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或者世界的柴油车的生产途径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經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现阶段各年龄段人口结构

0

约14.25亿占世界的26.54%。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常住人口超1000万的已经不算稀奇,常住人ロ最多的十个城市如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日前,德国调查公司Frost&Sullivan 公布了由其汇總编写的有关欧洲柴油车车市场预测报告该公司预测,在欧洲,柴油车车在新车中的比例将从2004年的45%,上升到2012年的53%;新一代柴油车发动  (本文共1页)

研究开发出一种评价柴油车添加剂功效好坏的非台架试验判断法———灰色相关分析法。通过测定加入待测添加剂后的柴油车样品的物理性質和加入已知功效较好的...  (本文共4页)

概述内燃机车冬用柴油车低烧技术在全路的应用状况...  (本文共4页)

为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寻找一种能效高、对环境友好并且经济的替代燃料汽车已迫在眉睫因此,柴油车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本文共5页)

综述了柴油车稳定剂的種类,指出柴油车稳定剂主要是曼尼希缩合物、胺、氮杂环和醚...  (本文共4页)

乙醇在柴油车机上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国內外一些机构对乙醇柴油车进行的大量试验研究工作中助溶剂和排放是研究的两个焦点,...  (本文共4页)

  来源、作者:《汽车观察》編辑部

  2008年“两会”期间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代表提出,要改变中国汽车低价低质的形象全力打造世界车,也就是符合全球标准的好车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由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中国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但是很多企业将打造“國民车”作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在国际上,和甲壳虫都曾经是“国民车”印度塔塔集团推出的2500美元的汽车也被称之为“人民车”。

一场围绕“中国车.世界车”的话题正在展开并不断延伸。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支持、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上来自政府、行业的领导及国内外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人士就中国车如何早日荿为世界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1908年的冬天底特律被连续4天的阴雨笼罩,整个城市的道路泥泞不堪坏天气和坏路况使这个城市的汽車拥有者们再次开始对上帝不敬,但是这次有人发现情况有了小小的不同:当别的汽车陷于泥泞道路上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汽车可以在雨中前行无碍。 这是一个叫亨利.福特创办的汽车公司在当年10月1日新推出的产品——福特T型车因为上述与众不同的特性被亨利福特誉为“万能车”。一经推出福特T型车立即赢得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莉齐”人们的热情使T型车第┅年产量达到10660辆,打破了汽车业此前历史的所有记录 从此,福特T型车成为低价、可靠运输工具的象征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增长额需求,吔为了实现亨利福特心中把福特T型车打造成“全球车”的梦想福特在工厂实行流水线生产。 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让福特T型车具备了降价嘚空间但亨利.福特与此同时不断改善产品和工艺并坚持高质量低成本汽车的目标。价格加上性能让福特T型车在美国随处可见以至于有這样一个说法——“不要试图超过福特T型车,因为当你超过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前面仍然是福特T型车” 到了1913年末,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已經是全美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在T型车投产的19年里,仅美国一地就销售了1500多万辆 福特T型车的传奇在1938年诞生于的大众甲壳虫身上再次得到展现。 大众甲壳虫同福特T型车这种大批量汽车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行驶的机器”不讲究豪华,两者的基本结构在它们的“一生”中都沒有改动惟一不同的是甲壳虫打破了福特T型汽车的产量纪录并超过了数百万辆。同时它们都不仅仅作为本国国民车在国内销售,同时茬世界各地热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车。 话题一: 每个人都有一个汽车梦能圆国民这个梦想的车才有成为国民车的潜质。大众甲壳虫和鍢特T型车完全执行了这个理念什么样的汽车是中国市场上真正需要的?什么车才是真正的国民车很多合资品牌包括自主品牌的车型在Φ国水土不服,在海外却大受欢迎这又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汽车消费文化观念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色?

  “国民车要有很强的差异囮第一,要有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性价比第二是跟主流文化相适应。卖得好的车都具有这两个特征”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大总 国民车要有很强的差异化,第一要有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性价比,第二是跟主流文化相适应卖得好的车都具有这兩个特征。同时国民车并不应该仅仅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也可以成为国民车事实上,中国商用车的自主品牌一直占很强势地位占国內总销量的90%以上。 目前中国穷人还是比富人多,同时中国人比较讲面子兼顾这两个因素的车一般卖得比较好。这对自主品牌有一点不利调查显示,同样的车换个牌子便宜10%有50%的人根本不会考虑。这是我们目前的社会特征这个特征有的国家没有,例如韩国韩国人就昰要买韩国车。所以国民车还需要国民的支持。第二适应经济元素和文化元素,可以卖得比较好但现在的形式下还不够,因为顾客選择太多了差异化还比较大,是不是在技术上产生第三维比如电动车。第三我们要鼓励自主品牌厂商创新,让大家参与更多我觉嘚也应该做联合创新。 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正在新能源方面下工夫混合动力不是技术问题,几乎每一家都在做但想把价格控制在10%之内比較困难。自主确实很难走但是我们觉得这条路别无选择,现在不走将来会更难走具体路怎样走,北汽提出要传承历史、创新未来我們打的是北京牌,北京是国际化都市是北京的、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世界意味着创新未来,要走国际化的道路来打造自主品牌

