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面有些商家成交上数十亿,但是评论只有几十条,股票怎么看成交量?有作假的可能吗?

阿里云观察2014:中国的云计算发展有可能超越美国
  2011年和2012年,我先后两次对话阿里云的负责人王坚博士,先后在《凌云》杂志发表了《追寻凌云梦》和《阿里云观察》两篇文章,记录了阿里云和王坚本人不同发展阶段的酸甜苦辣。在后一篇文章的结尾,我这样写道:“全球范围内,Amazon云计算对整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无疑举足轻重。对于中国来说,阿里云的成败也有类似的份量。”
  我没有想到的是,此后一年多,国内外云计算的形势很快就发生了较大变化。
  最引人瞩目的故事,是Amazon在2013年3月获得美国中情局6亿美元的大单,强力攻入企业级市场的核心地带DD政府。更有戏剧性的是,IBM为此不惜把中情局告上法庭,仍然未能挽回局面。
  而在总体格局上,微软和Google先后放弃只做PaaS的战略,开始在IaaS市场发力,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日,微软首次公开自己的IaaS服务的时候,还用混合云的名义来遮掩。而同月Google在I / O大会上发布IaaS平台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则高调多了,剑锋毫不客气地直指AWS。等两家IaaS正式上线开放服务,已经到了差不多一年后2013年的4月和5月。总体上,它们比Amazon要晚上5年以上。以至于去年8月Gartner的数据估计,AWS的计算容量是后面14家竞争对手总和的5倍。
  但是,两大巨头毕竟实力雄厚(技术实力毋庸置疑,又握有数以百亿计美元的现金),只要公司顶层下了决心(解决了我所说的“一把手工程”问题),无论产品还是市场上都追得很猛。2014年1月,Google负责基础设施的高级副总裁Urs H?lzle给全公司发送了一份令人震惊的备忘录,表示自己的团队将对公司内部包括搜索和Gmail这样的“客户”减少关注,将大部分精力转向公司以外的新客户,大力打造公共云计算。2014年2月,微软原来负责云业务的Satya Nadella成为新的CEO,他很自然地将云定为公司的两大核心战略,Azure无论在产品还是市场力度上陡然加大。
  巨头竞争最大的利器,是大把在固定资产上投钱(每年投入在数十亿美元),然后展开血肉横飞的价格战。2014年3月,Google首先发起一轮大规模的降价,各项服务降幅达32 % ~85 % ,Amazon第二天就马上跟进,微软的降价通知也不过再等了几天,但降幅比Google都要小一些。价格战的直接结果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RackSpace这样的独立云厂商首先撑不下去了:他们拒绝跟进降价,继而在一片收购和私有化传闻中,几个月内的股价跌去一半,不得不在今年5月宣布退出纯IaaS市场,主推绑定服务的托管云。即使是Amazon也开始感到吃力,第二季度的财报发布时,他们的CFO公开承认价格战影响了公司的财务表现,股价也应声而落。
  到7月份,一些国外的分析机构和媒体已经在讨论:如果把SaaS加进来,到年底微软的云业务收入会不会超过Amazon?
  形势现在很清楚了,在美国,公共云计算市场已经成为巨头的角斗场所。只有既有资源,又有技术实力的公司才能继续生存。Amazon虽然一开始战略对头,选对了从IaaS开始,成为长期的领跑者,至今仍然有较大优势,但Google和微软一旦发力,这场长途征战,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三巨头之外,还有哪些公司能拿到所剩无几的船票?Apple、IBM、Facebook、Oracle、Intel、Cisco、EMC / VMware……候选人的名单很长,但胜出的概率却很小了。
  国内的情况呢?从某些方面看,与前几年的美国Amazon一马当先,微软和Google还在犹豫,但AWS之上的云生态已经方兴未艾的确非常类似。中国市场上,阿里云的行业领导地位已经基本确立,腾讯云虽然也有比较完整的产品线,但对外似乎并不急于发力,百度云更是一直战略方向都没有定下来,电信运营商和其他较大的IT公司也同样心不在焉。
  而各类创业公司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某种程度上,正是在阿里云不断地通过双十一、余额宝和去IOE等大动作震撼业界、教育市场的东风下,中国云计算生态的确有了很大起色。越来越多的移动游戏、互联网、电商、金融、在线教育、企业软件服务规模性转向云计算。与之相对应的,从2013年1月开始,国内连续出现多起云计算领域投资案例,一扫之前的阴郁,包括IaaS层面的七牛、又拍、QingCloud、UCloud、UnitedStack、道里云、群核、监控宝、云杉网络、多备份、VisualOps、华云数据、刻通云、巨杉等,SaaS层面的Tower、Worktile、明道、纷享、Teambition……以至于常参与讨论的云计算行业微信群里,在我的持续观察之下,除我之外的其他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拿到投资,成了土豪。有些IaaS公司融资高达数千万美元,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很可能可以达到数千万乃至过亿人民币的水平。
  在《阿里云观察》一文中,我曾经说过:“阿里云在国内目前没有真正的对手,2013年将继续享受较长时间的机遇窗口。”事实上,阿里云的确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遇,打了好几个漂亮仗,几乎一直主导着云计算方面的业界话题。
  ■日,阿里集团最后一台IBM小机在支付宝下线,7月10日,淘宝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在广告系统中下线,“去IOE”取得关键性成功。与此同时,“去IOE”也引起IT界热议和思考,技术重新选型蔚然成风。
  ■日,余额宝在阿里云的支撑下推出,一年后用户过亿,规模达到近6千亿,使背后原本默默无闻的天弘基金成为业界领导者,震撼了中国基金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互联网金融成为社会热点。
  ■日,双十一再创纪录,单日成交额达到362亿,而建构在阿里云之上的聚石塔处理了75 % 的订单量,无一故障。而双十一巨大的成交量,让零售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
  ■日,代号“聚宝盆”的金融云服务推出,阿里云成为金融行业IT架构的一个新选择。次年5月媒体报道,使用阿里云服务的金融机构超过100家。
  ■日,阿里与海南签订规划总投资50亿元的“未来城市”计划。此后,阿里云在政务与民生领域的新闻不断地见诸报端:中国气象局、广西、贵州、宁夏、河南、河北……
  ■日从CDN正式商用起,新的产品和服务也在密集推出,仅在6、7月就连续开放大数据处理服务ODPS、日志服务SLS、搜索OpenSearch、BI服务DPC(采云间)和可用区。
  ■ 日,联合高德等推出代号“聚无线”的移动云平台。
  ■日,北京数据中心开放。5月和9月香港和深圳数据中心又陆续开放,节点总数达到5个。
  ■ 日,开始免费试用四款入门产品的活动。
  ■ 日,发布“云合计划”,要以2:8分成的政策招募1万家云服务商,与之前成立的云栖小镇联盟,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2014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招股书中,Cloud一词出现达80多次,显示云计算成为集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业界也从中得知,阿里云计算等互联网基础设施收入2013年超过1亿美元。虽然量级与美国仍有差距,但也打破了云计算的泡沫之论。而近百万用户数量,更是令人鼓舞。
  而对阿里而言,这一年多最重要的突破和转折点,却是不太为外界注意的飞天5K项目的成功。
  飞天是阿里云的核心系统,它本来的设计目的就是将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组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对外提供通用计算服务。早在2012年初,王坚就表示过,“从战略上来说,他们(阿里云)想做的事情实际上可以解读为Amazon + Google并有所超越”。将单一集群做到数千乃至更高,技术上是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标志。阿里云必须攻克这道难关。只不过,从2009年才起步的飞天,一直没有机会冲击这一目标。
  2013年,这个机会来了。一季度做预算的时候,大家发现,阿里集团内部数据处理的两套系统DD基于Hadoop的云梯1和基于飞天的ODPS(云梯2)随着单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都到了几千,面临5000集群规模和跨机房的门槛。如果分别继续投入、重复建设,开发和维护成本很高,浪费巨大,必须舍弃一个。怎么办?
