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卡号是什么风险资产不良率是什么意思

日09:13&&&&&&&&
肖旺&&&&&&&&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信托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各公司净资产(净资产的统计口径为各公司年报中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合计”数据)大都实现了增长。其中有些公司净资产增长达数倍之多。以中航信托为例,该公司2011年净资产为18.18亿元,较2010年的3.36亿元,增长了546%。而在各公司净资产一片涨声中,唯独厦门信托和天津信托显得有些孤单。据两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厦门信托2011年净资产为12.47亿元,较2010年的13.02亿元下降0.55亿元。天津信托2011年的净资产则由2010年的19.16亿元,降到2011年的18.53亿元,下降0.53亿元。虽然下降幅度都不大,个中缘由却值得仔细推敲。
  2010年9月,银监会颁布了《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信托公司实施净资本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净资本计算公式为:净资本=净资产-各类资产的风险扣除项-或有负债的风险扣除项-中国银监会认定的其他风险扣除项。根据这一公式,净资产基数越大,风险扣除项越少,净资本就越高,规模扩张能力就越强。在各信托公司竞相增加净资产之时,为何上述两公司会出现净资产下降呢?是否意味着两公司信托资产不良率的增加和抗风险能力的下降呢?
  根据厦门信托的2011年和2010年年报,该公司净资产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11年下降0.55亿元,此前,2010年净资产13.02亿元又比2009年的14.32亿元减少了1.3亿元。既然2010年,厦门信托的净资产已经较上年减少,为何2011年还在继续这一趋势呢?
  从2011年年报可以看出,该公司这一年的负债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应付职工薪酬由2010年的4744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7801万元,仅此一项便增加了3057万元,而当年职工人数却并没有增加,仍为99人,这也就意味着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另外,资产负债表上2011年应付股利16758万元,而2010年没有同类开支。2011年,应缴的税费也大幅度增长,由2010年的177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083万元,实际增加了3313万元。翻阅厦门信托2007年至2011年历年年报可以看到,除了2007年应付股利2318.15万元和2011年的这一笔应付股利以外,其他年份已付股利一栏均为空白。这意味着没有进行股东分红。
  厦门信托风险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此表示,厦门信托目前的信托风险资产不良率为零,净资产下降主要是因为股东分红,对于公司的风险管理没有不利影响,对于公司信托产品的发行亦无太大影响。该数据亦可在年报中查到出处。根据年报数据,该公司的信用风险资产由2010年的5.58亿元下降到2011年的5.29亿元。2011年年报显示,厦门信托人均净利润为245万元,较2010年的人均利润153万元有大幅度增长。而根据厦门信托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主要业务数据,该公司一季度利润总额77.18亿元,人均利润62万元,发展仍保持了良好势头。
  在天津信托2011年年报中,没有应付股利一项,其净资产的减少是否另有原因?从2011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年天津信托的负债为1.27亿元,较2010年的1.19亿元增加了约800万元。其中,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两项增长幅度较大。应付职工薪酬由2010年的2350.5万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3805.1万元,增加1454.5万元。薪酬支出是伴随着人均利润的增长而增加的,根据统计,天津信托人均利润由2010年的131.16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50.57万元。同时,应交税费一项也由2010年的996.8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276.7万元,增加2279.9万元。
  既然如此,为什么天津信托2011年净资产反而较2010年有所下降呢?
