关键的差距还是来自科研思维——这包括寻找并发现课题、提纯课题,和评价课题的思维能力——这些通常被媒体等笼统地称为“创新能力”。但我个人不喜欢“创新能力”这个词,不太利于大家理解其真正含义,甚至还会产生误导。我在之后的回答中还会详细再说这几个方面,但之后的回答中我不会使用“创新能力”这个词。但总体来说,一个十分优秀的硕士,对于该学科的作用而言,可以相当于一个博士。反之亦然。------------------------------------------------------------以下为详细回答---------------------------------------------------------看到前面有的答主图示了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习过程。我个人觉得,虽然题主问的是硕士与博士的区别,但从时间和逻辑的完整性上考虑,把人这一生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罗列出来还是有必要的。但我在之前图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改动,旨在丰富图示所含的信息。无奈手握鼠标在PowerPoint里面画出来的图不可避免地具有暴走漫画即视感,巨丑无比——大家凑合着看吧!恶心到谁的话请把视线挪开就好。至于侵权盗版的你就看着办吧~~丑了你自己,我不负责!另外,由于本人背景是理工科,因此主要按照理工科的思维去回答和解释。至于我这些说法是否适用于文科,还请如有不嫌弃的文科大神们来断一断。把人类所有的已知领域看做是白色;而未知领域则是白色以外的区域。把人类所有的已知领域看做是白色;而未知领域则是白色以外的区域。首先,人类的已知领域的边界定然不是对称到 isotropic 的圆形,而应该是不规则的一滩——因为各个学科发展水平和不平衡的。数学、物理的发展程度高于化学;而化学的发展程度又高于生物科学。而更次级的学科里,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等比较传统的工程领域,发展程度又要高于光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这种新兴学科。图中对于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信息,由于维度的限制,就没法区分了。这里就暂且先笼统地认为是一滩知识吧!其次,人类的位置领域定然不是处处均一到 homogeneous 的纯色背景,而应该是像大理石纹理一样错综复杂——因为即使是未知领域,其各处被拓展、被认知的难度水平也是不同的。此处用洋红色(magenta)代表高难度;蓝绿色(cyan)代表低难度;则紫色则为两者混合的中等难度。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基本是从人类认知范围的中心开始的——因为距离任何一个学科的前沿都足够远。但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当然也不是个 isotropic 的圆形。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还学过 Basic 编程语言——在5寸盘比3寸盘还常见、电脑一开机还是高大上的DOS黑底操作界面的年代,Basic编程也算是离前沿相对近一点儿的知识了吧!同样,数学知识在小学虽然是初等,但基本也是成体系的;语文也背了几十首唐诗了;而囊括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自然课,基本还处在逗孩子玩儿的阶段。至于小学英语,仅限于支离破碎的几篇对话,毫无体系可言。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基本是从人类认知范围的中心开始的——因为距离任何一个学科的前沿都足够远。但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当然也不是个 isotropic 的圆形。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还学过 Basic 编程语言——在5寸盘比3寸盘还常见、电脑一开机还是高大上的DOS黑底操作界面的年代,Basic编程也算是离前沿相对近一点儿的知识了吧!同样,数学知识在小学虽然是初等,但基本也是成体系的;语文也背了几十首唐诗了;而囊括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自然课,基本还处在逗孩子玩儿的阶段。至于小学英语,仅限于支离破碎的几篇对话,毫无体系可言。初中的时候,知识当然是比小学时候扩展了,然而各科扩展的程度依然不会 isotropic。另外,初中与小学相比扩展程度并不大,因为每个学科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基本还属于机械记忆的阶段,辅以少量的理解和思考。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别人说:“初中跟小学一样,只要你用功,就能学好”——现在想来,这话有道理。只要你肯花时间去记忆知识,即使不甚理解,背也能背出高分来了。因此,初中的认知范围的面积比小学大点儿有限。初中的时候,知识当然是比小学时候扩展了,然而各科扩展的程度依然不会 isotropic。另外,初中与小学相比扩展程度并不大,因为每个学科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基本还属于机械记忆的阶段,辅以少量的理解和思考。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别人说:“初中跟小学一样,只要你用功,就能学好”——现在想来,这话有道理。只要你肯花时间去记忆知识,即使不甚理解,背也能背出高分来了。因此,初中的认知范围的面积比小学大点儿有限。高中的时候,认知范围要比初中时扩展了很多——高中知识范围的面积与初中的面积差明显大于初中与小学的面积差。