  当时技术团队内部的争论非常厉害,甚至当着马云的面也不掩饰。Hadoop作为大数据的标志性开源项目,本身更加成熟,在技术人员心目中地位很高,感情很深,而且Hadoop集群的规模本身更大。但是可控性、安全性的问题可能更会在长期成为过不去的坎儿。阿里技术保障部负责人刘振飞的一句话透出了这场争论背后的本质:“Hadoop的定位就是陪太子读书,而太子就是ODPS。”飞天5K项目因此启动,另一方面ODPS往5K规模升级,一方面Hadoop不再发展,处理负荷向ODPS迁移。
  以唐洪为首的飞天核心研发团队历经4个月艰苦努力,对盘古、伏羲等组件进行了深入优化,并全新开发了自动故障处理模块华佗(细节可以参考本期相应的文章)。到日,这个任务胜利完成,新的基于飞天5K的ODPS生产集群规模达到5000,而且实现了跨机房,并经受了整机房断电的严苛考验。平台计算100TB排序只需30分钟,远超Yahoo ! 在7月刚刚创造的71分钟世界纪录。阿里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具备这一能力的公司之一,也是第一个对外提供这种能力的公司。多年来,中国在前沿性的关键技术上少有地站到了世界领奖台上。
  从各方面看,飞天5K都是阿里云乃至阿里巴巴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到今天,支付宝的所有数据处理、淘宝的数据仓库、阿里小贷的贷款业务等越来越多的集团关键应用,都已经由ODPS和飞天5K支撑。据刘振飞透露,阿里云终于借此在集团内部证明了自己。在此之后,阿里内部关于做不做云计算、到底用Hadoop还是用ODPS、甚至王坚和阿里云靠谱不靠谱的争论都结束了。飞天5K项目为此划上了一个休止符。此后,阿里云作为集团的统一技术平台,已经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最近,几千台的HBase集群也在往OTS上迁移。淘宝、天猫、支付宝的负责人,现在已经主动提出,要将核心系统迁移到阿里云提上日程。
  在这背后,集团副总裁王文彬(花名菲青)在2014年初接任阿里云总裁,他原在淘宝天猫负责开放平台与商家业务,技术和生态建设背景均很资深,而且他领军的聚石塔是之前淘宝系基于阿里云所做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对阿里云也有比较深的了解。同时,以集团副总裁章文嵩、传奇技术专家蔡景现(花名多隆的他刚刚成为阿里集团的合伙人)等为代表的许多原淘宝系技术精英也进入阿里云,负责主要产品的研发,大大增强了阿里云的技术实力。2014年9月原Oracle全球副总裁喻思成加盟,以集团副总裁出任阿里云技术业务总经理。再加上以刘振飞为首的猛将如云的阿里技术保障部在基础设施和运维的全力支持(参见本期文章《阿里技术保障部:阿里云的幕后英雄》)。至此,阿里云的阵容空前强大。
  2013年9月,在王坚卸任阿里云总裁的消息发布之后,媒体有各种不明内情的解读。10月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在会场附近的绿地上,我和其他云栖小镇联盟的成员一起见证了飞天5K纪念碑的揭幕仪式,王坚非常动情地张罗着众多还在阿里云或者已经离开的同事一起与刻着大家名字的纪念碑合影。我知道,这个纪念碑其实主要是王坚自己与小伙伴们几年在云计算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筚路蓝缕的阶段性总结,他的云计算之路远没有结束。此后,由于有了更多强有力的帮手,他得以从具体业务抽身,更多地将精力转到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思考、客户沟通与布道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影响
  事实上,王坚自己一直认为,阿里自己的业务用不用阿里云,对阿里云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阿里云要成为全社会的通用计算平台,这个难度无论从技术还是服务上,比支撑阿里内部要大得多。只不过阿里云如果做得好,阿里内部也会用,这是一个附带的成果。这一年来,他与各种类型的客户交流,感触很深。他说,无论是政府、金融还是中小企业,一旦转到云计算,所能释放出来的创新能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经常令他心潮澎湃。而客户对云计算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变,越来越多人对云计算是乐于接受的。反过来,云平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这么多客户要用,你的能力够不够,你接不接得住?就拿铁道部网站的问题来说,这其实不完全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问题,更多地是围绕铁道部的那些企业的问题。很多事情解决不好,中国的企业不能老是赖政府,企业也有自己的责任。云计算企业要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则很多客户会不得不去做一些不正确的事情,比如大规模地自行建设数据中心,用非常传统的技术架构。“最怕的事情是,五年后专家们不断呼吁要扶持国产云计算。”王坚说自己经常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与此呼应,王文彬在介绍阿里云工作重点时说,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在提升既有产品稳定性和体验、推出更为丰富的新产品的基础上,扩大阿里云的影响和市场份额,提升阿里云的口碑。产品和服务都是重中之重。他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用户体验。云计算本身似乎存在一个悖论,就是为了竞争和扩大规模,必须不断降价,而这又会最后使平台自身无利可图。Amazon最近的财务表现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微软的云负责人在阐明自己优势时,说的是除了云平台本身的收入之外,微软还有其他软件授权收入,言下之意也是云计算本身不太挣钱。这也是许多其他巨头尤其是主营业务利润率比较高对此看不清楚,而迟迟没有真正投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王坚表示,现在关于云计算还是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认识。一方面,阿里、淘宝平台还有公共电力行业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了平台本身最后能够成为大生意,而且并不困难。由于杰文斯效应(Jevons effect),技术的进步会增加对技术的消费量,只要到了一定的规模,盈利是迟早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已经从IT(信息技术)进入到DT(数据技术)时代,互联网 + 数据取代了计算机 + 软件,云计算是将更多行业乃至全社会数据化的平台和前提,它的价值不只是平台本身的盈利,而更在于作为基础设施,将数据的价值释放出来。这个意义要大得多。最近的几次谈话中,他举了非常多让自己感动和惊讶的云计算用户案例。“用户用阿里云在做的事情,才是阿里云的价值所在。”他举例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的数据表明,一部iPad如果每天完全充电一次,一年所耗费的电费只有1.5美元,而用户拿它去干的事情则不知道会多么伟大。王文彬也非常强调阿里云上推出ODPS这种大数据服务的意义,这也是阿里云目前的重要特色之一。
  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的云计算发展有可能超越美国。由于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积极向各行业渗透,具有比美国同行更大的影响力,加上国内许多公司的IT系统并不成熟,全社会又具有改革惯性,完全有可能直接跨越一个阶段,基于云计算平台构建新的核心IT系统。这既是阿里云及其同行的机遇,也是重重的责任。
(责任编辑:赵昀伟)
已有&0&条评论
合理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把握未来十年黄金时节,让我们一起见证全人类排队买中国A股的壮观场景到来!文章链.....