  看看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资本公积一项或可以得到答案,年报显示,2011年资本公积一项为-5575.63万元,与此相对应的是2010年该项数据为6547.03万元。2011年资本公积为负数,表上披露的是2011年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为-1.2123亿元,从而导致净资产的减少。据天津信托有关人士表示,资本公积为负,主要的原因是应股东要求而进行的股息分红。
  根据2011年年报,天津信托2011年末的净资产为19亿元,净资本为14.51亿元,远远高于净资本≥2亿元的监管标准,其各项风险资本之和为6.3亿元,净资本/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为230.32%,也高于净资本/各项业务风险资本≥100%的监管标准,净资本/净资产为76.37%,因此虽然净资产有所下降,天津信托的净资本各项指标仍达到规定标准。另外,公司的信用风险资产不良率由2011年年初的2.39%下降到了年末的1.07%,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所以净资产负增长亦对公司没有太大影响。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十天内免登录
保险资产明确5级风险分类 险企将每半年统计不良
在经过半年的征求意见后,保监会昨日在官网上正式发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也是首次针对保险投资资产进行风险分类管理。新增投资渠道缺乏风险衡量标准在“泛资管时代”征战的大格局下,保险资金与银、证、信、保逐渐开始“同台竞技”,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的松绑,保险资金的“主角”地位日益凸显。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内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余额87676.57亿元,较年初增长14.05%。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保险投资产品以银行存款、债券及股票为主,能够以公允价值计量。随着投资渠道的逐步放开,新增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及不动产计划以及信托等非标类金融产品,缺乏统一的风险衡量标准及减值准备计提措施,难以客观反映保险投资资产质量和真实利润水平。作为保险监管改革“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重要手段,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现实情况,通过审慎分类和细致分析,一是有利于揭示保险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资产质量;二是可以及时发现保险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保险机构的资产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能够为判断保险机构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充足提供参考。此次《指引》是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新思路中“管住后端”的又一落地政策。事实上,近期保监会一直在加强风险监管,一系列风控新政密集下发。比如通报险资投资信托产品、规范关联交易意见稿及此次下发的《指引》,均意在提高保险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险企将每半年统计“不良”风险类似于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此次《指引》中明确了五级分类风险的核心定义,其中聚焦于保险机构投资的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之外的资产,以信用风险为基础,按照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类。业内人士表示,衡量保险公司资产质量的不良资产余额、不良率等指标应运而生,成为判断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同时,《指引》确定了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风险及不动产风险分类标准。在权益类资产风险中,《指引》区分直接股权投资与购买股权投资金融产品的间接股权投资两类。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在附则中明确,对偿债主体利用破产、解散、兼并、重组、分立、租赁、转让、承包等形式恶意逃废债务的资产,一般应列入可疑类及以下;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保险规章制度所形成的资产至少应列入可疑类及以下。保险机构进行资产分类的频率不应低于每半年一次。当出现影响资产质量的不利因素时,应及时调整资产分类结果。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同的风险等级预示着一笔贷款成为一笔坏账的可能性大小。通常,在贷款的五级分类中,风险等级达到后三类,才会被贴上不良贷款的标签。  不良贷款是银行最为头疼的问题。但尴尬的是,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4年上半年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6944亿元。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共4235亿元,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21%。  一般情况下,国内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基本采取清收、重组、转让、核销等方式。某支行副行长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一笔可疑坏账出现时,银行首先尽量去追。通常是先诉讼,掌握有效的资产保全后执行。