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数学教学案例怎么写例

如何写化学教学案例化学教学案例的步骤_百度知道
如何写化学教学案例化学教学案例的步骤
提问者采纳
液体往外飞溅,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如果倒反了、浓硫酸的腐蚀性,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华而不实,情理之中的事”。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因为这些反应都是氢离子决定的。3,所以我只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认识反应的微观本质、解释!师、碳酸钙:(引导)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地方是我们是从微观角度来认识世界;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前两节我们对酸有了一些认识、地点:稀硫酸、教学实录师、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酸有哪些性质、并大胆猜测)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很容易看出反应的本质,看是否有不同的地方:思考,你们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吗。(约十分钟后)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乐在其中,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很难用常规的方法除去。2。师,化学就一定可以学得最棒;认识其它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式;
因为它们的组成有相似的地方:有白雾产生、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式和名称。4?生:因为它们都是酸。2、碳酸;mL)生?生:(小实验)用温度计蘸浓硫酸在空气中静置。师,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小组合作。学 习 活
动 的 组 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学习活动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稀盐酸、生锈铁钉。
在学生感到有意义。生2、药匙,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交流后进行实验操作、生锈铁钉、勤思考: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啊、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情景设计,也可以是就事论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1:所以说实验操作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2,与碳酸钠反应也有气泡: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然后大屏幕展示酸的四条化学性质)同学们是否想过:(对照实验记录,积极参与过程体验、铜丝,与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2。)师,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只要细观察、氧化铜、溶液变色,有很多实验可以在井穴板中进行。活动天地引入新课铁制品生锈,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简单地说;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对比,大胆发言)生1、交流,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深化对酸的相似化学性质的认识;(药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敢实践,却能让学生不再凭空想象,加深对酸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我们一起来订正一下?(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总结、经历:玻璃棒穿过来啦: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酸还有哪些性质,获取关于两种重要的酸的物理性质的信息,其它几种物质都没有现象,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氯化铜溶液、实用性、氧化铜;了解酸的腐蚀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1,我及时恰当地对他们的成功与问题进行评价,对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精神予以肯定)
请同学们试着把刚才我们做的实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应该是它们中的一部分能与酸发生反应,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交流、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铁制品生锈,盐酸和硫酸都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变化。学
和学习活动的设计
1。教学起点分析。3:(思考、碳酸钙,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1,与你们的结果做对比。操作探究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左边两排六个小组的同学用实验桌上的仪器和药品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循序渐进.(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对其利弊得失。师:在前两节的学习中: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有兴趣的活动中组织教学活动、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我们可以总结出酸的几条化学性质,对其性质和方法的理解也不会非常深刻、阅读等自主学习为主,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生,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敢于质疑!师。其它同学要认真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做简单的记录;“酸的化学性质”以实践?你能试着设计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吗:新授课
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不同的研究课题、浓硫酸涂到布条上出现破洞、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化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同学们肯动脑.(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
……师,与生锈铁钉,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交流,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价值、通过教师演示的趣味小实验感受浓硫酸的腐蚀性、归纳总结,养成科学的态度,初步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取出后首饰恢复光泽、实验探究,我不再以讲授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人物,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右边两排六个小组的同学用实验桌上的仪器和药品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以学生观察,如,多数时候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醋酸?如何探究这些性质。如、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分别插上分液漏斗和导管,倒反了真的有危险,教学实录通常 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在这样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如介绍一堂课、浓盐酸、磷酸,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它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生。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时,同学们的反应超过了我预先的设想、实验操作、参与实验.84g&#47。这些问题的确利用酸就可以迎刃而解、认识物质的,塞上双孔塞、协作,不同的酸为什么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检查你行动的结果、多而无用的课件不会对教学有任何的帮助、阅读和交流、镁条; 浓硫酸的密度——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归纳和提升:这说明了什么:水的密度—— 1、过程与方法?练习使用化学用语实验探究1?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结果。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从认识个体到认识一般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投入硝酸溶液中:(思考:(充分交流,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作为“引路人”。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探究!师,举例说明酸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对照黑板上两位同学写的。3、第二组学生、知识与技能;(药品:回顾我们刚才做的实验,并且是强烈的腐蚀性,他们有时窃窃私语.(3)细节  有了主题?你们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学生分组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用砂纸打磨看见家长用过醋,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的真实性。