更重要的是,从高中开始,对于理工科而言,各个一级学科的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了:我们知道了每个学科里,哪些是学科建立的基础和起点;之后又先后发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有什么新节点性质的结论和成果;各个学科分支之间和分支内部的发展逻辑又是什么……高中的时候,认知范围要比初中时扩展了很多——高中知识范围的面积与初中的面积差明显大于初中与小学的面积差。更重要的是,从高中开始,对于理工科而言,各个一级学科的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了:我们知道了每个学科里,哪些是学科建立的基础和起点;之后又先后发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有什么新节点性质的结论和成果;各个学科分支之间和分支内部的发展逻辑又是什么……例如,初中化学只学过酸、碱、盐及其反应性质,我们并不知道酸、碱、盐之间有什么原子水平上的内在联系。对于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和反应条件,也只能死背下来,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高中化学会从电子数、化合价这条逻辑线上解释酸、碱、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自己能够根据这条逻辑线自己推导出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式和反应条件(至少知道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而更完整的解释可以从一个基础性的物理化学节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来梳理推导出能级轨道分布、电子排布、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及氧化还原性质这一整条逻辑链条。高中——至少在理科领域,不但建立起了枝、网状的知识逻辑体系,还建立起了以函数为核心的理工科思维。我猜至少是绝大多数人从高中时期开始第一次认识到某一个受其它量影响而变化的量可以写成这几个量的函数(多元函数)。而如果固定其它“元”,只保留一个“元”可变,那么这个可变的“元”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就是一条定律,一般会以定律的提出者命名。当这个多元函数的多个“元”分别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都清楚了,这时可能会有一个多元方程或者方程组横空出世,将之前的定律来个“汇总”——该方程或方程组的提出者自然应该是业界大神。例如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的克拉伯龙方程等等。这种总结性的成果往往也标志着人类在该领域知识体系的建立,甚至是一个新学科或领域的诞生。这种“控制变量”、“从单变量到多变量”、“从逐点认识到连点成面的总结”的思维方式是理工科科研思维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在高中时期培养起来的。换句话说,一个高中毕业的人如果直接进理工科实验室,其需要补充的只是一些实验室用得到的专业知识——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专业知识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补上。而一个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未毕业的人如果直接进理工科实验室,其需要补充的除了更多的知识之外,还有渗透在科研工作中的科研思维。所以说如果高中开始是学文科的却能最终在理工科实验室立足的在我看来是难以望其项背的真大神——譬如新东方的那个创始人之一,王强。另外,高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结构已经与各学科的前沿发展有些沾边了。高中毕业的人——如果真的认真学习了的话,应该能够对各个学科的前沿距离自己有多远有大体的感觉。例如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前沿(不算工程应用领域)在量子物理方向——这个距离高中学到的那些物理经典理论就很远——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不太可能完全理解(似懂非懂地描述不算)“弦理论”,甚至诞生已经近百年的“物质波”理论。而生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前沿(不算工程应用领域)方向就很多——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还有宏观的生态学 等等。而这些领域距离高中学的那些生物学的知识就相对要近一些——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不难完全理解“多利羊”和“朊病毒”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在生物学领域的意义。因此,在图示中,高中的知识边界与人类认知的知识边界距离已经不像小学、初中时那么遥远,而且这个距离在不同学科领域也不尽相同(红色虚线双箭头所示)。因此,在图示中,高中的知识边界与人类认知的知识边界距离已经不像小学、初中时那么遥远,而且这个距离在不同学科领域也不尽相同(红色虚线双箭头所示)。