“如果一笔贷款最终被归为不良贷款,那么它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不良贷款打包销售给华融、长城等资产管理公司,二是银行内部核销,直接冲减利润。”该副行长说。  其实,监管层一直呼吁银行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以降低节节攀升的不良率,但银行从主观意愿上来看并不希望这样做。因为一旦核销,就意味着银行放弃这笔债权并承担所有损失。所以只要有可能,银行还是愿意低价出售。如果转手,东方、华融、长城、信达等资产管理公司则是主要接盘者。  机构抢食  15年前,中国通过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价值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这些坏账占四大行所有不良贷款的3/4,自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中国的“坏账银行”。他们从银行手中以低价买入不良资产,然后以债务追偿、债务重组、资产拍卖、转售以及破产等处置方式,以高出收购价格卖出。与其他生意一样,资产管理公司也是走“低买高卖”的盈利路子。  山西一家国有银行风控部员工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举例称:“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花了300万买入了银行价值1000万的不良资产,如果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自己的方法从债务人手中追回了500万,那么资产管理公司就赚了200万利润。这是最方便的方法。当资产管理公司也无法追回坏账时,可以以高于收购价格卖给愿意接手的投资者,或者将资产打包之后进行拍卖。”该员工同时表示,有些时候,资产管理公司也会将握在手里的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处理。  这项业务给资产管理公司带来的收益颇高。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上看,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利润都有所增长。其中,不良资产业务贡献了大部分利润。亮眼的收益引来多方机构的侧目。浙江、江苏等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PE、信托等机构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甚至于商业银行的子公司也在悄悄地分一杯羹。  如果不是碍于监管压力,银行并不急于处理不良资产。因为所谓“坏账”大都有一定的周期性。随着经济发展的向好,原本的不良资产或许会变成优质资产。而且,资产管理公司通常出价很低,银行并不合算。所以面对一笔坏账,银行还是愿意尽量内部消化。  内部消化  内部消化坏账的方式很多。大部分情况下,贷款都有足值的抵押物或担保人,当一笔贷款成为“不良”后,银行会处置抵押物或找担保人偿还。而有些时候,如果是一家尚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可能会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对其注入一部分资金,使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未来,企业可以以借新还旧的方式慢慢偿还银行贷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不"救"它,银行可能连之前的贷款也收不回来了。”前述山西某国有银行风控部员工同时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甲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找到与甲企业有关联或有利益关系的乙企业,将这笔甲企业的不良贷款转移到乙企业身上,当然前提是乙企业愿意承担这部分债务。这种方式在银行内部被称为贷款平移。  据了解,有的银行以减免利息为优惠条件鼓励企业还款。、南方黑芝麻等企业都曾享受过银行减免贷款利息的待遇。“银行的本金损失要对经办人问责,而减免利息影响的不过是银行利润,从银行整个利润规模来看,这部分减免的利息占比微乎其微。”前述山西某国有银行风控部员工说。  其实,市场上有不少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对银行发出的不良资产感兴趣。事实上,很多银行的不良贷款并非就是“死账”。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他们之前经手了一家生产治污设备的企业,当时这家企业因流动资金周转不灵欠银行800万元贷款无力偿还。一家投资机构接手了这家企业并对它进行了重新改造,现在这家公司竟然发展得很好,并且成为该银行的大客户。“其实很多不良资产有成为优质资产的潜力,但是作为银行,我们的精力和专业范围有限,对于这些贷款只能按"不良"来处理。”该信贷部人士说。  目前,银行的不良率为1.08%,尽管这是10年来银行不良贷款率首次突破1%,但业内人士仍认为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贷款展期、借新还旧、减免利息等都是重组贷款的主要方式。除了能变现“坏”资产,更为重要的是,重组的贷款不再计入不良贷款之中,这对降低不良率很有帮助。事实上,银行利用各种手段掩盖真实不良率已不是秘密,更有经济学家直言,银行业的实际不良率在10%以上。相比于当前“看得见”的不良贷款率,那些被粉饰过的不良率数字背后蕴藏的“不良”风险更值得关注。  新金融记者 宁广靖  作者:宁广靖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陈彦娇)
原标题:银行不良贷款的N条出路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张歆怡/文章
主演:韩志硕/姜泰伍/孔明/李泰焕/宋珠熙/唯一
主演:周迅/黄晓明/隋棠/谢依霖
baby出卖色相巧取胜
李小鹏训驴有妙招
贾玲回应耍大牌质疑
蔡琳称曾遭遇分手危机
萨姆澄清出柜缘由
极品女士第3季纪录片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美女团自信代言挖掘机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多是受害者……[]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楼市惊情 地产信托奇货可居?