当前人气:124
理工监测拟17亿并购两公司,加码主业及进军环保  理工监测12月29日晚间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发行.....
当前人气:6
天银机电拟1.8亿控股华清瑞达
切入军工电子领域  天银机电12月29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12月26.....
当前人气:9
○ 机构称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为尿素出口'锦上添花' 尿素概念股:华鲁恒升(600426)、.....
当前人气:1
元芳看盘直播室刚刚更新了锦囊《元芳单只小周期3号体验锦囊》
当前人气:42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2月26日表示,明年将力促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此外,还将在重.....
当前人气:12
精工钢构(月29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当前人气:151
【免责声明】:趋势博主在本直播间的所有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有建议都要您自己深思,是否采纳也在于您自.....
当前人气:1
【互动回复】望穿秋裤说:老师早上好 大家早上好溪水@长流回复:早上好
当前人气:79
瑶瑶直播再领风骚,实盘买卖免费公开!往期公开大牛股:浪潮信息,全通教育,华锦股份,深天马A,烯碳新材.....
当前人气:275
舜天船舶遭遇黑天鹅 风险敞口或高达29.45亿
当前人气:2
大家好,金融界爱投顾平台上线,今后我将在爱投顾平台进行实盘直播,同时新平台还有日志、股票投资组合、答.....
当前人气:0
早盘市场资讯:
当前人气:76
★理工监测(002322)定增加码主业及进军环保理工监测公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草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
当前人气:55
【金山农民】做上升趋势股,做超跌反弹形态确认股,做活跃的有游资关照的强势(题材)股;不做下降通道股,.....
当前人气:9
【早评】关注迪士尼概念板块!.cn/yinzhe,145920.....
当前人气:200
本月后两只实盘,实盘58号12月25攻击涨停,12月29日再次攻击涨停,但该股还在炒作,所以不泄露名.....
当前人气:54
2、凯乐科技逐步转型移动终端服务商
凯乐科技公告,拟以1800万元参股长信畅中科技公司,获得其.....
当前人气:31
德力股份参股公司12亿收购石英岩矿采矿权;坚瑞消防(300116)拟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上海医药(.....
当前人气:24
东方教父直播室刚刚发布了一个新的锦囊《【旷世3号】》
当前人气:350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安徽辣妹小雯_chengrenс?_mingxingrentiyishu_做爱的照片6月6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微博)集团总参谋长曾鸣今日在瑞士信贷中国投资年会演讲时表示,B2C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商业模式,未来电子商务真正模式在于C2B。
曾鸣认为,B2C标准模式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随着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声音越来越强,未来的价值链第一推动力会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厂家。&未来的商业模式定制会是主流。它的要求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这个是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
在曾鸣看来,只是用技术的手段把零售环节做得比以前效率更高一点,很难看到电子商务的未来,因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投资本身是巨大的,如果不能用这个投资创造足够多的新价值的话,这些投资是收不回来的,电子商务必然要求的是模式的根本变化。
在谈到物流问题时,曾鸣表示,过去两年制约电子商务最大的瓶颈是物流,由于有电子商务推动,国内的物流业已经在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这个已经是极高的速度了,但远不足以满足电子商务100%增速的需求。
曾鸣透露,阿里巴巴下一步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社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再往前走一步。物流之后是什么?电子商务的下一步是什么?曾鸣的答案是:供应链实时协同平台。
&只有当电子商务从网络零售走到了供应链实时协同的时候,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才在互联网上真正实现,它不再是线上线下割裂的一个个孤岛。&曾鸣表示。
在被问到到淘宝如何赚钱时,曾鸣否认了靠支付宝存量资金及与物流公司分成赚钱的猜测。
&当有这么大的理想的时候,怎么会去赚那么小的钱。淘宝要挣钱,实在太容易了,你每天有九千万人来,做个两千万笔交易,你不用问我,也知道怎么挣钱,而且那个钱肯定是很多很多的钱。&曾鸣表示。(均为)
以下为演讲全文:
曾鸣:我想先简单的讲五个观点,然后有更多讨论。首先阿里巴巴从1999年创业到今天,13年下来,我们既兴奋、又担心,兴奋在哪些?因为电子商务在中国刚刚开始,未来太让人兴奋,它有太多的成长,太多的空间。担心在哪儿,也是因为我们走了13年,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有太多创新的压力,这个行业还有不断的新模式、新公司、新团队,不断的涌现出来。对阿里巴巴来说,这样持续的压力是我们实际上每天都在认真思考,非常辛苦的去应对的巨大挑战。
为什么说中国的电子商务刚刚开始?我想讲两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电子商务不仅仅是Online Sales,不仅仅是网络零售,现在大部分人讲的电子商务就是开一个网站卖东西,这个是极大的低谷了电子商务未来的这样一个发展空间,互联网作为一场技术革命。
它首先改变的是广告这个市场,Google在Search到Pay for Performance(p4p)这样的商业模式,根本上改变了广告的传统商业模式,广告从原来比较倾向于Branding的这样一个Value Proposition ,转向了一个可以去Measuse的精准营销平台,所以Google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成长,很大得益于广告这个商业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逐步从线下Migrate到线上,然后从线上的Banner的广告,再Migrate到Pay For Performance的这样一种精准营销的平台。
那个可以说是商务电子化的第一步,那么商务电子化的第二步其实是零售平台网络化,从最早的Ebay、亚马逊到今天的淘宝,其实我们做的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从2003年创业到2008年第一次全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到今年,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应该可以达到一万亿左右的交易规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我们08年达到1000亿的时候,当时国美、苏宁、百联都比我们大,他们是1040亿到1080亿左右,但是今天我们到一万亿的时候,他们的规模还是停留在千亿级的规模,这是第二步。
但是电子商务未来到底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过去两三年制约电子商务发展最大的瓶颈其实是物流,从大家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两次,一个是前年淘宝做的双十一促销,我们叫做网络光棍节,去年我们双十一促销当天达到了53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有1.2亿中国人当天访问了淘宝网,这大概是香港一天的零售总额。
当时出现最大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物流系统全部崩溃,因为现在中国一天大概淘宝产生近800万个包裹,占了中国在路上跑的包裹量的60%,而那一次促销当天产生的是2000万个包裹,这个东西是要靠人、靠车去送的,这不是电子化的东西,不是你一想它就过去了。
过去两年制约电子商务最大的瓶颈是物流,而中国的物流行业由于有淘宝电子商务的推动,已经在以每年30%、40%的速度成长,这个已经是极高的速度在成长了,但是电子商务在以100%的速度增长,所以包括大家体会到的春运高峰,本来是传统零售最旺的一个销售季节,但是大部分淘宝店在那个时间都已经回家关门了,为什么?
