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协议公司,如果在以后被纳入了营改增范围内,会对企业有何影响或利弊? 最好是论文形式,越详细越好。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营改增”对通信企业的影响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营改增”对通信企业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1:09:2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营改增”对通信企业的影响
官方公共微信“营改增”新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_产权交易_新浪网
“营改增”新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http://www.sina.net 日 17:05 上海国资
  公司财务
  “营改增”新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税改试点中服务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真正要让税改试点转化成为企业经济上的实惠,还是要由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
  文‖黄敏莉
  自日起,上海“营改增”试点已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全面实行。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12万户企业经确认纳入此次“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约3.5万户,小规模纳税人8.5万户。
  此次“营改增”改革,从宏观层面上说,是将2009年全面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不但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而且还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完整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服务业出口,推动第三次产业融合。但对试点范围的具体企业而言,如何让税收改革转化成为企业经济上的实惠,用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还是要由企业通过深化财务管理来实现的。笔者以所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园企业为例,谈谈服务外包型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些思考。
  “营改增”对服务外包型企业的影响
  此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征即退;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
  由此可见,改革试点中服务行业所涉及的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有形动产租赁等的范围与张江园区的企业类型十分切合。目前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及文化创意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10年底,园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33家,占全市的11%,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97家,占全市的44%。税改无疑从税收政策上,为张江创新企业的发展又添加了新的动力源泉。
  首先,根据上述税改政策,大部分服务型企业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实现了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对接,促进了服务型企业产业链的融合。
  本次税改后由于服务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部分服务成本可以抵扣,而生产企业自己的劳务劳动力成本没有税收抵扣的优惠。因此,会有很多企业更加多地选择服务外包,获得成本优势,从而扩大专业创新服务企业的业务来源。尤其像生物医药新药研发,整个过程漫长,也是专业化合作分非常强的领域。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中介和研发专业机构,如动物毒理实验、测试平台等大量服务整合的产业。服务业增值税的改革的税收抵扣作用,可以大大降低新药研发成本,从而提高新药研发领域的专业分工合作,强强合作,促进新药研究的发展。
  其次,对大部分服务型企业来说,税负有所下降,也体现为企业经营利润的上升。按照试点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测算呢,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本次改革试点对服务业选择了6%税率,小规模的则适用3%的征收率,所以整体税负并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税负的下降必然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积累,促使企业走入良性的运行并发展壮大。
  税改新政下的服务型企业财务管理
  对服务型企业来说,税改政策总体上是利好。但真正要让税改转化成为企业经济上的实惠,还是要由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会计核算变化,需要企业适时调整财务人员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相应调整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1、税种变化引起会计核算变化。
  原来的营业税核算下:取得服务收入,按照服务发票金额或合同金额全额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相应的成本按照实际发生列支,税收按照收入额或者收入差额乘以税率计算即可。而在增值税核算下:按照扣除销项税额确认收入,按照扣除进项税额扣除成本,销项和进项税额分别通过应交税金核算,当期应纳税额等于本期销项减去本期进项。
  从上述“营改增”的不同处理中可以看出:其收入核算、购入服务或服务成本的核算、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的核算,以及税金的核算均发生了变化。
  2、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并存带来的会计核算调整。
  由于本次税改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关企业的经营业务开展难免存在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之间适用不同税种的税收衔接问题,需要在会计核算上进行调整。
  3、混业经营下会计核算要求提高。
  目前服务型企业中规模比较小的占大多数,为了企业的生存,较为普遍地存在混业经营状况。本次税改规定混业经营在不能分别明细核算各类业务的前提下,税率从高。所以,为降低税负,需要加强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尽量对不同税种业务分别进行核算。
  可见,“营改增”虽然只是税种上的变化,实际上造成的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改变,涉及科目增多,核算要求也相应提高。而服务型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一般经营业务流程简单,会计核算多采取兼职会计、聘请记账公司或者一人多岗的形式,由于对企业的全面经营状况缺乏了解,在税改新政下非常容易产生会计核算的不健全,导致偷漏税款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在合理范围内增加会计人员的配备,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相应调整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以防范新的增值税制的风险。
  二是发票种类变化,需要企业加强发票管理能力,及时制订发票管理新规范。
  原来的营业税制下,对于应税服务只要开具服务业税发票即可,但是增值税制下发票种类发生了变化,对发票管理有了新的规范要求。
  首先,增值税发票管理要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只用一种普通发票,其发票管理与营业税状态下的情况基本相同。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则有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2种,对其使用范围,税务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因为增值税涉及税收的抵扣,发票的不正确使用将会导致企业承担法律风险。
  其次,增值税发票限额与营业税不同,普遍发票限额较低。一般情况下,新认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发票限额仅为10万元,远远低于服务业务的限额水平。而申请大额发票需要较长时间,会对开展业务造成不便。因此,财务人员要正视这个现实,认真做好发票的管理工作。
  针对发票管理要求的改变,服务型企业的财务管理要制订发票开立、领用、使用和核销的管理制度,并告知相关业务部门严格执行。