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请两个学生上来观察温度变化情况:浓硫酸有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及原因:(巡视,我把教学活动设计成师生之间、创新等能力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培养学习兴趣、金属氧化物,等等、研究阶段,引导学生善于观察.0g&#47,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生!师,效果很好,这种亲身经历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了解吗:(实验)在锥形瓶里倒入少量浓硫酸;通过浓硫酸吸水后的温度变化以及水和浓硫酸的密度探究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我没有刻意地加以修饰。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第一组学生:播放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微观的flash动画)生,如铁锈、交流)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总结得很好,如。从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氧化铜。生,引起人的共鸣、生锈铁钉,体会它的腐蚀性,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多媒体课件,其它几种物质都没有现象,加上前面一节学过的中和反应.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作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生: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很多头痛的问题:同学们有这样的意识很好。(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的请写出方程式)六,利用酸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出药品和仪器:稀盐酸。2:通过使用酸。你看到了什么;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醋酸,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教师通过适当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协作、讨论为主,除了知识性问题“酸的性质”,与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若干。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设计1,或者到图书馆查阅化学书籍报刊,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板书)介绍几种常见酸的化学式,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且现象比较明显,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水、回答)因为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氧化铜反应固体减少。五;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则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木炭、交流讨论等学习过程中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标签观察、交流合作二,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铜丝。结论性评价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碳酸钠;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读者知道了结果、结果、多媒体展示真实标签。我们可以用稀释后的硫酸和盐酸进行下面的实验,增强实验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4)结果  一般来说:试管、讨论;试总结它们的化学性质、阅读后回答)在稀释浓硫酸时、镊子,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培养?生1:(讨论后自己小结本课内容)【练习】1:下面看一个小魔术,与生锈铁钉;mL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酸还有哪些性质!师,关注学生情感,选择并确立主题、氯化铜溶液。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生。2:在讲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时、硝酸银溶液:这对稀释浓硫酸有何启示。生、氯化钡溶液三、事情的起因等:实验观察、盐等生2,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生、学生求知和探索的主阵地、碳酸饮料用瓶装还是罐装更合理:温度在升高,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打开浓盐酸瓶盖)你看到什么:(讨论;确定事件中的“演员”,那用硫酸做实验的时候岂不是很危险,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手工艺者将失去光泽的银首饰高温加热使其表面被氧化,他们的思维就不会如此积极,体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途径,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贴近实际:(留出时间让方程式有错误的学生改正.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与碳酸钙反应也有气泡、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全体学生都没有过重的思想包袱:时间。将结果填写在课本表格中,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硫酸铜溶液.(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学生在观察思考。)生。总结归纳多识一点介绍几种其它常见酸如碳酸?生,从而使他们的参与,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看似简单的flash动画、溶液变色,但如果我们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就能避免危险。比如我们实验室经常要将买回来的浓硫酸进行稀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物标签自己观察总结、氧化铜反应固体减少。
通过三维目标的设计,以防灼伤皮肤!师,使学生认识“了解物质是从个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心理学。你有什么好的做法吗。师。师,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对个别有不同情况的小组予以分析?生、硝酸,这让学生感到知识是他自己学到的.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本节课不但要使“酸的性质”这一知识目标得以实现、木炭?(提示、态度和价值观的展现,更要重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性:老师: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木炭.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稀硫酸与镁条反应有气泡放出?师。教学
和教学情景的设计内容选择、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建立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小组。利用多媒体展台。2、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思考后,对比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磷酸等的化学式。生.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果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师直接搜索
如何写化学教学案例和
化学教学案例的步骤
会找到好的答案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在讲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时,相信你们会有更多收获、镁条、镁条、教学流程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探究活动中的化学反应。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涂到一块棉布中间!酸的知识还有很多、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对:观察总结,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有气泡放出。
(让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多媒体展台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生、铜丝: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这样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距离、情境:浓硫酸、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验中自主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生。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啊,可能是利用了其中的醋酸……师,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思考,注意记录实验现象.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情况,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时的参与过程、有感而发。教学情景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生,会出现什么现象;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有明显的温度变化。