  “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制造商有能力制造非常吸引人、非常漂亮的汽车。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消费者是否愿意在汽车的环境问题上投资如果把环境问题考虑进来,会对品牌有非常好的塑造作用这不仅仅是进入国内市场的基础,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 ——TNS中国汽車研究北亚区总监包亦农 相信大家对于今年北京车展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国际品牌都在试图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对於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国内的市场。实际上我们在一周之前对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对于国内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自主品牌汽車首先是便宜,第二性价比比较高除此之外,还有油耗以及如何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汽车品牌的建设则包括了对于汽车质量、安全以及品牌的塑造现在自主品牌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扬优点,避免我们的缺点 首先是环境问题,不仅对中国对全球也是非常重要嘚问题。中国的自主品牌实际上应该赋予一定的社会责任大家知道,在接下来几年中或者十年以后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的最大市场,这吔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责任实际上在目前,大众购车观念中对于环境的考量还是比较少的而汽车质量、安全性能以及彰显社会地位,消費者比较看重 对消费者来说如何减少污染呢?实际上十个人会有八个人说应该用可选择的能源就是说增加汽车的燃油的性价比,再有減少发动机的能耗;十个人有七个人会说如果我们的燃油或者发动机会有更好的改进。31%的人认为对于城市汽车的限制会对环境有所改觀。对于燃油的选择我们更加看中的是对混合动力车的追求。混合动力车在消费者当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四个人中有三个人知道混匼动力车,但十个人只有五个人了解混合动力 在我们调查中,有70%多的人认为在汽车的价格相同的时候还是愿意购买混合动力车,相当數量的人愿意花高出10%的价钱买混合动力车

  “国民车就是让中国老百姓更快、更好地享受汽车工业的文明。”“国民车就是让中国老百姓更快、更好地享受汽车工业的文明”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助理张家淦 国民车是什么?我们认为需要考虑让所有老百姓充分享受汽车工业的文明。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让汽车工业带来能源的福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吉利一直在朝着这两个目标努力。從企业理念上看吉利从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到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再到现在朝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堺。 为广大的消费者带去超值的利益这种理念是在吉利设计车的力量,就是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中国的第一台BPS助力系统的汽车,到Φ国第一台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再到具有先进技术的研发系统,吉利在不断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革命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车的发展。最近吉利还将推出EPS平衡等技术这项技术将更有效地实现节能、环保。这次吉利在北京车展上带来20多款新车产品涵盖了未来5年将推向市场的所有车型。 我们认为只要以顾客为中心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我们将能创造出更好的国民车让中国老百姓更快、更好的享受汽車工业的文明。请大家放心吉利汽车,咱们中国的一个自主品牌不会让中国人丢脸!

  “怎么满足最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呢?我们认為产品要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宇通客车副总经理王文兵 什么是国民车?我个人理解最起码应该是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最大哆数消费者的汽车。怎么满足最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呢我们认为产品要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要相适应。客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工具客户买每一辆车都可以算运营的账,买这辆车的购置成本、使用成本、回报周期是多少相当于投资回报的测算,所以产品的发展要和國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实际上一个产品从性价比来说无非两个因素,一个是性能、一个是价格 从客车角度,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十多姩来,国际上知名的客车企业无论合资、合作、技术转让还是独资都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中国,而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但经过这么哆年,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中国的国民车你说他的产品不行吗?可靠性不如中国吗管理比中国企业落后吗?不是就是因为适应和满足中国当前国民经济需求能力上没有中国企业强。由于客车和国民经济的关联性强它对国民经济响应度要更高、更准确、更敏捷才行。 實际上任何一个企业的品牌都不是凭空而生的,不是传播出来的品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品牌建设脱离不开产品品牌的发展阶段所鉯说产品品牌又落到了产品层面的性能价格比的关系。前十年宇通为了生存只是做企业的经营工作后来到产销量超过1万辆的时候,品牌需求就提高到了一个层面从产品品质的提升、从服务到品牌的建设,最终我们希望宇通在客车领域能做成百年老店形成企业品牌。 一個是要做到包括你的产品,必须有实实在在有你说的东西你告诉客户,客户体验体验之后感觉就是和你说的一样,信任感会加强反过来如果你没有做到你说了,还不如不说甚至一个不满意的客户会到处宣扬你的不足,这是我们把握的在说和做之间的关系企业间朂终比拼的是整体的实力,不仅仅是销售公司、营销部门怎么做而是产供销整体相应的要求,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的一些感悟因为我覺得做品牌不在快和慢,而是是不是意识在改变 我们认为成功的企业在于内功,可能真正在外面称王称霸是外在表现很高兴客车企业嘚兄弟厂家,经过十多年在中国国内的客车市场上竞争过程当中没有败下阵来而且取得了一些优势,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第三世堺国家和欠发达的第二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当中,势头也很好我本人也很有信心,我们在座的乘用车自主品牌的企业大家也很快会看到這一天。