  三是税负的变化,需要企业加强税收为主的财务及业务整体筹划,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首先,在税率方面,对于原适用5%营业税税率的服务性企业,如提供研发、设计等服务的企业,试点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6%;同时政策为企业预留了选择空间。例如,为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税率为3%。一般纳税人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购入原材料及试点服务、办公用品、水电费、设备维修等费用在采购环节负担的增值税则可以进行进项抵扣。所以,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构成进行仔细分析,通过各种手段合理降低税负。
  其次,企业还可以通过定价政策的变化,来应对税改带来的影响,如将增值税税负部分转嫁给下游企业。同时,如果下游企业也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购买试点服务产生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采购成本也会下降,因此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
  再次,基于营业税和增值税对于税款缴纳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税种的变化还影响企业现金的安排和筹划。比如税收优惠,营业税优惠一般为直接减税或免税,而增值税的优惠则涉及先征后返、免抵退等方式。
  为此,试点服务型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深入研究评估税改对企业的业务运营、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影响,制订相应的应对计划,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系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
  “营改增”新收编企业的财税商机与风险
  相对于原征收营业税下税收筹划过于单一而言,试点行业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于实施合理的税收筹划有了更多的选择
  文‖黄友高
  日,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家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号)(包括相关政策文件,以下简称“新税政”),公告上海“营改”扩围试点日正式启动。对于入围试点的新收编企业,笔者认为应重点关注发掘“新税政”下的财税商机和风险防范。
  推敲新税政下的财税商机
  新税政带来的财税商机,对新认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可以明确表现为国家直接降率(多数由原营业税税率5%降为目前增值税征收率3%)减负。但对一般纳税人,则需要借助新税政提供的各种优势,并结合各纳税主体的具体实际,通过发掘更多的客户资源和制订最优税收筹划方案来实现。具体可从以下5方面入手:
  第一,新税政为试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优势,有利于一般纳税人发掘更多的客户资源来转嫁可能出现的新增税负。通过测算,新税政很可能增加试点行业中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但因改征增值税后,其进项税额能让客户得到抵扣而实际减少了客户的成本支出,因此,同等服务质量与收费的情况下,不仅有利于巩固与发展试点地区本身客户资源,还极可能因价格和区域的双重优势,赢得一些试点地区以外的客户。
  第二,充分利用新税政中的优惠政策来拓展客户资源。按新政有关规定,试点行业各相关纳税主体如系“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不仅有利于融资租赁企业自身减少税负,且因能让其客户获得可观的进项税额抵扣,此项业务范围必然得到更大的拓展。同样的商机还给予了“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目前受益的上市公司为上港集团(600018))和“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等相关企业。
  第三,通过加强试点行业内、外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以联手服务来赢得更多的大客户资源。由于实施新税政,试点行业中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可予抵扣,原先一个集团所需的不同(或同一)专业服务、要同时委托多家机构来实施的,现在则完全可以委托一家最值得信赖的专业机构来总包,不仅可压缩沟通环节,而且也为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内、外的联手合作创造了条件,一旦实现良性循环,便可赢得更多的大客户资源,并降低各自营运管理的成本。
  第四,通过改善营运资产结构,提升营运设备成新率,来提升试点企业的硬件竞争力。由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通过购置营运设备增加进项税额,必成为各纳税主体税收筹划的最佳选择之一。随着时间的累积,试点行业的营运资产结构定会得到良好改善。
  第五,相对于原营业税下税收筹划过于单一而言,试点行业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于实施合理的税收筹划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目前可采取购置营运设备,行业间的相互合作,集团内关联交易等许多方法进行税收筹划,同时由于税收筹划方法良多,优秀财税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得到更多的认可与尊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随之而来。
  防范新税政下的财税风险
  如说防范财税风险,就有必要详细了解新税政实施后,究竟会带来哪些风险。我们认为,试点企业未来主要财税风险有三:
  一是财税调研(或检查)风险。为了了解上海试点企业及行业新税政执行情况,分析测算“营改增”全面铺开的影响,为宏观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未来对试点行业的主要集团企业进行财税调研(或检查)将不可避免。
  二是试点企业、行业未来因增值税发票相关违法犯罪的财税风险。增值税历来是经济违法犯罪各税种的重灾区之一,最典型的就是虚开增值税发票,由此引发的大案时有发生。
  三是试点行业的未来业务总量统计可能注水的风险。如一家审计和一家审价专业机构合作,为某集团工程项目提供审价、审计服务,收费总额100万元,按比例五五分成。原征收营业税时,通常做法是两家专业机构各开具50万元发票给集团。现征收增值税后,往往可能由一家专业机构直接开具100万元增值税发票给集团,另一家专业机构开具50万元增值税发票给开票100万元的专业机构。在现代服务业收入总量汇总时,如不剔除,很可能导致行业收入总量规模的重复计算。
  考虑到增值税在我国许多行业实施20年,多数财税人员对增值税的实务操作和风险防范都十分娴熟,对于“营改增”扩围试点的新税政,上手操作并不是十分难的事情,但由于存在未来的调研(或检查)风险,试点行业及财税人员至少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从未来调研(或检查)的范围与重点看,应是试点行业和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际税负及增负的承受能力评估。各纳税主体要特别做好“营改增”的实际税负和业务收入总量的增减对比分析与统计汇总,重视其基础数据的日常收集与整理,确保其真实与完整,为国家全面推行新税政提供充分有力的决策参考数据。
  其次,从未来调研(或检查)的切入点看,主要是与本次“营改增”的相关财税管理与会计核算。由于调研(或检查)的切入点都是财税人员日常工作内容,不可避免地形成针对财税人员专业操守及能力的外部评价。因而试点行业企业的财税人员要扎扎实实做好增值税扣税凭证,即“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通用缴款书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审核。同时,要熟练掌握试点行业一些特殊业务事项,如航空运输业的干租、湿租业务与远洋运输业的光租、干租业务;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服务中止或者折让;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等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尤其要扎实做好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税率的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
  再次,根据新税政,各级主管部门要重新完善试点行业的经济总量统计方法。财税人员在报送各级管理部门需要的业务收入总量指标时,应单列行业内、外的合作收入,并备注说明相应情况,避免试点行业的业务总量统计的重复计算。
  最后,试点企业要认真制订增值税发票的科学管理方法,积极防范与增值税发票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结合各纳税主体的实际,并借鉴前车之覆,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增值税发票管理规定》,防微杜渐,不给虚开增值税发票留下任何机会和空间。
  作者单位:中磊会计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在目前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的大环境下一般纳税人企业如何借助“营改增”试点平台,合理税收筹划,“开源节流”、有效管理并运作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难题