但总体来说,几乎任何一个学科的高中知识水平,都是在涵盖了该学科的经典理论(除了数学的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基础上,模糊看到该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高中知识范围的边界与人类认知范围的边界有不严格的正相关性——边界形状不相同但有些许相似的端倪。大学的时候,终于分了专业(有些大学大一甚至大二还不分专业的暂且不讨论),可以减轻很大一部分课业负担。但这也意味着大学期间知识量增加幅度比高中时期大幅减少——即大学知识范围的面积增加量不大(怪不得大多数人的大学都比高中舒服多了~~)。但即使是分专业了,相对于科研方向的分化程度来说,大学的方向还是很“粗”的。至少,一门专业课一般就足以代表了一个科研大方向。大学的时候,终于分了专业(有些大学大一甚至大二还不分专业的暂且不讨论),可以减轻很大一部分课业负担。但这也意味着大学期间知识量增加幅度比高中时期大幅减少——即大学知识范围的面积增加量不大(怪不得大多数人的大学都比高中舒服多了~~)。但即使是分专业了,相对于科研方向的分化程度来说,大学的方向还是很“粗”的。至少,一门专业课一般就足以代表了一个科研大方向。而由于专业内各个分领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授课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等等因素,一个大学本科生往往在专业内的某些分领域会具备可以与人类认知的边界,即前沿领域衔接或者极为接近的知识水平(红色圈中所示)。比如一个神经医学的本科生完全可能知道海马神经元在老年性痴呆病变中的病理性变化和已知的作用,并且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一个生物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完全可能知道控制端粒酶活性的环境条件,并且也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因此,一个在读的理工科本科生,只要认真学习自己本专业在本科阶段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是完全有能力在本专业的实验室至少做一个子课题的。中国大陆的大部分理工科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课题”和国外所谓的“荣誉学士”(honor Bachelor)阶段也的确都是这样的性质。而由于专业内各个分领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授课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等等因素,一个大学本科生往往在专业内的某些分领域会具备可以与人类认知的边界,即前沿领域衔接或者极为接近的知识水平(红色圈中所示)。比如一个神经医学的本科生完全可能知道海马神经元在老年性痴呆病变中的病理性变化和已知的作用,并且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一个生物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完全可能知道控制端粒酶活性的环境条件,并且也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因此,一个在读的理工科本科生,只要认真学习自己本专业在本科阶段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是完全有能力在本专业的实验室至少做一个子课题的。中国大陆的大部分理工科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课题”和国外所谓的“荣誉学士”(honor Bachelor)阶段也的确都是这样的性质。在这里多说一句,我所知道的中国大陆的大学即使是专业课也往往使用统一购买的课本(一般由某知名高校的教材编写组编写,并统一商业性印刷出版),因此更新频率较低,容易造成知识滞后。而国外大学本科生专业课(甚至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没有统一教材,而是由该门课的任课老师自己写讲义并下发(或通过学校的印刷部统一简易印刷装订后由学校书店出售)。一般来说任课老师会在每个有自己课的学期开始之前写好这学期的讲义并发放出去——所以更新频率基本是每学期一更。虽然每学期之间变动幅度不会太大,但滞后性要比大多数中国大陆大学教材小很多。因此国外的大学本科生更容易得到与该学科前沿接轨的知识。到了硕士阶段,终于出现了与之前的学生阶段仅仅是通过学习知识扩增认知领域相比的质的变化——硕士阶段的学生第一次被称为了“研究生”。因此,从这个阶段开始,增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甚至主要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科研能力。上面说了,大学本科生如果认真学习了本科阶段的实验技能,也可以胜任实验室子课题级别的工作,但是……好吧,至少我那时候上的实验课的内容一个都没记住,除了实验报告的格式还能依稀有个印象。这里要先明确几个概念:首先,研究生是在读硕士和在读博士的统称。即在读的硕士和博士都可以被称作研究生(postgraduate students);而研究生则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很多人误以为研究生单指硕士,而博士不是研究生,这是不对的。其次,硕士研究生又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型两大类。一般来说,研究型硕士需要通过参与至少一个研究项目并得到研究结果,继而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完成一篇毕业论文(thesis)并通过答辩(答辩并非必需,不同学校有不同要求)。而上课、考试、修学分这类事情对于研究型硕士来说不是硬性要求。