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成立能成立工会吗

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工会、便民服务站为平台,以建立农村多种新型协会组织为纽带,致富村民服务群众——
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创建“1+3+N”乡村管理服务样本本报记者 徐建东 郑轶
  ▲新庄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图为刘清泉(左)与合作社大米加工厂工人们一起包装大米。本报记者 徐建东摄
  平坦的水泥路两侧繁花似锦,一顺水儿的栅栏整齐划一,新建的红砖房错落有致,明亮的路灯遍布村屯各个角落……  步入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这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看到眼前的景象,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前,它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900元、集体外债140万元、群众上访告状不断的贫困村。  昔日农民致富无路、农村维稳乏力、社会管理几近真空的新庄村,缘何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泉介绍说,新庄村根据村情民意,探索出“1+3+N”村级社会管理新模式,即“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工会、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建立农村多种新型协会组织为纽带,致富村民服务群众”,使曾经贫穷落后的新庄村,变成了富裕、和谐、稳定、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扬起引领农民前行的旗帜  新庄村地处偏远,全村705户、3000多人口,1.7万亩耕地多为丘陵漫岗,水田少旱田多,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均不占优势。但,这并不是新庄村一度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  新庄村当初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真正的原因在于村党组织作用弱化,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缺乏威信,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村民自治虚化、社会管理松散、农村维稳乏力、群众上访告状不断等不利局面。  1999年6月,经常帮助农民维权的青年党员刘清泉满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刘清泉当上了村支书,没想到首先提出反对的是自己的父亲。老人在村上当了40多年的会计,没人比他更了解新庄村:“几任村支书都没少努力,但也没能改变新庄村的面貌,你有什么能耐?还不如趁年轻去做买卖,多挣点钱实惠。”  刘清泉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可他又不忍离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当过3年屯长的刘清泉,深知农村想发展,必须要有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好带头人,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他决心挑起这副重担,给自己一次实现抱负、带领村民致富的机会。  村集体一穷二白,村民上访告状也就多集中在村干部“贪吃多占”上。  “新官”刘清泉认为这是影响党员干部形象的大问题,必须先从这里下手。  于是,村里每年6000元的招待费取消了,村干部谁挂账谁自己还。这一招还真灵,头一年下来,只有一张11.50元的“欠条”,按规定由挂账的干部自掏了腰包。  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大事小情村里几名干部定了,大喇叭一广播,“就这么办了”,村民对此意见纷纷。刘清泉和村党支部定下新规,无论是为村里还是为村民办什么事,事先都要自下而上听取村民意见,村民通不过的事,坚决不做,通过后定下来的事,还要在村民大会上通过,让每个村民心知肚明。  新庄村浇灌耕地一直用大泵,由于离泵近的耕地浇灌充足,远的经常是水还没到泵就停了,可水、电费一分也没少交,有人提出取消大泵浇灌。刘清泉带着村干部把“水泵会议”开到农民家,并提出大泵浇灌出问题原因在管理不到位,改用小泵会增加更大负担。如今,新庄村坚持大泵浇灌,同时强化了精细管理,不但浇灌效果好,而且比小泵亩均投入节省70多元。  昔日,新庄村一到雨季,人走路得走“壕帮”,车走“水泥扬灰路”(雨天水泥、晴天扬灰)。可要修水泥路,却有村民提出不同意见:“人均得摊300多元,能不能修到我家门口还不知道,不划算。”刘清泉坐在农民家里给大家讲修路的好处:“村路年年修,年年得摊钱。是‘小刀薄薄片’,还是一劳永逸,大家细想想。有困难的家庭我们党员先垫款,可以分三年还。”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看到党员带头拆自家栅栏,村民们积极性更高了,水泥路养生时,全村人站在各家门口看护,连一只小鸡都不让去,怕踩坏了路面。  当年,新庄村成为全省第一个村路全部水泥硬铺装的村,村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一个个贴心、有成效的实际动作,使新庄村农民越来越信赖、依赖党员和村党支部。为使村党组织进一步发挥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统带作用,刘清泉提出党组织触角、党员服务领域和议事范围“三延伸”,进一步提高了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随着新庄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各种协会的相继成立,刘清泉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拓展党的活动阵地,先后成立了11个党小组,并通过他们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近年来,新庄村把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和管理新组织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考核指标,由党员领办和创办了9个组织,并带领村民抓生产、闯市场、保稳定。同时,党支部转变服务职能,村民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就示范引领什么。新庄村农民过去习惯扣小棚育稻苗,导致秧苗弱、产量低,刘清泉和党员们就带头扣大棚育苗,并动员村民扣大棚,可很多人心里“没底”,在一旁观望。秋收时,农民们一看大棚育苗产量高,纷纷效仿,结果很快全村就在五常市率先实现了标准化大棚育苗。  党员干部通过“三延伸”处处为民服务、引领农民闯市场、学科技,不但发展思路更贴近村民、工作机制更加凝聚群众,服务方式也使农民们感觉到温暖。  搭建三个平台,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  土地联产承包以来,农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增收越来越难。  刘清泉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张开的五指握成拳,把分散的农户抱成团,才有能力占领市场一席之地。”  2006年,新庄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起“社内银行”,将入社社员手中的余钱集中起来,再以低于银行的贷款利息贷给社员,从而基本满足了社员农资需求。  作为全省首批三星级合作社,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350多户社员,大型农机连片作业,并获得“有机食品基地”认证资质,使传统农产品身价倍增。去年,合作社与宁波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作,与农户签订有机水稻收购订单1万亩,与老鼎丰公司合作,共同发展五常优质黏稻订单7000亩,稻子卖出了大米价,社员每垧地收入3万多元,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  随着农机化发展进步,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最初几年,新庄“放出去的村民成了没娘的孩儿”,有人挣了钱却要不回钱,有的汗珠摔成八瓣却“赔”了钱,如何让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刘清泉“突发奇想”,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村级农民工会。  村民刘延军在“雪乡”打工被工友打伤,施工方置之不顾。刘清泉听到信息立即赶到“雪乡”,他递上一张名片:“我是新庄村工会主席,依法为我们会员维权。”一番话不卑不亢,迫使对方转变态度,当即赔偿刘延军各项费用2万元。  为给农民工依法维权,新庄村工会聘请了法律顾问。前两年,村民韩延波在哈市一处基建工地干活时意外死亡,对方只赔偿3.4万元。刘清泉带着律师以村工会的名义和施工企业打官司,最终依法为刘延波家属讨回20多万元赔偿款。新庄村工会成立以来,共为村民维权3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下转第二版)