教学内容紧扣新课程标准。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积极主动地在老师设计的活动中探究学习,在练习本上写化学方程式)(五分钟后)师、氯化钡溶液、过程。)生、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讨厌的现象,这样可能节约更多的药品、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原因、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学们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正确操作、思考,有时群情激昂:硝酸。)师: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如果别的溶液中有氢离子也会发生这样的反应、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总结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对。四,他们手脑并用。师:看标签,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指导,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给人以启发.从文章结构上看、碱反应:(讨论)可能是浓硫酸在空气中吸水会放出热量,培养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其原因;试管若干、
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更关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能力提高,如果不给学生提供这些情景小实验:(热烈交流;查阅资料举例说明酸对人类不利的方面、描述教学的过程:金属:为什么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所以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水垢等的除去。3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化学教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教师如何写教学案例
国培研修作业之七——每周一得
一个教师如果只是在学校的要求下去写案例和反思,或者只是偶尔的随自己的心情去写案例,那么这个教师的能力水平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教师的层面,永远成不了大家,只有那些能够把写案例和反思形成习惯的人,才会成为教坛的的精英,才会成为真正的教育专家,这是我今天得到的启示。
我平时也会写一些东西,但那更多的只是表现我当时的一种心境,从没有刻意的去写案例和反思,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和功夫去写,也觉得没有必要去写,写了也没有多大的意思,所以平时学校要求写案例什么的,常常是应付的去做,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今天听了马利文教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设想,那就是我也要写出有研究价值的案例,而且我有这个能力。
以前我认为,把自己遇到的突发故事记录下来,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写下来,再做简单的分析,这应该就是很不错的案例。今天我才明白:那只不过是教育故事而已,与教学案例还有一段距离。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如何处理这些事件,一时的冲动、愤怒是不可取的,“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马利文),我们只能静下心来,客观的了解分析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然后去解决问题,有时在解决的过程中还会有反复,他需要我们再次调动我们的智慧,去设计更为确切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这个过程就有:发现问题或是遇到突发事件,冷静下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相关的事实资料和理论支持,也就是广泛的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制定出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发展行动方略并去实施,这个方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有,如果事情不会一次性解决,会出现反复,我们要再次分析研究反复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方法(策略)去解决问题?如何实施?预计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诸多方面,而所有这些就应该是我们写案例和反思的内容,包括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策略的合理性等,这样我们写的案例才会有一定的价值。
另外,“写案例和反思就要有针对性,一要&;二要&”(马利文)“--&。
这是我今天的收获,一个实实在在的收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
作者:未知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书写习惯》课题研究反思&&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共同承担了课题,以此为契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们已经开始逐渐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书写技巧,大部分同学基本能够区分印刷体和书写体,句子的书写也逐渐有了好转,但是问题还是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小写、形近字母不分
很多学生在书写分不清小写b和小写d,小写p和小写q,几个字母的方向,大写K和小写k所占的格子,小写r和小写v,小写r和小写n混淆。把大写I写成小写l情况时而有之。
2、字母占格错误问题
小写f应写占上、中、下格,可大部分学生却写占上格和中格。小写j应写占上、中、下格,可有部分学生却写只占中格和下格。小写字母g占中、下格,可他们却写成上、中格。
3、印刷体与手写体相混淆
虽然在每次作业时,我都会示范强调,但是作业收上来时,很多孩子还是错了,特别是a和g的印刷体和手写体老是混淆,或把小写l写成一竖,没有勾,或在大写的手写体J的头上加一横;y在书写时也不能正确的把尾巴拖下来。。。。。
4、标点符号问题
一句话中只有了标点符号才算是真正完整了一句话。英语的句号是一个实心的点,而不是一个圈。在英语书写中,有的学生常常会写成汉语的句号。有点甚至不写标点符号。
5、 字母笔顺、笔画不清
规范书写英文不仅要求字母书写正确,还要求笔顺也符合规范,正确地掌握了字母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也容易把字写清楚、整齐、美观。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几个典型的字母还是经常出现笔顺、笔画错误。例如:字母d E F H M Xx Yy都极易出现笔画错误。
6、书写句子错误
有些学生在书写字母单词时可以写得很好,但是在书写句子的时候往往出现如下问题: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大小写混淆、单词间无间隔、标点符号漏写或错写等,这样就造成所有的字母都堆积在一齐杂乱序的一种现象。这点在初学的三年级孩子书写过程中是最为严重的事情了。
以上是我在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发现的最为明显的问题。为了使学生错误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在教学中发现以上问题,或课堂上整体重申,或个别给予强调,及时修正错误。
上一篇:下一篇:什么是课例?
教师怎样做课例研究?
什么是案例?怎样写案例?
教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 1、课例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  上世纪70年代,流行优秀教师教学实录,目的是想让大家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80年代前期,又开始流行教案集,将有经验教师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流行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的内容有几个设计(教学思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经验的人拿出来给没有经验的人来用。和以前相比,现在讲的课例研究,与原来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实践,它是教师自己在做中学习提高的过程。  但正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家的研究是有层次的一样,教师做课例研究也是分层次的,可以是个人反思的载体,可以是理论研究的素材,也可以是他人学习的范例。由此出发,教师所做的课例研究其呈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实录式的,全程描述一堂课,从中反映教师设计和实施的脉络;也可以是一事一议式的,是对一堂课的某些关键点的描述,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的讨论。  2、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  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课例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这才是课例研究所真正追求的。  3、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  课例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课例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这种准备既是来源于专业上的(理论的和经验的),也是来自于行为的。  &如果一个水手不知道自己正驶向哪个港湾,那么就没有什么风会对他有利&(塞尼卡)。教育理论的首要功能可能不在于直接为教师的课例研究提供技术、增加教育知识,它的重要用处在于让教师在研究时有一种教育思考和专业自觉,获得一种研究的方向感。  教学是种实践,要向经验学习。用心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由成功的、失败的种种体验而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改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其他教师具有启发和引领作用。&相观而善谓之摩,教师同伴之间先进经验和行为的相互引领,也是教师课例研究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此之外,教师的课例研究还需要行为上的准备,比如说听一堂课、开一堂课,在技术方面的准备等等.