  文‖李晶
  日开始,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启动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北京的试点也将在下半年启动,这无疑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序幕,结构性减税的步伐得以逐步推进。
  此次“营改增”扩围试点,增值税税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同时,不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则按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从原来按3%或5%税率征收营业税改为按3%税率征收增值税,这项改革对于试点范围内的小规模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但反观试点范围内的一般纳税人,改革后按11%或6%的税率(有形资产租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一方面,新税税率较之前适用的营业税税率有所提升,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抵扣进项税额后缴纳增值税,税负是升是降尚有待实践检验。因此,在我国目前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的大环境下,一般纳税人企业如何借助“营改增”试点平台合理地实施税收筹划,“开源节流”、有效地管理并运作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借以沪上知名物流企业、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为例,试图对企业运作方略进行一些解析。
  把握公司战略定位
  上港集团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企业,主要提供国内外货物(集装箱)的运输、装卸生产及其他相应港口物流服务。由于占据我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叉点的地理优势,服务主要遍及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从近年来的运营成果看来,公司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占据行业龙头地位。(见图1)
  但据往年数据,公司收入绝大比重来源于国内业务(见表1),公司物流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并未得到展现。这与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态势逐步放缓有关。
  从“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角度来看,原对港口运输等服务征收营业税时,由于存在前期流转环节,出口价本质上是包含营业税这一税负的;而国际通用做法早已是“零税出口”,无形之中抬高了相关公司的对外服务定价,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并不利于公司参与国际竞争。而在改征增值税后,其与国际接轨的“零税出口”做法扭转了公司全球定价方面所处的劣势。
  夯实公司竞争力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势必要考虑“企业帝国”的地位是否可延续。全面发展抑或专业化分工,何者更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力,应该是“上港集团”要权衡的问题。应当看到,现实市场中交易成本往往过高,全面发展方便企业分散运营风险;同时,提供相似或互补业务还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共赢”的局面。如表2所示,上港集团主要提供的集装箱板块、港口服务、港口物流等业务,已然构成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不可否认,占收入1%左右的其他业务中,涉及到港口设施建设及运营、集装箱修理等业务则不一定是上港集团的专长,其业务外包所释放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原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能不能超越因外包而额外增加的费用支出,值得公司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同样,从“营改增”的角度出发,公司若外购劳务原来需要承担转嫁而来的相应营业税,当其成本增加的额度高于因专业分工带来的收益时,公司宁愿选择内部解决,不搞劳务外包;而改征增值税后,就目前而言,公司接受试点范围内企业提供的劳务,能够以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减自身增值税应交款项,直接降低了资金流出量。此外,因增值税单独核算的缘故,公司运营成本也相对下降、经营状况将得到改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当然,对于提供劳务的一方而言,专业服务外包扩大了他们的业务需求量、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有利于激励公司集中资源巩固现有竞争力,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更为明显,全国经济结构也将得到优化整合。
  充分利用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一抵减项
  上港集团主业是运输,原在境内提供运输等服务属营业税应税项目,即使购入存货、工程物资或固定资产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影响其营业税应交税额。
  但改征增值税后,税率从原来交通运输业3%的营业税税率,变更为11%的增值税税率,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上港集团夯实现有竞争力,稳定内需、拓展国际市场,在拓展资金“开源”的同时,也应重视资金“节流”手段,通过充分、合理运用上述可作为抵减项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有效减轻税负、减少资金支出。
  从历史数据来看,公司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固定资产被清理,因此固定资产总价值略有下降,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大量资金已决定投资建设罗泾港区、外高桥港区等项目,在建工程的价值随着其完工进度正在逐年上升,最终将稳固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
  此次“营改增”试点恰好为公司提供了大量降低税负的机会。如前文所述,工程在建过程中获取的所有原材料、工程物质所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税制改革之后将影响公司应纳增值税额。因此,2011年年末临近之际,需要补充的各项物资,大可被公司推迟至2012年年初再予以采购,从而最大程度地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减这一优势,为公司节省大量开支。当然,这一策略的选用,还取决于公司是否拥有足够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这一抵减基数,否则,压缩资金流出量短期内是看不到成效的。
  如表3所示,上港集团近年来现金净流量稳中有升,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在2010年曾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由于内部控制严格,运营有效,资金量相对充足。通过前文所述进行税收筹划,相信税费方面的支出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除了合理选择外购增值税应税项目以及安排相应时点之外,公司还可以考虑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来融通资金。试点之后,沪上有形资产租赁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增值税可抵减部分更多,暂时节约的一大笔资金也可以另派他用。
  在不同地区间合理安排公司业务
  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业务往往分散在各个地区,在“营改增”尚处于局部地区试点的特殊时期,很容易形成相同业务在其他地区仍按原税率征收营业税、在上海却按新增税率征收增值税且允许抵扣进项税的局面。
  因此,集团公司也可以在衡量各地区税负的权重和程度后,合理调配业务在不同地区子公司间的分布,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当然,这种税收筹划手段将随着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由此为公司带来的利益和机会可能是巨大的。
  鉴于目前“营改增”试点工作刚刚进行了两个月,企业整体税负降低力度是否如众人分析般有影响力,企业是否能在合理战略定位的指导下有效管理资金,还有待一段时间的检验。同时,在该税制改革尚未推广至全国之前,利益的天平一定是倾向于试点区域内的企业。若能利用这段时间迅速优化企业产业链配置以及区域设置,紧跟全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步伐,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讲师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思考(这篇不算工作量)