  楼市到了人民日报捧场的份上,就是勇敢者的游戏了。懦弱者如刚需族开始畏缩不前,幸灾乐祸却又胆战心惊;胆大者如恒大开始布局收购,讲述李嘉诚追逐泡沫的故事;逆天者如商业银行则浑不计央妈苦口婆心,默默收紧房贷。患难见真情,地产公司好伙伴信托虽然忙于舔舐刚性兑付的痛,但是毕竟不离不弃,勉力支持地产。  物以稀为贵,地产信托的收益率也再创新高~  【规模下降,收益率逆市上市】  截至今年6月中旬,来自用益信托工作室集合信托统计数据器统计结果显示,房地产集合信托成立规模总计万元。而去年同期,该数据为万元,规模同比下降14.3%。进入6月,房地产信托的募集情况不容乐观。用益信托最新统计显示,就在上周房地产集合信托募资规模骤降至4亿元,占比7.77%;这较更前一周的13.28亿元的成立规模及32.13%的占比有明显下滑。  也许是&奇货可居&(这里的奇货并不是指产品,而是投向产品的资金),用益信托统计,上周,房地产信托的平均收益率已经突破10%的大关,达到10.06%,而此前一周,市场上成立的房地产集合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9.56%。今年前5月房地产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69%、9.61%、9.77%、9.8%、9.83%,几乎呈逐月上升趋势。  就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排行来看,安信信托最高,达到11.45%,其次建信信托,11.3%,再次甘肃信托,10.75%,第四是国民信托,10.68%,第五是浙金信托,10.52%。  【还有多少信托公司一往无前?】  从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的规模看,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4.3%,不少信托公司不发或者少发此类产品。但其中也不乏逆势扩张者,五矿信托和四川信托是其中典型。  具体来看,五矿信托规模最大,为920376万元,中融信托排名第二,规模为918496万元,四川信托第三,规模为799700万元,华润信托第四,规模为672000万元,平安信托第五,规模为5500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中融信托的规模为1705877万元,为业内老大。五矿信托规模仅为100290万元,四川信托为413290万元,华润信托规模为339252万元,平安信托的规模则为228000万元。  从数据来看,五矿信托今年发力房地产集合信托,逆势扩张冲上规模榜首。四川信托也在该领域继续发力,规模增长近50%。而中融信托则恰恰相反,大幅压缩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规模。  之前发布的五矿信托2013年度业绩报告,截至报告期末,五矿信托总资产为45.26亿元,较年初的21.29亿元增加23.97亿元,负债总额为3.04亿元。报告期内,五矿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8760.94万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1.33亿元。利润总额为8.55亿元,净利润为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信用风险五级分类的结果显示,报告期内,五矿信托信用风险资产中不良资产为2.3亿元,不良率从去年的零飙升至4.93%。在此情况下,五矿信托在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上的逆势扩张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只有11家信托公司没有发房产信托产品  虽然五矿信托及四川信托在房地产集合信托上开足马力向前,但不少信托公司顺势减少甚至暂停成立。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云南信托、粤财信托、新时代信托、上海信托、山西信托、吉林信托、华信信托、华能信托、湖南信托、国投信托、北方信托11家没有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成立。2013年同期,湖南信托成立过1只,规模为10000万元。华信信托也成立过1只,规模较大,为65000万元。吉林信托也有1只,规模为6000万。上海信托也仅有1只。山西信托则成立2只,规模总计36500万元。粤财信托成立4只,规模为73600万元。  另外,部分信托公司尽量少发房地产信托项目。今年以来,安信信托、国联信托  、国元信托、华宸信托、华鑫信托、江苏信托、金谷信托、天津信托、中海信托这9家公司仅各成立了1只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  【不过是庞氏?】  据用益信托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地产信托必须偿付的金额达到2035亿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今年到期金额1090亿元的两倍。  法国兴业银行在香港的中国经济学家姚玮说,&地产信托产品在2014年和2015年的违约将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行业已经达到了一个拐点,供应和需求上的不均衡如此之严重,调整是必须的。&  上海信托研究员指出,&从目前看,包括地产公司的信托贷款在内,影子银行借款的违约情况将会增加,小规模住建商将极为脆弱。&  当然,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海外市场融得资金来进行发展。可是,从近期的观察看,中国房企在国际债市的发行额也在下滑。据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开发企业本季度离岸债券发行额较之前三个月锐减32.5%,至52.7亿美元。  【地产信托,买还是不买?】  房地产信托收益率的提高,同样折射出房企面临的资金之困。&如果地产企业容易拿到银行贷款,为什么要花更高的代价来做信托项目呢?&某信托业内人士如此反问。为了规避风险,信托公司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渐渐压缩在房地产信托方面的项目,而且对于相关企业的准入门槛和项目的选择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当前新成立的房地产信托时,应该慎买三、四线城市的地产信托项目,尽可能选择一、二线城市及知名房产品牌的融资项目。(来源:上海证券报,用益信托网,杭州网等。)【字号: 】 【】 【】