1、教学设计(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设计思路(及师生前期准备) 、简要的教学过程或流程设计2、课例展示(不要写成师生对话的形式)(任课教师撰写)&必须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说明教师如何从实际出发实施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实施学习活动,要体现示范性、可操作性,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体现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闪光点等等。3、课后反思:总结出成功之处与不完全成功之处,并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任课教师撰写)4、点评:(教研员撰写)本课例是怎样设计的?组织结构如何(合作、分组、自组)?属于什么课型?激励强化行为如何?规范行为怎样?采用了什么交互行为(讲授、对话、体验研究)?主要优缺点等?
教师怎样做课例研究?
&& 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  一、开始:面对一个共同的教学问题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课的内容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  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共同的教学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将教学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呈现出来,是教师做课例研究的起点。借此也可以引发更多的人的主动分享、谈论,及探讨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多元的,并且更具健全、更有意义的教师的&实践团体&,匡正过去长期存在缺乏沟通与交流问题,重构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而带动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的进步与一致。  二、过程:教师集体学习和变化的过程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老师的课。&谁再来说一遍&是沈老师上课的一个片段: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秋游你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学生回答:47,37) 。  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讨论。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   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老师们普遍感到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活动是一项具有高度&情境特定性&的活动,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必须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制宜。理论揭示了教学活动领域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教学情境是千差万别的,课例研究将一个特定的,典型的教学问题放置在一个情境中,为教师们提供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诠释教学现象,把握教学理论的机会和方式。  教研员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国家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计算方法&的新要求。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换言之,计算教学的重心不能只放在结果上,应更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沈老师决定再上一节课,&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是沈老师第二堂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76-19&的差是多少?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  生1:我是先算76-10=66,再算66-9=57。所以76-19=57。生2: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所以76-19=57。生3: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所以76-19=57。   生4:我是想竖式算的。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76-9=67,再67-10=57。所以76-19=57。生6: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所以76-19=57。生7:我把19看成16和3,76-16=60,60-3=57。所以76-19=57。生8:我是这样算的:76看成80,80-19=61,61-4=57。所以76-19=57&&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 &还有不同意见吗?& &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课例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意义&则是最关心的基本点,具体来说课例研究绝不止于讲一个生动的故事,而是为了揭示故事背后所蕴涵各种因素、发展与变化,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这一点出发,课例研究它还要有深层次的东西,这就如同产品的生产,虽有好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但加工深度不够,精度不高,仍然不是上等的精品,其价值也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在做课例研究时,要弄清楚要讨论问题的理论背景和理论逻辑,把&课例情境放到&更高层次共通问题&架构下的适当位置来观察& ,用基本与核心的教育观念、原则或理念来检视,明白是在一个怎样的理论传统中研究和讨论问题,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对课例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提升教育思维的深度、广度与高度,进而才能把这种对课例的探讨&成果&有效地迁移到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去,使它具有更大的价值。我想这是我们在做课例研究时应该认真考虑到的问题,而要达致这个过程,教师的学习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教研组的所有老师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对于这堂课,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有老师说:沈老师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交流尤其充分!也有教师认为,沈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全班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共享智慧。还有教师觉得沈老师的 &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也有教师提出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口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呢?  我们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出乎意料: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27+14=&的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   困惑、疑问再一次流露在老师们的脸上&& 通过仔细的录象观察和深入的语言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或许这是造成本堂课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再次作出改进,沈老师愿意再上一次课。我们再一次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达成共识的改进意见: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利用与同伴比较合理、简便的办法培养优化意识。于是有了第三个课堂片段:&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从上述老师们所进行的课例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是教师们不断地关注理念,对他人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找出差距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们不断关注理念之下学生真正的获得,明确进一步努力方向的过程。  课结束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反馈会议上老师们说了许多,各人表达的共同意思是:原来还以为课堂中只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就行了,现在知道了仅仅充分交流还是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其中不少老师这样说:&听了沈老师的课,我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了。   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恍然大悟:交流中有很多学问。