授课型硕士则需要修完指定的课程、参加考试并合格,即拿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而参与研究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则不是授课型硕士的硬性要求。中国大陆的硕士一般为研究型硕士——而因为多数这类硕士还要求修够一定的学分,所以严格说来是授课型+研究型硕士。不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专业硕士”是不是就是授课型硕士的另一种说法。北美和中国大陆的培养体制差不多,有纯粹的授课型硕士,以及既要上课,又要做科研的授课型+研究型硕士。英联邦国家分得比较清楚,有授课型、研究型和授课型+研究型硕士。硕士阶段之所以开始称学生为“研究生”,是因为从硕士阶段开始,培养方向已经从“获取更多知识”转变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图示中代表知识的面积在硕士阶段的增量很小,甚至小于从小学到初中。但其中被填充了红色——这颜色代表在增长的知识和之前本科学到的一部分知识所在领域的科研能力。换言之,硕士阶段就是把本科阶段的学到的一部分知识(即自己的研究方向)再进一步深化,然后针对这部分知识所在的领域和方向提高相应的科研能力。硕士阶段之所以开始称学生为“研究生”,是因为从硕士阶段开始,培养方向已经从“获取更多知识”转变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图示中代表知识的面积在硕士阶段的增量很小,甚至小于从小学到初中。但其中被填充了红色——这颜色代表在增长的知识和之前本科学到的一部分知识所在领域的科研能力。换言之,硕士阶段就是把本科阶段的学到的一部分知识(即自己的研究方向)再进一步深化,然后针对这部分知识所在的领域和方向提高相应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又可以被分为两部分: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包括在高中时就开始培养的科研思维的基础上再增加的文献查阅能力(即自主更新某方向上的前沿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即评价前沿知识并发现潜在的扩展前沿知识的创新突破点的能力)和 专题分析(case study)以及综述(review)的写作能力。授课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在相应专业领域方向上的科研思维能力。因此在图示中用浅红色标出。授课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在相应专业领域方向上的科研思维能力。因此在图示中用浅红色标出。一个授课型硕士毕业后,应该对相应的专业领域方向的前沿动态有详细、准确的了解;可以通过独立查阅文献和应用批判性思维,写出关于相应专业领域方向最新研究进展的专题分析和综述。研究型硕士当然也会有对于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因为毕竟要同时培养科研动手能力,即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中亲手做实验、处理数据、总结结果的能力,因此在科研思维能力——尤其是撰写专题分析和综述的能力上,通常会略低于授课型硕士。另外,研究型硕士的的主攻方向相对于授课型硕士来说通常会更窄、更专一些(图示中未体现)。因此,研究型硕士往往也缺乏对一个更广泛一点的领域方向上的全面认识。例如,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硕士而言,授课型硕士可以同时着眼于人工智能中的模式识别算法、人工智能中的听觉或视觉神经信号处理、生物信息学中的遗传信息分析算法、生物力学中的流体力学或固体力学计算机建模模拟 等多个方向的前沿;甚至可以针对其中任何一个方向写出当前前沿动态的专题分析和综述。而研究型硕士则往往会针对某一个更具体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听觉神经信号处理,用测量鸟类动物神经元电脉冲的方法来推断鸟类动物通过听觉信号判断发声物体位置的神经编码机制。但同时,研究型硕士毕业时所掌握的剥离鸟类动物神经元、用微电极测量神经元电脉冲、用MATLAB通过分析多个神经元的电脉冲信号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变化推断鸟类动物听觉神经编码的机制 等等 科研动手能力,则往往是授课型硕士所不具备的。终于来到了博士阶段——重复一遍,在读博士依然是研究生。从内容上看,跟研究型硕士似乎没有什么大区别。但从要求上看,区别也是质变级别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实际创造新知识了(红色填充的凸起部分所示)!终于来到了博士阶段——重复一遍,在读博士依然是研究生。从内容上看,跟研究型硕士似乎没有什么大区别。但从要求上看,区别也是质变级别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实际创造新知识了(红色填充的凸起部分所示)!所以,未知的领域会被博士阶段的研究拓展(绿色圈中所示)。所以,未知的领域会被博士阶段的研究拓展(绿色圈中所示)。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被拓展的领域或许是很难被拓展的(magenta所示部分);也或许是很容易被拓展的(cyan所示部分,黄色箭头所示)。不过大多数时候拓展是中等难度(混合为紫色的部分,绿色箭头所示)。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被拓展的领域或许是很难被拓展的(magenta所示部分);也或许是很容易被拓展的(cyan所示部分,黄色箭头所示)。不过大多数时候拓展是中等难度(混合为紫色的部分,绿色箭头所示)。