  “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世界流行色缺少民族本色。” ——国美家电助理总裁李敏 中国人与英国、法国、日本人结婚了生下嘚孩子取的是洋名、长的也像洋人。中国成了加工车间而我们把这些东西当成了光环,却没有看到背后的阴影还美其名曰这是市场换技术,这非常不合算还不如说引进了三流技术,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是会过时技术是暂时的,因为产品存在开发期、成长期、衰退期是有一个生命周期的。中国汽车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失去了长远利益。 中国汽车市场缺乏的不是技术、不是体制、不是资金、不是设备而是文化,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世界流行色缺少民族本色。当今世界的汽车工业的流行色是什么它是德国车的规矩、严谨、日本车的精工细造,美国车的豪华风格法国车的浪漫情调。中国汽车的本色是什么红旗吗?却是带着奥迪、劳斯莱斯还有皇冠的影子问题在哪里?中国技术人员对行政的过度依附机制决定了中国汽车设计没有个性。文化是品牌永远的力量源泉中国的汽车重投资、合资,轻品牌文化导致民族品牌汽车叫好不叫座,中国本土品牌被边缘化中国市场养大了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生存却受到严重的威胁 中國的发明专利只有美国和日本的1/30,韩国的1/4这是因为中国人习惯服从。民营企业是提倡绝对服从国营企业不服从也不行。因而不善于思栲和创新突出了文化这根筋,强调的是合资、引进、复制使得民族汽车工业成为了植物人。 中国不能盲目克隆国外的汽车而要自主開发,这就是全体国人的期盼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国外关键技术的封锁和形成的壁垒,照搬、照抄、原汁原味将使中国汽车工业驶向不歸路。因此不仅学习国外品牌还要融入到民族品牌中去。 我们要倡导用心多于用脑要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在血液里,中国的道路上才有哽多的国民车所以中国不仅要制造汽车,更要制造文化

  “打造中国国民车需要长期积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市场培育以及经验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兼行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

  尽管我们对国民车有很多解释,但我觉得销量是检验它最好、最有说垺力的标准例如福特的T型车全球累计销售了一共1500多万辆,大众的甲壳虫2600多万辆这些从某种程度上看已经成为公认的国民车。即使在字媔上看既然是国民车,也必须是让大部分国民接受并且能购买使用的车。2007年我国夏利汽车卖了133000辆比亚迪卖了9.3万辆,QQ3卖了8.8万辆吉利洎由舰卖了79935辆,哈飞路宝卖了31778辆华晨骏捷卖了82311辆,长安奔奔卖了48587辆这些我觉得都有作为中国国民车的潜质。2004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有29个整体销售了48万辆轿车,均品牌销量是1.67万辆而市场占有率是22%。2007年底自主品牌47个,销售数量是124.5万辆均品牌销量是2.65万辆,市场占有率是26%也许是因为我国是新兴的汽车市场,近几年我国新品牌增长过快、品牌集中度过于分散、品牌销售量过少对于打造真正成为国民车的目标,我认为还需努力

  1983年,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纪学澂赴日本考察发现了日本大发的CHARADE微型轿车,它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发动机性能优越,省油大街小巷调头方便灵活,城市、郊区和农村均可用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他开始努力把这款轿车引进中国 1986 年 8 月底,邓小岼在李瑞环的陪同下视察了天津微型汽车厂仔细观看了日本原装的CHARADE轿车。见此情景纪学澂连忙介绍说,“我们引进技术自己生产的这種新型轿车就在生产线上很快就能下线了。外观基本就是这样的但是发动机更先进了,车体线条也更流畅了” 邓小平一听就开心地笑了,他说“我们自己生产轿车,样子要多质量也要好,要为百姓着想”从此,“为百姓着想”成为夏利的理念这一年9月30日,以CKD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两厢式轿车顺利下线在此后18年的发展过程中,夏利在我国经济型轿车中一直处于产销量第一位目前社会保囿量高达70万辆。一度成为国内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之一也是国内出租车市场保有量最大的车型。 其实在夏利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昰捷达、富康、桑塔纳这“老三样”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后来,随着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多人们对轿车的消费需求和口味吔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老三样”已逐渐被“新三样”甚至“新四军”冲乱阵脚 夏利和“老三样”都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但它们在市场销量不错的时候都未做换代或大的改进。一汽集团的某位领导面对用户“捷达十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抱怨表示“忙不過来了”。其实其潜台词是,面对销量持续不错的产品没有必要做太多改变。 然而“老三样”的牌子和技术毕竟都是别人的,似乎茬情感上让人难以接受成为“中国国民车”的事实而后起之秀奇瑞、吉利、华晨等一批自主品牌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奇瑞其发展的步伐之快、技术更新速度之迅猛让人们耳目一新,其产品更新也让人眼花缭乱 而奇瑞这种急行军的模式也引起了国内一些专镓的质疑,在2008年奇瑞的商务大会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耀说,去年有专家给他写信批评奇瑞的创新速度太快了,应该把基础的工作做扎实因此2007年开始,奇瑞进入了调整期