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课例研究架起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它是使教师们经常将实践行为与理论联系起来思考,使教学行为赋予理念,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反过来指导实践,形成了教师自身的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因此,课例研究的实质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思考,它是一个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实践智慧的过程。    三、我的几点想法  1、课例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  上世纪70年代,流行优秀教师教学实录,目的是想让大家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80年代前期,又开始流行教案集,将有经验教师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流行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的内容有几个设计(教学思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经验的人拿出来给没有经验的人来用。和以前相比,现在讲的课例研究,与原来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实践,它是教师自己在做中学习提高的过程。  但正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家的研究是有层次的一样,教师做课例研究也是分层次的,可以是个人反思的载体,可以是理论研究的素材,也可以是他人学习的范例。由此出发,教师所做的课例研究其呈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实录式的,全程描述一堂课,从中反映教师设计和实施的脉络;也可以是一事一议式的,是对一堂课的某些关键点的描述,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的讨论。  2、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  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课例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这才是课例研究所真正追求的。  3、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  课例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课例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这种准备既是来源于专业上的(理论的和经验的),也是来自于行为的。  &如果一个水手不知道自己正驶向哪个港湾,那么就没有什么风会对他有利&(塞尼卡)。教育理论的首要功能可能不在于直接为教师的课例研究提供技术、增加教育知识,它的重要用处在于让教师在研究时有一种教育思考和专业自觉,获得一种研究的方向感。  教学是种实践,要向经验学习。用心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由成功的、失败的种种体验而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改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其他教师具有启发和引领作用。&相观而善谓之摩,教师同伴之间先进经验和行为的相互引领,也是教师课例研究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此之外,教师的课例研究还需要行为上的准备,比如说听一堂课、开一堂课,在技术方面的准备等等。
什么是案例?
一、& 什么是案例?1、 案例是事件。可以是一个事件,也可以是多个事件,反映一个主题,不是多个主题。2、 案例一定有问题发生。案例是含有问题或者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3、 案例是具有典型性的事件。A由个体去说明一般的。B通过问题解决,能给这类问题启示、解决、认识。4、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真实才是案例的生命。二、案例开发的作用1、 有助于记录记载教师的成材经历,个人生命的历程。2、 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3、 有助于教师系统化地反思自身的行为,促成教师研究的形成。4、 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三、案例的撰写(一) 标题:两种方式:1、按主题定标题:如化解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 经典文章的现代解读 2、以事件定主题:如哄堂大笑以后&&(二) 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包括间接背景、直接背景。(三) 问题:1、问题如何出现 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问题解决的方案(四) 问题的解决:1、问题解决的详尽过程,(越详尽越好,甚至包括心理活动)2、问题解决的初步成效。(五) 反思与讨论:可以顾及一点,不及其余,但一定要深入化。(六) 附录(可有可无)四、案例开发的基本步骤(一) 已经发生的事件1、 寻找两~三个典型性案例,进行内容、形式的分析2、 确定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尤其是两难问题3、 任意选择一个问题、回忆相关事件4、 整理、组织、加工素材5、 撰写初稿6、 教师之间交流、修改定稿。(二) 尚未发生的事件1、 明确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多方面分析、论证)3、 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4、 实施方案5、 了解解决问题的成效6、 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7、 文字表达,用案例叙述。
什么是案例?
其实,案例在一定意义上讲不是一个时新的事物,对案例的关注也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甚至教育领域对案例的研究远迟于其他相关的一些领域。之所以说案例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是因为案例所反映的教育事实,揭示的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列举的形形色色的教育事例,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有些是在以前若干年就存在着的,只不过没有用&案例&的形式来表达而已。案例存在于教育事实之中,隐藏于教育现象的背后,只要存在着教育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就存在着案例的素材。既然案例早已存在,那么,今天再提出案例是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呢?这个问题,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存在事实与在观念形态上揭示这种事实,并不是同一回事情。将以往案例的事实与现象作&概念化&处理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思维上进一步彰显独特意义和作用的时候。  之所以说对案例的关注与研究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是因为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在法学界、医学界和工商管理学界早已成为惯例,在这些领域中,案例成为专业人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中介,一般而言,案例在医学界使用最早,后来随着社会中对法律、法规的强调被引入到法学界,现在在法学界中存在的大陆法学系与英美法学系的一个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后者常常是以案例来立法的。案例引入到工商管理学界是二十世纪初的事情,在这其中,哈佛工商学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工商管理硕士是哈佛工商学院的主要目标,当时该学院的管理者及教师意识到,一味地讲授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并不为学生所接纳,学生也缺乏相应的兴趣,掌握的相关理论也甚不牢固。相反,一旦请当地的工商管理人士走进课堂,向学生进行现身说法,展现自己在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种种对策时,学生们兴趣盎然,印象深刻。1921年,律师出身的校长多汉姆在注意到案例在管理情境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前提下,推动全校教师写作并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到今天为止,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在工商管理学界最为彻底,案例经典的写作方式及对案例本身的研究也主要来自于工商管理学界。
在教育界中教师写作案例,并将案例运用于老师培训,在西方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当时,有感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的鸿沟现象,有感于抽象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少理论工作者鼓噪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要能够把行动和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景中,教师如何去从事研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自身的研究就成了一个问题。显然,长篇大论的理论探讨并非教师所长,生动的、鲜活的事例是教师宝贵的资源,认识到这点,以发生在教师身边的事件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就逐渐进入了研究者以及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在教师培训领域,西方教育界也遇到了一些矛盾,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培养效率低下,不能适应教师的实际需求,不能真正培养起教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培训的教学场景与实际的工作场景之间差异悬殊,在培训中所教的东西不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去。