是因为物流公司都停止送货了,物流公司被春运的铁路压力、公路的压力以及他们雇佣大量的民工回家,所以整个物流提前二十多天就关门歇业,所以电子商务在过去两年的春节,大家能感受得非常明显,当你最想买东西的时候,网络零售是跟不上的,这是因为快递瘫痪了。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其实是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这种全社会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再往前走一步,物流之后是什么?电子商务的下一步是什么?是供应链的实时协同平台,换句话说只有当电子商务从网络零售走到了供应链实时协同的时候,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才在互联网上真正实现,它不再是线上线下割裂的一个个孤岛。
比如说现在网络零售在线上实现了,但是物流大部分是在线下的,供应链更不用讲了,我举个具体例子,在淘宝上现在卖得好的那些领先服装淘宝大卖家,他们完全有能力一个星期就给消费者上新品,而传统线下的服装品牌,可能大部分还在做一个季度一次新品发布,能做到一个月一次新品发布,已经是非常好的企业了。
而淘宝卖家由于他们掌握了互联网营销手段,由于他们掌握消费者的真实数据,他们可以快速的上新品,但是他们不能够快速扩张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统供应链不能支持他们的反应,不能支持他们的要求,中国虽然是号称制造业大国,但是这些淘宝卖家找不到好的供应商可以满足他们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生产能力,大部分的制造厂家愿意去给国外定单做一个定单十万单、五十万单,但是他不可能给一个淘宝卖家做一个定单,一款五千单甚至五百单,他们没有这样的柔性化生产能力。
同样原材料采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没有办法满足这样一个互联网新兴模式,传统供应链基本上是照28天左右的速度周转,而互联网的要求是7天甚至未来会更快,所以只有当互联网继续推动到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信息都能在网络、不同的Player之间实时协同分享的时候,那个时候电子商务才真正发挥出它的威力,它是一种全链条的价值再造过程,是一个价值创新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把销售这个环节搬到互联网,这个环节本身的价值创造是不大的。
那么这自然带来了我的第三个观点,未来的商业模到底什么,如果电子商务朝这个方向走的话?我个人觉得B2C只是一个过渡型的商业模式,未来真正的商业模式是C2B(Customer To Business),B2C标准模式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流水线、标准化、低成本的这种运作模式,存货是它的天然模式当中绕不过去的一个致命点。
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SNS化的网络,当中国的互联网人群快速的到五亿甚至七亿的时候,特别是大家越来越网络化,每一个消费者的声音越来越强,消费者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大的时候,未来的价值链第一推动力会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厂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是Consumer Driving,而不是Manufacture Driving,这是一个根本的商业模式的变化。
那么当你真正由消费者驱动的时候,未来的商业模式,&定制&会是主流,首先会走向大规模定制,最后走向个性化定制,而定制的模式,它的要求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这个是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所以电子商务必然要求的是模式的根本变化,是一种全新的商业价值链再造,如果大家把电子商务看得过于传统,只是用技术的手段把零售环节做得比以前效率更高一点,那么大家很难看到电子商务的未来,因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投资本身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不能用这个投资创造足够多的新价值的话,这些投资是收不回来的。
最后一点想跟大家分享,电子商务在美国可能只是传统经济的一个补充,但是在中国,电子商务决定是一场革命,它的空间比美国多得多,当淘宝达到一万亿的时候,其实我们的销售总额已经超过了Ebay加上亚马逊,不仅仅是这个,大家可以想想看,美国的现代零售业其实是非常发达的,沃尔玛大概将近六十年前是从一个三万人的小镇逐步把它的服务扩张出去,最后才进入纽约的中心地带,沃尔玛这样一种覆盖模式,其实已经把美国的零售做得非常高效率。
大家可以想想看,其实八十年代沃尔玛就在用全球卫星的体系,在做它的整个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在这个基础之上,电子商务要再创造新的额外的价值,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原来的模式、效率已经足够高了。
但是在中国,现代零售其实是一块空白,虽然过去的十几二十年连锁零售,包括所谓的Category Killer,类似苏宁、国美这样的发展模式也非常快,但是毕竟也只覆盖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二线城市为主,在绝大部分的中国地区现代零售离他们还是很遥远的一件事情,大家想想干,你去一个县级城市,去百货公司,今天能买到什么,但是同样一个人,他在淘宝上能买到什么。
在中国最边远的一个农村,通过淘宝你能买到跟上海、北京、杭州完全一样的商品,完全一样的价格,传统零售到了边远农村,可能已经是五级分销体系,但在淘宝直接可以买到跟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消费者同样的选择,他唯一可能额外的付出是快递的物流费用会高一点,等的时间不是两天,而是七天或者更长一点,但是这是有跟没有的差别。
比如说青川,大家都知道当时汶川地震的一个重灾区,阿里集团我们支持灾区重建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捐钱,我们是在当地设了淘宝服点和淘宝培训的小团队,经过这几年下来,青川在淘宝上的销售额,就是各种各样的卖家今年应该已经过千万了,从最早卖蜂蜜再到卖木耳、土鸡蛋,更重要的是淘宝在青川购买的商品已经超过了两个亿,以购买力平价来算的话,可能相当于他们的工资翻一倍都不止,同样2000块钱,现在能买到的东西,远远大于没有淘宝的情况下、没有电子商务的情况下他们能买到的价值。
在淘宝这个平台上,我们能看到三四线城市的增长是几倍于一二线城市的增长,未来两年三年左右,在淘宝上中国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应该就超过了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而且我们能看到三五年之内,在淘宝平台上承载三万多亿的成交总额,那个时候我们将超过沃尔玛的全球零售额,沃尔玛用六十年走的时间,我们大概用十二三年的时间可以走完,这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中国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可以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去Leap Frog中国零售发展的多个发展阶段。
所以要理解阿里巴巴的集团,要理解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还要回到一个更大的图,我们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因为什么是电子商务,本质上是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去提升商业效率,而我们经过六十年的努力,真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四十年代人类的第一台电脑到五十年代的主机,七十年代的PC,八十年代的
Mini-Computer,九十年代的PC跟Internet,到今天的Mobile Internet,到大家最近听得都可能有点耳朵生茧的云计算,云计算本质是什么?云计算是这一轮六十年的IT技术的积累,最后把IT技术变成通用服务,变成公用事业的一次技术尝试和努力,云计算对于我们未来的价值就像1900年电网对于工业时代的价值。
大家一想到工业时代就会想到福特,想到卓别林演的那个流水线,1913年的福特流水线是全球第一条用电驱动的流水线,1893年爱迪生在曼哈顿的市中心,建了第一个电场跟电网,覆盖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商业跟居民用电,到1913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美国用电量的50%是通过电网远程输送,而不是早期当时每一个工厂要用电的话,自己是要买设备,买煤,自己发电。
从私有发电到公用电网,Public Utility的模式,是电力时代一个根本性的飞跃,也是工业时代发展的一个基础,Clock Computy(音)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更准确的一个提法其实应该叫做Utility Computy,将来的计算能力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极为方便、极为低廉,我们已经看到这个趋势正在变成现实。
当云计算成为互联网时代、成为数据时代真正的基础设施的时候,无数创新的可能会进一步出现,电子商务只是这个过程中间最直接的一个体现,所以当你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你不会受限于今天有多少B2C在烧钱,中国的电子商务到底有没有未来,中国的电子商务有太好的未来,因为那是历史大趋势,只是看我们能做得多好,我们的创新能有多大的努力。
在阿里巴巴集团,我们讲得最多的是感恩和敬畏,因为我们感恩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非常敬畏这样一个历史大变革的过程当中,谁能够跑到最后,不知道,我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嘉宾:我想请教一下,刚才你提到对于电子商务未来得发展趋势,从大规模定制走向这种所谓的C2B,小规模定制,柔性制造,据我了解,中国很多服装企业,包括很多企业,都是希望很大的定单,很少的品种,这样管理比较容易,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能力,阿里巴巴来讲怎么帮助他们提升这种能力,因为这个听上去是非常线下的一个工作。
曾鸣:其实重要的是我们不做什么,因为实际上既然这场技术革命必然带来的趋势,一定会有很多企业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强调的一点,我们是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其不会很主动的在这些你讲的能力转化当中做太多的事情。
因为那是我们平台上六百万卖家自己会去努力尝试的,我们更多的是把技术平台、把诚信平台、把交易平台做得更加低门槛,让创新更容易发生,同时也把信息交换的平台做得更加宽阔,更加的有深度,这样不同的Player可以在这上面有更低的商业运作成本,至于单个企业怎么去形成这样的大规模定制能力,原来那么多的企业如果转型转不过来怎么办,那个是他们要去面对的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建好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嘉宾:曾教授,刚才你提到建立统一物流才是电子商务或者说网上购物大发展的前提,刚才你提到工业化时代电网的建立,现在有些企业自己在建物,我们假设有一天能够有一个统一的物流建设起来,会不会像电网一样,发电的企业不赚钱,电网赚钱,以后会不会物流企业赚钱,电子商务企业不会赚钱?