对于那些幸运的人来说,选择的科研主攻方向正好碰上相对容易拓展的部分,就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进展,做一个博士发表的国际期刊的papers就能上两位数(我不是说所有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在两位数以上的人都是因为撞到了简单的课题,也有课题难度不小但其人水平特别高的)。目前我所知道的世界级实验室对于博士毕业的要求通常是3篇以第一作者(简称“一作”)身份发表的国际顶级期刊(大概可以对应为中国大陆的SCI一区吧,但其实似乎应该还要比SCI一区范围更小一点)论文或相当的工作量。这里再多说一句,真正大牛的老板往往不会在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上给学生提硬性要求——毕竟文章能不能发、发在哪儿,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比如实验室刚刚做出的结果,在准备写文章的阶段被其它实验室先发出了同样或类似结果的文章,那么这做出来的结果就没办法发表了——但这依然算是工作量);影响因子在不同领域差别也是很大(在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有些非综述类期刊影响因子动辄10+,8以上的都非常常见;而在工程应用领域,有些业界公认很solid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只有2、3甚至更低)。然而大牛老板往往会在工作的质量和数量上给学生提很高的要求。所以,即使老板不硬性要求发表多少、什么样的文章,学生面对一个拓展难度较大的方向啃不动但还要继续做无用功也是不能被允许的。而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在一个方向上被stuck的情况又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一个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往往会在博士阶段选择多个方向,而在每个方向上都拓展一点(绿色圈中所示)。而对于已经毕业的博士,如果选择继续在学术圈中鏖战,那么下一步任务则是在已知的前沿领域中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源(实验室的科研设备、经费;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自己已掌握的实验技术;学术圈的合作者人脉 等等)和兴趣点(自己和实验室老板的兴趣),找出接下来需要继续进行拓展的方向(绿色箭头所示)。-------------------------------------------------------------------------------------------------------------------------------------------流水账完毕,接下来总结一下硕士与博士的能力和要求比较——主要从理论知识、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和科研心态四个方面来说。由于授课型硕士没有研究经历,因此下面只针对研究型硕士和授课-研究混合型硕士的研究型部分作比较。1. 理论知识
博士研究生并不比硕士研究生多学什么理论知识。听说在中国大陆、新加坡和北美,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还要上课——不知道那课是跟着本科、硕士研究生一起上还是单独给博士研究生开课。英联邦国家的博士研究生是不会有相应的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的。因此,由于之前知识结构和储备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也会出现理论知识不如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情况。我亲眼见过在生物化学实验室里博士研究生不知道细胞凋亡、巴氏小体的概念,而让实验室里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为其讲解——这并不能说明这位本科生的水平就一定比这位博士研究生高了。其实在任何阶段,知识总是互通有无的。2. 科研思维
我个人觉得,科研思维的差距是博士阶段和硕士阶段研究生的最主要差距。而在这里我所说的到了博士阶段的科研思维,包含了寻找并发现课题、提纯课题,和评价课题的能力。
1)寻找并发现课题
这是独立科研的第一步,却恰恰也是最难的一步。从相关领域发表的科研论文中找到待解决的学术前沿问题并不难——多数发表的文章最后一段或者倒数第二段都会明确写出来。但根据自身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所在实验室的设备、经费;自己和老板的兴趣点;产出论文的难易程度;以及全球同行的竞争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找到一个或几个“合适的”课题就相当难——这不但要在熟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熟知各方面实验条件的信息,还要对这些大量庞杂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应用于最后的判断中。而在选出课题的基础上再把课题进行切割或组合,找到一个“大小”也合适(针对硕士一般2-3年;博士一般3-8年;硕博连读一般5-8年的时间)的课题就是难上加难了。