资金面回暖难消信用违约隐患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4年以来,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各类信用事件层出不穷,市场对信用债违约风险的关注骤然升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货币信贷、社会融资总规模再现猛增的背景下,近期债券市场反弹势头最强的券种,却是前期一度猛跌的高风险“垃圾债券”。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货币供应超预期回暖的“洋流”,有望继续提振信用债市场的整体表现。但随着市场相关信用风险的逐步积累,流动性回暖或不能完美对冲信用违约风险,违约事件的发生恐难以避免。未来信用债市场将越来越显示出结构性分化特征,高等级债和低等级债之间的信用利差会显著拉大。  风险事件难阻信用债市场反弹  春节前利率债、信用债缓步反弹趋势仍在延续。从近几个交易日的市况来看,随着债市整体交投气氛的趋旺,信用债市场二级市场收益率整体继续下行。其中,交易所公司债收益率的回落力度较突出。截至2月18日,11中孚债、11安钢02、11苏中能、12格林债等多只交易所信用债,马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2%,较1月低点以来的涨幅普遍超过8%。  在信用债市场大势不断走强的同时,金融市场上负债类资产“花样繁多”的信用风险事件却集中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4年以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对市场冲击较大的信用风险事件包括:中诚信托、吉林信托等部分信托机构数十亿元信托计划兑付危机;中商融典-龙鼎十二期、十三期、十四期等类信托产品违约,涉资近10亿元;以往被市场认为“不可能出现风险的”央企下属中冶纸业,遭多家银行追讨共约47亿元欠款,并被全面暂停融资服务;“11常州中小债”等中小企业集合债代偿问题频出,部分发行人已陷停产或破产境地;以华锐风电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主业基本面及财务状况显著恶化,并出现年度经营业绩巨额亏损;多家大中型煤炭企业遭遇评级下调;洛阳矿业所发行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3洛矿PPN001的持有人要求其提前还本付息,开启债券市场被动提前兑付先河。  梳理以上信用风险事件,在年初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信用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市场对于相关信用债违约风险的关注和“避雷”意识,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从市场实际走势来看,近阶段信用风险积聚,却没有阻挡信用债市场不断反弹的脚步。在场内流动性依旧宽松、年初配置行情和交易盘交替涌出等相关因素推动下,近期信用品种收益率下行较利率债更为明显。  流动性暖流成最大推手  春节长假归来,央行似乎对节前高达45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视而不见”,银行间货币市场意外持续回暖,市场资金价格在没有明显外部助力的情况下一路下滑。  其中,主流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本周一(2月17日)收报3.84%,自2013年11月中旬以来首次跌破4%整数关口,一举创出日以来的近三个多月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为维持市场流动性的供给适度,央行2月18日时隔8个月之后重启正回购操作,当日一举从市场净回笼了480亿元资金。然而对此市场资金面却“毫无压力”,主流7天期回购利率18日甚至环比继续下跌8个基点至3.76%,继续刷新其自去年11月13日以来的近三个多月低点。  事实上,结合信用债市场年初以来的表现,近期资金市场一度再次表现出的所谓“水漫金山”状况,从1月货币供应、外贸顺差等数据方面来看,可谓一目了然。  上周以来,多项月度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公布。在新兴市场极为动荡的1月,我国当月进出口、货币信贷再次交出靓丽答卷。相较于此前主流机构几乎一边倒的谨慎预测,1月份贸易顺差、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总规模,全面大幅超越市场预期。其中,1月份2.58万亿元的单月社会融资规模,更创出历史新高。  中银国际资管投资主办胡达表示,本轮信用债市场反弹的根本逻辑是,流动性超预期宽松推动配置需求的集中释放。1月份货币信贷、社会融资再次出现猛增,而同业存款、回购拆借等其他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相对偏低,从而推动高收益信用债资产“刚需”释放,信用债市场持续反弹。  此外,胡达还认为,虽然年初以来信用风险事件不断大量涌现,但目前相关融资主体的资金风险可能还处在“拆东墙补西墙”阶段,尚未进入“无墙可拆”的违约风险末期。虽然实质性违约事件有可能爆发,但这一具体时间点或还没有到来。与此同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主流投资机构普遍启动了对信用债的“机构内部信用评级”,这有助于投资人规避相关个券的实际违约风险。  高低等级信用利差扩大  在市场资金面超预期回暖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年初以来出现全线普涨,但当前信用债高低等级间利差的快速拉大也同样醒目。  日前,一份来自兴业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13年年底以来,AAA和AA评级的短融、中票评级利差近两个多月持续飙升。