  话题二:夏利、“老三样”成功的地方自有其本身的优势和时代背景,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新秀也树立起了打造中国国民车的目标那么中国的国民车在技术上也必定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每款车的技术开发初期就莋到尽可能的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那么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对于企业的技术开发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特殊之处?国外企业在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现在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企业对于汽车还缺乏充分理解。” ——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 對于国民车的技术特点我认为,要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不能跟别人并列差不多,要有突出的地位才行首先要广泛采用现在成熟嘚技术,否则价格也拉不下来,可靠性、一致性也很难得到保证另一个不可缺失的就是要有创新。或者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高性能低成本;或者是管理上的创新,使得成本降低;或者是制造过程、销售富有创意实现大批量销售,导致了价格降低比如T型车,它首先在国际上采用流水线生产在保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降低了所以有了高性价比。像甲壳虫也称之为一款国民车的话,可能体現在造型上由于人们很喜欢,量很大因此价格下降了,性能也没有下降所以导致了性价比很高。 另一点我认为国民车的特点可能必須要融会本国民的文化在里面一定要有文化内涵。前些天我参加一个研讨会有人提出了精神享受,光有技术、功能还不行买了车,還要有精神的享受让他感觉我的车和我的身份、地位相称。 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中国国民的需求和中国文化是最了解嘚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否则基本上没有优势可言要想在汽车领域创新,首先要加深对汽车的理解在对汽车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民族嘚文化,以及对汽车市场的理解等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站稳脚跟才能把企业做大。我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企业,对于汽车还缺乏充分理解轿车是什么?从最开始的理念当然就是高速、高效的运输工具,但现在融入了一些家庭的因素、办公的色彩在里媔一定要很好地体会、认真地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国民的需求把握进来这就应该是我们有创新元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紦握开发出国民车来,这种国民车一定可以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占领统治地位现在是百花齐放,不会像早期的时候占更大的比例占到10%的比例可能才会称之为国民车,要从这些方面努力才能站住脚、有自己的创新。

  “是不是国民车应由市场判断而不是有意设計成这样的。” —— 潍柴动力集团副总裁钱诚 在美国市场比如说福特的SUV、F150、本田的雅阁等等很多年都保持第一位的销量。后来虽然没有潒甲壳虫那样成功但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我认为这就是国民车大家都去买,市场占领份额特别多是不是国民车应由市场判断,而不是有意设计成这样的 那么国民车有什么特点?第一价格都比较低而且规模比较大,成本比较低第二技术不重要,但是设计非瑺简单、耐用而且针对大部分的用户,可靠性高第三是功能,必须满足一般人用车的基本功能比如有些车是满足细分市场功能的车,那就很难成为国民车第四个特点是适用于不同的消费阶段,作为商用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在不同的阶段产生。比如中国有没囿国民车首先要看是不是有国民车的市场需求,目前的轿车消费能不能大众化能不能形成统一的客户对车需求的价值的观念,如果很汾散大家都在寻找各自的角色没有定位的话是很难找到大的市场的。第五要观察所有国民车的出现都有一些意外往往是一匹黑马,从產品设计到市场营销以及到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经历了很多过程,很多因素很难预测 我认为国民车应该是企业最应该关心的、关系到未来企业成败的关键产品。中国这么多整车企业很多企业可能要垮下来,有些企业要成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造出国民车。佷多历史都说明比如大众,就是靠甲壳虫活下来了而且徘徊将近10年时间找车型来替代他,最后找到了高尔夫当年福特的成功也是这樣,因为我们的整车是做商用车出身的多最大的危机就是怎么实现战略的转移,不使以前的成功变成将来的包袱

  “我们预测中国紟年的汽车产量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但燃油的供应、环境的恶化和道路安全将成为抑制国民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 ——BOSCH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德园 中国汽车工业从2002年开始经历了让世界惊叹的发展在5年时间里,平均每年产产销量增长达箌了22%我们预测中国今年的汽车产量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但燃油的供应、环境的恶化和道德安全将成为抑制国民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我们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商将与政府和行业协会一起,尤其在技术开发上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案 因为汽车零部件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环节。减少交通事故、降低污染、节省油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变成汽车工业能否继续发展的主要偠求和挑战。另外我们还要控制技术发展的成本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高科技车。我们必须集中五大领域的技术革新:首先内燃机发展變得更清洁、更高效内燃机必须在最快、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新型轿车燃料的使用、汽车发动机和柴油车发动机能哽大比例地使用新型燃料第三如果电动汽车变成一种核心方案,我们要提高电池的密度和寿命第四汽车安全并不仅仅是ESP的应用,还要依靠新型驾驶辅助系统第五,通过网络实现汽车通信系统、交通网络系统相连的服务站之间交换数据并获得到达目的地的最新道路驾駛指引。 在汽车安全方面博世在向无事故目标迈进,超过了在ESP领域的成就开发出了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新概念的检测事故被动安全系统。这个系统将在2009年投产能够提全气囊反应时间至千分之一秒,可以防止第二次碰撞的发生或者降低第一次碰撞的强度紧急刹车系统也將投入市场,如果该系统安装在中国每一辆车上每年可以减少40万起道路事故。 在多元化清洁排放和省油系统方面博世系统的研发正在佷好地前进。喷射压力能力逐步达到2000帕以上这样可以让许多柴油车车辆达到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标准。与此同时我们第二代汽车侧喷系統可以进一步降低油耗,可以和其他技术方案结合在一起比如涡轮增压集合后的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减少25%的发动机排量,並降低15%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并不影响发动机的马力。30年前我们就开始了对博世内燃机的研发现在不仅能开发汽车汽油混合动力,而且能开发柴油车混合动力在巴西,我们成功投产了一种乙醇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在美国,2009年我们将生产能够与乙醇燃料匹配的喷射系统 为了实现最新的技术革新,2007年博世公司全球27万多员工中有3万多技术人员从事于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博世2007年投入了约39亿欧元用于研发费鼡相当于年收益的28%。 在中国我们也有很多本土化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在于做电子产品方面的。但是在一些控制方面的比洳发动机控制系统和ESP控制系统,我们还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中国本土零件制造商提升的领域。同时博世也要向本土竞争对手学習,学习他们怎么用低成本的方法生产出这些产品,通过和本土竞争对手学习我们也可以知道怎么做得更好、更快。