据我了解,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入学一段时间后(一般1-3个月),都会给老板做一个所谓“开题报告”,讲一下自己所找到的备选课题以及自己对这个课题的初步提纯。然而这多半只是老板在考察这个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是给老板自己提供一个思路。最终学生做的课题通常是老板在考虑了学生的思路之后给学生分配的——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其实老板也知道,即使是博士后,甚至老板自己,也未必就能在1-3个月内从零开始找到各方面都合适的课题。同时,老板在招学生的时候,通常是根据自己手中握有的经费做出一个招生计划——这个时候要招多少名学生、每个学生大体负责什么方向、要求有哪些背景知识和技能,老板心里都已经是有数的。所以很少见到一个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到一个实验室之后完全通过自己找到课题去做——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
因此,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寻找和发现课题这一项科研思维能力上整体差距并不大——都不太可能独立轻易完成。但通常来说,毕竟博士研究生已经有一定研究经历、阅读过更多文献,对于课题的寻找和发现能力比硕士研究生要稍强。在做开题报告的时候,通常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课题会更加靠谱一些。
2)提纯课题
提纯课题是将找到的课题纯化为明确、具体的问题,并将这个具体的问题根据逻辑顺序分解为一个个可以用实验或查阅文献解决的子问题。更完整些的提纯还需要将每个小问题所可能得到的不同结果和结论罗列出来,然后像做流程图那样列出不同结果和结论所对应的不同逻辑路径,以及各个路径上不同的子问题。
例如:从之前的科研文献中找到,用具有造影增强功能的纳米颗粒(contrast-enhanced nanoparticles)能够有助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分辨胰腺癌变。如果把新课题定位在这个方向,那么接下来提纯课题就包括将这个方向纯化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这样就要需要明确具体是哪一种或几种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棒、有机卟啉纳米颗粒);哪种类型和阶段的胰腺癌变;哪种类型(普通、参数、偏振敏感、多普勒)和技术规格(入射光波长、分辨率、扫描采样率)的OCT;分辨到什么程度(定性、定量、半定量) 等等。这样提纯后的问题便可能成为“使用金纳米棒增强造影的参量OCT,能否通过对胰腺组织的活体三维成像,定量分辨出早期癌变的胰腺组织的分布”。然后再将这个问题分解为能够用实验或查阅文献解决的、按照逻辑顺序罗列起来的一个个子问题:首先如果是临床前(preclinical)实验,用什么动物模型?如果用直接提供的小鼠胰腺癌动物模型,对性别、年龄和肿瘤发展阶段有什么要求?如何分组?关于造影增强剂,金纳米棒是否需要自己做?不需要的话谁能够提供?如果买成品,那么成品应该如何给药?溶于水还是有机溶剂?用下腹还是静脉注射?注射后多长时间进行成像?注射剂量和注射溶液的最大体积分别是多少?注射后如何保证金纳米棒在胰腺癌变病灶区域浓集?如果要通过免疫抗体特异性结合,需要给金纳米棒连接哪一种免疫抗体?OCT的参量应该选取哪些?影响这些参量的因素除了需要的信号之外还有哪些?如何排除?信号的强度是否与生理或病理特征呈现定量相关?所得的图像中是否有假阳性或假阴性?有的话,如何分辨并排除干扰?等等。针对每一个子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期望的结果。如果实际得到的结果与期望结果不符,则需要做出相应预案——但通常这个预案是在得到与期望不符的结果后,与老板商讨再得出。
以上提纯课题的能力,通常来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就我所知道的中国大陆的研究生而言,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老板给出相对完整的实验设计——即老板把课题的问题明确好;再将课题的问题初步分解为子问题。而硕士研究生的任务是理解课题问题和子问题,或许再补充几个子问题;之后着手通过实验或查阅文献来解决这些子问题。而博士研究生则通常能够基本独立地完成课题问题的明确和子问题的分解,以及相应的实验设计。而老板在博士研究生面前则是负责审阅分解出来的子问题和补充子问题。换句话说,硕士研究生在提纯课题上独立完成20-30%,而老板为其补充70-80%;则博士研究生在提纯课题上独立完成70-80%,二老板为其补充20-30%。在国外的实验室里,有些老板也会让手下的博士研究生去负责审阅硕士研究生对课题的提纯并补充子问题。
3)评价课题
所谓评价课题,就是清楚自己所做的课题在其方向上的学术贡献和意义的大小——可以理解为“判断自己所做的工作从质量和数量上讲够不够发一篇期刊论文;发在什么方向、什么水平的期刊上;发什么类型的文章(short letter, letter, orginal article)”。通常来说,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基本无感,全靠老板给予评价。而博士研究生对此应该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了,老板会给其做一些纠正。评价课题的能力可以直接影响一个研究生的论文产量。一个具有很高评价课题能力的研究生可以抖机灵地在提纯自己课题的过程中,设计出很多不同的发表文章的“节点”,甚至无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都有机会发出文章来。而这个能力,通常也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有相当的研究经历才能逐渐掌握。3. 科研技能
科研技能包括实验技能和写作技能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在这两方面与博士研究生的差别都比较大;而在后者方面的差别比前者方面的差别更大。