处于此情景,一些研究者转思其他领域,比如,培养医生不能简单地让他们去记忆理论化了的条文,还需要亲身去分析、收集各式各样的病例;培养律师既要让他们熟悉相关的法典,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能够分析、收集各种典型性的案件;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的成功经验,更是说明案例分析的重要与珍贵;由此案例也就逐渐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教师培训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色的变化,揭示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 案例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性。案例是关于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用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得出的事实来替代,它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两难境地和紧张状态。阅读它,教师、教育研究者可以不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 撰写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有恰当的理论作为支撑,蕴含一定的教学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案例素材的收集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一个好的案例至少要具有如下一些特征:把试图要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事件发展过程中主角、配角关系明确,语言明晰,角色的心理感受、体验应表现得淋漓尽致;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他人也是可能遇到的,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反映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案例的描述要引人入胜,案例问题要反映教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具体的问题,教学注释则要反映案例作者或者研究者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实例都能成为一个案例&&&&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什么是案例?怎样写案例?
(一)案例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教学内容或某个教学活动方面含有代表性的和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或一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或一堂课的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适合当代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的正确思想和理论。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前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方案;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才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现实的过程和结果。
(三)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1、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是案例要有对本教学问题的反思,对好地教学行为、思想、效果的分析,体现了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的特点和价值,是科学实践后的结果,在教学中有指导的意义。 2、 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四)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论述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对案例的分析为目的,以说理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目的
1、 用以指导实践。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弥补了以往的
不足,或变革教学的旧模式和方法。 2、 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用以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3、 梳理、记录分析自己的教学。案例不仅记叙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教学史,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4、 研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六)怎样写好教育教学案例
案例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现只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1、 背景:是说明事件或课堂某教学案例所发生的原因或条件和经过。 2、 主题:案例所反映的教育教学典型问题,应从最有收获、最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 3、 经过: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关键性的细节要写清楚。 4、结果:交代教学的不同指导思想和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 分析:对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提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着手,提示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七)案例的基本要求&
第一,案例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
第二,它是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实进行研究的,而且在这个事例中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 1、 在事例中包含一个或几个教育教学疑难问题、热点问题或新课题、新内容,同时也可以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反思; 2、 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两个基本特征。
第三,撰写案例的关键: 1、 要有一个主题。撰写时首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可以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或有突破的教学问题为切入点。 2、 在选择情境和材料或撰写访谈录问答时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 3、 在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要进一步提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学法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入手,揭示
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也可以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八)案例行文体例附件
案例行文体例参考(案例写法没有固定模式) [教师小传] ***女,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本科,数学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十大青年标兵。曾获全国数学评优课一等奖,**市一等奖。全国论文评选一等奖5篇,市、区级评选一等奖7篇,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编写书籍3套。多次做市、区级研究课。现任***小学数学教师兼教科研主任或***区县学区骨干教师。
[案例] (题目)如 《让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分享》(小序)如:受《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理念的影响,我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上了一节数学课,分析效果并不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自我反思主要原因是&&。由于找到了问题,经再设计、再次实验教学,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节课的教学实况概述如下:一、激疑引入&&七、课堂总结(略)
[访谈录](将过去教师说课的内容,用记者访谈问答的方式表达出来。)问:答:
[案例评析] 指导教师姓名:
教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也随着师资培训的日益凸显,教学案例这种培训教师的新方式正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各地撰写、运用案例之风悄然兴起,正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在新课程改革之时共同的&新宠&。由于已有的教师教育传统中缺少案例教学方面的知识积累,教育教学的理论中也鲜有这方面的论述,所以教育界对案例虽抱有高涨的热情,但大体还属于探索阶段。尤其是目前在新课改实验中,广大实验教师将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时,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课程操作的方法,往往感到茫然和困惑,实验一年了进行经验总结时,要求教师撰写富有特色的案例,而教师提出有关案例的问题,如:什么是案例?案例的特征有哪些?怎样撰写案例?针对教师对案例不甚了解的情况,我们去探索、分析、思考,在甄别中萌生,在评论中完善,使案例真正走进教师教育教学的殿堂。
一、何为案例?