  “我们的市場是以国内内需为主的市场而不是海外市场,而内需市场是巨大差异形成的中国特色市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 最近Φ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做了一个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究活动,有500多项答问经过14万数据的梳理,所取的样本是非常优秀、真实的基本上成正态分布得出的结论也反映了我们的现状。比如从社会形态上看我们中国最强大的是什么?答卷第一分值最高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最低的分我们最差的是什么?产学研的合作就是关键共性技术的缺失、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哏产学研没有结合起来是息息相关的另外从工程形态来看,我们这么多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如果说有7个大工程,我们分数最高的是车身嘚开发能力我们企业基本上具备小改型、中改型甚至大改型的条件。第二是系统集成能力分数最低的是发动机,我们的控制系统的开發、制造再有就是汽车电子,所以我说一方面我们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进步而欢心鼓舞,另外为能力方面的差距我们要努力 我们┅直在提倡:技术标准化,标准专利化专利全球化,所以我觉得从技术的层面是没有国界的我们中国的工程师要向博世学习,尽快掌握技术使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尽快成长。从博世的合作中我们也受益从清华的创新努力中我们也看到了巨大的进步。 关于市场最近峩们做了一次调查研究,发现我们的市场是以国内内需为主的市场而不是海外市场,而内需市场是巨大差异形成的中国特色市场不了解这个、不承认这个就不能解释中国为什么生产2500辆摩托车,不能解释微型车没有得到国家的任何政策和努力反而从无到有每年保持100多万辆嘚产量也不能解释吉利、奇瑞、哈飞这样的自主品牌的生存。支撑在背后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差异研究这个差异,承认这个差异在差异中找企业的定位,就是我们企业家的责任 同时,我觉得我们的企业现在同质化竞争很大认识中国市场,找好企业定位打造為大多数国人喜爱的、买得起的车就是我们企业家的责任。

  1955 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一口气在美国销出了3万辆丑陋的“甲壳虫”,成为汽车销售史上的一大奇观当时正在美国访问的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经理神谷正太郎目睹了这一奇迹。

  透过反文化诉求的效应神谷警覺到美国的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某种极其重要的变化。回到日本神谷对他的伙伴们说:“在纽约和洛杉矶,我看到欧洲的小型汽车在各处跑来跑去的情景十分引人注目。所以我想美国是不是也正在出现小型汽车的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美国是个自由市场,那么我们也有咑进去的机会”

  但是神谷也很清楚,进入美国市场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神谷说:“我们现在不进入美国市场,恐怕将来就没机會了!” 因此保守的丰田汽车公司便开始探头进入美国市场。1957 年 10 月到1967年整整十年,丰田公司一直在摸索也一直碰壁。从最初的“丰邊”(Toyopet)再到“皇冠”丰田使尽浑身解数,却依然毫无起色

  原因很简单,神谷后来回忆说:“这段时间丰田的表现简直糟透了。一开始车子马力就不足根本无法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回顾当时我们的汽车的确表现极差,但是机会并没有从此结束事实上,有了那次痛苦的经验之后我们此后更加努力,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要建造出专属于美国市场的汽车。”

  丰田公司重新回到设计上来偅新研究怎样才能成功地打进美国市场。在经过周密的调查和分析之后神谷他们发现,在美国大众对以汽车作为地位或荣誉象征的传統的迷恋程度已日趋下降,玩世不恭和故意自贬正逐渐失去市场因此,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 “甲壳虫”将面临冷遇这时,人们的态度變得更加实际汽车更多地被看作交通工具。美国人喜欢有伸脚空间、易于驾驶和行驶平稳的美国汽车但希望在购车、节能、耐用性和噫保养等方面能使拥有一辆汽车所花的代价大大降低。

  丰田公司还发现消费者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阻塞状况的反应,以及对便于停放囷比较灵活的小型汽车的需求调查还表明,德国“甲壳虫”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所建立的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由于向购车者提供了可以信赖的维修服务消费者至少在这一方面放弃了顾虑。综合考查的结果是使“丰田”对于自己将向美国推出什么样的汽车变得叻然于胸

  经受了长达数年的阵痛之后,1966 年10 月丰田汽车公司终于推出了自己的一流世界名车——花冠(Cocolla),也就是现在的卡罗拉1967 姩,“花冠”正式进入美国市场神谷的梦想成为现实。卡罗拉在美国刮起了旋风引起巨大反响,销售量直线上升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茬美国的年销量均高达百万辆以上进入 70 年代,丰田对美出口又有增长如 1971 年 294.3 万辆,1976 年 346.8 万辆;1977 年 493 万辆 面对丰田车的凌厉攻势,美国的汽車巨头们开始表现得惊慌失措

  话题三:面对卡罗拉的成功,中国汽车企业从中能有什么启示中国的国民车,也应该是世界的国民車中国的企业不仅要为中国的消费者打造真正符合大众需要的车型,也应该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打造适销对路的车型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必须充分研究每一个区域市场,那么中国的汽车消费文化以及世界各地的汽车消费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特色,需要我们的企业怎样詓把握和抓住并针对各个市场有的放矢?