  某些企业的战略诉求在实际交易中不能充分满足,甚至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逐渐模糊,最终变为“为并购而并购”
  文‖李明
  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主动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趋势日趋明显。但实际上,要完全取得海外并购的成功、实现其价值并不是件易事。一项对跨国企业并购活动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58%的并购没有达到高级管理层制订的目标,77%的收购没有满足或超过其资本成本。
  普华永道密切关注中国海外并购业务趋势并见证和研究了多家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并购交易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同时也对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尤其是在交易后的整合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一些思考。借此机会,与已经进行和正在考虑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管理人员加以分享。
  公司发展战略与并购战略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有些并购活动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契合程度不足,海外并购交易未能充分满足公司发展最迫切的诉求,从而失去了并购成功的基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一,一些并购活动并非完全从公司发展战略需求出发,而是受到某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国际市场环境相对较差的时候,出现了一批并购机会。在原本并无收购需求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由于受到市场估值的诱惑,开始考虑并购发展的机会;在面对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但高溢价的资产和估值较低的资产的选择时,企业更多地从并购成本角度考虑,倾向于选择后者,而容易忽视其对目标与自身发展契合度的深入考量。
  第二,有时,企业在对方表示出售意愿后才加入交易谈判,而非主动寻找并购机会。由于没有预先对潜在的可供并购的交易目标群进行有效的筛选及其调研,谈判中无法采取更为主动的策略。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诉求在实际交易中不能充分满足,甚至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逐渐模糊,最终变为“为并购而并购”。可想而知,这样的交易完成后,在实现其设定价值的过程中一定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要确定立足于战略发展目标的并购战略,在开展并购前反复思考如下问题:我们要达到怎样的战略目标?达到目标的方式有哪些,并购是否是最有效的战略实现手段?并购目标的选择如何满足具体的战略诉求(技术、品牌、市场、渠道、产能等)?除了已知的并购机会外还有哪些选择,每个并购目标的特点如何,为何有交易意愿,并购后可能存在怎样的整合风险(运营、人才、法务、税务等)?从而通过尽职的调研,筛选出最能实现企业战略诉求的并购对象;同时,在交易完成之前,制订出立足于长远的并购后整合计划。其中包括未来的管理模式、可能占用的资源、协同效应的实现方式、持续的投资支持计划等。公司不但要制订交易本身的融资计划,更要考虑短期内如何有效避免交易价值流失的措施。
  整合策略与管理水平提升
  相比甄选并购目标,更为困难的是并购后的整合,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和交易价值。目前,活跃于海外并购市场的国内企业,尤其是非能源行业企业,普遍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本土市场上可以与国际巨头进行竞争并积累了相当的成功经验;二是集团以集中管理为主,团队执行力很强;三是大多在海外已有经营业务或合作伙伴。这些特点强化了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加快发展的意愿,但同时也为交易后整合过程中的,实现并购价值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首先,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后的整合,通常倾向于依靠国内市场积累的运营管理经验,而缺少对被并购企业所处的市场、文化、法律环境等方面的深入理解,难以建立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一方面,这与企业自身缺少海外管理经验有关,而探索特定区域、行业、文化的经营管理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并不具有可复制性,必须根据被并购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管理要求进行创造性的调整。
  其次,国内企业多以经营管控模式为主,在海外并购整合策略上习惯于选择类似的方式。而实际上,海外被收购企业以执行集团战略为主,经营管理方面并不具有与集团单位同等的双向关系;同时,由于国内团队执行力强,其管理的惯性思维往往与被并购团队的管理方式相左,加上文化上的差异,极易造成管理团队之间的矛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再次,国内企业的海外业务多以贸易与合作为主,海外贸易的发展主要由经营要素比较优势决定,而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环境、文化等更多的软性因素紧密相关。两者在复杂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的海外贸易发展经验也不能直接用于海外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
  最后,中国企业的核心管理能力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基本上没有优势可言。例如对知识的保护、对创新的管理等。面对海外并购目标,在并不熟悉语言、文化、市场环境等因素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比原有团队经营得更好,为被并购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所能给予被并购企业的真正推动力是什么?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确定整合策略并最终实现并购价值的前提。
  在并购后整合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企业可以将并购看作是一种更为牢固的合作关系,而非必然的控制和管理关系;与当地管理团队共同制订并购后的公司愿景,实现协同效应,而不是一味推行本企业的设想;在被收购方经营定位的选择上,更多地尊重被并购企业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并为解决其经营问题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改进。
  并购整合人才储备
  海外并购整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派出的并购整合团队的质量。很多企业在决意进行并购实践时才发现,自己无法派出有经验的团队参与项目,更不必说组建中长期的管理团队对并购目标进行整合和后续经营了。拥有国际视野并具备丰富的中西方管理实践经验的跨文化人才,能够成为国内企业与海外被收购公司整合沟通的桥梁,并在关键时刻作出利于并购价值实现的判断和建议。
  因此,如何在企业内部培养、吸引、储备、保留此类人才,是积极参与海外并购的国内公司的必要课题。企业需要对目前的人才管理体系进行大胆创新,造成人才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例如:信任包容的文化、高效平等的沟通渠道和透明公平的绩效体系等。
  通用电气全球业务拓展负责人曾说:“如果说我们现在在并购整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项目中认真地吸取了足够多的失败教训,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希望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整合能够借鉴这个经验,做得越来越成功。
  作者分别系普华永道咨询服务中部地区主管合伙人、咨询部总监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
  财务公司:依托企业战略向更高层次转型
  要想做好财务公司,就必须紧扣企业集团战略,并且向更高的业务层次转型
  文‖上海国资记者 李魏晏子
  自1999年从银行转身投入财务公司管理,到现任锦江国际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月明可谓身经百战,是业内对国内外财务公司运营颇有研究,并拥有丰富的金融实战经验的财务管理专家。
  本期《上海国资》专访陈月明,请他分析了大多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目前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陈月明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要想做好财务公司,就必须紧扣企业集团战略,并且向更高的业务层次转型。
  依托战略 才能做大
  《上海国资》:财务公司的建立能为企业集团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您如何理解“产融结合”?