曾鸣:不会,这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里面每一个环节只要能够提供价值的企业都能获得他相应的回报,从价值网的本身构成来说,至少在这个产业的发展中早期,其实电网价值跟发电厂价值都很大,因为两个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没有发电厂就根本没有电网,没有电网,发电厂的价值,特别是中央大型发电厂的价值也显示不出来,这两个其实价值都很大,所以我们一直坚信在中国未来出现三、四家类似UPS、FedEx这样的现代化物流企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这些企业的商业形态很可能跟现代的物流企业不一样,&统一&这个词其实有点过去的味道,我们更愿意用一个共享平台,大家不是中央集权的方式,遵守统一命令行动,而是互联网协议的精神,信息分享和协同的方法,建立社会化物流平台,这个社会化物流平台是演进的过程,是所有Player参与的过程当中,共同推动发展起来的,不是哪家企业要做就能做得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间,无论是平台的参与建设者还是物流的具体运营商,还是这个物流整合服务当中某一个特定环节的专业运营者,比如说做终端配送的或者说做仓储运营的,都有很大的价值,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在这个新的大饼里头,只要你在其中,都能够分享到一个价值创造的巨大机会。
嘉宾: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一个领先者,你认为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当中,阿里巴巴最可怕的竞争对手是谁?
曾鸣:我说话没有马云(微博)那么夸张,但是我们真的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我们的确把所有人当成我们的合作伙伴,我觉得都是可以合作的。第一个,电子商务市场太大了,大家都有足够的空间。第二个,我们一直非常强调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本质上就是&开放、协同、共享&,其实是在更加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用更加社会化协同的方式去做,不像原来还有那么明确的竞争跟合作之间的边界,更多的是竞合的关系。
当然谁的未来市场份额大一点,这跟大家的战略、执行有关,我们希望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而且我们的积累也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我最担心的是我开始讲到的,这个行业毕竟还是处于一个发展早期阶段,行业本身还有太多的创新机会,比如说从B2C怎么到C2B,我们认定了这个方向,但未必意味着我们能走过去,未必意味着我们是C2B时代一个最好的平台,套用最俗的两个回答,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要不就是现在看不见的对手,要不就是我们自己。
嘉宾:刚才您讲了一个趋势性的问题,趋势还是容易回答,阿里巴巴从1.0时代的一个信息平台到2.0时代的淘宝,包括Tmall,从C2C到B2C,刚才你提到C2B趋势已经来临,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在整个价值链里面,有其它哪些合作伙伴对阿里巴巴是最关键的,或者对于整个产业的培育是最关键的,一个是时间,一个是Other players,谢谢。
曾鸣:我们提出推动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集团明确的战略是号,我们已经走了快五年了,我觉得可能还要再走五年,但是互联网时代的竞争,特别是平台级的竞争,最有意思的是当你看到这个平台的时候,游戏也就结束了,其实外界对阿里巴巴的认识基本上是滞后两年,我们最苦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两年是我们很辛苦的时候。
你说大趋势,大家好像表面上可以认同,但是真正把它吃透,落实到公司执行的各个层面,那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我们从08年开始谈开放,到今天才对开放是什么、开放需要什么核心能力、开放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才有了一些积累跟体会。
你说未来最缺什么,同样回到我们讲的互联网时代跟工业时代最大的差别,工业时代本质上是机械逻辑,要讲得清楚造一辆汽车需要五个大部件,这五个大部件有了就有车,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生态逻辑,生态逻辑说不清楚,它是一个演化过程,它不是一个制造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我们知道比如说平台级的基础设施应用和上面各种垂直性的业务之间,需要非常紧密的磨合,才能逐渐磨出一个相对良性的生态系统的循环,所以这个过程也蛮难的。
其实年初提过一个概念,叫做&网商&跟&电商&,未来的企业都没想明白到底是网商还是电商,网商的定义,你有产品、品牌,用互联网手段做一个自己的品牌或者商业业务,电商是你是一个电子商务服务商,你可能做的是价值链协同网络当中的一环,你自己本质上是为卖货的服务的,像类似于这样新的定位、新的价值点,都是会逐渐冒出来,生态系统没有哪个东西会先出来,基本上是共生、演化、基本同步的达到某一个阶段性的状态。
所以没法明确说ABC,说一定会未来两年是重要的,再过五年又会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做电子商务最难的地方,我们跟纯互联网企业最不幸的地方,互联网只要出现一个新的技术,我们就要消化吸收,把它当作工具用来支持传统商业,我们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一直讲我们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是一家现代化的服务公司。
所以我们最早做C2C、做门户,Market Place本质上是门户,你按可以把它叫做1.0,然后我们跟雅虎05年合作之后,花了五年,我们终于把搜索技术消化了,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是2.0了,因为搜索已经是阿里巴巴非常强的一个基础技术跟基础业务,淘宝八亿的商品,如果你没有最强的搜索技术,当你有八千多万用户上来的时候,你都不知道给他看什么,那是一个非常强的一个搜索平台。
第三步,自然当SNS成为这个互联网主流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种机制、这种技术变成淘宝跟阿里的一个基础平台,这是比较辛苦的地方,我们总在消化吸收新的技术,而不是把这个新技术带来的某一个商业机会快速规模化。
但是我们的好处是在于这个活真的挺难的,不是说你拿着一个新东西过来就是能够随便玩得转的,这种对于商业的理解、对中小企业需求的理解,对于整个中国商业环境应该怎么推动,那个本身也需要积累。
嘉宾:你们是否觉得阿里生态系统完善了?