1)实验技能
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要做的实验量是硕士研究生的数倍。因此,博士研究生实验技能更加纯熟、掌握的实验技能更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如果博士研究生是从博士阶段开始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那么在实验技能上不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正常的。同时,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否更改了方向,也需要经常面对自己从未做过的新的实验,这时候如果正好有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博士研究生也会向其取经。但就总体而言,博士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应该是更高一筹的。
2)写作技能
由于发表英文的期刊论文是一般博士研究生(包括大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普遍要求,因此英文学术写作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就是需要系统掌握的一项技能。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只会用中文写期刊文章和毕业论文。同时,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用英文发表期刊论文绝不仅仅是写一篇论文那么简单。一篇期刊论文需要将草稿反复修改;投稿后还需要用英文回答审稿人的各种问题,甚至与审稿人辩论……整个一整套投稿程序下来,用英语写开题报告、专利申请、学术书籍的某些章节怕是都问题不大了。事实上,很多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期间就确实已经参与了这些写作。甚至有一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在在读阶段就已经在写科研经费申请。可以说,经历了博士阶段,至少学术领域能用到的写作技能应该都能做到在心里有个大体概念了,即写作中要求的内容自己基本都清楚——虽然未必都亲自写过。真正将来用到的话,会在通读1-3篇范文的情况下就能够把自己的学术写作完成——至少是成形的草稿。而一个硕士研究生如果能做到这个水平,怕是已经出类拔萃,甚至在学校或研究所里小有名气了。4. 科研心态
这或许是很多经历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具有最强烈直观感受的差距了。对于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而言,除了在科研思维和写作技能方面要求不算高,稍稍练习一下就可以达标之外,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硕士研究生毕业与否,与实验结果关系不大。由于硕士学位本身的要求没有“创新”这一条(这个全世界都一样),因此硕士研究生只要把实验设计得、做得完整、系统,最后得到一个明确可解释的结果就算是很优秀了。至于结果是不是符合预期,有没有揭示出新的规律、创造出新的知识,都是锦上添花的因素——不会影响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而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除了科研思维和写作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大大提高了之外,实验结果直接决定能否毕业给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生涯引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也因此大大提高了对于博士研究生科研心态的要求。如果说科研领域其它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而提高,那么惟有实验结果是任何人也左右不了的——除非造假。因为无论实验设计得再精妙,实验技能再纯熟,实验结果依然可能是不符合预期,或者没有给予我们需要的新知识。
其实将实验结果乃至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与博士研究生的毕业与否直接挂钩一直就是一个争议话题。科研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与科研者的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又取决于不确定的实验结果。因此用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衡量研究者的水平就显得不甚公平。然而我们也确实没有一种办法来确定某个研究者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文章发表,究竟是因为其水平不够高,还是因为其研究的对象就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新颖。然而考虑到博士之后的学术圈里面无论是申请经费、升职还是其它的名誉评定都基本取决于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很多实验室还是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自己制订了关于博士研究生毕业所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这等于告诉一个博士研究生:你要做好准备,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科研水平怎么高,你都有可能无法毕业。