  陈月明:我认为产融真正结合的时间点还没有完全到来,目前先行的企业集团基本上还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实业界谈产融结合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企业的主业有关,二是与相关的行业特点有关。因此,企业集团要以金融促进产业的发展就要结合产业的背景和主业来思考。比如:锦江集团成立资本运行中心,实施资本、资产、资金的“三资集中管理”,只有立足于集团发展战略这条主线才能将财务公司做大做强。偏离了这条主线,企业是不大可能做大金融的,甚至会招致失败。
  《上海国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您认为现阶段,财务公司应该如何定位?特别是做好年度计划的规范制订?
  陈月明:在中国,在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允许下,企业一旦建立财务公司,就可以用活金融工具,为日常生产经营、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目前财务公司通常都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它的定位应该非常清楚,就是重点为本企业集团的主业发展筹资和融通资金,促进其产业的升级。财务公司的年度计划自然就要集中围绕集团的战略计划来制订。
  要强调的是,财务公司的年度计划需要突出两点:不断更新和可延续性。一份最佳的财务公司年度计划,它的前瞻性应该是走在管理层提出意见之前,比如在企业实行大的战略重组之前,财务公司计划应该在风险控制方面,列出所有注意事项,使企业能够提前防范这些风险。
  业务要向更高层次转型
  《上海国资》:要使财务公司的发展与企业集团的战略结合得更加紧密,应该怎么做?
  陈月明:围绕集团的行业背景和战略来推进财务公司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每个集团的战略目标和对财务公司的认知程度实际上都是各不相同的。
  首先,企业集团的战略特性不同,有些集团的战略是扩张型的,有些集团的战略却是稳健经营型。因此,企业集团如果走扩张的路线,它的财务公司必定要按积极策略发展;反之,企业集团如果走稳健经营的路线,财务公司则持相对保守的发展策略。
  其次,管理层对财务公司的认知程度不同,管理理念也不同,比如对财务公司金融风险控制的认识程度,企业集团之间就存在较大差距。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主要功能,还集中在账户管理、资金存贷管理等传统业务上。而只有开拓新的业务,进行高层次的集中,财务公司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上海国资》:您曾对国外财务公司有很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财务公司与他们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哪里?
  陈月明:目前国外的财务公司发展已经进入到比较高的业务层次。一方面,国外对财务公司的审批、管理都形成了一套相对宽松的机制。
  比如在美国,财务公司不是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存在,美国人把财务公司作为一个企业来看待与运作(经商务部审批,美联储只管财务公司的养老金等涉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并受到相当的发展空间的鼓励。可以自由地投资金融,比如保险、期货,还可以投资实业。这方面,目前国内的财务公司是无法相比的。此前,有专业人士曾建议对财务公司实施备案制或审核制都未能实现。今后管理当局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给予财务公司更多的优惠政策,逐步放宽审批,鼓励做大做强。
  但另一方面,外企财务公司的技术先进,人才配备完善,则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令我最佩服的当属西门子下的财务公司,它可以实施全球的资金管理。在全球为不同时区的公司设计不同的现金池,比如对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多家跨国公司设计不同的现金池,实现全球24小时资金不落地。他们的财务团队24小时内,管理不同币种的资金,并把风险锁定。这样一来,任何地区发生经济形势波动,财务公司都可以发布电子指令随时调动资金,将风险锁定在最小的范围内。
  能力跟不上战略是最大短板
  《上海国资》:相比较而言,目前中国财务公司发展的短板在哪里?
  陈月明:近几年许多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国内、国际的并购,在并购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财务公司的能力跟不上这个战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的匮乏,这也是限制财务公司发展的最关键的原因。企业集团的并购,要求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管理的能力,更重要的要具备在不同的法律和法规环境、不同的国度中施展金融运作的能力。比如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和应对并购时的相关风险能力。而我们正缺乏这样的人才,因而就无法组成成熟的并购团队。例如,某国企国际收购遭致惨败,就因为团队中没有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人才,以致收购后的海外企业管理水土不服而陷于困境。
  二是缺乏事前筹划和风险防范的技能。特别是国际并购中,由于缺乏经验,往往对并购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经济环境以及被并购方的资金情况、管理模式缺乏了解,调研准备也不够充分,致使并购时破绽迭出,困难重重。
  此外,设置应对危机的预案是国外成熟企业并购所必备的环节,但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我们去国外考察时发现,国外的许多并购是非常有目的性的,有些甚至是“恶意”并购,目的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因此,在确定目标后,如财务公司能帮助制订详细的应对危机的预案,保证并购项目万无一失,则功劳不小。
  三是在理念上财务公司还没有受到更大的重视。许多财务公司无法充分地参与到企业重大战略计划制订中,无法积累经验。
  所有这些都需要充分引起重视并妥善加以解决。
  着手技术人才先把基础做好
  《上海国资》:国内的财务公司要按国外先进的模式去发展转型,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企业人才的培养等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我们可以先做什么?