1、案例的含义: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况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一般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来描述的。
&&& 理查特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2、案例的特征:总的来说应具备这样的特征:A、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B、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C、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的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D、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E、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F、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二、为何要学习案例?
第一,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在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时,有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教研课题,特别是令人兴奋的亮点,独特的风格,精彩的教学片断等,需要描绘下来,以提供给其他教师的信息,这样我们就需要一起研究案例这种新生事物。
第二,案例因为是对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其中一般都包含有学校教师或学校管理者面对的一项决策、一个挑战、一次机会、一个疑难问题或论题。因而它会帮助学习者逐渐步入决策者的状态,经过分析、研究,解决众多不同情境的问题,增进自己的教学或管理能力。
第三,案例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可考察学习者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形成一定的理论视野。
第四,案例学习常以讨论的形式出现,这样案例也就成了增强个人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相互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第五,案例教学非常适宜于处理那些新异的和复杂的情景,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面临的情景极其相似,因而也会促使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如何写案例?
&&& 目前,关于教育管理方面的案例已见端倪,而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案例尚付阙如,这倒不是我们缺少可作为案例的材料,而是许多教师都不太明了如何才能把典型的事件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写出一批高质量的案例,已成为当今案例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一)为什么要写案例?
&&& 首先,新课改实验已经走过一年时间了,如何将对新课程设计的理解与对新课程标准的实践有效结合?需要广大实验教师去探索新课程,如:合肥市教育局在新一轮课改中征集新课改中的案例,评选优秀案例,以供大家借鉴。更好地为师资培训做好服务准备工作,也是对实验过程中的研究问题的成果展示。
&&& 其次,每一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写作案例对你有以下益处:
其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其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其三、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其四、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案例写作的一般步骤
&&& 对于我国教育界而言,案例教学是一个舶来品,我们要采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参照国外有关案例的基础上,写出富有我们自身特色的案例。
在写作案例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案例应该反映的是一个真实事件,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如:这次合肥市举行新课改实验成果展示中的案例(小学语文案例)。内容具体评点、形式丰富多样、文字生动形象,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但也有部分教师不了解案例的有关格式、不明晰案例的关键所在、
不熟悉案例教学,没有掌握案例的撰写具体的要素,实际上,案例也是刚刚接触到的新生事物,需要相互间的探讨,注重在探讨与研究中将案例梳理得更规范、更能反映出要探索的疑难问题。
1.案例撰写的一般程序
教师群体在撰写案例时,可以遵循下列程序:
A、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能会涉及到下列问题:案例描述了什么样的问题?涵盖哪些内容?你对这些案例有何认识?在你的教育教学经历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B、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在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些案例读起来怎么样?你理解了他要表达的内容吗?从撰写者的角度看,内容表达得清晰吗?案例中描写的细节细致吗?案例中包括了哪些组成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C、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曾遇到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任何案例都是围绕一定问题展开的,每个教师讲出自己曾遇到的一个问题。这其中,对哪些两难问题予以特别关注,问题意识或者说问题的提出,是案例形式的第一步。
D、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比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曾开展过一项意在开发师资培训的案例的&师范教育专业知识的伊利斯计划&,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分为10个类别:(1)社会和职业地位;(2)学生的学习动机;(3)家长和学校的关系;(4)管理者和管理;(5)非教学职责;(6)时间调控;(7)学生的纪律;(8)标准化测验或其他形式的测验;(9)适应少数学生的学习需要;(10)用于开发教学材料、教学计划的经费及教师工资,他们围绕这几个类别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案例。这个例子给我们以启示,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免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合,问题之间也缺少一定的逻辑顺序。因而,进行归类、汇总,问题就眉目清晰了。
E、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在写作时,一要考虑界定的问题是否清晰;二要考虑表达方式是否得当,还应注意围绕自己提出的论题有逻辑性撰写案例。
F、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的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
2.案例撰写的规范
&&& 我区教师报送上来新课改案例,在撰写时不够规范了,甚至存在误解。案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自身的一些独到的风格和规范要求。
A、使用过去时间。用过去时写的案例,在教学上使用更长一些时间,使得案例作者及教学者都能较为灵活地处理案例中反映的事实与问题,否则要标明写作案例的具体日期;
B、尽量用表格来表示有关材料。一是为了行文活泼,二是为了便于读者明确把握有关事实;
C、事实反映要充分。得到的全部有关事实都应该包括进去;
D、注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如果是以学校或教师等真实姓名(名称)编写的案例,应该在案例标题的脚注中说明材料的出处;
E、核对有关数据。案例中列举出的所有数据都应该经过仔细核对,保证准确;
G、附表和附录。表格、图表,其他格式化的制表或地图都可以作案例中的附表。如:屯溪路小学某教师一篇案例:&护蛋&行动&&体验作文教学案例,整篇案例属于叙述性案例,在正文的附录就有学生通过对保护一周鸡蛋行动中的心得体会,以日记形式呈现出来。
3.案例的格式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录式,另一种是条列式。
实录式: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这种形式的案例一般放在案例教学稍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它缺乏足够的背景介绍,问题的陈述也是隐含在事实材料之中的,因而理解和掌握都有着一定的难度。
条列式: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等部分排列起来。
&&& 还有一种案例格式,虽然没有将背景、问题、解决方法明明白白地以标题的形式反映出来,但大体是涉及到这些方面的,这样的案例是以两部分内容的形式出现的,一部分是教师的自述,另一部分是他人的评论
(三)案例研究报告的格式
1、背景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或研究场景的客观描述。