曾鸣:没有,刚刚开始,如果完善了,那我不站在这儿了,就退休了。
嘉宾:你好,这是我第二次亲耳听到曾先生谈阿里巴巴,每次听到都感到欢欣鼓舞。我有一个问题,我是刚刚从美国回来的,在美国度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所以就对美国它的整个IT发展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我听到很多人谈过怎么样用B2B、B2C、C2C,但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它就没有做出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出来,我的问题就是咱们中国的后发优势还是美国制度或者说市场有什么障碍?
曾鸣:首先我想澄清一点,美国的企业跟美国的制度环境依然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让我们在竞争中感觉非常大的压力,当然我们非常有信心去Raise Up To The Challenge,最核心的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中国市场给了我们独特的机会,像我刚才讲到的,零售在中国的确太差,这个新技术模式即使早期也很差,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这样有一个起步过程,比如的起来,大家老是觉得我们免费打败了Ebay China,其实完全不是,我们做了大概三个月就知道Ebay模式在中国不Work,就是C2C Aution在03年的中国,压根不存在的。
因为中国那个时候的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很低的,大家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卖,最后淘宝转向了一个很简单的Online Free Market,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搬到网上来才开始,一下子形成一种模式,然后把Ebay中国给击垮了,这是模式上的一种优势,这正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本地需求的理解以及这个市场本身的优势。
第二个是Legacy Issue,美国相对来说,面临着比较多的Legacy Issue,比如说它的IT系统积累,到今天大部分的公司后台其实完全被IBM(微博)、Oracle这些体系所锁定了,它是一个Lockin的System,而在中国很多企业IT化、互联网还很差,我们有机会一开始给他们一个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这是Leap Frog为的机制,这是你讲的后发优势。后发有优势,当然后发也有劣势,你跑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欧美的制度优势在持续创新,比如在短期内聚集巨大的资源,比如说Google跟Facebook在这么短的时间爆炸性成长的空间,在中国是要弱得多的。
嘉宾:云计算到头来会带来实质上的好处,对人民生活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
曾鸣:从比喻的角度来说很容易讲明白,大家想象一下没有电的时代,大家怎么过,大家再想象一下,没有手机的时代,大家怎么过,可能再过五年八年,大家没法想象没有云计算的时代大家怎么过。讲得夸张一点,至少我们能看到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比如过五年七年,他们基本上不需要买IT设备,不需要雇IT人员,就是说你觉得要做一个业务,计算不再成为一个门槛,你只需要一个电网跟一个互联网接入,你要多少存储,你要多少计算能力,我都可以供给你,事后按照这种Utility的结算方式收钱就可以,这可以很清楚的看得到未来巨大的发展,已经有很现实的应用在跑了。
嘉宾:曾先生您好,我想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可能也是属于淘宝网自己的秘密,淘宝网到底靠什么赚钱,有没有靠存量资金去赚钱,或者有没有靠物流跟这些小型物流公司分成或者持有股份赚钱。另外一点,淘宝成本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鸣:当我们有这么大的理想的时候,怎么会去赚那么小的钱,因为你说的那个钱真的都不是商业模式,你说的还是支付宝,不是淘宝,我们从来不碰支付宝账上任何客户的资金,因为那个都是央行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我们全部托管在中国工商银行,我们到今天在央行政策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对资金从来没动过。物流就更不用讲了,我们都在贴物流公司的钱,怎么可能挣物流公司的钱,我们希望物流公司发展,我们投入很多平台性的工作,包括补贴现在在做创新的物流企业,我们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快速跨过创新的生死坎,跨过他们的规模最低盈利平衡点,快速滚起来,我们都在持续投资的,我们并没有希望从这上面赚钱。
但是淘宝要挣钱,实在太容易了,我们都不讲创新模式,你想想看一个传统商业地产,你每天有九千万人来,做个两千万笔交易,我想你不用问我,你也知道怎么挣钱,而且那个钱肯定是很多很多的钱。
嘉宾:我问一个跟进的问题,也是比较&三流&的问题,大家知道电子商务,包括B2B、B2C解决的是&三流问题&,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请问C2B的模式,&三流&的话,跟B2B、B2C的模式区别在哪里或者说解决这三流的另外一种形式的问题?
曾鸣:我刚才讲的基本观点,换一种说法,什么是电子商务真正起来的时候,就是三流打通的时候,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真正打通的时候,我们现在初步做到了信息流的相对通畅,但是当信息数据如此海量的时候,没有云计算这样的创新的话,你已经撑不住了,刚才女士问到淘宝的成本是什么。
几年前当我们开始下决心做云计算技术突破之前,我们看到是淘宝服务器的采购量是几何级数上升,而我们交易额是百分之百的直线上升,那大家可以想得到,过五年淘宝就直接关门了,因为服务器的成本就压过我们所有的收入,所以为了做到信息流,我们要能做到海量数据的低成本、快速存储跟计算,这是云计算的生存压力,但是当我们真做到这个的时候,整个社会就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运营数据,所以这是信息流。
从支付宝到阿里巴巴在金融方面的创新,希望打通资金流,物流我刚才讲到了,我们希望能够在信息共享平台上为中国的物流社会化做一些贡献,当这三个流都打通的时候,其实就是大家讲的Big Data的时代,因为数据真的可以开始流通了,真的可以被用起来了,而Big Data真正支持的相Match的商业模式是C2B,而不是B2C。
因为你要真正能够对这么多的消费者大规模定制的话,你其实需要一个产业链的重新构造,这个中间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匹配精度的几何级数的上升,是这个商业模式所需要的一个基础设施。所以只有在三流合一、三流畅通的基础上,才有Big Data的基础,有了Big Data,那么这样一个创新的C2B的商业模式才有一个Infrastructure去匹配,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未来。
嘉宾:您刚才说的Big Data长期愿景,如果达到那个愿景以后,你觉得为什么阿里巴巴可以在这样一个愿景下作为一个投资回报,成长性很好的企业,在美国的现代物流、现代商业做得比较好,包括也有亚马逊、Ebay这样的企业,但是从它们的回报来看的话,大家都做得很辛苦,联邦快递、UPS都做得很辛苦,还有Nitch的Player也做得也很辛苦。
曾鸣: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今天没有办法用一个现成的商业模式告诉你,所以我才对整个大阿里未来的商业模式充满了期望,也相信那会是一个非常Exciting的,大家没见过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我刚才讲过,中国会出两三个UPS,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去做那个事情,我也不觉得亚马逊今天达到了C2B的模式,所以我们力求的是在模式上持续创新。
阿里巴巴十三年来持续的投入,大家在问你的回报是什么,我相信再过几年,这个问题就不用问了,因为我跟你讲不清楚,到时候看答案就行了。
【关于商道】派代商道定位为中小创业者的决策参考,内容集合电商业界评论、热点解读、高效资讯,聚焦创新创业、经营之道。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电商人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看完,我激动的发了条微博:
这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能把电子商务及电商大势讲得如此透彻的人,这是一篇所有做电商或关注电商的老大都必须看的文章,这也是所有做零售或做品牌的老大都必须看的文章,如果今年你只能看一篇文章!!!
 早上看微博的时候看到了!急忙转下来收藏了!
 看完了,很舒服。
 虽然是电商菜鸟级别的,也收藏了下,作为以后行动的指南。
 很给力!!!