  陈月明:中国的财务公司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补课,管理当局要从制度设计、管理理念上实行根本性的转变并使之完善。在环境未发生大的变化之前,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要先把基础做好,做扎实。这个基础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人才、经验。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学习研究像西门子财务公司那样的成功经验,改进技术,引进人才。
  对于经验的积累,其实国内的财务公司有很多实战的机会。像锦江国际集团那样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越来越多,政府应该考虑给予财务公司开展海外业务资金管理更多的政策支持,让财务公司在企业的业务整合和并购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壮大。
  责任编辑:武孝武
  打造现代服务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平台
  (这篇不算工作量)
  据初步统计,企业使用资金与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之后,每年节省的资金成本可达4000万至5000万元
  锦江国际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个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集团以酒店、餐饮服务、旅游客运业为核心产业,并设有酒店、旅游、客运物流、地产、实业、金融6个事业部。
  随着集团不断地 “走出去”、“请进来”做大做强,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有效地归集资金、运用资金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锦江国际集团特别建设了《现代服务型集团企业资金与金融风险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包括现金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会计处理和综合分析,共有六个部分的服务功能,并被列为上海市经信委资助项目。2011年底,该服务平台通过专家验收正式上线运作,成为集团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
  近日,《上海国资》特别专访锦江国际集团计划财务部的相关负责人,请他介绍了如何运用资金与金融风险管理服务平台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经验。
  事后管理不如事前管控
  《上海国资》:锦江为什么要做现金池的管理?它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计财部负责人:做现金池管理可以满足集团资金管理专岗对现金池的监控、预警以及现金池账户间利息计算的需求。集团的服务平台运用银企直连的方式,从银行系统直接获得集团现金池账户的信息,并自动结转计算利息,在对账户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也对银行数据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例如:在服务平台运行过程中,曾发现银行季度结息积数未清零,导致银行季度结息金额与系统计算金额有差异,这样就促使银行及时地纠正错误。
  此外,为了保障集团各成员单位能够正常使用自身账户上的资金,集团资金管理人员会控制现金池的总余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因此,服务平台为资金管理人员提供了现金池的预警功能,比如当现金池总余额低于预先设定的额度或比例时,它会向操作者给出警示性提示。
  相较于原先通过银行对账单的方式对资金作“事后管理”,这种“事前管控”能将集团的资金有效地归集起来,避免了存贷两头高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原先账户多而杂的问题,摒弃了无用的账户,使资金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也增加了银行的授信额度。
  《上海国资》:该系统平台的完善对集团的投融资有何益处?
  计财部负责人:服务平台的融资管理功能可以根据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要求,通过对成员单位融资情况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为集团建设科学规范的融资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为综合分析提供数据。
  根据服务平台提供的清晰、完整的融资及担保情况,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例如2011年12月,锦江国际集团在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核对公司借款和对外担保信息时,发现有关银行错登公司对外担保信息,将非本公司担保事项登记在本公司名下。使用本系统之后,即能为公司及时联系相关银行,直接帮助纠正了该项差错。
  投资管理的重点是投资计划与投资活动信息的采集、报送和统计分析,同时为综合分析提供数据。当集团各事业部报送了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明细表之后,服务平台能自动计算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汇总表,能提供不同年度投资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对比查询,提供按照条件查询投资项目列表及详情的功能。
  原来主要通过EXCEL来处理项目上报信息的上报、汇总、分析和监督,现在通过系统来完成,避免了二次输入信息的误差,提高了数据的正确性;同时,提高了汇总、分析数据的效率,对跟踪项目进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指标计量”系统有助企业风险控制
  《上海国资》:服务平台的风险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计财部负责人:目前平台的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对集团各类财务和资金数据的关键指标进行查询预警来实现的,通过专门的方法监测、分析集团经济活动和理财环境,预测和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服务平台以“指标计量”为核心,依托指标对企业进行分析评价。在企业中,不同的指标代表不同的管理理念,引导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对指标的选择和定义是与其战略宗旨密不可分。因此,指标的计量结果能够为企业风险控制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服务平台提供两种基础数据取数渠道:上报企业财务报表及基础数据台账管理。用户可以通过上报企业财务报表及录入基础数据台账两种途径将企业相关的数据上报至服务平台。
  《上海国资》:建设运行服务平台最大的利益体现在哪里?
  计财部负责人:有了这个服务平台,使企业集团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归集、使用,从而节约大量成本。据我们初步统计,使用这个系统之后,每年节省的资金成本可达4000万至5000万元。从短期来看,服务平台规范了集团的资金运动;从长期来看,它又为集团将来“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使集团内部形成资金链的良性循环。
  《上海国资》:系统建成以后,如何做好后期的管理?