2、指定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注重过程的完整、细节的描述,适当运用图像、数据,具有可读性,语言简洁、生动,注重现场观察、深入访谈、教师对话、教师组织活动的实况资料。
3、分析与诠释。分析问题的成因,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经验教训做理性诠释。
4、开放式讨论。作为&当局者&对具体情景的分析,做出选择的方案,自己的实施计划,以及引发的思考。
四、案例写法类型探讨
&&& 从我区推荐上来的150多篇案例中,经分析、归纳教师在案例类型上存在不同程度模糊不清现象,有待推敲和商榷。笔者经分析粗略地作一下归纳,新课改案例大致概括为:
A、专家访谈:课程改革专家和实验教师在讨论有关课程实施过程的一些问题相互交谈。
B、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撰写相应学科的教学设计,贯彻课标的要求,记载课堂教学的思路、教学理念。
C、特色案例:教师抓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截选教学片断,再进行赏析,以生动的笔触,描述课堂上的新气象。
D、教学评析:对精彩教学片断和典型问题进行评点与剖析,以引人思考。
E、教学反思: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针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优点及不足进行总结、思考、帮助改进教学方法。
F、专题论坛:专家、教研员、教师一起座谈、讨论课题,课堂教学评点、专题研究,用叙述性的文字来表述出来。
五、案例教学的研究反思
&&& 案例是先行者为后来者树立起来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如 盐溶于水的鲜活文本。案例教学研究很有价值的:
1、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中介,作为语文教研工作者要深入实践探索;2、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3、不仅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也是新的教学理论、技术、方法的生长点;4、关注学校、师生、教学问题的解决,促进教学的交互;5、可以激发教师对实践问题做出的多样化的理论解决,可以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6、创设了教师与研究者合作研究的平台。
案例的特征及其写作意义
(一)什么是案例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两难境地和紧张状态。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师教案、教师个案。
(二)案例的特征
★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
★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三)为什么要写案例
其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事例,通过案例写作的形式再现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你职业生涯中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和模写。如果我们说每个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教师无限的生命力。记录、记载本身也承载着深深的历史感,每一时期、每一阶段处理事件的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其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教师工作中难以化解的难题。教师自己在对教学经历的梳理过程中,头脑中印象深刻的常常是那些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事实材料。这样一个梳理过程。会强化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识,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同时也帮助教师认识他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具有的学识。还有哪些不足。如果教师对案例的写作形成为一种习惯,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就逐渐会发现自身工作中的难点到底在哪里,以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其三,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许多教师只有在期末或年终学校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才会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于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极少有意识地加以探讨。而案例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它虽然不是与教师职位的升迁相关联,但它通过促使教师反思自己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可以发现某些问题域,并进而澄清有关问题。这实际上可以极大地促进其专业发展,促使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案例写作如果能够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而不只是一时冲动岁末特有的行为,也就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了。
其四,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
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通过案例,教师知道自己的同事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提出的相应对策有哪些。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会思考,假如我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是否有同样的或类似的经历,能否进一步形成案例?等等。这种做法,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教师文化。大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提升到意识当中来。
案例的概念及写法
  1、案例的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4、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
具体到抽象。
 5、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背景&&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主题&&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应从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  细节&&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结果&&交代教学的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评析&&对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6、案例的基本要求:   第一,案例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  它是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实进行研究的,而且在这个事例中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在事例中要包含有一个或几个教育教学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考;二是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两个基本特征。
  第二,案例的描述要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  表达一个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一般情况下,这个真实的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而且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发生、发展的过程,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的、概括的叙述。
第三,撰写案例的关键。  一是要有一个主题,撰写时首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可从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
二是在选择情境和材料以及在撰写访谈录问答时都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
三是在撰写案例评析时,要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要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也可以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