 拜读,收藏了!
 非常好的文章,非常好的思路,非常好的理想。京东也在做平台,所以阿里的畅想的,也是京东未来可以努力的。但必须把交易规模做上去,把用户规模做上去,把用户粘度做上去。不管什么模式创新,我想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都能够从中受益。
 未来再美好,先要pk掉京东哇。其实趋势很多人都能看得见。
 淘宝不做自营业务,因此对c2B的看法十分浪漫化,仍然是长尾理论的一个翻版。小批量,实时化,多品种和个性化,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成本,这对供应链企业而言如何实现?曾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现实中是由品牌企业或零售商交给利丰这样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再分包给中小供应商。而淘宝自己并没有给供应链企业下订单的能力,供应链的实时协同平台,不知道淘宝具体会怎样实施。如果是京东商城,由于有自营业务,反而可以这样做。
c2B在七格格等淘品牌上有所体现,但是淘品牌还是一个弱品牌,对淘宝的流量还依赖很大。淘宝现在的竞争优势主要在流量方面,但随着独立商城的崛起,淘宝的流量一定会分流到独立商城。天猫上线后能够阻止这一点,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但天猫肯定会面临京东商城的竞争,京东商城推出了云服务平台,和曾鸣说的供应链的实时协同平台有可能是一个概念。还是相对看好京东商城,就是因为有自营经验的企业比没有自营经营的企业更容易做好细节。
 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eBay成功转型的报道。eBay股票一度低至10美元,不过今年4月19日eBay公布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后,eBay股价盘后交易上涨7.3%至38.5美元,创下52周以来新高。曾经担任eBay亚太区首席技术官林奕彰透露,eBay的“起死回生”在于抓住了四个机会:从C2C形象到B2C形象的转变。改善用户体验,开展跨境业务和移动业务。淘宝是eBay的一个变体,如果说eBay转型重要因素是向B2C形象的转变,证明了B2C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阶段,很难轻易跨越。
/4027393.shtml
从长期看,c2B是颠覆B2C的大趋势,对这一点不能否认。但这个颠覆的过程,也是c2B和B2C的融合。电子商务发展到目前阶段,仍然需要大企业来为行业确立规则,构建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之后才会进入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大企业的责任可能比其竞争力更加重要。这一点才是对c2B正确的注解。
 可不可以理解为C2B是将来更要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而不是一味的做大规模?以后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化的市场更有优势?
 好文章,确立了阿里巴巴的动向,有了能看得见的未来。云计算服务器构建完成的时候见分晓。抓紧转型。
 云计算从技术上讲不是什么创新,云计算的本质是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对阿里淘宝来说,计算负载非常大,应该早就已采用分布式计算,资源使用应该是非常充分的。只是C2C平台数据量过大,大量类似产品的信息,B2C平台数据量是N的话,C2C就是N*M,并且卖家还在不断更新那些冗余的数据,这都给平台带来巨大的负载。淘宝还要搞排名神马的,这些都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数据深度挖掘吗?哈哈。C2C模式为淘宝培养了大量的流量,其代价之一是大量的IT资源投入,但是C2C模式也省去了很多其他的成本,C2C是一种重IT的模式,但是其他投入是轻的。这个对IT需求和C2B也好,“大量消费者大规模定制”也好,是不一样的。
 C2B太远了。生态系统的演进、效率的提升是需要量作为基础的。C店哪怕几万亿营业额,淘宝能守得住吗?
 未来5年?10年?
 讲的非常好
 很受启发,将来B都要为电商平台打工,不像现在只是B的一个分销渠道,到那时电子商务的价值才得以最大化体现。
 必看,MARK
 我强烈赞同,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而不仅仅是现在的模式。
 这位参谋长说的将来可不是两三年,也不是四五年。
 不愧是马云的军事。
 C2B只可能是一个概念。
如果真正C2B了,那么政府其实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因为所有的资源都可以由个人向企业商家定制了,那还需要政府来负责调节配置吗?
再说实际一点,当网络更为普遍时,所有的企业每天一早将自己一天、一周、一月内可提供的商品全部发布上网,所有的个人每天将自己下一天、下一周、下一月所需求的商品也全部发布上网,再由某个平台自动配对整合,然后企业根据平台提供给自己的信息生产并供应商品。
其实这个就是极其理想化的计划经济,事实上也是可行的。
就好比你今晚和老婆说,我们家里还有可用两次的面粉和可用一次的米,明天吃啥?老婆说明天早上吃面包,中午吃炒饭,晚上吃饺子。然后第二天就是这个菜单。
如果老婆说明天晚上也想吃饭,那只要你在明天晚上前能买到米,然后第二天就可以按老婆说的做。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你必须和老婆达成万一没有买到米后的代替方案。
也就是说,只要需求明确和供应量能保证,越是小范围的计划经济越是可行。以前的计划经济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因为时代所限,信息无法及时对流所导致的。但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只要信息流透明,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拿滞销农产品来说,在没有网络或者其他现代通信的时候,即使别的地区有需求,但是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知道后已经是数周甚至数月的事情,也就于事无补。但现在只要将信息发布上网,自然就会有人前去采购。
因为是单向的信息流动,所以滞销农产品仍旧容易被收购者压价。但如果如我上面所说,有个自动配对的信息平台,那就可以相对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是平台,其次才是供应链和品牌。淘宝算第一代平台,而且偏c2c。b2c是第二代平台,c2b是第三代平台。因此现在谈c2b为时过早。
 现在来谈C2B真的是非常的早了,首先如曾老师所说的打通“三流”,首先是资金流,首先我们应该知道C指的是个人,个体商户,个人经营者,那么首先受到的阻碍就是哪里有足够的资金,现在有自己开个店铺,都会发愁哪里有资金去购买货源,那资金流的完善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这点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贷款,但是谁又能保证C2B一定能带来收益或者是即使的收益。其次信息流,这个要求就更高了,我们怎么知道信息,就拿物流中的信息流来说,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到哪里真能根据产品到一个中转站去扫描,而完善的信息流起码的要求是需要他能够做到全程跟踪吧,这个需要用的差不多就是卫星定位了,一个小小的产品用到卫星定位,这个技术需要发达到什么样的一种地步才可以?这个真的是5年就可以转化完善的吗?物流的话,不作任何评价,只提出几个问题,首先物流可能送到每一个地方吗?物流如何知道我何时想要送东西?既然他不能及时获知我需要托送东西,那么运送的及时性又会有问题,不要说打电话通知,如果我的地方足够偏僻,物流到这这里需要3个小时,回去再3个小时,我却需要东西啊在5个小时内送达怎么办?也不要说飞机,成本是关键。
总而言之,C2B或许会使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但是需要的前提太多,现在而言说5年能够将C2B来替代掉B2C,需要的代价太大,需要的东西也太多。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啊,有错误的请指出,本人电商小菜鸟一只啊!----
 得座下看 几遍
 什么是电子商务真正起来的时候,就是三流打通的时候,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真正打通的时候,怎样才能让这三流真正溜起来呢?