  计财部负责人:这个服务平台是由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系统服务的。因为九恒星在集约化资金管理系统服务方面拥有完整的产品和方案,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实施经验。
  因此,该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集中管控资金管理的基本模块,还根据我们的客户化需求度身定制。九恒星派出专业人员按照市经信委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求实施推进,使服务平台按期按质顺利上线;实施期间,还为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操作培训。服务平台上线至今,使用非常顺畅,效果明显。
  本文由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协助供稿
  租赁行业的贸易融资浅谈
  在银行买断型租赁保理的模式下,租赁公司也可以实现“表外融资”,改善财务报表,优化财务结构,用迅速收回的资金继续开展下一个项目
  所谓租赁,简而言之,就是指出租人在约定的期间内,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经营方式。租赁可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而经营性租赁则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资本租赁”、“财务租赁”,是一种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的交易。当承租人需要添置设备时,不是以现金或者向金融机构借款购买,而是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需要和请求,通过出租人的自有资金或出租人向金融机构融资来购入设备,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规定,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选择退租、续租或留购。
  在同一宗融资租赁交易中,必定包含有设备货物的买卖和以该设备货物为租赁物的租赁这样两类互为条件、又相互独立的交易,它们分别由相关的买卖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来体现。通常把融资租赁描述为包含至少两类合同(买卖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和至少三方当事人(承租人、出租人、供货商)的交易。
  融资租赁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融资、税收、加速折旧、促销、理财上。其行业特征的原因为,融资租赁公司包括或有负债在内的风险资产可以远远高于一般的工商企业;融资租赁公司营业税及附加按“利差纳税”;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设备可享受加速折旧的特殊优惠政策;由于租赁公司要先购买设备再出租,因而融资租赁对设备厂商具有强劲的促销作用;对不需要资金的高端客户可以通过委托租赁、回租等方式,达到节税、改善财务报表,发挥理财作用的目标。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融资租赁业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而在中国,融资租赁业正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
  2010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截至年底,全国注册运营的融资租赁公司181家,比上年增加64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9%。而“十一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业一直呈几何级数式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融资租赁保理产品逐渐成为解决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银行与各种类型的租赁公司积极开展保理业务合作,其业务核心是租赁公司应收租金债权的转让。大至飞机船舶,小到办公用品,在融资租赁保理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宽泛的同时,银行对于产品本身的一些隐性风险也提出了更清晰的管控要求。
  租赁与银行的合作
  银行的资金较为富裕且成本低廉,租赁公司虽然资金量远小于银行,但却有银行不具有的独特功能,如表外融资、加速折旧、促进销售,且安全度高于贷款,“破产”不破租赁等功能。这样,在面对一些优质承租人的特殊需求时,银行便可与租赁公司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银行对于优质承租人直接销售贷款业务如果受阻,不妨可试行借用租赁公司的租赁融资模式。租赁公司售后回租功能可帮助优质承租人将固定资产变现。但是租赁公司资金少,只有通过“租赁+银行保理”的租赁融资模式,租赁公司才能获得资金,实现再融资。
  在银行买断型租赁保理的模式下,租赁公司也可以实现“表外融资”,改善财务报表,优化财务结构,用迅速收回的资金继续开展下一个项目,如此循环,租赁公司的资金获得倍增效应,租赁资产增大,效益也增大,最终实现银行与租赁公司,包括供货商、承租人四赢的局面。
  融资租赁保理三大功能
  融资租赁保理业务就是顺应银行与租赁之间的必然关系而将租赁业务与银行贷款业务结合起来形成的创新金融产品,是指在出租人与承租人形成租赁关系的前提下,出租人将其对承租人应收的租金转让给银行,银行为出租人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包括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催收和信用风险担保等。
  它有三大功能:
  ○ 融资租赁保理可解决租赁公司和承租人资金来源问题。租赁公司通过银行保理对应收租金提前一次性收取,解决资金难题,不受承租人付款资金约束。
  ○ 可扩大生产厂家和租赁公司业务规模。买断型保理可改善租赁公司资产负债表,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
  ○ 可协助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工作。银行的介入,可规范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执行。
  不同操作模式
  1、对“已形成租金”的保理融资模式
  在此模式中,租赁公司已支付购货款,需要在银行对已形成的租金进行保理,用以解决“承租人(如中国电信)实力强大、供货商弱小”租赁交易架构中的收款问题。
  2、对“拟已形成租金”的保理融资模式
  在此模式中,拟已形成法律形式关系,但租赁公司尚未支付货款。而租赁公司与供货商已形成合同购买关系,租赁公司与承租人已形成合同租赁关系。银行对即将形成的租金进行受让并提供保理融资,用以解决整个租赁交易架构中的付款问题。
  3、售后回租――调整财务结构
  这是针对承租人自有设备进行的售后回租赁模式,用以解决调整承租人的财务结构。
  银行的风险控制手段
  对银行而言,从租赁公司处受让的绝大部分都是未来应收账款。因此,融资金额大于实际发票金额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从保理产品的原理来分析,银行受让的是债权,是权益,而非特定发票金额,因此即便发生上述情况,也不会影响到银行在租赁公司或承租人违约时向其主张和追索的权利。不过银行往往会采取比例融资或只发放短期融资等各种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租赁合同一般都约定,租赁标的物在租赁期内归租赁公司所有,承租人在支付了全部租金之后,该标的物即归承租人所有。银行在介入并提供租赁保理服务时,应事先声明银行对租赁标的物的优先所有权,防止在承租人已付清全部租金并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而租赁公司又破产倒闭的情况下,导致银行权益受损。
  在银行将租赁标的物设置为资产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应落实已将标的物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了抵质押手续,已为标的物购买了财产险且银行为受益方。在电脑设备或车辆的租赁合同中,银行应特别关注租金中是否存在服务费用或维修费用,并应确保在设计保理业务方案时,已及时予以排除。
  在续做买断型租赁保理业务时,银行应特别审核租赁合同中是否已含有“可认定承租人违约”的条款,即“在整个租赁期内,承租人若是有某一期租金未按时支付,则租赁公司可以认定,对于当期及之后的每期租金,承租人都不会再做支付”。由此,银行向承租人主张债权追索欠款便有了充分依据。
  无论是买断型,还是回购型租赁保理,银行都应充分关注承租人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一旦发生承租人经营状况或财务结构突然恶化、销售收入或行业预期指数大幅下跌、管理团队发生急剧变动,或其他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可抗力事件,银行应立即发起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全资产。
  融资租赁保理不仅是租赁公司重要的融资渠道,也是银行获得保理收益的一项较好的中间业务,同时又推动了租赁业的发展。银行只有充分认识了租赁保理产品的业务特性及潜在风险,并有效地控制住了风险,这一产品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更广的运用。
  本文由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供稿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这篇不算工作量)