哈尔滨日报版权所有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制作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 江苏省洪泽县首家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会成立
浏览人数:643
&&& 日前,洪泽县岔河镇白马湖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召开工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合作社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民主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宣传、劳动保护保障委员。岔河镇白马湖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工会组织,在洪泽县乃至全市尚属首次。&&& 今年来,县总工会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会组建模式,充分挖掘潜力,创造性地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会,把大量零星分散的农民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实现工会组织城乡全覆盖,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真正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落到实处,推动农村新经济组织的科学发展。成立白马湖肉鸡专业合作社工会,把近200家肉鸡养殖场的700多名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抱团发展,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养殖,维护好、发展好肉鸡产业合作社成员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该产业的壮大与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白马湖肉鸡养殖合作社,将遵循“造福农民,共同富裕”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关心爱护农民工作为发展企业的重中之重。白马湖肉鸡专业合作社工会,将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多为职工说实话办实事,为职工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
作者:唐万敏
责任编辑:
张翠勤【】
(本网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转载此文,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奉城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
时间: 23:53 来源:未知 作者:奉城镇农业服务中心 点击:
&&& 12月11日下午,奉城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职工)代表大会于奉城镇农业服务中心顺利召开。全镇共72位合作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会议由镇工会主席刘德主持,会议选举产生了奉城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届&两委&委员名单,并审议通过了《专业合作社行业工会联合会章程》、《专业合作社行业职代会实施办法》、《专业合作社集体协商制度》等多项草案。此外,会议当场举行了《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签约仪式。
会议最后,镇党委副书记李丹、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冯藕华分别讲话,对我镇专业合作社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送上祝福的同时,也希望工会今后能认真履行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奉城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发展,取得新成效。(奉城镇
农业服务中心 廖玲玲)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奉贤农委系统网站群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奉贤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21- Email:关于同意达穆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工会委员会的批复
&&|&&&&|&&&&|&&&&|&&&&|&&&&|&&&&|&&&&|&&&&|&&&&|&&&&|&&&&|&&
关于同意达穆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工会委员会的批复
文章来源:
木垒县人民政府 &&&&时间:{文章信
息:articleCreateDate}   
白乡党发(2009)87号
关于同意达穆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工会委员会的
达穆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
你处报来的关于申请建立工会委员会的报告已收悉,经乡工会委员会研究决定,批准你处建立工会委员会。
&&&&&&&&&&&& 中共白杨河乡工会委员会
二00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木垒县人民政府网站版权声明:
木垒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归木垒县人民政府和木垒县人
民政府网站所有,任何单位、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中共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委员会、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信息化办公室承办、新ICP备0500107号
昌吉州党政机关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电话: 传真: mailto:和静县成立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组织_新浪新闻
&&&&&&正文
和静县成立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组织
  天山网讯(通讯员王金花 尚伟平报道)近日,和静县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和静县金牧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会成立,合作社的121户社员成为工会会员。
  据了解,近年来,和静县金牧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科学运营,规范管理,带动社员参与生猪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让社员享受到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先进管理所带来的好处。
  2013年年底,和静县金牧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累计出栏生猪1.5万头以上,实现产值1320万元,实现利润118万元,创造了兼顾产、供、销、技术支撑、后续保障、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各方因素的全新合作社经营模式。 2013年度,这个合作社被和静县畜牧局、和静县县兽医站定点为生猪品种改良示范点。在成立及经营的过程中,合作社社员的农民身份逐渐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把工会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将有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和静县金牧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社工会组织成立后,将团结全体会员共同合作抵御市场风险,组织会员参加技术培训、开展困难救助、依法维护会员合法利益,进一步促进和静县金牧源生态养殖专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原标题:和静县成立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组织)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合作社成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