 共产党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大家在问共产主义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我相信再过几年,这个问题就不用问了,因为我跟你讲不清楚,到时候看答案就行了。
 力求模式上的创新
 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很大的,它有可能引发中国商业的一次变革,或者说一次经济的革命。但是现在他还是很年轻的,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他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期待他的成长。他现在三部曲,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他的信息流走了一大步,但中国的国民上网购买的需求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是对他在未来的一个重要挑战。还有现在电子商务的资金流和物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在未来发展的脚步。我想电子商务想要缩短未来发展的时间必须具备一下几个点:
1.信息流的大量需求,听说淘宝现在搞什么云计算好像能解决这块。
2.资金流:电子商务上的各大卖家资金的流通和中国国家政策的支持。
3.物流。或许真的可以建立一个规范的物流运输平台,明确给各个的物流分工。
最重要的建立一个透明规范的电子商务平台,平台上确定卖家和买家的行业和个人的标准。
我想当这几点具备好的话,中国的电子商务会引发中国商业的变革。
 量大是关键 凡是强调小批量 个性化 定制的 都是胡说八道。。。。只看了第一段有感
 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主要就在物流支持。而在中国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资本,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全局统筹规划。中国的物流网是个太大的网,不是任何一家或几家公司可以照顾全面的。同时,应该建议国家积极提升国家邮政的功能与效率,充分利用起来这个早已存在的庞大的物流网络,因为这个网络是真正可以覆盖全国各地,乃至最偏远山村的网络。(感觉现在的邮政都去忙着弄储蓄的,而它最基本的投递的职能没有更加完善。)
而信息流的完善,需要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来完成,即使具有了这样的系统,也同时需要高效的协调人员。这在一家稍具规模的公司内部都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这个协调牵动着所有部门的利益,而即使是内部利益,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样,就应该由协调部门来进行判断应该牺牲谁。也就是说,这时,这家公司的组织机构管理图就要改观了,供应链管理部门要作为中央集权部门,直接放置于公司1把手之下,而统筹管理其它所有部门。说了这么多,是想说,对于淘宝来说,这样的协调工作能否完成?用什么标准来完成?而事实上,一家小小的公司更容易完成这个工作。
资金流的问题不想多说。
如果要实现C2B还有一个重要的瓶颈,那就是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如果客户不能认识到定制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而拒绝付出应有的成本(也许是资金,也许是时间),那么C2B永远也实现不了。这也是我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
 大数据,在国内除了淘宝,还有谁会搞?
 整体上谈C2B有点早,对于平台来说可以早早谋划,不过大多数电商还是无法支持前期的资金投入和观念的转变,短时间内国内的经济制造模式发展还不能支持这种创新。
 看得我真的好激动。超振奋人心的。完了我一边看 一边叫这个看叫那个看。这个真的是我在电商界看到最激动最振奋的文章了。强大啊!!!!
 如今的电子商务主流模式,这两年慢慢演变成为了跟线下渠道差不多了。甚至有那种趋势就是线下渠道的翻版,这种模式对于商家对于平台来说意义都不大的。并没有体现出电子商务的价值,电子商务如果说是一种渠道的话,至少应该是一种创新性的营销渠道,而不是线下渠道的线上翻版。那些说c2b太遥远的没认真研究淘宝卖家,现在已经有很多淘宝卖家已经是c2b的雏形了
 说的太好了,太爱鼓舞了,市场原来这么大!!!
电子商务刚刚开始,顶一个
 你真应该回到计划经济去生活。然后看你还指望政府。
 引用“那些说c2b太遥远的没认真研究淘宝卖家,现在已经有很多淘宝卖家已经是c2b的雏形了”。这才是实战派。那些老在质疑这篇文章的人,应该先去普及一些基础电商和零售知识,这篇文章你们不是目标听众。
 曾总参谋长!
 补充一点,整体而言,B2C与C2B是能并存的,例如对于3C产品与衣服鞋帽。
 今天看别人转发
老邢 微博,又看了一遍,非常好文章,不过,c2b还不是几年内的事。
从前,大家住在村里的时候,粗布衣服都是个性化定制的,村口张裁缝定制的,只有李地主的丝绸衣服是B2C来到的,是镖局保护下运来的,那时大家很羡慕地主,比张裁缝定制强太多了鸟。
如果没有解决个性化定制产品质量、制造成本问题,C2B只会是补充,而这需要供应链上的机器智能化,就像只有发明打印机,才有了个性化、小批量的印刷,而现有机器智能化是一个漫长时间。
而且就算有了打印机,大批量印刷还是要找印刷厂,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是不容否认的。
就像现在物流,个性化的快递这种点到点运输的成本,无法和大规模的集装箱运输媲美,特别是油价高企的年代。
如果在百里不贩薪的史记时代,快递的就只能军国大事的文书了。
如果运输成本上涨20倍,淘宝网绝无可能存活。
当然云计算和社会化物流,可将快递成本有效降低。但这只是C2B最容易解决问题,而供应链上设备柔性化、智能化巨大的投入和时间,让人望而生畏。
 太绝对了吧?你怎么就说人家一定不行?聚划算在定制方面已经搞了很多期了,也蛮不错的。
 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未来真的会有这么多个性定制吗?衣食住行:衣服是可以的,但个性定制是收到个人自身局限的,不然人人都是服装设计师了。最多像现在的个性定制T恤一样给相同的空白T恤上加个不同的图案。我觉得衣服以后最可能的定制是某人看杂志发现一个好看衣服的图片,或看到影视剧中一个人的穿的衣服很好,就能通过拍照或其他智能手段发布到网上,后面关键来了:发布到网上后,平台必须能自动并且准确匹配好厂家相应的产品,这需要厂家在源头就有数据资源和杂志电影等涉及到这个产品的事物来匹配整合。那么这就需要一个类似于二维码的ID标示做身份的认证,这个应该也是不难实现的。食:这个和衣服差不多,肯定是买家预先知道菜谱,在通过平台定做,不可能凭空自己设计菜谱让饭店做,这个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住:生活日用品除了家具和少量电器外(可以用电脑模拟实现的,现在很多软件可以实现装修效果图,只需要云计算技术把资源整合即可),基本是不用定制的,因为要求定制的人太少人们也没什么精力去自己设计所以不可能实现。行:汽车在外形和图案上可以用电脑模拟效果实现丰富的定制,未来应该可以做到低成本。要强调下,个性定制不是买家的创作,而是应该类似于在平台上提供多种选择,买家任意组合这种理念来实现,这个样定制才可控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qq秀。所以未来不是太遥远,是可以很快实现的。
 总结下我之前的观点:1需要建立一种商品ID,用于买家把想要的东西用图片或其他形式发布到平台上时,平台能够自动准确匹配相应商品。2买家在平台上选择商品定制的时候,应该是类似于qq秀这种模式的运作。就是买家选择的定制商品是由平台提供的零件组合而成的,而这个组合可以千变万化,实现了丰富的个性定制。3不是所有商品都需要定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个性定制,所以商品的个性定制不会太庞大,不会完全取代现代的商业模式,只是升华了,在已有的商品上面实现丰富的个性选择,但是服务上的个性定制就是重点了,未来应该是根据不能人不同的购买习惯,前提是隐私保护科学的话,可以实现很好的个性服务。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电商加油站o为梦想加油
[18期]广州
日-1月19日
[28期]广州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