  (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交“冤枉税”的并不鲜见,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未重视税收“筹划”空间
  文‖林绥 叶永青 马昀昀 黄坦亚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涉税工作的“重头戏”之一。自1996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一直在推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改革,在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机制下,纳税人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主体,纳税人应自行申报、自核自缴,并对申报和汇缴结果负法律责任。税务机关则不再担任“纳税人保姆”的角色,而是作为汇算清缴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者,规范基本程序和要求,对纳税人汇算清缴进行政策解释和程序辅导,对纳税人自核自缴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由此可见,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承担相当的纳税遵从风险,并可能因遵从不足而面临滞纳金或罚款等处罚。
  我国的税收体制正在不断发展中,在税务实践中,法规规定有时并不明确,各地税务机关税务实践不统一等,这些都给企业汇算清缴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除了这些外部因素之外,企业自身存在的如税务内控机制缺失等问题,也是企业纳税遵从的障碍。那么,企业应如何规范内部汇算清缴工作的流程,完善汇算清缴工作的管理,降低汇算清缴工作的税务风险?本文拟以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为出发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关注税收法规的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熟悉税收法规的发展和变化是企业汇算清缴工作的基础。企业应关注税收法规的发展和变化带来的税务影响。
  例如,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新办法”)取消了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事前审批要求,改为企业自行进行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制度。
  这一变化旨在给予企业税收征管方面更多的自主权,防止税务机关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在实施新办法的情况下,企业相对可以更顺利地申报扣除资产损失,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有利,但同时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合规责任和风险也更多地归于了企业。
  从合规性角度,企业在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进行资产损失申报时,应注意区分资产损失性质和申报扣除方式,扣除申报资料的变化,对以前年度未处理的资产损失的申报等。
  同时,新办法下不管是实际资产损失还是法定资产损失,都应在会计上予以已作损失处理。企业在进行资产损失扣除申报时,还应注意协调税务部门与会计部门的合作。
  除此之外,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在新办法出台之后,部分地区(如上海、江苏等)的税务机关已发布了具体的操作指引,在2011年度汇算清缴的培训材料中也涵盖了对资产损失的申报要求。企业应主动关注主管税务机关对资产损失扣除的申报材料和申报时间的具体要求,并尽早做好准备,以避免由于材料准备不足、或递交时间延迟而导致资产损失不能及时税前扣除的风险。
  又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第34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34号公告”)。该公告规定对于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但企业在按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部分地区的汇算清缴纳税辅导(如北京国家税务局)已经涵盖了该项资料的提交要求。
  自查自检企业的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际上是对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情况的一次盘点,是企业的一次很好的纳税自查机会。企业可以全面地复核如成本费用的凭证资料是否齐全、相关减免税是否备案、纳税调整事项的税务处理是否正确等环节。通过自我复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日常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能保证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准确性。例如,对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并享受优惠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准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自我复核研发人员比例,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情况以及会计核算,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比例等是否仍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
  对于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可以视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针对系统性的或重大的税务风险,企业应及时进行专项分析和处理,以防止问题逐步累积而尾大不掉。
  对税务处理不明确的事项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是对税务处理不明确的税务事项的处理。
  例如:汇算清缴中一个常见事项是对“预提费用”的纳税调整。一般认为,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对于明确属于当期的费用虽未支付仍应给予所得税税前扣除。但实践中,由于企业未实际支付“预提费用”且通常未取得发票,税务机关在实践中可能不允许企业扣除相关费用。
  对此,各地税务机关的征管实践中存有差异,部分税务机关要求企业对预提费用的年末余额全额进行调整,部分则会针对“预提费用”科目中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对于纳税人有完备资料证明属于当期费用,且该费用的金额确定的,仍会准予扣除。当企业在汇算清缴中面临这样的“争议”事项时,企业应及时收集翔实的支持性证据,了解当地税务实践,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实现部门内或部门间的有效传递,和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有效沟通等。即使企业未必能获得“预提费用”的完全扣除,但是企业可以防止因采取任何贸然的措施而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和代价。
  汇算清缴中的“筹划”
  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交“冤枉税”的似乎并不鲜见,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未重视税收“筹划”空间。举例而言,目前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服务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再生资源利用、节能环保项目等。企业应及时根据相关条件和指标对自身进行复核,确保充分享受应有政策,并在汇算清缴前完成相关程序,予以合理反映。
  有效地完成汇算清缴工作和管理汇算清缴工作中的税务风险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以上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值得注意的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汇算清缴工作的流程,辨别和防范汇算清缴的风险。
  作者林绥、叶永青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马昀昀、黄坦亚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经理、高级税务顾问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
【】【】【】
独家运营商及销售合作伙伴:(BEIJING
LXROTO CONSULTING.,LTD)
合作咨询电话:010--1055  传真:010-
  E-mail:
新浪支持:(010) 转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务派遣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