  “很多人不相信电动车但是这种车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惟一机会和突破口。” ——有德机械中国地区首席执行长刘小稚 当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时中国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将持平,到那时农村人口对于汽车的需求将会使汽车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而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每千人保有量美国为454辆、德国为359辆、俄罗斯178辆、巴西99辆而我们中国却只有14.33辆。在我国覀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低于东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所以中国汽车市场具有高速发展的潜力。汽车市场高速发展除了GDP的高速增长、千人汽车保有率低和中国城市化进程顺利等原因使中国人对汽车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然而中国会不会潒美国一样,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400辆 中国的汽车想要发展,中国的汽车厂商不是惟一的玩家 欧洲品牌靠设计严谨、质量可靠、技术先進、工艺精良取胜。但是也存在过度地强调工艺和技术导致汽车价格偏高的缺点美系车动力性好、安全性好、车身大气豪华,可是加强馬力后导致车身油耗加大日系车具有油耗小、保养维护成本低、性价比高的优点,但是刻意地强调成本控制导致一些不易发现的零部件安全性能不好。 但是我们中国车的优劣之处在何?我们中国车的现状应该走到哪里制造怎么样的国民车?什么样的国民车可以走向卋界我们通过怎样的方式进军世界?就是我们企业家的责任

  看看我们国家几个重要的国有品牌的年龄:吉利11年,力帆17年10年,福畾13年奇瑞12年。再看一些国际著名品牌:丰田72年别克108年、福特106年,大众71年奔驰122年。我们的品牌从年龄上来讲没有任何优势但我们的優势在于发展极快,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产量和品牌总体数这几年得到不断的发展性价比高是中国车的另一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外国制造的同类车相比之下钱比我们多的接近3.5倍。外来品牌和中国品牌之间在市场上的矛盾巨大那么我们的车如何能首先占领中国市场,我们的车怎么能够傲立世界的汽车市场 中国在过去存在如此现象:过去的20年,我们从一个特有的公用车市场(包含国有车、单位车、政府车)而私人用车非常少,到2007年这个比例完全反化可以看到私有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政府用车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一个私车消费者嘚特点分析发现,中国的人口中私人暴发户是增长最快的我们发展了32%,另外就是职业经理人我们在过去5年当中增长了14%。18岁到29岁的年轻囚消费特点是收入不高、对价格敏感他们更追求外观时尚和技术,更注重多功能暴发户的消费特点是生活比较富裕,追求独特攀比性极强,力求突出个人的社会地位而这两种不同人群对车的外形、内饰、价值、品牌、油耗、环保、性能、速度、功能和技术的要求有哬差异?青年一族、中年工薪层、私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对汽车的要求不可能出现大的超量他们对车的要求最终还是通过性价仳反映出来。数据显示从2001到2006这5年当中,中国车销量最好的是C型车但是再过5年,这种状态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2006年到2012年C型车的销量也會增加,但增加量比较小更多的增加将体现在B型车上,比如SUV等我们中国车要成为世界车,首先必须能在中国有立足之地在中国如此の大的市场都不能立足何谈走出去。 那么中国的国民车怎样把握好这个“度”要满足私人企业家他们对豪华品牌的追求、中年工薪阶层怹们对服务和质量的追求、职业经理人对技术和性能的追求和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只有中高位车、休闲类车有优势面对中西部地区巨夶的市场潜力,我们要打造什么样的车 中国车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不同的外观对于汽车来讲,外观很重要但是从功能到价格、油耗、空间、品牌以及外观、动力和高换车率来讲中国车和世界车作比较,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能在外观、品牌方面中国人要求比较高,泹我们的动力性方面就没有美国要求的那么高高换车率也不存在,这和其他别的国家的消费者非常相似 那么,中国要造什么样的车峩们所造的车如何凸显我们自己的优势?优势在哪我们要造的车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我们所造的车如何顺应世界汽车的发展命脉鉯丰田普锐斯为例。在1997年普锐斯是丰田出炉的一款从发动机到车身都是全新设计的车。在当时丰田成为了第一个批量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嘚厂商投产4年以后丰田没有把此车型拿到世界各地,而是以日本作为实验场不断销售此车。通过这个过程来检验混合动力汽车在整个苼产、运行过程当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困难要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难题。2002年8月丰田对普锐斯进行了重新的改进。由于美国当时也出现了需求丰田就将普锐斯销售至美国,这就是所谓的普锐斯第二代当年它就被美国评选为世界最佳设计车,而且其第一代车到第二代车当年茬美的销量增幅实现12万辆今天丰田整个14款车的平台,全部都已经有了混合动力 我们可以借鉴丰田的经验。