其中,5年期品种信用利差飙升到130个基点左右,3年期品种飙升到110个基点左右。而回顾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高低评级间利差的飞速扩大,在历史上是第三次出现,此前两次分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以及2011年底城投债危机发生时。  尽管当前信用债市场继续回暖,但对于部分基本面恶化债券的违约风险,市场各方依旧极为谨慎。纵览当前投资机构的主流观点,继续“看衰”低等级、高信用风险的高收益债,仍然成为市场主流观点。  中金公司日前对2014年债券市场全年表现进行展望时表示,中国信用债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较,低评级的信用利差明显偏低,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市场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违约。随着未来基本面风险的加剧,高低等级信用债之间的信用利差将会“易扩张难收缩”,低评级信用债将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与此同时,渤海证券等机构也表示,从1月份的行情中可以看到,信用风险事件对低评级高收益债的影响非常大。从大的经济环境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发债主体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将会继续分化,未来仍会有信用风险事件暴露,将对低等级信用债价格形成持续性冲击。  西南证券进一步指出,尽管近阶段信用债市场出现久违的小阳春走势,但评级利差却达到相对高位,这直观反映出市场较之以往对信用风险要求更高的补偿力度。在央行流动性管理基调偏于中性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未来信用债市场的整体收益率还有回调空间,但低评级信用债整体收益率预计难跟随市场回调。用市场手段化解兑付危机  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及直接融资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进入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信用债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举足轻重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债市场发展经验看,债券投资无风险显然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允许部分信用债暴露风险、发生违约,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兑付危机,显然有利于信用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这也是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之路。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货币供应高速扩张的背景下,我国的信用债市场付息兑付一直没有出现过实质性刚性违约。这其中,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且保持高增长、货币信贷天量供应,从客观上使得信用债的投资风险一直处于极低水平,而市场各方由此也产生了“金融大局稳定第一”、“政府最终时刻兜底”的惯性思维。  然而,不出现信用违约,表面上避免了兑付危机及可能由此引发的金融动荡,但从信用债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角度来看,由于融资主体与投资者缺少了充分有效、信息透明的定价指导,债券市场也自然无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发债主体也难以实现真正市场化的融资成本定价。与此同时,由于各种违约皆被“兜底”,市场在投资者与发债者两方面的公平性皆被践踏,信用债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显然也因此荡然无存。随着“劣币驱逐良币”的持续,债券市场的道德风险与系统性稳定风险也会逐渐积聚。  欧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部分债券的实质性信用违约早已广泛存在于市场之中,并成为促进债券市场高效运转、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关键因素。而少数债券的兑付违约不仅没有给市场带来实质性负面影响,反而促使债券发行主体、资本中介方、债券投资方乃至市场监管方更为成熟和理性,相关风险补偿和处理机制也更为完善和成熟。从这一点上说,信用违约显然是债券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之路。  进入2014年以来,在经历过前几年的大幅扩容后,我国的信用债市场正在进入还本付息的偿债高峰期。来自中金公司的测算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到期的信用债,需要现金支付或再融资的总量达到2.8万亿元。其中,信用债到期较集中的3月到5月,每月还本付息金额都在2800亿元以上。这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以及评级机构周期性集中于每年年初进行评级调整的高峰期重合。从年初以来各类信用风险事件的高发态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极少数的刚性实质性违约事件或成为现实。从债券市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信用违约事件的出现可能会使市场震荡、甚至出现恐慌情绪蔓延,给许多投资者带来损失。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极少数信用债违约风险暴露、发生,同样是市场挤泡沫、风险释放、自我修复的过程。