我确实亲眼见过几个水平不错的博士研究生,在兢兢业业、累死累活地做了三、四年之后,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没法发文章,于是只能延期,甚至降格为拿个硕士学位走人。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这种忐忑如抽签决定生死的心态应该是无法真正体会到的。综上所述,硕士与博士阶段研究生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科研思维、写作能力和科研心态上。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或许可以在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上赶超博士研究生,但对于科研心态,恐怕不亲身做一把博士研究生是无法体会到的了。前面的答案中很多人说“博士要有真本事”——而这里的“真本事”,在我的理解中便是寻找、发现、提纯课题的科研思维;独立用英文完成期刊论文及与审稿人对话辩论的写作能力和承受科研不确定性的视死如归的科研心态。这三条能力,硕士研究生如果不具备照样可以毕业,但博士研究生如果不具备,怕是无法拿到学位的——除非被网开一面。以上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毕业要求上的直接区别或者说差距。而由这些直接区别和差距导致的间接区别还包括:1. 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基本会被认为是学术圈里的人,从事着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所以,对于在读的博士研究生,所有的学术圈规则均已经变得有效而且重要。一个硕士研究生如果在研究中稍微修改一下数据、隐瞒一下不利于结论的实验结果,实话说没什么大问题——不太可能会有人真正去追究的。但若是博士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稍稍动一下手脚,那却是其整个学术生涯都会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特之剑。同时,博士研究生可以凭借老板的推荐信与全世界学术圈的同仁打交道,而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这种机会就要少得多——当然,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圈混得风生水起的例子我也确实见过。2. 博士研究生即使顺利毕业,有相当一部分也会留下永久的精神创伤——没错,就是因为“抽签定生死”般的科研的不确定性。虽然每个人都明白科研的不确定性,但残酷的评价制度和体系不会给博士研究生任何辩解的机会——很简单,单看毕业与否、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每个人都会很轻易地区分哪个博士研究生强一些、哪个博士研究生弱一些,至于这个标准是不是足够公平合理,没人会去在意。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本人来说,又怎么可能做到在客观标准和外界舆论都对自己持否定评价的时候,自己还厚着脸皮肯定自己呢?况且,即使客观来说,如果无法毕业或者没有发表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文章,你怎么就能确定这完全是由于科研不确定性呢?你怎么就能确定这个科研者的水平同时也有问题呢?这就使得每个博士研究生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慌:“我一定要足够努力!我一定要在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面前撇清自己水平和努力程度不够的嫌疑!”然而很遗憾,这犹如飞蛾扑火般无解!一个人怎么可能用不断地努力来证明自己已经足够努力、水平已经足够了呢?不可能!一个博士研究生每天工作8小时,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别人和其自己会质疑为什么不能工作10小时;当其工作10小时,会有质疑其为什么不工作12小时;当其真的工作12小时,会有质疑其为什么还要有双休;当其真的没有双休,会有质疑其为什么没累死;当其真的累死了……可能别人就会认定其水平不够了吧!但这也真的有可能是课题本身确实就不会有预期的结果。这种精神压力和创伤会在很多博士身上保留一生——他们一生都不会再对任何事乐观;他们一生都不会再对任何事轻易下决断;他们一生都担心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命……--------------------------------------------------------日------------------------------------------------------------
很多答案从形而上说了,关于硕士和博士思想境界的差别。我说点实际的。硕士和博士在就业市场上差别很大,尤其是对于高校而言。大部分的学校都开始不要硕士了,对于博士的需求却很旺盛。前段时间去西北少数民族省份出差,那里的学校也都是要求博士了,如果硕士入职,两年内必须考博士。高校的硕士学位教师要升职称,日益困难了。另外,有关科研,虽然真正有天赋,肯努力,硕士也可以出好的科研成果。但不得不说,基本上有质量的科研成果还都是博士做出来的。博士的训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国内,大部分导师已经不在硕士身上花费时间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