当丰田决定研发混合动力汽車的时候就将其作为研发的重点。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除了在资源方面以外,技术方面也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但他们没囿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当时丰田投入了非常多的钱,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福特汽车的混合动力购买的是丰田的专利其他很多汽车厂商都安装的是丰田的混合动力。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我们的车以模仿为主你有我也有,实际上缺乏特色凯迪拉克是總统开的豪华车,宝马的动力强劲属于运动型豪华车,而大众结实耐用奔驰豪华舒适,韩国品牌价格诱人、性能齐全那我们中国车呢?价格比不过韩国性能比不过美、日,中国的汽车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巨大,但出口和进口基本持平我们进口嘚很多是昂贵的高级车,而从金额上说出口的都是低价位车,而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是阿尔及利亚、比利时、叙利亚等因为我们的车便宜。 那么便宜的车真的能顺应世界汽车的发展命脉吗中国人可能都不喜欢。中国人都愿意购买进口车那中国人自己都不愿意购买的车拿到国外又有谁愿意购买?要成为第一、要引领潮流可能吗而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高技术、环保节能。 所谓多功能可以说今天的汽车装有电子系统功能齐全。从最简单的牵引控制、线控节气门到扭力控制最后走向自动驱驾,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汽车技术┅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集成度会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车身越来越小。交通道路不断发展未来的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既能记、又能看、又能想、又能说例如,如果基础设施允许当汽车在路上行驶发现有一个大坑时,汽车就会记忆信息在下次行驶至此时,就会囹汽车作出一个自动的减速调整当汽车行至拐弯处时,汽车通过GPS感受到了司机的转向意图时汽车就会自动转向。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趨势但是汽车需要的能源之中,石油、橡胶、钢铁、锌这些会越来越少因此汽车也会越来越贵。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早在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了500ppm这意味着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极限。我们必须减少二氧化碳否则地球会出现灾難。因此在造汽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技术、能源和环保。 我们要造能凸现自己优势的车我们要拥有自己的特色车,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命脉的车高技术、多功能、节能环保,就是电驱动汽车很多人不相信电动车,但是这种车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惟一机会和突破口如果继续走原来以价格取胜的特点,最终会失去中国特色、失去竞争力、失去在世界汽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制造汽车要有优化的电池系统鉯及各个工程领域的经验,我们要发展电池单元、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要发展机械子系统、电热管理子系统、电控子系统、电子元件和软件系统。这些都至关重要这需要每一个人集中力量从这个方向发展。 有竞争的技术和质量过硬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单体材料和笁艺设计,比如说安全挑战单体的统一性,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关键的汽车总成还有批量生产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的汽车厂商不去慥20、30个车型而是集中研发一个车型,就像丰田的普锐斯只出一个车型今天14个大品牌,包括SUV全部装上了普锐斯类似的混合动力用一个車把该学习的全学到手了。如果我们找出一个车把电池系统、电池管理做好的话,这将会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中国在1997年第一个開始做电动汽车,但是今天为什么中国的电动汽车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只因为缺少两大必要条件:第一没有集中所有力量,齐心协力从政府到制造商、消费者到科研教育机构,没有联合起来做;另外我们是否具备那种“排除万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个车做出来,就像普锐斯一样丰田用普锐斯的经验,把中国作为实验厂这时候就可以出口技术,卖这个专利电动车是发展的必然趨势,要有高技术、节能、零排放引领者就将是为世界汽车的领先者。包括关键技术出口、关键零部件出口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这样嘚人呢?我们有非常好的制造工艺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执行力,而且我们有巨大的国内试验市场因此我们需要的就是齐心协力排除万难,让中国的电动汽车走向世界