调整之后,债券市场信用利差会更加合理,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意味着更多投资机会将出现。近万亿集合信托产品今年到期  近期发生的多起信托兑付危机事件使得信托兑付风险为业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将有近万亿的集合信托计划集中到期,其中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信托占比较大。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信托刚性兑付事件有所增多,但整体看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兑付压力较大  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的统计,预计今年将有7966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合计9071亿元。结合利息支付等因素,今年信托需兑付的本息将近1万亿元。该机构还预计,2015年集合信托到期压力依旧不小。  资料显示,2011年下半年以来,集合信托季度成立规模明显上升。2011年三季度到2012年四季度,集合信托平均季度成立规模为2602亿元。而集合信托计划的平均期限为2年左右,这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发行的大部分产品将在今年到期。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新增集合信托计划规模为13044亿元,平均每季度成立规模为3261亿元,这一数据是2011年三季度到2012年四季度期间每季度平均成立规模的125%。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认为,由于集合信托最低法定期限为1年,因此这部分信托产品亦将在明年陆续进入兑付倒计时。  该机构预计,在今年到期的集合信托计划中,房地产、平台信托到期规模预计分别为2479亿元和2251亿元,分别占今年到期的集合信托总规模比例为27.34%和24.82%。此外,预计还将有2110亿元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产品到期,占比为23.27%。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信托公司出于规避监管层对房地产贷款的限制等因素,将部分实际投向为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计划以工商企业类信托名义发行,使得今年到期的房地产信托实际占比更高。  另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8款矿业集合信托将在2014年至2018年到期兑付,涉及金额至少211亿元。  风险整体可控  近期发生的多起信托兑付危机事件,让人们不免对这近万亿信托产品集中到期有些担忧。  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认为,今年信托的兑付风险敞口集中于房地产和平台信托。事实上,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在去年被媒体披露发生兑付危机的近20起事件中,房地产信托占了近一半。  平安信托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信托贷款主要集中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较高风险领域,一旦宏观经济出现周期性下行,信托贷款业务势必首先受到冲击。  此外,该机构还认为,一些信托产品的融资方,诸如涉煤信托,所属行业景气度较低,这类信托面临较大兑付压力。由于此类信托往往将经营性现金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当需求下降时,容易触发流动性危机。  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去年发生兑付危机的近20起事件最终都完成了刚性兑付,采取的方法则是“用时间换空间”。但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种借旧还新的刚性兑付方式将受到很大制约。  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认为:“信托资产质量到目前为止总体表现较优良,不可能发生系统性风险,所谓的系统性风险显然是被夸大了。”  他认为,尽管经济下行通道中包括信托资产在内的金融资产不良率会有所提升,但从已经披露的问题信托项目看,仍然属于个别事件,不属于普遍现象。况且问题资产不等于损失资产,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的问题信托项目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几乎没有发生实际损失,也没有出现具体信托公司因个别信托项目风险事件而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  数据显示,2012年信托行业到期清算出现问题的项目大约有200亿元,相比当时7.47万亿元的信托资产总规模,不良率仅为千分之2.68。  周小明表示,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信托项目风险事件有十多起,问题项目的总金额也有所上升,但是相对于巨大的总规模而言,不良率仍是非常低的。  此外,他还认为,由于监管部门长期以来对信托业实行信托赔偿准备金制度和净资本约束制度,信托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3年底,全行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已达90.60亿元;全行业净资产高达2555.18亿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公网安备-1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