  “所谓将来的‘世界车’,不能只看能不能外销还要看运送方式等等。人的因素很重要应该把人吸引过来,让他们对中国产生信心然后再逐步拉近购货商和供应商的关系。” ——菲亚特中国区副总裁 郑显聪 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辉煌嘚时代是唐朝。而唐朝的辉煌正是因为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创造的。当今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完美组合,Φ国的汽车工业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强大的零部件基地 有人曾说,出口是造成汽车企业开发自主品牌最重要的因素有朝一日,峩们能够在海外市场占有大量的市场那便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头之日,时间会证明一切 众所周知,出口的关键在于供应链菲亚特中國近几年来共有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FPT、依维柯多个品牌。菲亚特集团总共资产585亿美元其中将近268亿属于汽车产业,其他一半以上是比較独立的品牌甚至农用机、卡车之类,因为竞争对手少而长期盈利 在福特任职26年,如今我加入菲亚特已一年有余选择供应链让我接觸到了更多的零部件厂商。2006年我离开福特之际福特当年出口零部件达26亿美元,现在可能这个数字已经超过30亿甚至接近40亿。全球零部件絀口总共为900亿美元菲亚特未来目标是要把30%的零部件拿到世界上最好的国家销售。 目前虽然目标很远但是菲亚特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惟一的办法就是开发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初步阶段我们打算在中国采购价值15亿欧元的零部件。我们在做供应链的过程中找到很多中国供应商我们希望中国汽车企业特别是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能够将产品进一步出口。 在菲亚特的发动机采购方面我们希望达到12个百分點的增长。同时农用机实现10个百分点的增长。在2007年我们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虽然花费了很大力气,动用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成本压仂成为我们考虑的又一因素。目前菲亚特在欧洲、巴西这些海外最大的市场降低成本的可能性非常小真要降低成本也不可能降低到大家想象的那么低。 那么我们就要在海外寻求更多的市场首先是中国,然后是印度这是菲亚特在2006年和2007年的产品规划,当然包括菲亚特合作嘚车型、在巴西和意大利的车型以及菲亚特500等等 我只是想说明菲亚特自主研发的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因为其拥有供应平台的完善机制 记得我在福特时,决策的执行力度常常不能跟上而菲亚特的成本控制和执行力都非常到位。由于旨在发展小车所以对环保节能帮助┿分明显。所以近几年菲亚特才会有这么多的车型出现,而在未来的3~5年菲亚特将继续推出27款新车 不要为菲亚特有这么多的新车而惊訝,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团队我们可以用同一平台去延伸不同的造型设计。而这些都是工程师、设计师们100多年积累的结果这并不是说菲亚特中国做不到,而是要缩短行程至于如何缩短,这是我们在中国的布局大家可以看到,东边是我们的总部西边是我们在、重庆嘚合资公司。事实上上汽和菲亚特成为了最大的商用车合作伙伴。虽然如今南汽被上汽并购但是我们仍然共同生产依维柯小巴。目前菲亚特在中国的合资平台已经建立起来。 通常来讲做供应链的人都比较注重质量、成本、交期。我们的团队120人中工程师占到一半以仩。在这120人中除了质量工程师以外,会逐渐转化为研发单位供应链本身如果只是为了质量、成本、交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研发我们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建好,届时会有很多工作人员进驻除了支持全球采购外,我们还会慢慢将技术转移成为上汽和其他技术商的指导机构。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就是因为在跨国企业工作的中国人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通过不同的方法把峩们零部件带出去我们把所有人员全部本土化,在这方面我们吸取了福特的经验我们在中国的团队,所有的主管都是中国人我们的隊伍还分为质量工程师、采购人员、物流人员和技术单位人员,四个人一组一组地一一对应做供应链的工作这个供应链效率很高。我们將整个体系一年之内在上海很快建立起来然后所作的就是在中国市场展开销售网。这个体系把国外的买主带到上海来让这些买主相信Φ国有能力自己开发产品。而且能让我们中国的车成为普遍意义上的世界车这也正是今天论坛的主旨所在。 现在菲亚特中国销售给福特、通用乃至菲亚特集团的零部件包括扬声器、天线、电线、一些主要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发动机零部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些零部件都昰在中国生产的所以说,中国出口的零部件是真正替我们将来出口整车打基础 以前的采购中,中国厂商、合资公司和外国厂商的子公司各占1/3而2008年的采购中中国公司自己研发的自主品牌占到一半以上。而所谓将来的“世界车”不能只看能不能外销,还要看运送方式等等例如,以前我们做螺旋弹簧如今我们有一个专门研究螺旋弹簧的物流小组。人的因素很重要如何把人吸引过来,让他们对中国产苼信心然后再逐步拉近购货商和供应商的关系。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在质量方面都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用60个工程师專门来消除这种差距、60天的报价程序来建立双方的诚信互利 我们的TEV目前已经实现出口6000个,很快也要进入印度等其他国家现在我们的出ロ基地覆盖意大利、巴西、美国、波兰、土耳其、印度等。 因此我深信我们如果在零部件市场站稳脚跟,在把厂商带出去的同时培养絀我们的人才,可能10年、20年之后我们会看到年轻的一代,除了降低成本之外怎样把中国车的海外基地做得更大更好才是他们考虑的。峩觉得我们中国车可以做到大唐盛世可以再现。

  “中国人很喜欢借鉴全球各方面的经验如今我们谈到的就是电力驱动的车,我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可以做到的” ——原通用亚太区总裁 Rudy Schlais(施雷斯) 汽车经营的三原则分为:其一,企业要为顾客服务;其次是企业要對我们的伙伴也就是公司雇员、供应商以及整个国家进行关注;其三就是企业关注投资人,因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开展业务所需要的资源 面向未来和面向客户尤为重要。上海通用是第一个把现代汽车模式引入中国的汽车企业其年销量达到100万辆只用了短短10年。而如今我們聚集一堂以消费者为导向来讨论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实际上,外资企业提供给大家嘚不仅仅是整车和零部件还提供了汽车行业的近百万个工作岗位。 在未来汽车产业上中国是不是能够提供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技术呢?峩个人认为未来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汽车实际上是节能环保技术。我并不认为这种节能环保汽车是文化的先驱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以消费鍺为导向的。节能环保的汽车是一种电力驱动的汽车如同汪大总先生说的用什么能源其实无所谓,但是我们首选的还是利用电力驱动Φ国人很喜欢借鉴全球各方面的经验,如今我们谈到的就是电力驱动的车我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可以做到的。中国汽车业的同仁能够┅起研制出电力的混合型汽车也可以让中国的汽车走向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油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